镇雄范晓:帝制的终结:甲午之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17:10

帝制的终结(上):甲午之殇 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使清王朝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泱泱中华身罹奇祸,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甲午战争是大清帝国走向衰败与没落的重要转折,辛亥革命则宣告了中国帝制的终结。本书以《史记》笔法全方位展示了这段曲折而悲壮的历史,刻画了参与历史活动和创造过程的各种人物的面貌。
 作者简介 胡为雄: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著有哲学、史学、文学著作多部,代表作有《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如何建设我们的文化》、《毛泽东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英雄观的变迁》、《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一种文本分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现状与前景》、《新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及其经验》、《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的三种喻义》、《毛泽东诗赋人生》等,译著《毛泽东传》(美国作家特里尔)。曾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和当代社会上层建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百年历史》等。出版时间:2011-08-19 |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 市场价:¥38 “甲午之殇”简介第一部分 中国甲午战争之败,其败在政制。犹如初生马驹的日本能吞食瘦弱骆驼的中国,事出有因。日本军人政府侵掠成性,早具灭亡中国之心;且养军备械,精心策划,弯弓待发。而中国朝中官员多习宴饮狎妓之乐,腐败已甚;前方将士则畏敌如虎,一触即溃。当权者慈禧太后更是奢华无度,视战争为儿戏,致使水陆军力总量强于日本的中国一败涂地。 ·第1节:甲午败战(1)·第2节:甲午败战(2)·第3节:甲午败战(3)·第4节:甲午败战(4)·第5节:甲午败战(5)·第6节:甲午败战(6)·第7节:甲午败战(7)·第8节:甲午败战(8)·第9节:李鸿章出访(1)·第10节:李鸿章出访(2)·第11节:李鸿章出访(3)·第12节:李鸿章出访(4)·第13节:李鸿章出访(5)·第14节:李鸿章出访(6)·第15节:伦敦蒙难(1)·第16节:伦敦蒙难(2)·第17节:伦敦蒙难(3)·第18节:伦敦蒙难(4)·第19节:伦敦蒙难(5)·第20节:百日维新(1)第二部分 康有为觉得杨锐此议甚好,于是四出串联,在粤省居京人士中极力鼓吹,并联合二十余人,于1898年元月率先在南海会馆成立了粤学会。接着,林旭联合旅京闽籍人士成立闽学会,宋鲁伯、杨深秀联合陕西、山西籍旅京人士成立关学会,后杨锐也联络四川籍京官开蜀学会。这些学会开办起来后,康有为还鼓动直隶、湖南、浙江、江西、云南、贵州等省人士各自开会。很快,各省学会遍开京城,名声噪起。 ·第21节:百日维新(2)·第22节:百日维新(3)·第23节:百日维新(4)·第24节:百日维新(5)·第25节:百日维新(6)·第26节:百日维新(7)·第27节:百日维新(8)·第28节:百日维新(9)·第29节:扶清灭洋义和团(1)·第30节:扶清灭洋义和团(2)·第31节:扶清灭洋义和团(3)·第32节:扶清灭洋义和团(4)·第33节:扶清灭洋义和团(5)·第34节:扶清灭洋义和团(6)·第35节:扶清灭洋义和团(7)·第36节:扶清灭洋义和团(8)·第37节:扶清灭洋义和团(9)·第38节:八国联军破北京(1)·第39节:八国联军破北京(2)·第40节:八国联军破北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