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县儿童人口数:孩子好习惯培养中的适与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26:15

孩子好习惯培养中的适与度

2009-11-12 12:26:45

归档在 随感随想 | 浏览 53 次 | 评论 0 条

所谓适度教育,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适当妥帖、恰如其分的拿捏分寸的和谐教育。

举个例子讲,《中庸》所阐述的中和教育算是我国较早的一种适度教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但这里并非要求作此项练习的学生面无表情,是不能有喜怒哀乐的呆子,而是说要:“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的“节”与“和”就是要节制人的一切行为,使之符合礼仪的规范,从而达到自身小环境与外部大环境的和谐融洽。

这其实是儒家学说的一种行为规范和处事原则,在《中庸》看来,只有修炼到“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只有至中和,天下万物才能各安其位,万事万物才能得到文明的育化,得到各自应有的幸福和快乐,才能实现天下大治的理想和所有古圣先贤世代追求的应然社会状态。

至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只有接近过这种社会理想,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这样的理想,是因为“喜怒哀乐”所代表的人的各种行为规范的建立还存有漏洞,还不能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认同,现有的行为规范还不能得到严格的执行,违背规范的行为还不能全部得到应有的惩罚、为之付出应有的代价。换句话来讲,是法律不被信仰,是法治社会尚未建立,是整个国家的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历程还很短暂。

适度教育还是一种和谐教育。季羡林先生对温家宝总理说过:讲和谐还要讲人的自我和谐,要使人对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适应社会的要求,正确对待金钱名利,正确对待进退、正确对待荣辱,这才能和谐起来。

就拿如何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来讲,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的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压力,需要孩子早睡后去做,更重要的是,孩子睡得晚了,第二天睡不醒,不愿起床。如何让儿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是困扰我家很久的一个难题。特别是我,有深夜整理文字材料的习惯,无形中给孩子做了负面引导,也与孩子妈妈的观点直接造成了冲突。

值得尊敬的是,孩子的母亲,始终没有放弃孩子早睡早起习惯的养成,始终坚持,一直努力。也许是男孩子比较费力,比较淘气的缘故,隔三差五,孩子总会出现睡得晚惹妈妈生气的情况,一家人非常为之烦恼。

确实应该想个适当的办法来解决影响孩子自身和谐的问题。

需注意的几个困难因素:首先不能用体罚、恐吓、责骂等暴力手段。父母一方吵、批评、教育孩子时,一方不能唱反调,即使一方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另一方心情平静下来再说、再引导孩子,否则孩子将无所适从、家庭也将写入纷争不宁之中。

其次,即使不能做到和平演变儿子的坏习惯,也不能在护儿子时刺激孩子的妈妈,这样就顾此失彼,得不偿失。这就要求在引导孩子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孩子的妈妈不要发急,越急孩子越睡不着,必须想个办法,一个理性又稳妥的办法;

第三,要注意分析孩子睡不着、习惯养不成的原因:一是兴奋。就要引导孩子别高兴过了头,以免乐极生悲,否则爸妈急了,炸弹就爆炸了,全家都受伤害;二是心情不安。就要给孩子讲个故事、讲个案例,借机进行一下安全事故教育;三是疾病困扰,可能是牙痛、某个部位不舒服,要抓紧到医院诊治。

第四,可以尝试的方法。一是睡前给孩子读段书、讲个故事……。二是家长尽量要早睡,客厅里的灯要早些关掉,要读书、写东西尽量到自己的房间,且灯光开台灯即可。三是要统筹安排时间,督促孩子放学后尽早完成作业,逐渐自有合理支配,别搞睡前忙。九点一到,再当紧的事也要停下来,先把孩子哄睡觉了再说。

前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章开沅教授说: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需要良性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灌输”、“塑造”。教育的起点与归宿都是爱,都是人性的完善与提升。所谓“以生为本”,就是以人性为本。说到底,教育是细致的教化而不是简单的制作。

那么,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是否也应该形成良性互动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在小学阶段,成功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因为老师说一句顶家长数十句,只有争取老师的帮助,才能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

因材施教更是慢工细活,老师和家长更像精心培育花木的园丁,必须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与季节的环境变化,循序渐进地从事工作,而最忌急于求成和揠苗助长。遇有例外情况,千万不能发急,否则欲速则不达。孩子见到父母发急或因自己的坏习惯而争吵,肯定会受伤害,适得其反,更不利于好习惯的养成和培养。

适度教育又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育,是一种以爱和包容为基础,引导练习为主,适度予以奖励和惩戒的教育。孩子的心理发育并未成熟,对于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有限,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家庭教育尤其需要避免简单、草率、信口随意而不规范的口头说教。亲子、师生、家校之间适度的沟通疏导,深入浅出的生动案例引导尤为重要。

孩子的好习惯难以养成,对家长和老师来讲,都是个棘手的问题,处理起来,要慎之又慎。稍不留心,在家会对家庭成员造成伤害,甚至酿成家庭安全事故。在校,会对其他同学造成不良影响。反之,能够养成好习惯的孩子,所在家庭应该是一个幸福家庭,所在班级会是一个和谐的集体。

总之,适度教育是一种美好的教育艺术。好的习惯,是孩子一生最为珍贵的一种财富。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家长共同努力,适当妥帖、恰如其分的拿捏分寸,运用灵活生动的方式方法,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精心细致地去培养,使孩子在一种和谐融洽的环境中养成诸多好习惯。

濮阳市实验小学 四年级四班万嘉的家长  范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