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人民医院新院长:王茂谦教授撰文: 草书的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5:01:53

王茂谦教授撰文: 草书的特点   

2008-03-24 14:03:06|  分类: 书画论坛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草书的特点,这个题目,除了《书法基础》有专题论述外,在各种书法教材中,只有片断的论述。如:北京师范大学编的《书法教程》中说:草书的特点是“缩减笔画、多加萦带、笔断意连,自然天成。”陈康在《书学概论》中说:草书的特点,一、宜用圆笔,间以方笔;二、削繁就简,笔省意存;三、牵丝映带,形遂势生;四、多用圆笔,以转后劲。陈志诚在《草书指南》中说:今草的特点是:1、去波磔,脱隶意;2、各种笔画相互变化增多;3、更加注重笔画和部件的减省;4、大量使用草书符号;5、使转运笔更加益敏;6、打破了章草一字万同的写法,使一字之组织形体由一种增加到数种乃至数十种;7、更加注重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带,在字与字之间也时有牵连。赵之谦说:草贵流而畅,等等,都是对草书的狭义论述。今天,试图从广义的角度来谈谈草书的特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在书法艺术中,人们普遍认为,草书的艺术品位最高。故学书者,皆欲以草胜人。草书何以有如此魅力?因为它具有下列特点。

一、今草与今楷相映生辉。汉文字的发展是由大篆、小篆,隶书,而后有章草。章草是由隶书发展而来的,带有明显的波磔痕迹。隶书又衍生楷书,楷书发展为行书,行书又发展为今草。中国书法函授大学编的《书法讲义》草书部分中说:今草的前导,固然有章草的启蒙,而今楷更是今草的基础,如果没有今楷相佐,它也无从为草,也无从为本。所以我们说它是上承章草之遗绪,以草法书写今楷之体势。它的特点便是:“书出今楷之大意,略具其形,不失其字。”今草已无章草保留的隶书之波磔的痕迹。今草是书写今楷的。故曰:今草与今楷相映生辉。

二、使转是由楷书变草书的基本方法。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以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以使转为形质。”就草书而言,形质应当是基本的。形质成而情性见。草书最讲究使转。使转者,纵横牵掣,钩连环纡使,是运笔上下左右之别,即牵掣,牵者,顺笔也上连下,左连右。掣者,逆笔也,下连上,右连左。转,是指转折回环的笔势。所以,使转是写字之形,是外在的。何谓情性,情,是心理的动作发于自然者,性,是知其生于自然之资。情性是有感于物而动。情与性,犹如水之与波,静则为水,动则为波。概括的说,情性是感于物而动,是发自内心的。点画是写内心的神情。所以说,草书以点画表现性情,以使转来组成字形。草书离开了使转便不能成字,故,使转熟练了,形体便树立了。熟练显现功夫,功夫不深,情性便休现不出来。使转力求姿态,功夫不深,易出偏软,偏软则无点画。因此,草书必须把点画寓于使转之中,情性才能发于形质之外。何谓形质,形质是物质(形)与精神(质)的综合,也就是汉字之形、义、艺、法,再加上书法家的个性的综合,在草书中的运用。草书之灵动,灵动之中见点画。此之谓形质神韵。

草书的使转,逐渐产生了符号,符号的产生,就逐渐被书法界所认可,而成为草书的“法”。

在草书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使转的方法,还有连、省、变、符(中国书法函授在学的《草书讲义》草书部分)和省、连、缩、代,移(北京师范大学《书法教程》)的方法。在现行草书中,这两种方法都相互为用。这其中有一个歧点,就是“省”,省就是减少原来的笔画。两种方法都有减少原来笔画的。问题是简省那些笔画。使转的方法是在钩连环纡过程中省去字中的笔画,即一笔代过的省。而连省变符的方法,也有省去字中笔画的,但还有省去字之外围笔画的。外围笔划的减省,就失去了楷字之大形。失形,就造成了识草的困难例如车字,草书符号就省去了车字的第一笔,就失去了车之大形。现在简化字已确定车为“车”,草书中车在字之其他部位的草法与简化字相同。如果把车字草写成“车”,在草书中可减省一个符号,又符合草书楷化的发展方向。

在陈志诚编的《草书指南》中说:于右任先生给草书下过一个定义:即“四周俱而内从简”。可是,于老先生却没有按他所确定的原则去做。

这个歧点的提出,说明草书的法制还不健全。《书法基础》中,所说的《标准草书》,特别是草书符号的确立“表例条贯,一通百,于极紊乱复杂之中,求出其极清晰严整之演变规径”,“发千余年不传之秘”,有些言过其实。在现行草书中,草书符号有些是“欲同不能”,有些是“可同却异”的情况,还不少见。所以,草书的符号、法度还需要不断完善,向前发展。

三,草贵流而畅。草书的主要特征就是:通畅简便,纵任奔逸,赴速就急,流利婉转,神奇变化,意态无穷。点画的使转钩连,贵在自然。就象流水一样,自然,快捷,无阻滞的流动。老子说:故道,天大,地大,人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使转就是手、腕、肘、肩在用笔书写时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否协调、自然、快捷、无阻滞,就是书写流畅的程度。要做到流畅,一要练,就是要下功夫练习。练功贵在天天,持之一恒。熟练是流畅的必由之路。二要法,法就是草书的法度,就是草书的符号。练习中要熟记并正确应用草书的符号。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尽于精熟,规矩谙于胸襟,自然……潇洒流落,翰逸神飞”。三要悟,要做到流畅,在练习过程中,要有悟性。有悟才能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而,才能学得快。有悟,才会有创意,才能易师为我。有悟,则心领神会,才有自我,有我则畅。正所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神融笔畅,畅无不适。

四、奇异与和谐。奇异是相对楷书而说的。和谐是辩证的统一。草书的奇异,表现在

①、 横无平,竖无直。一波三折,顿挫为用。

②、  草贵圆转,有方有圆,方圆相济。破方为圆,圆无中规。

③、  悬针垂露。高悬低垂,高悬则刚劲有力,低垂若屋漏痕。

④、  逆与顺,牵掣由之。由上而下,由左至右,谓之顺笔。由下而上,自右至左,谓之逆笔,此之谓牵掣。

总之,草书之体势,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肥可瘦,可斜可正。结构,点画呼应,疏密相间,以欹为正,同中求异。用笔,有快有慢,有方有圆,粗细相杂,秾纤间出,变化多端等。草书的造型,皆源于前人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观察,而融入草书,自然界的悬针垂露,奔雷坠石,鸿飞兽散,鸾舞蛇惊,断深崖,颓高峰,临危池,据枯木等的情形,以及行笔如泉水喷注,顿笔似泰山安然,如群星列于银河间的疏阔有序。大自然的奇妙,绝非人力所能达到的境界。书法是空间的开拓,是心灵与大自然的共鸣。师出造化,在万象的大自然中领悟书意。在生动的社会生活中提练书意。变化的神妙,要合乎自然的意趣,能如此,方称得上是智慧与技巧的完美结合,心手之间和谐通畅。

五、实用性是草书的生命线。书法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两重属性,篆书,隶书,楷书皆如此,草书亦然。正所谓书法传统的基本精神,曰“易识亦美”。草书的产生本在于实用。到了汉朝末年,草书发生了蜕变,实用性草书变成了艺术性草书,这种艺术性草书不仅不节约时间,而学起来和写起来反而成了又难又慢的事。靠它的艺术性陶醉了无数的书法爱好者。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虽然提出了“理应以实用为主,艺事为末”的原则,但《标准草书》中所选的字,却未遵循这一原则。这种“知而不行”的矛盾心态是阶级矛盾的反映,是使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冲突,在现行草书中彰显出来。这就在理论上产生了矛盾,使《标准草书》在推广时陷入了困境。

文字的使用,是供人阅读,它必须有全民性,方才可能施之实用。有人认为实用性草书,潦草方便,无需学习。也有人认为《标准草书》一字万同,与艺术的要求背道而弛。这两种意见都是不正确的,《标准草书》的出现,正是由于一个字有多至十数种草法,造成了识草难,书草难的情况,而提出草书标准化的,这是草书发展的客观的需要。问题是怎样标准化。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双轨制”的教育制度,即把士、农、工、商,分为士与农工商两种,士,是要坐官的,学而优则士。对“士”读的是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对农工商认为只需粗通文字则读的是“百家姓”,“三字经”“朱子家训”“弟子规”等村书。这样,草书是从士大夫阶级发展起来的。《标准草书》正是走的士大夫的群众路线,农工商群众看不懂、不认识,所以半个多世纪以来,推广不开。毛泽东说:知识分子必须与广大工农兵相结合,这才是一条正确的群众路线。唯如此,草书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有肥沃的土壤。

至于说,一字万同,有违艺术的原则。这是因为对汉文字的书法艺术魅力认识不足。汉字中有许多字在草书中就是一字万同的,如一人、水、木、手、土等,曾未因一字万同而影响草书艺术的发展。汉字魅力,在于书写者的个性的书法功力,文学水准,艺术修养,情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样内容,同样草书结体,百人书百样。所以“一字万同”不应成为草书不需要标准化的理由。

草书的发展必须贯彻实用为主,艺事为末的原则。这是一个理论问题。理论指导实践。离开正确理论的指导,草书的发展将误入歧途。那种陶醉于艺术为上的书法家是应该深思的。

世界上没有纯艺术。纯艺术就是没有载体的艺术,没有载体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书法艺术向着纯艺术的方向发展就脱离了书法就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

所以,草书的实用性,是草书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