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招股说明书范本:==后期制作技术全解(三)== - 缩混&录音&拾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3:52:55

[缩混] ==后期制作技术全解(三)==

.threadtags_tag {margin:0px !important;background:none !important;padding:12px 0 !important;color: #222 !important;} .threadtags_tag span {border:1px solid #666666; padding:10px 14px 10px 32px; background: url(http://images.5d6d.net/dz7/templates/ddark/images/tag.gif) no-repeat 10px 50%;} .threadtags_tag a{color:#DDD !important;} 相关搜索: 技术, 制作 后期制作技术文章11---现代音频启示录·降噪-游击战

现代音频启示录·降噪-游击战

“要教育和训练部队,让每一位指战员都尽快了解和熟悉这种对我及其有利的战术,特别是一线的基层部队。三年南方战争,我们的陈毅同志总结了不少的宝贵经验哩……”主席烧了一口烟,意味深长的说道。


==================================================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象一个垃圾场……

不能没有空气,不能没有声音。我们这里说的噪音,泛指在音频处理过程中,一切你所不喜欢的声音。比如:录音时的环境噪音,设备本身的电流声,外界的干扰声,喷麦声,唇齿音,爆音,咔塔声,噼啪声,模拟设备转为数字音频后的底噪,其他各类说不清道不明的非正常声音,等等等等……
噪音都有害吗?不一定!甚至现在很多音乐制作人,在全面转为数字化制作后,嫌过于冰冷而人为的添加一点背景噪音!的确,有时噪音也能给人以温暖、亲切、真实的感觉!万事都不绝对,辨证的思维和理念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音频处理也不例外。
几乎所有的音频处理类软件,都有各种各样的降噪功能,但同时,也都有制造噪音(生成、点画波形)的功能!比如,你可以随意设置要生成的噪声属性、音高、长度、音量等等,而后按需要制造出粉噪、白噪、方波噪……等等。(粉噪、白噪是按波形的频谱分析颜色来说的,不同频段的波形,在分析仪中显示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方波,指的是波形放大后的基本形状,这种波形,自然界中不会有,只能人工合成出来。很多电子音色的波形形状,仔细分析,都很奇怪或规整的不象话,那就是典型的人工合成音色。)
除了人为和设备、环境的原因之外,数字音频本身在转换的过程中,也会自动生成噪音。最常见的就是高采样率、高采样精度的音频转为低采样率、低采样精度的时候。这时,我们通常要进行“抖动”处理,这种抖动,说白了,就是添加噪音。
·两小儿辩日
“降噪的步骤和方式都很简单,一两下就搞定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如果很简单的一件事,T某也就不会为此唐僧了。当然,如果实在是追求不高、要求不严,也可以三下五除二,甚至根本不做。
“既然复杂,那可要好好研究一下,争取玩出花样和技巧来!”又错了!降噪,不是必需,最好少做!如果原始录制的波形已经很满意了,就干脆不做!很多降噪性处理,都会对原始波形进行再“计算”,多少都有破坏,尽管在音频处理时,很多“破坏”都起到美化、掩盖和修饰的作用。有一些非专业音频处理者、音乐爱好者经常要玩降噪,他们的目的大多是把成品音乐做整体降噪处理。比如从普通盒式录音带转到电脑里的音乐、已经完成的音乐小样等等,也就是说,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和多轨混缩。这时,降噪就显得很重要了。但很不幸的是,这种噪音,因为成分复杂、交织错综,很难分析和处理,降噪将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一损俱损……
“在音乐制作、录音混缩时,降噪一般什么时候进行?”第一步。
“为什么?”以后再谈。
“通常情况下,后期的音频处理,降噪有哪几种方式?”删除、静音、电平衰减、均衡、滤波、反相、门限、高级动态处理、智能处理式、探测分析式、采样降噪等等……
“哪种方式最好?”没有好坏一说,只有适合与否。用好了,都好,看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没有一个比较突出和有代表性的降噪办法吗?”一般来说,最彻底、干净的,应该是“采样(FFT)降噪”了,但这种降噪,对原始音频的破坏也最大。
“采样降噪可以实时、非破坏性处理吗?比如挂上一个采样降噪的插件……”不行,这种处理,比较复杂和消耗资源,目前所有有此功能的软件,都是先采样,而后再进行破坏性处理。
“最常用的、效果比较好的、对原始素材破坏不大的,是哪一种?”均衡和门限。这两位,都有很多优秀的插件供选用,都可以实时挂接,进行非破坏性处理。
·战法研究(1)
删除:通常用于波形的首尾和中间大段的“空白处”,无用的这部分,干脆一了百了,咔嚓一声,世界清静了。在音频软件的操作中,一般都是先选取这部分波形,鼠标拖拉,颜色反显,而后直接Delete,比如Cool Edit,Sound Forge,Cakewalk SONAR等等。键盘快捷键,一般都是Shift+左右光标键,从当前指针处左、右选取,这种比较精确。多轨混缩类软件,一般先首一下、尾一下,剪开这部分,而后选中,删除。比如Samplitude,选中素材,按 T 键,就是从当前指针处剪上一刀。
静音:基本同上,无须剪开,更无须删除。静音就是保留这段波形,但其振幅为零,电平为负无穷,没任何声音。因为保留波形,所以静音不能减少原波形的文件大小。静音和删除都是针对无用部分的,这两种,均无法进行实时、非破坏性的处理。很多时候,不一定单纯针对大段的无用部分进行这种处理,比如歌手录音,每一句前面都有一个明显的呼吸声,很多时候,还有突然张嘴,嘴巴和舌头打出的咔咔声,如果不想保留这种声音,可以横向放大波形,进行小范围选取,而后做静音处理。
电平衰减:基本同上,略做保留时的一种折衷办法。往往是分开选取,分开做衰减处理。比如清唱,只衰减呼吸声和“空白处”,这样既保留了真实的效果,又显得噪音不太刺耳。还有一种用法是当压限后,部分极其短暂的波形依然有问题,或有轻微爆音、噼啪声时,小范围选取,处理。
均衡和滤波:通常用于整体处理。当主体波形始终保持在某一恒定范围内时,此范围之外的频段都可以做均衡衰减,甚至果断的截断(也就是极端滤波:高通、低通、带通)。比如:人声的基音频段通常在250HZ-4KHZ之间,泛音通常在6KHZ-10KHZ之间,那么除了这些范围,其余得频段都可以做大幅度衰减,或干脆极端滤波。这样,包含在其它频段内的噪音将被大幅度压制、甚至消除。
更多时候,均衡也用于分开选取的小范围,比如消除短暂的爆音、喷麦、唇齿音、咔嗒声。根据噪音的类型和属性,进行处理。比如,喷麦一般是60-200HZ的大电平低频,此时低频均衡进行压制、配合电平衰减,一般都可以将这种噪音消除掉。
滤波中的高通(低频截除,高频通过)、低通(高频截除、低频通过)和带通(只允许通过某一或某几个频段内的声音,其余频段一律截除),在噪音消除中也是较为常用的做法。尤其是进行多轨混缩之前,适当进行均衡和滤波,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各声部的清晰度,显得不那么混浊。
极端滤波,尤其是低通,要慎用。声音的成分很复杂,大多数声音的泛音成分都包含在容易被人忽略的高频区,一旦截除,就失去了声音中最宝贵的“悦耳”部分,损失将非常巨大。低通用的比较多的声部一般是地鼓和BASS(不突出音头和中高频共鸣时)。均衡和滤波的使用,比较复杂和有技巧性,不能简单的一次性搞定。在处理之前,务必要仔细分析。可以配合频谱分析仪一起工作。
反相:立体声左右声道的反相叠加,会出现消除效应。声场越窄,效果越明显。经常消除成品音乐中人声原唱的朋友,大概使用的多一些。因为人声主唱一般位于中间,声场较窄,所以左右声道反相叠加后,这部分声音就被消除掉了。这一点在降噪时不常用。比如一段录音中,莫名其妙录上了一个短暂的杂音,而这个杂音的频谱又非常复杂,这时,小范围选中左右声道中的任一,直接反相处理,就是上下颠倒波形,再听听,嘿嘿,这个杂音不见了~

 

  后期制作技术文章12---对人声音色的调节

对人声音色的调节

无论人声、歌声,还是乐器的声音,它们都不是一个单音,而是一个复合音。也就是由声音的基音和一系列的泛音所构成。这些泛音都是基音频率的位数,物理学叫分音,电声学叫谐波,音乐中叫泛音。它对音色的特性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泛音的数量和泛音幅茺的不同构成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这条曲线就体再了音色的表现力。例如,钢琴的最低音频率是27.5Hz,最高音频率是4186Hz,而钢琴有十几个泛音,它的高频可达10kHx~20kHz,一般可测到16个泛音或24个泛音。这些泛音可分为低频泛音、中频泛音和高频泛音。如果低频泛音的幅度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混厚;中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就表现得圆润、自然、和谐;高频泛音的幅度比较强,音色就表现得明亮、清透、解析力强。

一个音色的频谱曲线各不相同,这和发声体的物质结构、状态和发声的力度以及共振体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什么是最佳的音色呢?根据意大利美声学的观点,就是将基音到第16个泛音的强度在坐标上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被称为最佳美声线。那么,哪个音色的频率特性曲线越接近这条直线,哪个音色的低、中、高频泛音的比例也最为均衡,其音色的艺术表现力也最为尚佳。
在对人声的美化、修饰上,可以通过调音台上面的输入通道中的四段均衡器,对音色进行频率处理,来提高音色的艺术表现力。调音台中的四段均衡器分为的4个频段,根据德车柏林音乐研究所资料介绍,它们是:
HF:6-16 kHz,影响音色的表现力、解析力。
MID HF:600Hz~6 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
MID HF:200~600Hz,影响音色和力茺和结实度。
LF:20~200Hz,影响音色的混厚度和丰满度。
如果高频段频率过弱,其音色就变得色彩、韵味、个性的失落;如果高频段频率过强,音色就会变得尖噪、嘶哑、刺耳。
如果中高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就变得暗淡、朦胧;如果中高频段的频率过强,其音色就会变得呆板。
如果中低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会变得空虚、无力、软绵绵的;如果中低频段的频率过强,音色会变得生硬、失去活力。
如果低频段的频率过弱,音色将会变得单薄、苍白;如果低频段的频率过强,音色会变得浑浊不清。
要使音色有美感,就要泛音丰富、有层次,使歌声有音响美,听众听起来悦耳动听,提升量不易过强。LF(低音)过量,声音混浊不清;HF(高音)过量,声音尖噪刺耳。提升某一频段后,还工考虑对其他频段的影响,要总体地考虑歌声的清晰度和丰满度。
1、对普通人的调音
有一些歌唱爱好者和业余歌手,也有一些人仅是娱乐消遗,他们多为自己演唱。其中有的人没有受过基本专业训练,缺乏演唱技巧,甚至有噪音不好和不会使用话筒的人,其中,男声易出现喉音和沙哑,女声易出现气息噪音和声带噪声。
为消除以上现象采用如下具体处理手段。
(1)在100Hz以下要切除,消除低频噪声,使音色更加纯净。
(2)在500-800Hz要小量衰减,使音色不要太生硬。
(3)在MID频段提升3-6dB,以增强明亮度,使声音清晰、明亮;
(4)一般人声音都较低,而且缺乏响度,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亦可把200-300Hz范围频率加以提升,以增加声音的响度。
业余歌手动态范围不大,勿用自动音量控制。 2、对专业歌手的调音
专业歌手有响亮的歌喉,从发声、叹息、吐字、共鸣演唱基本功都具有一定的水平,而每人都具有一定的演唱风格。
调音要求:
(1)要了解歌手的音色特点、流派,高、中、低泛音特性;
(2)要了解歌手的音域宽度和动态范围;
(3)要熟悉歌曲、歌词感情,调凌晨的基本手法要与歌曲的意境一致;
(4)要注意歌曲的风格和歌手的演唱情绪;
(5)话筒的档次要高:宽频响、小失真、大动态。
女声:
女声在高频部分容易产生S音(嘶声);在7-10KHz衰减了3dB,可以消除S音。
男声:
男声音域比女声低一个8度音程,频率低一个倍频,在100Hz衰减了3dB左右,可以增加清晰度。

    后期制作技术文章13---动态理论及处理技巧 这是由一名国外混音师所写的关于动态理论及处理技巧的长篇文章。不涉及具体器材或软件,主要针对动态处理的实质及一些关键精髓进行介绍,对提高有关动态控制的理论和高级应用技巧十分具有借鉴意义。我想,可能比较适合绿洲里的朋友,现将分次贴出,今天贴出第一部分如下:                             征服尖峰——动态处理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在黄河上游修建刘家峡等大型水库的话,华北大平原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在暴雨来临的夏季,河水就要上涨、泛滥,然后淹没掉河南、山东等省的农作物、家畜和房屋。而当干旱来临之时,河床又会干涸,使得两岸的土地成为不毛之地。水坝在这里起到了调节的作用,在雨季时关闸蓄水,在旱季时开闸放水,从而保持了下游水量的全年均衡。如果没有这个水坝,那么这个地区的一切就只能由老天做主了。
   动态处理的作用就有些类似于水坝,衰减大电平的信号,或是提升小电平的信号,如果没有它,混音就会成为动态范围和各种噪声的奴隶。动态处理可以让我们对声音信号电平进行控制,例如,我们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电平的实际情况,决定多大电平的信号可以通过,什么时候通过,通过多少等。无论你是在进行什么工作,当然我是指与制作音乐、电影或是语言录音等有关的工作,你都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动态处理。在本文中,我们将向你提供多达15种的典型动态处理方法。
   ——仔细聆听
   这里我们可以举出无数个理由,说明调整音轨或乐曲的动态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说明动态处理是你在进行录音时最有效的工具。例如,仔细地调整压缩处理参数可以使得混音中的某一个音轨一下子就突出出来,同时还不会发生电平过载的现象。同样,像踩镲这种短暂的声音和铜管断奏音符都可以通过限制处理来加以控制,而在没有音乐回放时的噪声则可以通过噪声门来加以消除。
   为了从多方面来说明这些问题,我与Loud-Mix音乐工作室的主人Sean Miller和洛杉矶Central City录音室的后期制作人Paul D'Angelo进行了交谈,其中D'Angelo的工作是专门为电视节目制作音乐。这两位工程师都同意这个观点,即在你进行动态处理(尤其是压缩处理)之前,首先要进行严格的监听。切记一点,动态处理可以使得音乐更加整洁,所以我们才去使用它。在进行缩混时,在鼓音轨上加入噪声门处理,在人声音轨上进行压缩处理,在贝司音轨上使用限制器,这些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你还是要仔细聆听演奏的效果。Miller解释道:“在一个优秀的混音中,动态感觉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你认为哪个音轨的动态不需要经过任何处理就可以与其他音轨混合得很好,那么真是再好不过了。”
   D'Angelo说他最近正在与一位训练有素的歌手进行合作,“这位歌手演唱时的音量起伏真是控制得非常好。但是贝司手演奏时的动态变化则显得大了一点点。于是在混音中,人声音轨就没有进行任何处理,而贝司音轨则进行了适当的压缩。”
   你在混音中进行多大程度的处理还要受你所制作的音乐风格的影响。对于流行乐、摇滚乐、城市风格的音乐等,音轨需要有那种能够站起来的感觉,因此对各个乐器都进行压缩处理就显得必不可少。而对于爵士乐和古典音乐,则需要将演奏中较大的动态变化表现出来,因此就没有必要进行压缩处理了。
   无论你对节目进行多大程度的压缩,都应该做到让听众感觉不到这种处理,除非你是想造成某种非常特别的效果。D'Angelo说“如果有什么参数调整得不合适,那么你会很容易听出来。例如,如果贝司的声音听起来像被压扁了一样,那就说明你可能是对信号进行了过度的压缩。如果你能够听到噪声门开启和关闭时的声音,则说明噪声门的触发时间和解除时间参数需要调整。如果你的压缩器产生了抽气声,那么你就应该将压缩器的解除时间参数设得长一些。”
   ——录前处理还是录后处理?
是在录入声音信号之前就进行处理还是在混音时再进行处理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这里有一条公理,记住它还是非常有好处的,“你随时都可以进行处理”,无论是使用各种效果器还是进行均衡。总之,在动态处理上是没有十分严格的规定的。
压缩和限制是使用得最多的两种处理。许多音频工程师都喜欢将一个非常“火爆”的大电平信号录制到多轨机上,要这样做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录前加上一块压缩器。同样,人们在使用数字式录音机时则喜欢用一块限制器来限制信号的峰值,以防止在数字多轨机上录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争论的焦点在于,有些人认为,在现场演出时的录音线路中使用效果处理器后,会感觉很不舒服,不如直接使用一个未经任何处理的信号,在后续工作中再进行加工。另外一些人则反对在录音时应该尽量让信号通过最短的路径到达录音机的这一看法,也就是反对那种认为在录音线路上应该尽量少加入或是不加入效果器的观点。
   Miller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在实际工作中,没有任何两次录音的处理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说凡事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你认为信号目前的动态范围对于将来的混音来说过大,那么就将它进行压缩处理后再录制到多轨机上。”因此,只要一说声音先压缩再录制就进行反对的人看来是走到了事物极端的一面。通常,我们可以在信号录制到磁带上之前使用适度的处理,即,既要保证音轨不失真,又可以给将来的混音留出足够的创作空间。“只要不在混音时发现自己的录前处理过于极端就行。”Miller补充道。
   你还要估计一下混音中总共需要用到多少个动态处理器。如果你只有一个立体声的压缩/限制器,或是只有一台单通道的扩展器,那么在你进行录音时,可能就必须得对信号进行一些轻微的处理了,这样才能在混音时将有限的设备应用于某个最需要处理的音轨。另一方面,有关噪声门的问题又是另外一种情形了,我们将在后面进行细致的介绍。
   无论你是在什么时候对信号进行动态处理,有一点都是相同的,即,当你加入了一种效果后,就要立即对音轨进行监听,看看有什么变化。这意味着,假如你在录音时已经对信号进行了处理,但是还想在混音时再加深效果量,那么你就应该再接入一台效果器,并且随时进行效果器的打开和关闭,来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结果。
   (待续)


    后期制作技术文章14---.关于人声混音的一点个人心得 今天上音频应用,有人问“为什么缩人声的时候总和音乐不贴,有什么秘诀吗? ”
有人回答“离话筒远一点”“一是录音的位置不适当,离话筒太近了不好;二是唱的声音了,如果本来唱的声音不好,也是很难和伴奏混在一起的。” 以下是个人见解: 为什么离MIC近了不好?远了只能让灵敏度降低,不会有其它的作用,只要拉宽声场就远了,不知离MIC远了有什么用呢?谁见过有录音的离MIC远,我见孙楠录音时都快把MIC吃了,国外大师们录音也没见过有离远的,只用在保持不扑MIC的前提下还是越近越好。 在最初我也是为了这个离MIC远点,可是还是不行,有一次才明白。我录了一首MICHAEL JACKSON的歌,我有立体声的原伴奏,怎么混都不行,后来我把这个歌有人声的和我录的一起放,明显人声不在一个地方,一开始我听的是MICHAEL的在靠右点,我的靠左,然后我就向右移,还是不行,就是不在一起,他的声音和我的明显是分开的。再后来我把声场拉宽,NNGB的,那真是一样一样的(除了唱的不一样),两个人的声音在一起,隐约能听见他的,隐约能听见我的,很难区分(我很激动!!)而且不用加混响。(一般只要不是很精的歌,我一般一点混响都不加!),重要的是调均衡。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了解人声是怎么混出来的!
   后来我拿了很多国外的歌试了试,只要把这首歌作一下立体声声场抵消(就是通常去人声然后成伴奏的那个),听一下人声,会留下两种情况,一个是被混响后的声音,二是拉宽声场然后抵掉的声音,如果没有混响后的声音,说明这歌没加多大的混响,如果抵掉后的人声很明显(也就是消人声消的不好)时,说明这歌人声的声场很宽,如果消的很好,说明人声很窄!其实消伴唱对我们的作用不是很大,但让我们了解人家是怎么混音的有很大的帮助! 我个人认为人声不要用自动的压限器,还是人工的调,自动压出来的很不自然,也可能是我调不好压限器!我曾经为了一首歌(很久很久以前)调了三天的压限器,就是没调好,听起来总是不舒服。后来我听了一首张慧妹的歌,不记得哪一个了,就是用压限器压了来的的那种效果,我不会说,反正不舒服!如果要用,压的幅度也不要很大,如果有幅度大的地方还是人工降下来,以前看过一个文章,是个老外工程师,他形容的调压限器的那个难度,工程师级的调好一般要花5个小时左右,我看我没那本事,还是人工调把(他是用硬件设备,硬的人工只能是拉推子,那要纯靠拉推子的技术和耳听,而我们用的是软件,可以直接看到波形,人工调那真是太方便了!) 以上是个人关点,只作参考,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后期制作技术文章15--善用你的噪音 噪音,无疑是让人最头痛的一种声音了,除了噪音实验者(约翰·祖等)以外,恐怕没有多少人对它有什么好感。
其实什么声音都是一种合理音色,但是怎样去运用它呢?
鄙人在这里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请大家指正: 1、制造电影感:
其实噪音,特别是持续的噪音是很容易让人催眠的,听听TRIP-HOP,这种黑暗而带有强烈电影感的音乐,常常在背景里加很多噪音(不止是白噪),让人常常感觉非常孤独,常常有朋友为了突出孤独感把混响调大,或者采用大空间的效果,这里我建议不要这么麻烦,其实试试除了人声,把背景里的“背景噪音”打开,完全不用降噪,再少许加一点吉他那种接口的劈啪声,也能得到很好效果。 2、烘托主题:
常常听到一些歌里面,前面完全是LO-FI的效果,而在几个小节之后,音质变得异常干净,是不是有种突然“打开了”的效果呢?试试看在前面几个小节里打开背景噪音,再把它混成单声道(我更喜欢把它导成压缩比大的MP3,再导进来,变态吧:P),而后面的部分尤其干净,这样,别人常常听到并且记住“异常出彩”的地方。 3、爆发的前奏:
在曲式爆发的地方(特别是快出失真电吉他的地方)在之前的几秒种,打开你的噪音,或者加一点接触不良的噪音,而后面的音乐进入衰退,当电吉他响起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爽呢?
我是觉得这种噪音总是在提醒我:喂!让我们来点冲的! 4、采样:
总是觉得自己的采样那里有问题,不能让人觉得迷幻或者昏昏欲睡,特别是在做HIP-HOP一类东东的里面。就因为这个,我狂试了失真,过载这些破坏力大的东东,还是不满意。最后还是用打开背景噪音的“故技”。虽然不如真正的黑胶旧唱盘那样过瘾,还是凑合了:) 5、对于吉他失真要说的:
这点只是我这样觉得,我的声卡和吉他效果插件都性能不好,这点在做降噪的时候尤其明显,还要费很大工夫狂调均衡,最后吉他不是太干就是偏软,那么怎样才能让它厚实起来呢?还是噪音。
失真从某种角度说还是一种噪音,(因为它的波形图无规律),而且这种声音的魅力还有一部分来自于它的传播有些漫无王法!我的办法是,用话筒!
不管多好的话筒,这好象看起来似乎又多了个噪音的来源?听听我的办法先(不同意欢迎拿砖头盖我:)) 设置好吉他音箱(失真度等等,这是大前提!直接关系录制的失真音色)接上你的吉他,打开监听音箱,再接两个麦克风(最好是可以同时录音)调节远近,其中一个位置麦克风最前端正对吉他音箱,在稍有回授(啸叫)的时候停下来;第二个麦克风放在远一些的地方,想录主音放在房间声音弹射点最近的地方,节奏的话放在墙角,那里低频最多。但是记住,都以能够收到吉他声音为准!且吉他音量大大超过静噪。这两个都好了,想办法固定。 那么开录吧,录完以后视情况保留前面的噪音与否,参见第3条,不然就把前面的全部删除。听听看!是不是挺好?特别是节奏失真,比以前的霸道太多了。 离题来说,总觉得关于失真还有几个误区:
1、越多把吉他越噪,这个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几把失真差不多的吉他音色混在一起,反而觉得平滑很多,这个应该用动态来理解吧(老实说,动态我根本没玩转……汗……),这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往往很多老朋克听着比死亡金属还噪了。
2、认为单单把一轨吉他复制再错开能够让音色更“满”,不是说不对,而是这相当于在一个声音文本上加了个合唱,我想它是不会比一段东西弹两遍更满吧(你说你节奏不稳?……汗……) OK!关于我对噪音的一些看法,砸我也好怎样也好,希望大家也能提出一些“与正确的方法完全相被”的看法来,毕竟音乐有时根本不讲道理。

    后期制作技术全解 谢谢楼主发表的文章,受益不浅.虽然是音乐专业毕业但接触音乐制作不久,在摸索的路上很辛苦,但是有了你们的贡献真是感激不尽.

老公.jpg (37.56 KB)

下载次数:0

2008-10-10 15:36

 

饿了吃音乐

    我是一棵孤独的树,千百年来矗立在路旁,寂寞的等待,只为有一天你从我身边走过时为你倾倒,砸不扁你就算我白活了!   2008-11-12  8# 发表于 2008-11-12 16:18 | 只看该作者 ganxie 回复 引用

TOP

  焦点访谈2009-05-13 5.12 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 第一影视 no1-video.cn 焦点访谈2009-05-13 5.12 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
主演: 敬一丹  
导演:中央电视台
类型:中央电视台节目
地区:中央电视台节目/社会专题/焦点访谈
年份:2009-05-13
昨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也是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这个纪念日的设定既是对“5•12”汶川地震遇难人员最好的纪念,又是一次对全民族全社会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最好的组织和动员。
第一影视 no1-video.cn免费在线观看地址http://no1-video.cn/moviehtml/movie/JNIPJPIR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