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酒吧街叫什么:一花一世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54:19
一花一世界
--我的徕卡R镜头认识之路






最近工作很忙,人的压力很大,但偶而坐下来抽支烟,看着放在窗台的摄影包,心里总有种欣慰的感觉,突然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就写自己的一些感受吧,对镜头、对摄影、对生活的。
佛家有句话:一花一世界。徕卡R镜头也一样,每一个镜头都可以体现徕卡在135系统的王者地位,但每一个镜头同时也都各具特性,即使是在同一型号不同编号的镜头都有着自己神秘的个性。徕卡镜头不能用“使用”、甚至“把玩”这样的词语,而应该是品味、感悟。
就我个人而言,因为自己太懒,用自动头时看到就拍,站着就拍,完全不去想什么距离、光圈、快门什么的,一塌糊涂,所以就想用用手动镜头,迫使自己多走、多想、多观察,从此就走上徕卡之路。
因为喜欢徕卡,经济上承受了很大压力,几年辛辛苦苦存的一点私房钱全部投进去了,可每每拿到镜头,看到那些隐隐闪着或蓝或紫光芒的镜片、抚摸着那些冰冷的带着岁月回忆的金属镜身,都会有满心的欢喜。LEICA IS LEICA,从这里我才开始明白了摄影的意思,走上探寻美的道路。到目前,我拥有的徕卡R镜头并不多,前前后后有8个,现在只剩下5个,那么就从这8个镜头说起吧。

一、R50/2 E43



我的第一支R头是50 F2 E43口径标准定焦,之所以选择这个镜头纯属冲动之举,因为这个镜头据说是哈苏实验室测评得分最高的三甲镜头之一,因为这个镜头当时只要3000块,而我当时在股市小有斩获,价格属于可接受范围内,因为这个镜头的卖家在佛山,可以当面看镜头,因为…………,总之所有之所有的一切,让我觉得非买不可了。坦白说,以我当时的器材知识和认知水平,我根本没体会到这支镜头的好处,所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就把它卖给了北京的一个网友,当这个网友收到镜头乐呵呵地告诉我50/2的小口径比大口径成像更德味时,我还茫然地在想“德味”到底是什么味,心里却隐隐有了些后悔。这只镜头给我唯一好处是认识了北京那个网友——一个玩了三百多个手动镜头的家伙,他在后面给了我很多指点,受益菲浅。


[揭秘DX11误区 APU四核A6竟不敌奔腾双核?] [回复] [引用] [本帖链接] [只看该作者] .artOpenShare{ clear:both; height:32px; 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19px 0; margin:0 0 -10px -19px; background:#F5F5F5;}.QQshareBtn{float:left; height:20px}#pc-openShare{float:right}分享到: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更多开心网 人人网 网易微博 搜狐微博 百度贴吧 百度搜藏 豆瓣 飞信

BLACK.V

  • 10关注
  • 61粉丝
  • 107帖子
加为关注
  • 嘉宾
  • 用户名:BLACK.V
  • 头衔:太平洋舰队下士
  • 积分:1063
  • 贡献:157
  • 精华:3
  • 注册:2011-04-10
  • 查看资料
沙发 BLACK.V 发表于 2011-08-15 16:31:17 最后由 BLACK.V 于 2011-08-15 17:11:18 修改 二、R90/2.8




此头俗称“小头九”, 是与F/2.0的“大头九”对比而言的。在哈苏实验室测评中,这个镜头同样名列三甲,所以当时买这个镜头时是带有很明确的目标性的。但坊间有人说得分最高的不是普通的90/2.8,而是后期带A的,但不管怎样,这个镜头和M系列的90/2.8是相同结构的,素质极高。在APO问世以前,这支镜头是135摄影镜头世界里的MTF之王,甚至超过著名的苏密克隆(Summicron
) 50/2标头。虽然这支镜头光圈只有2.8,而现在1.4的标头满天飞,可与它的成像素质难以匹敌,尤其是它的价格,在135系统中拥有劳斯莱斯身份的徕卡镜头中,非常的平民化,性价比很高。对于它的成像,我想用一个字来表达:“润”!春雨润无声,随风潜入夜,你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它征服,被它迷到。相对于上面的50/2,这个镜头是真正引起我对徕卡镜头的强烈好奇的原因,也可以说是把我引见到徕卡这个销金窟的“原凶”。




现在这支镜头已经卖给了四川的一位网友,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我后来有了另一支“牛头”——AEM,这个镜头会在后面再具体说。两支镜头在焦段上稍有重复,而我确实是经济上不充裕,只能牺牲在同焦段上相比“差一点点”的镜头。即使在卖出这支镜头的当天我有些犹豫,因为我不知道今天卖掉了,明天还能不能再以相同的价格找回相同成色的小头九,果然如我所料,徕卡镜头价格涨得飞快,想买回来必须花更多的代价。


[惠普g4顺畅运行《鹿鼎记》] [回复] [引用] [本帖链接] [只看该作者]

BLACK.V

  • 10关注
  • 61粉丝
  • 107帖子
加为关注
  • 嘉宾
  • 用户名:BLACK.V
  • 头衔:太平洋舰队下士
  • 积分:1063
  • 贡献:157
  • 精华:3
  • 注册:2011-04-10
  • 查看资料
地板 BLACK.V 发表于 2011-08-15 16:34:00 最后由 BLACK.V 于 2011-08-15 17:11:55 修改 四、R35/2.8 E55


买这个镜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同事的一个网友在圈内小有名气,很早就开始玩徕卡了,可能有些国外的关系或是经常出国,经常会有一些成色比较好的徕卡镜头出手,价格相对于市场价也还实在,所以找他买的人很多,有一次我在网上随口对他说帮找一支人文镜头,事后就 没太上意,但有一天他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找到了一支35/2.8,成色很好,符合我的要求,也一定能让我满意,当时我很感动,当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对你的一句随口之言如此上心,这是一种很难得的品质。而且,他在交易方式上没有采取支付宝等手段,而是先货、先把镜头寄给我了。相信别人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就要相信别人,在今天这个人情淡漠、冷暖自知、信用出现严重危机的年代,有多少人能做到这点,你能吗?所以收到镜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款汇过去了,以心对心嘛!事后也证明,这支镜头确定很棒,让我很满意,现在这个无心而得的镜头成了我的挂机头。








R35/2.8在徕卡镜头里面实在是个平民化的镜头,论名气,它比不过APO的镜头、比不过大、小头九,比不过苏密克隆50/2标头,甚至比不过号称徕卡人文之王的R28/2.8在同焦段里它的上面还有35/1.4和35/2两位大哥,不过就焦段的实用、成像和价格关系而言,它真是太对得起人了。在蔡司镜头里面,有一个D25/2.8很受欢迎,被称之为蔡司的“色彩之王”,那么R35/2.8就是徕卡的色彩之王,出片层次分明、暗部细节保留好、色彩浓郁、艳而不腻、过渡自然。这个头有E43、E48、E55几种口径,我的这一支是E55口径的,目前网上二手的以E43为多,E55较少,E48最少见,我目前还没见到过,而北京那位买了我的50/2的网友就为曾失去一支E48的35/2.8而遗憾至今,据他说E48是成像最有味道的。按我的认识,口径越大,通光量越多,应该成像质量越高,E55的成像质量已能让人惊喜,那么E48的“最有味道”到底又是怎样呢,目前只能神往了!
  [回复] [引用] [本帖链接] [只看该作者]

BLACK.V

  • 10关注
  • 61粉丝
  • 107帖子
加为关注
  • 嘉宾
  • 用户名:BLACK.V
  • 头衔:太平洋舰队下士
  • 积分:1063
  • 贡献:157
  • 精华:3
  • 注册:2011-04-10
  • 查看资料
5F BLACK.V 发表于 2011-08-15 16:34:45 最后由 BLACK.V 于 2011-08-15 17:12:34 修改 五、R180/2.8 E67

我个人的感觉,徕卡的180焦段是一个王牌焦段,也是徕卡最成功的一个焦段。在这个焦段出了太多的“一代铭镜”,比如R180/2.8 APO(简 称AET),又比如R70-180/2.8 APO,都可以说是“徕卡中的徕卡”,价格之高直抵一部小汽车,本人就只有流口水的份了。即使是加拿大生产、目前性价比相对较好的R180/3.4 APO也是倍受徕友追捧。尤其是AET(尽管我没有,说到这里也不得不多说它两句,因为实在是引人注目),可以说是目前135系统中最好的,用“传奇”来形容它一点都不过份,它的MTF曲线之高之平令人瞠目结舌,这最直接的表示就是用它拍出的片子能经得起高 倍放大,其出片正如一位徕卡老玩家所说:“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在它问世以前, Leica R100/2.8 APO即AEM是MTF的王者,号称“徕卡的参考级镜头”,但AET横空出世后,AEM就不得不把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让出来。






扯了这么多,再回到我手上镜头,这是180/2.8的二代产品,镀膜进行了改进,重量相对一代减轻了一半,使得手 持不再困难,而且我这还是后期编号、方字版的,说到方字版再多说两句,这是后期镜头最直接的表示,后期就意味着镜头成色会相对较好、镀膜改进过的,我现在手上的五支镜头有四支都是方字版的,成色都是很新的,欣慰呀,当然寻找它们的过程也是蛮不容易的,就像玩徕卡的常说的,镜头有时只看缘份的。虽然这只是徕卡180焦段最普通的一个镜头,我用它目前基本只做了一件事:拍荷花,但其成像依然让我兴奋不已,不愧“荷花利器”之称。圈内曾说徕卡对红、黄色的表现是最纯正的,对蓝、绿色的表现,则是无敌的,这一点我觉得在这支R180/2.8上体现出来了,尤其是红、蓝、绿三色,纯正、高贵、典雅,如透窗黎光、如春风渡绿、又如蓝黛初施,如梦如幻,成像上外柔内锐,自然秀爽,正如烟雨江南,斜风细雨,泛舟镜湖,纵马柳林。





但是180焦段从日常角度来说使用频率很低,用北京网友的话说是个“尴尬”的焦段,正因为如此我有段时间也想把他卖掉,回笼资金嘛。但到最后我都实在下不了决心,所以目前虽然我把它挂在二手网上,但却标了一个高于市场的价格,也许从心里来说我是不太想卖的。现在二手徕卡市场价格一路走高,我有时就想如果真有人出了这个价,我卖还是不卖,这真是个难以抉择的问题。


  [回复] [引用] [本帖链接] [只看该作者]

BLACK.V

  • 10关注
  • 61粉丝
  • 107帖子
加为关注
  • 嘉宾
  • 用户名:BLACK.V
  • 头衔:太平洋舰队下士
  • 积分:1063
  • 贡献:157
  • 精华:3
  • 注册:2011-04-10
  • 查看资料
6F BLACK.V 发表于 2011-08-15 16:35:19 最后由 BLACK.V 于 2011-08-15 17:13:29 修改 六、R100/2.8 APO ROM(简称AEM,即APO ELMARIT MACRO )



写到这里不得不浓墨一笔,因为这是我目前唯一一支APO镜头,唯一一支徕卡参考级的镜头,这是一众徕卡异口同声称到玩徕卡必玩的镜头。选择了它就是选择了莱卡、就是选择了正确。
写这个镜头之前,先讲一些术语知识,就当自卖一把吧。
APO:即Apochomaticcorrection,大意是讲“色差修正”,色差校正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等级,分别是Achromats、Semi-apochromats、Apochromats和Super-achromat。APO属于第二级,至于顶级的Super-Achromat,目前只有哈苏系统的望远镜头才有,售价非常非常惊人。APO其实并不是一项镜片或镀膜技术,而是一种标准,其标准之高使其对配精密度要求非常严格,这种镜头原则上非经原厂专业级技术拆装,那么就完蛋了。也正是因为这种高标准使其成像具有惊人的高素质。
Elmarit:徕卡镜头只要光圈值为2.8的,便会取名Elmarit。
ROM:即Read Only Memo,是在镜头尾部加装了记忆读取功能芯片,使用在后期R机身上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曝光控制。当然在非R机身上比如佳能或尼康机身,这个功能是没有用处的,不过ROM镜头一般都针对数码改进了镀膜,成像会好很多。
MACRO:微距镜头的意思。


对于这支镜头,我现在反而不知道怎么说了,主要我目前摄影技术太狗,还没有办法尽情发挥它的威力,说通俗点我还掌握不了它,只因为它太优秀;另外也是因 为它太贵,当初买它是真是咬着牙买,买回后一直视若压箱珍宝,用得比较少,你想想几个它就可以买我一部车的镜头,带着它出去风吹日晒,心痛呀!







不过从目前拍的几片中,我似乎又可窥见他散发出来的耀眼光芒。虽然是一支微距镜头,但远近适宜,近可入微,中可拍人,远可打花打鸟,绝对是珠连璧合之全能冠军。成像上焦点锐利,分辨率极高,极其优异的细节表现力,2.8光圈全开已有让你咋舌的表现;画质细腻,层次分明,过渡迷人,主体刻画突出,影像立体感很强,有时如那化不开的浓情,散发一股淡淡的奶油香味,有时又如油画般厚重而且带着一股淡淡的怀旧情怀;出片色彩别具风味,虽不如蔡司般浓郁,但取向真实,一般镜头无法比拟的,也无法通过后期PS实现。在这支镜头上,我才拍出过一次号称徕卡独特品质的片子:“变玉”。在机械性能上,制造工艺和材料是民用器材的最高标准,完美的调焦手感,经典的设计,加上微距镜头前口凹陷,拿在手上就像是一件闪烁幽暗光芒的玄铁酒器,实在是一枚强悍的顶级100mm微距镜头,实在是配得上它高贵的身世和无穷的影响力,坊间也爱称其“玉麒麟”。

  [回复] [引用] [本帖链接] [只看该作者]

BLACK.V

  • 10关注
  • 61粉丝
  • 107帖子
加为关注
  • 嘉宾
  • 用户名:BLACK.V
  • 头衔:太平洋舰队下士
  • 积分:1063
  • 贡献:157
  • 精华:3
  • 注册:2011-04-10
  • 查看资料
7F BLACK.V 发表于 2011-08-15 16:36:27 最后由 BLACK.V 于 2011-08-15 17:14:43 修改 七、R21/4 SUPER ANGULON



无论是日常谈论还是各项资料,好象徕卡徕卡不是很擅长设计、制造广角镜头,但目前R19II和R21-35却都是广角镜头中的重量级选手,R19II更是让广大影友津津乐道,尽管价格奇高,仍有很多人趋之若鹜。而R21却有点默默无闻的感觉,尤其是F4的光圈一直被很多人诟病,在我买这支镜头里,周围的朋友多数都是不太赞成的,但用过之后,我才发现R21同样是广角的巨人。







R21的血统并不是纯徕卡的,它是由德国施耐德公司的设计,所以冠名“超级安古龙”,从镜头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来说,施耐德公司实力与蔡司公司可一拼高下,只是现在施耐德公司主攻中大画幅相机镜头,所以135 系统少见作品。不过,玩摄影的都知道大名鼎鼎的B+W的滤镜,这就是施耐德的杰作,一个滤镜能卖到7、8百块上千块,大家还都认可,可见其镜片和镀膜技术上的实力 了。






R21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字“蓝”,真蓝,无需PS,无需调整饱和,无需拉曲线,直出的片子都很蓝,甚至要减蓝饱和,尤其是在漫射光或者比较暗的条件下,比如晨景,片子拍出来就是蓝汪汪的一片,即使是拍雾景,也会有一种淡淡的古蓝调子充满画面。后来和一些网友聊天时,大家都说R21很棒、很德味,大家发的片子也都是把水拍得幽蓝幽蓝的,估计称赞的就是施耐德这种风格,套用徕卡的话说就是:Schneider is Schneider。再看看它仅是R19II三分之一的价格,你真会觉得R21是很可爱的。因为这种令人着迷的风格,所以尽管我的这支R21是现有5支镜头 中成色最差的,我还是很喜欢它,而且用得比较狠,旧也有旧的好处,不太心痛。



不过,由于机身的限制,21的广角用在我的机器上只能算35的视角,人们所说的如年长的诗人般广阔的视角、非常的舒服并令人回味的全开暗角只能待全幅机再体会了。而在找了若干客观理由之后,我也不得不承认,广角确实很能把握,我现在可以用中长焦把静物拍得有点模样,但我的审美、选材、用光、构图、经验等方方面面的缺陷使我用不好广角,拍的片子就是一个烂,这真是我又爱又恨之焦点。

  [回复] [引用] [本帖链接] [只看该作者]

BLACK.V

  • 10关注
  • 61粉丝
  • 107帖子
加为关注
  • 嘉宾
  • 用户名:BLACK.V
  • 头衔:太平洋舰队下士
  • 积分:1063
  • 贡献:157
  • 精华:3
  • 注册:2011-04-10
  • 查看资料
8F BLACK.V 发表于 2011-08-15 16:37:06 最后由 BLACK.V 于 2011-08-15 17:15:11 修改 八、R50/2 ROM E55



本文开头的照片就是这个镜头拍的,带ROM的的确不一样。
我买进的第一个徕卡镜头是50/2,第一个卖出的镜头是50/2,现在最后买的也是50/2,是什么让我对这个型号的镜头无法割舍?可能就是因为50的标准焦段。50焦段很好用,也很难用好,布勒松、卡帕、马可吕布……,多少大师用50标留下了无数经典的影像,能用好50标,你不是大师也具有大师的潜质。
这个50/2和第一个又有些不同,一是口径大了,二是带ROM了,成像质量会更好。50标头是各厂家研究得无比透彻、生产得无比众多的镜头了,玩摄影的人谁没玩过50标头呢?其实这个焦段的镜头没有一个是差的,都很厉害,即使有差距,也不会很明显,像佳能的50/1.8和50/1.4,后者价格是前者的三倍,谁敢说后者就比前者好三倍,可能就连半倍都不敢说;即使徕卡本家的50/2和50/1.4,后者是前者价格的一倍多,又有谁敢说50/1.4就比50/2好,相反50/2是哈苏实验室测试的三甲,50/1.4却不是。作为徕卡的标头,50/2被公认为经典,素质是不用怀疑的,镜头上标识的苏密克隆(Summicron)拉丁文原意就是“皇冠”。双高斯结构的天生优势、顶级用料、精密做工使50/2成为综合素质最高的标头之一。







对于这个镜头我使用的最大体会就是:色彩艳丽润泽、层次感极强、解像力极高,一米到三米之内的人像、小品无敌杀手。
所有的徕卡R镜头,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光圈全开就很好,各档光圈下的一致性成像优秀表现。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全开光圈使用,就像通常所说的,全开光圈都不能用,你买徕卡干什么?

啰啰嗦嗦写了一大堆,只想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和认识。一花一世界,每个R镜头都是一个故事,都有一段传奇,你都可以从它独有的视角里发现不同的世界。但镜头提供的只是视角,发现还需你自己去做,正如同昔时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罔措,惟迦叶尊者点头回应,与佛祖相视一笑,成就了禅宗的迦叶初祖。若无超凡法眼、涅盘妙心,怎能识得实相无相,微妙法门,怎能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
述写8支镜头只是对过程和经历的复现,而其中却是心情的旅程和领悟的升华,每一镜头的来到都会迎来一次绽开,每一个镜头的离开又会引起下一次绽放,无数的绽放错落相辉,映照的是整个世界,展现的是千姿百态的美丽,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世界本无定势,美却无处不在,
从摄影走向了R镜头,又从R镜头再认识摄影,再通过摄影去认识世界,我希望通过有限的镜头寻找无限的美,从这朵花中找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