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山庄设拉子红葡萄酒价格:中国国学网-- 三国演义研究(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2:05:48
三国演义研究(1)
发布时间: 2010-8-17 15:49:08 被阅览数: 6 次 来源: 网络
文字 〖大中小 〗 )
在明清几大古典小说名著中,《三国演义》成书最早,《三国》研究的历史也最悠久。仅从现存最早的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所撰《〈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到撰写本文的1996年,时间就长达五百余年。如此漫长的研究史,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1)明代;(2)清代;(3)“五四”前后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4)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5)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6)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本文打算仅就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略加论述。同时,限于条件,论述的内容将以中国大陆的研究情况为主,适当兼及台港澳地区和国外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发展的基本轨迹八十年代伊始,已经摆脱“文革”桎梏,正在大胆解放思想的中国学者便以新的精神面貌,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可贵的重新探索。他们或针对极左思潮加给《演义》的种种污蔑之辞,发出了“重评《三国演义》”的呼声(见陈辽《重评〈三国演义〉》文,载《文艺论丛》第10辑);或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演义》的成书年代(如章培恒、马美信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4月;袁世硕的《明嘉靖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乃元人罗贯中原作》,载《东岳论丛》1980年第3期;周邨的《〈三国演义〉非明清小说》,载《群众论丛》1980年第3期);或分别论述了《演义》的主题思想(如王志武的《试论〈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意义》,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朱世滋的《试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丹东师专学报1980年第2期;叶胥、冒炘的《谈〈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载《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赵庆元的《封建贤才的热情颂歌——论〈三国演义〉的主题》,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或对《演义》的主要人物曹操、诸葛亮作出了富有新意的分析(如刘敬圻的《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载《文学评论》1980年第2期;李厚基的《论〈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主角》,载《新港》1980年第12期;陈翔华的《论诸葛亮典型及其复杂性》,载《文艺论丛》第12辑)。这些论述,意味着《三国演义》研究开始由沉寂走向复苏;但因成果较少,力量分散,尚未形成声势。1982年7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研究》杂志在全国率先开辟“《三国演义》研究”专栏(是年第4期),集中发表刘知渐的《重新评价〈三国演义〉》、
李厚基的《〈三国演义〉构思基础质疑》、陈周昌的《毛宗岗评改〈三国演义〉的得失》、沈伯俊的《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情况综述》。对此,《人民日报》迅速予以报导,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继后,该刊又在1982年第5期、1983年第1、2期接连发表《三国演义》研究论文,进一步引起了学术界同行的关注和回应。在此基础上,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编辑部和文学研究所联合发起的全国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4月在蜀汉故都——成都举行,来自国内17个省、市的120余名学者出席,这是《三国演义》研究史上专家学者们的第一次大聚会、大交流。在这次讨论会上,大家围绕着《三国演义》的作者与版本、《演义》的主题、《演义》的艺术成就、《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向全国同行发出了筹建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倡议。会后,《社会科学研究》于1983第4期集中发表了《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综述》和7篇论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也于是年12月出版了会议论文集——《三国演义研究集》。1984年4月,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70余名学者会聚曹魏故都——洛阳,举行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并正式成立了中国《三国演义》学会。这是《三国演义》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一支全国性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已经形成并日益壮大。这支队伍是富有活力的,又是非常团结的,它是《三国演义》研究事业不断深入发展的主要动力。经过这样几个阶段的努力,《三国演义》研究很快形成兴旺的局面,成为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十六年来,《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古代文学界公认的发展健康、成就显著的部门之一。其突出标志是:(一)学术成果大量涌现。据初步统计,自1980年以来,中国大陆已经公开出版《三国演义》研究专著、专书60余部,发表研究文章1200篇左右。在这些专著、专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11部:《三国演义纵横谈》丘振声著,漓江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三国演义创作论》叶维四、冒炘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三国演义新论》刘知渐著,重庆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三国演义论稿》高明阁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诸葛亮形象史研究》陈翔华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三国演义考评》周兆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三国演义美学价值》霍雨佳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三国演义艺术欣赏》郑铁生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三国漫谈》沈伯俊著,巴蜀书社1995年2月第1版;《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三国演义辞典》沈伯俊、谭良啸编著,巴蜀书社1989年6月第1版。这一时期,台港澳及外国学者也出版了一些《三国》研究专著,笔者知见的较有代表性的有日本学者金文京、井上泰山等合著的《〈花关索传〉研究》(汲古书院1989年)、澳门学者陈伯煇的《〈三国演义〉悲剧探源》(澳门文化司署1992年)等。此外,若干学者的综合性著作中也包含对《三国演义》的论述,其中一些颇有分量,如吴组缃的《说稗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何满子的《汲古说林》(重庆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段启明、陈周昌、沈伯俊的《中国古典小说新论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张国光的《古典文学论争集》(武汉出版社1987年12月第1版)、常林炎的《宿莽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刘敬圻的《困惑的明清小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王齐洲的《四大奇书与中国大众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丘振声的《新竹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王枝忠的《古典小说考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欧阳健的《明清小说新考》(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12月第1版)、张锦池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华艺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等等。美国学者蒲安迪的《明代小说四大奇书》(沈亨寿译,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也颇有见地。(二)学术会议接连举行。十六年来,总共举行了10次全国研讨会、3次专题研讨会、2次国际研讨会。1.全国研讨会。已经举行了10次。除了上面谈到的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之外,还有以下8次:第三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1985年10月在江苏镇江举行;第四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1987年10月在湖北襄樊举行;第五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1988年5月在海口举行;第六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1990年9月在四川绵阳举行;第七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1991年10月在湖北江陵举行;*第八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1993年9月在河南许昌举行;第九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1994年8月在江苏无锡举行;第十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1995年5月在湖北当阳举行。2.专题研讨会。已经举行了3次。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研讨会1986年12月在广州举行;《三国演义》版本讨论会1987年1月在云南昆明举行;孙吴与三国文化研讨会1993年5月在浙江富阳举行。3.国际研讨会。已经举行了2次。包括:三国与诸葛亮国际学术讨论会1985年11月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四川国际三国文化研讨会1991年11月在四川成都举行。(三)学术团体机构纷纷建立。继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之后,一些省、市、县级学会也陆续成立,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专门研究机构。1.省级学会。包括:湖北省《三国演义》学会1988年4月成立,挂靠湖北大学中文系;四川省《三国演义》学会1988年6月成立,挂靠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市、县级学会。包括:四川省梓潼《三国演义》学会1985年6月成立,挂靠梓潼县政协;四川省绵阳市《三国演义》学会1991年4月成立,挂靠绵阳市富乐山公园;四川省广元市《三国演义》学会1991年9月成立,挂靠广元市政协;江苏省邳州市《三国演义》应用研究会1992年5月成立,挂靠江苏省运河师范学校;山西省清徐县罗贯中研究会1992年9月成立,挂靠清徐县志办公室;江苏省镇江市《三国演义》学会1992年12月成立,挂靠镇江市文化局;浙江省富阳市《三国演义》学会1993年9月成立,挂靠富阳市文联;河南省许昌市三国文化研究会1994年11月成立,挂靠许昌市文联。3.专门研究机构。目前已经建立的有:四川大学三国文化研究中心1990年4月成立,挂靠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三国文化研究所1994年4月建立,挂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这一切,形成了《三国演义》研究蓬勃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