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西凤酒真伪:谈朋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21:06
作者:罗兰
我一生喜欢朋友。上学的时候,真说得上是“交游甚广”,从最高班到最低班,加上学院部各系,以及劳师、简师、乡师、幼师,各部,每一班都有我的朋友,所以直到现在,只要遇见老同学,提哪一班,我都有熟人,甚至连姓名都不会忘记。喜欢朋友的天性,使我在上学时大部分的时间都和朋友在一起,读书反而成了次要的事。而我的朋友是各种性格都有的,有喜欢运动的,有喜欢音乐的,有喜欢吃零食的,有喜欢聊天散步的。也就因为如此,所以,我才左右逢源。看运动会时,因为运动员中有我的好朋友,所以,我比别人看得格外起劲,也使我比别人更了解运动规则。和各项运动会的花花絮絮。有音乐会的时候,我也比别人开心。因为演奏或演唱的人是我的朋友。我第一个被她们的琴韵或歌声感动。当我想要聊天的时候,我有喜欢聊天的朋友。当我想要散步的时候,我有喜欢散步的朋友。甚至我想溜出校门去买零食的时候,也自有这一方面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我偕行。而当我为应付考试而不得不开夜车的时候,我找班上功课最好的朋友,她可以做我临时恶补的老师。
学生时代的朋友真可说是多彩多姿。离开学校,走入社会之后,所接触的人,不若学校的同学那样容易相与。所以,在刚开始做事时,所经常来往的仍是以前在学校时所交下的一些朋友。最令我怀念的是一位会填词的同学,她比我班次低。离开了学校之后,赶上抗战,我有一段时期,在乡下教书,学校发不出薪水,生活很苦。那时,她接济我一切的费用,连写信的邮票都是她附在信中寄来。逢到寒暑假,总是她寄旅费来,让我到天津她的住处去度假。假期里,一切吃用固然是她盛情招待,就连肥皂、牙膏等一应日常用品,她也在开学之前为我买齐。然后,买张车票把我送回学校。而我们在她那间租来的小屋里,成天谈的都是些虚无缥缈。我们谈诗,谈音乐,谈对远方的撞憬,谈属于少女们的罗曼蒂克的梦。现实问题反而不在我们谈话的范围之内。过了几年之后,这位好朋友环境转环,而我开始有了一点余力,于是,轮到我为她找工作,接济她的生活。
我一直相信,好朋友多半都是在学校的时候交到的。走人社会之后,虽也偶尔遇到一些谈得来的,或在工作上必须合作的人,而且感情似乎也相当接近,但总觉其中缺少一些真正的坦白或诚挚,彼此丝毫不存成见、不设防备的时候就很少。我常说,一个人,一旦懂得如何由别人的环境(而不由他的本人)去衡量别人的时候,他就不容易交到真正的朋友了。读书的时候,大家穿一样的制服,过一样的生活,受一样的待遇,仿佛同学每一个人生来就是相同的。很少有机会去想到某个同学的家世、出身与背景。因此,大家的感情是发乎自然,不带功利与实用的目的的。走入社会之后,衡量人的标准就很自然的有了改变。在认识一个人之前,几乎无可避免的要先了解他的家世与背景。而一旦掺入了这些了解,那感情就无论如何也无法再像同学之间那么真挚与单纯了。
我不知别人是否如此,我却是直到现在,仍然毫无办法地喜欢单纯的由一个人的本身去认识他、有时,当我与一个人交往了很久之后,忽然发现了他(或她)有某些显赫的家人或亲戚关系,我就难免感到失望。友情似乎只有在单独的个人之间最容易维持。此外,一切的关系都会对友情有或多或少的牵制。这种情形,在结婚之后,就更为明显。丈夫的朋友不见得是太太的朋友,太太的朋友更不见得是丈夫的朋友。尤其这其间还牵涉到不同性别所造成的顾忌,也容易使人动辄得咎。而大家为了迁就家庭,往往宁愿放弃或疏远朋友,不久以前,我想约几位老同学聚一聚,左约右约,这个时间不行,那个时间有事;有的是“老爷”在家,她不便擅离职守,有的是“老爷”不在家,她更不便擅离职守。那么,把“老爷”一同请来呢,大家又一致认为有了他们,谈话都不自由,结果还是吹了,不是女人不要朋反,而是女人结了婚就不属于自己。其实,男人又何独不然?他们结了婚,也同伴不属于自己。为了家庭,总不可避免要牺牲一些朋友——特别是那些最适于做朋友的“名士派”的朋友。
而且,人们社会经验越深,对朋友二字的了解就越差。前几天,我打电话约一位我认识不久但很谈得来的女士,到舍下小聚。她很世故地一面答应,一面道谢,一面说:“其实,你有什么事要我做,在电话里交待一下,也就行了,何必这么客气呢?”当下,我真是欲辩无从,怎么说呢?她已经被功利的人们包围惯了,因而觉得所有的友谊都隐藏着一点功利的目的。而我对她那一点真正的友谊也就无从辨认了。结果,我还是请了她,她也如期光临了。但是,我猜想,她一定到现在还在寻思,我究竟有什么地方需她帮忙。否则,以现在这样的社会,怎么会有一个傻瓜肯单单为了友谊而请客呢?
------------------
梦远书城my285.com
谈朋友
文 /半空楼主

我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从小就是这样,至今还是这样。
记得小时候,我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就是找不着玩伴,觉得很孤单。其实,我们村子里的孩子是很多的,我大多数的时候也是与他们一起玩的。可就在有的时候,我突然一个玩伴也找不着了,满村子转悠也找不着,只好一个人坐在房前屋后自己玩,那一刻我很失落,仿佛是被玩伴故意排斥了。
当然,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我带着今天的情绪去回忆的原因,并且,很可能那种感觉也是孩子中很正常也都有的感觉。但由于我的敏感,让我总觉得与伙伴们有一种游离感,从而不能融入伙伴们之中。事实上,我小时候与伙伴们也确实有一种游离感,这多是由于我的家庭环境造成的。我小时候,爸爸是村支书。村支书不是官,但在当时村支书毕竟与平头百姓不同,这就无形中在我与伙伴之间形成了某种对立,而被伙伴有意孤立。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妈妈太爱干净。爱干净是好习惯,可妈妈爱干净就不准我们脚上有泥进屋,更不准把屋里弄乱,而农家孩子总是不讲究的,这就使我不能把伙伴们带回家玩。友谊是相互的,我能上伙伴家玩,伙伴却不能到我家玩,这就妨碍了我们友谊的加深和继续;而且,爱干净本身也与他们的家庭形成一种对立。而在上述两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敏感而内向的性格,这种性格也很容易与伙伴形成对立,从而让我找不到玩伴。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我小学毕业。小学毕业后,我上了中学。中学的学生来自全乡,这就消解了我作为村支书儿子的身份,并且那时班上又有身份更高的街上干部家庭的孩子,这就让我成了大多数群体中的一员,而不再是对立的关系了。然而这时我的不擅交际的性格还是形成了,记得上初中时,我几乎不敢主动和同学交朋友,连讲话都不好意思,不过一旦熟悉了,我就能很自如地和同学们交往了。
我真正有意识地结交朋友是在上中专以后。上中专了,我已是一个大小伙子了,已有了独立的意识和展示自己的欲望。那时的我很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关注,当然也希望拥有很多朋友。也就在那时,我意识到了自己性格上不善交际的缺陷,开始试着改变起自己的性格来。上面我已说了,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这种性格很不利于结交朋友,但性格是很不容易改的,于是我就尽力从外在行为上作一些改变。比如说,我那时会故意大声说笑,好让人觉得我很开朗;比如说,我会在看电影时抢着给同学买票,以证明我很大方;比如说,我还会故意在班上制造一点小动静,以显示自己的幽默和不怯场。应该说我的这些努力很有效果,三年中专我给同学们留下了开朗、大气、有人缘这样一个很不错的印象,也使得我结交了好几个不错的朋友。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依然保持我上中专时那种交友热情和交友方式。在工作以后,我曾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工作过,而不管我在哪个地方工作,我都首先试图去建立一个朋友圈子,这几乎成了我的第一反应和下意识。在那几年里,最让我得意的、也最成功的交友有两次。第一次是在我工作后不久,被单位派到一个乡工作时。在去那个乡工作之前,我对那个乡一点也不了解,也不认识人,更别说朋友了。到了那个乡后,我首先认识了一个在当地信用社工作的年轻人,很快我们就成了朋友。我们成了朋友后,我们就经常一块出去玩,这样我就认识了一些他的朋友,于是我和他的朋友也就成了朋友。就这样我很快地融入了他的朋友圈子中,成了那个朋友圈子中的一员。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建立起一个朋友圈子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当地的情况,还可以免去一个人的孤单和寂寞。我记得我刚去那个乡时心里是很难过的,但交了那些朋友之后,我的那种难过的情绪就没有了,并且,由于那时所结交的朋友都是从学校才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因此可以说,那时的友谊是带着一股校园味的,至今都很难忘记。
第二次则是在一年后了,那时我又调到另外一个乡镇工作。这第二次交友与第一次很不同,第一次所交的都是学校才毕业的年轻人,第二次所交的朋友则多是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中年人了。我比较过那两次交友的差别,应该说与年轻人和与中年人交友各有优点。与年轻人交友因年龄相近,脾性相投,不论闲谈还是玩,都纯粹得多。与中年人交友呢,则能很自然地让我们学到许多社会经验,从而使我们很快走向成熟。我就从第二次所交的朋友圈子里得到过许多好处:第一,也就是上面说的,使我很快走向成熟;第二,由于当时所交的朋友都在那个镇上有一定的职务或一定的经济地位,属于那个镇上有头面的人物,这无形中提升了我在那个镇上人们心中的形象;第三,由于他们都是有家业的,又经常有饭局,这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的吃饭问题。
那个时候,我从不烧饭,朋友总会在有饭局的时候叫上我,就是没饭局,也会叫我到他们家里去吃饭。经常叫我到他们家里吃饭的有两个人,然而,几年后也正是从这两个朋友身上我看清了我那时的那个朋友圈子里的真实,从而使我对朋友的既有的观念进行了反思。

我先来讲第一个朋友。
第一个朋友是那个镇上供销社里的部门经理,人很大方,在那个镇上很有点人缘,也很能吃得开。他大我二十多岁,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我的父辈,但这并没有妨碍我们交往。我和他相交缘于我的一位的同事,我的那位同事与他关系颇好,所以,在同事的介绍下,又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和他就结识了,成了很相投的朋友。
朋友是当地人,又工作了许多年,所以,在那个镇上他有许多朋友。在他的朋友中有一个做建材生意的人和他关系非常好,尤如亲兄弟。在我认识朋友的时候和之后一段时间是他俩关系最好的时候。那时候,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在一起,不是在你家吃饭,就是到他家喝酒,下馆子更是会一起去。到后来这么一起吃喝已不能满足他们对友谊的表达,他们干脆相互认作了亲戚。并且,他们也不是嘴上认作亲戚就算了,他们平时也都是按亲戚走的。我记得朋友的女儿出嫁时,他就让他的朋友作送宾的,而照当地风俗,女儿出嫁的送宾只有至亲才能充任的,由此可以想见他们那里关系好到什么程度。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就在朋友的女儿出嫁之后不久,他就和他的朋友闹翻了。他们闹翻的时候,我已不住在那个镇上了。有一次朋友的朋友到我单位找我有事,办完事后,我就向他打听朋友的近况,可出于我意外,他竟然说不知道。我很诧异,还开玩笑对他说,你怎么能不知道。而他并没有笑,只摇了摇头又咂了咂嘴,想说什么,却叹了口气又什么都没说。见此,我感到他们之间出了什么事情,但我也没好深问。
过了段时间,我遇见了朋友,我就问起了他和他朋友之间的事。谁知不问还好,一问他却大骂起了他的朋友。原来,他们闹矛盾了,很严重的矛盾,而矛盾的根源则出在他们之间的经济往来上。朋友是供销社的部门经理,负责生资销售。那时他们之间的友谊正处于上升期,他见他的朋友家有好几间门面房空置,为了显示自己的友谊,他就出面由供销社把朋友的门面房租了下来,又把他的朋友也拉了进来充作销售员,建了一个生资门市部。然而,他俩之间矛盾的种子也就在这里种下了,由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太好了,相互之间太信任了,使他们可能是无意,但也不排除是一方有意忽略了业务往来上的手续,从而使他们之间的业务往来成了一堆糊涂帐。而也正在那个时候,经过盘点,那个门市部帐款不符,短少三、四万元的货款。这时他们的问题就来了,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轰然倒塌,他俩开始相互猜忌,相互指责,继而相互大骂,最后还差点闹上法庭。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个朋友的事。说实话,这个朋友的事让我在那个时段很生感慨。不过,感慨归感慨,我毕竟是局外人,他们之间的事并未对我产生切身的影响。而我下面要说的这第二位朋友就无法让我处于局外人的位置上了,因为有些事已牵涉到我了。
这位朋友是个医生,大我十来岁,在那镇上开了个很不错的诊所。我认识他也是经上面说到的那位同事介绍的。我认识他之前,同事经常在我面前夸他,说他如何如何好,之后不久我们就认识了。认识之后,他也确实很好,人大方,又好客,常叫我们上他家吃饭。那个时候,我真的很感激他,因为在那个镇上我无亲无故,他家毕竟让我感到了一种家的温暖。然而,在我们成为朋友之后,接连发生的几件事,不由得让我对我和他之间的友谊产生了怀疑。
第一件事是关于我的工作的。朋友开了个诊所,按税法规定,他的诊所是要交一些税的。那个镇上的税收工作当时由我负责,朋友的税当然就由我收。朋友的诊所在那镇上是最大的,生意也最好,理应交最多的税。不过,那个时候征税的人为因素很重(当然,现在也一样,这也算咱们中国的特色),而我又是很重感情的人,所以在决定收朋友多少税款时,我是充分考虑了感情因素的。可当我向朋友报出那个数字时,我本以为他会很爽快地交掉的,不想他却几乎一下子就跟我翻了脸。我当时很尴尬,也很为难,加之我那时也太年轻,原则感也不强,最终我在感情面前让了步,一分钱税也没收他的。
那一年我没收他的税,之后的一年,考虑到情面,我也同样地没收他的税。而在第三年的时候,我已成家了,当我决定不收他的税后没几天,出我意料,他竟买了一大堆礼物送到了我的门上。说实话,在他把礼物搬进我家里时,我心里真的不舒服,或者说很难过吧。在我心里,我一起直是把他当成兄长看待的,而这些礼物的出现,陡然间就把我很看重的友情挤没了。我无法接受他以这样的方式跟我交往,也就在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他跟我交往的真正目的。
不过,尽管我不喜欢朋友的这种交往方式,更不赞成他的这种交友观点,但对于朋友的做法我多少还是能够理解的,因为社会上像他那样看待感情和友谊的人毕竟是很多很普遍的。而在后来又发生的一些事却让我根本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了,因为那已经涉及到人品与人格问题了。
我这里就说一件他与他的一位把兄弟的事。在我和朋友相识不久,因为工作需要,单位准备在那个镇上招一名临时人员,以协助我工作。因为他的关系,他就把他的那位拜把兄弟推荐给了我。对此,他的把兄弟很感激他,加上他们又是把兄弟,他们之间的关系自然就更进了一层。平心而论,他的那位把兄弟是一个还不错的人,人很直率,做事也不错,就是没什么城府,所以许多事他都听我那位朋友的。可是后来不知是因为什么事,他的把兄弟没听他的,这就惹恼了他,于是他就打起他把兄弟工作的主意,想把他的把兄弟工作搞掉,以给他点颜色看看。他们发生矛盾时,我也知道点,我以为几天就会过去,可没成想他竟然真的去付注行动了,还采用了一种非常卑劣的手段。他当时采用的手段就是诬告,但不是他自己出面,而是挑拨别人去告。我听到别人跟我说了这件事时,我几乎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但事实证明那确实是真的。那个时候,我真的感到一种恐惧,同时,我也很庆幸我和他之间没有发生矛盾,如果要有矛盾发生,我真不知道他会不会去诬告我,或以别的方式打我的坏主意。我不打算再与他交往了,或者说我不敢再与他交往了,从那件事里,包括之前之后连续发生的几件相似的事里,我看出了他性格中可怕的一面,也看出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从那以后,我就与他断交了,至今都不再往来。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曾说过,在我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我曾经历过一次有生以来最深广的反思。在那次反思中,我思考过许多问题:工作、前途、人生、命运,其中也包括友谊。上面所说的那两位朋友的事就发生在我那次反思之前和之中,自然,他们的事也促使我去思考关于朋友的问题。
在那次反思之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由于年轻,渴望能早点融入社会,我总是下意识和本能地想结交更多的朋友。然而,也因为年轻,那时的我只是尽量想多交朋友,对怎么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心里是没什么谱的,更没有什么标准。而经历了朋友的那些友变之后,我觉得我的交友应该有个原则了,对结交哪些人也要有个选择,不能什么样的人都拿来当朋友。不过,那时的我对朋友的反思也只至此为止,因为以我当时的认识能力,我也只能在交友方式和交友原则上作一点修正和改进,并不会改变我交友的根本观念和态度。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二00一年我突然病了,病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我对交友的观念和态度。
病的经过,我在其它文章中已讲到过,我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我这里只想讲讲我病中的一些感受。在生病之初,我以为我的病很轻,很快就会好,可是一段时间后我的病不仅没好,症状反而更加严重。我开始忧愁起来,继而因为对病的不了解又使我陷入了恐惧之中。那个时候,我的心里非常痛苦,因此,我非常希望有谁能帮帮我,帮我摆脱掉痛苦和造成痛苦的那种恐惧。
朋友知道我病了,就有一些陆陆续续地来看我,安慰我。可是面对朋友的看望和安慰,我心里的痛苦依然如故,一点也没有因朋友的看望和安慰而减少和减轻。也就在那时,我猛然感到我很孤单,一种孤立无援的孤单。我感到我仿佛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里,四周虽站满了人,我却找不到一个真正可以拉出我的手。当然,站在水潭边的人也会鼓励我,也会说一些让我要坚强、要勇敢的话。可是对于独自在水中挣扎的我来说,那些话只能是客套,一点有也没有,就像往荷叶上倒水,倒多少流掉多少,一点也进不了我心里去。那个时候,我也似乎觉出了,朋友来看我更多的是在履行一种礼仪形式,因为我们是朋友,他们不能不来看我,这是朋友之间的礼数。而看过了,朋友之间的礼数也就尽到了,至于他们的看望能不能给病人带来安慰,又能带来多少安慰,那他们就很少关心了,他们只要做到不缺朋友之礼就行了。
其实,我那时真的很想有人来看望我,但不是这种礼数上的看望。我也不需要有人来给我讲那些场面上的安慰话,那些场面话只会让我烦燥不安和疲于应付,我需要的是能倾听 我内心的人,好让我说出压在心底的痛苦和恐惧。可是,我在来看望我的朋友中找不到这样的人,因此我也只能在孤单中独自忍受痛苦和恐惧的折磨。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的这种要求未免显得太虚泛了,也太高了,让人不好理解也不好着手去做。而随着我的病,我一些具体的问题来了,特别是经济上的,我没钱了,我需要钱治病。生病以前,我对许多朋友的友谊是很有信心的,作为有信心的体现,就是我相信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们会帮助我,比如在我需要用钱的时候,朋友们能借给我钱。可当我生病了,需要用钱时,我才发现,原来我的那些朋友的困难竟然比我还多。
事情到了这时,我才发现,我和朋友们之间的距离原来是这么遥远,远得让我都不好意思再用“朋友”这个词去称呼他们。对于这样的局面,我并不难过,因为相对于我的痛苦和恐惧来说,这样的朋友有无已无关紧要。但这毕竟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不能不引起我去思考,于是我开始对朋友进行了深一层次的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交朋友呢?这是我首先思考的问题。
是的,人为什么要交朋友呢?生活中,我们都会去交朋友,人人也可能都会有自己的朋友,这是我们人类很习以为常的一种社会行为。可真要问我们为什么要交朋友,许多人可能就不会去深想了。依我看,我们之所以要交朋友,无非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 为孤独的心灵寻求理解的声音和耳朵。表面上看,我们人类社会是很热闹的,只要一睁开眼睛,便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在我们周围忙碌。可实际上,这种热闹只是一种表象,内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至少在许多时候会感到孤独。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野兽和魔鬼,谁都忍受不了孤独,更不愿孤独地活着。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还有丰富的情感,我们需要有人在我们快乐的时候分享我们的快乐,更需要有人能在我们痛苦的时候分担我们的痛苦。于是,我们人类便交上了朋友,希望用友谊架起心灵之间理解的桥梁,使自己不再孤独。
第二, 为了排解生活中的空虚和寂寞。我们人类的生命是很有限的,但在这有限的生命过程中,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常常会感到空虚和寂寞。空虚和寂寞的日子是很难熬的,为了避免这种难熬的空虚和寂寞,人很自然地就要寻找朋友,比如爱打牌的人会找几个牌友,爱钓鱼的人会找几个钓友,爱喝酒的人会找几个酒友等等,没事的时候,几个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玩玩闹闹,多余的时间不知不觉中也就过去了。
第三, 为了利益。咱们中国人中有句古话:多个朋友多条路。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在咱们中,朋友是可以当路走的,也就是说,朋友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在这种观念下,咱们中国人交朋友总有很强的现实目的。比如说我们在交某位朋友时,总会下意识想到交这位朋友以后能不能有用,有什么用等等,而当遇到了什么事时,自然也就会首先想到那位朋友。可以说,在当前社会中,有用无用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交友观,人们也往往会因为某种现实利益而有意识地去结交某位朋友。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可能不太全面,但这没关系,因为有了这些个观点,我就可以对我所交的朋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了。于是,根据上面的观点,我把我以前所交的朋友分成了三类:知音;玩友;利友。
先来讲知音。其实,我把知音列为一类心里是很矛盾的,因为就我个人的体会,这个世上能称为知音的人太少了,少到很难把它列为一类。记得很久以前,我曾听过这么一句话:人生难觅三知音。我当时年纪太轻,觉得这句话未免太悲观。可时过境迁,如今再回想,再琢磨起这句话时,我就觉得这句话不是太悲观了,而是太乐观了。人可以有很多朋友,但称得上知音的能有几个呢?我不知道别人如何,反正我觉得很少很少。但不管多少,我都坚信这世界上有知音的存在,我们每个人也都在心里渴望知音。
既然知音很少,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称呼我们那么多的朋友呢?照我看,我们那么多的朋友都可以归入下面两类,也就是玩友和利友。玩友,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排解生活中的空虚和寂寞而结交的朋友;利友呢,当然就是为了某种或某些利益而结交的朋友。通常情况下,玩友和利友是合而为一的,很多玩友就是利友,许多利友也是玩友。但不论玩友还是利友,还是玩友加利友,他们与知音的区别都是绝对的。知音可以有不同的交往内容和方式,但知音的交往的内容和方式更多地都是建立在心灵的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因此,知音可能会长期见不上面,但彼此间的记惦和牵挂却是长存心间的。而玩友和利友就不同了,他们因为交往,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友情的存在,但他们更多的只为外在的目的而存在,一旦外在的环境变了,或再也没有了那种外在目的,他们的友谊也便宣告结束。

如今,我的朋友很少,很少很少,别说经常见面的,就是算上给我打电话的,至多也就五六个了。
这是我的病造成的。病让我失去了很多,不过,在失去的同时,病也剔除掉了我身上许多多余的东西,使我的生活回到了本真。在我生病以前,我确实觉得我是有一些朋友的,可当我病了以后,我才看清我的那些朋友中许多都是玩友和利友,真正的知音几乎没有。如果我不生病,我和我的那些玩友、利友的关系肯定还会很好地继续下去。可是我病了,一度病得还很重,因为病,我不能像以前那样玩了,于是我的玩友就渐渐离我而去,开始的时候可能还会偶尔想起我,后来时间一久,也就忘了我。利友也是一样,既然是利友,自然是冲着利益而来,可当我病后,我和我的利友之间的交往链条也就断了,不再往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这样也好,没有了玩友和利友,剩下的都是惦记着我的知音了。人都需要朋友,都需要友谊,但真正的友谊是很难得的,那种建立在心灵与感情基础上的友谊就更难得,因此,能有几个真正的朋友我已知足了。
朋友少了,病是一个原因,但这只是外在的、次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内心里对于朋友观念的变化。生病以前,我总以为朋友越多越好,也总是尽力地结交更多的朋友。可生病以后,我才体会到,对于我们每个人孤独的心灵来说,热闹的朋友场合只是一种假相,一种费力搭出来的骗人的假相,它不仅解决不了我们内心里的孤独,有时还会因为那种虚假的热闹更显示出我们的孤独。于是,从那时起,我不再约束我的本性,也不想再费尽心思去迁就别人,拉拢别人,迎合别人,以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朋友。我的本性内向,那就让它内向好了,与其拗着自己的性格和别人敷衍时间,还不如静静地一个人坐一会儿呢。
而另一方面,由于生病,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在反思自己的生活时,我得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收获,就是寻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理想。生命是宝贵的,我不想也不能再用那些无聊的内容来填充和浪费自己的生命,我只想按自己的想法做我自己的事情,追我自己的理想。而我现在的精力也实在有限,我浪费不起,所以,一些玩友和利友的离去并不让我感到孤单,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般的轻松。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充实,我不需要和别人聚在一起去打发时光。
最后我还要说明一下,我现在的朋友很少,但这不代表我没有友谊,更不代表我不看重友谊。事实上我是非常看重友谊的,我主动排除那些无谓的、虚假的友谊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友谊,不是无谓的和虚假的友谊,如果我们对这些所谓的友谊和真正的友谊不加区分,不加甄别,什么样的朋友都一样对待,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对真正的友谊的忽视和不尊重,更是对真正的朋友的忽视和不尊重。
谈朋友
来源:吳..錚錚的日志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而感情是一套苦情戏,芸芸众生是它的戏子。?毛主席说过,所有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所以嘛,谈朋友,找对象是一定要严肃认真的。?谈了之后,不可以因为对象有点什么缺点就要甩的;本来世界上人就那么多了,你找他就非常不容易,随便就甩的人,对感情不认真的人是没有好结果的,他的心灵是要受到拷问的。见异思迁,花心萝卜的人更是要除之后快的,怎么能看见比对象好的的人就觉得对象不好呢?请注意,对象不是一件工艺品,工艺品您可以选择做工最好的,但人跟人不一样,照您那种思维,您一辈子就得不停地换对象了。劈腿的,心里还想着别人的就更不适合谈朋友了。这种人应该拉去浸猪笼的,欺骗别人感情的就不怕生儿子多长俩菊花啊。那些心里还念着别人的吃着碗里想着锅里的,劝您别在出来为害社会了,出家吧,别成天叨叨你那苦逼的恋情。你一个感情上二婚的人就别再欺骗无知大众了好吗?想当小三的或者是前女友,前男友们,别再想着人家的男女朋友了。最恨那些拿的起放不下的了。破坏他人感情就更可耻了,以后自己男人女人也被人抢。?所以谈朋友是要从一而终的,是要坚贞的,在诱惑面前能够把持的住自己的。
再谈朋友
朋友是快乐时容易忘记的人
朋友是痛苦中第一个想找的人
朋友是打扰你了不用说对不起的人
朋友是帮助你了你不用说谢谢的人
朋友是你步步高升也不用改变称呼的人
朋友是扎根在你脑海中想摔也摔不掉的人
朋友是能与你风雨同舟 同甘共苦的人
朋友是会让你在心底深处常常牵挂的人
朋友就是你能信任他,他也了解你的人
朋友是能分享你的成功 你的喜悦而从不忌妒你的人
朋友是能倾听烦恼并给予有益建议而不泄露隐私的人
朋友是能在你需要时给予你帮助而不求任何回报的人
朋友也是让你常常不由得自己去深深依恋的人
人一生可以贫困,但再贫困不能穷得没有朋友
人一生可以富有但即使再富有也不能富得忘了朋友
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上,人人都会有朋友。朋友是什么?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彼此要好的人。友情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人人都离不开友情。你可以没有爱情,但是你绝不能没有友情;一旦没有了友情,生活就不会有悦耳的和音,就死水一滩;友情无处不在,她伴随你左右,萦绕在你身边,和你共渡一生。
朋友是一种相遇。
大千世界, 红尘滚滚,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朋友能够彼此遇到,能够走到一起,彼此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实在是缘份。在人来人往,聚散分离的人生旅途中,在各自不同的生命轨迹上,在不同经历的心海中,能够彼此相遇、相聚、相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缘份不是时刻都会有的,应该珍惜得来不易的缘。
朋友是一种相知。
朋友相处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感知的过程。对方的优点、长处、亮点、美感,都会映在你脑海,尽收眼底,哪怕是朋友一点点的可贵,也会成为你向上的能量,成为你终身受益的动力和源泉。朋友的智慧、知识、能力、激-情,是吸引你靠近的磁力和力量。同时你的一切也是朋友认识和感知你的过程。
朋友是一种相契。
朋友就是彼此一种心灵的感应,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感悟。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背影、一个回眸,朋友都会心领神会,不需要彼此的解释,不需要多言,不需要废话,不需要张扬,都会心心相印的。那是一种最温柔、最惬意、最畅快、最美好的意境。
朋友是一种相伴。
朋友就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她是你烦闷时送上的绵绵心语或大吼大叫,寂寞时的欢歌笑语或款款情意,快乐时的如痴如醉或痛快淋漓,得意时善意的一盆凉水。在倾诉和聆听中感知朋友深情,在交流和接触中不断握手和感激。
朋友是一种相助。
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为你解除痛苦和困难,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她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是你受伤时的一剂良药,是你饥渴时的一碗白水,是你过河时的一叶扁舟;她是金钱买不来,命令下不到的,只有真心才能够换来的最可贵、最真实的东西。
朋友是一种相思。
朋友是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思念,彼此的关心,彼此的依靠。思念就像是一条不尽的河流,像一片温柔轻拂的流云,像一朵幽香阵阵的花蕊,像一曲余音袅袅的洞箫。她有时也是一种淡淡的回忆、淡淡的品茗、淡淡的共鸣。
朋友是一种相辉。
朋友就像是夜空里的星星和月亮,彼此光照,彼此星辉,彼此鼓励、彼此相望。朋友也就是镶嵌在默默的关爱中,不一定要日日相见,永存的是心心相通;朋友不必虚意逢迎,点点头也许就会意了;有时候遥相晖映,不亦乐乎?
花落才有花开,有散才有聚。若没了那一份无奈,又怎懂得珍惜。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地追求那一个天长地久,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去留住那一个结果,却不知天有老时地有荒,这世界哪有不变的情?却不知如果曾经拥有过美,便不需去强求什么结果。这世界许多东西没有永恒,这世界许多事情没有结果,而美丽依旧美丽,辉煌照样辉煌,又何必斤斤计较时间的长短,又何必兜兜转转寻求因与果。离别时,如果我们可以执手相互道珍重,又何必一定要留在一起重复那许多琐碎的岁月!分手时,如果我们可以轻轻松松挥挥手,又何必无所谓地去翻找昔日的海誓山盟,花儿落了,明日还会开,流星虽逝,美好的愿望依旧在心底。于是所有的日子都轻松,于是所有的负重都甜美,于是不会再后悔,于是不会遗憾未了又遗憾,于是过去了的成为回忆,于是今天拥有的不会再无奈。拥有过的,永远不会失去,没有得到的,亦无须苦苦追求,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不是你的,永远都不会属于你。只要你不为天长地久而苦恼。不必为失去的而遗憾,不必留恋昨天。只在乎曾经拥有。
拥有了,才会更美丽!
再谈知己
来源:读者文章阅读网
作者:香草怡人
时间:2009-06-24
我相信,多数沉迷于网聊的人,都是对知己有所期盼的。他们浪费时间,消耗精力,无非是想在这虚拟的世界里找到那个懂自己的人,肯为自己想的人。
究竟怎样的朋友才算知己?知己是永恒的,还是不定期的?
知己,倘若可以去寻求、维系,便没有意味了吧。我想能称之为知己,起码要做到相互间的理解。有些事情你想找一个人倾诉,知己要么是你第一个想到的人,要么是你脑中掠过许多的朋友最后定格的那一位,你选定了他,他的性别、外表、年龄都不再重要,他就是他的精神和你的精神的聚合体,你和他交谈,一半象是与自己交谈,一半便是与你所认同、欣赏的他交谈,与前一半的交谈,你享受到了心意相通的乐趣,与后一半交谈,你体会到了别人的思想,而这思想多半与你是和谐的。
对待知己,不能苛求,不能强求,更不能苦求。人有时候不愿意自己的心事完完全全被人解读,有时候却又渴望有人可以拂去心上不被理解的孤独。而知己是消融孤独的最佳人选。我们的内心深处对知己都会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些渴盼吧。
与知己相交,贵在自自然然,有意无意间的情趣相通、心意相合。两个人的身份、思想须是平等的。因为平等,就没有了迎合、曲意逢迎;因为平等,就有了差不多的思想高度和眼界,方能琴瑟和鸣;因为平等,才会有合适的距离,方有了守住本心的能力。做别人的知己,首先得保证你便是你,而并非是另一方期待中的你,有的只是你恰巧符合了他的期待,而不是你刻意将自己打造成他的期待。
若真有个知已,那应该是生命的一种财富,就保持距离和他好好相处。那样才会永远得到这个知已。
知己就是彼此的心领神会,知己是一生的朋友,知己是心灵的依托。请珍惜你已经拥有的知己吧!
浅谈知己与情人
在茫茫人海之中,不经意间,众多男女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成了朋友,成了知己,有的甚至成了情人......
如果都很在乎对方,那该选择什么关系为好呢?有些人一本正经地告诫说:“做知己远胜于做情人!”
此说法是漂亮的外衣,或者是出自肺腑之言?令人费解,不妨试分析一下吧。
所谓异性知己,就是指男女间关系密切,相互吸引、欣赏和爱慕,达到一种理解、包容和关爱的境界;是介乎于情人和朋友之间的一种关系。
作为知己的男女人,从感情上说,是真挚和互爱的;从道德上说,又是不违规的,自然得到一些人的赞赏和青睐。但事实上,这种关系的尺度并不那么容易把握。既是知己,就会经常接触和沟通。在相见陶醉之时,一方面要冒着外界闲言闲语之类的风险,另一方面又要理智地抑制着自己的冲动,装扮成正经且洒脱的样子。不管情感上如何跌宕起伏,都不可以越雷池半步。此情此景,有点象两个饥肠辘辘的人,面对着丰盛饭菜的诱惑,却被告知不能起筷,又是多么折磨人啊!这样的交往,会觉得轻松和可以持之以恒吗?
要知道,知己与情人的相距只是一步之遥。随着时间的延续,倾慕的加深,或者有一天会情不自禁,向前轻轻地拉开了帷幕。瞬间,展现出梦寐以求的伊甸园,醉人的芬芳环绕弥漫,看见了鲜花盛开时的迷人绚丽,听到了小鸟欢鸣时的动人声音。缠绵的情愫,温柔的梦乡,这美丽的定格永远铭刻在心中。如此绮丽的风光,这可是做知己一辈子领略不到的啊。
“做知己可以长久,做情人长久不了。”“和男人做知己,是件痛快的事。而做情人,就会有太多的要求,难以再轻松了。”那些“知己爱好者”诸如此类的言论,不觉得有偏见和杞人忧天吗?应该知道,不论是夫妻,情人或者知己,关系都是动态的,所以要用动态的眼光和方法去对待。男女双方如果不是情投意合,如果不是尊重包容,如果不是精心维护,纵使有多么美好的愿望,往往也难以实现。做知己的尴尬,做情人的快乐,相信身历其景的人都深有体会。
异性知己,这种纯洁,干净,透明和没有非份想法的男女关系,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设的理想模式,现实中是无法长期地维持下去的。坐怀不乱,“发乎情,止乎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男女之间能相识相知,是一种缘分。好不容易成为知己了,勇敢地抛开种种无奈的束缚,潇洒地走一回,亦是人之常情。
如果,确实不想或做不成情人,则不要再唱高调折腾自己了。退而做一般的朋友吧,相信这也是十分明智和心安理得的选择。
漫谈知己
如果在1年前,我还依如既往把知己想成一个神秘的人,一个体贴关怀而又懂思想的人。而1年后,对知己的看法大大改变。
我们常常把走的近的人当做知己。所以交朋友特别留意他的言行是否合乎自己的标准,是否默契是否贴近自己的心灵,甚至于有些时候还要找到一种感觉。然而1年后我发现,所谓的知己不应该是相近的人,而是相远的人。
相近的人总是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言语的差异和思想的差异——不要以为这样的人不是朋友。恰恰相反,这样的人是真正的朋友,因为他诚实,有什么就是什么,展现在你面前的是真实的面孔。也许恰如你的想象一样,当你期望他的思想与你一致的时候,可巧,他也期望你跟他有同样的思想,跟他一样站在同一个角度上思考问题。所以这样的朋友,未必不是知己,但是又很难做成知己。毕竟出现了分歧和争执,一时难以愈合。所以只能是朋友,或者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经历和成长,成为共同探讨的良师益友。
所以,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会在心理和心情上天衣无缝地契合。因为生命个体的差异,人生经历的种种,环境及职业等等的改变,每个人定会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见解和分别。所以我想,如果有完全相同的或者总是与你一致却到头来不发表任何看法的人,这样的人,大多都是伪装,其实根本不能读懂你的思想,却只是随声附和罢了!
所以真正的知己需要距离。比如说时空的距离。首先说友谊是需要验证的,没有经过时间检验的朋友只能成为朋友,而不能成为知己。因为知己首先要有忠诚度,而一厢情愿的知己绝对不是知己。与知己的相处要有距离,没有距离的相处,往往看得太真,差异当然也同时表露。至少知己是不会视对方的缺点而不顾的人,所以少不得赞扬也少不得批评。赞扬是美丽的,然而批评少了会感觉姑息,批评多了就会产生不解和多虑,甚至还有可能生疑。所以既然相知,倒不如相互信任,顺其自然。花开终有时,相知非咫尺。
距离产生美。所谓知己一定要有美感。走得近了彼此太真实,肯定觉得乏味。而离别久了反生思念,恰恰想起双方的好处,于是乎怀旧的感觉、曾经未曾领略的风采,一瞬时彻悟起来。说他知己——他竟是知己!不禁开怀!
知己的确很神秘,看似有却找不到,看似无却似乎还是存在。究竟谁是知己?真是难以捉摸。山高水长,人生路远,相知相伴只有淡淡的友情。情太重了,易于伤感;情太浅了,易于失落。想起来就觉得太累了,还是等所有的路程走过之后,回头遥望。
原来,梦断天涯,知己无数。
你会对外人动心吗?
知己,就是可以交心的朋友。时下,知己又分蓝颜知己和红颜知己。
不管是哪类的知己,在我认为,在感情上都会发展得不清不楚。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就我作为一个男人来讲,当你面对你老婆以外的另外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和你完全交心,完全坦诚相待,你不会对这个女人心动?你就没有把她征到床上的想法?
我想,没有哪个男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做得了柳下惠的。
和红颜知己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都说不会发展到不可自拔的那一步,可是又有哪一个男人或是女人做到了呢?
男人有男人的苦衷,女人有女人的空虚,这就是所谓的一拍即合。
对女人来讲,男人是她的蓝颜知己;对男人来讲,女人是他的红颜知己。
女人在有了蓝颜知己的时候,有想说的话的时候,她不会对她老公说,她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她的蓝颜知己;男人也是如此。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知己是可以交心的,可是发展到后来,就成了交身了。
这样的知己,是不是已经变味了呢?
这样的知己,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夫妻之间的感情,我们还能要吗?
当你的生活中,出现这样的一个人时,你是拒绝还是迎接?
喜欢与爱——浅谈知己情人
若干年前听到“红颜知己”这个词时,只知道很新鲜,很好听。对于它的正确含义我根本没能理解透,即使到现在我们也不能对它完全领悟。
年少时我们不懂爱,心中只有一份淡淡的喜欢,就固执地认为那是爱。成熟后我们不轻易言爱,明明心中有一份执着,却不敢承认那是爱。所以我们注定只能保持在这份情谊上——是知己,更似情人,是情人,却是知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是喊了多少年的古训。可有多少人能遇上一个真正的知己,有多少人能对知己作出最完美的诠释?
做知己,不一定是情人,但做情人,却曾经一定是知己。正如喜欢与爱。
我们知道,喜欢一个人并不一定要爱他(她),但爱一个人,却是一定要喜欢他(她)。喜欢很容易转变为爱,但爱过之后,却很难再说喜欢。因为喜欢是宽容的,而爱,则是自私的。
这又让我们回到知己情人的问题上。知己是一汪涧水,清澈见底,而情人却让这汪清水染进了浓浓的色彩,艳丽却多了沉重,无法再回到原先的透澈了。所以想让一份情谊永远纯洁,就永远保持做知己,而不要越雷池一步去做情人。
当然,不管是红颜还是蓝颜,我是喜欢这个名词的!我愿意做你的红颜知己,也望你做我的蓝颜知己。虽然我们无法“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但我们永远在心里给对方留一个位置,开心事,告诉你;烦恼事,与你说;无奈事,求助你。我们可以说话肆无忌惮,不占便宜决不罢休。我们也会说“老死不相往来”,可一转身马上冰释前嫌。我们可以从对方眼神里读懂话语。我们可以靠在彼此肩上悄悄地哭,开心地笑。仅此而已!
哭过笑过之后,一切又变得轻松自如。或许这正应了知己是一条小溪,是一种轻松而淡然的心态,情人,却太沉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所以我们宁愿做知己。
在月朗星稀的夜晚,你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如果心中只是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温馨,那就是喜欢,如果其中还有一份隐隐的疼痛,那便是爱。可是心中除了一份浓浓的喜悦和温馨外,为何总排斥不了那一点隐隐的痛呢?
知己情人,喜欢与爱,我们就这样徘徊在你们的边缘!
浅谈知己
2011-11-03 16:52
发表时间:2011年11月03日 16:52  来源:湖南女子学院 作者: 黄水平
一个人之所以不能独自生活在这个世上,是因为人的社会性。这就决定了人必须积极乐观地生活在大群体当中,而不是被迫地接受这世界所赋予他的一切。
滚滚红尘,人生若梦。人海茫茫中,随波逐流者有之,逆流而上者有之,奋勇向前者有之,超越世俗者亦有之……世界之大,千姿百态、无奇不有,但我相信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都曾有过朋友或真正的知己。或许是擦肩而过,或许是久别重逢,或许是形影不离,或许是相濡以沫,最后成为了终身的伴侣等等。
人不能没有朋友,更不能缺少知己。是的,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身边连一个朋友都没有,人们都形如陌路,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大文豪鲁迅先生对知己的评价很高,他曾说:“人生在世,得一知己足矣 ”。我一直坚信“知己难得,原应珍惜” 的道理,如若我们生活中能遇到一个真正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人,是几生几世修来的福分啊,此生还有何求呢?
都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要想找到一个知己确实不易,不仅需要你有一双能辨是非的眼睛,更需要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用心体会、去用心感悟,你就一定会发现知己。不是有句诗叫做“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吗?在尊重自己的同时也学着去尊重别人,用善良去关爱别人,你就会达到一种“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的境界,知己也就在不远处等你。
“知己”这个词在文人笔下一直是让人感悟颇深的字眼,在此我且把它分为三种境界。
“高山流水觅知音”,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相遇相知属第一种境界,悠悠的琴声,时而有如地震山摇,诉说心中的不满情怀,时而有如欢快的鸟儿,展现自己对大自然和谐的热爱与向往。也许这些只有钟子期才能听懂其中的意境,领悟其中的内涵。
西亭湖畔,名门公子沅郁与风华绝代的苏小小的相知相爱,属第二种境界。他们抛开了尘俗的喧嚣,追求一种心灵的共鸣,相知相爱,并结成一段美满姻缘,又是多么令人欣慰,多么让人感到幸福的事呀。没有奢侈阔气的排场,没有热闹非凡的成亲仪式,只有两个相亲相爱的人的纯净心灵,相依相偎,白头偕老,但有这些便已足够。
“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少游对苏小妹的爱可谓是超越现实之外,驾于精神之上,这才是真正的知己,才是知己的最高境界。
古人对知己的渴求很大,评价很高,我们现代人更应该学习和借鉴。不求知己满天下,只求得一知己便已足够。
知己之拙见
知己有同性异性之分。知己是在与周围人的相处中不知不觉自然产生的,不象婚姻伴侣有时会去刻意寻求。由于异性相吸及异性互补,每个人更渴望异性知己应是不争的事实,只是碍于情面不愿坦言,且异性知己在同一时期应唯一,否则就不叫知己,只能叫朋友。因为出于两性的本能,如果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己,你的知己之间会互相忌妒,虽然你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并没有发生过本质上的亲密接触也可能会诱发他们之间的这种忌妒,常言吃醋。
成年人的同性知己即使再多也不会有这种麻烦,只能让他们之间互为知己,友谊更加牢不可破。
话说回来,人生难得一知己!一个都求不得,何有两个以上的知己呢?所以此论似乎有些离谱,但有时大脑涌现灵感,牵动手指头乱发谬论,见笑了!
在知己面前(也包括同性知己),心理和精神会得到彻底放松,心灵将抵达最理想的休闲彼岸,天更兰,水更清,草更绿,花更红。两个人能谈得来,互相理解,理解他的追求、好恶,通过一个眼神、一种表情……,举手投足间能读懂他想什么,要什么,明白自己这时应做什么,怎么做,为他忧而忧、乐而乐,两人之间这种高度默契,基本就是我眼中的知己。
从朋友谈到知己
作者:鸿都客  发表日期:2003-12-30 21:26:00
人们对于朋友的谈论,大概属于第三等的,第一等是女人,第二等是金钱,第三等才会谈到朋友。有位西哲讲过,两个男人谈话总是以谈女人结束,尤其是没有结过婚的,我想,这也许是异性相吸的缘故吧。但是,对这位西哲的结论我到有些不同的看法,因为我在和朋友谈论的时候基本是不谈女人的,不是我不喜欢,而是我觉得谈女人还不如谈金钱来得实际,可能这跟我的经济状况有关系。如果我现在已经是家财万贯,那么闲下来可能也会谈谈风月,放纵心情也说不准。现代社会,虽然时代发展得连“神5”也上了天,但是,吃饭问题好象还是人们必须考虑的大问题,所以我认为金钱还是重要的。一些喜欢写写东西的人可能以为提到钱就会不雅,所以不太喜欢用金钱这个字眼,其实,这个不应该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话题,如果不信,大家一起饿三天再来谈,看是先谈女人还是先谈金钱,肚子里装满了鱼肉再来谈女人可能会更有滋味。你说不是吗?
谈到金钱,势必谈到朋友,我们与人谈论朋友的时候,大凡可以听到我朋友怎么样 怎么样有钱或者怎么样有实力。我想,大多数人不会愿意谈朋友怎么样没钱或怎么样落魄,这个好象是失面子的事情。其实,在中国早期的儿童读物〈增广贤文〉就有了“交游必是胜己,不胜不如没有。”(手头没有资料,可能与原话有误)小时候读我不甚理解意思,等能理解了就来了疑问,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想法,那这样的朋友哪里去交?这个问题缠绕了我很长时间,一直没有能找到答案。没有答案就撇开它不谈。既然金钱是重要的,那对于很多人来说,朋友可能是实现他金钱梦想的阶梯,这张梯子用好了,不愁上不了天,一人得道,鸡犬尚能升天,何况朋友呢?所以,现在经济社会,是广交朋友的时候,不管是三教九流,地痞王八,见了面都点点头或递上一支烟,虽然功不在眼前,但利可能在千秋。于是,现在人们嘴上所称的朋友,无非是先生,太太,小姐,哥哥,妹妹,合伙人,同事等等的别称,泛指一个认识的人的代名词,与真正的朋友是无关的。
先前也听到一种说法,上当受骗皆因朋友起。我想应该也有道理,通常我们不容易上陌生人的当,除非这个人脑子有些贵恙。虽然我们知道与人交,信和诚为基础,不过这种信和诚是一把双刃剑,虽可自保,亦可伤己,譬如借钱还债之类,一般闲人,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将大宗的钱借给他,但是,深交的朋友,就另当别论,一旦起了纠纷,难免会有人感叹。深交之友,大家彼此了解也深,如果反目,情形可能更可怕,相互攻讦或背后偷袭,可能招招都是致命处,这种事例也太多,就说说身边的事吧,前期报载江苏宜兴有一桩公案。说钱某和王某是要好的朋友,他们两个人都喜欢玩彩票,钱某因为没有时间,所以每期都让王某代买,并且都是买固定的号码。有一次开奖,钱某发觉自己的号码中了特等奖,就去找好朋友王某要自己的彩票。结果哪里还有王某的人影,钱某一气之下就卧病不起。据说到现在王某还没有下落,而钱某当然还是躺在床上神志不清。友情在金钱面前,确实是一块试金石,但一旦试出结果,痛苦如钱某者,代价是卧病不起,神志不清。
在金钱面前相互谦让的也是有的,据说春秋时管仲和鲍叔从小就是好朋友,鲍叔知道管仲很有才能,所以很器重他。当时管仲还没有发迹,家里很困难,他和鲍叔一起合伙做生意,当有获利时,管仲同志总是想方设法多拿,而鲍叔总是假装不知道。后来齐襄公去世,他的两个儿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夺君位。鲍叔辅助公子小白,管仲辅助公子纠。经过一番争斗,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公子纠被杀。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说:如果你想称霸诸侯,,就不得不起用管仲为相。后齐桓公采取了鲍叔的建议,让管仲同志执掌了政柄,大展宏图,九会诸侯,一匡天下,自己也为春秋时一代霸主。鲍叔有大功与齐桓公,他却推荐管仲为相,自己却一直甘居其下,毫无怨言。后来管先生不好意思,就感叹说: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这句话到现在很多人还在用,真是生我者父母,知我者**也。这种朋友做起来其实也不容易,前提是你要象鲍叔一样永远谦让,包括金钱和地位,假如当初鲍叔稍不谦让,恐怕他们反目不止几十次了。所以,对管仲来说,能做朋友的基础是鲍叔能够让他;对鲍叔来说,能做朋友是管仲的才能,深究了总有相互利用的味道啊。
于是处世老道的人来了感慨,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可能就为我们现在作朋友所立的一条底线吧。其实,人都是本位的,谁都不会承认自己害过人,即使杀了一个无辜的人,心里懊悔,嘴上也不会承认,只会罗列一大堆这个被杀人的罪名,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行动是正义的。曹操就是此中老手,所以他的辩解就能一直流传至今,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在这里,朋友好象已经有些不值钱了。是的,朋友这个词,我想还是得慎用,用得过滥,就会变得不三不四。
陈胜还在种田的时候曾经对几个朋友说:苟富贵,莫相忘。后来陈胜造反成功,几个以前的种田朋友以为老陈得了富贵,可以共享了,便去投靠他,但是老陈对他们并不怎么热心,只供给他们吃喝,那几个庄稼人还死认朋友这个理儿,硬要陈胜同志起用他们,结果不但官没做成,其中一位老兄还因提及陈胜已往不很光彩的旧事,被陈胜“咔嚓”了,其余几位就识趣地滚蛋了。吴广问陈胜,对朋友为什么这样?好象陈胜同志对朋友不够义气,不够信用,不够真诚,违背了孔老二所说的与朋友交“信”的原则,陈胜说,情势不同了,朋友也会不一样,陈胜现在是大楚的王了,当然只会与吴广交朋友了,还怎么会念及几个草莽之间的穷朋友呢,就是陈胜的老丈人来了,他也只是作一个揖了,而不行大礼了,何况几个一起种过田的朋友乎。后来陈胜终于被他做车夫的朋友割了头。有一些史学家把这些旧事翻出来,硬要说陈胜的失败和这些有一些关系,我想,只要略读过一些历史的人都知道陈胜的失败是必然的,对朋友的态度也是必然的,这是所处的环境不同造成的。朋友做到这种份上也算失败透顶了。
朋友这个字眼,虽然有些象一根鸡肋一样,嚼之无味,但人们还死不放弃,因为这个字眼至少也可以成为人与人套近乎的手段,所以,聪明的人开口闭口必称朋友。这样的人一多就形成了风气,慢慢的,朋友这个字眼的份量就跟同志差不多了。于是,人们又发出感叹:朋友好找,知音难觅。
知音这个字眼,要比朋友高级一些,即使脸皮再厚的人,也不会一见面就称人为知己。知音的典范是钟子期和俞伯牙,什么高山流水,什么阳春白雪,一个忘情弹琴,一个破解琴韵,此等朋友可能算是最高级的,就是知音吧,但那毕竟只能算是一种榜样或典范,就象吃素念经的和尚向往极乐世界一样,只能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而已,别人是装不象,学不会的。鲁迅也曾经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谓知己,鲁迅没有解释过,而且他早已过世,即使活着,也不负解释的义务,因为这也是先生的一种感慨,大概不是专为大家代为解答的,就象喜鹊一样,喜欢唱歌,所以唱歌,不是要唱给人们听得有趣有益,至于你从她歌声里听出了甜蜜的友谊或爱情,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与喜鹊是无关的。据说鲁迅和瞿秋白为好友。好到什么程度,相传瞿秋白到上海拜访鲁迅时,鲁迅先生把自己的卧室让给瞿秋白睡。但是,从后来看,瞿秋白在福建长汀殉难后,未见鲁迅对此事的只言片语,我想他们之间也只是相交比较深的朋友,不能称为知己的吧。
彼此相知,心情相通的知己,除了钟子期和俞泊牙的故事,后来的儒学家和道学家终于也没有发现,所以也没有记载。倒是晋朝的干宝编辑的神怪小说《搜神记》里记载的一则故事又一次让人感觉到知己的影子。东汉时山阳人范式(字巨卿)与汝南人张劭(字元伯)同为太学诸生,两人友情笃厚,相知甚深。一次,两人同时告假还乡。范式对张劭说:后两年我当返回洛阳,那时一定去汝南去拜望尊亲,并且去看看你的孩子。两个人还约定了日期。两年以后,约定的日子快要到了,张劭便对母亲说了这件事情。并请老人家准备酒菜招待范式。他母亲说:都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况且山阳和汝南相距千里,你怎么可以当真呢?张劭答:范式是一位很守信用的君子,他不会违背自己诺言的。到了那天,范式果然来了,两人开怀畅饮,尽欢而别。后范式学成,回到家乡担任山阳功曹,张劭则留居汝南。后来,张劭得了重病,同郡的友人日夜轮流前去探望照顾。张劭死前叹息道:恨不见我死友!死友,就是交情深笃,至死不相负的知音吧。友人听了,不解地问:我们日夜相守,尽心相待,还不算你的死友吗?张劭答:你们只能算我的生友,唯山阳范式,才称得上是我的死友啊。张劭去世几天后,范式忽然梦见张劭穿戴整齐来见说:巨卿,我已命归黄泉,将于某日下葬,我知道你不会忘记我,但你又怎么来送我啊。范式醒来悲痛万分。立即换上丧服,按照张劭梦中告诉他的下葬日期急赴汝南奔丧。这是张劭的灵车已经运到墓穴前准备下葬。沉浸在极度悲痛中的张母忽然抬头看见远处有人乘着白马素车痛哭而来,便说:这必定是山阳的范巨卿啊。范式来到灵柩前哀痛地说:元伯,你安心地走吧!生死异路,我俩就此诀别了,范式上前执绋引道,将灵柩安葬。过后又在张劭墓前守灵七天,并修好坟树才返回。
这个故事让我唏嘘了很久。但是,这种死友现在是稀有品种,无处可寻的了。朋友看了我的拙文,很不赞同,说明末清初吴三桂同志为了陈圆圆不也有过冲冠一怒吗?他们算不算知己?我说,算,不过得加“红颜”两个字。
谈知己情人
作者:非常男子001 提交日期:2008-9-9 13:45:00

一位名叫荒食的网友在论坛上谈到了蓝颜知己和红颜知己的话题,很多人表示难以理解。具体说来,就是难以把握两人关系的深度,以及如何来控制到达一定深度后,不知不觉和平演变成情人的问题。
蓝颜知己是相对红颜知己而言的男性知己。但是有一点,蓝颜知己相对来讲更为难觅,其原因根本就在于男性自身血液里,永不停息地存在难以抑制的暗涌着一种蠢蠢欲动,欲罢不能的性冲动。而红颜知己相对要多些的,却是情欲。这也就注定了两者相交,不发生点事都难。
在他眼里,能做红颜知己的,必是女人中的精品。能拥有红颜知己的男人,必是男人中的智者。知己者,诚挚、默契,能够给予相互理解与支撑的亲密朋友。
在她面前,你不必像在多疑的女友或者老婆面前那样有时要虚伪一把。她可以是善良的、智慧的、尖锐的,她可以很漂亮很丰满很性感,也可以很一般很瘦弱很理性,但必定善解人意——能够理解你希望得到共鸣的思想,并给予适当的意见和建议。能互相抚慰,互相满足(除了性满足)。她能够令你感受到比情欲之爱更深层次、更震撼人心的长久感动和依恋。这种红颜知己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也是很多人最初想要达到的境界。但是有些事情,远不是我们最初设计的那样完美。
而对于已婚的朋友而言,配偶外的异性能够成为朋友乃至知己,起点也和恋爱一样,都是从好感开始。她往往是你年纪尚幼、处于青春蒙昧时期的圈内人。随着时间流逝逐渐熟悉、结伴、分离,并慢慢意识到,少年单纯友谊之可贵,懂得陪伴你成长的见证人之难得。这些前提条件,都可以使双方成为非常默契的友人。
此外,她也可以仅仅是一个不常谋面的朋友,在旅途邂逅、在职场接触甚或通过网络而相识,彼此没有戒备,心灵完全敞开,甚至觉得相见恨晚,最后演变成可以无话不说的知己。
这样的朋友,普通人恐怕一辈子也不会遇见几个,这样珍贵的关系,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用很多的理智来控制状态。但是我们常常控制不好。
人非草木,亦非圣贤。日久可能因情生爱。如果一旦超过了精神生活的范畴,彼此明确感受到超越友谊的需要,如果这个时候,哪怕有任何一种激情的接触甚至对白,这时的知己,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知己。该如何界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要么坚决疏远(只要你放得下),要么顺其自然(只要你提得起)。
对理想主义的人来说,做男人的红颜知己,要有即使爱上他也勇于割断情丝的果断;拥有红颜知己的男人,要有能确保友谊不会变成爱情的自信。但是,这需要无比的定力。因此,由知己演变成情人的可能性不言自明。知己情人的关系也会因此而生。即,具备知己的一切特征基础上,彼此心照不宣的可以放松做爱的情感关系,既是知己又有别于一般意义上情人。遗憾的是,由于在客观实践上多数男女都很难把握自身心态的平衡,缺乏自我克制能力,表现出患得患失,最后不欢而散。他们缺少的,是一种最初就应具有的平和的心态,和豁达的胸怀。
有朋友很坚定地说,男女之间一定可以存在很永久的纯洁的友谊。但是我觉得,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在真实的交往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相对纯洁的感情极有可能演化成包含有爱情和性欲的成分。尤其在两个人见次面非常容易的情况下,难以避免。
人性的弱点在于欲望的强大,不管是性欲还是情欲。纯洁的男女间,好感首先在于欣赏,在于尊敬和喜欢,而不可阻止的性激素的分泌往往将这种纯洁升华为两性的情感,只是对方没有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或许就会改变对方心目中对你的看法。这些都是大家不愿看到的。至少,你们不希望失去对方。
有人说,男人是靠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从某些方面、某些时段来说的确如此。这是男人的悲剧,也是通常女性难以理解的,而作怪的只是性激素和动物的本能,想要控制很难,需要不一般的毅力。
对于异性朋友,男人一般都有一句名言——太熟了,不好下手。这是一句真心话。也许有的人将自己控制得很好,将感情隐藏的很深,或者说他暂时还有寄托,可以转移关注的对象,对你尚有一定的抑制力。若在他孤独、需要的的时候,做出一些令异性知己尴尬的事,恐怕也是纯洁不到哪里去的。
可能,在你认为你们之间纯洁得不得了的时候,其实在他心里,因为极度的喜欢你,也许他已经把你意淫了无数次。因为除了行动,他还有你不为所知的内心真正的思想和想象。这些,不在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告诉你的,因为他的本意也是要维持纯洁的,只是心里的想法没法做到一尘不染。尤其对于浑身散发着异性荷尔蒙的气息的近在咫尺的很优秀的你而言。这种感觉与很多人的初恋非常相似。
试问,若有这样的一个你认为非常优秀的异性知己,你难道就没有想过他不穿衣服会是什么样子?他的拥抱是否温暖?他的吻或者床上功夫是不是很令人消魂?想过吗?你认为自己有过这样的可笑想法纯洁吗?只是大家都不好意思说罢了。
说白了,人就是比一般动物高级一点而已,而高级可以表现为比动物有更高的创造力和占有欲,并且和一般动物不同的是,人可以一年四季都存在发情期,而且不受条件的限制。
其实,纯洁与不纯洁只是个概念问题。它可以存于在肉体,也可以存在于心灵。时间能够证明一切。就像很多人很荒唐的认为处女是最纯洁的一样。但是现在能在洞房之夜献出完整处女之身的又有几个?尤其在你们友谊很深的情况下,所谓的肉体的纯洁总有一天会因为身体的接触而荡然无存。相对而言,用另一种角度来说,我们只要能够保证心灵上的纯洁就够了。何谓心灵的纯洁,在我认为,就是在言行上没有故意欺骗对方,心怀坦荡无私,相互包容,不防碍对方的自由,在彼此需要的时候真诚付出,一起分担苦痛,共同享受快乐。这难道不是件很美好的事吗?
把心放宽,这就够了。
闲谈知己
(2007-05-06 20:38:09)

什么是知己?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楚大夫俞伯牙和姜子期的故事可为家喻户晓,成为中国人心中的典范.一曲高山流水,引得千百年后多少人为之叹息,为之鼓舞,为之流泪,为之痴迷.冯梦龙在他写的警世恒言中做了尽情的敷衍.那是梦龙借古人故事浇自家的块垒而已.可惜那不是知己,那是知音.
管叔和鲍叔之间的交往,又一个被人们千百次,不厌其烦说到的话题.管叔当逃兵,鲍叔知道是管叔家里母亲还在,没人奉养.管叔和鲍叔做生意,分配不公,自己得大头,鲍叔得小头,鲍叔知道那是管叔家里穷.管叔被俘虏没有勇气自杀,被世人耻笑,鲍叔知道管叔是有才能没有展现,有抱负没有实现.这样也可以叫知己?那不是知己,那是知交.
庄子和惠子的壕上之辩.庄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爽朗的答道,我从鱼的表现了解到的啊.庄子在这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能回答的问题.人与人的沟通,人与自然的沟通.相传孔子的学生公冶长懂鸟语,那只是传说.现代的动物行为学和动物社会学,也只是刚刚涉猎交流和沟通的处女地.
美国通讯学家维纳在他那本划时代的著作中,第一次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用语言解释成为编码和解码.同时代的一书才稍稍触及人的整体功能和人体语言.而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爱恨情仇的研究与了解还是一片茫然,不得其门而入.
知己是内心孤独的伴侣.是漫漫黑夜中,远处摇曳的烛光,虽然遥远,看到那一点红红的烛光,内心有了希望,有了期盼,一份温馨与知足不由得袅袅升起.知己是你可以把你不能也不愿向朋友说,不能也不愿向老婆孩子说的那些话,那些事,轻轻的向他或她倾诉的人.他或她听了微微含笑,轻轻的说道,是吗,那过去的一切已经过去,你现在不是很好吗?轻轻的给你祝福,给你动力,给你问候.喜怒哀乐,风霜雪雨,不离不弃,似和风似春雨.
相识不易,沟通难;知音少,弦索断;有个知己难上难.那是千百年的福分,万世的缘.有了知己别轻言放弃.没有知己也不必着急,说不定你的知己就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等着你,只是机缘未到而已.知己.知己,知己,借一句俗语: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换几个字就是知己的话语: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千万千万要珍惜.
罗家英谈知己汪明荃:因为我 阿姐变得乐观(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4日16:43 南方都市报


罗家英与汪明荃
汪明荃(听歌)的情人知己,与阿姐于1987年通过合演粤剧相识、相知、相恋。阿姐今年从艺40载,而罗家英(blog)2005年也举办过他“情系红藕五十秋”的粤剧生涯图片展。阿姐在2002年查出患上乳腺癌期间,罗家英陪伴她坚强度过;而2005年罗家英患上肝癌期间,阿姐也是他背后坚强的支柱。两人风风雨雨二十载,虽然没有婚盟,只有数次似真还假的“求婚记”,但他们认定彼此,已经跨越婚姻的境界,只是没有夫妻名分而已。
四十周年纪念演唱会今日上演最后一场,罗家英是第一场的嘉宾。在为演唱会彩排之前,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上正在河北邯郸拍戏的罗家英。继病愈后的深谈之后,这位光头乐天的男人再谈起了和阿姐走过的20载。
阿姐坚持改戏服结果知错
我和阿姐相识于1987年。我邀请她搭档演一部大戏《穆桂英大破洪州》。我俩的媒人应该算是这部大戏吧。
当时我们一起练功练了一年。准备开演时,我给她在北京的戏服厂定做了很多套戏服,她到北京开会,就到厂里看。她用她那“阿姐式”的挑剔和自以为是要求改戏服,我跟她说,不能改的啊,是这样做的,但她偏不听,偏要改。结果做出来一试,出问题了!就因为她把戏服的领口和腰身都改窄了,还改短了,像做时装一样,结果演起来脸都转不过去,架子都摆不好。我凭经验一早就知道这样不行,但她爱穿时装,喜欢贴身,觉得这样才靓。她就是这样的性格,很难完全信服你的。后来她知道错了,就改过来咯。
很奇怪,她和我演粤剧时整个人显得很紧绷、有压力,但和别人搭档则潇洒很多,不知为什么呢?可能与我搭档时她被我牵着走,和别人搭档时她却爱牵着别人走。
其实阿姐也不想太强
1980年代,我当时家在新界,看不到电视,所以可以坦白地说,我未见识过当年曾风靡全港的“庄梦蝶”(《万水千山总是情》)和“贺燕秋”(《京华春梦》)。后来有了电视,我才知道有一个汪明荃。
她有一个好处就是自强不息,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名气大了或者演技高了,就不认真做事,相反,她更加认真。也因为这种认真,她那时候不是太受欢迎,很多人对她不是很满意,说她太不近人情,也导致很多男士想追她却不敢追,怕吃柠檬吧。但这是她一贯的作风,40多年都这样,对谁都这样,但她都是对事不对人,所以也没人怪她。其实,这样的性格也是挺好的啊!我把她和很多人做过比较,有时会跟她说,你看人家多随和、多主动怎么怎么的,但她从不主动。可能她命好吧,老天总派贵人助她。
话又说回来,其实阿姐也不想太强的。哪个女人想做一个女强人?有一个男人照顾就最好了!但这么多年来,阿姐一直都是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说了算,这些只不过是她生活上已成的习惯,是可以原谅的。我觉得她不是一个大女人,她也有温柔可爱的一面,有大家看不到的阿姐式的撒娇……最重要的是,她在很多场合都很尊重我,不会让人觉得罗家英是阿姐身边的男人。她不会做出那种感觉,基本上我们很平等。
认识我之后阿姐变得乐观
40年,不是一个段短的日子。外人看来,阿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永不言休。但我们私下聊时,她常说太累了太累了,但抱怨完之后第二天她又忘记了,别人叫她去工作她又很开心地去了。
我们两个都是工作狂,工作能给我们力量,更能给我们愉快,所以这二十年来我们在艺坛一直不离不弃地工作,但是我也希望是有限度的工作。我们常常互相对对方说,做少一点,不要做太多,就算要做,工作前也要多做一点Warm up,在我们这个年纪,不像年轻人,要是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很容易受伤的。
阿姐经过很多病痛,我偶尔进一两次医院,她是经常进出医院。以前她曾经有过两个比较危险的病情(甲状腺癌和乳腺癌),但她都很坚强地面对。我记得我送她进手术室时,拉着她的手,她就说:“放心,我一定没事的。”
我觉得她能有这么乐观的性格,是在认识我之后。以前的她,总是自己困住自己,有很多东西想不通、想不开,可能我比较乐观的性格对她有点影响。我总是跟她开玩笑,她对我无可奈何。她现在应该会了解人生,知道怎么去面对人生。
何必执着婚姻这个形式?
21日我做她演唱会的嘉宾,与大家同乐乐,我们私底下没有其他庆祝。
记得在阿姐上一次的演唱会上,我手持鲜花,笑笑口说“我想唱《我向你求婚》”,结果被阿姐笑着打断。其实那些真真假假的“求婚记”,都是哄大家开心。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对这些东西就看淡了。执子之手,与子谐老,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是一个应该坚持的理念。但是我们已经看清楚这个理念后面的事情,何必再执着婚姻这个形式呢?我说结婚的最高境界就是相敬如宾,我和阿姐都已经相敬如宾了,已经去到最高境界了,难道要从最高境界跌落下来做夫妻?那岂不是走倒头路?
采写:本报记者 蔡丽怡
我谈蓝颜
文/雪吻蓝天 不知道从何时起我知道了“蓝颜”二字,也从不少文章论坛里拜读过有关对“蓝颜”的不同理解!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多年以前流行的“情人”二字好象在逐渐的隐退!同学朋友见面很少会问及“情人”而更多的是你有蓝颜吗?
蓝颜知己,我理解的应该是对女性而言的男性朋友,是介于“情人”和“朋友”之间的异性关系!是生活上互相体贴关照事业上互相支持鼓励心灵上互相交流释放情感上能够相依相偎;开心的事情一起分享风雨的日子共同度过;是没有私欲没有杂念没有占有没有现实中的琐碎所牵绊;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和年老时一份美丽的回忆!是我们一辈子的朋友和一生的知己!而所有这些是“情人”很难做到的!
蓝颜知己,那种情感的依偎精神的寄托我难以用语言表达!只有男女双方思想心灵都能达到一定境界才可以成为蓝颜知己!朋友,蓝颜知己-你有吗!如果有,请你一定用你的生命去珍惜!
雨夜谈蓝颜

作者:835375003qw  发表日期:2010-10-12 21:52:13
某日,我与朋友谈到红颜、蓝颜的问题,我问朋友:“你有蓝颜知己吗?”朋友淡淡的如丝般吐出:“没有,找不到,那可能是尘世间一抹美丽的阳光,或是美丽的泡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空灵吧。”
我搜尽所有的记忆,我有吗?我也没有。停驻时光,追忆过往,沮丧慨叹,蓝颜难求,成了世事珍宝,人间极品。众人很会自嘲,交天下朋友,再交一两个蓝颜或者红颜知己,调节心身,调节精神的浮澡和空虚。女人拥有蓝颜,首先要取得你的爱人的接受和认可,继而你不能对异性太热情,太殷勤,言语不可随意,更不能随便。总之,你的言谈举止一定要有分寸、做人要矜持,谨慎。如果在你生命中拥有秘密的蓝颜,男人尚可以安然的据有,而女人是那么的感性,怎么可以长久保持。再说男人至少对你倾慕,不可能保持纯净的男女之情,女人更不能接受,便只能幽怨,再也不敢涉雷池一步。
朋友曰:“我们那儿有个纯属的男女,交情特好,每天电话出去打牌,出去旅游,还有很多。你说是不是红颜、蓝颜知己?”
我呵呵的笑了:“如果才是开始,也许可谈得上,时间久了,就如同酿着的米酒,慢慢的发酵、变质,它的本质是米,而后便是浓浓的米酒。男人与女人也许是做不了长久的知己的。”
朋友不语。
我继续侃侃而谈:“两个异性朋友,如果不征求的自己爱人允许,你如何一辈子安然拥有个蓝颜、红颜知己?不可以的。你伤心了,难过了,找个蓝颜来安慰你。你老公默认,总不会毫不反应,即使允许一两次任性,怎可以眼里藏有沙子,蒙了眼睛?假如你一时遇到了困难,你一次两次求助你的蓝颜,前提是你的爱人一时不在家,或有事情托不开身。如果你擅自做主求助蓝颜,你爱人心里绝对有了想法,非常的不爽。再说所谓的蓝颜,事事以你为中心,除非他欠你的情或者其他,所以无怨无悔的为你无私的奉献。转而你想想,你的蓝颜对你百依百顺,照顾周到到位。那晾在家里的女人算什么?女人有几个不是醋坛子,搞得不好,引火自焚。假如仅仅是相互欣赏、互相觉得有共同点,互相相知、相识、相互吝惜,没有任何奢望,能存在吗?”
朋友不可否置,微笑着听我继续说:
“女人一般很感性,也很敏感。蓝颜的一句话,不经意的肢体语言,传递着暧昧的信息,激发着女人的感触:心跳、不安、害怕,万般思绪藏绕不清。因而我觉得,世上不要做什么蓝颜或者红颜,只做一般的朋友,不过分,不跨越情感的界限,保持距离最好。”
朋友听后很是认同。追溯古今,男女朋友的友情都是基于家庭的和谐,当然很多的朋友或者书面也提到蓝颜怎么永久,怎么协调。细琢磨,女人的蓝颜能够脱离男人的轨道吗?女人的蓝颜无不是男人的知己和挚友,如此境况,蓝颜的地位摆在一种怎样的台面。文人不过写来自赏而已,安抚一颗脆弱、落寞的心灵。
蓝颜、红颜世上难以捕捉,但可以在心里收藏一个这样的人,不要与现实冲突、不要让任何一方受到烦扰和不必要的麻烦。做一个远远地看着、注视着、关怀着的蓝颜、红颜,不需要语言的支付,也不需要实际的行动,只需要灵巧的手指敲击着,倾吐心声,心有灵犀一点通,就足够了。
我想蓝颜、红颜也许只是一种臆想,一种心灵的安慰,一种虚妄的美好构图。倾城蓝颜、红颜,游荡心灵的古堡,建筑心灵的象牙塔,制造心灵的幸福,驱赶幽寂和空虚。也许心还在,梦就在,为自己复制一个蓝颜、红颜的知己,永驻心间,不死不亡,执着的维护一颗凡世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