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锦绣半岛 最新动态:中国人民志愿军军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50:20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衔

1956年10月25日,经中央军委批准驻朝鲜的几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换着崭新的“五五式志愿军军衔军服”,并按本人被授予的军衔佩戴志愿军军衔标志,同时按规定佩带中华人民共和国勋章、奖章,面貌为之一新。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在志愿军中服役的官兵才被授予“志愿军军衔”,驻朝使馆中的我军军官是被授予“解放军军衔”,而在中国东北地区志愿军兵站中工作的军官、士兵则是被授予了志愿军军衔。

这一时期的志愿军军服包括礼服、常服、战斗服三大类,按军衔级别又分为将官服、校官服、尉官(含准尉)服、战士服等,按性别分为男式、女式……林林总总不下四五十种,这种五五式志愿军军服可以说是我军军服史上比较美观、大方的,也深受后人追捧。其中经常穿用的有:将校大礼服,尉官礼服,文工团、体工队礼服,军乐团、仪仗队礼服,文工团、体工队女式礼服,军官(含准尉)常服,士兵常服,军官(含准尉)常服大衣,士兵常服大衣,女军人常服,女军人常服大衣。

(一)志愿军将校大礼服
礼帽为海蓝色大盖帽,帽瓦上、下边缘有正红色牙线,金黄色帽扣,黑色帽檐。将军礼帽帽墙为正红色,有金属丝帽带,帽徽周围绣金色松枝叶。校官礼帽帽墙为海蓝色,有黑色帽带。

礼服上衣为大脖头、翻领,双排六粒金黄色钮扣,左、右平口暗袋有袋盖,下衣为散腿裤,上、下衣均为海蓝色。将军礼服领边、袖头、裤中缝有正红色牙线,裤中缝两边镶正红色宽饰条,领边、袖头绣金线一道和金色松枝叶,左、右领头绣金色五角星。校官礼服的领边、袖头、裤中缝有正红色牙线,领边、袖头绣金线一道,领头两端绣金色松枝叶。内着白色翻领纯棉衬衣和藏青色纯毛领带,穿高腰皮鞋。

(二)尉官礼服
礼帽为大盖帽。帽顶、帽墙均为棕绿色,帽瓦上边有正红色牙线,下边有本色牙线,有黑色帽带,金黄色帽扣,黑色帽檐。

尉官礼服上衣为立翻领,单排五粒金黄色钮扣,四个暗袋,有袋盖,翻领两端各绣金色松枝叶。下衣为散腿裤。颜色上、下衣均为棕绿色,领边、袖头、裤中缝有正红色牙线。用料为纯棉斜纹布,内着白色直领纯棉衬衣,扎武装带,穿高腰皮鞋。

(三)文工团、体工队礼服
礼帽、礼服与尉官礼帽、礼服相同,但佩带文工团、体工队领章,用古铜色钮扣。

(四)军乐团团员、仪仗队队员礼服
礼帽与尉官礼帽相同,礼服为紧袖口(其他与文工团、体工队礼服相同)。

(五)文工团女团员、体工队女队员礼服
礼帽样式为软顶无檐帽,棕绿色,帽瓦上边有正红色牙线。

上衣为小脖头,翻领,领头两端绣金色松枝叶,单排三粒棕绿色钮扣,左右平口暗袋有袋盖,下衣为裙子。颜色上衣棕绿色,下衣藏蓝色,上衣领边、袖头有正红色牙线。用料为纯棉斜纹布,内着白色翻领纯棉衬衣,系黑色领结,扎武装带,穿高筒皮靴。

(六)军官(含准尉)常服
将军、校官、尉官、准尉夏帽为大盖帽,棕绿色,帽瓦上边有正红色牙线,下边有本色牙线,将军大盖帽为金属丝帽带,校、尉官为黑色帽带。帽檐均为黑色。

将军冬帽为皮帽,校官、尉官、准尉冬帽为栽绒帽,帽面为棕绿色,栽绒为棕色。

常服上衣为小翻领,单排五粒古铜色钮扣,四个暗袋有袋盖,下衣为散腿裤,上、下衣均为棕绿色,将军冬服用料为纯毛马裤呢,校官冬服用料为纯毛麦尔等呢,尉官为纯棉斜纹布。

将军、大校还发过全白色夏服,样式与冬常服相同,用料为茧丝绸。

装甲兵尉官、准尉常服,上衣与一般兵种常服相同,下衣为马裤。

校官、尉官、准尉着常服时,扎武装带。

(七)士兵常服
军士、兵冬帽为栽绒帽,有听孔,帽面、栽绒均为棕绿色。

军士、兵夏帽为船形帽,颜色为棕绿色。

常服上衣小翻领,单排五粒古铜色钮扣,前胸两个小平口暗袋有袋盖,紧袖口,下衣为散腿裤。颜色上、下衣均为棕绿色。装甲兵军士、兵下衣为马裤。用料为纯棉平纹布,扎线织武装带。

(八)军官(含准尉)大衣
两用翻领,双排十粒古铜色钮扣,左、右平口暗袋有袋盖,后背中腰处有横腰带,钉扣两粒,下摆对折开衩,颜色为棕绿色。用料,将军为高级大衣呢,校官为大衣呢,尉官、准尉为纯棉斜纹布。

(九)士兵大衣
大翻领,双排十粒古铜色钮扣,左、右斜插袋,后背下摆开衩。颜色为棕绿色,用料纯棉平纹布。

(十)女军人常服
女校官、尉官、准尉、军士、兵夏帽为无檐软帽,颜色为棕绿色,帽瓦上边有正红色牙线。

女校官、尉官、准尉、军士、兵的冬帽与男校官、尉官、准尉、军士、兵的冬帽分别相同。

夏常服上衣为小脖头,翻领,单排三粒古铜色钮扣,左、有平口暗袋有袋盖,下衣为裙子,上衣棕绿色,下衣藏蓝色。用料、着装标准与相同军衔的男军人相同。

冬常服上、下衣样式、颜色均与相同军衔的男常服同,裤腰为旁边开口。

(十一)女军人常服大衣
中腰有卡腰,下摆为裙式,其他与相同军衔的男军人大衣相同。

这时的志愿军军衔标志分为军官大衣礼服肩章、军官常服肩章、学员肩章和士兵军衔领章及从1958年春季开始使用的军官军衔领章等5种。

1、军官常服军衔肩章:主体为长方形,顶端为等腰梯形。宽55毫米,长短分3号。
将官常服军衔肩章:正红色细呢底托,金黄色金属丝带版面(经纬均用镀金黄铜丝编织)。肩章版面绣将官星徽(直径20毫米的银白色五角星徽,用镀银铜丝手工刺绣),上将3颗,中将2颗,少将1颗。顶端缀肩章扣。

校官、尉官、准尉常服军衔肩章(尉官同时为礼服肩章):正红色细呢底托,金黄色(兵种军官)或银白色(勤务军官)金属丝带版面(经线用黄丝线,纬线用镀金/镀银铜丝),丝带中间织纵线(校官二条,尉官、准尉一条)。校官肩章版面缀校官星徽(直径20毫米的镀银或镀金铜制五角星徽,冲压制成),大校4颗,上校3颗,中校2颗,少校1颗。尉官肩章版面缀尉官星徽(直径18毫米的星徽),大尉4颗,上尉3颗,中尉2颗,少尉1颗,准尉军衔肩章不缀星徽。金黄色版面缀银白色星徽,银白色版面缀金黄色星徽。顶端缀肩章扣。

2、军官大衣军衔肩章
军官大衣军衔肩章主体为长方形,顶端斜边形。将官、校官大衣肩章同时是礼服肩章。军官大衣礼服军衔军衔肩章除形状与常服肩章不同、顶端不缀肩章扣外,与军官常服军衔肩章相同。

3、学员常服、大衣肩章:
学员常服肩章:底托为草绿色平布里,版面为正红色细呢。上端及左右边扎10毫米金黄色丝带。顶端缀肩章扣。

学员大衣肩章除形状与常服肩章不同、顶端不缀肩章扣外,与学员常服肩章相同。

4、士兵军衔领章
按佩戴服装不同,分常服军衔领章和大衣军衔领章两类。

士兵常服军衔领章:正红色细呢版面,版面跟部缀银白色军种、兵种及勤务符号。军士领章正中扎一条3毫米金黄色横向丝带,靠领口缀士兵星徽(直径15毫米的镀银铜制五角星徽,冲压制成),上士3颗,中士2颗,下士1颗。兵领章靠领口缀士兵星徽,上等兵2颗,列兵1颗。步兵军士、兵的士兵星徽钉缀在领章中间。

士兵大衣军衔领章除规格与常服领章不同外,其他相同。

5、58式军官军衔领章
按军衔区分为将军、校官、尉官(准尉)3种,按佩戴服装分为常服领章和大衣领章2种。

(1)将军军衔领章:正红色细呢版面,除靠领口的一边外,其余三边绣金边(宽3毫米)。版面用镀金铜线刺绣将星(金黄色18毫米五角星徽),上将3颗,中将2颗,少将1颗。

(2)校官军衔领章:正红色细呢版面,除靠领口的一边外,其余三边绣黄色边(宽3毫米),版面横向绣黄色杠(宽3毫米)两条。版面正中缀18毫米的银白色星徽,大校4颗,上校3颗,中校2颗,少校1颗。

(3)尉官(准尉)军衔领章:正红色细呢版面,除靠领口的一边外,其余三边绣黄色边(宽3毫米),版面横向绣黄色杠(宽3毫米)一条。版面正中缀18毫米的银白色星徽,大尉4颗,上尉3颗,中尉2颗,少尉1颗,准尉不缀星徽。

1956年至1958年间的服饰,主要有帽徽、兵种勤务符号、等级勤务领章、勤务肩章、钮扣等,其中的帽徽、钮扣是志愿军区别于解放军的主要标志。

1、志愿军帽徽:共5种。主体图案有棱红五星外围麦穗齿轮,海蓝色底。
志愿军将官常服帽徽:直径35mm,铜制镀金(镀金5次),珐琅漆面;

志愿军将官礼服帽徽:即在常服帽徽周围手工刺绣金松枝叶,佩带在志愿军将官的大礼帽上;

志愿军其他人员大帽徽,直径35mm,铜制镀金(镀金3次),普通漆面;

志愿军士兵55年小帽徽:直径20mm,铜制镀金(镀金3次),普通漆面。佩带在志愿军士兵的船形帽上。图案,有棱红五星,外边圆圈(没有麦穗齿轮),海蓝色底。

志愿军士兵58年小帽徽:除图案为有棱红五星外围麦穗齿轮外,与士兵55年小帽徽相同。

2、兵种勤务符号(略)

3、等级勤务领章
等级勤务领章种类较多,按佩戴服装分为礼服常服领章、冬服领章和大衣领章,按等级分为将官、军官(校官、尉官、准尉)、学员,按专业分为文工团、体工队、军乐团(队)、仪仗队。

① 将官常服领章:正红色细呢版面,版面正中缀金黄色军种、兵种及勤务符号。除靠领口的一边外,其余三边绣金边(宽3毫米)。

② 军官常服领章:正红色细呢版面,细呢颜色按勤务区分。版面正中缀金黄色军种、兵种及勤务符号。

③ 学员常服领章:细呢版面,细呢颜色按勤务区分。领章正中扎一条3毫米金黄色横向丝带,版面正中缀金黄色军种、兵种及勤务符号。

④ 文工团、体工队、军乐团(队)礼服常服领章:正红色细呢版面,四周包3毫米金黄色缎子边,领章版面正中缀银白色兵种符号。

等级勤务大衣领章除规格与常服(礼服)领章不同外,其他相同。

4、勤务肩章:
(1)、文工团、军乐团(队)、体工队礼服常服肩章:主体为长方形,顶端为三角形,专业军人肩章顶端为等腰梯形。宽55毫米,长分3号。

①文工团、军乐团(队)礼服常服肩章:底托为草绿色平布里,版面为正红色细呢。上端及左右边包6毫米金黄色丝带。肩章版面纵向绣五条金黄色细丝带,文工团肩章中下部缀文工团专业符号。顶端缀肩章扣。

②体工队礼服常服肩章:底托为草绿色平布里,版面为正红色细呢,上端及左右边包6毫米金黄色丝带。肩章中下部缀体工队专业符号。顶端缀肩章扣。

(2)文工团、军乐团(队)、体工队大衣肩章除顶端为斜角形、无肩章扣外,与礼服常服肩章相同。

5、钮扣:这时期志愿军军服钮扣分为帽扣、肩章扣、军服钮扣等。
(1)、帽扣:为铜制镀金,扣面金黄色,直径15毫米,扣面图案分五星嘉禾花边(一圈小点)、五星花边2种。

(2)、肩章扣:为铜制镀金,扣面金黄色,按直径和扣面图案分为直径20毫米/有棱五星嘉禾、直径18毫米/有棱五星嘉禾、直径15毫米/有棱五星嘉禾3种。20毫米有棱五星嘉禾肩章扣用于志愿军将官常服肩章。18毫米有棱五星嘉禾肩章扣用于志愿军校官、尉官、准尉的常服肩章,志愿军尉官礼服肩章也用此扣。15毫米有棱五星嘉禾肩章扣用于志愿军文工团、体工队、军乐团(队)、仪仗队的常服礼服肩章。

(3)、礼服大衣钮扣:为铜制镀金,直径26毫米,扣面金黄色五星嘉禾花边。

(4)、大礼服、夏礼服钮扣:为铜制镀金,直径22毫米,扣面金黄色,扣面图案分五星嘉禾花边、五星花边2种。

(5)、大衣、夹大衣钮扣:草绿色胶木扣,直径26毫米,按扣面图案分为五星嘉禾花边、五星花边2种。

(6)、军服钮扣:胶木扣,直径分22毫米、15毫米2种,按扣面图案分为五星嘉禾花边、五星花边2种,按钮扣颜色分草绿色、磁白色2种。

1958年,志愿军部队光荣回国。志愿军军衔和志愿军军服,只有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朝中方面的志愿军代表团的百余名军官继续着穿、使用。

曾轰动一时的电影《横空出世》,在反映志愿军归国部队的服装方面,却不尽人意。当时回国的志愿军一部,奉中央军委、毛主席的命令,人不卸甲、马不离鞍地从朝鲜一路奔赴祖国的大西北,改编为“核试验A部队”,担负起铸造祖国核盾牌的重任。电影中,A部队官兵都穿着1953年至1956年间的志愿军军服(佩戴志愿军胸章、没有军衔,官兵均戴没有帽徽的解放帽或有檐棉帽,军服为土黄色,纽扣为四眼扣)。而实际上,这些官兵是穿着“志愿军五八式军衔军服”(军官戴大盖帽、新式军衔领章、扎武装带,士兵戴船形帽、军衔领章,军服为棕绿色,帽徽为有楞红五星外围麦穗齿轮,钮扣为五星外围花边扣),戴抵达戈壁荒滩,并直到1959年夏季才全部更换为“改进的解放军五八式军衔军服”(官兵均戴解放帽、陆军中帽徽、军衔领章,军服为草绿色,钮扣为八一五星扣)。

1958年后志愿军代表团的军服又变更了若干次:
1、1959年夏季,增发解放帽;将肩章服(大盖帽、军衔肩章、武装带)改为礼服穿用;将领章服(解放帽、军衔领章、外腰带)改为常服穿用。

2、1963年冬季,装备新式冬服(由罩衣裤、棉衣裤、绒衣裤组成,取消了老棉袄)和新式大衣(纯棉咔叽布面料,戴栽绒领)。

3、1965年6月,取消军衔制度,废止了原军服、军衔标志、服饰;改发红五星帽徽、红领章、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简体字)、线织外腰带、棉平布军服和古铜色光面胶木扣。

4、1974年冬季,发放混纺咔叽布军服和人造革外腰带。

5、1979年,为志愿军代表团高级军官发放呢料军服,同时发给夏季制式衬衣(草绿色,开领,两个上明袋,紧袖口,下摆扎在裤内)。

6、1985年5月,发给八五式军服,主要特征是帽徽、肩章花为红五星(没有八一字样),军服钮扣图案为布面五星(没有八一字样),不再佩戴胸章。

7、1988年10月,我军再次实行军衔制度,志愿军代表团的军官们被授予了志愿军军官军衔,庄胜等十数人曾被授予过“志愿军少将”军衔。换着八七式陆军军官常服,将官、校官发冬礼服。与国内部队的区别仍是帽徽、领花、钮扣中没有八一字样。

8、1990年5月,志愿军代表团的军官们装备新式宝剑型软肩章(将官软肩章上增绣金色松枝叶)、着色长袖衬衣、猎装式短袖衬衣、内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