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南京银桥市场怎么走:第二章 常委会议、主席会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19:46:17
常务委员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地方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因此,各级地方政协履行职能多是通过常务委员会进行的。组织好常务委员会议,对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强政协的自身建设,进行高层次协商、监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常委会的一般程序
  地方政协常务委员会议是政协的例会,一般每季度举行l次。必要时根据主席会议决定可临时召集。
  (一)议事范围
  常务委员会议议事范围可分为两大部分:
  1、协商决定统一战线内部的事务,如,召集并主持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届第一次全体会议主席团主持);组织实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的任务和全国委员会所作的全国性的决议以及上级地方委员会所作的全区性的决议;执行本级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督促检查参加政协各单位执行上级政协和本地政协决议执行情况,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工作情况;协商决定本届政协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的变更;下届政协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政协专门委员会、机关工作机构的设置、变动、组成及干部任免;审议重要的视察报告、专题调查报告、提案和建议案等。
  2、与同级党委、人大、政府就地方性的重大决策、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协商;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制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及地方重大决策和地方法规的执行情况实行监督。
  (二)日期及议程确定
  常务委员会的日期由主席会议决定。其议题由主席会议根据全委会,常委会的决定或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和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及党委、人大、政府的要求而确定。可以确定1个议题,也可以安排几个议题。一些较为重大的问题(事件),需要反复协商讨论的,也可以连续安排。
  (三)通知
  会议的通知一般要在会议召开前7天发到常委的手中。通
  知要把开会的日期、会期、议题、地址、办法等事项写清楚,以
  便与会人员对会议有个较清楚的了解和准备。会议的有关文件
  材料,应随通知发出。
  (四)确定列席人员
  列席人员包括两个方面:
  l、与会议内容相关的党政领导。进行高层次协商,会前要
  同党委、人大、政府机关联系,确定所要参加的人员,尤其是
  需要在会上汇报、通报情况的人员,更要事先作好安排并对汇
  报内容提出明确要求。有些会议,根据需要,还要请有关党政
  部门的负责同志列席,以便更好地听取意见,介绍情况。
  2、本级民主党派的主要成员、下级政协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驻本地全国、省政协委员或常委以及与会议议题有关的调查组
  成员。
  (五)会议实施
  会议主持:由主席或主席委托的副主席主持。
  会标:XX市(县、区)政协X届X次常委会议。
  主席台就座人员: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列席会议的同
  级党政领导;上级机关的负责同志。
  安排会议报道及记录人员。
  (六)后续工作
  1、完成会议报道诸项,如,会议综合消息、需要与社会见
  面的议决事项的发布等。
  2、综合整理会议形成的意见、建议,以办公厅(室)的名
  义送有关部门。
  3、整理会议纪要。
  4、视情就一些重大问题,以政协党组名义向同级党委作出书面报告。
  5、收集清理会议有关文件、资料存档;
  6、抓好决议事项的落实和办理情况的反馈工作。
  二、开好常委会的六个环节
  开好常委会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独立性,环节之间又有它们的连续性和依托关系。只有把每个环节的工作作好,使环节之间有机地衔接,才能达到会议预期的效果。总结一些地方的经验,一般地说,开好常务委员会要掌握好6个环节:
  (一)选题。这是开好常委会的前提和关键。确定常委会议题,要注意:
  1、超前意识。常委会的议题要抓住那些处于苗头阶段,还设有引起党委和政府重视的关键性问题;或者虽然看到了,但还没有来得及研究、解决的紧迫问题;党委和政府亟待决策的重大问题;群众和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倾向性问题。
  2、统揽全局。安排常委会议题,要审时度势,要对当地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抓住当前急需解决而又有条件解决的问题,不能把那些从长运看需要解决,但是目前还不具备解决条件的问题拿来协商。做到统揽全局,一要对形势作实事求是的分析,二要对议题进行比较筛选,切忌凑合。议题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看到局部,又要通观全局;既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又要指出可能出现的一些矛盾。
  3、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心,特别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
  4、避虚务实。议题确实是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尽量做到安排的议题恰恰是党委、政府想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对策准备。议题确定后,政协要紧紧围绕常委会协商讨论的内容做好对策准备。这样,会议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l、搞好个人调研。常委们在提前接到会议通知后,要及早作出安排。根据会议要求,结台各自的工作,普遍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针对议题搜集材料,拟写发言提纲或思索发言的腹稿,
  2、集中组织调研。主要搞两个方面的调查:一方面进行综合性调研,总结历史经验,找出事物发展规律。如,到统计部门和计划部门查阅资料进行纵向的(调查历史情况,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横向的(调查现状)调查;另一方面进行专题调查,深入基层就一个专项问题进行凋查。此外,对一些特殊的议题如需从科技的角度论证,则要组织专门人员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开展什么样的调研活动,应视议题而定,可以搞综合的,也可以搞单项的,也可综合、单项的同时搞。其目的,就是为在常委会上提出有理有据的意见和建议对策,提供资料和数据。
  3、培养重点发言。举行常务委员会,力争发言普遍,各抒己见,但是,也要讲究艺术,根据议题的需要,确定重点发言人,提高对议题讨论的质量。确定重点发言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人选。一般是根据议题确定重点发言人。选那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行业又同议题相近的常委作重点发言。
  这些人对情况清楚,业务熟悉,查找资料、开展调研都比较方便。这些人发言,抓住关键,一言中的。
  选好角度。对重点发言的人选进行统筹安排,围绕议题选出角度,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论证。每个发言者要力争做到观点鲜明、论证准确、建议恰当。
  认真修改。重点发言,要进行反复推敲。会前,政协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办公厅,应拿出专门力量帮助委员研究,共同修改发言稿,以便保证发言质量。
  (三)发挥各方面人才作用。政协人才众多,开好常务委员会议,要注意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1、注意发挥来自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常委的作用。来自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常委,是各党派、团体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常务委员会上的发言,应吸收和代表本党派、团体的意见。根据情况,适时提前把常委会的议题交给他们,请他们在本党派和团体内部进行充分讨论,以便在召开常务委员会议时,把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带上来。会议进程中,也要注意启发来自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常委发表意见,会下同他们交换思想,尽量让他们把意见都提出来。
  2、注意发挥来自各专门委员会常委的作用。政协的各专门委员会是政协的职能部门,也是常委会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党政各部门广泛联系的渠道。各专门委员会同基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来自各专门委员会的常委,相对地说,对社会各阶层的情况了解比较深。因此,发挥他们的作用,对于提高常务委员会议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常务委员会召开之前,可把议题交给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委托它们组织力量开展调研活动,通过认真的调查分析,提出对策;一些重要的调研要写成调查报告或情况参考,提交常务委员会议。
  3、发挥有专业特长委员的作用。政协的常务委员中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这是政协的优势。常务委员会议要注意发挥这些人的作用,可请他们多槁一些专业性的调查论证,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
  (四)力戒程式化。组织好会议,是实现会议目的的关键。
  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议题确定召开会议的办法。力戒程式化。一般讲,常委会议的议题可能出现3种情况:
  1、综合性的议题。比如协商讨论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这种议题宜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办法。先集中,由会议主持者和党政有关领导就召开会议办法和议题需要说明的问题作个交代,然后按行业划分若干讨论组,分别侧重讨论不同行业、不同侧面的问题。这样,重点突出,也有利于常委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列席会议的党政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也可以按工作分工,下组听取讨论意见,最后汇总各组讨论情况,把常委们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
  2、单一性的议题。同党委和政府就某一专项问题进行协商。
  这种议题有的还需要表决,集中起来,可以节省时间,便于表决。列席会议的党政领导还可以全面地听取意见、建议。
  3、专业性的议题,对那些技术性较强,又需多次论证的议题,除发挥常委中专业人才的作用外,还可以邀请有技术专长的委员或非委员专家、学者参加论证,并事先确定分阶段论证的议题,循序渐进。
  (五)驾驭艺术。常委会议效果如何,与会议主持者的水平有一定关系。如果会议主持者驾驭会议的能力比较强,使会议始终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那么会议的效果必然理想;如果会议主持者有失偏颇,会议就有可能任马由缰,费时费事,达不到预期目的。驾驭会议要注意;
  1、把握与会者情绪。常委会的议题有时似乎与有的常委关系不太密切,或者有些常委作为重点发言,准备比较系统,而另外一些常委则不是十分关心,有的甚至进进出出,以至交头接耳。对这种情况,会议主持者应适时引导,使重点发言和群众性发言、有准备发言和“即席”发言恰当穿插,调动起每个与会者的发言积极性。
  2、把握表态火候。会议主持者的表态要视问题讨论的情况恰到好处。过早容易堵塞言路,过迟容易使会议松散。会议主持者想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发言,但不是结论,也可以适当引导或插话。这样使问题讨论深刻,气氛也活跃。
  3、注意打破沉默。有的常委,尤其新当选的常委。有时有好意见不敢讲;也有时对一些问题的讨论意见一边倒;还有的在一些关键的时候怕言多语失等等,使会议显得比较沉闷。遇有这种情况,会议主持者宜采取适当方式启发诱导,使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如提出问题,恰当地分析等等。
  4、注意引导争论。会议对某些问题进行争论是正常现象。
  会议主持者不要一见争论就急于统一。要掌握提炼、归纳的艺术,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理出几种不同的意见,请大家继续讨论。要善于插话和引导,拨正讨论的方向。
  (六)议题整理。归纳起来,有3种方式:
  1、详细综合常委会提出的意见、建议,以政协办公厅(室)名义送同级党政办公厅(室)。在整理这些意见、建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实质性的内容,使人家看后能够掌握纲要,并据此研究处理。有些意见、建议在常委发言时讲的不太明确,应及时询问清楚,不可似是而非。
  2、简要综合常委会情况附单项意见、建议材料以政协办公厅(室)名义送党政办公厅(室),附的材料要有选择,不可原封不动地照转,有些过长的材料要压缩篇幅,以便使问题更明确,
  3、需进一步协商讨论的问题,要提出具体内容。对于这部分情况的整理,应突出进一步协商讨论的必要性,以及有关的情况,供领导研究安排时参考。
  三、应注意的问题
  (一)会期不宜过长,内容不易过多。各级地方政协的常务委员多不脱职,会期过长会影响他们的本职工作。议题也应尽量安排少一些。如果议题安排过多,议论面又太宽,不仅会影响常委们的本职工作,也可能出现议而不决,影响常委会议的质量。
  (二)事先沟通。常委会会期确定之前,要同党委和政府及时沟通,因为有的常务委员担任着党、政部门的重要职务。常委会议尽量避免和党委、政府的会议同期举行,以保证常委出席会议。要建立请假制度,常委有事不能参加会议,应提前请假。得到批准后方可不参加会议。
  (三)提前邀请。需要当地党、政部门参加的常委会议,应提前邀请,将会议时间、地点、议题通知到所要邀请的领导本人。会议举行前,还要再次同有关的办公室联系,以保证所邀请的领导准时到会。
  (四)搞好宣传报道。会前,要同报社、电台、电视台联系,并将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日程通知它们,以便于新闻单位安排报道。在报道时,要严格把关。凡属于内部的问题,如对党委、政府工作提出的批评,协商重要人事任免等,一般不宜公开报道,以免引起社会上的误解。同党委、政府协商的报道,也要高度概括。报道稿件须经秘书长审阅批准后方可发出。
  
  主席会议
  
  主席会议是地方政协实施政协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形式。
  组织好主席会议,不仅能够更好地贯彻全委会和常务委员会形成的决议、决定或意见,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职能,同时,也是开好全委会和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加强政协的自身建设,履行好协商监督职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议题安排
  主席会议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根据需要,可以吸收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和与议题有关的其他人员列席。主席会议的议题由主席提出,也可以由副主席或秘书长提出建议,报主席决定。主席会议由主席或主席委托的副主席主持。
  二、议事范围
  主席会议的议事范围大体分为两大部分:
  (一)协商决定统一战线内部事务,如审议提交常务委员会的文件;决定召开常务委员会议和其它有关会议;审议各专门委员会重要的视察、考察和调查报告及协商统一战线内部的有关事宜等。
  (二)进行高层次协商,如常委会闭会期间就党委、政府所要进行的重大决策的协商;党委、人大、政府重要人事任免的协商;邀请党委和政府的有关领导通报情况;审查向党委、人大、政府提出的建议案等。
  三、实施注意
  (一)时间选择。召开主席会议要适应形势,抓住时机,提高主席会议的质量。选择主席会议时间,要根据会议的内容确定,一般情况下可按这样几种情况掌握:
  1、传达学习上级文件或者会议精神,可在党委部署,或收到文件之后抓紧安排,通过学习,领会精神,按照中央的部署,及时调整和安排政协工作。
  2、常委会闭会期间,党委、政府或其它方面有需要高层次协商的重大问题,应和有关方面沟通安排主席会议。
  3、例会前举行主席会议。每季一次的常委会召开前,要召开主席会议,对举行常务委员会议的时间、会期、议题、议程、方法进行研究,以便使常务委员会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每年一次的全委会前,也要召开主席会议,提出举行全会的时间、会期、主要议程。每次主席会议应提前常委会15—20天举行,以便下发会议通知、修改印刷材料以及进行其它准备工作。
  4、需要议决重大事项,可酌情召开主席会议。专门委员会进行重要的视察、考察和调查之后,有些重要事项需提请主席会议研究审议,以便将报告或形成建议案送交有关方面。
  5、其它情况,如全委会议后一般要召开主席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全委会精神的措施,扩大全委会的成果。有些高层次的人士安排之前需要临时召开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主席扩大会议进行协商。
  (二)协商沟通。对主席会议的日期、内容,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要事先与各位主席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涉及到党政部门的主席会议,还要和党政有关部门的领导沟通,以便做好开会的准备。对一时协商不好的会议,不可硬性安排。
  (三)精细准备。主席会议规模比较小,程序也不像全委会和常务委员会那样复杂,但如果掉以轻心,也会影响会议质量,甚至使会议无法进行。
  1、议案准备。对需要主席会议议决的事项,综合或有关部门事先要认真研究,作出比较全面客观的分析,拿出几个方案进行利弊比较,提出倾向性意见,提供主席们选择。
  2、材料文件准备。需要经主席会议讨论审议的文件、材料,综合或有关部门事先要经过认真的研究,修改,形成比较成熟的讨论稿,有些材料,如时间允许最好打印发给与会人员。
  3、情况准备。对主席会议需要的资料,要有充分准备,在讨论过程中,可视情主动介绍,也可待领导询问时回答。会议需要吸收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以及议程有关的人员列席会议,也要事先通知他们作好列席会议的准备工作。会议的前一天需要再一次沟通,保证落实。
  (四)充分发扬民主。对来自各方面的意见都要认真听取,对认识不一致的问题允许保留,特别是对非中共人士的意见,更要让其充分发表。在政协的会上更要树立讨论协商的好风气。
  四、后续工作
  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一)实施决定,这是对政协工作领导的具体步骤。主席会议决定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召开会议的决定,如决定召开常务委员会议等。政协机关要按照主席会议提出的具体意见筹备、组织,力求把会议开好。
  2、工作性的决定。主席会议对各专门委员会、联络组活动的年度计划进行审议,批准后,由政协有关委员会作出具体安排,保证各项活动计划的落实。
  3、各专门委员会的重要视察、考察、调查报告经主席会议审议,同意以政协名义向党委、人大、政府提出的建议案等,会议后,要按照主席会议精神认真修改文件材料,尽快送交党委、人大或政府。
  (二)意见整理、转递。主席会议听取党委、人大、政府关于情况的通报后,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进行整理,送交党委、人大或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