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旗杆:成语与佛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2:49:41
1、【昙花一现】
昙,tán,音谈。昙花,是梵语“优昙钵花”、“优昙跋罗花”的简称,花很美,但是开花的时间很短,所以常比喻难得出现的事物。
“昙花一现”出自于佛法《长阿含经·游。。行经》:“告诸比丘,汝等当观,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以及《法华经·卷一》:“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意思是说,佛祖告诉学生们,觉悟到宇宙真理的人(即如来)时时出现在世间,然而就象那优昙钵花一样,人生短暂,所以只是在人间显现一时。广博而深奥的佛法,也被觉悟到宇宙真理的人(如来)时时而说,然而时光短暂,这种情景也是稍纵即逝。这些话实际上是在劝慰学人应该珍惜时间和佛法,不断精进,努力学习、实践和验证佛法。
现在,这个成语多比喻人或事物一出现便迅速消失。巴金在《怀念·怀张圣泉》中说:“呼唤他回来,呼唤那个昙花一现的崇高的心灵重回人间。”
2、【梦幻泡影】【作如是观】
这两个成语出自《金刚经·应化非真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说,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就象梦境、幻术、水泡、影子、露水和电光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不应静止而是应该发展地看待事物。值得说明的是,这里是“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如”,是“好象”之意,不是“是”,也就是说,事物本身还是真实的,换言之,事物的状态相当于现代科学中所说的动态平衡。
“梦幻泡影”现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作如是观”现指对某事物所持的观点。
3、【打成一片】
“打成一片”原为禅林用语,指融合一体。北宋《碧岩录》第六则颂评中说:“长短好恶,打成一片;一一拈来,更无异见。”意思是说,“长短”、“好恶”等都是概念,是人的认识和规定的结果,所以都具有相对性。如果去除其相对性,即去掉其对立的一面,这些相对的概念或特性还有“统一”(即整体性)的一面,这种“统一”的特性,就是“打成一片”。佛家禅宗常用此语来表示二元对立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这个成语现也指形成一个整体,比喻紧密结合。朱自清《论通俗化》:“扬弃知识分子的绅士身份,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平,这样打成一片,平民化,大众化。”
4、【梦中说梦】
“梦中说梦”指梦中再作梦。《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人梦中说梦,所见种种自性。如是所说梦境自性都无所有。何以故?……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说?”意思是说,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万事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一分析,事物本身没有一个永恒的存在,即本身没有所谓的
“自性”(注:这里的“自性”不是指佛性,而是指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这就象人在梦境中做梦所见到的种种情景一样。梦本身就是虚幻不真的,何况梦中之梦,更是虚幻的了。
这个成语比喻虚无而不实在的事情。白居易在《读禅诗》中说:“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5、【回心转意】
简称回心,为佛教用语,本意为回转心意,即改变自己的邪恶之心、不良习气,转向善道,并从此进入佛法的教育之中,成为佛教学人。如将邪恶之心改为向往生命的自由解放之心,则称为回心忏悔;从自利思想为主的小乘佛法中跳出,拓展到学习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法,则称为回心向大。
这个成语现指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6、【一尘不染】
尘,指六尘。佛法称色、声、香、味、触、法六者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眼睛所看的为“色”,耳朵所听的为“声”,鼻子所闻的为“香”,舌头所尝的为“味”,身体所接触的为“触”,意中所思想的为“法”。如果去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种种执著习气,如眼不贪图美色,耳朵能听进他人的善言相劝而不发怒,鼻子做到不好闻烟味而戒烟,舌做到不馋,身体做到不贪图享乐,意做到不起恶心,而多生善心,那么人善良的本性(佛性)就没有被污染,称为一尘不染。
后用这一成语转以形容物体非常干净、环境非常清洁或为官非常清廉等。
7、【借花献佛】
“借花献佛”的典故出自《佛本行集经》、《修行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等佛法故事中。其间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学习佛法的婆罗门人,名叫“善慧”,他四处参访向人学习佛法。有一天,在参访的途中,来到了一个叫“莲花城”的地方,听说有一位已经证悟到宇宙真理的人(燃灯佛)受国王等人的邀请将前来讲佛法。善慧也想向燃灯佛献花,来表达自己的崇敬之心。然而国王已经囊括全城的鲜花来供养燃灯佛。善慧寻遍了全城,也找不到一束鲜花。后来,他在井边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婢女,婢女手中捧着一个瓶子,瓶子中放着七束优钵罗花。善慧于是非常恳切地向婢女要花。婢女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便给了他五束,只留下两束,并委托善慧将这两束也献给佛,来表示自己对佛的敬意,但还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需要善慧许海誓山盟之愿,希望善慧在没有达到生命的完全自由解脱之前,生生世世与婢女结为夫妻。善慧求花心切,于是就答应了。得花之后,便赶至城门给佛献花。燃灯佛对他说,看你的善心和精进力,你将来一定会证悟到宇宙的真理。《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
这个成语后用以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8、【醍醐灌顶】
醍醐,是由牛乳提炼的纯酥油,为世间上味之品。在佛法中,醍醐往往比喻为真正的佛法、佛性和智慧。“醍醐灌顶”一语在佛法中比喻以智慧输入于人,则能消灭无明烦恼,令人感到清凉。
今又引申为使人茅塞顿开,或令人清凉舒适之意。
9、【不即不离】
即,接近之意。“不即不离”出自《圆觉经》:“不即不离,无缚无脱。”意思是说,行事要合于中道的真如佛性之理,随缘而生利于他人的妙用,而不能走向两个极端,这样才能既不会走向做作(即、缚),也不会走向放任(离、脱)。
这个成语现用来指对人的关系或态度,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又用于对事物的描述,既不太露骨,也不过于含蓄。
10、【一蛇首尾】
这个寓言又叫“蛇头尾共争在前”,出自《杂譬喻经》,内容是:很久以前有一条蛇,蛇头和蛇尾都认为自己是老大,于是便争吵不休。蛇头说:“我有耳朵能听,有嘴能吃,行走的时候在前面,所以我才应该是老大。”蛇尾说:“我叫你走,你才能走;如果我不让你走,你就走不了。”于是蛇尾就在树木上绕了三圈,并且呆了三天也不放行。三日过后,蛇头饥饿得几乎要奄奄一息了。蛇头便对蛇尾说:“你放了我吧,我听你的,你是老大。”蛇尾听到这个声音,马上就舒展开了自己的身体放行。蛇头对蛇尾说:“我听你的,你在前面走吧!”蛇尾于是便得意洋洋地在前面领着蛇头前行。没走多远,蛇尾和蛇头随即都堕入大深坑中而亡。这个寓言在佛法中用来比喻众生常为自私的利益进行争斗而不互相谦让,结果导致恶果。
这个故事如今依然流行,它劝化我们应该互相谦让,和周围的环境要保持和谐。
11、【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一词出自《增一阿含经·卷十八》、《大宝积经·卷八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华严经·卷三十》等,指不可思虑言说的境界,主要用以形容觉悟到宇宙真理的境地与智慧的奥妙。
这个成语现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12、【大慈大悲】
“大慈大悲”为佛家用语。《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以“大慈”“与一切众生乐”,以“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意思是说,给众生以欢乐,称为“大慈”;帮助众生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称为“大悲”。《法华经·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怠,横求善事,利益一切。”意思是说,修行(修持、修养)者应该常怀大慈大悲的心行,精进而不懈怠,不断为他人着想,并身体力行做利益众生之事。
13、【心猿意马】
“心猿意马”为佛教用语,指生起妄念,心意散乱,放荡不定,就象狂奔之马、飞跃之猿一样。与此相对的是“正定”,即思维处在正念、善念之中。
今多用以比喻一个人心思变动不定。
14、【认贼为子】
“认贼为子”又作“以贼为子”,出自《圆觉经·卷下》:“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以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意思是说,为什么有人怎么修行也不能合于佛性之理,达到修行的圆满境界(即涅槃)呢?这是因为,他们始终有一个自私、顽固的“我”这一观念(即我执),并把修行中仍带有这一观念的很多体悟认为是修行的圆满,认为是“我”有所证、有所悟、有所成就,这种自私、自负、固执的“我”和佛性的“无私”、随缘截然不同,这就象有人认贼为自己的孩子一样,不管他怎样积累自己的财富,家产终归不会富有起来。
另外,《楞严经》中也有“认贼为子”一语:“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这是以前的执著习气等迷惑了你的本性,使你从很久以前以至于现在,都认贼为子,丧失真正的“自我”,妄认执著习气为真正的自己,所以才受到种种烦恼的轮转。
“认贼为子”这一成语比喻将自己的执著习气等妄心,错认为真正的知见、真正的自己。现也泛指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15、【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又作回光反照,佛家禅林用语。佛法中借喻为向内寻找、领悟真正的“自己”(佛性)。《临济录》:“你言下便自回光返照,更不别求,知身心与祖佛不别。”意思是说,寻佛找佛不要向外去找,而在于自己的内心,要知道自己的身心与佛祖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佛已经觉悟并合于了真正的“自我”。
这个成语由于也含有日落时余晖反射之意,所以今又转而比喻人在病危临终之前,忽然显一时精神旺盛的状态。
16、【本来面目】
这个典故出自《六祖坛经》

#日志日期:2005-7-23 星期六(Saturday) 大雨 复制链接 举报

新天涯,新体验,2012新版即将内测!

评论人:安冬霓 评论日期:2005-7-23 16:52

16、【本来面目】
这个典故出自《六祖坛经》。传说禅宗六祖慧能持着五祖的衣钵南行,惠明等人心中不服气,欲前往夺取,惠明赶在前面,追赶慧能至一个叫大庾岭的地方。在这里,慧能把五祖所给的衣钵放在石上,对惠明说:“此衣表信,可力争耶?”意思是说,这个衣钵,代表了对证悟真理境界的印证,一个人对真理的体悟境界难道用力量就能解决问题吗?惠明力夺衣钵而不能动,便呼唤慧能说:“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即惠明说他是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法而来,不是为衣钵而来的。慧能于是便告诉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恁(那)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慧能的意思是说,不论是为衣钵而狂奔的惠明、或是自觉求法的惠明,其本来面目(即人的本性、佛性)并没有丝毫不同。“人之初,性本无。”人的本性(佛性)本无善恶观念的,善恶等概念、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所以说此本来面目的呈现,是在不思善、不思恶的当下之时,而那些执著、习气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找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后,更应该去除种种不良习气,随缘而生种种利他的心行。
17、【空中楼阁】
这个典故出自《百喻经·三重楼阁》。说的是,过去有一个富翁,要想盖一座三层高的楼阁。木匠依照他的吩咐,开始在地面上打地基。富翁说,我不要下面的两层,只要第三层。木匠说不造下面的两层就无法盖第三层。但是富翁仍然执迷不悟,结果引来了众人的嘲笑。佛法中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修持、修养)要打好根基和循序渐进的道理。
现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空想。
18、【泥牛入海】
“泥牛入海”为佛家禅林用语,比喻绝踪迹、断消息,一去不返之意。“泥牛”一词,通常比喻人的后天思维分辨,所以用“泥牛入海”来比喻正与偏、同等与差别等概念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景德传灯录·卷八》:“(龙山)师云:‘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意思是说,龙山证悟的境界是体悟到了概念的相对性和超越于概念的真理的绝对性,概念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相当于成语“打成一片”的本意。(参见《语言唐装(一)》中“打成一片”这一条目。)
又因泥牛入于大海之中必定全然溶化,失其形状,所以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人、物一去不返,毫无消息。
19、【蒸沙作饭】
蒸沙作饭,又作蒸砂作饭,指把沙石蒸成饭,出自《楞严经·卷六》:“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石沙成故。”意思是说,修习禅定的人,如果不断除邪淫之心行,那么其禅定的结果也就好象蒸沙石一样,要想把沙石蒸成饭,即便经过百千劫(劫,“劫波”的简称,意为长时间)的时间,沙石也只是叫做热沙,而不能成为饭。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不是作饭的粮食,而是沙石造成的结果。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事情不能成功。
20、【拈花微笑】
这个典故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在《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等书中也有记载。传说世尊一次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人都默然不知何意,唯有迦叶破颜微笑。世尊便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意思是说,现在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所谓“正法眼”就是彻见真理的智慧之眼,它能使人领悟到真正佛法的宝藏,故名“正法眼”藏。所谓涅槃妙心,就是体悟到真理(真心、真如佛性)微妙的修持方法。这种修持方法和境界体现在:真如佛性(即真如实相)体现在没有形象的形象上,即无相之相,实相无相;它是一种微妙的修行方法(法门),这种法门的教育方法不以文字教学做载体来帮助学人体悟真理,而是通过文字教学以外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修持方法(法门)以后就托付给摩诃迦叶。这就是后来佛家禅宗的由来。
这个成语现引申为会心或默契之意。
21、【心心相印】
心印,又叫佛心印。佛心即众生所具有的真心(自性、本性、佛性);本性不变,如世间的印契,故称为印。
今所用“心心相印”一语,是从佛家“心印”二字转化而来,形容彼此心意相同,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2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为佛家劝人改过向善的常用语。其中“苦海”比喻众生受种种痛苦,犹如溺于无边大海之中一样。回头,表示醒悟、悔改。佛法认为,众生的作恶和习气使自己受到道德等的惩罚,即产生恶报,使得自己感到很痛苦。作恶之人,一旦悔悟并努力向善,那么就能获得新生。
这个成语现用来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彻底悔改,就有出路。
2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语出自《禅宗无门关·第四十六则》:“石霜和尚云:‘百尺竿头,如何进步?’又古德云:‘百尺竿头坐底(的)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石霜”指石霜山的庆诸禅师;“古德”指长沙的景岑和尚。意思是说,修持或学习程度很好,就象百尺的竿头一样。但是百尺竿头虽然很高,如果乐而稳坐不下,执著于自己的所学所知而不前进,那么就会形成“法执”,而不是达到了真正的觉悟,所以应该再接再厉,随缘而生利于他人的妙用,使自己的心胸和善行逐渐融合宇宙。
这个成语现泛指不满足已有成绩,要争取更大进步。
24、【见怪不怪】
《五灯会元·泐潭英禅师法嗣》:“曰‘见怪不怪,其怪自坏。’”意思是说,在坐禅或修持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景象境界,这些是幻觉,应该不要理它,不应该执著于它,那么这些景象就会自然消失。
现指遇到怪异的现象而不惊怪。
25、【见兔放鹰】
“见兔放鹰”为佛家禅林用语,本意是说,做事的时候,善于见机行事,灵活运作,犹如游猎时,一见到兔子的踪迹,便立刻放出飞鹰去追逐。在佛家禅林,转而指老师能够灵活机动地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加以引导。《碧岩录·第二十七则》:“垂示云:‘问一答十,举一明三,见兔放鹰,因风吹火。’”意思是说,融会贯通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随缘而生利于他人的妙用,就象见兔放鹰,因风吹火一样。
26、【七颠八倒】
《景德传灯录·道匡禅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七颠八倒。”这说明了就表达真理而言,语言文字具有相对性,而不是真的颠倒混乱。
这个成语现用于形容颠倒混乱。
27、【香象渡河】
语出《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见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意思是说,兔、马、香象三种动物渡河可用来比喻修行者修行境界的深浅。香象渡河,比喻菩萨之人修六度、十度之行,利益众生,断除执著习气而证菩提,如香象渡河,能至河底。马渡河,比喻缘觉之人修十二因缘,断部分习气而悟得真如佛性之理,如马渡河,虽不至底而渐深。兔渡河,比喻声闻之人修四谛法,不断习气,而悟得真如佛性之理,如兔渡河,只是浮水而过,不能深入。虽然三者对佛法的领悟程度不同,但在真如佛性这一点上是一致的,所以佛往往根据众生的接受和领悟能力而讲相应的佛法。
这个成语后用来比喻文字的精辟透彻。
28、【盲人摸象】
在《长阿含经·卷十九龙鸟品》和《涅槃经·三十二》中都记载着盲人摸象的故事。说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镜面”的国王,命令大臣领一头大象,叫盲人们去摸。盲人们有的摸到了象鼻,就说大象和车轱辘一样;有的摸到了象牙,就说大象和杵一样;有的摸到了象耳,就说大象和簸箕一样;有的摸到了象头,就说大象和鼎一样;有的摸到了象背,就说大象形同土丘;有的摸到了象腹,就说大象和墙壁一样;有的摸到了象腿,就说大象和柱子一样;有的摸到了象尾,就说大象和绳子一样……等等。他们争着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互不相让。国王见此情景大笑,说道:“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颂;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意思是说,盲人们坚持自己的认识而互不相让,都认为自己的说法正确,其实大象本是个整体,即一合相,大家说的都是它的局部特征。在佛法中,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修外道者往往如群盲摸象那样,执著于事物的局部,从而产生各种极端的偏执观点,要知道事物都是具有整体特征的一合相,所以不可执著于事物的任何局部而误认为是整体。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
29、【皆大欢喜】
《法华经·七普贤菩萨劝发品》:“佛说是经时,……一切大会,皆大欢喜。”《维摩诘经·菩萨行品》:“而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意思是说,在场的人听佛宣讲完佛法后,都非常高兴。
这个成语现指人人得其所欲,无不满意。
30、【铁树开花】
铁树很难开花结果,佛家禅宗用来代表真如佛性之体,“开花”则代表妙用,“铁树开花”表示真如佛性的体用一如,以及被视为固定不变而实有变化之理的动态平衡。
这个成语现比喻事情罕见或极难办成。

评论人:安冬霓 评论日期:2005-7-23 17:16

31、【作茧自缚】
“作茧自缚”是指蚕为了作茧而把自己缠缚于其中,佛家用来比喻众生自己以烦恼之绳缠缚自己,使自己不得生命的自由解脱。《三启经》:“循环三界内,犹如汲井轮,亦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缠。”《涅槃经·二十七》:“如蚕作茧,内住自死。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见佛性,故自造结业,流转生死。”意思是说,众生在三界(三界:欲界,有欲望的生物界;色界,有形象的事物界;无色界,无形象的事物界)之内,由于不清楚佛性的道理,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即不见佛性,从而烦恼重重,于其中得不到解脱,而且往往是自寻烦恼,就象井上的轱辘绳子和蚕作茧那样自己缠缚自己。
这个成语现比喻自己做的事情,非但不利于自己,反而使自己陷于困境。
32、【当头一棒】【当头棒喝】
“当头棒喝”为佛家禅林用语,意指警醒人的迷妄,而使人领悟、“找到”真正的自己(即“佛性”)。或一棒击下,即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用以暗示、启悟对方。棒,始于德山的教授方法;喝,来自临济的教育之道。
这两个成语现在比喻促人醒悟的警告。


评论人:安冬霓 评论日期:2005-7-23 17:19

34、【执迷不悟】
在佛法中,将不能如实觉知事物的真实性,而执著于错误的事、理,称为迷;反之,自迷中觉醒,体达真实的事、理,称为悟。执著自己的无明、习气,认为这些就是真正的自己,称为迷情、迷心。执著于迷情,便难以了知真正的事、理境界,称为迷界、迷境。如果用渡河来比喻的话,迷的此岸(即迷界)称作迷津;对此而言,得到真实的知见而证道者,称作悟道。如若执著于“迷”的状况而不尽力感悟真正的事理(真理),则称为“执迷不悟”。
这个成语现在指坚持错误而不醒悟。
35、【猴子捞月】
“猴子捞月”的故事又叫“猿猴捉月”、“井中捞月”。《僧祇律》中记载: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伽尸,国中有一个城市叫波罗奈。一次,五百个猕猴游~行玩耍于这个城市的树林里,到了一株叫尼俱律的树下。树下有一口井,井水中显现出月亮的影子。猕猴王见到月影,忙对同伴们说:“月亮今天死了,落到了井里,应该把它从井里弄出来,不能使夜晚长久黑暗。”大家问:“怎么样才能使月亮从井中出来呢?”猕猴王说:“我知道办法。我捉住树枝,一个猕猴捉住我的尾巴,再一个猕猴捉住上一个猕猴的尾巴,这样展转相连,就能把月亮救出来了。”大家就都按照猕猴王说的话去做。结果由于树枝很脆弱,被折断了,所有猕猴都落入井水之中。
这个故事佛家比喻以邪见引导人,而愚者则亡失真正的“自己”,随从于他人错误的主张、行为,从而遭受苦恼;现引申比喻为骄慢者失策,或说名利如水中之月一样不永恒。
36、【灰飞烟灭】
语出《圆觉经》:“火出木尽,灰飞烟灭。”意思是说,我们在去除某个执著习气的时候,往往利用一种执著覆盖另外一种执著,最后应该将使用的这个执著也去掉,从而达到合于中道,随缘而生利于他人的妙用。这就好比两个木头相互摩擦生火一样,最后生出来的火将两个木头都烧尽,灰也没有了,烟也没有了,一切都还归宇宙。宋·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中的“灰飞烟灭”也是指灰、烟都不存在了。
这个成语现指象灰、烟般消逝,比喻完全消亡。
37、【不二法门】
“法门”指修习佛法的方法。《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意思是说,就真理的绝对性而言,对一切事物的言说、表示(表达)、认识和问答都是相对的,帮助显现超越这些相对、差别的一切绝对、平等真理的教学和修持方法,叫做不二法门。
这个成语现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独一无二的方法。
38、【单刀直入】
“单刀直入”为佛家禅林用语,提单刀而直入敌阵之意,指指导学人领悟人的真心佛性时,不用智谋策略,舍除缓冲的言语,而直接了当地论及问题的核心,以使其领悟真如佛性之理。《五灯会元·百丈海禅师法嗣》:“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意思是说,用“单刀直入”的方法,就会帮助了解“凡”、“圣”、“情”等概念和观念的相对性,从而令人了悟真心佛性(即真常)和真理的绝对性。就真理的绝对性而言,一切表达真理的理、事都是真理的相对性,在这一点上,理、事是同体一致的,称为理事不二。
这个成语现比喻面对目标,勇猛精进,也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39、【一弹指倾】
“一弹指倾”又作“一弹指间”。一弹指,即弹指一次所需的时间,佛法中用来形容极短暂的时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一》:“若复有人于一弹指顷,能修行是般若波罗蜜多者,其所得福,倍胜于前。”意思是说,如果有一个人哪怕在一弹指的时间内修行为他人着想、合于中道佛性的智慧度(般若波罗蜜多),他都会得到很好的结果,获得很大的福报。
这个成语现在仍比喻时间很短暂。
40、【隔靴搔痒】
隔靴搔痒,又作“隔靴爬痒”,为佛家禅林用语。《无门关序》:“何况滞言句觅解会,掉棒打月,隔靴爬痒,有甚交涉?”这是说,就真理的绝对性而言,表达真理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就象持棒欲打月,隔着靴子挠痒一样。
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评论人:安冬霓 评论日期:2005-7-23 17:19

41、【骑驴觅驴】
骑驴觅驴,或言“骑牛觅牛”、“骑马觅马”,为佛家禅林用语。《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意思是说,很多人不清楚自心的佛性,所谓“佛”在心中,而向外去寻找,这犹如骑驴找驴,不知自己座下即为所要找寻之驴。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东西本在身边,还到处寻找;也比喻已经有了工作,又去找更称心的工作。
42、【味如嚼蜡】
味如嚼蜡,又叫“味同嚼蜡”,佛家用以比喻对淫欲没有乐趣。《首楞严经》:“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意思是说,我身处人世间,已没有了淫欲之念,也没有了和你行淫欲之事的想法。即便是娇媚的身姿横陈于我的面前,也不能诱惑我生起淫欲之心。虽然勉为其难而行淫欲之事,但也是味如嚼蜡,淡而无味,内心仍如止水一样平静。
这个成语现指毫无兴趣,或形容文章、说话枯燥无味。
43、【驴前马后】
驴前马后,佛家禅林用语,本意是指官员出行时的随从衙役差卒,佛家指追从他人言行,而无自己真正的体悟,或失去了真正的“自己”。《传灯录·十五良价传》:“师曰:苦哉苦哉!今时人例皆如此,只是认驴前马后将为自己……”《碧岩集》:“若只依草附木,认个驴前马后,有何用处?”“如随驴马前后奴隶者,不是主人公也。”意思是说,很多人就象驴前马后一样,随波逐流,依草附木,失掉了真正的自己,即不能正认自己的主人公(佛性),而是妄认自己的执著习气就是真正的自己,从而放任自流,或迷失“自我”,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地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这个成语现在也用以指俯仰随人。
44、【四大皆空】
佛家认为世界万物与人的身体都是由四大和合而成的一合相(整体)。所谓四大,即:地,固体或固体(坚)的性能;水,液体或液体(湿)的性能;风,气体或气体(动)的性能;火,热量或热(暖)的性能。由于是和合而成,所以不能孤立地认为事物的局部就是事物的整体。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即处于动态的平衡中,而不是静止或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细一分析,事物找不到一个“恒常不变”的实体,这就称为“四大皆空”。
这个成语现在一般形容世人看破名利和世间之事。
45、【异口同音】
异口同音,又作“异口同声”,指多人同时说相同的话语,形容众口一词。《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时三大士,异口同音而白佛言。”意思是说,三位菩萨同时对佛说。《报恩经》:“异口同音,俱发声言。”
这个成语现在仍为原意。
46、【羊羹虽美,众口难调】
“众口难调”,为佛家禅林用语。《五灯会元·德山远禅师法嗣》:“问:‘一雨所润,为什么万木不同?’师曰:‘羊羹虽美,众口难调’。”意思是说,下的是同样一场雨,为什么万木接受到雨后生长的情况不一样呢?这是由于不同草木的自身情况决定的,就好象羊羹味道很美,但是不见得适合众人的口味。这段对话是比喻学人所学的佛法都一样,为什么证悟到的境界不一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的根基、接受和领悟能力上的差异造成的。所以,在佛法中,往往针对不同人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所以讲的佛法看上去也不一样。但实质上佛法是普等一味的,都是为了帮助众生达到生命的自由解放,所以称为“一乘”佛法,只是因为人的根基、接受和领悟能力上的差异,而采取权宜之计,权且在教授佛法的过程中,将佛法分为大、小乘或说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等三乘,即“一雨所润,万木不同”,而最终是一致的。
这个成语现在又通常说成“羊羹虽美,众口难调”,指众人的口味、要求不一,难以调和得大家满意,也常比喻很难使众人的意见都协调一致。
47、【未足为道】
“未足为道”,不足以说是体悟到了“道”(真如佛性)之意,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十四石室善道》中的一段对话。原文是:仰山问:“佛之与道相去几何。”师曰:“道如展手,佛似握拳。”曰:“毕竟如何的当可信可依。”师以手拨空三两下。曰:“无恁(那)么事,无恁(那)么事。”曰:“还假看教否。”师曰:“三乘十二分教是分外之事。若与他作对,即是心境两法能所双行,便有种种见解,亦是狂慧,未足为道。若不与他作对,一事也无。所以祖师云:本来无一物。汝不见小儿出胎时,可道我解看教,不解看教。当恁(那)么时,亦不知有佛性义,无佛性义。及至长大,便学种种知解出来,便道我能我解,不知是客尘烦恼。”
这段话大意是说,仰山问善道禅师:“佛和道(佛性)有什么差异吗?”善道说:“‘道’就象舒展开的手,‘佛’就象握拳的手。”意寓佛是合道(宇宙真理)者。又问:“‘佛’和‘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清楚了这些修行起来好有个依凭。”师于是用手在空中拨了三两下,说:“没什么,没什么。”即告诉他,佛合于道就是心胸和善行融合了虚空宇宙,融合了真如佛性之理,但是难以用语言表达。仰山问:“既然这样,那么还用学习有文字的佛法吗?”师答:“对于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乘(或将声闻乘和缘觉乘合称小乘,菩萨乘称为大乘的二乘佛法),以及十二部(即十二分教)佛法就‘不立文字’文字而言,是分外之事。如果你要和佛法作对,不学习佛法,那么就可能只是执著于主观(心)和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境),以及主体和客体,从而产生种种偏执的见解,即便有很大的智慧,由于不合于中道(真如佛性)之理,也只能是‘狂慧’,而不足以说是体悟到了‘道’(真如佛性)。但是,如果你不与佛法作对,而是拘泥于佛法的表面含义,不清楚佛法作为文字反映真理的相对性,那么就会产生‘法执’,也不能真正地证道。六祖慧能曾经说过:本来无一物。你没有见到小孩出生的时候,可说过清楚或不清楚佛法的话吗?那个时候,他也不分辨是否有佛性以及佛性的含义。等长大了,才逐渐产生种种见解来,便会说出‘我能’、‘我知道’的话来。其实,‘人之初,性本无’,也就是‘本来无一物’。这些观点、概念都是后天形成的。由于固执于这些概念观点,就可能会产生种种烦恼(客尘指烦恼)。”可见对佛法的态度应该是刻苦学习,但又不可拘泥于文字的表面含义,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随缘而生利于他人的妙用。
这个成语现在是不值得一提的意思。
48、【寻行数墨】
“行”(háng,音航),指文中的“行”;“墨”,指文中的字。“寻行数墨”出自《景德传灯录·梁宝志和尚大乘赞》:“口内颂经千卷,体上问经不识。不解佛法圆通,徒劳寻行数墨。”意思是说,有的人虽读了很多佛法,但内心根本不知其真正含义。佛法是圆通的,即佛法根据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形式甚至使用不同的概念(名称、名相)对宇宙真理进行阐述和表述,所以不应执著于佛法的表面文字,而是应该一方面将对佛法的理解落实到行动实践中,另一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随缘而生利于他人的妙用。
这个成语现在指读书拘泥于一字一句,专在文字上下功夫,不顾通篇大意。
49、【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僧问:‘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意寓说明很多观念是人为形成的,语言就反映真理而言,具有相对性。
这个成语现在指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几乎成为事实。
50、【一知半解】
语出《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十八》:“更有一般底(地)说静是根本,悟是枝叶,静得久自然悟去。山僧敢道他乱道……譬如良医应病与药,如今不信有妙悟底(的),返道悟是建立,岂非以药为病乎?世文章技艺尚要悟门,然后得其精妙。况出世间法只恁(那)么了得。这里一千二百衲子,个个有一知半解。每来室中,道得谛当者甚众。跳得两跳后,更与一拶(zǎn,音攒,逼迫、压紧),便去不得。”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更有人说静是根本,悟是枝叶,静久了自然就会开悟。我敢说他是在瞎说……就象良医先看病后下药一样,如今有人不信找到自己的妄想习气、寻归真正“自我”的“妙悟”,却认为只有静,才能开悟,这岂不是将药当成病了吗?这里有很多修行人,各个都有一点自己的见解。每每来到室中探讨磋商法理时,悟到一定境界的人也很多。但“跳得两跳”后,仔细一问他就不行了,以后也就不来了。
“一知半解”本意是有自己的一点见解,但不完全了知,现转用为知识浅薄之意。

评论人:安冬霓 评论日期:2005-7-23 17:20

51、【哑子得梦】
语出《无门关》:“赵州和尚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无门曰: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透得过者,非但亲见赵州,便可与历代祖师,把手共行,眉毛斯结,同一眼见,同一耳闻,岂不庆快,莫有要透关底(的)么。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如吞了个热铁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荡尽从前恶知恶觉,久久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如哑子得梦,只许自知。”
赵州老师(和尚即老师之意)因为有修行人问“狗是否有佛性”,而回答说:“无!”按照佛法道理来讲,狗也是应该有佛性的,为什么赵州老师回答为“无”呢?实际上就真理的绝对性而言,“有无”、“佛性”仍然是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因此“有无”、“佛性”等概念、名称也不应执著,所以赵州老师的回答为“无”。关于这一点,慧开(即无门)是这样认为的:参悟佛性之理(参禅),就要透过祖师这一关,同时也要闯过在修行的心路中对佛法语言文字和修行境界执著这一关。这两关过不去,那么就是人云亦云,依草附木,而不是自己真正的体悟。且说什么是祖师这一关呢?只一个“无”字,乃是这一关。……闯过了这一关,就是亲眼见到了赵州老师,也与历代的祖师共行共处,因为这是他们体悟到的共同境界,没有不闯过这一关的。我们对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也就是通身起一个疑团,来参究这个“无”字,昼夜都在这方面下工夫领悟。这个“无”不要理解成“虚无”的“无”,也不要理解成“有无”的“无”。那是什么呢?这个“无”的状态与吞了个热铁丸的状态相似,吐又吐不出来,它烧尽了以前种种对概念的执著和恶的心行,久久纯熟,身体内外感觉到浑然一片,也就是感觉到身体内外融而不分的整体性,这种状态难以言表,就象哑子(哑巴)做了个梦一样,只有自己知道而不能对别人说。这就是作为语言文字表达真理时的相对性和局限性。所以说,语言是一种载体,修行中讲不要执著于佛法表面的语言文字,而是应该逐渐闯过这一关,落实到真正的实践(实证)中去。
“哑子得梦”这个成语现比喻满腹心事,无以表述。
52、【一刀两段】
一刀两段,为佛家禅林用语。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三示方机宜》:“虽在尘劳中,能自省察,虽未得一刀两段,直下坐断报化佛头,然却自有个信入处。如虎生三日气已食牛,欲行千里,一步为初。”意思是说,虽然在尘世(尘劳)中,如果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执著习气,并不断地改进,那么即便没有一下子领悟到各种概念本身的相对性和局限性,即顿然了悟佛性之理(即直下坐断报化佛头),然而对于修持却自然具有了信心和入手处。这就象虎刚生三日就有了能吃掉牛的气力,在千里的征途中也迈出了一步一样。
《缁门警训·卷十钟山铁牛印禅师示童行法晦》:“若是大丈夫汉,兴决烈之志,屏浮滥之行,从脚跟下一刀两段,向佛祖外一觑便透,身心俱了,亦不为难。”意思是说,作为修行人,如果象大丈夫那样,树立坚强的意志,摒弃不良的心行,从脚跟就开始,和以往的执著习气断开,领悟到各种概念本身的相对性和局限性,那么就会体悟到真如佛性,身心内外浑然一体,这也不是很难的。
《隐元禅师语录》:“若论此事,须自己脚跟下,一刀两段,自然有得力处,自然得纯一无杂……”这段话的大意同上。
“一刀两段”,现在和“一刀两断”通用。从上面几段话可以看出,它的意思是通过刀的一击,而截断“有”、“无”等概念(名相)的执著,了悟它们的相对性,体悟真理(真如佛性)的绝对性。现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53、【头上安头】
头上安头,为佛家禅林用语。《五灯会元·卷第六》:“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这个是,即头上安头;若道不是,即斩头求活。”意思是说,今天有一事要问大家:如果说这个“是”,那么就是头上又安一个头,纯属多余;如果说这个“不是”,那么就象斩了头还想活一样。这也是说明语言文字就表达真理而言的相对性和某种意义上的局限性。如果用了语言文字表达真理,它只是某种载体或符号,并不能和真理本身划等号,这就是在真理的上面又增加了一样东西,如头上安头。如果不用语言文字表达,又难以说清和理解真理,这就象斩了头还想活一样。因此,我们应该中道、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既不能拘泥于表达真理的文字表面含义,又不可完全拒绝语言文字的使用。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事情重复而无必要。
54、【作贼心虚】
出自《五灯会元·卷二十龙门远禅师》: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时如何?”师曰:“作贼人心虚。”
在佛法中,常采用肯定、否定、复肯定、复否定等四句来给诸法的形式分类,或解释各种义理,称为“四句分别”。在四句分别中,若以“有”、“无”概念为分别标准的,则称“有无四句”,有无四句中第一句即为“有句”,第二句为“无句”。有无四句是:(1)有句,即“有而非无”。(2)无句,即“无而非有”。(3)双亦句(复肯定),即“既有又无”。(4)双非句(复否定),即“非有非无”。
上面那段话意思是说,“有”“无”等判断、观念都是后天形成的,而“人之初,性本无”,所以说,后天的观念反映事物带有一定的相对性,并不一定是对事物全面真实的反映,这就象藤缠绕倚靠在树上一样,而藤本身不是树。但是“有句无句,如藤倚树”这句话仍然是一种观念、判断,也是后天的内容。所以,老师(龙门远禅师)回答说:“作贼人心虚”。意为这句话也在相对性之列,就象贼偷了别人的东西而不真正是自己的一样。这些都不执著,才能显露“人之初,性本无”的真如佛性。
这个成语现比喻作了坏事,怕人知道。
55、【一相情愿】
这个典故出自《譬喻经·田夫思王女喻》,故事的内容是:很久以前,有一个田夫在城市里行走时,看见了美丽的公主。公主长得容貌端正,世所稀有。田夫回到家中,昼夜思念公主,情不自禁。他想结识公主,可是没有办法实现,就变得面黄肌瘦,仿佛成了病重之人。亲朋好友们见到他近来发生的变化,便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就把原因告诉了大家。并且说,如果我得不到公主自己就死定了。亲朋好友说,那我们就帮帮你吧,好让你不再忧愁。两天后,亲朋好友对他说,我们已经帮你找到公主了,可是公主不愿意见你。田夫听到后,非常高兴,欢呼说:“我一定会得到公主了!”田夫的单相思就是“一相情愿”。
这个成语在佛法中用来比喻一些人在努力劳作或做事时不根据实际情况(即不随缘),就象在冬天往土里播种一样,最终徒劳无获;同时也比喻一些修行人,仅修了一点点的功德,骄慢之心便生起,认为自己离生命的完全自由解放不远了,就象田夫想得到公主一样。
这个成语现在指仅是单方面的意愿。
56、【水乳交融】【水乳之契】
这个成语出自《金光明最胜王经·卷六》:“其土人民自生爱乐。上下和穆(睦),犹如水乳。情相爱重,欢喜游戏,慈悲谦让,增长善根。”意思是说,这个地方的人民互相爱慕和欢乐。上下之间非常和睦,就象水与乳之间的关系一样。大家情同手足,互相敬爱,互相尊重,一起欢快地嬉戏。彼此慈悲、谦让,一起增长着善根。成语“水乳交融”、“水乳之契”由此逐渐衍化而来。
这两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关系密切,相互融洽。
57、【森罗万象】
“森罗万象”一词出自三国时翻译的《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在佛法中,“一法”指唯一无二的绝对法,即真如佛性之理。“森罗”即森然罗列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森然罗列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它们都没有离开真如佛性之理(即一法印)。《景德传灯录·二八慧海和尚》:“迷时人逐法,悟时法由人,如森罗万象,至空而极,百川众流,至海而极。”意思是说,人在没有悟道之前,由于找不到佛法的总线索,所以学习佛法仿佛人在追逐佛法一样;而在悟道之后,便找到了佛法的总线索(即一法印、真如佛性之理),由此在浩瀚的佛法海洋中自由徜徉,并总持(把握)好佛法。这就象森然罗列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最终都合于宇宙虚空一样;也如同百川众流最终都汇入大海之中。
这个成语现在仍指宇宙中各种事物展现出来的万千气象。
58、【斩钉截铁】
出自《景德传灯录·洪洲云居道膺禅师》:“众僧夜参。侍者持灯来,见影在壁上。有僧便问:‘两个相似时如何。’师曰:‘一个是影。’问:‘学人拟欲归乡时如何。’师曰:‘只这是。’……师谓众曰:‘学佛法底(的)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一僧出曰:‘便请和尚钉铁。’师曰:‘口里底(的)是什么。’”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众修行人(学人、僧人)在夜里参悟佛性之理。侍者把灯拿了上来,灯影映照在了墙上。见此情景,有人便问:“两个很相似的事物怎么样?”老师应到:“一个是影子”。意寓就真理和对真理的表达、描述这两个相似的事物而言,后者具有相对性,就象是前者的影子一样。学人问:“那么我们计划回家时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老师答到:“就是这个样子。”学人问的意思是,我们开悟是领悟(体悟)到什么呢?佛家用回家代表悟道。老师说就是真正领悟(体悟)到刚才所说的状态(即影子)。
老师说,学习佛法的人就应该象斩钉截铁那样才能悟道。当时有一个学人说,请问老师怎么样斩钉截铁?老师反问道,你嘴里说的是什么?老师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语言文字就表达真理而言,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只有象斩钉截铁那样,顿然了悟嘴说或手写的语言文字表达、描述真理的相对性,还真理的“本来面貌”,才能真正悟道。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坚定不移,说话做事果断坚决。
59、【聚沙成塔】
这个典故出自《阿育王传·卷一》。故事说,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一天,德胜童子和伙伴在

评论人:安冬霓 评论日期:2005-7-23 17:20

60、【想入非非】
“想入非非”即“非想非非想”定。这种禅定,心态已经到了至极静妙的境地,没有了“粗想”,所以称为“非想”;但是这种状态尚存有“细想”,所以又称为“非非想”。二者合称“非想非非想”。所谓细想,就是基本上没有了心王与心所之分,但其精神思维表现得很微细难测。“心王”就是我们产生意识等精神作用的主体,即人的真心佛性,“心所”就是与之相应的精神作用。所谓粗想,心王与心所相应,其精神思维表现得很粗显。
很多外道都执著于这种禅定境界,认为这就是修持的最终圆满境界(涅槃),或者认为人死后也是这种状态。佛法认为这种观点不正确,而是认为修行的最终圆满是心胸和善行合于宇宙和真理(真如佛性之理),随缘而生利他的妙用。
这个成语现在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
61、【一度着(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又作“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索”。语出《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着(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学人问:有人问狗是否有佛性,按照法理讲应该回答是“有”,可是赵州老师却回答“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按照法理是应该回答“有”,但是“有”、“佛性”等语言文字也是概念,也是人的后天观念,就表达真理而言也具有相对性,所以赵州回答说“无”,即也应意识到“有”、“佛性”这些概念的相对性,也应该将其“无”掉,才能显露了悟“人之初、性本无”的本来面目,从而随缘而生利他的妙用。因为这些仍然是后天的观念,就好象“一度着(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一样。实际上井绳不是蛇,误认井绳为蛇,或因为怕蛇而怕见井绳实际上都是人的妄想、观念,不是真有蛇要咬自己的事实。只有真正地去掉不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臆测(即执著),才能还真理与事物以本来面目,从而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了苦头,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就感到害怕。
62、【三生有幸】
在佛法中,“三生”指过去的生涯、现在的生涯和未来的生涯。“三生有幸”通常是指,一个人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里,如果有缘学到和学好佛法,那是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情,所以应该珍惜佛法,行大精进。因为她能够使人在人生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中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孜孜不倦地努力;同时佛法中认为一个人能够学到和学好佛法是需要很大机缘和克服一定困难的。首先,一个人能够得到佛法就需要一个机缘。得到了佛法,还要看是否能克服自己原有的固执观念,想看一下佛法又是一关。学到了佛法,但又由于自身知识水平、领悟能力,以及是否有时间、有条件多学佛法,这些都得需要自己去圆满解决。
这个成语现在形容难得的好机遇。
63、【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语出《五灯会元·卷十栖贤湜(shí,音十)禅师法嗣》:“上堂:‘一人把火,自烬其身。一人抱冰,横尸于路。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如今已不柰何也!’良久曰:‘待得雪消去,自然春到来。’”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老师(禅师)上法堂讲法道:如果遇到了非常困难的处境,有的人在这种处境中可能引火自焚了,有的人则可能抱冰自杀了。在这种处境中,前进也不行,后退也不行,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此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良久,老师接着说:等到雪化了的时候,自然就是春天来到了。禅师的意思是说,在难以解决的困难面前,如果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应该仍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即守住真心),顺其自然,等待机缘,机缘一到,即刻随缘生起妙用,这样,困难就会冰融雪化。这实际上提倡的是理智的乐观主义。
这个成语现在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64、【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语出《五灯会元·卷十三云居膺禅师法嗣》:“僧问:‘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时如何?’师曰:‘莫飘露么?’问:‘不具得失时如何?’师曰:‘道甚么?’“卓锥”就是置锥、立锥之意。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僧问:在上无片瓦,下无立锥的困难情况下,一个人该怎么办呢?老师(云居膺禅师)答:难道不应该飘露流落吗?老师的意思并非号召人去流浪,而是说应该在一时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要守住真心,保持良好心态,顺其自然。又问:不具得失之心时如何?老师回答说:你在说什么呢?因为问“不具得失之心时如何”这句话,本身就是存有得失之心,所以很多证悟的境界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用一种执著去掉另外一种执著,本身还在执著之中。只有守住本心(真心),随缘而生利他的妙用,才是真正合于中道。
这个成语现在仍为原意,形容一无所有,非常贫困。
65、【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又叫“滴水穿石”、“小水穿石”,这个典故出自《佛遗教经》:“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意思是说,如果坚持不懈,努力精进,世界上则没有难办的事情,所以说你们(学人、修行人)应当精进而不应懈怠。比如滴水,如果长流,那么也能穿透石头。如果修行者的心,经常懈怠、半途而废,那么就象钻石取火那样,刚要生起火,就熄灭了。虽然想得到火,但实际上火很难得,这才需要精进,也才是精进。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之力也能成就难能之功。
66、【心花怒放】
佛家将清净的本心(本性、佛性)比喻为莲花,所以本心又名“心花”。《华严经·卷六六》:“(不动)优婆夷言:‘善男子(善财),我唯得此求一切法无厌足三昧光明,为一切众生说微妙法,皆令欢喜。如诸菩萨摩诃萨……;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华(花)开敷;又如大地普皆平等,无量众生于中止住,增长一切善法根芽;又如大风所向无碍,能拔一切诸见大树……’”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个叫“不动”的优婆夷(在家学人称为“优婆夷”)对善财说:善财啊,我之所以修行这个“求学一切佛法不厌烦、不满足”而获得“三昧(定之意)光明”的修持方法,只是为了随缘为一切众生说微妙的佛法,使他们都感到非常欢喜。这就象其他菩萨那样……;又象满月出现在夜晚的虚空之中,令有缘化度的众生,心花开放;又如大地对生长于其上的万物都平等一样,无量众生又于佛法中长养居住,增长他们的善法根芽;又如大风所向无碍,能拔掉一切外道见解的理障大树……
其中“心华(花)开敷”即为心花怒放的前身。这个成语现在形容极其高兴。
67、【痴心妄想】
“痴心”和“妄想”都为佛法名词(名相)。
痴心为“六蔽心”之一。据《佛说象腋经》、《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记载,所谓六蔽心,“蔽”即覆蔽、遮盖之意,有六种恶心掩盖着人的清净心,称为六蔽心,即:(1)悭心(贪吝心),众生因悭吝遮盖于心,不能行于布施;(2)破戒心,众生因无明烦恼遮盖于心,行于恶行,不能坚持禁戒;(3)嗔怒心,指众生由嗔恨愤怒遮盖于心,常怀恼害他人之心,而无忍辱之行;(4)懈怠心,指众生由懈怠遮盖于心,不能精进勤修善行;(5)乱心(散乱心),指众生由散乱遮盖于心,妨碍禅定;(6)痴心(愚痴心),指众生由愚痴遮盖于心,而无智慧,受着外道邪法的干扰而不起正见。六蔽心妨碍着学人修习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智慧)之行。对于学人,应该努力去除六蔽心。
所谓妄想,不合于实,为“妄”,“妄”而产生种种执著分别,则是“妄想”。《楞严经·卷一》:“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意思是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在生死的烦恼中相续,都是因为不知如如不动的真如佛性之理,而用种种妄想的原因。妄想不“真”,即不合于真如佛性,众生因此才有烦恼的流转。
《观无量寿经》:“此想成时,……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梵语修多罗,即“契经”。契,上契(符合)诸佛之理,下契(适应)众生根机之意;经,法、常之意,泛指佛法。“契经”实际上就是不离三法印、一法印的诸多佛法,即以真如佛性为线索的佛法。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净土宗的学佛人在修习观想(念佛),从其中出定时,记持其境界不忘,令其与真如佛性之理的诸多佛法之理(修多罗)相合一。如果不与以佛性之理为线索的诸多佛法相合,则为妄想;如果相合了,则为粗想。关于粗想,参见《语言唐装(七)》中“想入非非”条目。可见,修习观想(念佛)并不一定就是正念,还可能是妄想。同时,为了避免妄想,还应学习很多以真如佛性之理为线索的佛法。从上述经文可以看出,那种认为只要认为通过观想(念佛),而不用学习佛法、不用修习善行就能解决一切修行问题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这个成语现形容一味幻想不能实现之事。
68、【树大招风】
树大招风,又作“树高招风”。这个典故出自禅林的一个公案。《五灯会元·卷十九》:“(圆悟禅师)遂令人召至,因与游山,偶到一水潭,悟推师入水,遂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指守珣禅师)曰:‘潭深鱼聚。’悟曰:‘见后如何?’师曰:‘树高招风。’悟曰:‘见与未见时如何?’师曰:‘伸脚在缩脚里。’悟大称之。”
这里的“牛头”指牛头山法融禅师。一次,他在牛头山北岩石室里静坐观心,恰逢禅宗四祖造访。四祖问他说:你在观心,“观”的是什么人?心又是何物呢?法融无言以对。于是他跟着四祖来到了庵室里。四祖故意作虎狼围绕使他恐惧的架势,他说:“犹有这个在。”意思是,我的本心(佛性)还在,我不怕它们。四祖于是在法融的座位上写了一个“佛”字。法融非常害怕,惟恐对佛不敬而不敢坐在上面。四祖便也说:“犹有这个在”。法融一下子明白了,便稽首感谢。其实,“佛”这个字也是语言文字,就真

评论人:安冬霓 评论日期:2005-7-23 17:21

68、【树大招风】
树大招风,又作“树高招风”。这个典故出自禅林的一个公案。《五灯会元·卷十九》:“(圆悟禅师)遂令人召至,因与游山,偶到一水潭,悟推师入水,遂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指守珣禅师)曰:‘潭深鱼聚。’悟曰:‘见后如何?’师曰:‘树高招风。’悟曰:‘见与未见时如何?’师曰:‘伸脚在缩脚里。’悟大称之。”
这里的“牛头”指牛头山法融禅师。一次,他在牛头山北岩石室里静坐观心,恰逢禅宗四祖造访。四祖问他说:你在观心,“观”的是什么人?心又是何物呢?法融无言以对。于是他跟着四祖来到了庵室里。四祖故意作虎狼围绕使他恐惧的架势,他说:“犹有这个在。”意思是,我的本心(佛性)还在,我不怕它们。四祖于是在法融的座位上写了一个“佛”字。法融非常害怕,惟恐对佛不敬而不敢坐在上面。四祖便也说:“犹有这个在”。法融一下子明白了,便稽首感谢。其实,“佛”这个字也是语言文字,就真理的绝对性而言,它的表达仍然带有相对性,仍然是人的后天观念。四祖便为他说了一些法要。并且说:这个法门,今付嘱于你,希望你能发扬光大。自此,这一法门法席大盛,人称“牛头宗”。
“树高招风”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圆悟禅师叫人把守珣禅师召唤过来,和他一起到山上游玩,偶然到了一个水潭边,圆悟就把守珣推倒了水中,于是问守珣:牛头法融没有见到四祖的时候怎么样?守珣说:“潭深鱼聚。”意思是说,法融的真心(本心、本性)自己还没有完全感觉到,还有着后天种种观念的执著,就象这潭深鱼聚在一起一样,难见水的清澈。圆悟又问:那么法融见到四祖后如何?守珣说:“树高招风。”意思是,法融见四祖后,四祖帮其开悟,使他见到了自己的本性,从而随缘而生妙用,言行游刃有余,这就象树大而自然且敢于招风一样。圆悟又问:那么法融在见四祖前和见四祖后有何不同呢?守珣说:“伸脚在缩脚里。”意思是,见前和见后实际上也同也不同。说相同,是自己的真心佛性不管是见前见后,都依然存在,见前只是尚未发现,见后只是发现了而已。说不相同,是因为在未领悟到自己的真心佛性前,有种种个人概念和偏执观念的执著,虽然它们也可能是真心的功用,但是往往又背离了真心佛性的无私之性,所以是“妄想”,从而产生烦恼;而领悟真心后,清楚了真心佛性的功用和其无私无偏(中道)的特性,便利用好真心佛性的功用,随缘而生利于他人的妙用。所以说,见到四祖后与见到前的关系就象“伸脚在缩脚里”一样。圆悟听了守珣的话后,非常称赞他。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目标大了容易招人嫉妒。
69、【镜花水月】
这个典故出自佛家十喻。《大般若经·卷一》:“于诸法门,胜解观察,如幻如阳焰,如梦如水月,如响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大智度论·卷六》:“经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犍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其中“胜解”即殊胜理解、殊胜了解之意。“阳焰”即阳光下浮动的灰尘,在旷野中看上去往往象野马奔腾,庄子称为“野马尘埃”,初见也象有水出现。“空花”即眼病昏花,或于空中所见的种种花状幻觉,例如眼冒金星。“寻香城”,梵语“犍闼婆城”,即海市蜃楼。上述两段话的意思是说,各种法门,如果用殊胜的见解(真如佛性之理)去观察的话,就会发现,都在说明诸法(万事万物)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处于因(主观或主要条件)、缘(客观或次要条件)和合的变化之中,或言动态平衡之中,细一分析,事物一时一刻也没有静止,而人们往往造成错觉,认为它们没有发生变化。这就象暂时出现的幻象、阳光下似野马奔腾般的尘埃、梦、水中之月、响声(响)、眼病昏花、影子、镜中之像、变化之事和海市蜃楼一样。以上十种比喻通常叫做佛家十喻。其中,“镜花水月”中的“镜”就是这十喻中的“像”、“镜中像”,“花”指“空花”,“水月”指水中月。
“镜花水月”,又作“水月镜像”,现在除了用来比喻虚幻的影像外,也用来比喻诗中的空灵境界。
70、【电光石火】
“电光”即闪电之光。《心地观经·卷一》:“犹如梦幻与泡影,亦如朝露及电光。”意思和成语“镜花水月”条目中的“十喻”一样,都是比喻一切事物均为因缘和合。“石火”是击燧石(火石)时迸发出来的火星,其比喻也同“电光”和“十喻”。《五灯会元·卷七》:“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碧岩录·第二十六则颂》:“电光石火存机变……”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事物瞬息即逝,也形容速度极快。
71、【得未曾有】
简称“未曾有”。释迦牟尼佛入灭以后,弟子们集中佛陀的言行,依其性质,分为十二类,称为十二部经,通括大小乘佛法。“未曾有"即为十二部经之一,这一类佛经记载佛不可思议的功德。《楞严经·卷一》:“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宴安”即寂静安详之意。“法筵清众”即法席中听法的清净大众。这段话的意思是:即时释迦牟尼佛铺好座位,并寂静安详地坐在上面,开始为到场的大众宣示深奥的法理。法席上清净听法的大众,得到了自己以前未曾有过的经历和感受。
这个成语现在指从来没有过,空前未有。
72、【得其三昧】
“三昧”为佛法名词,又名“三摩提”,或“三摩地”,在佛法中为“定”、“正定”、“入定”之意,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个正念、善心中等)而不散乱的一种安定状态。《大智度论·卷五》:“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例如,通过打坐达到三昧则称为“坐禅三昧”或“常坐三昧”;如果将心定于对佛法或事物名词的解释之中,称为“释名字三昧”;就语言文字而言,如果领悟到它仅仅是表达情感思想或事物的工具符号,与情感思想和事物本身并不能划等号,心态处于这样的正定中,称为“字等相三昧”;但是“字等相三昧”只是一种修行境界,切不可执著于它而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言语文字虽然仅为表达情感思想、事物的工具符号,但也不可视之为等闲累赘之物,因为其自身仍含有展现真义的性质,所以专心一意于语言文字之中,也能得到妙悟,从而达到融会贯通,这称为“句语三昧”。
现在形容妙处、极致、奥妙、诀窍等,或形容在某方面洞达精义,造诣深湛时,也以“三昧”称之,或说成语“得其三昧”。
73、【吹大法螺】
“法螺”即梭尾螺,吹其壳即发高声。在佛法中,“大法螺”比喻佛陀所宣说的殊胜佛法,“吹大法螺”比喻佛说法。其比喻意义是:(1)佛法之声,犹如螺贝,劝慰人从执著习气等迷梦中警醒;(2)佛宣说佛法如螺贝之声广泛泽被于大众;(3)螺声远闻勇猛,比喻佛说法庄严,为学人克服修行上的魔障增强信心。《法华经·卷一序品》:“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
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说大话。
74、【寒号鸟】
寒号鸟,又名“寒苦鸟”、“雪山鸟”。寒号鸟的故事在佛家广为流传。《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天竺雪山有寒苦鸟,终夜雌说‘杀我寒故,雄鸣夜明造巢。至旦有朝日暖映,亦不造巢,但鸣曰:何故造作栖,安稳无常身?今日不知死,明日不知死。”意思是说,在印度喜马拉雅山上有一种动物,叫寒苦鸟。一到了夜晚,雌鸟就说:冻死我了!冻死我了!雄鸟叫到:天亮了一定搭窝!等到第二天早上,太阳一出来,阳光照在身体上,寒苦鸟感觉暖洋洋的,便仍然不筑巢,却叫到:为什么要搭窝?难道是为了使自己无常的身体快乐解脱吗?反正今天也没见到死,明天也不知道死。这个故事叫做“寒苦鸟作无常偈”。佛家用这个故事来劝慰大家要看到世界万事万物的变化无常,不要象寒号鸟那样,而是应该在有生之年,抓紧时间,勇猛精进,努力学习佛法和改善自我,早日实现生命的自由解放。但须注意的是,寒号鸟名字虽叫鸟,实际上是哺乳动物,学名“鼯(wú,音吴)鼠”,其粪便是中药“五灵脂”。
这个故事现在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善忘,与“过了喉咙就忘了热”同;另外也用来劝勉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勤奋,不要懈怠。


评论人:安冬霓 评论日期:2005-7-23 17:22

75、【火烧眉毛】
源于《五灯会元·卷十六》:“僧问:‘古人说不到处,请师说。’师(法泉禅师)曰:‘夫子入太庙。’曰:‘学人未晓。’师曰:‘春暖柳条青。’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学人问法泉禅师:古人有说不到的地方,请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法泉禅师回答说:“夫子入太庙。”意思是,古人是根据当时的情况而讲的内容,就现在而言,古人说的有可能不合现在人的思想和当前的具体情况,就象“夫子入太庙”一样,已成为过去的了。这体现了语言表达真理时所具有的相对性。学人说:老师,您说的话学人没有明白。法泉禅师又回答到:“春暖柳条青。”意思是说,我们应该随缘而生利他的妙用,包括语言在内,我们都应该根据具体时间和其它具体情况而作出决定,与时俱进,通权达变。这就象春暖柳条自然而青一样。僧又问:老师,我们的修行应该保持内心的祥和,如何理解“急切”的行为呢?法泉禅师说:“火烧眉毛。”意思是,仍然是随缘而生妙用。在火烧了眉毛这样紧迫之时,当然应该是去救火了。这便显得很急切匆忙。实际上这也是妙用,虽然行为上表现得风风火火,而内心仍然是沉着镇定(即寂静祥和)的。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情势极其紧迫。
76、【勇猛精进】
勇猛精进,为佛法名词,指奋勉修行。《无量寿经》:“(法藏比丘)发斯弘誓愿已,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无倦,忍力成就。”“真实慧”是指确知诸法真相的智慧,即真如佛性之理。“白法”就是清净的善法,即善心行。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法藏比丘树立了以众生的生命自由解放为己任的伟大理想,发此誓愿之后,处于了知真如佛性的状态,勇猛修行……他专门寻求善法,如法修行,以利益众生。对于自己的宏伟誓愿,他从不懈怠,为之而不断精进,成就了忍辱之力。
关于勇猛精进,很多佛经都有论述。例如《心地观经·卷五》指出:“精勤修习,未当暂舍,如去顶石,如救头燃。”意思是,学人应当精进修行,不要放任自己,就象头顶上压了一块石头,要赶快把它拿下去那样急切;又如火烧了眉毛、头发去救火那样迅速。《法句经》:“是日已过,命则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意思,今天就要过去了,人的寿命也随之减少。人就象在没有多少水的小浅坑里挣扎的鱼,有什么可快乐的!所以,应该珍惜在世间的一分一秒,勇猛精进修行,努力改善自我,不可因贪图享乐而放纵自己。
这个成语现在指努力探索,不断前进。
77、【泥船渡河】
语出《三慧经》:“人在世间,譬乘泥船渡河,当浮渡船且坏。人身如泥船不可久,当疾行道。”意思是说,人在世间,就象乘着泥船渡河一样,想过河,可是还没到对岸,船就已经坏了。人的寿命短暂,人身就象泥船在水中一样不能持久。因此,我们应该精勤修行。这也是在劝慰学人应该勇猛精进。
这个成语现在比喻世路艰险,如乘泥船过河。
78、【佛头着粪】
这是禅林用语,指佛像头上附着粪便。这个典故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七》如会禅师(744~823)章所载。故事说,一日,崔相公前往湖南东寺,见鸟雀于佛像头顶上拉屎,便问如会说:“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即问鸟类是否有佛性。如会答道:“有。”崔相国又问:“既然有佛性,那么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如会回答说:“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即如会反问,那你为什么不向鹞子(鹞,yào,音要,雀鹰)头上放粪?意思是说,生态的自然平衡是大自然真如佛性表现的一种情况。
其后,禅林中多用“佛头着粪”一语来形容本质善而附着不善的事物。现在这个成语也形容类似情况,表示被轻慢、亵渎。
79、【鹦鹉学舌】【口头禅】
“鹦鹉学舌”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大珠慧海)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为无智慧故。譬如将水洗水,将火烧火,都无义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修行者问:有一个人,别人问他关于“佛”的问题,他就回答“佛”的问题,问他有关“法”的问题,他就回答“法”的问题。并且,他把这个叫做“一”字法门,不知对不对。大珠慧海老师说:这就象鹦鹉学人说话一样,自己却不明白话的真实含义,因为他没有真正的智慧。所谓“一”字,应该是真如佛性。就真理的绝对性而言,用语言来表达真如佛性之理,具有相对性,表达出来的结果难以完全等同于真如佛性之理。所以,刚才所提到的那个人,所讲的内容肯定不是“一”字法门。“人之初,性本无”,语言文字是后天形成的观念,所以说,真如佛性是超越了语言文字的本来面貌。要体悟到这一点,不妨在去除对语言文字、概念、观念的执著上下一下工夫。如果将水、火比作对语言文字、概念、观念上的执著(偏执)的话,那么刚才的那个人的做法就是用水洗水,用火烧火。水、火即上述偏执根本没有去掉,那么真如佛性之理的真正含义和乐趣他自然不清楚了。
佛家将袭取他人的文字语言,说禅说道,却不在真实修行上下工夫,不真正明白禅理和真如佛性之理,称为“鹦鹉禅”或“口头禅”。
“鹦鹉学舌”这个成语现在比喻跟着人家搬嘴学话;“口头禅”这个成语现在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句。
80、【头头是道】
佛家禅林用语。《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指领悟到真如佛性之理后,内心与外界相融合,打成一片,吃饭穿衣、挑水打柴、一举一动、开口闭口,都已经转为了随缘而生的妙用,无不与真如佛性相合,正所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这即为“头头都是道”。到一定境界后,方了知一切佛法都不离真如佛性之理,一切法又都可以被修行者转为化度众生的妙用,从而使一切法、事、理达到融合。这就是“法法本圆成”。
这个成语现在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