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斜桥镇洗澡:推背圖新解:為什麽作者要假借李淳風之名? - 推背圖新解 - 梁崇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40:12

為什麽《推背圖》作者用了李淳風之名?相信是與元朝廢除古代曆法而改用新歷有關。


古代曆法,直至宋朝末期,皆以「太乙積年」法推算,即求上古齊元甲子距今累積年數,即為《太乙數》中的「太乙積年」。【註:齊元甲子為黄帝時代的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當日亦為九星連珠。由於自黄帝至夏,中間不是以寅月為正月,亦有段時期是一年有十三個月,並且自夏商周到唐朝,有記載的曆法已改了約27次,所以大家亦不需要、更無法去考究這個齊元甲子。】而在古代,所有掌管天文歷法的官員,都懂《太乙數》。

 

李淳風則是唐朝一位著明的天文學家,官至太史令。他在中國天文學頗有成就,包括:

1.  李淳風於貞觀七年 (633年)製造出「渾儀」,其結構分外、中、內三層。外層稱六合儀,由子午環、地平環和百刻環交結成固定的框架;中層稱三辰儀,由赤道環、黃道環和白道環等構成,中層各環間的相對位置是固定的,但其整體可繞極軸旋轉;內層叫四游儀,由極軸、赤經雙環和窺管組成。

2.  李淳風又編定《麟德曆》,於唐麟德二年(665年)頒 行。《麟德曆》首次廢除了以前曆法中不少繁瑣的計算;它採用定朔法,並改變朔的進位方法,避免了連續出現四個大月或三個小月的現象,自此以後,定朔法一直被沿用下去;它廢除了閏週,完全依靠觀測和統計來求回歸年和朔望月的精密數據;又首次提出了食差的校正項,亦即是改正週日視差對交食的影響。而《麟德曆》的缺點是沒有考慮歲差問題,所以用了63年就被高僧一行的新曆取代。

3.  李淳風編著了《晉書五代史天文律曆志》,書中有彗星的論述:「史臣案,彗體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皆隨日光而指。」顯示李淳風當時已發現彗星本身並不會放光,只因受太陽照耀而發亮,並指出了彗尾總是背著太陽這一規律,比歐洲同一發現早了約九個世紀。

 

自西漢至宋末,曆法亦改了很多次,而每次取用的「太乙積年」都相差很大:

西漢《三統曆》【用了188年】以上元甲子至西漢太初元年丁丑積年為144,511;

東漢《四分曆》【用了121年】以上元甲子至東漢元和二年乙酉積年為10,561;

↓省略

隋《開皇歷》【用了24年】以上元甲子至開皇四年甲辰積年為4,129,697;

唐《大業歷》【用了11年】以上元甲子至大業四年戊辰積年為1,428,317;

唐《戊寅歷》【用了46年】以上元甲子至武德二年己卯積年為165,300;

唐《麟德歷》李淳風造【用了63年】,以上元甲子至麟德二年乙丑積年為270,497;

↓省略

宋《乾道歷》【用了9年】以上元甲子至乾道三年丁亥積年為91,645,937;

宋《淳熙歷》【用了15年】以上元甲子至淳熙三年丙申積年為52,422,077;

宋《會元歷》【用了8年】以上元甲子至紹熙二年辛亥積年為25,494,857;

元*《統天歷》【用了8年】以上元甲子至慶元五年己未積年為30,000,917;

元*《開禧歷》【用了44年】以上元甲子至開禧三年丁卯積年為7,848,257;

元*《淳祐歷》【用了1年】以上元甲子至淳祐十年庚戌(1250)積年為120,267,677;

元*《會天歷》【用了18年】以上元甲子至寶祐元年癸丑(1253)積年為11,356,157;

元*《成天歷》【用了4年】以上元甲子至鹹淳七年辛未(1271)積年為71,758,157;

*        由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開始算,南宋還未滅亡。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朝於1279年滅宋)辛巳年改用新曆《授時曆》,積年、日法不用。

忽必烈入關,第三年就用新曆《授時曆》,有什麽不妥?只要新曆準,當然無不妥。以下是節錄自《二十五史?元史?卷52?志第四?歷一》,為新曆《授時曆》與舊曆的比較:

【自春秋獻公以來,凡二千一百六十餘年,用《大衍》、《宣明》、《紀元》、《統天》、《大明》、《授時》六歷推算冬至,凡四十九事。《大衍歷》合者三十二,不合者十七;《宣明歷》合者二十六,不合者二十三;《紀元歷》合者三十五,不合者十四;《統天歷》合者三十八,不合者十一;《大明歷》合者三十四,不合者十五;《授時歷》合者三十九,不合者十事。……前十事皆《授時歷》所不合,以此理推之,非不合矣,蓋類其同則知其中,辨其異則知其變。今於冬至略其日度失行及史官依時歷書之者凡十事,則《授時歷》三十九事皆中,《統天歷》與今歷不合者僅有獻公一事,《大衍歷》推獻公冬至後天二日,《大明》後天三日,《授時歷》與天合。下推至元庚辰冬至,《大衍》後天八十一刻,《大明》後天一十九刻,《統天歷》先天一刻,《授時歷》與天合。以前代諸歷校之,《授時歷》為密,庶幾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雲。】

 

既然新曆比舊歷準,當然無不妥。但對「太乙派」就是「晴天霹靂」!

 

《太乙數》第一式是什麽?就是推「太乙積年」。現在連皇帝都不用「太乙積年」的舊曆,那還有人學《太乙數》!「太乙派」已臨「生死存亡」之秋了。何況經過宋朝的輝煌時代,論大事,有「河洛數理」派、「皇極經世」派。論命有子平八字、紫薇斗數、果老星宗、梅花易數。以《太乙數》論命實在煩瑣,更加無人會學。

 

但筆者卻認為就是這一招「當頭棒喝」,迫使一班「太乙真人」使出真功夫來。不知是何年何人,弄出一個「太乙統運六十四卦」卦序。不知是何年何人,弄出一個新的「太乙積年」。【註:按《太乙數綜宗大全》一書,新的「太乙積年」以上元甲子距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歲為10,155,367歲,亦為現今用於《太乙數》算命的基數。】不知是何年何人,弄出一本以「太乙統運六十四卦」卦序演易的《推背圖》預言天書。


相信全部都是在實施新曆(1281年)至《宋史》完成(1345年)之期間吧。


為何要假借李淳風及袁天綱之名?


薑總是越老越辣,在「太乙派」已跌到谷底的情況下,只好借用有名望的太乙大師之名,才能力挽狂瀾。


既然是由唐朝說起,便要找一個當代太乙大師,要選當然是李淳風,因為李淳風是六壬法門的「六壬仙師」,在道教地位祟高。只可惜是選錯另一主角袁天綱,因他實際年齡比李淳風大十多年,與妨間流傳的一些神話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