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桥镇中心幼儿园:脐全息与脐诊法?(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5:54:01
脐针疗法、脐全息与脐诊法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齐 永
[摘要目的:探讨神阙穴在人体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在诊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重新复习脐的胚胎发生、脐的解剖,分析脐全息的理论基础与脐针疗法的关系。结果:通过对脐的观察与易学理论的结合,不仅能诊断疾病而且也能治疗疾病。结论:脐针疗法、脐诊法是一种

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脐针疗法 脐全息 脐诊法
脐——神阙也。脐针疗法[1]的独门穴,为人的先天之结蒂,位居腹部中央,又称脐中、气舍、维会等,是胎儿吸收母体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途径。
1
脐是人体最大的全息元:
  生物全息律认为:生物的任何一个小的局部都包含了整体的缩影。任何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相对完整性,并与周围的部分有相对明确边界的相对独立部分都是全息胚。
  人体存在着大全息元,大全息元中又有小全息元。虽然,每一个全息元都包含着整体的信息,但各全息元之间对整体信息的浓缩度又存在差异。笔者在数年对脐的研究与探讨中认为,脐是人体中最大的全息元之一,她保留了许多人体先天与后天的信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反复体验,就能提取整体的信息,从而指导临床。
2 脐全息的物质基础:
2.1脐的胚胎发生:
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是生命的开始,之后受精卵逐渐发育分化形成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由这三个胚层演化成人体各组织器官。在胚层开始分化的同时,胚盘向羊膜腔内隆起,开始形成胚体,随着胚体的发育,胚体腹侧的卷折缘越来越近,最终在胚体腹侧形成圆索状结构即原始脐带。脐带是连于胚胎脐部和胎盘之间的索状结构。脐带外包羊膜,内为间充质分化的粘液性结缔组织和脐动静脉,还有闭锁的卵黄囊和尿囊,出生前后即行闭锁。脐静脉只有一条,闭锁后成为肝圆韧带,而静脉导管在闭锁后成为静脉韧带。脐动脉有2条,它是髂内动脉的分支,在胚胎时期动脉较短,以后逐渐增长。其由髂内动脉发出后先在膀胱两侧向上行走,后沿腹前壁上行,经脐环穿出闭锁成脐内侧韧带。脐是胚胎发育时期腹壁的最晚闭合处,是腹前壁薄弱区。
2.2 脐的解剖:
 脐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从剑突至耻骨联合线的中点,因为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所以脐部皮肤深部没有皮下脂肪层,表皮角质层较薄,有致密的结缔组织,脐中央部呈瘢痕化。脐筋膜是腹内筋膜的一部分,脐部外皮与筋膜和腹膜直接相连。脐下两侧有腹壁动静脉及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第十肋间神经的前行支在此通过。脐部动脉壁具有特殊结构。脐部的屏障功能最弱,敏感度高,渗透力强,渗透性快,易于药物穿透弥散和吸收,传统脐疗法也就是根据这个特点进行治疗的。脐部凹陷、隐蔽,故更易藏污纳垢,不易清洗。因为脐部皮肤与腹膜的关系紧密,如粗暴地挖脐眼容易引起腹部疼痛,也易感染。
3
脐全息的理论基础:
3.1
脐是特殊的穴位信息点:
脐又称神阙穴,是全身唯一能够看的见,摸得着的穴位。《道藏》曰:“神者变化之极也,故名之以神,阙为中门,出入中门,以示显贵,人身以神志为最贵,此穴为心肾(心藏神,肾藏志)交通之门户,故称之神阙”。
  从全息律的角度来看,人体的经络系统可以说是全身的信息流,而每一个穴位或多或少都包含着整体经络信息,每一个穴位都像是全身的一个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我们可窥获整体的全息。而在人体全身的穴位中,神阙因该是具有最高信息元的穴位。
3.2
脐是人体的正中点:
 如果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这两半分离的人体基本上是对称的,而脐正在这条分离线上。这分离线的人体前部,在中医学中称为任脉,而分离线的人体后部被称为督脉。如果我们将人体上下相折叠,脐也恰在前折叠线上,中医称此为带脉。脐处于这个正中位置,与任督带相连接,又与冲脉相交会。任、督、冲合称为“一源三歧”,脐是任脉的要穴,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灵枢》“经脉”、“经筋”篇曰:“足阳明下挟脐,足太阳筋结于脐,手太阴之筋下系于脐,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少阴之筋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脉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可见,脐是与诸经密切相关的重要部位。因而,也是关系一切病症的重要穴位,故脐可治百病。
3.3
脐是人体敏感点:
脐乃神阙,为古代丹家所说的“玄关一窍”即“气舍”,是气会聚之所。古代气功家也认为,人体有一个以脐为中心的太极图,直径三寸大小,中间有两个对抱相持的阴阳鱼,在此产生阴阳相感,气血升降出入,生机周流不息[2]。故脐是气功修炼的敏感点,也是气功学中的意守之处和定位之点。
脐为先天之凹陷,与腹内组织距离最近,又置阴脉之海——任脉上,成为阴中之阴,与人体的卫气营血相和合。如在脐部放置不同温度的物体,可直接使腹内产生不同的反应,如肠鸣音亢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古人也就利用脐为敏感点来实施熨脐、灸脐,达到温中祛寒、调和营卫的目的。
3.4
脐是先天与后天的连接点:
 脐是我们自母体出生唯一与母体相连的通道。脐带未断之前,子体尚属先天并非一个完整的独立生命,它依然靠母体血液从脐带输入,将代谢产物再从脐带输出到母体。一但脐带断离后,子体就由先天态转为后天态,这时一个完整的生命才真正降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脐是先天与后天的连接门户。通过对脐的观察,我们不但可以得知机体后天的情况,也可推测个体的先天素质,比如目前被认为最先进的产前诊断就是通过脐血穿刺而获得胎儿健康信息。现代医学也已证明在脐带中有大量的先天信息,如脐血中含有大量的胎血干细胞,将其提取输入,可利用干细胞分化的特性,治疗许多血液系统的疑难病症。
3.5
脐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从脐是胎儿的唯一供血器官来看,脐是人体非常重要而又特殊的一个部位。国外学者认为[3]:脐有动、静脉,并形成一个广泛的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系统,这个血管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在母体与胚胎或胎儿的血液之间执行着物质交换,将带氧的血液输入到胎儿,又将不带氧的血液从胎儿带到胎盘,经胎盘带到母体。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脐与循环系统的关系先天就已形成。
 出生后脐周分布丰富的脐周静脉丛,分别回流至上、下腔静脉和门静脉,通过对脐周腹壁血管的观察也可推断病人的肝脏情况。
3.6
脐与消化系统的关系:
 脐又称“环谷”,是指脐与消化系统及下焦各脏器有关象征。因为,脐与腹膜直接相连,与大肠、小肠、肝脏、脾、胃、胰等中、下焦脏腑的距离很近,自古以来不少医家常通过脐部给药来治疗中、下焦脏腑的各种疾病。
 脐位于阴脉之海的任脉上,其位凹陷似井,为阴中之阴,又称老阴,八卦为坤。坤——五行属土,先天数为八,与人体脏器脾相对应,与胃相表里,故坤主人体消化系统。可见脐与人体消化系统关系密切。至今,民间仍流传着摩腹与摩脐来加强消化系统功能的锻炼方法。
3.7
脐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古人认为“先天之呼吸在脐,后天之呼吸在肺”。胚胎学的研究也证明了人在出生前,呼吸的功能是由脐带和胎盘共同承担的,并还执行着保护和营养胚体,排泄废物和产生激素的功能活动。我国古代气功和印度瑜珈功法均有记载,通过特殊的修炼方法,使修炼者的呼吸逐渐减弱到微无其微的境界,由肺呼吸转为皮肤毛孔呼吸,随着功夫的加深,由皮肤毛孔呼吸转为脐呼吸,这个脐呼吸也称胎息,是功夫的一个层次,也是入静的较深阶段。胎息是练后天返先天的手段,是返朴归真,是证明脐与呼吸系统关系密切的最有力的证据。
3.8
脐与泌尿生殖系统的关系:
 李时珍曰:“脐者,人之命蒂也。以其当心肾之中,前直神阙,后直命门,故谓之脐。一点真元,属之命门丹田。”脐为“命蒂”,肾为“坎 ”。“坎 ”水之义也,肾属水脏,故曰坎。心为“离火”,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古人将脐看作是肾水与心火的天然混合区,也是气功修炼的关键部位。
 脐属任脉,通督、冲、带脉。冲任督带与生殖及经带胎产密切相关,故脐与泌尿生殖系统关系密切。临床上常通过脐来治疗阳痿、遗精、早泻及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症。
3.9
脐与精神神经系统的关系:
 《素问》曰“两精相搏谓之神”,从根本上揭示了“神”产生的原始机理。脐为神阙已暗示了脐与心的关系,“神”指人之元神,心主神志。“阙”为中门,神阙就是心之神气通行的门户之合称。而中医所称的神志病实为现代医学的精神神经性疾病。
 脐虽为退化组织,但肝园韧带、静脉韧带、腹下韧带等与腹腔内重要脏器的解剖和功能直接相关,同时腹腔内丰富的血管网及植物神经纤维与脐有密切关系。由于脐与腹内脏器及神志的关系,以至出现精神活动与腹内情况有关的学说。如早期西方医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就是膈下功能的体现,而子宫的游走可引起许多奇怪的症状。该理论虽被后人否定[4], 但对腹部情况和精神疾病的关系、植物神经功能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等研究并未停止,甚至有人指出,腹部疾病与精神分裂症有内在的联系。
3.10
脐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脐朝百脉,谓此一穴而系全身,为元阴元阳系结的部位。《大宝论》曰“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为命门也。先天之命门者,由此而受;后天之命门,由此而栽也;……所以,人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以其为生气之源,而气强则强,气衰则病。”脐通百脉,调阴阳、补气血、温脾肾、行强壮、培补元气。医学研究认为脐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作用。提示临床对于免疫功能失调性疾病的治疗,可从脐部着手,不愧为一条新途径。
4
脐全息的类型:
4.1
脐洛书全息规律:
 河图洛书被称为华夏文化之源头。洛书:“其数戴九履 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实为股),五居于中。”如果将洛书结合人体看一下,“戴九履一”,“戴”指的是头上。“履”表示为鞋,即从头到脚。人体左边最外侧为左手臂,右边是右手臂,左右手臂到头之间是肩,“二四为肩”。左下为左股(左腿),右下为右股(右腿),“六八为股”,而三七就是腰。脐洛书全息就是把这个投影纳入脐部,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来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可喜的是近日获悉,脐洛书全息律与胚胎发育信息完全一致(见图1)。这证明了脐洛书全息律的科学性,也为我国古文化的高深拍案叫绝。
 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脐洛书全息律多用于临床中运动系统疾病、疼痛性疾病及体表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准确率较高。
4.2 脐八卦全息规律:
 八卦是易经的主体部分,历代医家不少人用八卦原理来阐述人体生理病理等现象,创立了独特的治疗疾病和诊断疾病的方法,所谓“易肇医之端,医蕴易之秘”。八卦又分为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两种,而笔者所用的脐八卦全息则是采用后天八卦。
 八卦原意用八个符号(乾 兑 离 震 巽 坎 艮 坤 )来表示八个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节气。因为八卦与五行、五行与人体脏腑有密切的联系,故八卦与人体脏腑有对应的医学联系。我们将人体脐部视为一个后天八卦图,根据这个图来观察其变化,再进行判断人体的疾病。如离位,方位在南,五行属火,在脏为心,在腑为小肠,五官属目,定点在脐之上部(时钟12点处),如该处有变化可提示心血管系统、小肠或眼部疾病。其他依此类推(见图2)。
 脐八卦全息在临床上用于人体脏腑病变较为准确,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在脐周如发现异常变化可提示脏腑潜在病变。其二、在治疗已知的疾病可在脐周相应的部位实施针术,故可应用这个全息规律指导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