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本位制图片:第十放映室(长大成人)解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7:56:33

第十放映室(长大成人)解说
 如果你也走过儿时的稚嫩,年少的轻狂,只记得那时的阳光灿烂,早忘了曾经的苦难忧伤,那么请你加入对于成长的回望。如果你刚离开儿时的稚嫩,正匆匆迈入年少的轻狂,心中交织期待与彷徨,那么请你加入对于成长的展望。 


青春并不总是阳光灿烂的,那些被小心收拾起来的不快乐,那些不能说的秘密,偶尔也会成为散乱的点缀。 

其实,正是在战胜这些烦恼的过程中,我们悄悄地长大了,然后迎击另外的困惑,并且再度战胜它,一路艰辛,我们走的缓慢却坚定,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对家人亲情的牵挂,对兴趣爱好的执着,对责任义务的承担,这些烦恼并不独属少年,它们伴随过、伴随着,并将一直伴随着我们生命的脚步,长大成人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的分界线不在年龄,甚至无关心态,它是一场学习,一场我们穷尽一生的努力,一场与烦恼相抗衡的搏击与战斗 


青青校园 

《谁说我不在乎》 

生于80年代的孩子,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生活环境的大不相同,造就了他们性格的大不相同,以至于他们出生的80年代都已经成为了流行语,被赋予了很多的意义,可以拿来指代很多特质,比如自我,比如冷漠,比如特立独行等等,总之长辈们很是不满他们对世事皆不关心的模样,但是,正如这部影片的片名所说的那样,谁说我不在乎,倔强的外表之下,是从小就在关爱和幸福中跳动的心,这颗心享受着充沛的亲情,却还没有学会去表达,这颗心懂得感恩,却还不知道怎么去报恩,所以,请不要以为我们不在乎。 

《扣篮对决》 

打篮球、玩游戏、跳街舞,有多另大人们头疼,就有多另孩子们痴迷,那迸发的是青春的活力,是张扬的神采,追寻自我的旅途,绝非一片坦荡。 

少年间的情愫,只在不经意的目光碰撞中,静静地流淌 

如果给所有的老师排名,中学老师大概是最辛苦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手底下那些进入青春期的耗子,开始出现明显的叛逆情绪,热衷于惹是生非。孩子总有点小虚荣,尤其是十几岁的少年。女生越来越在意漂亮,男生越来越喜欢逞英雄,然而在这些看似幼稚的行为背后,其实是一个生命个体真正觉醒的开始,是对自我的一种关注和审视,在对自我价值的一次次追问中,孩子完成了自己的成年礼。 

这些一眼就能识破的俗套剧情脆弱的不堪一击,但本片恰恰没有以如此彻底的滥俗收尾,观众一直在等待着,那个站出来宣布蜂鸟队是冠军的大人物始终没有出现,球场内外,只有失落的观众欢呼的对手伤心的朋友还有终于相互理解抱头痛哭的大嘴父子没有拿到冠军,但年轻的孩子赢得了理解与尊重信息与希望,这样的结局远比手捧奖杯站在鲜花和掌声中要高明的多,成长的真相有时候并不美,美的是那一颗颗努力证明自己的年轻的心。  



学会选择 

他们还没有学会老练成熟,他们还不懂圆滑世故,他们急匆匆地长大,闯入另一个世界,扑面而来的,是新鲜的气息,也有恼人的困扰。 


《独自等待》 

二十出头的岁数,多少有些令人尴尬,它要求你对于一切都要自己选择却又不给你充分的时间去变得成熟。面对选择的困境,往往是难以选择的焦灼。 
陈文爱上了刘荣,于是毫不犹豫地追求她,想当初选择退学一样坚决,可惜刘荣是个精明的姑娘,对于陈文的告白,她不明确回应,只选择暧昧关系,刘荣说和陈文是朋友,这点破了我们每个人小小的、自私的心愿,谁不希望身边有个这样的人呢?永远陪伴左右,不是容易变质的爱情,也不是淡而无味的友情,那种暧昧不清的微妙,就像一根稻草,成为我们脆弱时的一点寄托。  

 虽然明白彼此的心意,但离别确实在所难免,最终,陈文拒绝了刘荣的暧昧,李静也将踏上去往南方的火车,两段新的等待各自开始了。看似老套的故事,却真实的再现了当下年轻人,骨子里张扬的个性和生活中的迷惘、挣扎、寂寞、彷徨、伪装、虚荣,还有简单、执着、善良,这些更为真实而感性的东西。李静的离开,打破了大团圆的商业电影陈规,但哀而不伤的挥手,充满了年轻的希望,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依然保有乐观和朝气。全篇最经典的台词莫过于那一句: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年轻人用一种混不吝式的语言,点名了生命真正的要害。既然我们不能随意结束生命,那就一定要活得精彩。 
  
片尾,陈文在自己的小说上写下: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看上去满是忧伤,一个人的等待早就无所谓对错。这种不完满的结局,是导演所追求的风格,也是青春必须要有的遗憾。与其说这是一幕独自等待的爱情,不如说这是一场学会正视自己的等待。陈文对于两个女孩的态度,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意义,比如生活、比如家庭,比如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总是那样急切的追寻所谓的完美,却忽略了脚踏实地的幸福。 


总结 

青春,三分不顾一切的执着,三分无知无畏的好奇,三分完美主义的梦想,再加一分裹扎着忧伤的甜蜜。长大成人的过程不容易,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是最难得的滋味,日复一日的磨砺中,青春褪尽生涩的外壳,守候成熟的华彩,那懵懂带来的阵痛是成长留下的痕迹,日后回头,这些伤,反倒成了最美好的回忆,因为在那些似曾相识的岁月里,人人都在努力生活着,在独自等待中暗淡,在结伴离开时散场,顾盼成长的烦恼,我们品到的是回甘的微甜。  

《第十放映室》十一期间节目《电影过节》“安身立命”的解说词。其中几段点睛之笔:

       

  “中国文化形成的是一个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这个精神结构的特征是自给自足,中国文化的主题就是在入世当中达到一种出世的境界……中国人,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无论如何都能找到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基地……中国人讲人性的时候,是非常情感化的。为什么呢?中国从孟子开始提出人性有四个基本的结构,叫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还有是非之心。这四心当中只有是非之心勉强可以算是一种理性……人总是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寻找着一种平衡…… ”

  

  该解说词大致摘自樊和平教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的演讲——

 

                            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安身立命

    

    我今天演讲的这个题目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再一个是我们如何从传统文化当中吸收养分,解决现代人生活中一些重大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提出了一个看似非常普通,但也是两千多年以来、或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一直没能够解决的命题:“人应当如何生活?”可以说,自这个命题提出来以后,所有的人文科学都在围绕它而展开。

     人到底应当如何生活?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突飞猛进的世纪,科技经济在这个时代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可是二十世纪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每当人类面临一个世纪之交的时候,都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叫做“世纪末现象”:一个世纪走完了,另外一个世纪又开启了,人类总好像有一种走到世界末日的感觉。当今之世,人类有能力分裂原子,有能力去寻找到夸克,有能力飞越太空、走上月球,可是人越来越对自己表现得无可奈何,人难以安身立命。所以在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世纪之交产生一种非常奇特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世界范围之内出现了许多邪教,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人类面临着一种空前巨大的人生危机。

     事实上,人生危机是我们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如何解决这样一种人生危机?一九八八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人类已经面临着许许多多严峻的课题,如何来解决?他们发出倡议,到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寻找人类生存的智慧。应该说,这不是一般的人、不是一批人文学者发出的倡议,而是一群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发起的倡议,代表着二十世纪人类的最高智慧。

     我们现在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到两千多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我们能找到什么样的智慧?必须要说明的是,他们这里所讲的孔子,只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中国文化,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中国的传统文化。

    

     家国一体

     家在中国文化当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不理解中国人的家就永远不能理解中国文化。可是家到底是什么?中国人以家为一种精神上的归宿,最重要的价值观都与家有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我用三个概念六个字来概括它的基本要素,就是:血缘;情理;入世。

     为什么说血缘构成中国文化的第一个要素?因为中国这个民族,在被“化”出来即由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的时候,就和西方民族表现得非常不同。中华民族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是通过维新的道路。西周维新就是中国先民在文明初年所进行的一场最为重要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任务就是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结构,后人把这种结构概括为家国一体,由家及国。它以家为基础把家的逻辑和原理伸展到国,形成一个所谓的“国家”。中国的国家和西方的country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国家”既挣断了原始社会的氏族纽带,具有文明社会“国”的性质,但又继承和吸收了人类在迄今为止最为漫长的原始社会中所形成的氏族关系的血缘传统,以“家”为“国”的基础甚至范型。所谓“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显然,“国家”是“国”与“家”,即氏族社会的血缘逻辑或家的逻辑,与文明社会的国的逻辑中庸调和的产物。在西方人看来,把国和家联系在一起简直是不可思议。中国文化里的国家概念和西方是不一样的。“国”的繁体字,首先是有人口,即“口”,有了人口有土地即“一”,有了土地以后还要有保卫人民和土地的武装即“戈”,最后还要有疆界———“guo”,所有这些要素组成了“国”的繁体字———國。

     由家及国,是为“国家”,西方人在翻译的时候很难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而我们在把西方的country翻成国家的时候,事实上也很容易丢掉国家理念当中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家。这种情况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到处可见。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心”的文化意义。中国文化中“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翻译成英语的时候,有很多种表达,有的说是heart,不错,心脏;有的说是mind,也不错,是思想,当讲到心的时候,都与思想相连。但无论是heart还是mind,都难以表达“心”的全部文化意义。海外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叫成中英,他把“心”翻译成heart-mind,将二者结合,意思就全面多了。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中国语辞的意义要丰富得多,辩证得多。

     中国人是在家的基础之上伸展出国,所以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是由家庭、村落、再到国家。家在中国文化当中,具有一种特殊的地位。大家可能都看过林语堂的《中国人》。林语堂说中国文化有一个攻之不破的真正堡垒,就是中国人的家。中国文化那么复杂,最重要最基本或第一个要素就是家,不理解中国人的家就永远不能理解中国文化。四大名著当中,《红楼梦》演绎的就是一个“家”的荣辱兴衰;现当代文学的名著,像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还是以家为题。可是家到底是什么?中国人以家为一种精神上的归宿,最重要的价值观都与家有关系。鲁迅跟保守派论战,论到最后,鲁迅发怒了,骂他们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论敌被骂痛了。因为骂一个人“丧家”,基本上就把他从根基、根本上给否定了。中国人最高的理想是什么?过去讲是大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境界实际上就是以家为本位和理想。我们看到有宾馆酒店打出“宾至如归”的横幅,归什么?归家,到了酒店就感觉到了家一样。但西方文化当中很难读到这样的句子。“宾至如归”译为英文就是随你自己自由自在,就是充分自由。中国人感到最好的地方并不是自由之境,而是后现代西方哲学所说的“在家”,当然“在家”也包括了自由之意。中国人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很好,好到什么程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也说明家仍然是中国人基本的精神归宿,是中国人最高的一种价值取向。

     中国人的最高理想是天下一家、家国一体。也就是说,家的逻辑和国的逻辑是直接贯通的。中国的家,家的理念、家的文化有着一种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它是社会结构的范型,它是人的价值的源头,是中国人最后的归宿,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个家存在,就不会导致人生的失落。做官不得志,就“告老还乡”,“有子万事足,无官一身轻”啊。家,成了人们生命中的根。血缘是什么?就是人生命的根。所以到最后,人们要回到这个根,只要这个根存在,人就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情理逻辑

     情感要素的基本文化逻辑就是要合情合理。所以中国的教育,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绳之以法”。理解这一点对于现代人的安身立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刚才讲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血缘、家族,那么血缘、家族的逻辑是什么呢?就是一种情和理即所谓“情理”的逻辑。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理性主义的时代,什么都讲“理性”,实际上这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误区。人类的文明不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在理性的源头,是非理性。西方精神的最高指向是宗教,宗教是理性的吗?理想和信念都是理性的非理性形式。什么叫做理想啊?理想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如果它已经实现,就不是理想。中国古代讲天下大同,佛教讲普渡众生,都是要为人树立一个美好的境界。这个美好的境界,是人的理想和信念。家族的逻辑,血缘的逻辑,首先是一个情字,是情感。理性化的家庭生活在书本上是合理的,但往往现实生活中家庭的悲剧都来源于理性。家庭里面遵循着什么逻辑呢?《论语》里有一句话叫做,“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父亲偷了人家的羊,儿子不能告发;儿子偷了人家的羊,父亲不能告发。父子之间相互隐瞒,是符合天理人情的,这就叫“直在其中”,“直”就是真理、真谛,文化的真谛,生活的真谛,就在这种亲亲互隐中。这句话表明,传统社会里,家庭生活遵循一种情感的逻辑而不是非常理性化的逻辑。不光是《论语》这么讲,在阿拉伯的《古兰经》中,在基督教的《圣经》中,都有类似的教诲。家应该是一个最可靠的地方,如果家人都是互相告发,互相为了自己的某种“前途”去勾心斗角的话,人最后一块安身立命的基地就没有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儿子揭发老子,老子告发儿子,到最后造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大家可能有所耳闻。其他方面可以发生一点危机,但家是不能摧毁的。再从审美角度来说,中国人在审美方面有一个客观标准,唯独在家庭中例外。“子不嫌母丑”,在儿子的眼中母亲都是美丽的。中国还有句话叫做“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在中国,情的传统是非常深重的,家族的逻辑就是情感的逻辑。

     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就在于中国的人文主义的传统,人文主义的倾向。比如,中国有好多词和西方的理解不一样,像最简单的金木水火土。西方人讲水的时候,基本规定和理解是讲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很简单。中国人讲水,很少有人联系到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与之相关的词是“柔情似水”,“一汪秋水”,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由水想到的都是一些生活当中的情理和智慧。什么是火?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世界是由火构成的,世界生成于火又复归于火。他们从科学的意义上来分析水和火。而中国说火呢?骄阳似火、热情似火、如火如荼,都是一些非常情感化的东西。中国文化一开始就选择了情感的道路,因为中国文化的起点是血缘,而血缘的逻辑是一种情感的逻辑。西方人讲人性的时候,是非常理性化的。中国人讲人性的时候,是非常情感化的。为什么呢?中国从孟子开始提出人性有四个基本的结构,叫恻隐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还有是非之心。这四心当中只有是非之心勉强可以算是一种理性。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和恭敬之心,都是一种情感。什么叫做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一种和同情怜悯同类的那样一种心情,那样一种情感。孟子曾举过一个例子———孺子入井,一个小孩掉到井里去了,你为什么会产生同情或不忍的心情?为什么要去救他?孟子说,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第一不是与孩子的父母关系好,也不是为了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攀交情,第二不是要在乡邻朋友中得到个好名声,第三不是由于厌恶孩子啼哭的声音。救这个孩子就是人应该具有的一种本能,就是出自于一种内在的情感。换句话就叫“身不由己”,就是一种情感的驱使。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情感到了,功夫到了,怎么都能解决问题。

     但是,中国人的情感既不是西方人的emotion,也不是简单的一个feeling,它是什么?一个“感”字有很多文章可做。比如感通、感动、感化。什么叫做感通?就是不需要任何外在机制就能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有一句古诗叫“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灵犀是什么?就是人的一种情感。再来说感动。中国人的情感不光是留给自己,也不光是交给别人的,它是人与人之间发生互动的一个机制,人与人之间通过情感来互动。所以说感动就是通过情感的表达使自己或别人发生变化。大家看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当中,常常用偷听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和误会。本来有对立情绪,可是一旦体会到别人的真正用心以后往往激动得热泪盈眶,矛盾也就随之解决了。所以中国人常用这样一种感动的机制,在情感上打动别人,在情感上颠覆别人。

     情感要素的基本文化逻辑是什么呢?是要合情合理。所以中国的教育,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是“绳之以法”。为什么首先要动之以情?是要让别人认同你。认同不是认识,认识是一种理性,认同是一种接纳。所以,理解这“情理”二字,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对于现代人的安身立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出世”与“入世”

     中国文化形成的是一个儒道佛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这个精神结构的特征是自给自足。中国文化的主题就是在入世当中达到一种出世的境界。 

     中国文化的第三个要素是入世。

     在人类文明当中,有两个重要的文化形态,一个叫做宗教,一个叫做伦理。宗教告诉你,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死,而是到达另外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佛教有一个极乐世界,基督教有一个天堂,道教到最后也得道成仙。每一个宗教都告诉你,有一个天堂,有一个永恒而美好的世界。但是,你想达到这个境界是有条件的,你要有道德支撑,要在这个世界上做好事。如此才能够做到“虽死犹生”。所以,在任何文化当中,都要有出世和入世的两种文化机制,只是各自的原理不同。

     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入世的,因为中国人有办法来解决如何永恒的问题。人生怎么才能够永恒?首先要立德立言立功,所谓“三立”、“三不朽”。“立德”,即要有美好的德行,有了好的德行以后就会精神不死。“立言”,就是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著作流传下去。第三个是“立功”,建功立业。但问题在于,英雄人物、文化英雄有可能做到“三立”“三不朽”,普通老百姓怎么办?宗教之所以有那么大的魅力,是因为它回答了普通老百姓如何才能不死的问题:你只要相信佛,你就能不死;你只要相信基督,你就能不死。那么没有宗教怎么办?没关系,还有伦理。前面我说过中国文化第一要素是血缘,血缘关系使得中国人生活的逻辑和西方不一样。中国人总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传统伦理。为什么这样讲?传统中国人认为一旦无后,就意味着血脉通不下去了,你祖先的生命到了你这儿就停止了。

     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人生意向,都牢牢地指向入世。它把价值目标、人伦关系都奠定于现世的基础上。中国文化有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文化系统。儒家是什么?儒家是主流和核心,它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道家主张隐世与避世,但这个隐世和避世是为了更成功地入世,其根本精神是“无为而无不为”,是以避世的方法入世。佛家是主张出世的,但是佛家的出世,其实质并不是要走出这个世界,而是要摆脱尘世以及自身情欲的困扰,达到人生的永恒。佛家往往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避难所。 

     

     总之,中国文化形成的是一个儒道佛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这个精神结构的特征是自给自足,它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相适应的。中国人啊,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所以说他无论如何都能找到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基地。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地是很有弹性的,那是个席梦思,你跳下来以后啊马上又弹回去。中国这样一个儒道佛三位一体的结构,就是一个人生的锦囊袋。中国人往往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儒家,很能进取的;到了中年啊他就开始慢慢有一些道家的苗头了;到老年的时候,儒道佛走到一起。特别是搞人文科学的,最后都有这样一种自发的倾向。大家不要认为自己不知道传统文化,没有学过《论语》,没有读过《道德经》。实际上,在你们的身上,都有传统文化的因子,因为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中国人。看看中国的文人画,表现的主题都是入世当中的出世。文人画画什么?画松、竹、梅、兰“四君子”。松树是什么?松树的品格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啊,等到大雪压来的时候,其他树都吃不消了,青松还挺住。梅花是什么?“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到了漫天大雪的时候,其他花都不开,梅花独开。最典型的是荷花,荷花它很入世,入在哪里?入在满塘淤泥当中,但它开出的花是什么?是非常洁白的,它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所以中国文化的主题就是在入世当中达到一种出世的境界。在日本的时候有一个人曾经问我,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一下什么是道德?我就告诉他三个字,道德就是“不动心”。什么叫“不动心”,就是一种在入世当中出世的境界。

     所以,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如果没有良好的文化涵养,没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就不能做一个自觉的中国人,不能自觉地确立自己安身立命的基地。人生在世有的时候会迷茫,有的时候会做一些错事,在人生的过程当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关键在于要有足够的和合理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能力来纾解压力,超越自我。一个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当是有良好人文素质结构的人。所以我主张要把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这“五理”统合起来,“五理”一体解决现在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建构和人文素质建构问题。我们既要有一种人文精神、人本精神,考虑到每一个人的心理需要、生理需要,同时又要勇敢地承担起每个人应当负有的道德责任。心理和法理、伦理必须结合,然后还要与艺理结合,要有一种良好的审美眼光。最后,在哲理中,达到真善美的合一,真理与智慧的合一,从而创造健全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

一段《第十放映室》的解说词

   正在成长的孩子,多少都有点埋在心底的苦恼。或许是来自成绩的压力;或许是与同学相处的困扰;或许是父母不经意的争吵;或许是梦想的谣不可及。青春并不总是阳光灿烂的,那些被小心收拾起的不快乐、那些不能说的秘密,偶而也会成为散乱的点缀。已经成为大了的人,谁又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只是如今回头看看,自己也会禁不住哑然失笑。可是那些小小的烦恼,真的仅仅是爱上层楼的少年们为赋新词强说的愁吗?难道因为他们已经消散了,我们就要否定他们曾经真切地存在过吗?其实,正是在战胜这些烦恼的过程中,我们悄悄地长大了。然后迎来另外的困惑,并且再度战胜它。

    一路艰辛,我们走得缓慢却坚定,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对家人亲情的牵挂;对兴趣爱好的执着;对责任义务的承担。这些烦恼并不独属于少年,它们伴随过,伴随着,并将一直伴随着我们生命的脚步。

    长大成人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的分界线不在年龄,甚至无关心态,它是一场学习,一场我们历尽一生的努力,一场与烦恼相抗衡的搏击与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