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正大食品冷库:桂枝汤证案六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46:32

桂枝汤证案六则

2011-4-11 16:41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一、  太阳中风

  许叔微治其乡人吴德甫,得伤寒,身热自汗,恶风,鼻出涕,关以上浮,关以下弱,此桂枝证也。……使服之,一啜而微汗解,翌日诸苦顿除。(录自《本事方》)

  延按:本案先叙证,后述脉,再下诊断并处方,简明扼要。其具体脉证,见于《伤寒论》太阳上篇2、12、13各条。本证既有自汁,如何还须微汗始解呢?因中风证自汗是邪汗,虽汗而不透,出而不畅,证状并不因汗出而缓解,必待服桂枝汤后,荣卫调和,则诸证自除。

  二、太阳中风

  许叔微治里间张太医家一女子,病伤寒,发热,恶风,自汗,脉浮而弱。许曰:当服桂枝(当为桂枝汤),彼云:家有自合者,许令三啜之,而病不除,予询其药中用肉桂耳。许自制以桂枝汤,一啜而解。论曰:仲景论用桂枝者'盖取桂枝轻薄者耳,非肉桂之肉厚也。盖肉桂厚实,治五脏用之,取其镇重。桂枝清轻,治伤寒用之,取其发散。令人一例,是以无功。(录自《伤寒论类方汇参,桂枝汤案例》)

  延按:本案既具桂枝汤典型证状,用本方何以不效?通过详询,始知方中主药桂枝,是代以肉桂,以致三啜而病不除,后改用桂枝,即一啜而解。案中说明桂枝与肉桂功能,值得注意。从这个案例看来,充分说明药物的作用各有其特性,在临床应用时是应该仔细考虑的。

  三、表未解似里实

  儒者吴君明,伤寒六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议承气汤下之,士材诊其脉浮而大。因思仲景曰:"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方今仲冬,宜与桂技汤。众皆咋舌,以谵狂为阳盛,桂枝入口必毙矣。李曰:汗多神昏,故发谵妄,虽不大便,腹无所苦,和其荣卫,必自愈耳。遂违众用之。及夜而笑语皆止,明日大便自通……。(录自《古今医案按,李士材案》)

  延按:本案引仲景语,见《伤寒论,太阳中篇》56条。此证用桂枝汤的着眼点,在于外证虽有谵语狂笑,大便不通的假实证,但无潮热腹满拒按脉实可攻的依据,而有头痛有汗,脉浮大的表证表脉可凭,故一用桂枝汤而谵语止,大便通,正所谓"外疏通,内畅遂也".辨证之精,足资启发。

  四、误下表邪尚在

  张隐庵治一少年,伤寒三四日,头痛发热,胸痛不可忍。病家曰:三日前因食面而致病。张曰:不然,面饭粮食,何日不食,盖因外感风寒,以致内停饮食,非因食面而为头痛发热也。故凡停食感寒,只宜解表,不可推食,如里气一松,外邪即陷入矣。且食停于内,在胸下胃脘间,按之而痛;今胸上痛不可按,此必误下而成结胸。病家云:昨延某师,告以食面,故用消食之药,以致胸中大痛。因诊其外证尚在,仍用桂枝汤加减,一服而愈。

  按:从此案可以充分说明表证误下之害。但误下之后,表邪尚未全陷,还有外出之机的,即宜乘势使用汗法,使邪仍从汗解,否则错过时札,邪气内陷,待结胸、下利,痞证等变证出现之后,再行救误,那就更增麻烦。此案之治病用药,目光敏锐,当机立断,是非常重要的。(录自《伤寒沦译释》)

  延按:凡外感风寒致内停饮食,在表邪未解,里证不急的情况,就应当先解表,表解而里自和,此伤寒通例。

  五、太阳中风

  头项强痛而恶寒,脉缓有汗,太阳中风,主以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6克、灸草6克、生姜9克、大枣二枚、水五杯,煮二杯,第一杯服后,即食稀热粥,令微汗佳,有汗,二杯不必食粥,无汗仍然。(录自伤寒论译释。吴鞠通医案)

  延按:风寒之邪,本相因而至,故不应截然划分,所以《伤寒论》太阳上篇12条有"啬啬恶寒,浙淅恶风"之语,本案不言恶风而言恶寒,当水此义。至桂枝汤本治有汗的中风证,其病是有汗出证的,此案后有"无汗仍然"句。揆其意,系指桂汤服后药力未达,未能絷絷微似汗出而言,并非本证无汗。案中既具备了桂技汤典型脉证,故用桂枝汤原方不增减,煮服亦悉遵仲景,可谓学古有获。

  六、病常自汗出

  一商人自汗证,达半年之久,延医服止涩收敛药如龙牡之类,约数十帖之多,毫无寸进,请中医王子政治疗,询知病者无发热恶风证状,汗出不温,精神觉得疲倦,脉象弱而不振,温剂收涩药已遍服无效。乃予桂枝汤,服五帖而愈。

  按:桂枝汤调和荣卫,具发汗止汗之功,观此案可证。  (录自《伤寒论译释》)

  延按:余在蓉曾治一病员魏某,系绵阳修理收音机工人,年廿余,体瘦弱,面色青白,四肢欠温,夏月犹著毛线衣,诊之,脉缓弱,稍动即易出汗,屡感冒,常服西药并打针无效,余处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服廿余剂治愈,即师此案意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