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兆邦电器生产什么:PMI近3年来首次跌破临界点释放重要信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3:34:00
时间:2011年12月02日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两个月下行,11月跌至50%的枯荣分水岭之下,预示经济景气从扩张转为收缩,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已成定局。然而在PMI数据发布前一晚,央行出人意料地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市场预期未来政策微调的空间会进一步加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PMI为49.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自2009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显示出经济增速回落趋势仍将延续。
  针对11月份PMI数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11月份PMI继续回落,已经低于50%。经济景气从扩张转为收缩,预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回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也认为,我国经济增速延续稳中趋缓态势,经济增速可能还有进一步回落空间。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10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上升,分别上升2.8和0.3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有所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超过2个百分点,均回落到50%以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生产指数出现明显下降,11月下降到50.9%,然而产成品库存指数却在最近三月上升明显,已连续2个月保持在50%以上。分析人士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前市场需求较为疲软,反映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正在由防通胀向稳增长方面转变。
  同一天,汇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汇丰PMI终值大降至47.7,时隔一个月再次跌回荣枯分水岭之下,并创下32个月以来新低,环比降幅也是三年来最大。
  对此,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11月PMI显示中国制造业环境大幅恶化,结合超预期放缓的通胀率来看,预计增长将取代通胀成为政策首要关注点。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季下滑。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11月份PMI的回落预示四季度经济增速下滑已成定局。市场普遍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将降至9%以下。
  警惕外部环境对国内经济影响
  从PMI数据也可看出,外部环境成为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这一点从11月PMI分项指数中可窥一斑。11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继续下降至45.6%,比10月下降3.0个百分点。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可能陷入衰退,美国正在勉力维持脆弱的复苏,而日本经济又遭遇沉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外需不足导致中国的出口增长持续低迷,预计未来的情况可能更加糟糕。
  "从目前欧债危机演变的情况和明年世界经济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来看,明年中国的投资和出口需求很可能比今年要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表示,今年以来受欧债危机的冲击,我国出口下滑趋势明显,而且很可能会影响到明年。由于我国出口对投资有很大拉动作用,出口的下滑会使投资增速放慢,因此明年投资很可能会低于今年的增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也预计,明年出口增速将从今年的16%-17%降至10%-12%。
  尽管经济增速持续回落,不过,多位专家仍然表示,当前经济增长问题不大,经济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蔡进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水平依然保持在稳定增长水平之上,预计今年全年GDP依然维持在9.2%的较高水平。
  张立群指出,由于国内投资增长仍保持较高水平,消费增长稳中略有提高,因此未来经济增速回调将比较平稳,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而卢中原则表示,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放慢,预计在8.5%左右,但经济增速放缓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
  政策微调空间加大
  就在PMI数据公布的前一晚,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预调微调"的举措,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此举也增强了市场对政策微调空间将进一步加大的预期。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指出,中国制造业环境大幅恶化,结合超预期放缓的通胀率来看,预计增长将取代通胀成为政策的主基调。屈宏斌预计,未来6个月存款准备金率会下调3-4次,减税和保障房财政投入会有更大空间。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表示,结合通胀下行和增长放缓的趋势,近期宏观政策预调微调的力度可能增加,预计央行对流动性的控制将进一步放松。
  不过,很多专家也表示,政策微调并非意味着调控方向改变,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稍早在世界经济展望论坛上曾表示,必须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需加强微调,这并不意味着总量放松。
  卢中原也指出,通胀压力虽然回落,但仍处在比较高的位置;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慢,但仍在合理区间。这两个基本的经济走势决定了宏观调控基调不需要做出大的变化。
  如何看待PMI32个月来首度落至临界点下
  49.0%--1日发布的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32个月来首度回落至50%的临界点之下。
  PMI是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理论上50%是制造业经济扩张收缩的临界点。在世界经济动荡不安、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调的背景下,中国PMI首度回落至临界点以下,值得深入分析,需要理性看待。
  "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调。这种回调是比较平稳的,大幅回调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无须恐慌。不过这也警示我们,要注意巩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防范风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PMI逐级下探已持续一段时间,其实并没有出现"断崖式"变化。所以既要高度重视最新PMI数据释放出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下行的信号,做好政策预案;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仍处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构成PMI的5个分类指数在11月份全线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回落最为明显。11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7.8%,比上月下降2.7个百分点,不但跌破临界点,而且创2009年2月以来新低。这显示制造业新订单数量减少,实体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出口订单的变化最为突出。11月份出口订单指数为45.6%,比上月大幅下降3.0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下。这表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以及欧美市场需求进入下行通道,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
  受市场需求疲弱的影响,制造业生产增速持续回落。11月份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0.9%,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虽然高于临界点,但已降至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这表明制造业生产量微幅增长,但生产动力明显不足,增速持续放缓。
  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目前制造业企业面临最大问题是资金紧缺日益突出,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加大,采购经理对未来市场预期信心不足。
  "这一方面是前期宏观政策主动调控效果的显现,另一方面是外需急剧收缩、出口大幅下滑的结果。"张茉楠认为,出口虽然在三季度还算比较平稳,但四季度开始形势恶化。出口导向型国家一旦遇到外需收紧,冲击会来得比预期的要快。
  尽管面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外需下降等种种压力,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内需仍然比较稳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仍然巨大。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报告指出,总的来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依然良好,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PMI指数虽然回落到50%以内,不必反应过度。
  中国宏观政策的预调微调已经开始。PMI数据公布的前一日,中国人民银行刚刚宣布,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业界普遍判断,这将有助于在当前复杂形势下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张茉楠认为,中国经济前三季度9.4%的增速是比较高的,除了出口形势不乐观外,投资和消费都是比较平稳的。过去我们一直习惯两位数的增速,其实这不是常态。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落,对于结构调整是有利的。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除了必须扩大内需外,还要加速产业升级,实现供给和需求双轮驱动。
  虽然PMI回落至临界点下,但调查还发现了一个积极现象,那就是面对当前困境,一些企业采取加速产品创新、开拓新兴市场等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要利用景气度下降、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遇到紧日子的机遇,抓紧推动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深化改革,中国经济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张立群强调。(.新.华.网)

PMI跌破50%荣枯线 “稳增长”成宏观政策重心


时间:2011年12月02日

  官方PMI自2009年初以来首次跌破50% 11月汇丰PMI指数也降至47.7%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自2009年初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同日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也是创下32个月来的新低,降至47.7%。
  专家认为,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通胀回落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将由"抗通胀"转为"稳增长",货币、财政政策应双管齐下,以提高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昨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环比回落1.4个百分点,自2009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内。
  同日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也是创下32个月来新低,降至47.7%, 显示出经济增速回落趋势仍将延续。
  "PMI下跌1.4个点,至49.0,低于市场和我们的预期……我们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降至8.5%,2012年一季度将稍低于8%。"花旗银行分析师沈明高昨天对记者说。
  新订单指数回落到50%内
  从11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只有产成品库存指数、进口指数分别上升2.8和0.3个百分点;其余各指数均有所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幅度较大,超过2个百分点,均回落到50%以内。新订单指数为47.8%,比上月回落2.7个百分点。
  本月生产指数为50.9%,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绒制品业、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高于50%,其余行业均低于50%。
  购进价格降 CPI料会续降
  本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3.1%,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引人注意的是,本月购进价格指数为44.4%,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未来CPI会持续下滑至4%左右。"渣打银行中国经济学家李炜昨天对本报记者表示。
  宏观调控政策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逐步回落的情况下,不少专家认为,经济发展的矛盾正在发生转化,我国的调控重心应逐渐从"抗通胀"转向"稳增长"。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增长与通胀平衡进一步转向增长一边,预计管理层将进一步推出有针对性的调控政策,确保经济软着陆。
  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看来,宏观调控重心正在从"抗通胀"逐步转向"稳增长",但这并非调控方向改变,针对PMI数据看,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他并建议,一方面,宏观调控应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方向不变,不能急于放松,也没有必要继续趋紧;另一方面,可适时适度做定向结构调整,通过调整财税政策来提高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