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在哪个区:崔斌箴、王海青:论美国的个人主义政治文化和公共责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8:07:10

崔斌箴、王海青:论美国的个人主义政治文化和公共责任

摘要:政治文化理论以人们的心理趋向为研究目标,揭示了长期以来社会文化传统对人类政治行为的影响"美国具有个人主义文化传统,早以被人们认可,近年来学者开始关注公共责任观念"个人主义与公共责任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美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它们都深刻地影响着美国历史进程"关键词:政治文化;个人主义;公共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新兴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在西方迅猛发展,传统的学科也受其影响发生“行为主义革命”在政治学领域出现的结构功能主义的比较政治学最具代表性,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向是政治发展理论,“政治文化”(PoliticalCulture)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成为当代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文化”概念最初是由美国政治学家G·阿尔蒙德(GabrielA·Almond)提出的,1956年他在《政治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比较政治学》的文章,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学研究的重点逐渐向研究人们在政治体系中的行为过度,而人类的行为一定会受思想意识即引导与驱动人们政治行为动因的指导,所以必须深入研究,找到隐藏在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他将之称为导向(orientation)他指出:“每一个政治体系都植根于一套意义和目的之中。我们谈及政治的态度、政治价值、意识形态、民族特征、文化精神,所有这些概念的困难在于它们的意义过于弥散与含混。”阿尔蒙德对“导向”一词的特定内涵做了自己的解释,他指出:“每一个政治体系都植根于对政治行为的一种特定导向中,我发现这是非常有用的,并将之称为‘政治文化’。”⑴自此以后,一大批学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如戴维·伊思顿、塞缪尔·亨廷顿、罗伯特·达尔等对此都有所涉及。1961年帕尔编写的《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政治文化”内涵:“政治文化是这样的一系列的态度、信念和情感,它赋子政治过程以意义和秩序,它给出制约政治系统行为的基木前提和规则,它包括政治理想和一个政体的运行规范(operatinnnorms)。因此,政治文化就是政治的心理与主观维度集合形式的展示。一种政治文化既是一个政治系统的集体史,又是这个系统中的个体成员的生活史的产物,因而它深深植根于公共事件和个人经历之中。”⑵帕尔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和阿尔蒙德是一脉相承的,强调了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同时指出了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构成和来源,并在某种程度上指明了政治文化与一般文化的区别。到1963年美国政治文化的研究达到高潮,由阿尔蒙德和西德尼·维巴(S.Verba)主持的研究项目“五个国家中的政治态度与民主制”最终完成,并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书以《公民文化》(CivicCulture)为名出版,更把政治文化的跨国比较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在这本书中他们对“政治文化”的基木定义为:“政治文化这个术语指的是专门化的政治取向(Orientations)——对于政治体系及其各个方面的态度和对于自我在这个体系中角色的态度。”⑶尽管政治文化是二战以后新兴的理论,但在半个世纪中它的发展过程已经有过一次反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其上升时期,进入70年代以后,政治文化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人们指责它保守、僵化,低估了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作用,不具有解释力和预见性等等。在这些批判声中,许多学者放弃了政治文化研究,从而使政治文化理论退回到政治科学的边缘地带,几近被废弃。80年代中期,政治文化研究初显复兴的态势,到80年代末,这场复兴全面展开,进入90年代又进一步繁荣起来。政治文化重新复兴的原因在于上个世纪末非理性因素在理论界抬头。自60年代末以来,以经济变量为基础的理性选择理论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分析模式,将文化因素贬低到与实际不符的程度。然而,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在非西方国家,文化因素在政治生活中都已经日益显示出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面对这种政治现实,理性选择理论已经陷入窘境,它要求人们在政治分析中必须重视政治文化变量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一对政治文化的研究也取得长足发展,历史、文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都涉及到政治文化理论。根据不同政治学家对政治文化的解释,国内有人把它概括为如下三个特征:(1)它专门指向一个民族的群体政治心态,或该民族在政治方面的群体主观取向:(2)它强调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运动对群体政治心态型式的影响:(3)它注重群体政治心态对于群体政治行为的制约作用。⑷这个概括将政治文化看做是社会群体对一定政治倾向的一种情感和态度的简约表达,比较完整的概括了政治文化的特征。

在对美国社会政治历史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例如托克维尔Tocqueville)很旱就对政治文化感兴趣,虽然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个领域的研究才被冠以“政治文化”的名称。19世纪30年代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就涉及美国人的政治心态和取向,他认为个人主义是美国政治文化的核心,产生了巨人影响。直到二战以后这一观念仍被许多著名学者接受,诸如丹尼尔·布尔斯丁和路易斯·哈茨(LouisHartz)等。他们经常将旧大陆的贵族意识、等级思想与新大陆的民主习惯、个人主义取向相比较,对社会结构敏感的历史学家也热衷于研究社会结构不平等但有凝聚力和社区让位给“典型的美国式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乐观主义(optimism)和进取精神(enterprise)”。⑸的确个人主义在美国的文化传统中的地位相当重要,但是历史发展过程表明美国文化的内涵比上述情况要复杂得多,所以近年来只强调个人主义文化内涵的观点不断遭到批评。《心灵的习性》一书在美国曾热销一时,该书作者贝尔认为“虽然分离化和个体化对于摆脱过去的强权制度,解放自己是必要的,但为了避免走向事物的反面,引起自我毁灭,就必须用新的责任心和社会感去制衡分离化和个体化的倾向,”⑹在现今高度社会化的时代仅仅用个人主义及相关的自由、竞争来界定美国的政治文化越来越难以对社会现实作出科学的解释,与之相适应,公共责任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现在美国社会形成了个人主义观念和公共责任观念相结合的一种价信取向。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个人主义思潮,《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这样解释个人主义,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控制、自我支配、不受外来约束。现代个人主义思潮在西方由来已久,它伴随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出现,在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从17世纪起,随着欧洲居民大批迁移北美,个人主义思潮也滚滚而来,由于北美特殊的环境,个人主义在这里进一步得到发展,成为美国政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早期移民来到北美,大部分是为了摆脱欧洲封建束缚和宗教压迫,希望在这片上地上开始新的生活,这种经历决定了他们反抗束缚、追求自由的心态;移民们在新大陆摆脱了束缚,但也失去了文明的后盾,面对一片荒野,为了生计,移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奋斗,建设新的家园,这种自立精神是新大陆赋子个人主义的重要内容。可雷夫科尔是法国移民,于1782年发表了《一个美国农人的来信》一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家都因为一种无羁无绊的奋斗精神而充满活力,因为在这里,人人都为自己而劳动……在美国,个人勤奋的报偿和个人的劳动热情成正比:美国人的劳动是建立在自然的即自我利益的基础上的,还有什么东西比自我利益更有推动力呢?”⑺这种理性的、以自我利益为推动力的取向成为殖民地时期个人主义最明显的标志。北美的特殊环境还表现在她有不断延伸的西部边疆,个人主义受这个过程的影响尤为明显,正如著名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J·特纳所说,“但是边疆最重要的影响却在于美国和欧洲民主的发扬……边疆也是产生个人主义的场所。”⑻牛仔是西进运动中的典型形象,勇敢而孤独的西部牛仔赶着牧群逶迤在茫茫大草原上成了美国西部片的常用镜头。他们是个人主义形象的代表之一,是美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精神激励移民如潮水般一浪接一浪的奔向更遥远的边疆。应该看到,在西进运动过程中,首先发生的是个人行为,尽管政府对西部土地的处理作了规定,但在西部广大地区真正组织政府之前,个人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个人自由和缺乏有效的政府组织进一步促进了个人主义的发展。托克维尔认为:“个人主义是新近造出来的用以表达一种新观念的词语,我们的父辈只知道利己主义。”托克维尔承认个人主义比利己主义冷静、温和,但也看到了其不足之处,“人人从头到尾必须依靠自己,这就产生了闭锁在自己孤独的心灵里的危险。”⑼而这种自我封闭的心灵将对美国是民主自由的不详前兆,个人主义者主张把社会对私人行为的干预限制到最小程度,强调竞争原则支配之下的民主秩序和个人利益不容侵犯,而过于强调自我容易导致社会的不稳定,“镀金时代”是一个典型时期,当时工业巨子们凭经济实力上升到国家权力的顶峰,资本家肆无忌惮地追求物质利益,不顾社会正义要求,从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民主社会的机制,造成阶级的严重对抗。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通过反垄断法,限制他们无节制的行为,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个人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是美国形成她民主、自由竞争机制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观念已经得到普遍认可,⑽这里不再赘述。综上所述美国的环境容易使个人主义在这里滋生、蔓延,但是美国的历程表明其社会基本处于稳定状态,除南北战争以外没有大规模社会动荡发生。其根本原因是个人主义的对立观念——公共责任(Commitment)观念对个人主义观念的制约和平衡。

近来学者们对公共责任的兴趣日渐浓厚,贝拉这样解释公共责任,“公共责任是指使社会整体受益……包括运用一切公共设施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和友谊,使公共生活充满乐趣,而不是恐惧”。⑾公共责任观念可以弥补个人利益观念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同样是美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文已经论述托克维尔担心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因为在日益商业化的社会人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断索取,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他认为解决的办法是通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使公民克服个人主义的过分要求,所以各州活跃的公民组织是美国民主的关键。在这种环境之下可培养人们关心公共利益的心态,潜在的公共意识和责任意识可以由此得到发挥。其实托克维尔不必过于担心,他所倡导的公共责任在美国也是由来已久。美国公共责任观念同样可以追溯到早期殖民地时期,这一文化特质在移民最早、占比例最大的清教徒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约翰·温斯罗普(JohnWinthrop)是登上美洲大陆的第一批清教徒中的一个,1630年他在塞勒姆港舍舟登岸之际,宣读了一篇题为《基督仁爱之楷模》的布道书,以之为建立“山巅之城”的原则,“吾辈必须团结如一人,我们必须建立兄弟般的感情……”,“吾辈务须互悦互爱,为他人设身处地,有愉同欢,有哀同举,同劳作,共患难,视他人为手足,待全民如一体。”⑿温斯罗普被选任为马萨诸塞湾殖民地首任总督,他的目标是创建一个享有真正的道德和精神生活的生活共同体,为了维护社会道德,他不惜散财,到离任时已经一贫如洗。从温斯罗普的例子可以看出,一开始美国价值中就不缺少公共责任观念。早期殖民地时期,公民行为受到社会规范限制的例子很多,例如波士顿市长为新英格兰地区制订了一套严格的商业法规,1639年波士顿的一个富商罗伯特·科恩(RobertKeayne)被顾客起诉,说他高价出卖马髻头和钉子,普通法院判决科恩违反了商业法规,处以200英镑的罚款,教会也给他加上“出卖产品谋取暴利”的罪名,这一事件使科恩名声扫地,他开始酗酒,最终被开除公职。美利坚合众国创业的一代,有更多人体现出对国家与社会的关心,例如杰弗逊,他主张建立小选区,在每个选区内公民都是“公共事务活跃的管理人,亲自行使大部分权力,履行大部分义务;虽是从属的,但非常重要,而且也是每个公民力所能及的。”杰弗逊宣扬“爱邻人如同自己,爱国家胜于自己”,⒀杰弗逊的思想深深影响着后来的美国人,在美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公共责任观念在很多方面都能体现出来。今天的美国人很多在社区做无偿义工,人们共同为民权、环境等问题呼吁,这是民众具有公共责任观念的最好说明。虽然西进运动促进了个人主义的发展,但它同时也培养人们之间合作的精神,其原因还要归结为西部的艰苦环境。就象移民初来北美一样面对西部的一片荒芜,特别是印第安人的侵扰,移民们必须互相帮助,建设和保卫家园。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单个人的力量是很难生存的,从这个角度说,西部牛仔的硬汉形象源于生活又有些神化,是移民们自我鼓励的需要。我们不能否认在西进运动过程中,的确有人单枪匹马或以家庭为单位独立拓殖,但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也是不可缺少的,从一定程度上说西进运动培养了个人主义与公共责任双重精神。

综上所述,个人主义与公共责任并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彼此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美国政治文化,美国政治文化的特征就表现为两者的结合,从强调个人主义观念到发现公共责任观念,学者们对美国政治文化的研究越来越走向综合。美国著名政治家伊拉扎(DanielJ.Elazar)在其著作中分别论述了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他认为做为政治文化的个人主义有其特殊内涵,个人主义政治文化(individualismpoliticalculture)强调市场原则支配之下的民主秩序和个人利益不容侵犯,认为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人们的需要,政府没有追求一个更完美社会的责任主张把社会对私人行为的干预限制到最小程度,只要能够保持正常的市场秩序运行即可。他将公共责任观念表述为道德主义政治文化(moralisticpoliticalculture),在他的理论中,道德主义政治文化强调建立在公共利益原则基础之上的民主政府,他们认为政治是人类追求完美社会的伟人行为之一,同时也在运用权利完善公共利益,因此,普通大众和政治家都将政治看作以公共利益概念为核心的公共行为,如果对公共利益和整个社会幸福是必要的,社会力量可以干涉私人行为。⒁他认为美国具有这双重政治文化精神。著名政治家普雷·米勒(PerryMiller)认为早期移民中清教徒最具代表性,其政治文化实质上是将“个人主义是创造源泉的信仰”与“服从整体的社会哲学”结合起来。⒂米歇尔·瓦尔茨(MichaelWalzer)注意到清教徒“自愿服从集体纪律”,因此他致力于研究他们个人主义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相结合的文化传统。⒃现代美国学者不再仅仅强调政治文化的个人主义内涵,他们已经注意到最早移民时期存在的公共责任观念,正是这两者相结合共同构成美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它们都深刻影响着美国历史进程。

⑴GabrielAlmond,ComparativePoliticalSystem,theJournalofPolitics,vol.18,Aun,1956,p393.⑵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SocialScience,NewYork,MaCmillanCo.andtheFreePress,1961,vol.12,p218.⑶GabrialA.Almond
  • 相关文章:
  • 彭姝:美国的移民社会和政治文化  (2007-6-15 9:20:22)

    新华报业网:美国大众文化拿政治“开涮”  (2007-6-15 9:20:22)

    〔俄〕卡缅斯卡娅董进泉译德新校:美国的政治文化  (2007-6-15 9:20:22)

    佟德志:美国革命与宪政民主传统的形成  (2007-6-15 9:20:21)

    国外郊区城市群体发展模式之一----美国的边缘城市  (2007-5-20 12:6:24)

    美郊区城市化及其衍生的区域问题  (2007-5-20 11:33:39)

    美、巴城市化与小城镇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2007-5-20 11:26:52)

    人权斗士张纯如  (2007-5-1 8:38:34)

    七旬教授挺身堵枪眼壮举彰显人性光辉  (2007-4-24 9:56:54)

    美国、加拿大的 社区建设概况  (2007-4-22 21:45:26)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社会观察网 [ http://www.lookint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