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万安实业:浅析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教学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8:35:17

浅析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教学策略

默认分类 2011-02-10 09:51:03 阅读45 评论0   字号: 订阅

在初三数学复习阶段,感觉最难处理的是中考压轴题。

学生很多都将数学中考目标定位在110分以上,除了继续强化基础知识、整理解题思路之外,还要把目光移向最后的压轴题。

 中考压轴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覆盖面广,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是中考的夺分题。这类题一般综合多个知识点,融代数、几何于一体的综合试题,二者之间互相转换是必然的。

因此,中考压轴题所考察的并非孤立的知识点,也并非个别的思想方法,它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全面考察,所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也较全面。

学生往往因为考生解题经验不足或对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不能灵活运用,拿到题目后感到无从下手,几经冲击,不是自动放弃,就是因时间所限,抱着“耿耿于怀”的心情半途而终,考生容易知难而退。

因此,为提高学生压轴题的得分率,也要对学生解答压轴题方法策略上进行必要的指导。

  一、加强学生读题能力训练,把握压轴题题型结构,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历年数学中考压轴题一般都由3个小题组成。第(1)题容易上手,得分率往往在0.8以上;第(2)题稍难,一般还是属于常规题型,得分率在0.6与0.7之间,第(3)题较难,能力要求较高,但得分率也大多在0.3与0.4之间。近年来,最后小题的得分率在0.3以下的情况,只是偶尔发生,但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各方关注。控制压轴题的难度已成为各届命题组的共识,“起点低,坡度缓,尾巴略翘”已成为数学试卷设计的一大特色,以往压轴题大多不偏不怪,得分率稳定在0.5与0.6之间,即考生的平均得分在7分或8分。因此,和学生一起分析压轴题的结构,让学生感觉压轴题也并不可怕,从而减轻解压轴题的心理压力。

  二、剖析历届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知识构成,让学生对压轴题涉及知识点心中有数。

      压轴题一般都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多年来都是以函数和几何图形的综合作为主要方式,用到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和圆的有关知识。

方程与图形的综合的几何问题也是常见的综合方式。

动态几何问题中有一种新题型,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探究图形中某些不变的因素,它把操作、观察、探求、计算和证明融合在一起。在这类动态几何问题中,锐角三角比作为几何计算的一种工具,它的重要作用有可能在压轴题中初露头角。     

   三、分析压轴题结构理清关系
  解压轴题,要注意它的逻辑结构,搞清楚它的各个小题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还是“递进”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四、平时教学加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提高学生解答压轴题能力

初中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 字母表示数的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统计的思想等

1、解单纯几何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题设条件,联系结论,联想与题目有关的、学过的定理或作过的题目,把条件伸展开来,使原题变成条件与结论距离较近的新题,或变成已见过的熟题,从而找到解法。

2、以二次函数为核心的题目,一般是先依所给条件求出各项系数,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以后再向后发展。另外,要熟练掌握一个基本方法:“几何语言”与“代数语言”的互译。

 3、数形结合的题目多是由平面几何知识与代数中方程(或方程组),这类题目的思维方法是考生将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更主要的是它有利于检查考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这类题要求考生全面、熟练地掌握学过的数学知识,能联系条件,发展条件,并能依经验迅速确定解题方向及方法。

五、重视压轴题,但要预防过度训练

在平时,把压轴题分解为若干个“小综合题”,并进行剪裁与组合,或把外省市的某些较难的“填空题”,升格为“简答题”,把“熟题”变式为“陌生题”,让学生练习,花的时间虽不多,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综合题的解题能力不能靠一时一日的“拔苗助长”而要靠日积月累的培养和训练。

在总复习阶段,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放弃一些难题和大题,多做一些中档的变式题和小题,反而能使他们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