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投无屏电脑多少钱: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03:30:22

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
 
時間:2011年12月01日 09時00分   來源:《求是》   作者:蔣建國 
字號:『 大字體 中字體 小字體 』  我要評論
 
  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滿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深刻闡述了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強調指出:“增加農村文化服務總量,縮小城鄉文化發展差距,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義。”這既充分體現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覺,也是從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的重大部署,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發展既包括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也包括實現文化在內的各方面事業全面發展;既包括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也包括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當前,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城鄉二元結構尚未根本改變,城鄉發展差距有擴大的趨勢。這種差距,既體現在經濟社會方面,也體現在文化方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理順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把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努力實現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整體推進、同步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堅持統籌兼顧,著力改變文化領域的城鄉二元結構,縮小城鄉文化差別,推動城鄉文化協調發展,實現城鄉在文化權利上平等、文化政策上一致、文化資源上互補、文化發展上互動,以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是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既要有發達的經濟,又要有繁榮的文化;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也在農村。沒有農村小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沒有農村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就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也就沒有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快速發展,但農村文化建設遠遠落後於城市文化建設。只有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推動文化資源向農村傾斜,推動文化服務向農村延伸,向農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良好的社會風尚,才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必然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涉及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等方方面面,是一項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的綜合工程。農村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擔負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援的重要責任和使命。只有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的力量,才能加快改變農村落後面貌,推動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只有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推進公共文化資源下移、服務下移,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切實發揮文化在促進農村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動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才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必然要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為此,必須不斷完善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努力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所謂均等化,就是不分男女老少,不分富人窮人,不分城市農村,不分東中西部,都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廣大農村還存在基本文化設施總量不足、品質不高、結構不優、運行不力和公共文化産品匱乏、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只有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打破城鄉分離的公共文化服務體制,把由政府提供或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覆蓋到廣大農村,著力滿足農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讀書看報、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與公共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需求,使全體人民共用文化發展成果,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是我們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情況新形勢,對文化建設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按照《決定》要求,把農村文化建設作為戰略任務,把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作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作為根本要求,採取更加紮實有力的措施,努力縮小城鄉文化建設差距,推動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

  第一,堅持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和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公共文化設施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的載體。加快農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網路的全面覆蓋,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文化建設的重點任務。必須立足長遠、統籌兼顧、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加快完善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網路佈局。一要把農村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把農村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佈局,把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使用好公共文化設施服務網路作為各級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納入黨政幹部考核指標,確保各項任務目標的實現。二要科學規劃和建設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思路,設定目標,科學佈局,構建完善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堅持城鄉統籌,實行重點突破,優先安排涉及農村的文化建設項目,重點加強縣級文化館和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文化服務網路建設支援和幫扶力度,增加公共文化設施總量,有效解決城鄉、區域公共文化設施佈局不平衡問題。三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擴大覆蓋、消除盲點、提高標準、完善服務、改進管理的要求,以農村和中西部地區為重點,深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資訊資源共用、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實現農村文化設施網點化。加強流動文化設施建設,在西部及其他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等地廣人稀需要進行流動服務的地區,配備多功能流動文化車,開展靈活、多樣、方便的流動文化服務。四要推進城鄉公共文化設施互聯互通。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加大統籌協調力度,發揮不同部門文化資源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作用,建立責任明確、行為規範、富有效率、服務優良的運行機制,推動城鄉公共文化設施擴展功能、互聯互通、共建共用,不斷提高使用效能。

  第二,做到資源共用,不斷擴大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促進文化資源向農村合理流動,是縮小城鄉文化差距、實現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有效途徑。必須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多提供適合農民群眾實際需要、對生産生活有指導作用的文化産品,多開展農民群眾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文化活動,著力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擴大基本文化服務覆蓋面。一要廣泛深入地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堅持業餘自願、形式多樣、健康有益、便捷長效原則,貼近群眾生産生活實際,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建立點面結合、上下聯動的群眾文化活動長效機制,推動農村群眾性文化活動持續開展。深入開展重大節慶文化活動,吸引農民群眾參與,豐富農民群眾業餘文化生活。深入組織開展讀書日、讀書月、讀書節等全民閱讀活動,鼓勵社會各界開展捐贈助讀行動,著力解決農村未成年人的基本閱讀需求。大力推廣競技性強、普及率高的體育項目,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不斷提高農民群眾身體素質。二要建立向基層群眾“送”文化的長效機制。根據時代特點和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變化,推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教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送歡樂走訪基層”等面向基層的公益性文化活動制度化、經常化,建立健全“送”文化的長效機制。鼓勵和組織專業文化工作者深入農村開展群眾性文化培訓、輔導、講座和展演、展示等文化服務,引導和培育各種形式的自辦文化,增強農村文化的造血功能,把“送”文化與“種”文化結合起來。三要切實滿足特殊群體的基本文化需求。加強對農民工的文化關懷,儘快把農民工納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共建、社會參與的農民工文化服務機制。針對農民工流動性大的特點,以城市社區為載體,將農民工納入社區管理範圍,融入社區文化生活。深入研究農民工的需求特點,引導、支援和鼓勵社區、企業積極開展面向農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動,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文化産品和文化服務,切實維護和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

  第三,實行以城帶鄉,努力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科學化水準。目前,我國總體上已經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以城帶鄉,拓寬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是破除城鄉文化二元結構、實現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手段。必須充分發揮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建立以城帶鄉、城鄉聯動機制,促進城鄉文化資源優化配置、科學整合和綜合利用,形成城鄉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準。一要完善城鄉文化幫扶機制。鼓勵城市對農村進行文化幫扶,把支援農村文化建設作為創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標,建立城鄉文化幫扶責任制。將支援農村文化建設納入對口扶貧計劃,建立和完善東部地區對西部地區、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城市對農村的文化援助機制。動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群眾團體廣泛開展城鄉文化共建活動,採取捐贈設備器材和文化産品,開展業務合作、人員培訓、工作指導等多種形式,推動農村文化建設。二要打造農村文化傳播平臺。面向農村的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必須堅持為“三農”服務的方向,按照增加數量、提高品質的要求,切實辦好農村節目、欄目,加大農村報道分量。支援農業大省的主流媒體辦好農村版和農村頻率頻道。把面向農村、服務“三農”作為市縣級媒體的基本任務。做好主要黨報黨刊在農村基層發行和贈閱工作,拓寬發行渠道,提高閱讀利用率,擴大對農民群眾的有效覆蓋面。三要創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積極探索適合農村特點、適應農民群眾需要的文化服務方式,不斷提高服務品質。發揮公益性文化單位的主體作用,鼓勵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公益性文化單位面向農村提供網點服務、流動服務,建立流動服務平臺。扶持文化企業以連鎖方式加強基層和農村文化網點建設,推廣新型代理配送制度,構建貫通城鄉的文化産品流通網路。推動電影院線、演出院線向市縣延伸,支援演藝團體深入基層和農村演出。運用現代數字技術、網路技術、資訊技術拓寬農村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增強服務效果,提高服務品質。

  第四,加強投入保障,充分發揮公共財政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支撐作用。完善公共財政制度,健全政府投入機制,是推動農村文化建設、促進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的根本保障。一要強化政府的保障責任。堅持以政府為主導、財政為支撐,強化農村文化建設投入保障,合理界定財政支出範圍,探索財政資金整合使用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公共財政對農村文化建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明確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健全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農村文化建設投入機制。把主要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項目、公益性文化活動納入公共財政經常性支出預算,完善中央和地方按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文化建設和運營經費保障機制。二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規範和調整轉移支付辦法,加大對農村的財政支援。落實國家關於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專項資金和基金等政策措施,採取專項財政轉移支付的方式,中央、省、市三級設立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保證一定數量的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用於鄉鎮和村文化建設。三要實行向農村基層傾斜的財政政策。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明確公共財政預算安排的優先領域,優化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結構,把更多的公共財政資金投向公共文化服務薄弱的農村。制定支援和保障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辦法,加快建立農村文化建設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保年度投入增幅高於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改進財政投入方式,採取政府採購、項目補貼、定向資助、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等多種辦法,保障農村重點文化建設的資金需求,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責任編輯:孫 珉
關鍵詞:城鄉文化一體化
 
【列印】 【糾錯】 【求是論壇】 【網站聲明】 網站編輯:喬雪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
( 評論僅代表評論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求是理論網立場和觀點。)
1、發言人應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並承擔一切因您的言論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發表言論時請注意文明用語,所有評論經審核後發佈,字數在1000字內。
3、本網擁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權利。
  
 
 
   匿名發表  驗證碼:     
 
**********轉載請註明來源:求是理論網,原文網址:http://big5.qstheory.cn/zxdk/2011/201123/201111/t20111129_126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