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区河南外包产业园:手段与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对新范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2:44:42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08:32 光明日报
王一玫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创立邓小平理论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本质与手段的关系问题,而且从多方面进行了阐述,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对十分重要的新范畴。弄清这对新范畴的内容,以及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的改革和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
手段与本质,是邓小平在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对矛盾范畴。长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不够清楚。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把某种具有手段性质的事物与本质等同起来,排斥否定其他手段。邓小平比较早地突破了对手段与本质关系的认识。早在1962年,他就已经认识到,采用什么手段,要根据本质的需要。哪种手段有利于本质的形成和发展,就应该采取哪种手段。在谈到怎样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时,邓小平指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同时,他引了刘伯承经常讲的一句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针对当时要不要搞“包产到户”、“责任田”,邓小平这个看法是对的。这其中就包含着对手段与本质关系的认识。本质是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什么手段,要根据本质的需要,哪种手段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手段。邓小平始终坚持这一正确思想,反对把某一种手段与本质绝对等同起来。正因为这样,邓小平才能够大胆支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够提出并着力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复杂矛盾关系。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从而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本质和手段的关系问题。人们不会忘记,邓小平关于手段与本质关系的理论,曾经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效解决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诸多难题。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我们正确处理了手段与本质的关系。二
根据邓小平的论述,手段与本质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手段与本质是不同的。事物的本质,无论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任何事物,其本质都是其固有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手段则不同,它虽然要在外部对象中实现自身,却是主体为实现某种主观目的,对客体采用的作用方式。它是服务于主观目的,并为主观目的所控制的物质运动过程,并不是某一客观事物所固有的,不能用某种手段代替本质。
第二,本质决定手段,手段要有利于本质。在手段与本质的关系中,本质是根据。采用什么手段,要根据本质的需要。要联系本质认识手段,选择手段。手段要与本质相一致。
第三,在符合本质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本质决定手段,但是,适应本质发展需要的手段并不是单一的、凝固的。
第四,手段对本质有反作用。适合本质形成和发展的手段会促进本质的形成和发展,反之,则会阻碍本质的形成和发展。过去,我们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里,把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等同起来,结果限制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有力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三
邓小平关于手段与本质的关系的论述,为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手段与本质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它告诉我们,要正确处理手段与本质的关系,必须坚持手段与本质的统一。一方面,要根据本质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来选择手段,使手段有利于本质。另一方面,又要大胆采用一切有利于本质形成和发展的手段。凡是与本质发展需要相符合的手段都可以采用。只要有利于本质,手段可以多种多样。同时,必须反对手段与本质脱离。要特别注意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把某种手段与本质绝对等同起来,排斥以至否定其他手段,从而使某些有利于本质的手段脱离本质。一种是把手段与目的和手段与本质混淆起来,从而导致手段与本质脱离。比如,邓小平关于手段与本质的关系的理论,就有人把它歪曲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的理论,认为邓小平这样说是主张不管什么手段,达到目的就行。事实上,邓小平并没有这个意思,也没有在任何场合说过这样的话。这里的关键是要区分本质和目的。当着主体的目的与事物的本质不一致时,为实现这一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必然与本质相脱离,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主观性、片面性、随意性。因此,我们在处理手段与本质的关系时,一定要注意准确理解和运用邓小平手段与本质关系的理论,要注意把手段与本质和手段与目的区别开来。
邓小平关于手段与本质的关系的理论,具有普遍的哲学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这一理论,深化了我们对人类实践活动的认识,不仅能有效增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我们在认识和处理实践中的手段与本质的关系时更加自觉,更容易成功,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邓小平关于手段与本质关系的理论,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认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关于手段与本质关系的理论,我们才能加深理解十六大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手段与本质的关系,也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