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利多肉:高考文言文汇编(2005.2006.2008)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02:54

面峰腋寺作草堂
                                                     (选自《白居易?草堂记》)
【解析】答案: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
评分说明:①学生答卷一律用“/”。“//”是为方便阅卷评分设计的标志。②“//”处断句每处得1分。“//”和“/”以外处断句,酌情减分,减完5分为止。
这道题考查文言断句,这种方式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是一种“一巧拨千斤”的考查方式。
文言文断句的题目没有要求加标点,而是要求用“/”断句。这样考查既符合文言文“句读”的特点,又降低了难度,是一种合理的命题方式。可能是考虑到选文内容较为陌生,命题把原文分成了两段,进一步降低了难度。但是,本题看似简单,实则不然,考生只有读懂大意,才能按照文言文表达的习惯断句。
第一段,“甲天下山”处的断句若在“甲天下”后断似乎也可以,而且“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说法是学生们很熟悉的;但是,如果这样断,下文的“山山”连用就无法说通。实际上,第一个“山”字属于前句,第二个“山”字属于后一句;所以,断在“天下山”后才妥当。“曰香炉”处的断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断在“香炉峰”后较顺口,但是下文的“北寺”就显得很突兀,其实这两句话的结构和内容(交代位置和名称)都较为相似,这样看来断在“香炉”后更为合理。另外,在古诗文中一些专用名词的中心词往往不出现,如“自古图牒,未有雁荡”中的雁荡山,就只用了“雁荡”二字,又如“天姥连天向天横”中的天姥山,就只用了“天姥”二字。“曰遗爱寺”处的断句,如果把上文的两句话当成对偶句处理,断到“遗爱”后,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可是这样一来,下文就成了“寺介峰寺间”,与上下文不搭调,因此断在“遗爱寺”后才合理。本段中的两个“曰”字也颇具干扰性,文言文中“曰”字后常常有停顿,这时“曰”字往往译为“说”,可是这里的“曰”是“叫”的意思(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的“曰”字用法相同),断在“曰”后把动宾拆开,显然不妥。
第二段的陈述对象较为明确——“太原人曰乐天”,断句的关键是弄清句意,弄清陈述对象。“见而爱之”处的断句较好确认,由于“而”这个承接虚词,将“见”和“爱”两个动词紧密连接在一起,“之”字是它们共同的宾语。“恋恋不能去”处的断句,由于陈述部分动词较多,谓语动词不易确认,但虚词“因”字提示了前后两部分是顺承关系,“不能去”后的断点就较好判断。
完成这道题,考生如果单纯以某些固定程式(如“桂林山水甲天下”、“曰”字后多要停顿等)作为标志,而忽略断句的主要依据是理解文意,显然不妥。必须以读懂语句为根本,才可能断对。

2006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粱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 ,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④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 ,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释: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       ②敝撤:艰难的样子
      ③乐:喜欢、乐意           ④康:大路
【文本解析一:清华附中    王武镝】
[文本解析]
2005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记载了有关晏子进谏的一个故事。“晏子,齐之习辞者也。”对于这个人,同学们并不生疏,但只知道他能言善辩,不辱使命,而对他为救助百姓不惜倾尽家财,为劝谏景公不惜放弃官位的事迹,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文本记载了齐景公在国内连续下了十七天大雨的情况下,只知饮酒作乐,不恤民情,晏子为民请命,得不到准许,不得不辞官而去,用自家的财物救助百姓的故事。应该说文本的难度不大,但有个别词语比较生疏,补充注释于下。
[补充注释] 
霖雨,连续下雨超过三天就叫霖雨,就是现在所说的“淫雨”。
柏遽,历来有不同说法,有一说认为是一个近臣的名字,有一说认为“柏”就是“伯”,官名,君主的近臣。译文从此说。“遽”,立刻。
家粟,春秋时,诸侯称国,大夫称家,“家粟”指晏子自己封地的粮食。
请身,就是“乞身”,请求辞职的委婉说法。
兼于涂,“兼”是“溓”的假借字,读“黏”。兼于涂,是说连续下雨十七日,道路泥泞难行,所以才“令趋驾”。
有约,这里的“约”是“屈”, 这里意思是说,我本不足以委屈您侍奉了,但是社稷百姓又该怎么办呢?
遂拜于涂,这里的“拜”,解释为授予官职为好,因为前面晏子已经辞官了。
命禀,和前面的“命柏”同,就是命令官吏。
后者,若不用令之罪,意思是过了三天没有办完,就是没有尽心办事,将要治罪。
[参考译文]
    齐景公的时候,雨一连下了十七天不停。景公却日日夜夜喝酒。晏子请求发放粮食给灾民,请求了多次,也没有被允许。景公命令近臣急速巡视全国,招致会唱歌的人。晏子听说后,不高兴,就把他自己食邑出产的粮食分给百姓,并把装运粮食的工具放在路上,徒步去见景公,说:“雨一连下了十七天了,毁坏房屋的一乡有好几十,挨饿的百姓一里(二十五户)有好几家,百姓年老体弱,地冻天寒时连粗布短衣都得不到,饥饿时连酒糟谷糠都得不到,踟蹰徘徊,无家可归,环顾四方,求告无门。您却不担忧这些,还一天到晚喝酒,不停地叫人到全国寻找乐师歌手。马吃官府的粮食,狗饱食牛羊猪肉,三宫的妻妾,都有充足的美食佳肴。狗马妻妾,(享用的东西)不是太多了吗?黎民百姓,(得到的东西)不是太少了吗?因此.乡里人穷困而求告无门,就不会喜欢他们的君主;乡里人饥饿而求告无门,也不会喜欢他们的君主。我随同百官办事,使人民饥饿贫困而求告无门,使君主沉迷酒色,失去民心而不知忧虑,我的罪过已经很大了。”于是他拜了两拜,请求辞去官职,就跑出去了。
景公追赶他,路途泥泞追赶不上。就命令驾车追到晏子的家里,还是没有追上。晏子的粮食全部分给了百姓,装载粮食的工具还放在道边。景公驾着车,在一个四通八达的大路口追上了晏子。景公下车跟在晏子的身后,说;“我有罪,先生背弃我,不帮助我,我不值得您屈身(帮我治理国政)了,难道您就不顾及国家和百姓了吗?希望先生保全我,请允许我拿出齐国的粮食财物,送给百姓,送多送少,送轻送重,就听您的命令了。”就在路上任命晏子官职。晏子才(和他)回去。(晏子)命令大臣到民间巡视,百姓家中有农田蚕桑却没有饭吃的,使他们有一个月柴米积蓄;连农田蚕桑也没有的,使他们有一年的食物;没有积蓄柴草的百姓,给他们柴草,使他们足以度过连绵的雨天。又命令近臣到民间巡视,百姓中房屋不能抵御风雨的,给他们钱;巡视查找百姓中缺钱少用的,三天内要完成,超过三天按不服从命令治罪。
景公走出(日夜饮酒听歌的)馆舍,减少肉食,撤去酒席。三天后,官吏的报告全都上来了:贫困百姓有一万七千家,用去粮食九十七万钟,柴草一万三千车;毁坏房屋的二千七百家,用去三千金。景公从这以后才回到内宫节缩膳食,不调琴弦,不列钟鼓。晏子请求斥退景公身边的亲信和那些用歌舞娱乐君主的人。
【文本解析二:刘玉贤】
[文本解析]
本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五》,《晏子春秋》是战国时期一部记事的散文著作,包括《内篇谏上》《内篇谏下》《内篇问上》《内篇问下》《内篇杂上》《内篇杂下》《外篇重而异者》《外篇不合经术者》,共八篇。相传是春秋末齐国的政治家晏婴所作,但从内容看,大致是后人追记、整理晏婴思想言行的一部书。所记内容也不完全是写实,即使是有史实作根据,作者也多加以夸张和渲染。因此,该书虽然是记晏子言行的,却可以当作历史小说来看。《汉书?艺文志》将此书列于儒家,但因书中有宣扬墨家兼爱、非乐、节用等主张的内容,所以有人认为该书应归入墨家。
晏子,名婴,字平仲,是管仲之后齐国的大政治家。他生活朴素,爱国爱民,在国内敢于主持正义,抑强抚弱,又善于辞令,出使能对抗强权,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大。《晏子春秋》着重宣扬晏子的才能和美德,写得生动有趣,也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对当时荒淫残暴的君主、无恶不作的佞臣等都有所揭露和批判。书中作者善于运用简炼生动的语言写人叙事,展开矛盾和斗争,使这部书故事性较强,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记述在齐国遭受霖雨灾害时,景公却一味追求享乐、不恤国事、不顾百姓死活。晏子敢于主持正义,为了劝谏景公而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表现了晏子爱民爱国的美德。
[参考译文]
齐景公在位时,有一年齐国大雨一连下了十七天。面对大雨灾害,齐景公却仍然日夜饮酒作乐。国相晏婴请求景公散发官仓的粮食救济灾民。多次请求,都不被景公准许。景公命令伯官赴各地视察,寻找能歌善舞的美女。晏婴听到后,很不高兴,他就先把自己家的粮食拿出来,分发给饥饿的百姓,把装粟米的容器放在路边,然后步行去拜见景公,劝谏说:“大雨接连下了十七天,每乡倒塌的房屋以数十计,每个村子都有好多户饥饿无靠的灾民,老弱病残的百姓,受冻没有粗布衣服穿,挨饿没有粗劣的食物吃,处境艰难无路可逃,翘首四望求告无门。而你作为国君,却不体恤自己的子民,日夜饮酒作乐,下令寻求能歌善舞的的美女不停止。你的马吃着官府的粮食,你的家畜吃得饱饱的,你的后宫都有精美的食物享受,和你的子民百姓相比,你不觉得你的狗马后宫享受太多,你的子民享受太少了吗?本来百姓在走投无路求告无门时,生活困苦心里还惦着国君的体恤,饥寒交迫,求告无门时,愁苦不堪仍然把希望寄托于国君啊。今晏婴率百官,却使百姓饥寒交迫处境困窘而又求告无门,使国君沉溺于享乐不恤国事不察民情,我晏婴实在是罪大恶极。”说完向景公拜了两拜叩头后,起身迅速离去。
景公在晏子后边紧追,加倍赶路却没能追上。景公命快马加鞭追到晏子家,还没有追上。只看到晏子把自家的粮食分发给饥民,装粟的容器摆在路边的情景,景公驱车继续追赶,一直追到郊外大路上才追上晏子。景公走下车子,跟在晏子后边说:“我有罪,先生你可以违背不施援手,我的德行也不值得你用臣礼约束自己,难道先生你就不考虑齐国和百姓吗?希望先生你能继续关心帮助我,我愿拿出国库的粮食财物分发给灾民,分发标准一切听从先生你的安排。”景公就在大路上拜谢晏子。晏子这才返回城里。发布命令视察全国,百姓家尚有织物而没饭吃的,先供给一月的粮食;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供给一年的粮食;没有物资储备的百姓,供给柴禾,使他们能够度过这场大雨灾害。下令伯官视察各地百姓,那些房屋不能抵御大雨的,发给他们救济金。视察落实灾民生活困难无力自救的,限三天时间全部调查清楚,拖延推迟的,按不遵从命令治罪。
景公自己也走出宫室,每餐减少肉食,撤掉酒宴。三天以后,各地巡视的官员汇报上总:贫困无靠的灾民有一万七千多家,需救济粮食九十七万钟,需救济薪柴一万三千多车;房屋倒塌的有二千七百多家,需发放救济金三千两。这以后,景公回到宫室裁撤用度,不再陈设歌舞。晏子又清退了那些平日在景公身边专以歌舞声色享受引诱国君的小人。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D]
A.致能歌者          致:使……到来
B.徒行见公曰        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逮    逮:赶上
D.委之百姓          委:任命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委”,在这里是“交付”“交给”的意思。从前文“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可知,齐景公是要把粮食财物“委”之百姓,讲成“任命”显然不通。这实际是一个省略句,“委之”后面省略了一个介词“于”。实际是请求晏子把这些粮食财物交给百姓。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D中“委之百姓”的“委” 解释为任命是太明显的错误,联系上下文“委”在句中应是舍弃的意思,。此题中A句“致能歌者”的“致”解释为“使……到来”也很勉强,恰当的解释应为招引、招来,引申为寻找、寻求。因为“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句中“柏”即伯,古代的官名,“遽”,传驿。柏按景公的旨意主动搜寻歌者的意思非常清楚,没有使动的意味,解释为“使……到来”显得牵强。尽管因D项错误太显眼,考生大部分会选D,但如果认真的考生选了A,又该如何裁定呢?所以命题还是要慎之又慎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答案D]
A.三请,不见许                  B. 令国致乐不已
   徒行见公曰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C.公驱,及之康内                D. 晏子乃返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中,因而历来采用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但今年例句只有最后一句选自《黔之驴》,其余均选自阅读材料。D项的两个“乃”均表示时间上前后紧密相接,相当于“才”。其他三项,A项的两个“见”,前者表示被动,是介词,后者表示“拜见”,是动词。B项两个“已”字,前一个是动词,“停”;后一个是副词“太”。C项的两个“之”字,前者是代词,代晏子;后者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需要指出的是,本题所考的四个虚词,除了“之”字以外,其他三个都不在规定的18个虚词范围之内。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文句,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中,准确把握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既有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也有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D组两句中的“乃”都是副词,作才讲。A组中“三请,不见许”中的“见”是介词,加在动词前,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被;“徒行见公曰”名中的“见”是动词,作往见、拜见讲。B组中“令国致乐不已”中的“已”是动词,作停止讲;“狗马室妾,不已厚乎”名中的“已”是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甚、太。C组中“公驱,及之康内”句中的“之”是代词,作他讲,代晏子;“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句中的“之”是助词,其作用是取消“夫子幸存寡人”这一主谓句的独立性,使之相当一个短语,作“愿”的宾语。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答案A]
A.(但)无乐有上矣。
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
C.惟夫子之令(是听)。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不同的是,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今年补出的内容比较复杂,既有主语,也有谓语,还有补语。但在解题思路上,都同样要建立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之上。
A项,“无乐有上矣”前一个分句是“故里穷而无告”,前后是假设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应该补出的是“就”。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辨析括号中补出的文字的正误,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正确理解。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联系上下文看,“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里穷而无告”与“无乐有上”顺承关系,在“无乐有上矣”前的括号中加“但”,使“里穷而无告”与“无乐有上”变成转折关系,这样的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符。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答案C]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③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损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毕上。
⑥晏子请左右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①为了救民于饥渴,拿出自己封地的粮食,当然是爱民之心。③为民请命不得,弃官而去,自是爱民。⑥请求斥退小人,完全是为国家考虑。所以C项是正确的。解答这类题,应该充分利用排除法,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不合要求的去排除。②是说乡里百姓,在饥寒无告的情况下对君主的态度。与晏子无关,据此可排除AB;④是景公的行为,也与晏子无关,这样就只有C项是正确答案了。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C。(1)遂分家粟于氓  晏子在齐国霖雨十有七日,自己三请景公发粟于民,不见许的情况下,遂分家粟于氓,充分表现了晏子爱民爱国的美德。(2)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陈述的对象是百姓不是晏子。(3)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这是晏子徒行见景公,对其在霖雨灾害面前,仍一味追求享乐、不恤国事、不顾百姓死活的行为劝谏后的行为,突出表现了晏子爱国爱民的美德。(4)公出舍,损肉撤酒  陈述的对象是景公不是晏子。(6)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写晏子在景公认识并改正错误后,及时清退景公身边那些专以歌舞享乐娱君的小人,表现晏子爱国爱民的美德。综上可知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C。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个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B项错在说景公“从谏如流”,从原文看,“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恐怕谈不上“从谏如流”。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从全文看在齐国霖雨十有七日的的严重灾害面前,“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一味追求享乐、不恤国事、不顾百姓死活的昏君。在晏子徒行见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对景公劝谏后,“景公出舍,损肉撤酒。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应该说景公对其错误是有所认识和改正的。晏子趁机及时“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就是担心景公一有机会又会旧病复发。所以从全文看根本得不出“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的结论,属以偏概全,故意拔高。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 之 于
齐 楚 扞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寒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救 赵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 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答案]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 / 扞蔽也 // 犹齿之有唇也 // 唇亡则齿寒 // 今日亡赵 / 明日患及齐楚矣 // 且救赵 / 高义也 // 却秦师 /显名也 // 不务为此而爱粟 // 为国计者 /过矣。
[评分标准]
①//为必断处,对7处得5分,对6处得4分,对5处得3分,对4处得2分,对3处得1分,对1-2处不得分。
②/为可断可不断,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
③“救赵”后断句,“却秦师”后也必须断句,反之亦然,否则减1分。
④错误的断句,错一处减1分,减完为5分为止。
【参考译文一】
(赵国被秦国围困)齐国、楚国去解救赵国。赵国人粮食匮乏,向齐国请求救助,齐王不答应。周子说:“赵国对于齐国、楚国来说,是强有力的屏障。犹如牙齿有嘴唇,如果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会感到凉的。如果现在赵国灭亡了,马上祸患就会危及到齐国和楚国。况且,救赵国,会显示我们高尚的节义;击退秦国的军队,可以张显我们的名声。不做这些而吝惜粮食,这不是为国家的长远考虑啊。”
【参考译文二?断句部分】
对齐国和楚国来说,赵国是抵御秦国入侵的屏障,就像是嘴唇对牙齿那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今天秦国灭亡赵国,将来祸患势必降临到齐国和楚国了。况且,救助赵国是一件高尚的义举;打败秦国的军队,又能显扬赵国的威名。现在您不致力于这样的事件,而吝惜自己的粮食,这样来制定国家策略,就是错误的。
【试题简析】
断句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文言语感和对文意的大致的了解。这次的断句题,考察的内容涉及了考生非常熟悉的成语“唇亡齿寒”,文段浅显,((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背景的交代浅显易懂。再结合“唇亡齿寒”的理解。同时结合了同学平时课内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词语的积累,其中,一些关键的词语的义项,如 “夫”“亡”“患”“却”“务”“爱”“计”“过”在课文中都有出现,在此基础上,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不是难事,符合“诵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考察的文言知识点主要是判断句式和句式在结构上的对应关系,其中判断句如: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等。均有明显的判断词存在,降低了学生理解与断句上的难度。而句式的对应关系如:“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今日”“明日”对应明确。“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救赵”“却秦师”;“高义”“显名”在句式对应明显。关注这些,准确的断句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从考生的答题来看,绝大部分考生可以准确的断出主体部分,而对于细节的对应部分尚有部分同学不能准确把握。如“/”处的把握不准确,或偶有缺漏,而答案中的“‘救赵’后断句,‘却秦师’后也必须断句,反之亦然,否则减1分。”一条是非常重要的,他考察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和对文意的准确把握的能力。
今年和去年的断句考试都存在着同样令人遗憾的地方,就是有个别同学不注意审题,没有关注题干中的“用斜线(/)”而使用了标点来断句。虽然同样可以准确断出文段的句读,但从准确审题,按题目要求答题角度还是存在着缺憾的, 是要扣分的。
2007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鑱①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②,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取材于《淮南子?泰族训》)
注释:①镵(chán):刺、刻。  ②熙:光明、兴盛。  ③临:统管、治理。

[解析一:清华附中    王武镝]
【简评】
本段文字节选自《淮南子?泰族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泰族训》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而落实于治国之道,节选部分“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强调了礼义教化的作用,阐明了德与法的关系。
今年是北京市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了。北京卷的文言文阅读,改变了全国卷以史传文为主的局面,六年中,有四年是从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中选材。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文本更偏重于议论,因此难度相对要大一些。选段总计502字,文字量适中。为命题的需要,中间删去了226字,使语言更加简洁,论述更为集中,很好的反映了原作的观点,而难度则明显降低了。
【补充注释】
文章:文采。
仪表:表率。
还踵:转身,比喻退缩。这句的意思是至死也不后退。
经诽誉:经,划分;诽誉,就是毁誉。
百工:就是百官;维,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无义;时,善。
庶绩:庶,众;绩,功绩。这两句的意思是,百官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各部门的业绩都光明显赫。
与同:亲附赞同。
党与:朋友。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就不能建立。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廉耻之心)变得端正。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没有法律,就不能够进行治理,不懂得礼义,就不能够推行法律。法律能杀死不讲孝道之人,但是不能使人们达到孔子、曾子的高尚品行;法律能够制裁盗窃之人,而不能使人像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贤人)七十,培养的学生三千人,都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友爱兄弟,言辞具有文彩,行为可以作人们的表率,这是教育造成的结果;墨家弟子服役的有一百八十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脚踏利刃,至死不退缩,这是教化而养成的。
刻划肌肤,刺烂皮肉,受伤流血,可以说是很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这样做来求得荣耀。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阐明好恶来给百姓看,区分毁誉来引导他们,亲近贤才而任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受伤流血的痛苦,却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哪个能够不跟从呢?
古时候法规设立了,却没有人触犯,刑律设置了却没有用处,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百官都能干好自己的事情,各方面的功绩光明显赫,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的结果。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而归向仁义。这样在教化百姓的时候,就像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顺服的。
现在让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没才能的管理有才能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这是因为)小的不能制服大的,弱的不能命令强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任用贤才来建立功业;没有才能的国君,任用亲附赞同自己的人。周文王任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任用贤才而建立的功业。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举用亲附赞同自己的人(而造成的后果)。因此观察他们任用人才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考察他们的结交的朋友,就可以评定他们的贤明与否了。

[解析二:矿院附中    刘玉贤]
【简评】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西汉彻底结束了春秋战国及楚汉战争造成的天下分裂状态,完成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技术的空前繁荣,因此研究探索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成了最为迫切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之下,具有“博大精深”之称的《淮南子》才得以应运而生。该书对秦朝的暴政与汉初治政的得失进行了深层剖析,提出了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主旨,及法家的进步历史观、儒家的仁政学说及阴阳家的阴阳变化理论为一炉,兼收并蓄,扬长弃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治国理论,这种理论基本上符合汉初实际。因此可以说《淮南子》一书是刘安对汉初治政七十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是他为西汉王朝治国安邦提出的理论纲领。《淮南子》一名《淮南鸿烈》,许慎注:“鸿,大也;烈,明也。”是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集体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全书集哲学、政治学、史学、伦理学、经济学、教育、军事、音律及自然科学于一体,体系庞大、思想深邃、文笔瑰丽,构架严密。计二十一卷,其中《原道》、《道应》专论道的精义和真髓;《俶真》、《精神》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天文》、《地形》是古代天文和地理学的珍贵史料;《览冥》谈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本经》论述为圣之道;《主术》讲述君王统治之术;《兵略》论军事辩证法;《说山》、《说林》充溢着人生的哲理名言;《汜论》、《人间》探讨人生命运和祸福;《齐俗》讲述道德仁义;《修务》劝人励志学习;《缪称》、《诠言》统论道家名理之言;《时则》是天子按照季节施行政事的纲要;文段节选的《泰族》篇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节选文段的主旨是强调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要略》篇为全书之序言。这部著作不愧是一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唐?刘知己《史通?自叙》)的划时代的文化巨著。
刘安(前179—前122)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之孙,初封阜陵侯,文帝时袭父封淮南王,后因谋反,事泄,自杀。为人好读书鼓琴,善辩博学,尤工文辞,才思敏捷,武帝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早饭时即成。《史记?淮南王传》说:“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可见他与一般的王侯贵胄的情趣截然不同。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是不能够建立起来的;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进入正道。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没有法律,是不能够治理国家的,不懂得礼义,是不能够推行法律的。法律能够杀死不讲孝道的人,而不能使人象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品德高尚的人有七十多人,受他教诲的学生有三千多人,都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敬爱兄长,言辞具有文采,行为可以作表率,这是教育所达到的结果;信奉墨子学说的有一百八十多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 ,脚踏利刃,至死不回头,这是教化而养成的。
刻画肌肤,刺烂皮肉,蒙受创伤,不惜流血,可以说是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把断发文身作为尊荣的标志。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明确好恶来指示给百姓,衡量诽誉来加以引导,亲近贤才而任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蒙受创伤、流血的痛苦,而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谁能够不服从他们呢?
古时候法规设立而百姓不会触犯,放置刑律而不去使用,不是可以动用刑罚而不去使用。百官们都能干好自己份内之事,许多功业便可以建成了。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所达到的效果。英俊豪杰,各自凭着他们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位置,得到发挥才能的适宜的处所。这样可以从根本流向末节,用重的来制服轻的;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四海之内,上下一心而归往一处;背离贪婪之心,而归向大道,这对于感化百姓,就象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倒下的。
现在使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不肖的面对着贤德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小的不能制服大的,懦弱的不能命令强大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举用贤才而建立功业;昏庸的国君,举用与自己好恶相同的人。而周文王举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举用贤才而建立功劳。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选用和自己好恶相同的人。因此观察他们选用人才的情况,而治乱便可以看出来了;考察他们的同伙,而贤德的、卑劣的就能够论说清楚了。

[解析三:北京大学    王丰先]
【《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鸿,广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杂家著作。西汉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原书有《内篇》二十一篇,《外篇》三十三篇,今仅存《内篇》。刘安(前179-前122),是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孙,袭父爵为淮南王。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曾奉汉武帝命作《离骚传》。有集,已佚。《淮南子》,是作者和其门客杂采先秦及汉代诸子之说成书,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故《汉书?艺文志》将它列于杂家。刘熙载说:“《淮南子》连类喻义,本诸《易》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最早的注释本是东汉末高诱注,原书各篇均为两字,而高诱注时加一训字,后世相沿成替。现在较好的注释本为刘文典的《淮南鸿烈集解》,何宁《淮南子集释》,上二书均有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本,另有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版。

【原文】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设法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故举天下之高,以为三公;一国之高,以为九卿;一县之高,以为二十七大夫;一乡之高,以为八十一元士。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明于天道,察于地理,通于人情。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知足以知变者,人之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隐义,仁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者,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知足以决嫌疑,廉足以分财,信可使守约,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者,人之杰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括号内为试题删节语句)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就不可以管理;如果不讲求礼义,百姓的廉耻之心就不能确立。百姓不懂礼义,就不可以矫正他们的行为;(执政者)如果不推举善行废除恶习,百姓不会归向礼义。没有法律就不能够治理百姓,百姓不懂礼义也不能够执行法律。法律能够处死那些不孝的人,但不能够让人做出孔子、曾子的孝行;法律也能够处罚盗窃的人,但不能使人表现出伯夷的廉节。孔子弟子七十人,门下三千人,都能够在家为孝,在外讲悌,吐辞就成文章,举动足为表率,这是由于教育养成的。信奉墨子的弟子一百八十人,都可以让他们扑向烈火,脚踏白刃,即使死也不退缩,这是由于教化导致的。
在肌肤上雕刻图案,刺破皮肤,受伤流血,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越国的人做这种事来求取荣名。圣王在位,讲明好恶来让百姓知道,衡量诽谤和名誉来加以引导,亲近贤才并提拔重用,鄙视不肖之徒并斥退他们。不必有受伤流血的痛苦,而又有尊贵显赫的名声,百姓又有谁不跟随呢?
古时候虽然设立法规但百姓不触犯,放置刑律而不运用,并非可以用刑而不用刑。百官们及时作自己的工作,所有功业都可以成就。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的效果。(因此,提拔天下的高才,任用他们为三公;举荐一国的高才,任用他们为九卿;举用一县的高才,用二十七大夫;举用一乡的高才,以他们为八十一元士。所以,智慧超过万人,称作英,才智超过千人,称作俊,智术超过百人,称作豪,才能超过十人,称作杰。明白天道,深察地理,通达人情,胸怀广大能容纳众人,恩德能够使远方的人归服,信誉能使不同的人到一起,智慧能够预知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人中之英才。道德能教化百姓,品行能够使大义彰明,仁爱能够得到众人拥戴,聪明能够明鉴下属,这是人中之俊。举动能为众人仪表,智慧能够判断疑难,廉洁能够分财于人,信用可以持守约定,作事值得效法,说话值得信从,这是人中之豪。坚守职责而不废弃,面临大义而不求利,碰到困难而不苟且求免,见到利益而不随便获得,这是人中之杰。)英、俊、豪、杰,都能各自凭自己的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地位,得到他们应得的,百姓就懂得由根本达于枝叶,以重来支配轻,君主倡导在上而百姓应和于下,在上位的人少有举动,在下位的人就起而相随在后,四海之内,同归于一心。背弃贪婪粗鄙而趋向于义理,这对于感化百姓,犹如风摇动草木,没有不顺风倒下的。
现在让愚蠢的人教导有知识的人,让不肖之徒管理贤能的人,即使严刑峻法,百姓也不会跟从。小的不能控制大的,弱的不能命令强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任用贤能而建立功勋,不肖的君举用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周文王提拔姜太公望和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举用贤能而建立功勋;夫差任用太宰嚭而亡国,秦朝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举用与自己相同的人。因此,观看他举用的人,治乱就可以清楚;查看他的同党和一起的人,贤能和不肖就可以辨别。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弗能正也                      正:正确
B.死不还踵                        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C.上唱而民和                      唱:倡导
D.察其党与                        察:仔细看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不正确的是A项。试题所选的四个词语,都是在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仍然是在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踵,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一句;唱,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中,“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也曾学过;察,《石钟山记》“徐而察之”用法就和此处相同。A项的“正”应该是一个使动用法,使……正。因为其他三项词义都比较常见,难度并不大。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法弗能正也”中的“正”在句属使动,“正”后省掉了宾语“之”,代上文不知礼义之民,即法令也不能使不知礼义之民进入正道。把“正”解释为正确是错误的。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被创流血,至难也                   B. 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碧水东流至此回                        若风之摇草木
C. 百工维时,庶绩咸熙                 D. 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所考查的并没有局限于通常所说的18个常见虚词,但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作为对照的句子,有两个出自文本,另外两个出自学过的古诗文。正确答案是C项,句中两个加点的“咸”都是副词,全、都。其他三项,A项两个“至”字,前者是程度副词,极,最;后者是动词,到。B项两个“之”字,前者是代词,代前面的“刻肌肤,镵皮革”,后者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的两个“以”字,前者是连词,相当于“而”,可译为“来”;后者是介词,凭借。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文句,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文段中,准确把握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设题时既有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如B、D两组;也有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如A、C两组。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C组中“庶绩咸熙”与“少长咸集”两句中的“咸”都是副词,作都讲。A组中“至难也”中的“至”是副词,极、最的意思;“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至”是动词,作到讲。B组中“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中的“之”是代词,代越人刻肌肤,鑱皮革,被创流血;“若风之摇草木”中的“之”是助词,无意义,其语法功能是取消“风摇草木”句的独立性,使之作“若”的宾语。D组中“明好恶以示之”中的“以”是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表示修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中的“以”是介词,作按照、依照讲。

8.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
B.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C.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
D.非可刑而不刑(之)也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不同的是,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今年补出的内容两个是连词,另两个是代词,分别是主语和宾语。解答这类试题,同样需要对文意的理解。
A项是一个承接关系复句,应该补出“则”,相当于“那么”“就”;C项“教之所成”承前省略了“此”,用以指代“言为文章,行为仪表”;D项意为“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刑去惩戒他们”,省略的应该是代词“之”。这三项补出的内容都是正确的。B项两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不应该用“故”,而应该用“而”。所以不符合文意的应该是B项。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辨析括号中补出的文字的正误,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正确理解。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B。文中“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是说“如果没有法律,那是不能够治理国家的,不懂得礼义,是不能够推行法律的”这两句是承接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所以括号中补“故”不符合原文意思。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
①法能行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②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④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⑤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⑥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正确答案是C。因为题干问的是“全部”,解答这道题,可以用排除法,①句表达的意思是法律的作用毕竟有限,③句是说世风流俗对人的影响,这两项,都不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把包含①③的项排除就可以了。其他四项,⑤句是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礼义教化的作用。②句用了一个递进复句,从反面强调礼义教化的重要性,④句“百工维时,庶绩咸熙”是重视礼义的结果,⑥句说孔门弟子“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是礼义教化的结果。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C。②④⑥三项都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①陈述法的作用而非礼义教化思想,③陈述越人的习俗与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没有多少关系,⑤不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而是描写重礼义教化思想所能产生的结果。故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C。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
B.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和。
C.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人。
D.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是D项。本段文字的主旨在于强调礼义教化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以做到“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因此,ABC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D项的表述与文章的主旨相抵触,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所选文段的主旨是强调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作者根本不赞成用严刑峻法治国。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分)
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数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解析一:50中学    魏艳辉]
断句考查的是学生的文言语感和对文意的大致了解。这次所选“太宗辨弓”文段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颇有自知之明,从自己对于弓箭的认识误区体悟到了自己对于治理天下缺乏经验与才识,文意浅显易懂,考生结合平时课内的文言知识积累,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古文化常识方面不会出现太多的阅读障碍。其中,一些关键的词语的义项,如“少”“好”“加”“示”分别在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贱息舒祺,最少)、《庄暴见孟子》(王语暴以好乐)、《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壁有瑕,请指示王)中出现过,而“邪”字也可以结合上句中的 “直”加以对应理解。加之这个文言语段划线部分是转述一段对话,三次“曰”的出现、两问两答的过程都可成为断句的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断句上的难度。但从考生答题的整体情况看,只有一部分考生能准确把握住断句的主体部分,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近”和“示弓”后断句,除了对“加”和“近以示工”句的陈述对象不能准确把握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考生只机械关注断句的语言标志,缺少对文段的整体内容的感知,在没有阅读完全文、弄通文意之时就想当然地断下去而导致了错断增多。
今年的断句考试中发现个别同学仍旧抱着“能多断不少断”的想法,而评分标准中则要求在必断处得分的基础上,对错误的断句,要错一处减一分,减完为止,这需要引起注意。今年在阅卷中还发现有个别同学用铅笔断句,虽然也能准确断出文段的句读,但同样不符合考试要求,是要扣分的。

[解析二:北京大学    王丰先]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全书294卷,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其主编和主要执笔人是司马光(1019-1086),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宝元进士,官至宰相。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除《通鉴》外,尚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涑水纪闻》。
司马光幼好《左传》,喜欢编辑旧事以成书。宋英宗治平元年(1066年)呈《历年图》五卷,治平三年(1066年)又呈《通志》八卷。英宗阅后,下令在崇文院内设置书局,供给笔墨、缯帛、餐点、果物等,命司马光继续编书,并准阅皇家秘府藏书。《通鉴》编纂就始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而最后成于宋仁宗元丰七年(1084),前后历时十九年。
《通鉴》一书由司马光与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先编长编,再作考异,最后由司马光综合成书,司马康订正文字。其修史方法之谨严科学、精神之一丝不苟,被后人称颂不已。其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共1362年。刘攽负责两汉史,刘恕负责魏晋南北朝,范祖禹负责唐五代史,均为一时之选。《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旨在为古代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借鉴,故名“资治”。全书体例严谨,脉络分明,熔裁贯通,历来有体大思精之誉。是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上的划时代巨著。历来研究、校勘、辨正、注释、解说者颇众,巍然而成“通鉴学”。其中宋元之际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在史林享有盛誉,而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也久负盛名。目前《资治通鉴》最流行者为中华书局点校本。国家图书馆现藏有司马光《通鉴》手稿残卷,依稀可见一代史家之风范。
【原文】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物,何能遍知乎!”
(《通鉴?唐纪八》)
【译文】
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十多张,自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近日把它们给弓匠看,他们说:‘都不是好材料。’我问其中的缘故,工匠说:‘如果木头的纹理不直,脉理就不正。弓虽有力而发出的箭不直。’我才明白从前辨别弓箭好坏不够精通。我凭借弓箭平定四方,对其认识仍不透彻,何况天下事物,怎能一一知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