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好集闭下设哪些公司:世界情色电影精品鉴赏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4:44:16
A

  1.阿黛尔·雨果的故事(法国)

  2.爱的躯壳(韩国)

  3.爱情万岁(中国台湾)

  B

  4.巴黎的最后探戈(法国)

  5.本能(美国)

  6.柏拉图式的性爱(日本)

  7.不道德的交易(美国)

  C

  8.残酷动机(美国)

  9.沉默(瑞典)

  10.赤桥下的暖流(日本)

  11.冲撞(加拿大)

  12.厨师、窃贼和他的情人(德国、法国)

  13.春宫片制造者(美国)

  14.春光乍泄(中国香港)

  D

  15.斗牛士(西班牙)

  E

  16.27个遗失的吻(俄罗斯)

  F

  17.法国中尉的女人(英国)

  18.复仇(美国)

  G

  19.感官王国(法国、日本)

  20.钢琴教师(法国)

  21.钢琴课(澳大利亚)

  22.高校教师(日本)

  23.公众对抗拉里·弗林特(美国)

  H

  24.亨利和琼(美国)

  25.红玫瑰白玫瑰(中国香港)

  26.红字(美国)

  27.湖畔美神(澳大利亚)

  28.毁灭(英国)

  29.活力(美国)

  30.火腿,火腿(西班牙)

  J

  31.肌肤下的秘密(英国)

  32.基卡(西班牙)

  33.继父(法国)

  34.键(日本)

  35.紧闭双眼(美国)

  36.禁忌的女人(法国)

  37.禁室培欲(日本)

  38.九个半星期(美国)

  K

  39.卡里古拉(意大利、英国)

  40.苦月亮(法国、英国)

  L

  41.蓝丝绒(美国)

  42.裂片(美国)

  43.璐璐的诱惑(西班牙)

  44.罗曼史(法国)

  45.洛丽塔(美国)

  M

  46.马莱娜(意大利)

  47.秘密(法国)

  N

  48.男孩不哭(美国)

  49.女人,生命中的舟(澳大利亚)

  50.挪娜(爱尔兰、英国)

  P

  51.漂流欲室(韩国)

  52.破浪(丹麦)

  Q

  53.七年之痒(美国)

  54.亲密(法国)

  55.青涩禁果(加拿大)

  56.情人(法国)

  57.情欲盲点(美国)

  58.裘德(英国)

  R

  59.人鬼情未了(美国)

  60.人性(法国)

  S

  61.萨得侯爵(法国)

  62.37o2(法国)

  63.搔首弄姿之夜(美国)

  64.色情男女(中国香港)

  65.上帝创造女人(法国)

  66.上海异人娼馆(日本、法国)

  67.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美国)

  68.失乐园(日本)

  69.十日谈(意大利)

  70.世纪儿女(法国)

  T

  71.唐·璜·德马科(美国)

  72.天国车站(日本)

  73.通往威尔斯韦尔之路(美国)

  74.偷香(意大利、英国、法国)

  W

  75.危险的美人(美国)

  76.危险关系(美国)

  77.危险接触(美国)

  78.我的黑夜比你的白天美丽(法国)

  79.我的姐姐(法国)

  X

  80.希拉里和杰奎琳(英国)

  81.下午的爱情(法国)

  82.鲜活的肉体(西班牙)

  83.心火(美国)

  84.幸福结束(韩国)

  85.性,谎言和录像带(美国)

  Y

  86.野兰花(美国)

  87.夜幕低垂(加拿大)

  88.一切都是合理的(瑞典、丹麦)

  89.英国病人(英国)

  90.永远的爱人(英国、美国)

  91.邮差总按两次铃(美国)

  92.欲望解析(法国)

  93.原罪(美国)

  94.云上的日子(法国、意大利、德国)

  Z

  95.朝朝暮暮(法国)

  96.遮蔽的天空(意大利)

  97.枕草子(法国、英国、荷兰)

  98.正中要害(法国)

  99.致命的诱惑(美国)

  100.忠贞(法国)

世界情色电影精品鉴赏(第二辑)目录

.阿特米西亚(法国、德国、意大利)

  2.爱经(美国、印度)

  B

  3.波拉X(法国)

  4.不要让我死于周日(法国)

  5.不忠(美国)

  C

  6.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国、法国、德国)

  D

  7.堕落(意大利)

  F

  8.法国悲情城市(法国)

  G

  9.戈雅(西班牙、法国)

  10.鸽之翼(美国、英国)

  H

  11.回旋(意大利、捷克)

  J

  12.假装我不在(法国)

  K

  13.卡米尔·克劳黛(法国)

  14.捆着我,困着我(西班牙)

  L15.雷克雅未克101号邮区(冰岛、丹麦、挪威、法国)

  N

  16.你的妈妈也一样(墨西哥)

  17.女孩(法国)

  P

  18.抛开你的手帕(法国)

  S

  19.珊德莉(美国)

  20.生活的发现(韩国)

  21.世界中心(美国)

  22.饰面(法国)

  23.四季商人(德国)

  T

  24.苔丝(英国、法国)

  25.唐璜(法国)

  W

  26.我的男人(法国)

  Y

  27.夜间守门人(意大利)

  28.忧郁星期天(匈牙利、德国)

  29.山节考(日本)

  30.欲望的隐晦目的(西班牙、法国)

  Z

  31.终止分裂(捷克)

  32.钟点情人(法国)

 

 本书是国内首部系统介绍世界经典“情色电影”的综合性辞书。全书四卷,介绍中外经典艺术影片百部。

  20世纪是诉说的时代,电影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语言之一。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至今不过百余年历史。百余年间,电影和人类其它艺术门类一样,表现形式、制作手段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研究课题却仍然是人类社会两大基本课题的深入与延伸:一是对人类对应物的认识,诸如宇宙、社会、自然;二是对人类自身的深入认识。您一定读过古希腊神话司芬克斯之谜吧?那种对人类自身的探寻既然与生俱来就注定会与人类永生相伴。

  我们刚刚跨越了一个世纪,也许因为某种世纪末情绪使然,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自身,世界电影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情色是人类经验的特殊呈现,也是民族生态和心态的集中呈现。情色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根本课题——人类越是向前发展,对自身的关注就越发深入,一部百年“经典情色电影”史就是人类通过电影发现内心、关照生存状态的美的探索史。世界电影对灵与肉的深入发现与探索在世纪之交臻于极致,达到空前的深刻和坦诚。标志之一就是一批世界级电影艺术精品的诞生。这些电影艺术精品既是20世纪人类思想的精华,反过来又推动着人类思想不断向前发展。当人类剥去文明的外衣直面自己的本性时,那种美丽、那种天然,会显得更纯粹、更真诚。在这一层面上,所谓“世界经典情色电影”其实就是百年世界经典电影的同义语。

  英格玛·伯格曼的《沉默》、弗朗索瓦·特吕弗的《阿黛尔·雨果的故事》、路易斯·布努艾尔的《欲望的隐晦目的》、卡洛尔·赖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大岛渚的《感官王国》、贝尔托鲁奇的《巴黎最后的探戈》、路易·马勒的《毁灭》、菲利普·考夫曼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大卫·克罗南伯格的《撞车》、罗曼·波兰斯基的《苦月亮》、让-雅克·阿诺的《情人》、拉尔斯·冯·特里厄的《破浪》、阿尔莫多瓦的《困着我捆着我》、简·坎皮恩的《钢琴课》、凯瑟琳·布蕾拉特的《罗曼史》、帕特里斯·夏尔洛的《亲密》……

  这些激动人心的影片昭示着人类电影的辉煌。

  “新理性主义”、“物化思想”、“法国新浪潮”、英国“文化反思电影”、“丹麦定理运动”、“俄罗斯诗电影”……

  这些电影家开一代风气,创造着人类电影的历史。百年“世界情色电影精品”涵盖了百年世界电影的经典。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古斯塔夫·马勒、杰奎琳·杜-普雷、F·J·D·戈雅、A·罗丹、乔治·桑、萨德、托马斯·哈代、D·H·劳伦斯、亨利·米勒、T·S·艾略特、玛格利特·杜拉……

  世界情色电影展现了这些世界级艺术大师的多彩人生。因此,百年“世界情色电影精品”也涵盖了人类艺术的精华。

  由逼真的照相性使然,电影在表现情与色时既有其它艺术门类无法替代的优势,也有自身毋庸讳言的困窘。百余年来,随着制作手段的尽善尽美,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越发深入,电影对情色的关注和表现本身也成为一道颇具文化意味的风景。默片时代电影就开始关注情色了,好莱坞的制片商注意用影片和剧照表现男女演员的迷人相貌。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开始禁止电影表现裸体和色情,结果那时以及其后数十年间的许多歌舞片、喜剧片反而充满色情幻想和性的象征,充满性的“八股”:用灯泡、沸水和波涛表现性爱——人类有时喜欢和自己开一些莫名其妙的玩笑。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禁令在60年代被取消。70年代欧美电影经常出现男女性爱的实际场面。一般认为伯格曼摄制于1964年的《沉默》是第一部“电影观念本身就包含露骨的色情场面的极为复杂和十分严肃的影片”,这是一个里程碑。当然由于主题晦涩,节奏缓慢,影片的色情场面并没有产生积极的票房效应,因此,它也应该是色情和商业未必成正比的范本。

  面对百年“世界情色电影精品”,我们和读者同样面对着无法回避的问题——该怎样区分浪漫与淫荡?该怎样区分美丽与丑恶?该怎样区分优劣与高下?该怎样区分情与色?当然,这也是电影家在不断思索和实践着的问题。本书试图采取一个相对简明的取舍标准,即主要看电影家对“情色”的思索是形而上的还是形而下的?也就是说,是以“情色”说人生、人性,还是沉溺于其中,绘声绘色?有了这种审美的眼光,有了这种健康的心态,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中外电影家竟然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情色”佳作,喷珠溅玉,叹为观止;我们发现原来电影可以把世界各民族的情感表现得那样美好,缠绵悱恻,荡气回肠;我们还发现人类情感竟然具有如此超凡入圣的魅力,摄魂夺魄,感天动地。

  英国导演迈克尔·温特伯特姆根据托玛斯·哈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裘德》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也是最地道的英国电影之一。除了原作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和深刻的宿命论以及人道主义精神之外,人物的构图、光线有如圣像,令人立即就可以感觉出那是欧洲经典艺术数百年积淀的结果;影片的外景芳草如茵,那一片鲜绿使人的心灵顿时鲜亮起来,一看就知道英伦三岛那片土地上的人与自然、与生命十分亲近,那是以诗的镜语诉说的美的极致;他们的表演总是那样深沉、那样幽默、那样经典,充满贵族气,即使儿童、乞丐亦如是。英国人的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自成流派,无论怎样变幻总有一种精气神一以贯之,那是一种美学传统,更是一种文化传统,是民族性格的鲜活呈现。看这样的电影有如望弥撒,会使我们和人性的彼岸更加接近,和艺术的本源更加接近,会使我们感受到灵魂的震颤,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近年,在电影鉴赏中有一种泛商品论,有的人甚至忘却了怎样确定和品味真正的艺术,摆脱这种困惑的最佳捷径就是看英国电影,尤其是他们根据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经典电影,那是真正的电影,真正的艺术。

  安东尼·明赫拉的《英国病人》揭示了战争是人类集体自毁行为这一主题,战争就是使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失去民族的归属,战争就是眼看着一生的挚爱死在怀里,你连悲哀的机会都没有。战争就是不会随着停战令的发布自然结束而将陪伴你一生的噩梦。汀托·贝拉斯的大型历史剧《卡里古拉》贯穿始终的基本冲突是人和神、权欲和本能欲求的冲突。一切欲求都受制于权欲,一切欲求都打上了政治的烙印。电影家以一段古史演绎着现代人对人类古老欲求的现代理解。法国人让-雅克·阿诺的《情人》以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悲剧表现了殖民者和土著民族的文化冲突、殖民者和东方人的种族冲突、富有的中国人和贫穷的法国人的经济冲突、婚姻交易和真挚情感的冲突;表现了一段注定不会有理想结局的相爱,和一种注定会留下永恒创伤的恋情。他以个人的哀伤对应人生的哀伤,使个人的恋情有了更宏大、更深广的人类命运感,有了超越故事的无法忘怀的审美魔力。

  法国女导演凯瑟琳·布蕾拉特的《罗曼史》应该是20世纪最坦率、最纯粹,因而也最令人震撼的“女性电影”,是对现代人心理和感官的双重挑战。凯瑟琳·布蕾拉特在《罗曼史》中展示了女主人公由妻子、情人、贞女、荡妇,直到母亲,也就是作为一个女性由生物学到美学的整个过程,展示了当代女性由生理到心理,由感官到精神的一种循环。这种对人类自身的读解既是置身于新的世纪之交的现代人对人类古老课题的自然传承,又是20世纪人本主义思潮发展的必然结果。

  加拿大导演大卫·克罗南伯格通过他的《冲撞》告诉我们:只要你是一个现代人就会和影片主人公一样无法回避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异化问题;无法回避机器作为人类生物功能的延续对人的生理、心理、情感的所有影响——正面的,负面的;也无法回避发展所带来的价值失范。就像电脑的应用无疑空前拓展了人类的心理空间、思维空间、生存空间,空前密切了人类交往,甚至改变了人类固有的关于时空关系的概念,然而,电脑在拉近人类物质距离的同时也在事实上加大了人类的心理隔膜——当人与人之间的亲近都依赖于电脑,当人类的创造成了图腾,那么,机器和人谁是主人?

  艺术家是时代的大脑,克罗南伯格对科学技术对人体的改造、人在这种突变面前的无奈以及人类终极意义与即刻享受关系的思索是人类在电脑时代生存的必然。而电影由于逼真的照相性和表现人类意识及潜意识方面的独有特性,使得克罗南伯格的这种思索尤其振聋发聩。……

  自从这个蓝色星球诞生人这种生物以来,人类就从来没有停止向各个领域的掘进。然而,任何掘进都替代不了人对自身的永恒、深刻的审视,任何追问都代替不了人对内心世界的追问。20世纪的电影和电影家使这种审视和追问闪烁着夺目的异彩。

  20世纪的电影在诉说人类情色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艺术美的极致,创造着人性美的极致。

  既然说到“情色”,20世纪的电影就无法回避另一个问题:什么是性感?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曾经为这个概念做出过形形色色的注解,或浪漫,或理性,然而人们仍然不得要领。因为“性感”不是说的,那是一种诗意的理解,那是一种微妙的体验,无法言说,却可以感觉。

  法兰西的碧姬·芭铎在白色被单前裸露玫瑰色的玉体,沐浴一片骄阳的一瞬,是性感。好莱坞的玛丽莲·梦露的裙子被纽约地铁的通气口吹起来,畅笑的同时下意识地按住喇叭状裙摆的一瞬,是性感。

  无论我们是否喜欢碧姬·芭铎,是否喜欢玛丽莲·梦露,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她们的作品,都不得不承认,她们既让我们见识了真正的性感魅力,又让我们禁不住发出风光不再的感慨。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个女神来满足自己,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性感,不同的性感体现着不同的时代性格。

  碧姬·芭铎时代的性感体现在她掀开被单走出时用睡袍裹住了玉体,而当代女星遇到同类情景时会一边畅笑一边裸身走出。玛丽莲·梦露时代的性感体现在风把裙摆吹起、她在开怀畅笑的同时,下意识地用双手按住了裙摆,而当代女星遇到同类情景则会毫不犹豫地把裙摆掀起来……

  碧姬·芭铎和玛丽莲·梦露是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她们的性感是男权社会眼中的性感。按照现代人的眼光,她们的所谓性感似乎更近于今日的纯情。

  时代真的不同了。

  碧姬·芭铎和玛丽莲·梦露创造了20世纪世界电影永恒的性感,她们的性感既臻于时代的极致又不可复制。

  我们生逢一个满眼风光的时代,什么都可能缺乏就是不缺性感。当代女星有着超越碧姬·芭铎和玛丽莲·梦露的美貌和金钱,然而却注定无法创造碧姬·芭铎和玛丽莲·梦露式的永恒性感。在一个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时代,性感不可能永恒。当《27个遗失的吻》中那俄罗斯少女沐浴时向小男孩展露娇小的乳房、平滑的小腹和凝脂般的肌肤时,情色是纯情的光彩;当《原罪》中的安吉丽娜·朱丽在床上展示性感的厚嘴唇和妖娆的形体时,情色是欲望的火焰;当《亲密》中两个中年男女无语宣泄时,情色是渴望的变形……

  情色折射着一个时代的风范,情色折射着一个民族的性格。每个人都可能从中发现自己的隐秘,每个人都可能从中发现人类精神的闪光。因此,我们对人类情色的观照其实是对世界各民族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的两极观照。

  本书试图以另一种语言,另一个视角为读者对“世界情色电影精品”的读解提供一个真诚的参照系;我们希望和读者通过本书进行一次电影艺术和人类精神美的对话;我们希望和一切朋友永远追寻人类的美好情怀。这是我们编撰这部书的根本目的所在。

  本着这样的原则,无论偏重“情”的抒写,还是偏重“色”的表现的影片都在我们的选题之内,因为在电影的审美实践中情和色的界限本来就无法截然分清,而我们又不想因为刻板的标准有遗珠之恨。但是也有一个度,那就是无论情、色只要入选的作品就一定是佳作,或者是有一定特色的作品,绝不滥竽充数。

  我们还注意掌握厚今而不薄古的取舍原则。上世纪70年代之前的某些“情色影片”和今天的读者毕竟有着相当的审美距离,但是如果因此一部也不选,就是对读者的不负责,我们选了,但仅限于某些无法逾越、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例如罗格·瓦迪姆的《上帝创造的女人》、英格玛·伯格曼的《沉默》。本书主要选取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情色电影精品”新作,注意选题的“实时性”,力求与当代世界电影发展同步,使我们尽可能使用时代话语和世界对话。希望我们的取舍会满足现代读者的审美需求。

  现代传媒空前发展的实绩之一是电影常识的空前普及,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不求甚解、自以为是的“影评人”。鉴于此,我们的作品分析将力求具有学术性,而无经院气,努力和读者进行平等的审美对话,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把本书编成“抄袭的杂烩”。我们不仅会分析作品表现了什么,更会分析电影家是怎么表现的。

  我们在对电影史、电影家自身创作历程进行必要的纵向回顾时,更注意中外电影、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横向比较。由于现代电影的综合性极强,一个人的现代艺术语汇程度直接影响着电影的接受程度,因此我们也注意了电影艺术和其它艺术门类的交叉比较。我们很看重上述比较,有了这种不同文化圈的比较,读解和接受电影时会很有底,许多道理不言自明。这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们撰写的电影小说力求既忠实于原作,又有独特的文学品格,具有散文诗、哲理诗的美学意味。“情色电影”多为唯美之作,由此生发的小说也注定是美文。

  我们无数次遭遇影迷朋友选择影片时的无所适从:“什么是好看的电影?”“你根据什么说这是一部好影片?或者是一部坏影片?”“情色电影和所谓‘三级片’,和黄色、淫秽有没有区别?”……在影视文化空前普及的态势下,某些影迷朋友仅仅因为缺乏基本影视鉴赏常识而对经典艺术电影误读、误解,这势必会影响我国总体影视接受和创作水平的提高。正是出于对此种现状的理解,在做出相应的分析、比较之后,我们为书中的每一部影片打了分,以星的多少评定影片的高下优劣。我们力求做到客观公正,但是电影鉴赏本来就是一种主观化的行为,因此,我们经过研讨为每部影片评定的星,对影迷朋友而言仅仅是一种参照。我们谨在这里提醒您,给一部影片多少颗星尽可以见仁见智,如果您通过我们的打分,对我们的鉴赏方法有所了解,并能够提出新的见解,从而在比较过程中使自己的电影鉴赏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这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情色是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无语凝噎。

  情色是大河之上、面对漫天彩霞时的无尽哀伤。

  情色是灯火迷离中瞬间错过了一生的挚爱、再回首时的婆娑泪眼。

  ……

  电影是镜,电影是梦。只要你怀有一颗真诚的心,只要你永葆至情至性的永恒追求,梦醒了,遗恨、缺憾和惘然也会成为一种美的体验。

 

《世界情色电影精品鉴赏》的出版让我们结识了更多热爱电影、热爱生命的影迷朋友。人们对电影的执着,对本书的关注出乎意料,令人感动。一个根本的共识是: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从电影本体、美的本体、人的本体关注人类本能欲望,关注人类美好情怀。第一次以坦然、纯粹、真诚的视点正视人体,正视情欲,正视人类自身。这是一次美的总 结,

  是一次文化的发现,可能也是激起真诚而又广泛对话的根本原因。

  朋友们殷切鼓励我们:这种对话只能深入,不能中断。感动之余我们更加体会到人们对现代社会的最重要语言之一——电影的由衷热爱,以及人们通过电影进行心灵沟通的深切渴求。现代人借助科技手段极大地拓展了思维空间,现代人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受到心灵的逼仄与隔绝。因此,超越的思索和心灵的对话几乎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求。鉴于此,继《世界情色电影精品鉴赏》(四卷本)之后我们又出版了《世界情色电影精品鉴赏》第二辑(两卷本)。

  《世界情色电影精品鉴赏》第二辑收入世界情色电影精品32部。体例、文化取向、美学精神仍如前编。区别是所选篇目更精当、题材更广泛、作品分析更接近电影本体,更具有“全球”意识,更注重对话精神,图片更多,装帧更精美……

  不仅我们中国人,整个人类都有一种惰性。即:凡是续编,无论电影还是图书常常一蟹不如一蟹,越做越糟。我们却要反其道而行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越做越精。21世纪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精致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没有理由不精致。我们曾经说过,人类需要和高贵的心灵对话,需要拥有精致、深刻的精神体验,那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原体验。既拥有惬意的、轻松的精神消费,又拥有精致的、深刻的精神体验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诗意的人生。

  献给朋友的书——与朋友的对话不能有丝毫的虚伪和粗糙,一定要真诚、美丽、精致。

  因为世界电影百年本身就是人类以精致、美丽、真诚的视觉语言进行心灵对话的历史。仔细梳理一下百年电影史,无论从电影本体、美学本体还是人的本体切入,我们都会发现这种无处不在的对话精神。而本编的每一部影片、每一个流派几乎都构成了一种连接现实与梦幻、物质与精神、过去与未来的人文现象。

  例如“新德国电影”运动及领军人物法斯宾德。

  我们不止一次说过,真正的电影在欧洲。这不是一种偏爱,而是对世界电影美学思潮的发展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梳理之后得出的必然结论: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的欧洲;“二战”之后,欧洲连续产生三个对世界电影发展有着极其深远影响的电影流派——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法国的“新浪潮”和德国的“新德国电影”运动。这三大“电影运动”把电影的种种可能性发挥到极致,对世界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无论当代电影如何发展,无论当代电影家多么伟大,无论他们的电影新作如何杰出,我们总能从中找出这三大“电影运动”的影子。其中,尤以“新德国电影”运动对当代电影的影响最为直接,最为深刻。

  “新德国电影”运动发轫于1962年春天的奥勃豪森电影节。当时有26位德国青年电影家联名发表《奥勃豪森宣言》,称“旧电影已经死亡,我们对新电影满怀信心。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电影语言……我们要创造的电影应该从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这个宣言本身就是人类对话精神的体现,此后德国电影逐渐摆脱传统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影响,走向世界,成为当时欧洲电影与世界电影对话的新的一极。

  “新德国电影”的电影家在电影的题材、叙事结构、风格以及造型语言的运用上各有建树,异彩纷呈。然而,他们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对电影艺术诗学特征的探索却有着某种美学的一致性。即重新确认电影的叙事功能,并将其纳入宏观的历史视野,将历史创伤和战后德国重建的阴暗画面交织展开,赋予历史思辨色彩和哲学深度。他们重视电影的大众性文化特征,从而克服了现代主义曲高和寡的艺术封闭性,在较高层次上达到了理性思辨与现实形象、电影审美与大众观赏性的生动融合与有机统一。

  “新德国电影”曾经产生过许多世界级的电影家和世界级的作品。然而,在所有新旧德国电影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R-W·Fassbinder)。无论我们如何评价“新德国电影”运动,无论我们如何评价当代德国电影,法斯宾德都是一位无法绕开的丰碑。有人甚至认为所谓“新德国电影”运动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电影历程”,这个人就是被誉为电影鬼才的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法斯宾德37岁即英年早逝,却拍摄了43部影视作品,这还不包括他亲自为自己的影片撰写的40多部剧本,不包括他创作和导演的话剧。法斯宾德的作品具有简朴、冷静、流畅、严谨;对小人物的同情,对不公正的抗议,对孤独无助的恐惧;以及将戏剧性、观赏性和民族性、现实批判性相结合的鲜明艺术个性。他常常以细节的累积创造冷峻深沉的情感张力,由个人命运揭示德意志民族的时代命运,揭示造成悲剧命运的个人、社会和人性的因素,由平淡的生活场景发掘当代人类冷漠与孤独的主题。


法斯宾德几乎创造和奠定了“新德国电影”运动的所有风格、样式、语言。他从来没有获得过诸如奥斯卡或戛纳等电影大奖,然而他的《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莉莉·玛莲》以及其它40余部电影作品却赢得了最广大的观众群,奠定了他和德国战后电影的世界地位。

  黑格尔、费尔巴哈;贝多芬、勃拉姆斯;歌德、席勒;施隆多夫、法斯宾德……德国人以 自己的终极追寻和超越的精神体验构筑着人类对话的巅峰。

  1976年,西班牙一代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埃尔(Luie Bunueli)执导了《欲望的隐晦目的》,以独具魅力的视觉语言与世界展开人性的对话。

  我们说过,西班牙是电影大国。主要理由是,在电影发展的所有重要阶段西班牙都诞生过世界级的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埃尔、卡洛斯·绍拉(Carlos Saura)、佩德罗·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而其中尤其不能超越的高峰是路易斯·布努埃尔。

  电影于1896年传入西班牙,几乎与世界电影的诞生同步。

  现代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埃尔(1910年-1983年)出生于西班牙的卡兰达。在马德里大学读书时与加西亚·洛加、拉斐尔·阿尔贝蒂和萨尔瓦多·达利等西班牙大艺术家同学。这种经历奠定了他日后电影创作的超现实主义风格。

  布努埃尔的创作生命几乎与现代电影的历史一样长久。他的所有作品——纪录片和故事片都是电影史的杰作,集中发挥了他的幻想、冷嘲和辛辣的社会讽刺才能,在风格与实际内容上都着重表明了摆脱僵死的社会和宗教束缚的必要性,具有天才的光焰。

  布努埃尔的作品一般具有关心幻想与现实的相互作用;夸张的表演;运用象征和离奇古怪的比喻表现人的幻想世界;夸张的视觉对比和摄影机的运动与剪辑象征性地传达电影家的思想,迫使观众自己去寻找幻想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以及针对资产阶级的社会讽刺、以冷嘲的方式为主等特征。

  选入本编的《欲望的隐晦目的》具有上述全部特征。

  影片呈现了三种视点:主人公马德奥的、观众的、电影家布努埃尔的。第一个视点是电影家营造的,第二个视点是电影家以缜密、严谨、瑰丽、经典的话语“强迫”我们自觉感悟的,俯视着前两个视点的是大师的视点。

  布努埃尔让我们在真切地历经一个情欲的梦幻时依稀感觉到人类欲望的隐秘和复杂,感觉到被隐晦欲望驱使下的人的虚伪和贪婪,以及真实和人性的不可捉摸。他的创作体现为对西班牙民族传统的自觉传承以及人类在超现实层面体现出的对话精神。任何真正的艺术精品都是人类对话的结晶——过去和未来、现实和超现实、人和心灵的对话。这种对话既是时代的又是永恒的。

  1974年,意大利女导演莉莉亚娜·卡瓦尼(Liliana Cavani)创作了曾经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大胆的电影《夜间守门人》。主题是战争和人性。

  莉莉亚娜·卡瓦尼曾就读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历史系,原想从事考古学,1960年却考入罗马电影实验中心。她的早期纪录片多为政治历史题材,其后的故事片创作也都带有政治色彩,她被认为是当时意大利知名的政治电影导演之一。莉莉亚娜·卡瓦尼喜欢从人性的角度解释历史和人物的行为动机,她常常把政治、暴力和性联在一起剖析和表现人性恶的一面。显然,莉莉亚娜·卡瓦尼并没有改行,考古为了穷究人性的演变;拍电影其实是她穷究人性的延伸与继续,是在借用镜语诉说她对人性穷究的体验。

  由于上述原因,莉莉亚娜·卡瓦尼当然会对某些已有定论和容易触犯众怒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独到的解释,她的某些作品常常引起广泛的争议,她本人也成为一位有争议的电影家。当年,《夜间守门人》的公映就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教会谴责、遭禁映,观众排队争相观看。争论的焦点集中于影片到底是一部深刻的反法西斯作品,还是一部泛人性的,客观上为法西斯主义辩护,美化性虐待,从而违背了历史原则,更违背了人性原则的作品。

  其实《夜间守门人》既不是深刻的反法西斯作品也不是为法西斯主义辩护,美化性虐待的作品。它只是莉莉亚娜·卡瓦尼作为一位曾经的历史学家对战争和人性关系的一种个人化的体验和诉说。这是20世纪70年代欧洲电影一种新的表现自由的方法。

  面对着这桩将近30年前的电影史公案,今人也许会更宽容、更超然一点了。经过30余年的历史沉淀,我们应该有勇气承认电影家的某些观点或者说态度没错。而当年所以产生那么激烈的争议主要还是由于每个人站在不同视点的结果——人们一时还没有找到对话的契合点。例如战争,对一位政治家而言他首先要申明的是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而对心理学家而言战争就是人类的一种集体自毁行为,它摧毁的不仅仅是某一个政治集团,不仅仅是某一个阶级或某一部分人。战争是人类破坏本能在特定社会契机下的总爆发,“是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虐待狂和受虐狂综合症的引爆管”。这不是理论问题,这是已经被人类各民族的许多政治灾难所验证的事实。

  其次,战争对人类的危害不仅仅是一时的,肉体的,显性的;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对人的心理的摧残不会随着“解放”而自然消逝,心灵的创伤会殃及几代人,甚至可能是人类永远不可愈合的创伤。《夜间守门人》的两个主人公——漏网的法西斯集中营军医马克斯和集中营的受害者露齐娅的个人命运其实是战争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停战有时间下限,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心灵创伤却不会随着一纸停战令而终结。

  30年后看《夜间守门人》我们的对话可能凝结为一个疑问:假如有一天与诱发历史疯狂相近的社会、历史因素重新出现,人类还会重现那种无人性的集体疯狂吗?人类能否有效防止这种集体疯狂的再次发生?能否杜绝《夜间守门人》的故事再度重演?

  同是战争题材,捷克共和国摄制于2000年,由扬·赫莱比约克(Jan Hrebejk)导演的《终止分裂》在战争和人性关系的揭示上远比《夜间守门人》深刻而又尖锐,却获得世界性声誉。26年蓦然回首,世界电影和人类本身都变得大气了,这种大气是几代电影家坚持对话的结果。

  捷克民族有着千年文明史。由于地处欧洲中心,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千余年来他们在不断地向人类贡献精神文明的同时,也饱受战争的困扰。这形成了捷克民族的独特民族性格——极其热爱艺术,极其热爱生命,与世无争,幽默坚韧。

  这是一个极其美丽的国度,风声和鸟鸣是他们的音乐;鲜花和芳草是他们的地毯;澄碧的流水记录着他们的生命律动;悠远的钟声倾诉着他们的心声……

  如果你曾经亲眼见过捷克大地的绿野,你会觉得侵略这样一个美丽而又热爱生命的民族是一种罪过。但是,捷克民族在历史上的确屡遭侵略。《终止分裂》的故事就以其中的一次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法西斯对捷克的入侵为背景,讲述了一个热爱生命、极富人情味的幽默故事。

  《终止分裂》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影片并没有常规战争片的硝烟弥漫、炮火纷飞,战争在这里仅仅是背景,是表现即使无人性的战争和仇恨也无法消弭或阻隔的人类之爱,表现必将超越一切的永恒人性的背景。主人公乔斯夫夫妇对犹太逃犯大卫的拯救其实是他们的人性的自我拯救,而小镇居民最终对他人的宽恕更是人类的自我拯救。

  扬·赫莱比约克把人性的真实含义赋予影片,以一种嘲讽、幽默的心态面对一场人类劫难,实际上向观众提出一种对人类尊严的省思。无论扬·赫莱比约克、扬·斯维拉克,还是莉莉亚娜·卡瓦尼,外国电影家早已经透过主义、政治、阶级的二元对立层面,而更细腻、更诗意地表现特殊社会形态下人的情感、人的本质,由对战争本身的关注跃升为对人性的关注。这是20世纪的人类在连续经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痛定思痛后对人性和战争的反思。这种思索是一种根本性的跃进——由对战争的谴责跃进到人性的呼唤。这样的对话只能产生于和战争有了一段时间距离之后。从《好兵帅克》到《夜间守门人》,从《夜间守门人》到《柯利亚》,从《柯利亚》到《终止分裂》,欧洲电影有着深刻的人文主义传统。他们将超越政治的人道主义、超越时空的人类挚爱的对话推向了极致。

  欧洲电影家同时也以自己的创作穷尽着电影、人性和人类情感的种种可能。

  法、英两国联合摄制于1979年的《苔丝》,由波兰电影家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执导。这也是迄今为止这位世界级导演最美、最具田园风格的影片,是他对电影本体和人的本体做出的最杰出发现。影片改编于英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同名小说。此前,小说曾被改编成无声电影。

  本次改编适逢罗曼·波兰斯基的妻子夏蓉在美国被残杀(1969年),他本人因为诱奸一个13岁的女孩而入狱42天(1977年),获假释,出逃法国之后。

  此前的好莱坞阶段,罗曼·波兰斯基作为当代最出色的电影家之一,既获得了电影创作的殊荣,也经历了个人生活的极端悲剧。由一个不想成为坟墓里最富有的享乐主义者,蜕变为一个相信人早晚要为自己曾经得到的幸福付出代价的宿命主义者,以及认为人类存在是一种荒谬状态的怀疑主义者。

  就在他心灰意冷,走投无路之际,几个法国朋友,其中包括那位曾以《泉水玛侬》的导演、《熊》和《情人》的制片人而蜚声世界的克洛德·贝里找上门来,邀请他执导影片《苔丝》。这对罗曼·波兰斯基当然是雪中送炭,是绝处逢生。于是,一次常规电影创作就成了对罗曼·波兰斯基的生命以及电影创作都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特殊文化行为。

  当年,正是罗曼·波兰斯基的妻子夏蓉在伦敦留给他的这本小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而他潦倒于洛杉矶时曾经送给另一个情人——德国女演员金斯基阅读。他当时认为,有朝一日小说改编为电影,金斯基将是最理想的女主角——将一部小说改编为电影的动机和结果竟然和两个漂亮女人息息相关,罗曼·波兰斯基的一生和创作正应了中国人那句老话:造化弄人。

  托马斯·哈代的同名小说描写在一个人类行为由阶级差别和社会偏见所左右的世界上,单纯和无知如何受到出卖,同时探讨了其发生的因果关系。作品试图说明苔丝一生的悲惨命运都来自于一些偶然因素,这体现出哈代作品的悲观主义和人类无法改变自身命运的宿命观。显然影片《苔丝》的创作十分契合罗曼·波兰斯基当时的心态,也成为与他此前一贯的黑色幽默、沉迷于人类异常关系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距离最远的,最优秀的全新作品。

  《苔丝》创造了电影本体和美的极致。假如有人只允许我们选出一部迄今为止法国电影史最有田园风味、最有诗意的影片,那只能是罗曼·波兰斯基的《苔丝》。影片连获恺撒、戛纳、奥斯卡电影大奖。那也可能是人类电影史最富于诗意的一次对话。

  《苔丝》的成功说明,在人类对话领域没有“大国”和“小国”之分。我们当然不会忘记,波兰民族曾经诞生过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居里夫人;还诞生过伟大的音乐家肖邦、鲁宾斯坦;也诞生过伟大的电影家罗曼·波兰斯基、基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slowski)……

  罗曼·波兰斯基、基斯洛夫斯基都是波兰人,却分别与法国人合作实践着自己的电影之梦。这种特殊的创作方式本身就是人类对话精神的呈现。

  而法国新一代电影家里奥斯·卡拉克斯(Leos Carax)以及弗朗索瓦·奥桑(Francois Ozon)的电影创作在颠覆传统的同时,也体现为与前辈电影大师的人文精神的链接。他们在作品中表现了现代人追问自身时那种寒彻肌骨的荒诞与绝望。这种人的追寻是当代电影的母题,是世界电影几代电影家对话精神的物质呈现。

  20世纪电影在直面人类灵与肉的冲突,表现人类美好情怀时尤其坦然、纯粹、真诚,凸现着人类情感摄魂夺魄、感天动地的魅力。

  说起当代电影,没有人不知道日本国的今村昌平,以及近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两部影片《鳗鱼》、《赤桥下的暖流》。其实,真正为今村昌平带来世界性声誉的是他那部拍摄于1983年的《山节考》。20年后再看这部影片仍然有一种生命的震撼。再过20年,今村昌平的《山节考》也仍然会是上世纪最优秀的电影之一。因为人类将永远面对人性的拷问,生命的拷问。

  今村昌平1926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一个医生家庭。1946年进入早稻田大学读西洋史。1951年大学毕业,进入松竹电影公司从小津安二郎学导演。主要作品有:《哥哥》(获日本文部省大臣奖)、《猪与军舰》(获《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七名、第12届蓝绶带奖十佳影片第一名、日本电影记者协会奖最佳作品奖、NHK十部佳片第三名、1966年电影剧作奖,此片为他获得世界性声誉)、《人的蒸发》、《日本昆虫记》、《诸神的欲望》、《日本战后史》等等。

  今村昌平的风格可以用“挖洞”形容。为了追寻人的存在意义,对人的欲望层深挖、掘根。他所谓的根就是性,就是和父辈的联系,和日本民族习俗有关的传统,以及这些传统的影响。数十年创作生涯中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把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做了一个详细的剖析。人们所以认为今村昌平能够永葆青春,根本原因在于他的电影创作始终贯穿着立足本民族文化,与人类内心、与世界的积极对话意识。

  在《山节考》中,今村昌平通过自然写实的镜头语言,表现了一个恪守陈规陋习的原始山村世界。影片是一部寓意幽远的生与死的平实挽歌,生命与人道的不朽命题被赋予了深沉的庄严感。《山节考》的最主要特点就是电影家用历史与哲学的眼光对日本民众的生存状态进行的深刻而全面的挖掘。在充分体现原生态的同时,又注重分析对整个民族文化基因的深远影响。整部影片犹如一部浸润了现代理性精神的民族史诗。

  今村昌平说:“我在《山节考》中想表现年迈的人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这样能更加突出生命的含义与重量感,更能体现活着的生命的重要性和对人类发展的价值。”

  今村昌平对阿玲婆死的奉献的展示是对日本文化传统的一种现代解读。“生”的另一端是“死”,这是日本文学的一个传统命题。在日本传统文明中“死”并非消极、被动的,也未必是濒于绝路的无奈选择。日本艺术家笔下的死亡很像春光烂漫时静静凋零的樱花,哀艳、凄恻而又充满诱惑与神秘的美。日本人视死为一种无限广博的归宿,一种可以微笑、从容而去的解脱。阿玲婆以牺牲谱写一首生命之诗,今村昌平以镜语挥洒着一个电影家对大地与生命的满怀敬畏。

  其实如果我们勇敢一点,人性一点,就应该承认:至少在整个东方民族,即使牺牲的表面形态不尽相同,然而,哪一个母亲不是以自己的牺牲换来后代的生存?哪一个母亲的生命不是为了后代的生存而在本质上近似于阿玲婆式的生命?阿玲婆是一种象征,《山节考》也是一种象征。是日本的,也是人类的一种生命形式的象征。因此,这种对话必然会引起整个人类的震惊。因此,它在20年后也仍然会是人类最震撼的电影之一,因为它让我们直面人类那最原始的生命形式。

  英、法、德三国联合摄制,由著名“情色”导演居斯特·加克金(Just Jaeckin)执导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则让我们见识了人体与情欲的诗意化和情欲与诗意的视觉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根据英国20世纪小说家戴-赫·劳伦斯创作于1928年的小说改编。原著在英国被禁30年,出版该书的企鹅出版社被控出版淫秽作品,直至1960年才被宣告无罪,小说亦同时解禁。

  劳伦斯认为自己的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最好是拿给所有17岁的少女们看看”。居斯特·加克金的电影《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则以唯美的视觉语言揭示了女性独立性意识的自我萌发和自我救赎。

  居斯特·加克金是用视觉语言说故事、说情欲的高手。

  他把影片主人公康妮与梅勒斯的情感故事拍得恍如伊甸园的美丽传说。

  将人体与情欲诗意化,将诗意视觉化,似乎只有电影才做得到。在这个意义上小说和电影没有可比性,那是两个不同的艺术“系统”的对话而不是“比较”。

  美、英两国1997年合拍,伊恩·索夫特利(Lain Sofferett)导演的《鸽之翼》获1998年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等多项提名,让我们见识了人性美的极致。

  《鸽之翼》属于那种看一次电影,犹如参加了一次望弥撒,经历了一种超越的情感体验的精致之作。

  《鸽之翼》改编于美国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的早期同名小说。伊恩·索夫特利有意回避了原著拐弯抹角的叙事风格,抓住了原著敏锐探讨人类表象和复杂心理的这个重要人文精神,同时充分发挥视觉艺术的种种可能性揭示人类心理,既构造了美的视觉空间,又构造了丰满的心理空间,使《鸽之翼》由一部小说成为一部真正的电影。

  伊恩·索夫特利以精致、大气的视觉语言追问人性不可知的隐秘;以影片主人公凯蒂、米莉和莫顿三个人的情欲链接着善良和邪恶、忠诚和背叛、人性和贪欲的两极。

  我们应该喜欢这部精致而又大气的作品。精致不是矫情,不是做作,而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超越的精神体验。精致的电影是毕生难忘的电影,精致的人生是美丽高贵的人生。任何系统只要与一个生命系统相互作用,就意味着它变成了生命的镜子或投影,发展到最后其自身就会染上或具备生命的性质。

  《鸽之翼》就是这样一部人的本性和超越的精神体验对话的真正的电影。

  不企望所有人都相信上帝,但是可以企望所有人都体验美的弥撒。

  在一个有思想的艺术家那里性从来都不仅仅具有生物学意义,而必然从感官上升为心灵的体验,从本质上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例如今村昌平的《山节考》、贝尔托鲁奇的《巴黎最后的探戈》、大卫·克罗南伯格的《冲撞》、卡洛尔·莱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伊恩·索夫特利的《鸽之翼》等等。

  他们的电影创作证明,20世纪的世界电影就是人类在电影本体、美学本体、人的本体的真诚对话。

我们在《世界情色电影精品鉴赏》第二辑中也在努力高扬着这种对话精神。

  我们所说的对话主要是一种精神需求,是人类滋长精神力量的土壤。对话态度的前提就是谈话双方由原来的不平等到平等。

  真正的对话结果是要激发一种突变,生成一种新的东西。这种对话是在两个平等的对 手之间进行的。“用一种形象的话说,在这种对话中,文本就像是一部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得到读者的反响。又像是一个具有无限魅力的提问者,用自己一个个深邃而迷人的问题迫使理解者做出回答。而理解者一接触到这样的问题,就受到启发和感悟,所以他的回答已经不是那种死板的一问一答,而是将回答在瞬间转化为新的提问,从而使提问中有答,答中有问,问的时候已经有所理解,理解了一个问题就是进入一个新的更高层次上的发问。这样就不断地将对话引入更高的层次,使它成为一个开放的事件,使文本的意义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不断生发,直到无限。”(腾守尧《文化的边缘》)

  本着这样的态度,我们有意继续把影片的读解定位于“作品分析”而不是“评论”。在作品分析中我们摒弃了那种非此即彼的判断,只想与读者以电影为媒介进行一种平等的对话。我们不想如某些写手那样评判了电影,再评判电影书籍。像蝗虫一样一路啃下去,留下一片残渣当做成果自鸣得意。我们也不想把自己的评判视为终极的“审判”,把自己的结论视为终极的“发现”,煞有介事,自说自话。我们认为以那样的态度对待充满对话精神的20世纪人类电影,实在有些犯傻。那种态度本身就是对人类艺术、人类精神的一种误读,就不具有对话精神。电影评论的根本“解放”是对话精神的确立。而不是以言不及义的猜谜运动代替电影本体的分析;不是把无法切近电影本体、离题万里的误解、误读和扭捏作态当做潇洒、新潮而自欺欺人。

  曾经有人认为观众是上帝,也有人认为评论家是上帝,还有人认为电影家是上帝。其实我们都不是上帝。德国19世纪的大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不是早就说了吗:上帝已经死了。任何论说都只能是一种论说,任何分析都只能是一种分析,任何解释都只能是一种参照系。我们能做的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一种平和、平等的心态中接近一种更新和更强有力的精神追求——对于“对话”造就的高深精神境界和审美文化的追求。

  有了这种对话精神,我们才能逐渐接近电影本体、美学本体、人的本体。

  由于电影语言的特殊性和电影文化的实际普及状况,电影的对话还应该有一个常识性的前提。

  那就是,我们在分析任何一部影片前应该知道:现代电影是导演的艺术。剧作、表演、音响、影像、剪辑等只是导演艺术的五个基本元素,而不是相反。

  我们还应该知道电影是视觉艺术,以镜头的组接叙事、表意。因此,电影评论可以很随意,又不可以太随意。电影的读解事实上存在着专业与非专业之分。某些用一连串作者自己看了都会晕头转向的“新名词”连缀起来的“深刻”未必具有专业品位。

  我们最应该了解的是:一个具有电影专业素质的评论家,或者您声称自己正在写有关电影的评论时,最重要的不是说出一部影片说了什么,而是电影家是怎么说的!道理很简单,电影评论不是猜谜,也不是闲极无聊时东拉西扯的潇洒。在您恣意“猜测”了影片的故事和思想之后,如果您反而说不清电影家到底是怎么说的,那么您的猜测,您的潇洒又从何说起?人们该怎样与您对话?

  无论怎样界定电影的属性,无论怎样界定电影评论的属性,只要您在推荐、评论一部影片,就不应该回避电影家到底是怎么说的这个问题。一篇影评只有回答了电影家到底是怎么说的才算接近了电影本体、美的本体、人的本体,也才能真正实现对话的旨意。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宋·陈与义《临江仙》)这是一种疏放的对话,这是一种宁静的对话,这也是一种有声有色的视觉化的对话。中国传统文人常常有着很高的艺术气质,不仅仅是诗人,不仅仅是画家,不仅仅是哲学家,而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文化人”。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模式”,就创造了对话的“边缘领域”。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继承和高扬这种对话精神。人类对话意识是超越的,人类优秀艺术作品也是超越的。

  电影是20世纪人类心灵诉说的最重要的语言之一;世界电影灵与肉的发现在世纪之交臻于极致;所谓“世界情色电影精品”就是百年世界经典电影的同义语。

  情色的诉说是美的诉说、人的诉说、超越时空的心灵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