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用百货批发市场:有一线“道德底线”是不能碰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29:21
2011年12月02日10:44  林伟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林伟
近读一则古老的故事:说是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后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达成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得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得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后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是,那只受K的A猴子打得特别用力,可能是深知拿香蕉要饱受皮肉之苦吧。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得很惨,只好作罢。后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了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众猴群起而攻之。
据说这就是道德的起源。笔者认为,这则故事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哲理,那就是有一线“道德底线”是不能去碰的。
所谓“道德底线”,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在现代社会里,由于职业不同、地位各异,“道德底线”也有所不同。为官有为官的“道德底线”。如果不守规矩,以权谋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那就是为官的“道德底线”不保,由此滑下去,成为腐败分子的并不鲜见。
翻开那些落马贪官的犯罪档案,几乎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他们都是因为守不住“道德底线”而最终万劫不复的。胡长清、陈希同、李嘉廷、慕绥新、李真等腐败分子,从党的领导干部堕落为人民的罪人,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守住做人的底线,私欲极度膨胀,政治上蜕化变质,生活上奢侈糜烂,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唐朝“卒徒”出身的宿州太守陈蟠,因贪赃被处死时,居然索笔题诗:“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四行小诗,言简意赅,将从高官到死囚的经历一语道尽:就是因为没有守住“道德底线”。
由此可见,守住“道德底线”是一个为官者思想修养、法纪观念、自控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一个为官者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守住了“道德底线”,将成为推动自身进步的原始动力;守不住“道德底线”,则可能走向堕落或毁灭。
因此,笔者认为,为官者要守住“道德底线”,务必坚持四慎。慎微,即防微杜渐,从小事、点滴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失小节之时也就是毁大节之始。慎初,就是要谨防“第一次”。人生贵善始,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为官者要想清正廉洁,永葆本色,不能不把好第一关,死守第一道防线。慎独,就是要谨防放纵自我,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应自觉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欺于“暗室”,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慎欲”,就是要在功名利禄面前不心乱神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工作和生活中把握好“参照系”,不搞横攀竖比,做到以普通人的良心自责,以党员的良心自律,以公仆的良心自警,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典范。(四川新闻网太阳鸟时评)
(来源:四川新闻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