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成二 build:磐安“生态立县”的生动实践及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31:57

磐安“生态立县”的生动实践及启示

第35期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第二调研组

2010年9月29-30日,为深入学习实践中共浙江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浙江行政学院第35期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到磐安县调研生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学员们听取了磐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情况介绍,与县委办、县府办、环保局、行政学校、生态办等单位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了新城区、中国中药材之都、磐安工业园区、玉山向头、尖山管头等。我们认为,磐安“生态立县”的实践,对全省各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现将磐安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供有关方面参考。

磐安位于浙江中部,面积1196平方公里,人口20.9万,九山半水半分田,为雁荡山、括苍山、会稽山、仙霞岭的发脉处,是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的发源地,素称“群山之祖、诸水之源”。1939年设县,1958年并入东阳,1983年恢复建制,县名出自《荀子.国富》“国安于盘石”,意为“安如磐石”。2009年,磐安实现生产总值40.7亿元,财政总收入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18元,分别是复县初的76倍、157倍、120倍和45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磐安的山依然青翠,水依然清澈,天空依然湛蓝,空气依然清新。

一、磐安“生态立县”的生动实践

这些年,磐安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县”目标,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方式转变,逐步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磐安的“生态立县”实践可用一句话来概括:保护绿水青山,做好发展文章。

1、紧抓绿色主线。磐安认为,作为纯山区县和经济欠发达县,绿水青山是最大的特点,生态环保是最大的优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20世纪90年代,确立“生态富县”发展战略,2004年丰富完善为“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三大战略,2010年提出了“推动跨越发展、加快绿色崛起”战略主线和“建设生态经济区、打造休闲养生城”工作目标。显然,绿色发展主线始终贯穿磐安的发展实践。

2、突出生态主题。磐安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立县之本和发展之基。复县之初,积极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等工作。20世纪90年代,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大力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试点工作。根据自然条件、发展基础和生态环境,提出并实施“中间(大盘山)保护牢、两边(诸永高速沿线和磐安台地)开发好”的思路,合理安排空间布局。2001年,编制了全国第一个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和全省第一个绿色农产品规划,2003年编制了金华市第一个生态县建设规划,陆续出台实施20个乡镇和工业、农业、旅游等6个重点领域的子规划,以及循环经济、水土保持、污染防治等专项规划,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建设规划体系。同时,县委在2003年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县的决定,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以系统的规划引领和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大力推进生态县建设。

3、做足特色优势。磐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生态县。大盘山是全国唯一以中药材野生种子资源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县内平均气温比周边县市低2-3度,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被誉为“浙中大盆景、天然氧吧城”。磐安是“中国香菇之乡”,是全国鲜香菇的集散地和出口基地,去年鲜香菇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有家种和野生中草药1219种,“浙八味”中有五味(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白芍,俗称“磐五味”)主产于磐安。磐安是“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列入了龙井茶原产地保护。目前,磐安依托花溪、夹溪、百杖潭等一批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和玉山古茶场、榉溪孔氏家庙两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以及玉山管头、尖山佳村、安文东川等一批特色旅游村,突出山水养生、中药养生、运动养生、文化养生、森林养生等特色,致力打响“山水磐安——休闲养生好地方”旅游品牌。2009年,全县接待游客首次超过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87亿元。今年1-8月,接待游客99.8万人次,旅游收入3.03亿元。

4、严把生态标准。磐安把发展绿色高效的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一方面,提升发展生态工业。坚持清洁无污染标准,通过产业导向目录加以约束和控制工业项目,积极发展生态工业。突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园区,按照“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的要求,严把企业环境准入关,实行部门联合考察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目前,磐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认证,13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以“一乡一品一园”工程为抓手,重点抓好有机绿色品牌,形成了茶叶、中药材、食用菌、高山蔬菜、经济林等优势产业。在全省率先出台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施用政策,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杀虫灯物理防治。近年来,组织起草28个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规范),其中国家级标准2个(天麻、白术)。目前,磐安拥有4.9万亩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5.4万亩森林食品基地,55个农产品获得国际或国内有机、绿色食品认证。白术和玄参连作试验、浙贝母无硫加工技术、高山蔬菜无公害技术的突破和推广,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的提升。

5、提升环境质量。以国家生态县建设为载体,着力把磐安建设成为空气清新、山水秀美、城乡洁净的宜居家园。以“美化磐安”、“清洁乡村”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前,磐安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6个,占比达84%;省级生态乡镇19个,实现全覆盖。全县森林覆盖率从复县时的57.5%提高到目前的80.1%,出界断面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空气环境质量全年稳定在二级以上,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名列全省前茅。2008年成为第一批省级生态县,2010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建设技术核查,预计年底前将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成为国家生态县。

二、磐安“生态立县”的有益启示

1、绿色理念为先。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磐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而且随着对生态文明认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升华,从原先的“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升华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进而开展“绿色崛起”实践。

2、保护生态为基。磐安坚持保护和发展“两手抓”,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宁可放慢发展的脚步,也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决不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同时,深刻认识到“保护不是不要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毫不动摇地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保护生态作为第一责任。

3、集聚集约为要。磐安坚持在集聚集约的基础上提升,重点解决“在哪里发展”、“怎样加快发展”问题。一方面,集聚发展生态经济。立足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条件,确立了“两带四区”的空间发展布局,逐步形成集聚化发展生态工业、绿色化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化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另一方面,集聚集中山区人口。磐安通过下山移民,引导人口往新城区、中心镇、中心村集聚,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

4、生态项目为重。磐安每年确定一批以城乡生活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生态基础建设项目。2003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5亿多元,完成重点生态项目和示范整治项目1300多个。通过生态项目建设,全县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3%和5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100%和80%以上。正是这些生态基础设施项目的投产,才支撑了磐安的生态立县。

5、民生福祉为本。磐安坚持把富民作为“生态立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复县之初,磐安是我省五个贫困县之一。1996年底,磐安率先摘掉“贫困县”帽子。2007年底,磐安全面完成“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的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40元。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18元。正是农民在保护生态中实现了收入的持续增加,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才得以更加协调。

三、几点具体建议

近年来,磐安的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磐安可持续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需要加以解决,特别是生态建设投入资金大与县级财政实力薄弱之间矛盾突出,加快发展愿望迫切与环境保护要求严格之间矛盾突出,加快发展耗能增加与节能减排指标约束之间矛盾突出。建议有关部门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1、建议适当提高生态补偿资金比例。近几年,磐安为“留一方净土,送一江清水”,作出了很大的牺牲。随着我省生态补偿政策的出台实施,2006-2009年磐安分别得到1341万、1341万、1515万、2205万元的生态补偿资金。然而,磐安得到的资金占2006-2009年全省生态补偿资金(2亿、6亿、8亿、10亿元)的比例,分别为6.7%、2.2%、1.9%、2.2%。这样的比例与磐安的生态贡献有些不相称,建议予以适当提高。甚至可以考虑对生态保护地区给予足够的财政转移支付,减轻其发展经济的压力,提高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2、建议实行力度更大的生态补偿政策。一是按照《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生态补偿资金的20%与境内大、中型水库面积相挂钩。而磐安虽为“四江”源头,但由于各大流域出水比较分散,没有大型水库,也不宜建大型水库,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几乎得不到补偿,建议调整实行与流域集雨面积相挂钩的合理办法。二是按照《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生态补偿资金的30%与省级生态公益林面积相挂钩。而磐安由于“靠山吃山”等历史原因,当时申报生态公益林不多,这块生态补偿资金得到很少。建议重新申报生态公益林面积,或者实行生态补偿资金与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相挂钩的合理办法。

3、建议合理安排“十二五”节能减排指标。磐安原来的工业基础薄弱,大量企业都属劳动密集型企业,耗能少、排污少。2009年,该县万元GDP综合能耗仅为0.43吨标准煤,远低于全省0.74吨的平均水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50吨、139吨,分别比2005年下降16.67%、16.77%,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展望“十二五”发展,如果节能减排指标继续“一刀切”,势必使原先能耗较低、污染较轻的地区反而压力更大,无异于“鞭打小牛”。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对磐安等生态保护地区发展的制约非常大,建议制订实行更为科学、更为合理的指标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