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公安局宋志雄: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向井冈山进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20:36:51
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向井冈山进军 XIA1957,2009-10-10 17:00:26


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向井冈山进军

1927年8月7日  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暴动。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并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在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提出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候选人名单中,并没有列上毛泽东。在讨论时,蔡和森认为中央的核心领导机关需要增加新鲜血液和杰出人才,这样有利于贯彻新政策,彻底清除右倾投降主义残余。因此他提议,去掉名单中的张国焘,换上毛泽东。李维汉强调说,毛泽东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得党员群众的拥护,在农民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是政治局委员的合适人选。其他一些与会人员也表示赞同。毛泽东感谢同志们对他的信任,一再表示他要去湖南,需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秋收起义中去,不宜加入政治局。最后,大家尊重他的意愿,选举他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实际上,就对于中国革命发展的影响而言,真正具有关键意义的,倒不是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是否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而是他在会上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并身体力行打起中国共产党的红旗迅速领导了秋收起义,探索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对于“枪杆子里头出政权”的内涵,毛泽东在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上也做过解释:那个时候,给我安了个名字叫“枪杆子主义”,因为我说了一句“枪杆子里头出政权”。他们说政权哪里是枪杆子里头出来的呢?马克思没有讲过,书上没有那么一句现成的话,因此就说我犯了错误,就封我一个“枪杆子主义”。的确,马克思没有这么讲过,但是马克思讲过“武装夺取政权”,我那个意思也就是武装夺取政权,并不是讲步枪、机关枪里头就跑出一个政权来。
毛泽东原话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极其重要意义的论断。
毛泽东在论述工农红军的起源时曾说: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
8月12日 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从武汉到长沙,住在“板仓杨寓”。会见湖南省委书记易礼容,到长沙县清泰乡板仓农村调查农民土地问题,了解到农民要求全般解决土地问题。
(到长沙,毛泽东首先到长沙县清泰乡就近作农民土地问题的调查,了解湖南社会情况和群众心理状态,聆听农民对解决土地问题的革命要求,从而“知道湖南的农民对于土地问题一定要全盘解决”,并草拟了四条土地纲领,为湖南省委讨论土地革命问题提供了蓝本。在板仓杨寓,毛泽东邀请当地4个农民、一位篾匠和一位小学教员,开了两天调查会。在长沙,毛泽东又征询了从湘潭韶山来省城的5个农民的意见。他重点了解农民对土地问题的态度,从中寻找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政策。他这样忙里偷闲的一着,确实对秋收起义制定正确的解决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有方针起了关键作用。)
8月18日 出席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的中共湖南省委会议,讨论贯彻八七会议确定的新策略、进行秋收暴动。
8月20日 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8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会议制定了详尽的秋收起义计划。会上大多数人都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集中力量,以长沙为中心发动起义,而不是按中共中央的要求在湘中、湘南、湘西、湘西南进行全省暴动。会议还决定用共产党的名义来号召,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会后,彭公达前往中央报告秋收起义计划,毛泽东则在湖南江西边界四处奔走,传达和落实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秋收起义计划。
毛泽东和湖南省委领导的震惊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却不同凡响,它第一次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帜,具有开创性意义,标志着毛泽东的革命实践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瞿秋白在一个多月后的一次政治局常委会上要说:“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泽东。”)
8月31日 晨,乘火车去安源部署武装起义。途经株洲时,会见中共株洲镇委宣传委员朱少连、湘潭县东一区区委书记陈永清等。听取他们的汇报后指出:现在要搞秋收起义,搞武装暴动。敌人打我们,我们要还击。株洲是个重要地方,要把这个地方的工作抓紧恢复起来。首先要解决团防局,同时破坏白石港的铁路桥。
9月初 从株洲到安源,以中共中央特派员和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身份,在张家湾召开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会议。传达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报告湖南省委改组及新省委制定的秋收暴动计划,通报了各地秋收暴动的准备情况。决定正式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余洒度,副师长余贲民,参谋长钟文璋,下辖三个团。
(在安源,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确定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军事部署。将中共掌握的湘东、赣西一带的工农武装力量和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共约5000人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警卫团的团长、年仅22岁的卢德铭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第一师下辖第一团:国民政府警卫团;第二团:主要由安源工人和安福、永新、莲花、醴陵等县的农民自卫军组成,驻安源;第三团:主要由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组成,驻铜鼓;第四团:收编黔军邱国轩团残部。
秋收起义的最初计划,是攻打湖南省会长沙:一团、四团打平江,二团打萍乡、醴陵,三团打浏阳,各路得手后分三路包抄长沙,在长沙城内工人暴动为内应下,内外夹击,一举占领长沙城。)
9月6日 得知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关于秋收暴动日期的决定后,立即以中共前敌委员会名义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三个团下达秋收起义计划与部署,要他们积极作好暴动准备。在安源将工作安排就绪后,同潘心源等赴铜鼓第三团领导秋收起义。
(按照毛泽东的要求,何长工等人仿苏联红军军旗式样,制作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红底象征革命,旗中央的红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镰刀斧头代表工农群众,说明中国工农革命军是不同于国民革命军的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力量。1927年9月9日,中共湖南省委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爆发。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三团从铜鼓出发,向白沙河进军,一举攻克白沙城,团党代表潘心源将毛泽东交给他的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插在了白沙城头。军旗猎猎,激励着战士们奋勇战斗。
毛泽东以《西江月?秋收起义》描写了中国第一支工农革命军的战斗风采: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秋收起义、文家市转兵和向井冈山进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作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领导了著名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毛泽东闻名遐迩,从此“毛委员”在红军历史上响亮无比。)
9月9日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铁路工人破坏了长沙至岳阳和长沙至株洲的铁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和师部在驻地江西修水县城宣布起义。第一团立即从修水出发,向湖南平江长寿街进军,先师部一天到达渣津。
同日 与潘心源途经浏阳张家坊时,被团防局的清乡队抓住,在被押送去团防局处死的路上,毛泽东机智脱险,死里逃生。
(这段传奇经历,毛泽东曾向美国记者斯诺简要谈起过,体现了当时的白色恐怖已达到了顶点。最后是凭着毛泽东的机智灵活、农民群众的冒险掩护才得以脱险。毛泽东后来说:“当我最后安全地走到农民赤卫队那里时,我的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
9月10日 到达江西铜鼓萧家祠第三团团部。在全团排以上干部参加的中秋聚餐会上,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湖南省委秋收暴动计划及安源张家湾会议确定的军事部署;正式宣布驻铜鼓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要求全体指战员响应湖南省委号召,立即武装起义。
(克服了重重困难,以秀才身份第一次领军的毛泽东终于完成了起义前的千头万绪。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的三路人马分别从各自的驻地出发,朝预定的目标猛扑过去。应了毛泽东的一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三路起义部队先后受挫。
第一团在与敌人激战时,收编过来第四团突然倒戈,从后面袭击一团。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受到前后夹击的第一团不得不在卢德铭的率领下撤往平浏边界。
第二团开始还挺顺利,先是攻占了醴陵,接着又进占了浏阳。但是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包围下,部队损失了大半才得以突围出来。
第三团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敌人重兵攻击,在激战后也且战且退,向浏阳上坪转移。)
9月14日 率第三团退至浏阳上坪,获悉第一团已在金坪失利。当晚,召开第三团干部会议,主张放弃原定攻打长沙的计划,暂时向江西萍乡方向转移,要第一团尽快与第三团会合。并致信中共湖南省委,建议停止执行长沙暴动计划。十五日,湖南省委决定停止原定十六日晨在长沙举行暴动的计划,暴动延期举行。
9月17日 同苏先俊率领第三团辗转到达浏阳孙家塅与卢德铭、余洒度率领的第一团会合。在孙家塅主持召开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军事行动问题。余洒度主张继续进攻长沙,毛泽东等多数人主张向南撤退。会议决定退往湘南。会后,第一、第三团分两路向文家市前进。
9月19日 秋收起义部队第一、第三团及第二团余部会师浏阳文家市,尚有一千五百余人。晚上,毛泽东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工农革命军的行动方向问题。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否定了师长余洒度等坚持的“取浏阳直攻长沙”的意见,在总指挥卢德铭等支持下通过了毛泽东关于放弃进攻长沙的主张,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这是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
同日 中共中央作出再攻长沙的决定,这个决定没有实行。
(湖南的毛泽东、彭公达、罗荣桓、谭政、何长工、谭震林、宋任穷、张子清、杨立三、曾士峨、钟期光、郭鹏、刘先胜、杨梅生、张令彬、谭希林、赖毅、龙开富、杨世明、余光文、王耀南、潘振武、李子骥、滕代远、朱少连、蔡会文、伍中豪、寻淮洲、刘炎、王杨烈、郭咏泉、谢南岭、袁健、潘福岩等领导或参加了秋收起义。)
9月20日 早晨,在里仁学校操坪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全体人员讲话,宣布中共前敌委员会关于不打长沙转兵向南的决定。毛泽东说:中国革命没有枪杆子不行。这次秋收起义,虽然受了挫折,但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的武装斗争刚刚开始,万事开头难,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我们有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群众的支持,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继续勇敢战斗,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我们现在力量很小,好比是一块小石头,蒋介石好比是一口大水缸,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大城市现在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要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去,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
(毛泽东的讲话,像一盏明灯,为处在危难之中的中国第一支工农革命军指明了方向;如一股清泉,给困惑迷茫的工农革命军将士灌输了前进的力量。这支不足千人的部队随即向南开拔。这一走,就走到了罗宵山脉的井冈山。在那里,毛泽东开辟出了一条实行武装割据,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此举意义极其重大,连美国记者斯诺的夫人海伦?斯诺在访知这段历史之后,也看得十分透彻,她这样写道:“1927年,毛泽东主义在湖南浏阳县问世。”显然,所谓“毛泽东主义在湖南浏阳县问世”,就是指的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转兵,转败为胜,从而开辟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方向。
有趣的是,毛泽东当时在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操场的讲话,还极大地影响了外面趴在墙头的围观者,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杨勇、胡耀邦,也是趴在墙头看热闹的一员,但是,他们听懂了毛泽东通俗、生动、形象的讲话,并深受影响。几年后,他们都参加红军当了红小鬼,几十年以后,一个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一个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9月21日 同卢德铭、余洒度率领工农革命军,由文家市出发,沿罗霄山脉南下,向江西萍乡、莲花前进,开始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进军。
(南下征途充满险情。周斓获悉起义军“系全国著名共产党首领毛泽东在主持”后,“立即加派第八军一团车炳谦营长于二十四日全部赴浏阳协剿,一面通令各军,如获毛逆者,赏洋五千元”。这给工农革命军转移造成了极大困难)
9月25日 工农革命军拂晓从芦溪出发,向莲花前进。总指挥卢德铭为掩护主力撤退而英勇牺牲。毛泽东向部队讲话,要求指战员不要怕行军困难,不要怕暂时受挫,要看到光明。晚上,工农革命军到莲花县甘家村,毛泽东听取当地党组织负责人汇报,得知莲花县农民自卫队九月十八日攻城失败,牺牲十二人,被捕九十余人等情况,决定攻打莲花县城,营救被捕同志。随即召开有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军事会议,作出具体部署。
9月26日 工农革命军清晨从甘家村出发,向莲花县城前进。在当地党组织和革命群众配合下,攻克莲花城,俘虏县保安队队长;从监狱中救出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七十余名;打开县府粮仓,将粮食分给贫苦群众。下午,毛泽东在县城召开莲花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听取朱亦岳等汇报莲花县党组织、农民武装以及永新、宁冈农民武装斗争等情况,证实井冈山确有两支地方武装。
9月29日 同余洒度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永新县三湾村。当地群众由于不了解工农革命军,大都躲进山里。毛泽东要求各单位立即分头上山喊话,向群众做宣传,群众陆续回村。当晚,主持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主要是:一、整顿组织,将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陈浩为团长,下辖一营、三营、特务连和军官队、卫生队。改编时,提出去留自愿,愿留则留,不愿留发给路费,希望他们继续革命。二、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三、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连、营、团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
(这一创新性做法一直沿用至今,对于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湾改编”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会后,毛泽东从建立落脚点出发,给袁文才及中共宁冈县委负责人龙超清写信联系,派三湾村一农民送到井冈山北麓宁冈茅坪。
9月30日 在三湾枫树坪向全体指战员宣布中共前敌委员会关于部队改编的决定,并作动员讲话。他说: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带了一军人。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你们都是起义出来的,一个可以当敌人十个,十个可以当他一百。并强调指出: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离开三湾向宁冈古城前进前,毛泽东在枫树坪向战士和干部讲话,并宣布行军纪律: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拿群众一个红薯。工农革命军当天进驻宁冈县的古城。当晚,毛泽东在古城文昌宫主持召开有宁冈县党的负责人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即“古城会议”),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初步总结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讨论了“安家”和开展游击活动的问题。会议进一步了解了井冈山地区情况,确定对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采取团结、改造方针;尽快在茅坪设立后方留守处和部队医院。部队随即在井冈山周围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10 月6日 带少数随员到大仓村会见袁文才。鼓励袁文才扩大和巩固部队,坚持革命斗争,做好王佐的工作,并决定送他一百枝枪。经与毛泽东面谈,袁文才消除了疑虑,当即拿出几百块银元赠送工农革命军,并表示要积极帮助筹备军粮和安置伤病员,并答应上山做王佐的工作。
10月8日—10日 毛泽东和团部决定,留下伤病员和留守机关,部队沿湘赣边界开展游击活动,扩大政治影响,调查井冈山周围情况。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主力先到湖南省酃县进行革命活动,打击反动势力,发动群众,联络农军,解决经济给养问题。
10月12日 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到酃县十都,派何长工去长沙、衡阳等地向中共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汇报秋收起义部队情况,打听南昌起义部队的下落。
10月13日 随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团部到酃县水口(在井冈山西麓)。在水口的朱家祠、桥头分别听取当地党组织代表的情况报告,要他们回去发动农民尤其是贫苦农民,恢复农会,准备武装暴动,开展反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师长余洒度、原三团团长苏先俊以向中共湖南省委汇报为名,脱离工农革命军。
10月15日 在酃县水口叶家祠主持新党员欧阳健、赖毅、李恒、鄢辉等六人入党宣誓仪式,各连党代表参加。带领新党员宣读入党誓词:“牺牲个人,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连党代表回去后就组织连队党支部,抓紧发展新党员的工作。
(入党介绍人分别介绍了发展对象的简历。接着,毛泽东便走到排列在最前面的6名发展对象面前,依次地询问了他们很多问题。轮到赖毅时,毛泽东问:“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要翻身,要打倒土豪劣绅,要更坚决地革命!”赖毅坚定地回答。毛泽东点了点头。问完之后,他又指着那3个外国字,向大家解释这是英文C.C.P,念“西西皮”,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
宣誓结束后,毛泽东说:“从现在起,你们都是光荣的共产党员了。今后要团结群众,多作宣传,多作群众工作,要严格组织生活,严守党的秘密”。散会时,毛泽东又叮嘱各连党代表要抓紧发展党员工作,以后各连都要像今天这样分批地举行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不久,各连的党支部都建立起来了。连队有了领导核心,各种工作开展异常迅速。
工农革命军在酃县期间,酃县地下党负责人周礼找到毛泽东,汇报了酃县党团组织和农会组织保存下来的力量和敌情状况。毛泽东肯定了酃县党组织在白色恐怖下发展党员、恢复农会的工作很有成绩,同时指出:要依靠农民,要多找那些满脚是泥巴牛屎的农民做朋友,把他们组织起来,扩大革命力量。同时要尽快发展秘密农会,建立农民武装。
从此,酃县党的工作纳入了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斗争的范围,成为井冈山根据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毛泽东为了工农革命军下一步征战的需要,还请周礼提供三点帮助:一是弄一张酃县地形图,二是找一个可靠的向导,三是侦察一下茶陵的敌情。周礼当即做了安排,到一个教书先生那儿找来一张旧地图,派一个党员当向导,派堂兄周策长跟他一起去茶陵侦察敌情。毛泽东从酃县党组织这里也得到了启示,这就是工农革命军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群众工作应该成为革命军队的一项重要任务。
趁在酃县休整的机会,毛泽东抓紧对部队进行有关的建党建军工作。根据秋收起义和文家市转兵以来对部队中党员、军官、士兵情况的了解和考查,毛泽东在水口还着手连队建党工作,以实现三湾整编提出的“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毛泽东亲自找建党对象谈话,亲自主持赖毅等六名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指示各连党支部抓紧新党员的发展工作,迅速建立连队党支部。
罗荣桓亲身参与了毛泽东在湖南酃县水口发展士兵党员、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伟大实践。罗荣桓在自己连队发展党员时,也请毛泽东出席入党宣誓仪式并讲话。罗荣桓后来说:在士兵中发展党员、把支部建在连上,“意义是伟大的”,“对于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起了决定的作用”。)
10月22日 率团部、第三营、第一营一连、特务连从水口出发,经下村入遂川县境,经戴家埔到大汾镇宿营。途中休息时同副连长张宗逊交谈说,中国革命离不开农民,武装斗争一定要与农民运动相结合,把农民武装起来。
10月24日 在荆竹山向部队作动员讲话,指出上井冈山要建立根据地,要求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及王佐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为此,宣布工农革命军三项纪律:一、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三、打土豪要归公。当晚,率部队上山到达大井,受到王佐及其部队的欢迎。
11 月初 率一部分部队回到宁冈茅坪,开始创建以宁冈为大本营的井冈山根据地。
11 月上旬 在茅坪象山庵主持召开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听取各县的情况汇报,然后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问题提出意见,要求与会者迅速行动起来,重建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动群众打土豪,分财物,筹款子,尤其要巩固和发展地方农民自卫军。
(自从1927年8月奉命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毛泽东同妻子杨开慧、儿子在长沙县板仓短暂相聚又即分离,一直音信全无。上井冈山以后,毛泽东曾用暗语写了一封密信给在板仓的杨开慧,说他出门后,开始生意不好,亏了本,现在生意好了,兴旺起来了。这封信经历了不少曲折,直到1928年初才到杨开慧手中。杨开慧深知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征战湘赣边界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她日夜挂念,写下一首《偶感》诗,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思恋和担心:
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孤眠谁爱护,是否亦凄苦?书信不可通,欲问无人语。恨无双飞翮,飞去见兹人。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远在井冈山的毛泽东,不可能看得见妻子的这首思念至深的诗。在当时那种恶劣的斗争形势下,他无时无刻不在操心着工农革命军的生存和发展,他在为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力量绝处求生的惟一希望而竭尽全力。
为了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毛泽东首先致力于恢复和发展边界各县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边界各县党组织全部被敌人破坏了,只剩下少数避难藏匿的党员。1927年11月上旬,工农革命军上山后,毛泽东即在茅坪象山庵召开了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原党组织负责人会议,指示各县重建党的组织,深入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同时,建立红色政权。12月,毛泽东派毛泽覃等到宁冈的乔林乡开展建党工作,建立了乔林乡党支部。鉴于边界各县党组织几乎完全是农民成份所构成,因此,毛泽东在恢复和重建党组织的同时,十分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对党员进行形势、路线和政策教育,批判逃跑主义和盲动主义,反对地方主义和宗族主义。)
11 月18日,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县城。从宛希先的报告中获悉,团长陈浩等不发动群众,不筹款,仍按旧县府一套办法进行工作,群众不满。毛泽东在宁冈立即给茶陵去信,批评陈浩等人的错误,主张打碎旧的县政权机构,充分发动群众,建立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工农兵政权。进驻茶陵的工农革命军按照毛泽东的意见,成立了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工人出身的谭震林当选为政府主席。同时,还建立了县赤卫大队、县工会、县农会等组织。
11 月 对宁冈县作详细调查,写下宁冈调查。
同月 朱德、陈毅在赣南上犹地区派毛泽覃到井冈山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联系。毛泽覃在宁冈茅坪见到毛泽东,介绍了南昌起义军余部的情况以及朱、陈派来联系的意向。毛泽东同意毛泽覃留井冈山工作,决定派专人到朱、陈部联系,欢迎两支起义军联合起来。与此同时,在桂东鹅形游击的工农革命军第三营同在茶陵的工农革命军第一营取得联系。不久两营在茶陵会合。
12月18日 致信中共湖南省委,提议改组前敌委员会,表示朱、毛两部建立联合领导的意向。
12月  团长陈浩等不顾宛希先、张子清反对,令部队向湘南撤退,企图投靠国民党第十三军军长方鼎英。毛泽东等闻讯从茶陵城郊出发,赶到茶陵湖口追上部队,命令停止向湘南转移。召开营以上干部紧急会议,揭发陈浩等人叛变投敌行为。毛泽东当即决定把部队带回宁冈砻市。谭震林率茶陵二百多名赤卫队随工农革命军到砻市,被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二营。召集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战员大会,总结攻打茶陵的经验教训,规定和宣布工农革命军三项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在讲到怎样打仗的问题时说:现在敌强我弱,不能用过去的那套战法,更不能硬拼。从前井冈山有个“山大王”朱聋子,同官方的兵打了几十年交道,总结出一条经验,叫做“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儿”。是个好经验,不过他打圈只为保存自己,不是为了消灭敌人,扩大根据地。我们改他一句: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打圈是为了避实击虚,强敌来了,先领他转几个圈子,等他晕头转向暴露出弱点以后,就抓准狠打,打得干净利落,打得要有收获,既消灭敌人,又缴获武器。最后毛泽东概括起来说: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我们的战术。
1928年1月初 为策应万安农军暴动和开辟遂川县工作,在宁冈砻市向工农革命军发布攻打遂川的命令,要求指战员一体执行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和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并说:井冈山西面是湖南、东南面是江西,俗话说“没江西人不成买卖,没湖南人不成军队”。湖南兵多,土生土长,力量较强。江西多是客军,与当地反动武装有矛盾,战斗力也弱一些。我们来一个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欺,到江西遂川去活动。
1月中旬 在遂川县城五华书院主持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和万安、遂川县委联席会议。总结井冈山工农革命军和万安农军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提出“敌来我去,敌驻我扰,敌退我追”十二字诀,以对付敌人的进攻。
1月25日 布置部队再次从遂川县城分兵下乡,并向部队进行纪律教育。根据部队第一次下乡的经验与教训,宣布工农革命军最早的“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不骂人。要求部队每到一地,都要检查六项注意的执行情况。
2月下旬 派毛泽覃到宁冈大陇进行土地革命试点。后来,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宁冈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早进行土地革命的县。
同旬 率领工农革命军一部到永新县秋溪乡,开展群众工作,打土豪筹款子;亲自培养和发展一批工农分子入党,建立了秋溪乡党支部;对永新进行社会调查,随后写下《永新调查》。
2月 从1927年10月迄今,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宁冈、永新、茶陵、遂川都有了中共县委,酃县有了特别区委,莲花也有了党组织。宁冈、遂川、茶陵建立了县工农兵政府。宁冈、茶陵、遂川、永新等县都有了地方武装。土地革命已经开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已初具规模,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3月上旬 中共湘南特委派代表周鲁到井冈山,贯彻执行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和给湖南省委的指示,指责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工作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宣布中央给毛泽东以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撤消现任省委委员的处分;取消中共前敌委员会,成立单管军中党的机关、不能过问地方党的师委,以何挺颖为书记,毛泽东改任师长。令工农革命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去支援湘南暴动。
3月中旬 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长毛泽东,指挥部队分三路离开井冈山,向湖南酃县中村集中待命,没有直去湘南。到酃县后,看到湘东群众运动很发展,想到茶陵活动,使湘东与湘南联系起来。
3月19日 在酃县中村召开有三千余人参加的军民诉苦大会,并讲话,号召贫苦工农团结起来,开展打土豪、建政权、分田地运动。随后,分兵各乡,发动和帮助群众打土豪,平分土地。
(龙开富回忆说:“中村插牌分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最早的一次分田试点,它的成功经验为以后的桂东沙田分田运动,《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3月20日 在中村给工农革命军上政治课,讲述当时的政治形势和中国革命的任务,阐明坚持井冈山斗争的重要性,指出无产阶级不是无产游民,批评危害革命的“左”倾盲动主义。在这里对部队连续进行了一周左右的思想政治教育。
3月下旬 得知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遭到广东、湖南国民党“协剿”军的南北夹击,在湘南难以立足,决定兵分两路赶往湘南,接应和掩护这支部队撤退。立即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离开中村,向桂东、汝城方向前进;命令袁文才、何长工率第二团向彭公庙和资兴方向前进。沿途一面行军打仗,一面做群众工作。
3月30日 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到达桂东县沙田圩。在沙田万寿宫召开军队干部会,决定分兵深入附近乡村,广泛发动群众,打土豪,搞分田试点,建立工农兵政府。
4月3日 针对部队受“左”倾盲动主义影响发生违犯纪律的情况,在沙田集合部队进行纪律教育,宣布和解释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4月20日前后 毛泽东在酃县同朱德初次晤面。
4月24日前后 朱德、陈毅率领湘南起义一部分直属部队从沔渡到达宁冈砻市,毛泽东率领担任后卫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在掩护湘南起义部队转移后也回到砻市。这样,分别由毛泽东和朱德等领导的两支革命军队胜利会师,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力量。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确定了以罗霄山脉中段为根据地,发动群众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向北发展,向南游击的方针。两支部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下辖两个师一个教导大队:朱德兼第十师师长,宛希先任党代表;毛泽东兼代第十一师师长,何挺颖任党代表;陈毅任教导大队大队长。会议讨论决定:趁“五四”纪念日召开军民联欢大会,庆祝两军胜利会师,正式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接着,出席中国共产党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委书记。
(1928年4月底,朱毛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在井冈山砻市广场隆重召开的井冈山会师暨红四军成立庆祝大会上,毛泽东出人意料地背上了匣子枪。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陈士榘回忆:会师这天天气很好,井冈山碧绿如洗,红军标语鲜艳夺目,到处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我清楚地记得,自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到上井冈山,从来没有看见毛泽东背过枪。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看见他背枪就是在宁冈砻市红四军成立大会上。这天,毛主席特别高兴,他挎上匣子枪,走到行伍出身,经常一身戎装的朱老总跟前诙谐地说‘背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罗’。不过,大会一结束,毛泽东便把枪交给了警卫员,以后再也没见他携带过枪。”
毛泽东在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
在井冈山的大井,毛泽东旧居的旁边有两棵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常青树,一棵是红豆杉,一棵是椤木,毛泽东站在树下问战士们:站在这儿能看多远?战士答:能看到江西和湖南。毛泽东听后用浓郁湖南口音坚毅地说:站在这里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而且还要看到全国、全世界。
杨得志上将1928年在井冈山时,是红四军28团3营9连的班长,他回忆说:“我们这个班在八面山哨口呆过,那时天气很冷,身上穿的还是两件单衣,下面垫稻草,上面盖稻草。我问他们冷不冷,他们说不冷。其实不冷是假,关键是有一股子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支撑着红军去战胜严寒啊!”
正如毛泽东所说: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毛泽东后来多次对外国朋友谈过亲身体会:“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这个方法就是从反动派那里学来的。我们就是从蒋介石那里学来的。”这里所讲的“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对毛泽东自己来说,便是在秋收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实行了“枪杆子”与“民众运动”的结合。
红军时期军旅歌曲《秋收起义歌》这样唱道:                         
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
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哎,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革命永远向前进!
跟着领袖毛委员,走上雄伟的井冈山,革命要有立脚点,地是根来枪是胆。
工友农友团结一条心哎,红色政权扎下万年根,革命永远向前进!向前进!)


(中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