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薇:幼儿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5:04:59
好的幼儿园有10个标志
对孩子们来说,幼儿园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扩展他们的普通知识,强化他们与别的孩子匹配的能力,促进他们探索世界的兴趣。幼儿园标志着从学前到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让幼儿园的孩子准备上小学并非意味着以学习知识来取代游玩时间,强迫孩子们掌握一年级的“技能”,或依靠标准化的考试来评估孩子们的成绩。
幼儿园的“课程表”实际上包括这样一些事:快餐时间、休息、个人和小组活动、外加我们认为传统教育的一些活动。在此阶段,孩子们已渴望学习和拥有一颗天赋的好奇心。具有早期幼儿教育和儿童开发丰富背景的老师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他们身体、情感和智力成长所需的教育。通过对幼儿园管理学的研究,美国幼儿教育专家提出一个优秀幼儿园的10个标志:
1、孩子们正在玩玩具或与别的孩子玩。他们不是无目的地四处活动或强迫他们长时间安静坐下来。
2、一天下来孩子们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象搭积木、扮演游戏、图画书、涂料和其它艺术材料,另外还有桌上玩具。孩子们不总是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
3、一天中,老师要分别与个别孩子、小组和所有孩子工作在一起。
4、教室用孩子们自己的艺术作品、他们自己发明的拼写字和口述故事来装饰。
5、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孩子们学习数字和字母。探索动植物自然世界、烹饪、服务、准备快餐等都是对孩子们有意义的活动。
6、填写工作表不应是他们的基本活动。
7、只要天气许可孩子们每天有机会到室外活动。户外游戏决不能被太多的教学时间所占用。
8、全天任何时候老师可以读书给孩子们听,不要只限于小组讲故事的时间。
9、课程表适用于那些比别的孩子强的孩子和需要额外帮助的孩子。因孩子们的经验和背景不同,他们不会在同一时间以相同的方法学同样的东西。
10、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期待上学。送孩子上幼儿园父母感到安全。孩子们感到高兴,因他们不会哭叫或常生病。
个性化幼儿园各种各样,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背景课程也是各种各样。但所有发展适当的幼儿园教室将有一个共同点:焦点聚在孩子的整体发展上。
国外幼儿教育ABC
尽管世界各国关于幼儿教育的方法、形式繁多,但是其基本的教育原则大体上是一致的。现概括如下:
一、使所有幼儿均能适应的原则。这是幼儿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因为幼儿能否适应学前阶段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以后学校教育的成败。因此,许多国家特别注意研究每个幼儿的家庭经济情况、社会地位、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素养等因素对幼儿的影响,然后根据幼儿不同的经历、素质、独创性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自然会提高每个幼儿对教育的适应性。
二、促进思维的原则。幼儿教育一方面要适应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帮助幼儿掌握越来越复杂的思维方法。要多让幼儿接触实际,观察事物,并加以集中、分类、比较。鼓励幼儿经常反复思考一个问题,这是一种奠定思考方法基础的手段。
三、依靠自身发展的原则。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强加于人的。幼儿教育只能在幼儿毫无对抗情绪的情况下进行,促使他们自愿地得到发展。汇集各种知识、印象,在自己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这一活动过程是在成人指导下,靠幼儿自身的努力完成的,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因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创造各种能给幼儿带来新感受的环境,以帮助他们从各种感受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广泛持久的兴趣。这是幼儿自我教育的动力。
四、重视能力培养的原则。学前阶段,应该让幼儿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周围五彩缤纷的世界,逐渐丰富感性知识。知识只有成为智力活动的推动力才具有价值。因而,教师不应该把精力放在毫无意义的知识罗列上,而应该明白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发展幼儿的注意力、感觉能力、知觉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五、面向未来的原则。今天的幼儿教育不可能给予幼儿解决未来社会问题的答案。但是,必须考虑怎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思考,发现并鼓励他们的新想法,在创造性方法的运用中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
六、追求人格平衡发展的原则。追求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是当前世界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学前期是幼儿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许多国家提出"学前教育应为幼儿未来的人格形成打下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人格才能得到均衡发展。"幼儿的个性是在社会团体中,依靠集体的力量得到发展的。心理学家瓦伦说:"幼儿的'自我'只有处在与他人的'自我'相互作用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给予幼儿个人活动机会的同时,应给予他们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并教给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方法。
国外幼儿教育的4个新观念
美国最近出现—批新的幼教专家,他们对传统的幼教观念与做法提出了许多革命性的挑战,提出了幼儿教育的四个新观念。以下是新旧两种育儿观念的比较,以及在知道这些新的幼教观念之后,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
新观念1
感觉胜于思考
父母与婴儿之间的感情品质,有助于激发婴儿的脑部发育,健全婴儿的感情能力与智力。
旧思维
传统的幼教专家认为,教养婴儿的重点应放在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许多父母就以为对孩子进行脑部发育课程的训练,就可以使孩子变聪明。这些训练课程包括教学录像带、高智力玩具等。
新思维
让孩子过早辨认文字、数字、颜色、形状,会迫使孩子使用较低层次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发展学习能力。这就好像马戏团训练小狗数数一样,其实它并不是真的会算术,只是在表演一项特技。父母应该将重点放在建立孩子的感情能力上,在孩子不同的发展时期,感情能力都扮演主导的角色,主要是通过感情来学习。所以,父母应该懂得如何与孩子互动,以激发他对所处世界的热情与好奇。
父母应该怎样做
父母心中要记住—件事——“最重要的是孩子感情能力的发展”。正如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儿童心理学教授葛林斯本所建议,要以孩子的感情发育为中心,这就好像要训练一个优秀的棒球队,而教练就是“感情”。这不但让你更清楚地知道如何与孩子建立感情联系,也可以让你对孩子的其他问题,如,腿部肌肉发育的问题、听力等问题有更好的了解。
新观念2两个月的婴儿不止是哭闹的动物
婴儿如何认识他所处的世界,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但新的理论正挑战着传统的说法。
旧思维
直到现在,许多幼儿发展专家还认为,婴儿从出生到两个月还不具备社交、认知的能力,也没有这些需求。他们认为,初生儿只有一些基本的生理活动循环,例如:睡与醒,白天与黑夜、吃饱了或饿了、哭闹等等。
新思维
心理学家史登博士对传统的幼儿发展理论提出挑战,他认为婴儿出生就是社交动物。新生儿从一出生开始,就会对所处的世界有一些假想,持续展现出主动寻找刺激的行为,而且有所偏好,并且这些偏好似乎显示出他们的感情取向。如果没有安抚孩子和对他说话、唱歌,父母就无法建立孩子的生理循环。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互动,可以刺激婴儿脑部神经的连结,协助他接收外来的信息。
父母应该怎样做
葛林斯本教授建议,父母可以记录下孩子特有的生理循环时钟与互动方式。从宝宝一出生开始,就要将他当作一个独特的个体,然后你可以有技巧地带领他认识这个世界,启发他的想像力,减少他的挫折。这也是学习如何协助你的孩子规范他感情的时候。可以用安抚的声音或抚慰,帮助过度亢奋的婴儿安静下来。
新观念3感情的环路从两个月大开始建立
从两个月大开始建立出建立大约在婴儿8周大的时候,一个奇迹似的事情发生了。小宝宝的视力开始进步了,第一次,他可以清楚地看到父母,并且直接和父母做眼神的接触。这个初次的视觉经验在社交与感情能力的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旧思维
母亲将信息与感情灌注给孩子,而婴儿像个空的容器,被动地接受。
新思维
宝宝的参与对于建立稳固的依恋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对婴儿的深情凝望,将得到孩子爱的眼神,造成双方脑内啡浓度的上升,如此完成了一个感情的循环,有如一个爱的环路。在这个母亲与婴儿爱的感情系统中;会发展出来“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能力。这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形,不只在于思想与行为的层面,还包括生理层面,也就是母亲与孩子的脑部与神经系统是连接在一起的。母亲与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互动越多,就越能帮助孩子在玩耍以外的时间安静下来,直到下一回的玩耍开始。在这种互动模式下,父母成为孩子的感情防护网,让他学习将兴奋的情绪安定下来,帮助他日后有能力处理高涨的情绪,使孩子成为一个感情上能够包容、有弹性的人。
父母应该怎样做
当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形发生时,父母和孩子都会体验到正面的感受。反之,则会体验到负面的感受。如果产生的大多是负面的感觉,就要检讨一下互动模式。父母应该互相帮助,找出是什么原因妨碍和孩子心灵相通。有些专家指出,即使是负面的感受也是有价值的。这种心灵不通,然后试着修补、重建的过程,是在敌导孩子学习包容、弹性与建立自信,让他了解,外界对他的感情有所响应,而伤害是可以被修补的。
新观念4帮助孩子化解羞耻感
在婴儿快满一岁的时候,他们逐渐从爬行慢慢开始学走,此时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也开始有了改变。舒尔指出,研究者观察到,12个月大的幼儿从母亲那边获得较多的正面呼应,而18个月的孩子则获得较多的教导与指引。
旧思维
传统的学者认为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护孩子,并帮助他们社会化的副产品,但是传统韵研究者并不认为羞耻感可以促进孩子的脑部发育。相皮,他们认为应该减少让孩子感到羞愧的处境。
新思维
最新的幼教理论认为,避免孩子产生羞耻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羞耻感也未必是绝对不好的。脑神经生物学的一些研究者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处境,事实上可以刺激右脑的发育,这部分主要掌管创意、情绪与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觉不要太久,而且能够跟随着一些复原与补救的经验。新一代的专家认为,让孩子真正受伤害的并不是羞耻感,而是父母无法帮助孩子从羞愧中复原过来。
父母应该怎样做
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小小的羞耻感来促进其社会化是很重要的。尴尬(羞耻感的成份之一)大约在14个月大时出现,当母亲发出“不可以”的指令,紧跟着是孩子低垂的头与难过的表情开始产生。孩子从兴奋(开心地在墙上涂鸦),忽然间掉落到很泄气的情境(母亲“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兴奋的情绪(好吧,让我们一起刷墙壁吧。)在这一个快速的过程中,脑部许多部分开始活动,并且产生许多连结,使得这整个脑部系统获得更紧密的锻炼,让孩子在感情与自律能力上都能有均衡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必须记住,要赶快让孩子从羞耻感中复原过来。长久的羞耻感会让孩子自我封闭、易怒甚至产生暴力倾向。1、犹太人的幼儿教育
在日本有一位犹太人写了一本书,书名是《犹太人的教育》,作者在书中说明了犹太人如何培养天才的秘诀。犹太人目前散布世界的人口总共只有一千六百万人,比台湾省的人口还要少,然而他们历年来荣获国际公认最具权威的诺贝尔奖,却占全部得奖人的百分之三十二之多,为其他各民族之冠!目前犹太人移居美国的人口约有六百八十万人,在比例上仅占全美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三点二,然而在美国大学攻读博士的犹太人,目前竟然占全部博士班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九,而美国著名的大学中,犹太籍的教授竟然占了百分之三十至五十的比例,这种杰出的表现,实在令人不胜惊讶!
为什么犹太人的成就能够如此的杰出呢?主要的原因很可能与他们特别重视家庭教育与早期的幼年训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一般犹太人的孩子从三岁起就必须接受文字的教育,而且不管这些文字的内容儿童是否能够了解,都必须不断反覆加以背诵和学习,此外,犹太人的父母不是每天经常跟婴儿说话,就是播放音乐给婴儿欣赏,或由父母轮流唱歌给婴儿听,他们时常在婴儿的摇篮或床边四周挂著许多图画,使婴儿能够经常观看,并且常常更换这些图画,以便刺激他们认知的能力。由于犹太人如此普遍的重视幼儿教育,因此他们的孩子大都能够奠定未来学习的良好基础,难怪长大之后也就人才辈出。
2、希腊的幼儿教育
除了犹太民族之外,古代的希腊也出现了不少震古铄今的著名人物,例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阿基米德、毕达格拉斯……等等,然而雅典的人口在全盛时期也不过是五十万人而已,而且五分之四都是奴隶,自由民不过仅仅十万人而已,然而为什么他们也会孕育出那么多的旷世奇才呢?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主要还是得力于他们非常重视幼年教育的习俗,他们认为小孩最迟在三岁之前一定要接受教育,不仅要学会阅读,而且还要学会写字、说话和音乐,因为这些都是充实内在美的必备条件,与体操运动锻炼体丑的外在美一样的重要。由于过去特别强调幼年时期的认知教育,因此也就培育了不少的人才。
我国古代也有类似的风尚,孩子从小便要背诵许多经典诗文,因此也产生了许多博学的大儒,不过自民国以后,西风东渐,重视儿童个性的心理学发达之后,国人便不再强调幼年时期的训练,结果与后来的希腊一样,不仅国语文程度一落千丈,而且在科学、艺术,及文化道德方面均缺乏深具创意的伟大人物,这实在是一种值得吾人深思猛省的一个教训。
3、俄罗斯的幼儿教育
俄罗斯一向都被视为一个农业国家,工业与教育一般都被视为比较落后,然而事实上并不尽然,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目前它的战略武器之性能,与美国相比几乎都有过而无不及的现象,因此他们的科技也大都居于领先的地位。事实上这也是他们重视教育的结果。例如根据最近的统计,他们高中学生修习微积分的共有五百万人,而美国高中生念微积分的只有十万五千人。此外苏俄的教育家古儿布士卡雅曾说:"教育需从出生那一天就开始,最重要的是学前时期的训练。"另一位教育家马卡列因克也表示:"五岁前的教育最重要,人类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九成均在此。"俄罗斯就学年龄虽然是七岁,然而托儿所和幼儿园却非常富有弹性,凡是出生后两个月至七岁的各种年龄之幼童均可以入学,学习的教材程度也很高,而且幼儿园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那就是一律使用英语来诵读,由此可见其刻意培养下一代的用心之苦。
4、美国的幼儿教育
在美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幼稚园只是重视幼儿身体的保健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到了一九四○年代便改为重视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方面健全的发展。然而到了一九六○年代,却同时重视社会、情绪、知觉、认知与语言方面力求均衡的发展。一九六五年詹逊总统还订定了一个著名的幼儿头脑开发计划(Head Start Project),以便大力提高少数民族的儿童阅读和写字的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学业程度。此外还动用大量的经费拍摄精心设计的电视教育影片"芝麻街"(Sesame Street),每天播出半小时,使学龄前的幼儿也能获得非常良好的教育。
近来有不少学者更进一步强调,最有效的教育应该从零岁开始,这些学者除了前述的格林都曼之外,哈佛大学的怀特博士也曾经表示:"目前美国有许多教育研究者,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已经承认,教育工作应该是从诞生之后便要开始。""过去几千年来教育家努力的对象主要都是集中在六岁至十六岁的孩子身上,可是现在世界上的教育家已经明白,教育必须从出生后开始,因此相信今后的十五年内,全世界的教育将产生极大的变化。"
尽管世界各国关于幼儿教育的方法、形式繁多,但其基本的教育原则大体上是一致的。现概括如下。
一、 教育要适应每一名幼儿的原则
这是幼儿教育最基本的原则。因为幼儿能否适应学前阶段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他们以后的学校教育的成绩。因此,许多国家特别注意研究每个幼儿的特点,然后根据幼儿不同的经历、素质、独创性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自然会提高每个幼儿对教育的适应性。
二、 促进思维发展的原则
幼儿教育一方面要适应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帮助幼儿掌握越来越复杂的思维方法。要多让幼儿接触实际,观察事物,在此过程中进行集中、分类、比较等思维技能的练习。鼓励幼儿多角度、深入思考问题。
三、 自主发展的原则
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强加于人的。幼儿教育只能在幼儿毫无对抗情绪的情况下进行,使他们自愿地得到发展。幼儿要自主加工各种知识、经验,在头脑中主动建构自己的世界。这一过程需要成人的指导,但要幼儿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完成,成人无法取代。为此,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广泛持久的兴趣。这是幼儿自我教育的动力。
四、 重视能力培养的原则
应该让幼儿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周围五彩缤纷的世界,逐渐丰富感性知识。知识只有成为智力活动的内容与基础时才是活的有用的。因而,
国外父母如何教孩子自立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了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让会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了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农民家庭要孩子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出卖体力,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帮人铲雪,秋天帮人扫落叶等。
美国:计时隔离犯错的孩子
前年,我在美国一所幼儿园考察,认识了一个叫小约翰的男孩。他很热心,曾主动地向我及一些新到的孩子讲解、示范各种玩具的玩法,而且有问必答。第二天,我发现他一个人坐在教室外面,样子很孤独。我问:“你怎么一个人呆在这里?”小约翰低下了头:“我在计时隔离(Time-Out)。”他受罚了,这是因为大家午休时,他还在滔滔不绝地讲故事。事后很久,我还记得他那伤心又严肃的样子。
“Time-Out”是英语中的一个词汇,本来用于体育比赛中,表示“暂停”。然而,在许多美国家庭里,这已经成了父母用来“惩罚”犯错孩子的方法,翻译成汉语就是“计时隔离”,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关禁闭”。
在美国,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家里,“计时隔离”对孩子都非常有威慑力。当然,这与美国的社会文化环境有很大关系。美国法律规定,孩子必须随时有成人陪伴或看护,幼儿园还明文规定:老师的职责包括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不能凭老师的意愿随便遏制孩子的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很少会感到被冷落或孤立无援。所以,一旦被隔离,被冷落,就自然会对孩子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
“计时隔离”还使孩子感到自己与别的孩子有差别了。孩子对这一点其实非常敏感。有一次,我与一位美国母亲及她的两个孩子驱车外出。一开始,母亲只忙着和6岁的大孩子交谈。一会儿,3岁的小孩子就开始在座位上故意发出响声,甚至还用脚尖踢前面的东西。母亲明白了,对我笑着说:“他不高兴呢。”然后,她立即向小儿子道歉,并且马上改变谈话题目,两个孩子很快都开心起来。我想,“计时隔离”之所以这样奏效,是因为这种做法与孩子平时所受到的待遇有着极大的反差,所以才能在心理上给他以极大的震动。
让犯错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分开,可以让他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且又不会再去影响别的孩子。在我离开美国之前的那个星期,我应约到小约翰的幼儿园开会。吃过午餐,见到了正打算午休的小约翰。我向他打了声招呼,小家伙热情地跑了过来。我故意问:“亲爱的约翰,今天不和小朋友聊天了?”他急忙向我摇摇手:“午休了,说话会影响别的小朋友睡觉!这是不对的!”逗得我哈哈大笑。
看来,“计时隔离”真成了许多美国父母、教师制胜犯错孩子的不二法宝。当然,有一点是要注意的:这种“计时”有时间限定,是“暂时”的,时间过长,就可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加拿大,一切围绕着孩子转
加拿大家庭乃至全社会皆以孩子为中心,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世界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他们视孩子为重中之重,一切为了孩子。
小孩与大人处于平等地位
我们住在加拿大时,左邻右舍以及社区中,加拿大人从未打骂过孩子,也未看到“训”、“吼”孩子的行为,相反,极为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尊严和各种应有的权利,从不干涉和侵犯孩子的自 由,大人小孩子处于平等地位。大人耐心听完孩子的话,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讲得对的,大人同意小孩子去干:小孩力所不及的,大人帮助小孩去办好,讲得不对的,大人也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对小孩子“训”、“吼”,而是采取平等的态度,充分说理,耐心解释,让孩子心悦诚服。
凡是星期六、星期天或其它节假日,孩子们提出到公共场所或郊外吃喝玩乐和购物要求,大人积极响应满足其要求,绝对不能置之不理,父母中有的不能陪同前往,也讲明原因,请孩子理解和原谅,若对孩子的话毫不在意,被视为尊重孩子人格的表现。孩子也会提出抗议,抗议大人对自己不尊重的这种无礼行为。
自己的事自己
做在中国,孩子从婴儿出世到几岁,有的甚至更大些,生活一切皆由大人襁褓起来。加拿大则不同,注意培养孩子们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小孩出世就不跟父母同床睡。我的孙子上幼儿园,有时我怕他误车,要帮他穿衣穿袜穿鞋,他总是非常有礼貌地拒绝:“不用爷爷帮助,我这行,我能干,让我来。”每次吃完饭后,他都用凳子垫着洗餐具,还用手提吸尘器吸尘,倒垃圾,洗衣服,自己的事仝是自己干,像个小大人似的。
诚实而不是哄骗
加拿大对孩子讲究诚实,而不是哄骗。记得在一个周三的晚上,孙子上钢琴课之前,同他爸爸讲,上完钢琴课要给他买——支雪糕吃,他爸爸同意厂。上完钢琴课后,他爸爸竞忘了此事,孙子在车中用英语同他讲理,而且十分气愤,我问儿子,他讲什么?儿子告诉我:“他说我不讲信用,待不诚实,说话不处算话,同意买雪糕而又不买,这不是骗人吗?”儿子立即向孙子道歉,对自己没有“以身作则”也觉得很愧疚,后来在回家途中给孙子买了一支雪糕,才平息了这场“雪糕风波。”
严密细致的法律保护
在加拿大,儿童一出生就受到法律严密且细致的保护。孩子出生后,政府不仅给出生费(第一胎是1000加元,二、三、四胎为1200加元,余下的就没有了),还每月给120加元的牛奶费。到了孩子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校方不收一分一毫,还准备有校车接送。虽然孩子上大学时要自费,但当孩子出生时,父母一般都会到银行储蓄教育基金,储蓄1000加元的教育基金,将来孩子上人学时就可享受5000加元的教育基金,不会有什么经济负担。
法律还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一个人在家呆着,必须有监护人;如果警察发现这样的孩子一个人在家呆着,立即将其带走,直至主人向警察局交出重额罚款,才将孩子归还。
为了儿童方便,国家还根据儿童的特点,专门修建儿童电影院、儿童博物馆、儿童图书馆、儿童公园、儿童医院等公共设施。机场、车站、码头也设有儿童候机、候车、候船室,儿童叮以优先登机、上车、进舱。儿童到公园、博物馆、生物馆、电影院和其他公共场所观看、游乐可免费或减收费用。
关心儿童是一种社会风气
加拿大对儿童的关心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哈尔市、渥太华市的闹市区、交通要道岔口,为了学生上学放学行走安全,都设有自愿者维护我,自愿者身着黄色X标志,手持X牌,当学生要跨越马路时,自愿者到马路中心高举牌子,两头车辆立即停车,让孩子先过再行车。
残疾和低能儿童在加拿大更受到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各公共场所专门为残疾儿童设有停车场,他人不得占用,巴土上为其安排轮椅起降设备,住校车上有老师专门照顾残疾儿童,大家也乐于主动与残疾和弱智儿童交朋友。
其实,在世界各地,人们对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只是加拿大的孩子可以享受更多的自由和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获得更多的关心。我想,或许是因为这样,加拿大才会被称为儿童的天堂吧!
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笔者有幸看到一份反映近期国外学前教育活动的录像资料,这份资料主要介绍了德国、英国、瑞典、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家托幼机构的教育活动。从这些活动中可以看出当前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些趋向。
1.强调体育运动对儿童健康、智力、创造力、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意义。比如,在德国幼儿园开展的“气球与飘动的彩布”游戏中,孩子们在考虑自己的动作时,充分顾及合作伙伴的身体运动,学会相互间的协商。如果儿童无限制地沉溺于多媒体,如电视、电脑和其他静态游戏之中,将减少游戏和运动的时间,同时还会引发社会问题。德国奥古斯堡大学的一位教授一再强调:“儿童需要运动,儿童热爱运动。”所以,应该以多种方式鼓励学前儿童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来增进他们的运动能力。另外,对于运动中的安全问题,不应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恰恰是鼓励运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运动方面受到鼓励的孩子不光运动能力较强,而且事故发生率较低。
2.各国学前教育机构都非常重视创设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感性经验。瑞典的学前教育机构努力创设有趣味的、有刺激的环境,以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寻找新奇和感兴趣的事物。从录像上看,德国的幼儿园空间并不大,但是只需进行简单的改装,如增设攀爬墙、吊绳就可以满足孩子的运动需要。最重要的还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像瑞典、匈牙利和意大利等国家充分利用冬季寒冷的自然条件让孩子进行户外睡眠、运动,因为他们认为应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抚育。同时,他们相信幼儿都具有自己构建知识的潜力和能力,所以,让孩子进行的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选择度,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实施活动,注重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德国的幼儿园教师认为,儿童的一切表现都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教师应该接受孩子们的所有设想,并鼓励他们在运动中实施这些想法。
3.重视游戏情境的创设,重视自由游戏。让孩子通过游戏自由地表达表现,瑞典教育工作尤其强调这一点。在英国的一些幼教机构里虽有课程,但都是非正规的和不严格的,实质上还是通过游戏来学习。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儿童护理中心也不组织集体活动,但是事实上孩子们总是以小组的方式在进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语言风趣幽默,善于营造故事氛围。比如,在德国“体育馆中的运动器械”片断中,指导教师的提问新颖有趣:“谁能咬到自己的脚?”“怎么问候你的脚?”“怎样问候你的头发?”让孩子去了解身体的各个部分,以及如何保持各个部分的平衡,也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使孩子进一步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概念。上述实践实际上基于或反映了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即强调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帮助他们构建知识。
4.幼儿园充分利用体育场馆、街心花园等硬件设施来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家、园、社区的一体化。在德国,一定的区域内都配有儿童户外活动设施,这些设施虽然看上去很简陋,但能极大地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还利用体育场馆的设施组织各类活动,据说这些场馆都是免费使用的。体育馆有学前儿童专用运动器械,还有大型海绵垫等。孩子们利用这些器械进行一般运动,还可以充分发挥想像,设计自己的运动。
5.强调学前教育机构的服务意识。学前教育机构必须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要,职业父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要求延长孩子的花园时间。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护理中心的开放时间为上午6点至下午6点,父母随时可把孩子送去。英国的儿童早期发展政府官员强调:“我们必须为早期儿童提供教养服务,满足孩子和家长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儿童和家长就不会来。国立儿童教养机构的所有目标都是为家长提供更多的选择。
6.重视0~3岁婴幼儿的发展与教养。政府在其中起了组织和提供资金的重要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互帮互助。在瑞典,任何1岁以上的孩子都享有进入全日制托幼机构的权利。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儿童护理中心招收3岁以下孩子,父母只需为孩子付饭钱。英国则已经通过“良好开端”计划把这项工作深入到散居儿童中,这是一种自愿性的组织,它鼓励家长间的相互支持。“良好开端”计划的短期目标是走访有10个月以内婴儿的家庭。该项目的一位负责人认为走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增进了联系和信心,也让家长更易于相互交流。
7.关注特殊需要的儿童,并制订相关的法规政策。匈牙利的国立家庭和社会政策研究学院主任Maria Korintus博士认为,本地政府有义务为每一个孩子或每一个家庭提供所需要的年幼孩子的护理服务。布达佩斯儿童护理中心有一支队伍专门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服务,他们要求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儿科医生、心理学家和护理人员共同配合,并指导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与特殊儿童相处、帮助他们。除此之外,还没有独立的场所,其中有特殊的装置便于特教老师与这些孩子进行个别交谈。
8.政府的有效介入给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前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对。如英国的“良好开端”计划是一项由政府发起的计划,面向0~3岁9个月的婴儿,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显著。瑞典几十年来一直对早期教育高额投资,l/3的教育经费投资在早期教育上。所以,瑞典的学前学校虽不是免费的,但是由于有政府的资助,价格相对较便宜。(作者:郝海平)
来源:《幼儿教育》
创造力培养在美国
在美国,发展幼儿早期教育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据普查,美国现在3周岁以下的孩子中,有60%的父母亲正处于工作的高峰期,也就是正处于事业上大有作为的年龄段。这样,早期教育的重任无疑主要靠幼儿园来承担。早期教育如何实施呢?这一直是幼儿家长和教育学家们所关心和积极探讨的问题。而今美国许多幼儿园陆续推出了将双方需求融合在一起的,旨在提高孩子创造力的幼儿科学养育大纲和具体实施方案。
积极推广手语教学
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比斯学院的一间教室里,学员们正在全神贯注地演练儿童“手语”。如,怎样教不懂语言的幼儿不要将手指含在嘴里;教不懂事的幼童在听到噪声时怎样用手堵住耳朵等。一切都在默默无声的手势和暗语中进行。
这些所谓的“学员”,并非都是大学毕业生。他们中的好多人现在还是准父母,都是在即将担任父母之前,预先参与“育儿研究中心”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为更好地、更科学地培养孩子而早做准备的。在培训中,育儿研究中心的教员们故意将一些动辄嚎啕大哭的孩子放在教室里示范,让学员们亲身体验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和手语来让婴幼儿们理解大人的意图。教员们则手把手地教学员们学会各种能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的手势和动作要领。“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深奥莫测的,一切都需要耐心和爱心。”心理学教授琳达说。
出生后6个月的婴儿能理解手语吗?实验证明,在寄托婴儿的幼儿园里再增设—间专门用来“手语”示教的婴幼儿教室,会使效果更为明显。
美国的幼儿园分为两种,即专门的和普通的。生活比较富足的人家,一般都将孩子送人专门的幼儿学校和幼儿教室,进行能启迪孩子们创造力的手语教育。
而那些低收人工薪阶层的家长则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只能将自己的孩子送人较普通的幼儿园寄托。令这些家长担心和存有偏见的是,普通幼儿园的教育远远低于专业幼儿学校和幼儿教室环境里的教育效果。
“实际上在普通幼儿园里和在专门的幼儿教室里进行手语教学示范,其效果异曲同工,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关键要看教师的示范动作是否得体。”儿童保护基金会的塔尼艾尔说。
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现在的美国幼儿园,有专门指导孩子们玩耍的场所和环境。如芝加哥的幼儿教室里,还专门向孩子的母亲开设诸如“数手指”之类的游戏,有的还向家长们传授基本的婴幼儿按摩、推拿知识等。“孩子越小,越要受到父母亲的百般呵护。这种呵护和亲情关怀的投入越大,对孩子将来的成长发育必然越好。”某幼儿园负责人史密斯说。
如今面向幼儿教育的娱乐体操教室等也应运而生;与之有营干咝万缕业务和生意往来的商业性连锁商店、图片动画商店等一应俱全,林林总总遍布全美国。
庞大而新兴的幼儿消费群体和五花八门的行业,同时又构成和培育了美国社会的“新美妈咪”和“新美爹地”一族。他们的孩子及孩子所寄托的幼儿园,使这些“新美妈咪和爹地们”自然成为孩子与社会交融、与市场接轨的纽带和融点。“最初,来自各个阶层的不同家庭环境的幼儿们在入托幼儿园之前的智力差距很大。但不用多久,孩子们的智商都能齐刷刷地同步提高了。”教师贝拉说。
早期教育软件大受欢迎
启迪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无疑是每一位当家长的殷切期望。如今许多早期教学程序软件日臻完善起来。早期教育程序设计者们紧紧抓住幼儿智力游戏软件的开发,才使得各类创造性的游戏软件不断推陈出新。
市场调查表明,目前市场销售量最为火爆的程序软件,首推那些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广为社会接受并能培养和稳定孩子情绪的教学软件。儿童精神医科大夫布罗克说:“通过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幼教软件,能让孩子们所接触到的世界远比在他们的爸爸、妈妈身边要开阔得多。”
优秀的程序软件可以教孩子们绘画、猜谜和拼接积木等创造性的游戏,将它们引人现在的幼儿园,自然深受孩子和保育员们甚至家长们的欢迎。“孩子们在入托幼儿园之前,大都是由父母亲下笨气力来教孩子学会一点文字和游戏。有时尽管孩子们好不容易学会了点东西,但也总离不开父母亲这个拐棍。”耶鲁大学的儿童精神医科学院的卡伊尔大夫说,“现在幼儿园里引进的富有创造性的早期教育程序软件,其真正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孩子们甩开父母亲这个拐棍,借助多媒体游戏饶有兴致地来开发自己的智力。无论哪个层次的游戏节目,均不存在孩子们通常所依赖的感情色彩。一切游戏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每个贷子都得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这样,孩子从小就有机会体验到什么叫公平、公正,同时还增强了孩子们之间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可以从智能游戏中欣赏到启己的能力,家长们也可以从中体察到自己孩子的智力程度。”
富有创造性的幼儿早期教育程序软件,能充分满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固有的好奇心,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无疑是上好的“调味剂”。实践证明,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幼儿园,不仅能大大提高幼儿们的智商和创造力,而且能使孩子们感到,他们所处的是一个比在爸爸、妈妈身边更为广阔和绚丽多彩的世界。
欲实现这些目标也并不那么复杂,只需在每一幼儿园里增设一个多媒体教学单间作为教室即可。里面配备上价廉物美的电脑游戏机,再购置一些融趣味性、科学性和启发性为一体的儿童们喜闻乐见的程序软件即可。这样的幼儿园目前在美国已相当普及,每名幼儿每年的保育费为14000美元。而且,这样的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性很强,家长们选择幼儿园的余地很大、范围很广。(周 木)
来源:中国成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