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山铝业怎么样: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20:49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一、小儿感冒

二、咳嗽

三、小儿夏季热

四、鹅口疮

五、积滞

六、疳证

七、夜啼

八、惊风

九、遗尿

十、佝偻病

十一、风疹

十二、流行性腮腺炎

十三、小儿虫症

十四、月经不调

十五、痛经

十六、闭经

十七、带下病

十八、妊娠期疾病

十九、产后病

二十、妇女郁症

二十一、妇人阴痒

二十二、不孕症

二十三、男性性功能障碍

二十四、前列腺疾病

二十五、不育症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一、小儿感冒

    一、小儿感冒
    解表通用方
    【配方】淡豆豉6克,炙半夏、茯苓、陈皮各3克,甘草0.6克,葱白(连须)3寸,生姜3片。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解表祛风散寒。
    【主治】小儿外感风寒诸症。
    【应用】本方可以治儿童外感风寒、发热、咳嗽,流涕等症。每日1剂,分2次服用。
    惺惺散
    【配方】桔梗、细辛、瓜蒌根、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各30克。
    【制作方法】上药共为细末。
    【功效】疏风散寒。
    【主治】体虚感寒。
    【应用】本方适用于小儿体虚感寒。每日服2次,每次6克。以500毫升水煎薄荷3克,煎至100毫升浓汤,送服……
    小儿感冒颗粒(冲剂)
    【配方】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
    【剂型与规格】颗粒或块状冲剂。每袋装12克,每块重6克。
    【功效】清热解表。
    【主治】感冒、流感、发热。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多用于婴幼儿的常见感冒发热或流感病症。口服。开水冲服。1岁以内每次服6克,1~3岁每次服6~12克,4~7岁每次服12~18克,8~12岁每次服24克。每日2次。
    【小儿感冒单验方】
    1.紫苏10克,蒲公英10克,生姜3片,水煎。每日1剂,分3~4次服。治伤风。
    2.羌活6克,板蓝根1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治风热伴头痛感冒。
    3.葱姜红糖汤:葱白带须5个,生姜3片,加红糖30克,水煎。去渣取汁热服取汗。适用于风寒感冒。每日1剂,分3~4次服。
    【预防感冒方】
    1.生贯仲3~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连服3日。
    2.桉树叶12~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
    3.食醋熏蒸房间:白醋100~150毫升加水500毫升,置容器内。加热熏蒸室内,至液体挥发为气体为止。每日1次,连续3天。有预防季节性感冒作用。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二、咳嗽

    二、咳嗽
    小儿咳嗽方
    【配方】杏仁5个,桑白皮3克,生姜1片。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清肺止咳。
    【主治】小儿肺热咳嗽。
    【应用】本方治疗小儿咳嗽、痰多。每日1剂,服法应在饭后温服。
    桑菊饮
    【配方】桑叶、菊花、杏仁、连翘各6克,薄荷3克,甘草、桔梗、芦根各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咳嗽。
    【应用】治疗咳嗽不爽,痰黄黏稠,口渴咽痛,鼻塞流涕,苔白腻,脉濡者。每日1剂,分2次煎服。
    【咳嗽单验方】
    1.雪梨1个去核,杏仁9克、冰糖15克、上锅蒸熟。1日1剂,连服3日。治疗风热咳嗽。
    2.紫苏9克、陈皮9克、白萝卜片12克、水煎加红糖30克。每日1剂,趁热温服。治疗风寒咳嗽。
    3.雪梨1个去核,川贝母6克、冰糖15克,上锅蒸熟,每日1剂,连服3日。治疗咳嗽日久(川贝和冰糖放在挖去核的雪梨中)。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三、小儿夏季热

    三、小儿夏季热
    导赤丸
    【配方】连翘、黄连、栀子、关木通、玄参、天花粉、赤芍、大黄、黄芩、滑石。
    【剂型与规格】大蜜丸剂。每丸重3克。
    【功效】清热泻水,利尿通便。
    【主治】热毒内盛。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用于热火上炎引起的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心胸烦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竹麦鸡蛋汤
    【配方】鲜竹叶10克,小麦30克,鸡蛋1枚。
    【制作方法】洗净竹叶与小麦入锅加水3碗,旺火煮沸后改小火煮至1碗半,捞去竹叶、小麦。将鸡蛋打入另一碗中,去掉蛋黄,把蛋清倒入锅中煎液内,煮至蛋白凝结,加白糖适量即可。
    【功效】清热利水。
    【主治】小儿夏季热。
    【应用】本方适用于肺胃阴虚型小儿夏季热患者。一般表现为:发热、口渴、多尿、汗闭、烦躁。发热虽高但无头痛、怕风、怕冷等症状,多见唇红干燥,咽红,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薄黄。饮汤,每日服2剂。连用数日。
    【小儿夏季热单验方】
    1.鲜西瓜皮、鲜荷叶各30克,煎水代茶。每日不拘时间频饮。可长期饮用。
    2.蚕茧、红枣各20枚,煎水代茶。每日不拘时间频饮。可长期饮用。
    3.白萝卜500克,切片榨汁;适用于夏季热,热病消渴及春季预防传染病。有宽中解毒,生津止渴作用。每次凉饮50毫升,每日3次。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四、鹅口疮

    四、鹅口疮
    青金散
    【配方】五倍子120克,青黛12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用香油调匀。以羽毛或棉签醮药扫口舌处,使药流向咽喉。可使鹅口疮化解,次日便下。
    【功效】解毒清热。
    【主治】小儿鹅口疮。
    【应用】治小儿口腔布满白屑,状似木耳或鹅口。可每日数次,不拘时使用。
    【鹅口疮单验方】
    1.五倍子30克,炒黄;白糖2克,合炒片刻,待白糖溶化后,倒出晾干。和枯矾20克共研细末,用香油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2~3次。
    2.1%~2%龙胆紫药水,涂拭患处。每日3次。
    3.冰硼散(成药),吹口。每日3~4次。
    4.野蔷薇花露,涂拭患处。每日3~4次。
    5.马牙硝研为细末,于患处敷上。每日3~5次。治疗小儿鹅口疮。
    6.黄连研为细末,每服1.5克。温开水送服。
    7.孩儿茶研为细末,敷于口疮处,效果明显。治疗小儿口疮。
    8.吴茱萸研为细末,用好醋调匀,敷贴于两足心。移夜即愈。治疗小儿流涎口疮。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五、积滞

    五、积滞
    健胃消食片
    【配方】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大枣、砂仁、麦芽、六神曲、山楂、甘草。
    【剂型与规格】片剂。每片重0.3克。
    【功效】健胃消食。
    【主治】脾胃虚弱,运化失职。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用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退而导致的小儿疳证、呕吐、多寐、虚劳等病。嚼服。每次服8~12片。小儿酌减。中焦实热、阴虚火旺者禁服。
    消乳丸
    【配方】香附、神曲、麦芽、陈皮、砂仁、炙甘草。用量视小儿年龄而定。
    【制作方法】上药等份研为细末为丸,或水煎服。
    【功效】消乳导滞。
    【主治】乳儿积滞。
    【应用】适用于乳食积滞,吐乳、口中酸臭,不欲吮乳,哭啼不安,指纹紫滞,腮红面赤的小儿。可用姜汤化服小丸;也可作汤剂,每日1剂,日服2次。
    大山楂丸
    【配方】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蔗糖粉。
    【剂型与规格】蜜丸剂。每丸重9克。
    【功效】开胃消食。
    【主治】食积不化。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用于食欲不振、脘腹胀闷、消化不良,尤宜于小儿食滞症。西医诊断的冠心病、高脂血症、维生素B缺乏症有上述表现者亦可应用。口服。成人每次服1~2丸,每日3次。小儿减半。温开水送服。服药期间,应节食量、慎油腻,胃酸多者慎用。
    【积滞单验方】
    1.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各6克,炒槟榔3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
    2.鸡内金1个约10克,焙干,研为细末。开水冲服。每日1~2次,每次1克。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六、疳证

    六、疳证
    肥儿丸
    【配方】党参、茯苓、白术各10克、黄连、胡黄连、使君子、神曲、麦芽、山楂、芦荟、甘草各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主治】儿童疳证,积滞伤脾。
    【应用】本方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疳证。可见面黄肌瘦、毛发稀疏、精神不振、夜卧不宁、烦躁不安、大便不调等证。此方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可连服7~10天。剂量视病情和年龄调整。
    清胃养脾汤
    【配方】石膏3克,陈皮0.5克,白术0.5克,赤茯苓0.5克,甘草0.5克,黄芩0.5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利湿。
    【主治】小儿脾疳,爱吃泥土。
    【应用】本方可治疗小儿脾胃虚弱,面黄肌瘦,爱吃泥土或有嗜食异物习惯者,每日1剂,分2次服。
    田鸡焖米饭
    【配方】田鸡50克,花生油5克,食盐3克,粳米100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田鸡(去皮及内脏)洗净,用盐和油拌好。大米洗净煮开,米锅滚沸时放入田鸡、改文火焖熟,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健胃。
    【主治】脾胃虚弱,余热未尽。
    【应用】本膳有滋阴补虚,清解热毒之功。凡小儿疳积黄瘦、疖疮不愈、体弱阴虚均可选用,可作为正餐主食。
    莲肉糕
    【配方】莲子肉(去心)50克,粳米100克,清水适量,白糖10克。
    【制作方法】莲子肉洗净,用温水泡发,煮熟。用洁净屉布包住莲子,揉压成碎泥。粳米淘净后与莲肉拌匀,放一容器内,加水上屉蒸熟。待冷后,以屉布压平,切块。吃用时可撒上一层白糖。
    【功效】补益脾胃。
    【主治】脾胃虚弱。
    【应用】本膳味美适口,有健脾补中养胃之功。平人常食可做早餐,有增加营养之效。病后体虚、脾弱少食、小儿营养不良、疳疾、遗精夜尿等均可选做食疗药膳。久服无滞气之偏弊,而有平和五脏、补养胃气、益肾涩精之功。
    核桃炖蚕蛹
    【配方】核桃仁150克,蚕蛹100克,食盐1克,花生油10克。
    【制作方法】先将蚕蛹洗净。烧油锅至八成热,下入蚕蛹,快速翻炒至黄,捞出,沥去油。将蚕蛹与核桃仁同放入沙锅内,加水炖煮,待熟时加入食盐即成。
    【功效】气血双补,固肾润肠。
    【主治】气血不足,肺肾两虚。
    【应用】本品能温肺润肠,补气养血,涩精固肾,敛气定喘,为滋养强壮剂。主治老年夜尿频数、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小儿疳积、成人消瘦、中气不足、胃下垂等。作为加餐或辅食均可。
    甜浆粥
    【配方】鲜豆浆500克,白米50克。
    【制作方法】新鲜豆浆与淘净的白米同煮做粥。
    【功效】益气生津。
    【主治】中气不足。
    【应用】可补中益阴、疗体虚消瘦、小儿疳疾、久嗽、口干多饮、便燥等。每日食用,作为早餐较为适宜。
    【疳证单验方】
    1.疳积散:鸡内金30克,神曲、麦芽、山楂各100克,研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1~3克。白糖水调匀温水送服。或取10克,包好,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鸡内金9克,用沙锅焙干,研为细末。按年龄大小服用。1岁服0.6克,每日2~3次。治疗小儿疳积。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七、夜啼

    七、夜啼
    蝉花散
    【配方】蝉蜕5克,薄荷5克。
    【制作方法】将蝉蜕研为细末,炒用。薄荷煎水备用。
    【功效】清热安神。
    【主治】小儿夜啼。
    【应用】以薄荷水调蝉蜕末送服。适用于小儿夜啼不止。每日1剂,分2次内服。
    六神散
    【配方】茯苓60克,扁豆60克,人参30克,白术30克,山药30克,炙甘草21克。
    【制作方法】上药捣为细末。煎生姜、大枣汤送服。
    【功效】补脾益气。
    【主治】小儿脾虚腹冷夜啼。
    【应用】每日服2次,送服3克药末。
    乌药散
    【配方】乌药、白芍、香附、高良姜各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温脾散寒。
    【主治】脾虚夜啼。
    【应用】本方适用于小儿素体虚弱、喜卧喜温、曲腰而啼、四肢不温、食少便溏、面色青白、指纹青红、唇舌淡白、苔薄,脉沉细者。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夜啼单验方】
    1.灯心草(烧灰)适量,调入奶中或粥中,治小儿夜啼;每次不超过1小勺。
    2.当归10克,研为细末,取一黄豆粒大,以牛奶调成药汁喂服。每日3~4次,每次间隔5~6小时。治疗小儿胎寒,昼夜啼哭不止。
    3.白砂糖20克,用纱布包成1个长形手指状,以线系住。小儿夜啼时,令其吮纱布袋,即不啼哭。
    4.黑牵牛3克,研为细末,以水调药末,敷于脐部,以纱布覆盖之,啼哭即可止。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八、惊风

    八、惊风
    钩藤散
    【配方】钩藤、龙胆、水牛角(代)、茯芩、黄芩、炙甘草各等份。
    【制作方法】上药粉碎为散。每3克水煎去渣,留汤。
    【功效】镇惊安神,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壮热惊风。
    【应用】本方适用于小儿高热、惊啼、心烦不安、欲惊风者。根据儿童的年龄体质服用。一般每日2剂,分减频服。
    秘传小儿惊风散
    【配方】甘草0.6克,朱砂0.3克,生大黄0.9克,红砂糖4.5克。
    【制作方法】前3味药共研为细末,红砂糖用开水溶化,调药末为药汤约20毫升。
    【功效】清热解毒,镇惊安神。
    【主治】小儿身热惊风。
    【应用】适用于小儿惊热、烦闷、便秘、溲赤。上药分2次徐徐喂食。
    术附汤
    【配方】白术120克,炙甘草60克,附子45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散,每次取9克,加水1000毫升,生姜5片,枣1枚,煎服去渣留汤。
    【功效】温补脾肾。
    【主治】小儿慢脾风。
    【应用】本方温补脾肾阳气,可治疗小儿素体虚弱、泄泻、身冷、慢惊风及神倦乏力等症。本方每日1剂,水煎温服。
    天竺黄散
    【配方】天竺黄、川郁金、山栀子、白僵蚕、蝉蜕、甘草各15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混匀。每次服1.5克。日服2次。开水或薄荷煎水送服。
    【功效】清热解惊。
    【主治】小儿惊风。
    【应用】小儿高热、惊风等症。1岁小儿每次服1.5克。病情重者,可以不拘时,每日最多可以服4次。
    【惊风单验方】
    1.鸡蛋黄2个,将蛋黄炒黑,米醋浸之,去渣。治小儿惊风不语。以醋灌喂,可祛痰安神镇惊。
    2.蜘蛛1枚,去足及口,炙令焦,研为细末。用猪乳50毫升分3次送服。治小儿惊风,口噤不开,难以吮乳。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九、遗尿

    九、遗尿
    小便不禁方
    【配方】益智仁、巴戟天、桑螵蛸、菟丝子各50克。
    【制作方法】上药各等份研为细末,煮酒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补肾缩泉。
    【主治】肾虚遗尿。
    【应用】小儿遗尿,小便失禁等症。每日服2次,每服20丸。服药用盐黄酒或盐汤送下。
    温泉饮
    【配方】白术30克,巴戟天30克,益智仁9克,肉桂3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补肾健脾,缩泉止遗。
    【主治】遗尿。
    【应用】本方适用于脾肾阳虚,畏寒喜温,面色无华,便溏,遗尿者。每日1剂,分2次服。1剂可止遗,连服4剂可治愈。
    鸡肠饼
    【配方】公鸡肠0.5具,面粉125克,花生油5克,食盐1.5克,胡椒粉少量。
    【制作方法】①将公鸡肠剪开,洗净,焙干,用擀面杖擀碎,与面粉混匀,加水适量,和成面团;②将面分成2份,擀成薄片,撒上食盐、胡椒粉,涂上花生油,卷成面卷,两头捏紧盘成一盘,压扁,擀成薄饼;③锅烧热后,适量加油,放入薄饼,反复翻动,烙熟即成。
    【功效】补虚缩尿。
    【主治】肾亏遗尿。
    【应用】鸡肠有缩尿止遗之功效。故本膳对于小儿遗尿、老人肾虚尿频、尿急以及下消症尿浊频数等症有一定治疗作用,可作为主食。
    芡实八珍糕
    【配方】芡实、山药、茯苓、白术、莲肉、薏仁米、扁豆各6克,人参1.6克,米粉100克,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诸药研粉与米粉合匀,加水做成糕,上屉蒸熟即成。
    【功效】补肾健脾,固精祛湿。
    【主治】脾肾两虚遗尿。
    【应用】本品有补肾固精、健脾祛湿之功。可作为脾虚食少、乏力、消瘦、下元虚损、遗尿、尿频等的辅助治疗。作为早餐或佐餐点心均可。无糖尿病的患者,可加入适量白糖。
    荔枝鸡肠汤
    【配方】干荔枝肉15枚,雄鸡肠1具,生姜3克,葱白3克。
    【制作方法】将肠子洗净,翻洗后切成几段,入锅中以清水煎煮。至半熟加入荔枝、姜、葱、继续煮至鸡肠熟透即成。
    【功效】温补阳气,固肾止遗。
    【主治】肾阳不足,小儿遗尿。
    【应用】本品暖脾固肾,缩尿止遗。主治小儿遗尿。食用时应趁热吃肠喝汤,日服3次。
    芡实固涩汤
    【配方】芡实15克,金樱子15克,益智仁15克,诃子10克,米壳6克,山药15克。
    【制作方法】上6味加水煎约30~40分钟。
    【功效】补益脾肾,固涩止遗。
    【主治】脾肾不足,下元不固。
    【应用】本品有补肾固涩作用,适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而致的大小便失禁。
    【遗尿单验方】
    1.狗肉半斤,黑豆2两,慢火炖熟。吃肉喝汤,可分2次服完。
    2.益智仁10克,醋炒研细末。每日分3次开水冲服。
    3.大青盐100克,加良姜、附子各10克,混匀炒热装袋敷于肚脐处。每日敷1次,每次30分钟。以不烫伤皮肤稍有微红潮热为度。
    4.鸡肫皮2个,猪尿泡1个炒炙焦黄,研为细末。每日服2次。每次6克,黄酒送服。主治各种遗尿及小儿梦中尿床。
    5.白参1~2克,水煎服。每周1次。主治气虚遗尿。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十、佝偻病

    十、佝偻病
    补肾益脾散
    【配方】珍珠母、太子参、苍术、熟地黄、五味子、女贞子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益脾补肾。
    【主治】脾肾虚弱型佝偻病。
    【应用】本方治疗小儿佝偻病。可见形体虚胖,神疲乏力,多汗易惊,夜卧不安,头颅骨软,发稀色黄,便溏稀,指纹红淡者。剂量可根据患儿的体质年龄由医生酌情。本方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若需长期服用,也可以配成丸药。
    补虚正气粥
    【配方】炙黄芪60克,人参5克,大米15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黄芪、人参切片,用冷水浸泡30分钟,入锅煎沸后改用小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依上法煎取二汁去渣,将2次药汁合并。分2份于每日晚同大米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后加白糖稍煮即成。
    【功效】补气健脾。
    【主治】佝偻病。
    【应用】本方适用于脾肾虚弱型佝偻病患者。一般表现为:身体虚胖,神疲面白,多汗无力,夜眠不安,肌肉松弛,头颅骨软,发稀色黄,大便多稀,舌苔薄白。作为主食用,每晚吃1次;2日服1剂。
    【佝偻病单验方】
    1.珍珠母粉、白糖各50克,研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0.5克,温水送服。
    2.醋炒鱼骨50克,牛骨髓粉50克,混匀共为细末。每日3次,每次1克。可长期服用。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十一、风疹

    十一、风疹
    银翘散
    【配方】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荆芥各9克,薄荷、桔梗、甘草各5克,竹叶、芦根各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疏风清热。
    【主治】风疹。
    【应用】本方治疗邪郁肺卫型风疹。可见恶风发热,咳嗽流涕、目赤,疹色浅红,发起于头面,继发于身躯,分布均匀,稀疏细小,2~3日可消退,有瘙痒感。耳后及枕淋巴结肿大。舌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紫。本方可每日1剂,分3次煎服。
    透疹凉解汤
    【配方】桑叶、甘菊各9克,薄荷5克,连翘、牛蒡子、赤芍、蝉衣、紫花地丁、黄连各10克,藏红花1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凉血解毒。
    【主治】邪热炽盛风疹。
    【应用】本方治疗风疹。证见疹色鲜红,成片相见,扪之碍手,瘙痒较甚,消退迟缓。伴高热口渴,心烦不宁,神倦乏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口干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指纹紫。每日1剂,分2次服。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十二、流行性腮腺炎

    十二、流行性腮腺炎
    普济消毒饮加减方
    【配方】芥穗6克,牛蒡子10克,橘叶10克,马勃10克,蒲公英10克,板蓝根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散风清热解毒。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应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初期发热、头痛、腮部红肿。每日1剂,水煎服。
    银花薄荷饮
    【配方】银花15克,薄荷6克,黄芩3克,冰糖15克。
    【制作方法】将前3味水煎取汁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应用】本方适用于温毒在表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一般表现为:发热恶寒,腮部肿痛。顿服,每日服1剂,连用5日。
    【流行性腮腺炎单验方】
    1.夏枯草15克,板蓝根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2.败酱草30克,生石膏15~30克,共捣烂成泥,外敷于患处。每日1~2次,每次2~4小时。本方有解毒消肿的作用。
    3.花椒树根边的泥土,加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次,每次2~4小时。本方有消肿解毒作用。
    4.天花粉、绿豆各等份,研成细末,冷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3~4次,每次2~4小时。
    5.鲜蒲公英或鲜白菜帮,捣烂外敷患处。每日2~4次。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十三、小儿虫症

    十三、小儿虫症
    使君子散
    【配方】使君子、苦栋子、白芜荑、甘草各8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驱虫止痛。
    【主治】驱虫腹痛。
    【应用】本方适用于体质较强,疼痛缓解的患儿。证见食欲不振,腹痛时作时休,面黄不泽,口流清涎,大便下虫,或便检有虫卵。每日1剂,分2煎内服。
    乌梅丸
    【配方】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黄柏、桂枝、人参、川椒各30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制成小药丸。
    【功效】安蛔驱虫。
    【主治】寒热错杂蛔虫症。
    【应用】本方适用于蛔虫,证见寒热错杂,并出现腹痛、便秘、恶心呕吐,甚至吐蛔者。乌梅丸每日5~10克,分2次温水化服。
    小儿虫积方
    【配方】使君子10个(去壳炒香),槟榔3克,榧子10个,甘草3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以米饭为丸,如桐子大,共20丸。
    【功效】杀虫导滞。
    【主治】小儿虫积。
    【应用】适用于小儿面色不华,腹痛,便中带虫。上药1日分2次服。次日即便虫,5日可痊愈。
    异功散
    【配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陈皮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和胃。
    【主治】体质虚弱蛔虫症。
    【应用】本方适用于患者素体虚弱,驱虫之前,恐其不胜药力,先调补为宜;或于驱虫之后,患者出现脾胃虚弱症时,亦可使用。每日1剂,分2次服用。
    香炒百部
    【配方】百部根适量。
    【制作方法】用慢火将百部根炒熟,研成末装入瓶中。
    【功效】杀虫止痛。
    【主治】蛔虫病。
    【应用】本方适用于虫积腹痛型蛔虫病患者。一般表现为:腹痛绕脐,反复发作,睡中磨牙。每1岁服1克。每日1次,最大量不得超过8克。早或晚空腹1次服完。
    【小儿虫症单验方】
    1.槟榔30克,粳米30克,冰糖适量。将槟榔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加入冰糖,煮沸即可。每日1剂。3天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可痊愈。一般服用本方第2天即可见虫体排出。
    2.乌梅1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如上煮成稀粥食用。每日1剂,3天为1个疗程。本方治疗小儿蛔虫积腹痛者效果明显。
    3.百部、贯众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适量。前两味煎水取汁,去渣用药汁加米煮成稀粥,熟后加入冰糖,煮沸即可。每日1剂,连服3~5天。
    4.艾叶15克,水煎得500毫升药液。每剂分2煎服用。适用于小儿腹痛蛔虫。
    5.榧子去壳5个,甘草1克,共研为末。以米饭为丸,食用。适用于小儿虫积。
    6.使君子10个去壳炒香,分3日服用。治疗小儿虫积。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十四、月经不调

    十四、月经不调
    乌鸡白凤丸
    【配方】乌骨鸡、鹿角胶、制鳖甲、煅牡蛎、桑螵蛸、人参、黄芪、当归、白芍、香附、天门冬、甘草、生地黄、熟地黄、川芎、银柴胡、丹参、山药、芡实米、鹿角霜等份。
    【剂型与规格】蜜丸剂。每丸重10克或5克。
    【功效】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主治】气血两虚,月经不调。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常用于经血不调引起的经血先后无定期、量少色淡质清、头晕耳鸣、腰酸如折、五心烦热、小腹坠重;带下引起的平日带多、清冷如涕、量多终日淋漓不断、懒言神倦、身体羸弱;虚劳引起的面色萎黄、不耐劳作、潮热盗汗、心烦易怒;以及西医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青春期经期紊乱、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男子性功能衰退等。凡具有上述症状者,均可选用本方。口服。每服1丸,每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未成年女子可酌服1/2丸。凡属实证者慎用,孕妇忌服。
    八珍益母丸
    【配方】党参、熟地黄、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甘草、川芎、益母草等份。
    【剂型与规格】蜜丸剂。每丸重9克。
    【功效】补虚益气,养血调经。
    【主治】气血两虚,月经不调。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多用于月经后期行经或经后腹痛、量少色淡、面色白或萎黄、食欲不振、倦怠乏力、气短心悸、头晕眼花等症。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3次。忌恼怒及食生冷食物、寒凉药物。
    加味逍遥丸
    【配方】柴胡、当归、白芍、丹皮、白术、茯苓、栀子、薄荷、甘草等份。
    【剂型与规格】水丸剂。每50粒重3克。
    【功效】舒肝清热,健脾养血。
    【主治】胁肋作痛,月经不调。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临床多用于目疾引起的目昏目胀、头晕口苦、两胁作痛、神烦易怒;月经不调引起的经行先期、经量多、乳房胀痛等症;以及西医诊断的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炎、无黄疸性肝炎、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见以上症状者,可用本方。口服。成人每次9克。每日2次,早晚温开水送服。儿童用量酌减。忌气恼及辛辣生冷食物,虚寒证禁用。
    当归红枣冲剂
    【配方】当归、红枣、蔗糖。
    【剂型与规格】冲剂。每袋20克(相当于当归生药12.5克)。
    【功效】养血调经,活血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多用于脾虚血亏所引起的痛经、闭经、产后腹痛产生的月经量少、质稀或月经后错、经行腹痛、喜温喜按、面色少华、头晕眼花、短气懒言等症。口服,每次1袋,每日2~3次,温开水冲服。戒气恼,避寒凉,忌辛辣油腻。孕妇慎用。糖尿病患者忌服。
    芩心丸
    【配方】黄芩60克。
    【制作方法】以米泔水浸药7日,炙干再浸再炙。如此7次。将黄芩研为细末,醋调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清热调经。
    【主治】更年期月经不调。
    【应用】本方适用于妇女更年期月经过多或淋漓不止。每日服2次,每次服70粒约9克。空腹黄酒送服。
    两地膏
    【配方】生地黄30克,地骨皮30克,麦冬15克,阿胶30克,白蜜40毫升。
    【制作方法】将前3味加水煎取浓汁300毫升。阿胶加热水60毫升溶化。兑入药汁,加白蜜,放在慢火上边熬边调匀,放凉装瓶中。
    【功效】清热凉血。
    【主治】月经先期。
    【应用】本方适用于阴虚血热型月经先期。一般表现为:月经提前,量少色红,质黏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5日为1个疗程。
    【月经不调单验方】
    1.艾叶9克,生姜15克与2枚鸡蛋放下沙锅煮熟,去蛋壳再煮10分钟即可。适用于月经后期,痛经有寒症。于经前7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7剂,吃蛋喝汤。
    2.乌鸡一只与丝瓜100克,鸡内金15克煮汤,放入少许葱、姜、盐。适用于月经量少,有补虚通络作用。每日1剂顿服,连服7日。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十五、痛经

    十五、痛经
    痛经丸
    【配方】当归、炮姜、肉桂、香附(醋制)、木香、青皮、丹参、红花、山楂(炭)、益母草、茺蔚子、延胡索(醋制)、五灵脂(酯制)、白芍、川芎、熟地黄。
    【剂型与规格】水丸。每袋重6克。
    【功效】活血散寒,温经止痛。
    【主治】寒凝血滞,经来腹痛。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多用于月经前或经期中小腹冷痛或胀痛、得热稍减,经血量少、行而不畅,经色紫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后则疼痛减,或伴胸胁胀痛、形寒畏冷等症。西医诊断的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子宫位置不正、子宫痉挛性收缩等见以上表现者可用本方治疗。口服。每次6~9克。每日2次,临经时服,温开水送下。气虚无瘀滞者、孕妇忌服。
    七制香附丸
    【配方】香附、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白术、陈皮、砂仁、黄芩。
    【剂型与规格】水丸,每袋18克;蜜丸,每丸9克。
    【功效】开郁顺气,调经养血。
    【主治】经行腹痛,胸胁胀痛。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多用于痛经、胁痛、郁证和恶阻所致的烦躁不安、经量时多时少、胸闷不舒、胸胁胀痛、精神抑郁、脘腹胀满、妊娠呕吐等症。口服,水丸每次6克;蜜丸每次服1丸,均每日2次。外感实热或阴虚发热者慎用。
    三神丸
    【配方】橘红60克,延胡索30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黄酒煮米饭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活血理气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
    【应用】治疗行经腹痛,血少色暗,月经不调等症。每次服70粒约9克。空腹用艾叶汤或米汤送服。
    黑豆红花饮
    【配方】黑豆30克,红糖30克,红花6克。
    【制作方法】将黑豆洗净,与红花、红糖一同加水适量煮沸。30~40分钟即成,取汤。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痛经。
    【应用】本方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一般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行经量少,淋沥不畅,血色紫暗有血块,或为烂肉片样,块下疼痛减轻,乳房胀痛,舌紫暗。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3次,或作茶饮。连用5日。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十六、闭经

    十六、闭经
    当归红枣粥
    【配方】当归15克,粳米50克,红枣5枚,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当归用温水浸泡30分钟,加水200毫升,先煎浓汁约100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红枣、红糖,再加水300毫升,煮至米开汤稠为度。
    【功效】补血活血。
    【主治】闭经。
    【应用】本方适用于气血虚弱型闭经患者。一般表现为:月经未初潮或月经周期逐渐延后,量少,色淡,继而停闭,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倦怠无力,舌淡苔薄。每日服1剂,分早晚2次空腹温热服。10天为1个疗程。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十七、带下病

    十七、带下病
    调经止带丸
    【配方】熟地黄、白芍(酒炒)、当归、川芎(酒炒)、海螵蛸、赤石脂(煅)、牡蛎(煅)、椿皮、黄柏(盐炒)、香附(酒、醋、盐制)、远志(甘草制)。
    【剂型与规格】水蜜丸。每丸重9克。
    【功效】补血调经,清热利湿。
    【主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
    【应用】本药为非处方药。多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引起的月经量多或量少而淋漓不尽、腰酸不适;崩漏引起的阴道出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少、腰酸腿软;带下引起的赤白相兼、量较多、腰酸不适、大便不爽;以及西医诊断的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宫颈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见上述症状者。口服。每次服9克,每日3次。忌食辛辣刺激食品。
    束带汤
    【配方】鲜鸡冠花90克(或干鸡冠花30克),白术3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健脾利湿。
    【主治】脾虚白带。
    【应用】治疗妇女脾虚终年白带不止,甚至臭秽,如涕如唾者。每日1剂,连服2剂可愈。
    锁精丸
    【配方】补骨脂、五味子、白茯苓、青盐各等份。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酒调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补肾祛湿。
    【主治】肾虚白带。
    【应用】素体肾气不足,下元虚弱,小便白浊,或白带淋漓,小便频数等可应用本方治疗。每次服30丸,约5克。盐汤或黄酒温送服。
    带下赤白方
    【配方】干姜15克,白芍60克。
    【制作方法】上药炒黄,研为细末。
    【功效】温中止带。
    【主治】病久白带。
    【应用】空腹每日服2次。每次服6克,米汤送服。治疗病久不愈的妇女白带。
    三味薏米羹
    【配方】薏米30克,山药30克,莲米30克。
    【制作方法】将3味洗净,用慢火熬成羹。
    【功效】健脾利湿止带。
    【主治】带下病。
    【应用】本方适用于脾虚型带下病患者。一般表现为:带下色白或淡黄,质黏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黄白,手足发凉,精神疲倦,食少便稀,舌淡苔白腻。分早、晚2次吃完,每日服1剂。7日为1个疗程。
    【带下病单验方】
    1.酸石榴5个,连皮捣烂成汁,每服30毫升。治疗妇女赤白带下。
    2.贯众1个刷净毛切块,好醋蘸湿慢火炙熟研末。每次服6克,空腹米汤送服。治疗妇女白带。
    3.白凤仙花研为细末。初服9克,次服6克,第三次服3克,3日即可。空腹黄酒送服。治妇女白带。症状严重者,可从15克服,5天减至3克。
    4.鲜三七200克,捣烂成汁。每次100毫升与白酒空腹服下,治疗赤白带下。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十八、妊娠期疾病

    十八、妊娠期疾病
    二香散
    【配方】香附30克,藿香6克,甘草6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备用。
    【功效】理气除湿。
    【主治】妊娠呕吐。
    【应用】本方治疗妇女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呕吐酸水,饮食难进,起坐不安等症。每日可服2次,每次服6克。盐开水送服。
    集验青竹茹汤
    【配方】竹茹1个,橘皮4.5克,生姜6克,白茯苓4.5克,半夏6克。
    【制作方法】上药水煎。加水1000毫升,煎至700毫升,去渣留汤。
    【功效】化痰止呕。
    【主治】妊娠呕吐。
    【应用】本方治疗妇女妊娠呕吐清水,胃中反酸饮食不进等症。每日1剂,分2次温服。服药期间忌羊肉和鱼等。
    葱豉安胎方
    【配方】香豉、葱白各30克,炙阿胶60克。
    【制作方法】先以水3000毫升煮葱豉。至1000毫升,去药渣放入阿胶,再煎令烊化。
    【功效】补血安胎。
    【主治】胎动不安。
    【应用】治疗妊娠,胎动不安,气血不足,面色不华等症。1剂分6次服。每日可服1次,每次取10克左右。
    固胎丸
    【配方】杜仲150克,续断、白茯苓各60克,白术30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以红枣肉捣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补肾安胎。
    【主治】习惯性流产。
    【应用】本方适用于素体气血不足,易习惯性流产的妇女。应用于妊娠2~3个月。每月1剂,每次服50粒。米汤送服。
    全生白术散
    【配方】白术30克,生姜皮、大腹皮、陈皮、白茯苓皮各15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米汤送服。
    【功效】健脾利水安胎。
    【主治】妊娠水肿。
    【应用】本方可治疗妊娠水肿,面目虚浮,下肢明显水肿,并伴脾虚水湿者。每日2次,每服6克。
    麦门冬粥
    【配方】鲜麦冬汁50克,鲜生地汁50克,生姜10克,薏米15克,粳米50~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薏米、粳米及生姜煮熟,再下麦冬与生地汁。调匀,煮成稀粥。
    【功效】滋阴清热除湿。
    【主治】妊娠呕吐。
    【应用】本方适用于气阴两虚型妊娠呕吐
    患者。一般表现为:精神萎靡,形体消瘦,
    四肢乏力,呕吐剧烈,口渴发热,尿少便
    秘,唇舌干燥,舌质红,苔薄黄而干。空腹食。每日服1剂,分2次服。
    黄芪三皮饮
    【配方】冬瓜皮30克,茯苓皮30克,生姜皮10克,黄芪30克,大枣5枚,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前5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糖溶化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消肿。
    【主治】妊娠水肿。
    【应用】本方适用于脾虚型妊娠水肿患者。一般表现为:妊娠数月,眼面四肢水肿。或遍及全身,皮肤淡黄或苍白,皮薄面光亮,胸闷气短,口淡无味,食欲不振,大便稀,舌质胖嫩,苔薄白或薄腻。早、晚分2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7~10日。
    鲤鱼汤
    【配方】活鲤鱼1尾(约500克),香菜25克,小辣椒1.5克,姜、葱、料酒各5克,食盐5克,醋、荜茇各3克。
    【制作方法】先将鱼宰杀,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块。将香菜、辣椒、葱、料酒、食盐调拌腌浸鱼块;下入锅内,加清水煮,鱼熟后放入醋、荜茇和生姜片调匀即成。
    【功效】利水止渴安胎。
    【主治】小便不利胎动不安。
    【应用】本品有止渴安胎的作用。服用时食肉饮汤可以作为辅助食疗治疗妊娠胎动不安、口渴、小便不利等。
    赤小豆鲤鱼汤
    【配方】大鲤鱼1尾(约500克),赤小豆30克,陈皮10克,草果2个,小椒10克,食盐3克,姜2克。
    【制作方法】先将鱼宰杀,去鳞,去鳃及内脏,洗净下入锅中,加水煎煮,煮沸后入药物和调料,煮熟即成。
    【功效】利水消肿安胎。
    【主治】小便不利。胎动不安。
    【应用】本品利水止渴。主治妊娠水肿、胎动不安、黄疸、脚气等病,空腹食肉喝汤作为辅助食疗。
    【妊娠期疾病单验方】
    1.大红枣14枚烧脆存性,研为细末,温水送服,每日1次。治疗妊娠4~5个月内,心腹不适,疼痛等。
    2.破故纸炒熟研为细末,以胡桃肉1个作引子,空腹温黄酒送服。治疗妊娠腰痛难忍,每日1剂。
    3.大黑豆30克炒熟令香,以黄酒300毫升,煮豆至200毫升,去豆,空腹顿服。治妊娠腰痛。
    4.鸡肝切碎,以酒60毫升送服。治疗妊娠下血漏胎等病。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十九、产后病

    十九、产后病
    益母草膏
    【配方】益母草等。
    【剂型与规格】膏剂。每瓶500毫升。
    【功效】活血化瘀,养血调经。
    【主治】月经不调,恶露不绝。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多用于月经量少、淋漓不畅、色暗有块,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产后恶露不净、涩滞不爽、量少等症。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15~30毫升。温开水调服。孕妇忌服。崩漏经多、无瘀滞者不宜用。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生化汤
    【配方】当归18克,川芎9克,炮姜1.5克,桃仁1.5克,甘草1.5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生血活血。
    【主治】产后血虚腹痛。
    【应用】本方治疗产后气血不足,恶露不行,腹痛不适等产后病。每日1剂,水煎温服。若腹痛缓解,可减去桃仁,再服数剂。
    养正通幽汤
    【配方】川芎6.5克,当归18克,炙甘草1.5克,桃仁15粒,麻仁6克,肉苁蓉3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养血润肠。
    【主治】产后便秘。
    【应用】本方养血活血,对产后大便秘结,以及腹痛隐隐等症均有明显效果。每日1剂,分2次服。
    青娥丸
    【配方】胡桃12个,破故纸240克,杜仲500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9克丸药。
    【功效】补肾止痛。
    【主治】产后腰痛。
    【应用】本方补肾强腰,可治疗产后腰痛。每日可服2丸,早晚各1丸,淡醋汤送服。
    猪蹄汤
    【配方】猪蹄1个,通草30克。
    【制作方法】加水1500毫升,煮至熟。
    【功效】通利下乳。
    【主治】产后缺乳。
    【应用】本方适用于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患者。一般表现为:产后乳少,甚至完全没有,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无华,神疲,舌淡少苔。趁热1次顿服,每日服1剂,常食。
    当归羊肉汤
    【配方】当归、人参各21克,黄芪30克,生姜15克,羊肉300克。
    【制作方法】上5味加水1000毫升煮至肉熟,去渣。
    【功效】补气养血。
    【主治】产后体虚。
    【应用】本方治疗产后体虚,气血不足,证见自汗、发热、四肢酸痛等。每周可以做两剂,食肉喝汤。每剂分两天服完。
    回乳方
    【配方】麦芽3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牛膝9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调理气血回乳。
    【主治】乳汁过多。
    【应用】本方治疗产后不欲哺乳,而乳汁过多。可每日1剂,每剂分2次煎,3剂即可。
    虫草汽锅鸡
    【配方】冬虫夏草2.5克,鸡肉165克,胡椒粉0.5克,味精1.5克,生姜3片,葱白3节,食盐2克。
    【制作方法】鸡肉洗净切成2.5厘米见方的块。在沸水锅中先下葱、姜、胡椒粉,再下鸡块焯去血水。待肉变色后捞出,沥去水分放入汽锅中。虫草去灰渣,挑出较完整的几条,洗净,摆在鸡肉上。加入少量清水和调料,盖严盖子,上屉用旺火蒸约1.5小时即熟。
    【功效】和中补虚。
    【主治】脾肾两虚。
    【应用】本膳长于补益肺肾,培中运脾。对产后妇女、病后虚弱、神疲少食、腰膝酸软有调治之功。产后1个月内可以每周服用1剂。
    参芪排骨汤
    【配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猪排骨250克,盐、葱、姜各5克。
    【制作方法】将排骨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沸。加入调料及参芪,共煮至排骨熟。
    【功效】补益气血。
    【主治】体虚久病。
    【应用】本方可用于产后体虚乏力,气血不足者。糖尿病神经性病变引起的肌肉萎缩及体质虚弱者,也可以作为佐餐食用,食肉饮汤。产后哺乳期,应减少药物使用。
    山药面
    【配方】白面100克,豆粉6克,鲜山药50克,羊肉20克,鸡蛋清2个,姜、葱、盐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鲜山药蒸熟去皮,捣成泥,与面、鸡蛋清、豆粉调匀和面,擀成面条。另将羊肉洗净切好煮汤,放入姜、葱、盐,下入面条,煮熟即可食用。
    【功效】温脾和中,益气补虚。
    【主治】气血不足。
    【应用】本膳有补虚羸,益元气的作用。
    凡属体质素弱、气血双亏、形体消瘦、喜
    暖畏寒、乏力少气者均可选用。产后体质
    虚弱、或生产时失血过多,阳气不足、气血虚弱者可以选用。
    【产后病单验方】
    1.柚皮阴干,以水煎服。治产后腹痛或流产后的腹痛均有效。
    2.艾叶1000克,焙干,敷于神阙穴,以纱布覆盖,以熨斗熨之,待药力借热入腹,疼痛自止。主治产后感寒腹痛。
    3.甘草40克,以500毫升水煎取200毫升浓汁。每日服3次。治产后头痛。
    4.鸡血藤9克,加黄酒50克,水500毫升同煎。每日2次,温服。治产后腹痛和瘀血诸病有效。
    5.红豆100克煮熟,连汤带豆一起吃,治产后乳少。食后乳出如泉。可连续服3~7天。
    6.丝瓜烧为末,每服6克,黄酒调服。盖被微微取汗出,乳汁即通。治产后乳少有效。1~2剂即效。
    7.丝瓜200克,炒虾皮。有通经络之功。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妇女郁症

    二十、妇女郁症
    半夏厚朴汤
    【配方】半夏、厚朴、紫苏、茯苓、生姜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化痰利气解郁。
    【主治】气滞痰郁。
    【应用】本方治疗梅核气。患者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伴有胁痛,舌苔白腻,脉弦滑。每日1剂,连服7剂。
    柴胡舒肝散
    【配方】柴胡10克,枳壳10克,芍药12克,甘草6克,香附10克,川芎6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疏肝理气解郁。
    【主治】肝气郁结。
    【应用】本方治疗郁症,患者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腹胀,月经不调或闭经。每日1剂,连服10天。
    甘麦大枣汤
    【配方】小麦30克、甘草10克、大枣8枚。
    【制作方法】上3味加水煎2次,去渣取药汁,混匀。
    【功效】甘润滋补,养心益脾。
    【主治】妇人脏躁病。
    【应用】本方主要治疗妇女精神不振,情志恍惚,情绪易于激动,心烦眼差,发作时哭笑无常,呵欠频作,伴口干、便结,舌红苔少脉细而弦或数者。分2次内服。
    百合地黄汤
    【配方】百合15克,生地黄15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除烦。
    【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应用】本方治疗肝肾阴虚,手足心热,烦躁易怒,心悸不安,头晕目眩者。每服1剂,分2次煎服。
    黄精山药鸡
    【配方】黄精15~30克,山药100~200克,鸡1只。
    【制作方法】将鸡洗净切块,同黄精,山药放入盘中,隔水炖熟,调味即成。
    【功效】补益脾肾。
    【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应用】本方适用于肾阴亏虚型更年期综合征。一般表现为:月经紊乱,经量时多时少,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腰膝酸软,或皮肤干燥瘙痒,口干,大便干,舌红少苔。每剂分2次食用。隔日服1剂,连服5~7日。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一、妇人阴痒

    二十一、妇人阴痒
    蛇床子散
    【配方】蛇床子、川椒、明矾、苦参、百部各15克。
    【制作方法】上药煎汤趁热先熏后洗局部并可坐浴。
    【功效】清热渗湿,杀虫止痒。
    【主治】外阴瘙痒。
    【应用】上药每日1剂,每10次为1个疗程。若局部有破溃处,可去掉川椒。本方为外洗方,不可内服。
    阴痒方
    【配方】狼牙60克,蛇床子90克。
    【制作方法】上药加水3000毫升,同煎,煮十沸。
    【功效】杀虫、止痒。
    【主治】妇人阴痒。
    【应用】本方适用于妇女外阴瘙痒。用时每日1剂,加热温洗外阴处。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二、不孕症

    二十二、不孕症
    艾附暖宫丸
    【配方】艾叶炭、吴茱萸、肉桂、黄芪、当归、白芍、川芎、地黄、香附、续断。
    【剂型与规格】蜜丸。每丸重9克。
    【功效】暖宫调经。
    【主治】血瘀痛经,宫寒不孕。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多用于痛经、不孕、月经后期引起的月经排泄不畅、量少有块、小腹剧痛难忍、四肢发凉、常感腰痛等症。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2次。忌食生冷食物。实热证禁用。
    开郁种玉汤
    【配方】白芍、香附、当归、白术、丹皮、茯苓、花粉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舒肝解郁,养血理脾。
    【主治】肝郁不孕。
    【应用】治妇女多年不孕,月经不定期,行经腹痛,经血量少色暗有血块,精神抑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者。每日1剂,分2次煎服。连服7日。
    养精种玉汤
    【配方】熟地黄20克,山茱萸、白芍、当归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养血益精。
    【主治】肾虚不孕。
    【应用】本方治不孕,经血量少色淡,面色晦暗,腰酸腿软,性欲淡漠,小便清长,便溏,形体消瘦者。每日1剂,连服10~20剂。
    启宫丸
    【配方】半夏、香附、苍术、陈皮、神曲、茯苓、川芎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燥湿化痰。
    【主治】痰湿不孕。
    【应用】本方治疗妇人素体肥胖,带下量多,行经延后,面色白,胸闷泛恶,苔白腻之不孕者。每日1剂,连服7剂。
    不孕方
    【配方】益母草2000克,白芍、当归、芍药各500克,广木香250克,川芎250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蜜药各等份。
    【功效】养血调经。
    【主治】不孕。
    【应用】本方治疗不孕,月经不调,子宫寒冷者。用温黄酒送服,每日2次,每次1丸。连服1个月。
    胖妇不孕方
    【配方】南星、半夏、苍术、川芎、防风、羌活、滑石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化痰祛湿,调经利水。
    【主治】妇女肥胖不孕。
    【应用】本方治疗体态丰厚肥胖的妇女,婚后久不怀孕,月经不调,痰湿过盛。每日1剂,分2煎。连服10天。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三、男性性功能障碍

    二十三、男性性功能障碍
    五子衍宗丸
    【配方】枸杞子、菟丝子、复盆子、五味子、车前子。
    【剂型与规格】蜜丸剂。每丸重9克。
    【功效】补肾益精。
    【主治】肾气不足。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用于肾气损伤所致的遗精、阳痿、早泄、精液清冷不育等病。西医诊断的性神经衰弱、慢性前列腺炎等属于肾气不足,精关不固者均可运用本药。口服。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节制房事。女性肾气不足也可以选用。
    大补元煎
    【配方】党参、炒山药、熟地黄、杜仲、枸杞子各12克,当归、山茱萸、炙甘草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益精补肾。
    【主治】肾虚阳痿。
    【应用】适用于男子阳痿,精神苦闷,胆怯多疑,心悸,失眠等。每日1剂,分2次服。
    水陆二仙丹
    【配方】金樱子15克,芡实3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补肾固精。
    【主治】肾虚遗精。
    【应用】主治男子遗精、滑精、头昏目眩、耳鸣腰酸,面白少华,畏寒肢冷等证。每服1剂,分2煎。早、晚各服1次。连服7日。
    三才封髓丹
    【配方】天冬、熟地黄、人参、黄柏、砂仁、甘草各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滋阴清火,安神固精。
    【主治】阴虚火旺遗精。
    【应用】本方治疗男子梦遗,夜卧不安,心悸、头晕、体倦无力,小便赤热,舌红,脉细数者。每日1剂,连服7日。
    龟鹿二仙膏
    【配方】鹿角5000克,龟板2500克,枸杞子1000克,人参500克。
    【制作方法】先将鹿角。龟板锯截刮净,水浸,桑木火熬炼成胶。再将人参,枸杞子熬膏和入。
    【功效】补气养血。
    【主治】气血不足遗精。
    【应用】本方适用于气血不足,瘦弱体虚,梦遗早泄,目涩不明,腰膝酸软之证。每晨以黄酒服9克。
    车前杜仲炖猪肾
    【配方】车前草15克,杜仲15~30克,猪肾1个。
    【制作方法】将车前草用纱布缝包。猪肾洗净去筋,与杜仲共放入沙锅内煮汤,肉熟后加入适量调味品即成。
    【功效】补肾温阳。
    【主治】阳痿。
    【应用】本方适用于湿热下注型阳痿患者。一般表现为:阳事不举,痿软无力,小便短赤,阴囊潮湿,瘙痒坠胀,舌红苔黄腻。吃肉饮汤,隔日服1剂。连用5剂。
    雀儿粥
    【配方】麻雀5只,小米30克,黄酒10克,葱5克,食盐3克,花生油10克。
    【制作方法】先将麻雀去毛,净膛洗净。将油锅烧热后,放入麻雀,煸炒至熟;加入黄酒,煮焖约15分钟;再加清水适量,煮开后,将淘洗好的小米下入煮粥。至八成熟时放入葱白、食盐等即成。
    【功效】补肾温阳。
    【主治】脾肾两虚,下元不足。
    【应用】本膳有补肾壮阳之功。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引起的形体羸瘦、腰腿无力、阳痿遗精、夜尿频繁、畏寒喜暖等。可作为早餐食用。麻雀可大补元阳之气,故素体阳亢或阴虚之人,不宜食用。
    桂心粥
    【配方】桂心2克,茯苓2克,桑白皮3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先以水煎前3味药物,约30分钟。去药渣,留汁,下入粳米,煎煮为粥。
    【功效】温阳化水。
    【主治】阴阳两虚。
    【应用】本膳有温化水饮之功。凡阴阳两虚,尿频量多、口渴多饮、阳痿畏寒、面色黧黑、痰白清稀等,均可选用此方。
    一品山药
    【配方】生山药100克,面粉30克,核桃仁1克,什锦果脯4克,团粉2克,花生油1克,蜂蜜2克,白糖10克。
    【制作方法】①生山药洗净,蒸熟,剥去皮,放在大碗中。加入面粉,混匀压碎,揉成面团,放入盘中按成圆饼状。上面放上核桃仁、果脯,上屉蒸约20分钟即可。②将蜂蜜、白糖、猪油上锅加热,白糖烊化后,加入湿团粉,加热至煮沸,做成糖蜜汁。浇在蒸好的山药饼上即可。
    【功效】补肾滋阴。
    【主治】下元虚损。
    【应用】本膳味香爽口,有滋肾养阴的功效。平人食之可增进营养;肾虚体弱,消渴、尿频遗精等病人食之更为相宜。糖尿病人选食不加白糖。
    鸡头粉雀舌棋子
    【配方】羊肉25克,草果5只,豌豆2.5克,芡实粉50克,绿豆粉25克,姜汁0.5克,葱0.75克,食盐1克,大料1枚。
    【制作方法】将羊肉洗净,与草果、豌豆、大料同煮汤。煮熟将羊肉捞出切成棋子大小,滤汤。将肉汤与芡实粉、绿豆粉和匀。锅里水开后下入,加入姜、葱、盐等,并将羊肉切碎入锅同煮至熟。
    【功效】脾肾双补、补中益精。
    【主治】脾肾阳虚,下元亏损。
    【应用】本膳有补虚之功效。凡因脾肾阳气不足而引起的久泄不止、小便频数滞浊、腰膝疼痛、梦遗滑精等,均可作为辅助食疗。
    法制黑豆
    【配方】黑豆500克,熟地黄、山萸、茯苓、补骨脂、菟丝子、旱莲草、黑芝麻、当归、桑椹、五味子、枸杞子、地骨皮各10克。
    【制作方法】将药物放锅内,加水煎煮。每半小时取药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药汁4次合并放在大锅中,加入泡好的黑豆和食盐25克,以小火煨炖至药液干涸,撤火。曝晒黑豆至干,装瓶罐中收贮。
    【功效】阴阳双补,强腰健骨。
    【主治】阴阳不足,腰膝酸软。
    【应用】本品有补肾益精、强筋壮骨之功效。每日可随意食用。可配合治疗神精衰弱、身体消瘦、尿频遗精、腰酸腿痛、筋骨无力等。
    鹌鹑枸杞杜仲汤
    【配方】鹌鹑1只,枸杞子30克,杜仲10克。
    【制作方法】将鹌鹑宰杀煺毛,去内脏,洗净;与枸杞子、杜仲一同入沙锅,加水煎煮。至熟,去药渣,留汤和肉食用。
    【功效】补肝益肾。
    【主治】肝肾两虚。
    【应用】本汤补益肝肾精血。主治身体瘦弱,阳痿、遗精、尿频遗尿、腰膝酸软等。糖尿病阴阳两亏者可选作食疗补益辅食。食肉喝汤,顿服为宜。
    【男性性功能障碍单验方】
    1.五味子研为细末,以面粉用醋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30丸。空腹淡盐汤温服。治疗梦遗。
    2.刺猬皮1个,瓦上焙干细末,黄酒调服。每日早上服1次。治疗遗精或梦而后遗。
    3.白茯苓研为细末,温水调匀。空腹或临睡服。每日可分4次服,每服15克。治疗梦中遗泄。
    4.韭菜子60克,炒熟研为细末。每服6克,空腹及睡前黄酒送服。治虚劳遗精。
    5.牡蛎沙锅内烧醋淬火7次,研为细末,以醋调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盐汤送服。治梦遗。遗精早泄。
    6.羊肉200克炖熟,加入干海米(虾仁)50克,适量葱、姜、盐等,煮熟。适用于肾气不固遗精患者,有补肾温阳作用。吃肉喝汤,常服有效。
    7.肉苁蓉25克与羊肾一对炖熟,适量加入葱,姜,盐,调味,适用于阳萎,遗尿,便秘患者,有补肾壮阳作用,服食可蘸花椒盐更香。
    8.大虾200克炒韭菜300克,适用于遗精、遗尿、腹冷无力者,有温补肾阳作用。可以常食。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四、前列腺疾病

    二十四、前列腺疾病
    滋肾丸
    【配方】盐知母15克,肉桂10克。
    【制作方法】水煎服。
    【功效】滋肾清热,化气通关。
    【主治】下焦血热癃闭(前列腺肿大)。
    【应用】本方治疗50岁以上男子,排尿困难,淋漓不净,灼热短赤,小腹胀满,腰脊酸痛。每日1剂,分2次服。
    竹叶茶
    【配方】竹叶10克,茶叶5克。
    【制作方法】用沸水冲泡。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应用】本方适用于湿热蕴结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一般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或有灼热感,尿后有白色或浑浊分泌物滴出,会阴腰骶部胀痛,睾丸坠胀,舌苔黄腻。代茶饮,常服。
    双耳汤
    【配方】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制作方法】将白木耳、黑木耳用温水发泡,并摘除蒂柄,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将冰糖放入,加水适量,将碗放蒸茏中蒸1小时即成。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前列腺肥大。
    【应用】本方适用于阴虚火旺型前列腺肥大患者。
    一般表现为:尿少黄赤,点滴不畅,手足心热,半夜咽干,睡眠出汗,舌红少苔。吃木耳喝汤。每日1剂,分2次食用。连用1周。
    参芪精
    【配方】党参250克,黄芪250克,白糖500克。
    【制作方法】将党参、黄芪泡透煎煮,每30分钟取药液1次。共煎取3次。合并药液,慢火熬至稠黏,放冷后加入白糖搅匀,晒干压碎,装瓷罐内备用。
    【功效】补益脾气。
    【主治】前列腺肥大。
    【应用】本方适用于中气不足型前列腺肥大患者。一般表现为:小便欲解不爽,或见脱肛,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每次服10克,沸水冲化服。每日2次。常服。
    茴香葱白煎
    【配方】小茴香5克,葱白4茎。
    【制作方法】同捣水煎去渣。
    【功效】温阳通利。
    【主治】前列腺肥大。
    【应用】本方适用于肾阳衰微型前列腺肥大患者。一般表现为:小便无力,尿细不畅,面色苍白,神疲腰酸,手足不温,畏寒怯冷,舌淡。每日服1剂,分3次服,连服1周。
    【前列腺疾病单验方】
    1.黑芝麻500克炒香捣碎,每次调入适量蜂蜜,开水冲服。每日3次,常服。适用于前列腺肥大伴阳虚火旺者。
    2.小茴香5克,葱白4寸,水煎。适用于肾阳衰微,畏寒肢冷,前列腺肥大者。每日1剂,分3次服用,连服1周。

《家庭常见病妙用小处方》 第二章 儿科妇科男科疾病方 二十五、不育症

    二十五、不育症
    固精种子羊肾丸
    【配方】羊肾10对盐浸,枸杞子60克,莲子60克,芡实120克,生地黄120克,何首乌120克。
    【制作方法】前药共研为细末;将羊肾用900毫升黄酒煮熟,捣烂如泥,与药末调匀为丸如黄豆大。
    【功效】固精种子。
    【主治】男子不育。
    【应用】本方有固精补肾作用,可治疗肾虚精子量少,活力差等症。每日淡盐汤送服9克。
    宜男酒
    【配方】当归60克,茯神60克,枸杞子60克,牛膝60克,龙眼肉60克,核桃60克,葡萄干60克。
    【制作方法】用米酒5000毫升浸上药7日。
    【功效】养血壮神,益肾种子。
    【主治】男子不育。
    【应用】本方可以治疗男子体虚,腰膝酸软,婚后无子等。亦可男女同服此方,调经补肾,治疗下元虚损之不孕不育症。每日50毫升,连服1~2剂。
    龙马童子鸡
    【配方】海马10克,仔公鸡1只(约900克),虾仁15克,绍酒20克,食盐3克,味精3克,葱白25克,生姜15克,湿淀粉50克,清汤500克。
    【制作方法】①将公鸡宰杀后煺毛,洗净,剁去爪、膀,开腹去脏,再洗净入沸水锅内。略焯后剁成小块分装在7个碗里(每碗约125克)。②海马、虾仁温水洗净,浸泡10分钟,分放在鸡肉上。加葱段、姜块及调料的一半,清汤适量,上笼蒸烂。③鸡肉出笼后,拣去葱、姜,沥去原汤倒入炒勺中,放入剩下的调料,烧开撇去浮沫,入湿团粉收汁,浇在鸡肉上即成。
    【功效】补肾壮阳。
    【主治】肾阳虚损。
    【应用】本品有补肾壮强之效,对于阳痿、早泄、尿频、妇人肾阳虚弱、腰酸如折、少腹冷感、小便清长及年老体衰、神疲肢冷等,皆可用作治疗之辅食。
    山药汤圆
    【配方】生山药50克,白糖50克,糯米粉30克,胡椒面少许。
    【制作方法】生山药洗净,蒸熟,剥去皮,放在碗里,加入白糖、胡椒粉,用勺压拌调成馅泥。糯米粉加水揉成汤圆粉面,分成6份,逐一包入山药馅做成汤圆。吃时煮熟即可。
    【功效】补肾滋阴。
    【主治】下元虚损。
    【应用】本品经常食用可以治疗下元虚损、男子虚寒精亏无嗣。老人幼儿食之可补气益阴。糖尿病阴虚元气不足者可选食,但应减少白糖用量或以甜味剂代替白糖。
    双鞭壮阳汤
    【配方】牛鞭100克,狗肾10克,羊肉100克,菟丝子10克,肉苁蓉6克,枸杞子10克,鸡肉50克,黄酒、花椒、姜、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牛鞭、狗肾、羊肉洗净,加清水烧沸后,去浮沫,放入鸡肉、黄酒等调料。同时把菟丝子、肉苁蓉、枸杞子装入布袋内,入锅内煮,待肉熟后将牛鞭、猪肾、羊肉、鸡肉切块,取出药袋即可。
    【功效】阴阳双补。
    【主治】肝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