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方卫视节目预告:《道德经》全文及释义--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20:07:47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人人都说我德高望重,其实不然。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就没有人会这样说了。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慈爱,能够维护众生,产生勇气;节俭,能够蓄精积德,能推至广远;不出人头地就反而能得到爱戴,所以能成为众人的领袖。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今天如果让我舍弃这三宝,则必死无疑。三宝中,以仁慈最重要。有了它,站则胜,守则固,天也将卫护他,并给他慈爱和温暖。

 

风水在人心

 

从前有一人在山中迷路了,已有两天两夜没有喝到水,一天天要黑了,远远地看见有一户人家亮着灯,就急忙地向灯光跑去,终于跑到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跟主人说:给我一口水吧,我要渴死了。

 

女主人于是给他舀了一瓢水,并且在水里放一点马草,这个人边喝边吹漂在水上的草,同时想:我这么渴,给水喝还放草,喝完后,与主人说了一会话,得知他会看风水,女主人就请求他在山里给找一风水宝地在此生活。

这人心想:给水喝还放草,把水弄脏,就随便地选了一个地方,告诉女主人说:这里挺好,就在这里吧。女主人很感激,说了声谢谢。

 

于是女主人就在那个地方住了下来,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这人又经过了那个地方,看见这家人生活得很是兴旺,一大家人充满欢笑,其乐融融。心中好奇:这样一个磁场一般的地方,她们怎么过得这么好。心中不解,这样的磁场只有是有德行的人家,才能过好,她们心好,为什么会在给我的水里放草呢?

 

于是就走进屋里,女主人见到他很高兴,并且很感谢为她选了个风水宝地。这人更加不解,于是就问道:以前我向你讨水喝,你为什么往水里放草?

 

女主人笑了笑说:我看你来到我家时,上气不接下气,怕你喝急了,那样会喝炸肺的,所以往水里放点草,好使你慢慢喝。

 

这人听后很是感动,更加坚信:风水在人心啊!

 

人心善是可以改变风水的,人心不善,即使是生活在好的风水地,也会因为心术不正,而使风水转变,为自己招来灾祸。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善于统兵者,不穷兵黩武;善于打仗者,不会被激怒;善于战敌者,不会与敌对持;善于用人者,谦下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这就是所说的不争强斗气的道德,这就是所说的发挥人的积极性,这就是所说的遵循客观规律。

 

镜子的智慧

 

徒弟抬一面镜子,边抬边说:“这镜子可真是便宜,几十元买了这么一大面!”

师父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镜子啊!它可以当你的老师呢。”

“哦?”徒弟也逗趣说,“不知这镜子老师将何以教我啊?”

师父问“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放到镜子前面,是不是都映得出?”

“当然”徒弟说。

“那么东西移开后,镜子里还留有余影吗?”师父问。

“那怎么会呢?”徒弟说。

“这就是智慧啊!”师父说:“这叫’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徒弟,你在生活中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

“不能”徒弟说,“想不到这镜子还有点门道,还有吗?”

“多得是”,师父说:“比如孔孟先师或帝王将相来照镜,你说镜子会因为高兴而加倍细心吗?”

“不会”徒弟答。

师父问;“如果乞丐、弃儿来照镜,镜子会因厌恶而应付了事吗?”

徒弟说:“不会。”

“这就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又叫与圣人居而不喜,与凡夫居而不忧,你做得到吗?”师父问。

“做不到!还有吗?”徒弟兴冲冲地问。

师父问“当甲物体正在照镜子时,镜子会一边照甲又一边惦念乙吗?”

“不会”。

师父问“这叫把握当下,置心一处。你做得到吗?”

“做不到!还有呢?”徒弟穷追。

师父问“镜子映现红色物体时,其本身会不会也变成红色?映现绿色时会不会本身也变成绿色?”

徒弟说“不会。”

师父问“镜子本身虽不变色,却仍能红来现红,绿来现绿,是不是?”

“是,这叫什么?”徒弟问。

“这叫’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你做得到吗?”师父问。

“做不到,还有吗?”徒弟还不解渴。

师父问“镜子映人映物、映水、映火、而本身玻璃的本质却始终不变,这叫做’体不动,而用常显。用常显而体不变’你明白吗?”

“明白了”,徒弟感叹地说,“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镜子,竟蕴含了这么多道理!真是物物皆可为师啊!!”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兵书上说:我不敢主动挑起战端,而是采用守势。我不敢冒进半寸,宁可退后一尺。这就是所说的以无阵之阵来抗击,以无臂之臂夺取。以无兵之兵战斗,以无敌之心对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祸莫大于轻敌逞强,轻敌逞强就要丧失三宝。所以俩兵相对,仁慈者胜。

 

借禅宗智慧开启成功门

 

讲座开始前,我想同大家分享一个特殊的因缘。”“全球通名家讲谈”的现场,吴言生双手合十,难掩内心的激动。“我今天站立的这个地方,很有佛缘,它的名字叫佛山;而佛山的中心,又是一个很有禅意的地方,叫禅城。在佛山、在禅城讲佛教思想,讲禅宗智慧,有佛缘,有禅意。”

 

“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禅宗也一直是中国佛教中最重要的宗派。”对于遍参禅门的吴言生来说,禅宗智慧是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的法宝。他开宗明义地指出,“禅的最终目标是开悟。”在众人眼中,“开悟”是何等深奥的字眼,但在吴言生看来,禅是最生动、平常的智慧。

 

放下,便是担当

 

“有人问慧海禅师:什么是修行?禅师说:饥餐困眠。学人不理解,说:我也是困了就睡,饿了就吃,为什么就不是修行?禅师告诉他:通常世人在吃饭的时候,不肯吃饭,总是想这想那,千般计较;在睡觉的时候不肯睡觉,总是梦这梦那,万种思量。所以他们吃饭的时候是在分别计较,睡觉的时候是在颠倒梦想。”

 

人类的童年时代,总是和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浑然一体,但随着分别意识的生起,开始追名逐利、刻意钻营地度过一生。“生命的旅途上,到处都是疲惫的流浪者。因为我们看不破,放不下。禅宗常说,舍得舍得,能舍才能得。放下妄想,得到的是智慧。但是,‘放下’并不是枯木死灰,也不是缺乏担当。”几句禅语过后,吴言生搬出了鲜活的故事。

 

“从前有位老婆婆供养了一位僧人,又请来一个妙龄少女给和尚端茶倒水。一天,老婆婆想测测这个出家人的修行到底到了哪种地步,就授意姑娘在送饭的时候一把抱住和尚,问他感觉如何。和尚的回答非常坚决:枯木已寒烟,三冬无暖意。意思是说,我感觉自己像一根枯死了的木头,在数九寒冬的天气里,心里面没有任何的暖意。在一般人看来,这位出家人的修行已经到了无情无欲的高深地步。但老婆婆听完姑娘的转述,却生气地将出家人赶走了。”

 

故事讲完,“全球通名家讲谈”的现场观众都在纳闷:这老婆婆怎么如此决断?

“枯木禅确实是修行的很高境界,却并非最彻底。枯木不能逢春,就是死灰,失去了爱心,也失去了承担。”言毕,吴言生又微笑着引出了另一个故事。

 

“一日大雨,小河涨满水,一个年轻女子在岸边踯躅,不敢过河。一位大和尚带着徒弟云游到此,便将姑娘抱到河对岸。姑娘回眸一笑,道谢而去,师徒二人也继续上路。小和尚觉得师傅做得不对,在心里嘀咕了半晌,终于忍不住问道:‘佛陀不是教导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吗?今天您怎么把那个姑娘给抱起来了呢?’师傅听后大笑:‘我早已把那姑娘放下了,你还一直把她抱在心里呢。’所以说,禅的智慧在于能在一个恰当的尺度内收放自如。人生也是一样,如果没有了承担,生命就没有了热情与责任,但当承担变成了负担,又失去了灵性和洒脱。”几句利落的点评,为吴言生赢得了满堂掌声。

 

现代管理的出路

 

2500年前,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诞生了“禅”;1400多年前,达摩大师又将禅带到中国。这样一种智慧早已被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点滴之中,被人们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的经营、管理。

传统的西方管理学是一种刚性、机械的管理,“以制度为中心,以量化考核为形式”,将人视为无差别的管理对象。当西方管理学的发展陷入困境时,他们开始反省,希望在东方智慧中找到走出困境的要旨。“韩国、日本的一些成功企业家就充分汲取了禅宗的智慧,禅式管理应运而生。禅式管理不是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被管理者,而是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则来管理,激发每个员工内在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关心人的心灵,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成长。”

“全球通名家讲谈”的很多观众都是企业人士,“以人为本”总是他们挂在口头的管理名词,可如何与禅的智慧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却是难题。

吴言生将禅式管理的内涵提炼为四点:“第一,平等。佛教对一切生命都无条件地加以尊重、关爱,所谓‘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一个睿智的管理者不应该将自己凌驾于被管理者之上,而要共同努力、合作无间,从而一起走向成功。”

“第二点内涵是敬重。古代,有一个寺院的大饼做得非常好,香客纷纷捐出重金以求得品尝大饼的机会。一个乞丐拿着三文钱也想买一个大饼,方丈收下了钱,给了乞丐一个饼。十几年以后,事业有成的乞丐专程上山拜谢禅师当年的一饭之恩。方丈施给乞丐一个大饼是为了让他不挨饿,而收下那三文钱则是为了给他尊严。这样的一种尊敬可以激励人的一生,精神力量是非常大的。”

禅式管理的第三点内涵是包容。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禅宗里也有一句话,“规矩不可行尽”。规章制度若定得太死,被管理者没有了任何弹性与空间,管理的绩效反而会大打折扣。“‘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禅式管理内涵的最后一点,吴言生将其归结为“感恩”。“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无数人帮助的结果。只有感恩,生活才会更充实,事业才会更辉煌,人生才会更成功!”

 

用出世心做入世事

 

“佛教倡导的是出世,而企业的精神却代表着积极入世,佛教思想与企业精神之间是否存在冲突?”一位现场观众的提问代表了很多人对佛教的疑惑,这也让吴言生发觉,原来有不少人对于佛教的理解还有偏差。

 

“首先,佛教并非出世而是入世的。大成佛教讲‘普度众生’、‘悲智双运’,说的就是一个修佛之人光是觉悟了远远不够,还必须来到世间,拯救其他的人。所以说佛教的精神是入世的,甚至是济世的。其二,日本明治时期的禅宗高手铃木正三曾提出‘工作坊就是道场’这个概念,在企业界的精英里非常流行。我们的工厂、企业就是我们修道的地方。出家人用爱心、平等、敬重、包容、感恩来管理道场,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精神来管理企业,企业也能因此产生凝聚力、向心力。”

 

开启了对佛教的认识之后,现场观众的思考就越来越深入,追问也愈来愈切。“佛教一直提倡放下,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也是中庸忍让,这和现在社会中所提倡的积极进取是否存在冲突呢?我们该如何用禅宗更好地去解释它?”

 

“这就回到了我开头所讲的‘放下’与‘担当’,如何将它们与现实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一位名叫蒙克夫·基德的登山家,在不带氧气瓶的情况下,多次跨过海拔6500米的登山死亡线。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基德却淡然地说:‘无氧登山最大的障碍是欲望。在空气稀薄的高山上,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使你需要更多的氧气。为了登上峰顶,为了使四肢获得更多的氧气,必须学会拔除一切欲望和杂念。’当我们攀到了人生、事业的高处,一旦杂念过多,就会跌下来。要成功,就必须放下。这里的放下,并非是放下对事业的热爱与责任,而是放下杂念,释放潜能,从而更好更勇猛地达成我们生命的伟大目标。”

 

看着众人脸上或多或少显露的“顿悟”,吴言生欣喜地说:“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吧: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用加法来工作,用减法来生活。这样,才能回归本心,享受智慧人生!”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的言语很好理解,也很容易做。世人都被名利私欲所蒙蔽,所以很难理解我的言语,所以没人能做。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我的言语都是有根源的,行动也是有根据的。就是因为人们不了懂我的言语和行动,所以也就不能理解我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真正了解我的人很少,能够跟随我的就更少了。所以圣人外面穿的是粗衣,内心却怀着美玉。(这也就是应了那就话“知人之面不知心”)

 

除却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慢慢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臬:“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法,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臬禅师一见到他便说:“将军为什么那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学习用禅语诗偈说道:“为除心头火,起早礼师尊。”

禅师开玩笑地也用偈语回道:“起得那么早,不怕妻偷人?”

将军一听,非常生气,骂道:“你这老怪物,讲话太伤人!”

大慧宗臬禅师哈哈一笑道:“轻轻一拨扇,性火又燃烧,如此暴躁气,怎算放得下?”

放下!放下!不是口说放下就能放下,“说时似悟,对境生迷”,飞扬也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江山易改,习性难除”奉劝希望学道入僧者,莫因一时之冲动,遗笑他人。

知不知,上;不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能够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是最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是“妄为”,这是大毛病。知道自己的错误之处,不去犯同样的错误这是高明的!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没有这个毛病,是因为他知自己的错误所在,所以不去犯这样的错误。是以不病。

 

不入名利

 

 

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准备接替之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悬崖之下,对他俩说:“你俩谁能只凭自己的力量,从悬崖下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替之人。”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明坚,一个叫明远。  悬崖之下,身体瘦弱的明坚,屡爬屡摔,摔得鼻青脸肿,还顽强攀爬,当拼死爬至半壁,无处着力时,摔落崖下,头破血流,气息奄奄,最后高僧不得不用绳索,将他救助上来。

而身体强健的明远,攀爬几次不成功后,便沿着悬崖下的小溪,顺水而下,遇树林,出山谷,然后游名山,访高师。一年之后,明远才回到寺中。高僧不但没有骂他怯懦怕死,将他赶出寺门,反而定他为接替之人。

众僧不解,高僧微笑解释道:“寺院后悬崖极其陡峭,是人力不能攀登上的。悬崖之下,却有路可寻,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

  高僧将五彩袈裟和锡杖传于明远,语重心长地对众僧说道:“师言要听,但伸缩进退变化,乃圣人之道。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攀爬悬崖,是师出奇题,验看弟子心境如何。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牢,顺天而行者,便是我的意中人。”不久,高僧在安详中圆寂。明远成为这座大寺庙的住持,寺庙香火鼎盛,僧徒日众。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当人民不在畏惧统治者的暴行时,那天下就要打乱了。所以统治者在位不应该给人民造成威胁无法生存,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想要使人民不厌恶,就应该这样做不要给人民造成威胁压迫。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不自持己见,知道自己位居万民之上,不求自我表现,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所以舍弃自见、自贵、才能获得自知、自爱。


佛 光

 

有一个老和尚在垂暮之年,他想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一个弟子。可他的众多弟子中有三人悟禅极深,老和尚一时难以择谁为传人。

 

一个暮色苍茫的傍晚,老和尚猜到自己的寿命将止,该到他决定继承人的时候了。他叫来三个弟子,吩咐他们出去各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既便宜又能塞满禅房。

 

老和尚给了弟子们各人一枚铜钱後,有两个弟子出去了,可是另外一个弟子却端坐在老和尚身边打禅,没有行动。

 

不久,有一个弟子回来了。他告诉老和尚,他已买来了几车的乾草,足可以添满禅房了。老和尚听後,摇头蹙眉,非常失望。

 

接着,另一个弟子也回来了。只见他从袖子中取出一支蜡烛,然後把蜡烛点燃。老和尚见状,口念「阿弥陀佛」,脸上露出了非常满意的神色。

 

这时,老和尚把目光盯向了他身旁的弟子。只见那弟子起身,将铜钱还给老尚,双手合十说:「师父,我买的东西就来了!」说完他吹熄蜡烛,禅房一片黑暗,那弟子将手指向门外说:「师父请看,弟子买的东西已经来了––」师徒背向门外望去,只见东半边天上,一轮满月刹那间从地平线上跃出,冉冉上升。金色的月光照进禅房,禅房里洒满光辉,一片通明。

 

老和尚警讶得半晌无语。禅房里一时寂静非常。许久,老和尚才问打禅的弟子:「你何以想到此法?」弟子双掌合十卑恭着师父,说:「乾草固然能装满禅房,但却使禅房不洁而黑暗,虽价廉而实平庸所为;蜡烛小如手指,不值一文,然烛光能充盈禅房,买烛者非上智而不能为也!」弟子沉吟片刻,神情肃穆,继续道:「月光既出,玉宇澄清,月光可谓九天中最无价之物!月光为何物?月明则天明;天明则地明,天明地明则心明;然佛明四宇,佛明我心,可见月光乃我佛也!今我不取一文得到我佛,只因我心中有佛光!」

 

老和尚闻言,脱下袈裟披在打禅的弟子身上:「你心中的佛光,乃上智中之至聪至慧者也!」

 

老和尚选到了传人,我也悟出了生活的禅意––心中的佛光,诚如我们生活中的快乐美满、幸福温馨,乃至一切的真、善、美……

 

原来,只要我们心中装有快乐、幸福……生活就会像月光毫无保留地普照我们的心里,从而让我们远离烦恼、忧愁、沮丧、消极……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勇于表现刚强者易于送命,善于表现柔弱的反而能够生存。此两者都是勇,但是却由表现方式不同,结果也不同。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这就是自然规律,可又谁知天意呢?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

 

圣人也很难判断,自然规律是不争而取得胜利,不言而万物响应,不召而众生自来,淡然筹谋天下大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自然是广大无边的,所无不包,没有一点疏失

 

佛陀的教诲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问他的老师–释迦牟尼佛: “我的生活之路将是什么样的呢?”佛陀回答说: “在你的生活之路上,你将遇到三道门,每一道门上都写有一句话,到时候你看了就明白了。

于是,王子上路了。不久,他就遇到了第一道门,上面写着:“改变世界”。王子想:我要按照我的理想去规划这个世界,将那些我看不惯的事情统统改掉。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几年之后,子又遇到了第二道门,上面写着: “改变别人”。王子想:我要用美好的思想去教化人们,让他们的性格向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

再后来,他又遇到了第三道门,』:面写着: “改变你自己”。王子想:我要使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完美。于是,他就这样去做了。

王子见到释迦牟尼佛,王子说:“我已经看过生活之路上的三道门了。我懂得,与其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这个世界上的人,而与其去改变别人,不如去改变我自己。”佛陀听了,微微一笑,说: “也许你现在应该往回走,再回去仔细看看那三道门。”

 王子将信将疑地往回走。远远地他就看到了第三道门,可是,和他来的时候不一样,从回来的这个方向上,他看到的是门上写的: “接纳你自己”。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自己时为什么总是生活在自责和苦恼之中:因为他拒绝承认和接受自己的缺点,所以他总把目光放在他做不到的事情上,忽略了自己的长处,他因此学会了欣赏自己。

王子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二道门上写的是“接纳别人”。他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总怨声载道:因为他拒绝接受别人和自己存在差别,所以,他总是不去理解和体谅别人的难处。他因此学会了宽容别人。

王子又继续往回走。他看到第一道门上写的是“接纳世界”。王子这才明白他在改变世界时为什么连连失败:因为他拒绝承认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人力所不及的,忽略了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他因此学会了包容世界。

这时,释迦牟尼佛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对王子说: “我想,现在你已经懂得什么是和谐与平静了。”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 孰敢?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 是谓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者, 希有不伤其手矣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如果人民饱受暴政的逼迫,到了连死都不怕反抗的时候,统治者又怎能用死来威胁他们呢?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若人民都畏惧死,一有人做坏事就被抓起来杀掉,那还有谁敢胡作非为呢?

 

常有司杀者杀。”

 

天地间,冥冥中有专司杀伐的力量,无须人代劳。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如果人代替天实施杀伐,就好像一个不会工艺的人代替木匠做工一样,很少有不伤到自己的

 

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

 

一天,一位法师正要开门出去时,突然闯进一位身材魁梧的大汉,狠狠地撞在法师身上,把他的眼镜撞碎了,还戳青了他的眼皮。那位撞人的大汉,毫无羞愧之色,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戴眼镜的?”

法师笑了笑没有说话。

大汉颇觉惊讶地问:“喂!和尚,为什么不生气呀?”

法师借机开示说:“为什么一定要生气呢?生气既不能使眼镜复原,又不能让脸上的淤青消失,苦痛解除。再说,生气只会扩大事端,若对你破口大骂或打斗动粗,必定会造成更多的业障及恶缘,也不能把事情化解。

“若我早一分钟或迟一分钟开门,都会避免相撞,或许这一撞也化解了一段恶缘,还要感谢你帮我消除业障呢?”

大汉听后十分感动,他问了许多佛的问题及法师的称号,然后若有所悟地离开了。事情过了很久之后,一天法师接到一封报值挂号信,信内附有五千元钱,正是那位大汉寄的。

原来大汉年轻时不知勤奋努力,毕业之后,在事业上高不成低不就,十分苦恼,婚后也不知善待妻子。一天他上班时忘了拿公事包,中途又返回家去取,却发现妻子与一名男子在家中谈笑,他冲动地跑进厨房,拿了把菜刀,想先杀了他们,然后自杀,以求了断。

不料,那男子惊慌地回头时,脸上的眼镜掉了下来,瞬间,他想起了师傅的教诲,使自己冷静了下来,反思了自己过错。

现在他的生活很幸福,工作也得心应手了。特寄来五千元钱,一方面为了感谢师父的恩情;另一方面也请求师父为他们祈福消业。

法师的宽容带给了大汉觉悟,教会他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宽容是一条环环相扣的纽带,让我们彼此相连,让我认清彼此,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