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京东方项目总施工:中国音乐、乐器历史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5:05:08
中国音乐、乐器历史知识总汇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中国第一个音乐博士——陈佐湟
陈佐湟是中国著名的指挥家,1947年出生于中国东部上海,196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1981年陈佐湟赴美国坦格伍德音乐中心及密西根大学音乐学院学习,1982年获得音乐硕士学位并被推举为全美音乐协会荣誉会员。1985年,获得密西根大学颁发的第一个乐队指挥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音乐艺术博士。
1985—1987年,陈佐湟在美国堪萨斯大学艺术学院任副教授,并担任学校艺术学院客座指挥,1986年被授予该大学荣誉教授称号。1987年担任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并带领中国交响乐团赴美国24个城市进行大型巡回演出,获得极大成功。此后,陈佐湟又先后六次带领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国少年交响乐团等乐团出访欧洲和亚洲多国及地区。
1990年起,陈佐湟在美国威切塔交响乐团担任音乐总监及指挥,1992—1996年分别兼任美国罗得岛爱乐乐团音乐总监及指挥,其间分别获得堪萨斯州和罗得岛州州长艺术奖及嘉奖令。近年来,陈佐湟应邀赴20多个国家及地区,曾担任苏黎士音乐厅管弦乐团、温哥华交响乐团、匈牙利交响乐团、德国汉堡青年交响乐团、俄罗斯爱乐乐团、斯洛伐克交响乐团等30多个交响乐团的客座指挥。
陈佐湟的指挥艺术受到了听众及评论家的赞誉,他被称为“一位极有才华的音乐家”,“有站在任何乐队前面的权威”,“他的指挥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陈可能是自小泽征尔之后,最重要的亚裔指挥家”。
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
唐代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写下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近代著名作曲家黄自先生,以白居易的这一首绝唱为题,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
黄自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曲家,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学院,1930年任上海国立音专的教务主任和教员。他一面教学,一面创作,清唱剧《长恨歌》即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剧由韦翰章作词,全曲共分十个乐章,描述了风流皇帝唐明皇与爱妃杨玉环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以及君王贪慕女色使得国破家亡的历史教训。
这一创作在艺术构思上和作曲技法上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是中国第一部清唱剧。
中国的竖琴——箜篌
箜篌,又名坎侯,是中国古老的弹拔乐器。箜篌有三种样式,即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
远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之时,中国南方楚国就已有了卧箜篌的雏形。箜篌最初用于雅乐,在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用于清商乐,隋代(公元581年—618年)用于燕乐,并逐步流行于民间和少数民族地区。
竖箜篌,又叫胡箜篌、竖头箜篌和立箜篌,东汉时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由波斯经西域传入中国,盛行于隋唐时代(公元581年—907年),一般多用于仪仗音乐中。
凤首箜篌原是印度弓型竖琴“维纳”,在东晋(公元317—420年)时经天竺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在中国隋唐时代(公元581年—907年)使用广泛。
箜篌音色明亮,音域宽广,不仅能演奏旋律,也能演奏和弦,在独奏与合奏中有着更多的优越性,是中国古代皇室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从中国大同云冈石窟的浮雕上和敦煌壁画中的许多乐舞场面里,都可以看到弹奏箜篌的人像,可见在中国流传之广、之久。
唐明皇也是一位音乐家
唐明皇是唐朝(公元618年—907年)的第七任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一位数得上的杰出的政治家。他凭着文才武略建立了功业,因而出现了“开元之治”的盛唐时期。
一般说起唐明皇都和杨贵妃联系在一起,只知道他是个风流皇帝,很多人并不知道唐明皇还是个懂音律、有着极为灵敏听力的音乐家。
唐明皇的父亲李旦(睿宗)和母亲(德妃)都有着非常好的文化修养,唐明皇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的熏陶。在他幼年时,仅仅六岁的他,就可以在皇帝的大殿上献艺了,并获得祖母武则天的疼爱和赞赏。
唐明皇登基以后,在皇宫里设教坊,“梨园”就是专门培养演员的地方。唐明皇极有音乐天份,乐感也很灵敏,经常亲自坐阵。在梨园弟子们合奏的时候,稍微有人出一点点错,他都可以立即觉察,并给予纠正,相当于现在一个好的指挥家。
唐明皇还很喜欢舞蹈,相传著名的《霓裳羽衣舞》的曲调,就是唐明皇根据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从印度传进来的《婆罗门曲》来润色改编的,又称有月宫的神仙托梦与他创作而成的。且不管如何传说,但《霓裳羽衣舞》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唐明皇个人能够演奏多种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羯鼓,无一不通,没有不晓。因此,我们说唐明皇除了是个政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对艺术的普及,尤其是在人才的培养,以及和各地、各国的艺术交流方面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要是听过《黄河大合唱》,你一定会被它那深沉的曲调、优美的旋律、宏大的气势和作品中体现的不可阻挡的精神所感动,你一定能体会到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中的地位。是的,《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为世人贡献了一部必定载入历史史册的优秀作品。曲作者冼星海,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数百首音乐作品和撰写了大量音乐论文,《黄河大合唱》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冼星海从小酷爱音乐,在中国南部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半工半读时,就参加乐队并担任小提琴、单簧管演奏员,还担任指挥。1926年到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选修小提琴,1928年到中国东部上海考入国立音乐院学习小提琴和钢琴。1929年夏因参加学潮被迫退学后,1930年初赴法国,师从丹第和杜卡斯学作曲理论与作曲,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作曲。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投入抗战歌曲创作和救亡音乐活动,后又到中国中部武汉负责开展救亡歌咏活动。1935年到1938年间,他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和《夜半歌声》等等大量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光未然在中国西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音乐系主任时,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冼星海很快就写下了这部名垂青史的音乐名作。1940年底冼星海赴莫斯科,次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他无法回国,因生活艰苦,疾病缠身,于1945年在莫斯科病逝,年仅40岁。由于他在音乐创作方面的巨大贡献,后来蠃得了“人民音乐家”的称号。
“国之瑰宝”——曾侯乙编钟
首先我们先介绍这位“曾侯乙”是何许人也?曾侯乙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曾国(今天中国中部的湖北省随县、枣阳一带)的一个诸侯,这位诸侯姓“乙”,据考证此人死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因为他是“曾国”人,姓“乙”,又是一位诸侯,因此称他为曾侯乙。
这位姓乙的诸侯墓葬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仅仅乐器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在他巨大的坟墓里专门有一个墓室陪葬着乐器,这些乐器有琴、筝、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一件,悬鼓一件,还有编磬、建鼓、排萧、瑟、抱鼓等等,其中最令人震惊的就是堪称“国之瑰宝”的编钟。
整套编钟共有65枚,全部是由青铜铸造,异常精美。编钟依次列在曲尺型铜木结构的钟架上,上下三层,总共加起来有65枚钟。每件钟体上都镌刻有金篆体铭文,正面均刻有“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
曾侯乙编钟的总音域有五个八度,仅次于现代的钢琴,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现代学者推断这套编钟不但可以演奏旋律,还可以演奏和声。
两千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这不仅表明中国古代青铜业的成就,也表明了中国古代音律发达的程度。
“民族管弦乐队的皇后”——二胡
胡琴,顾名思义,是西域胡人所传过来的,并不是中国的土产。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中国北方有一个奚部落,有一种乐器近似于胡琴,称为“奚琴”。后来因为“奚琴本胡乐也,”就改称为“胡琴”了。
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有“马尾胡琴”,到了元代(公元1297年—1368年)更为之完善,而从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到现在,胡琴已发展到了十几种,包括二胡、中胡、四胡、高胡、京胡、坠胡、板胡等等,这些乐器在民族乐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胡是民族乐队中的拉弦乐器,能演奏深沉、细腻、柔美、抒情的乐曲,又可以演奏欢快、跳跃的乐曲,表现力极为丰富。既能独奏,也是合奏中不可替代的乐器,也可以说二胡是“民族乐队里的皇后”。
二胡自古至今有着大量的乐曲,尤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刘天华先生创作和演奏了更多的著名乐曲,流传至今,如《良宵》、《光明行》、《空山鸟语》等等。还有一位前辈华彦钧先生所创作的《二泉映月》更是人间绝唱。世界著名指挥小泽征尔先生,听了这首二胡曲激动不已,他说,“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音乐了,应该跪着听。”
《梅花三弄》古今谈
《梅花三弄》是中国古代音乐保留下来的比较早而且很有名的一首曲子。关于这首曲子的传说很多,最早出现在晋朝的东晋时期(公元317年—公元420年)。相传东晋时期有一位大将名叫桓伊,他不但是立有赫赫战功的名将,同时还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他同时又精通乐律,尤其擅长吹笛子,是一位有名的音乐家。有一天,桓伊在路上遇见了一个年轻人名叫王徽之,他非常仰慕桓伊的音乐才能,于是斗胆请桓伊能不能吹奏一首曲子,没有想到桓伊欣然应允,于是桓伊马上下车随即给他吹了一首曲子,相传这首曲子就是有名的《梅花三弄》。这说明这首乐曲在晋朝就已经很流行了。
何为《三弄》?这个曲名非常雅致,前面很好解释,那一定是描写梅花的,而后面的“三弄”就有些让人费解了。实际上,《梅花三弄》这首曲子乐曲中的泛音,以不同的形式反复了三次,所以称作“三弄”。有描写梅花高洁安详的静态,急促的曲调则是表现梅花不畏严寒、迎风摇曳的动态,整首乐曲表现了梅花凌霜傲雪、铮铮铁骨的神态。乐曲通过赞颂梅花的高贵品质来烘托文人那种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境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将这首高雅的传世名曲由其他的乐器来演奏,至今已成为古琴的保留曲目。
中国古老的乐器——埙
埙是中国古代很重要的一种吹奏乐器,它有近似人声的音色,很擅长演奏一些抒情的哀婉的曲调。在我国古代人们用这种乐器(当时是捕鸟的工具)模仿鸟叫,用来诱捕鸟兽。
目前发现最为古老的埙是六千多年前的,比如中国东部浙江杭州湾河姆渡出土的圆锥型埙,中国西部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的无孔埙和一孔埙。还有在中国北方山西万荣县、中国西北方甘肃玉门火烧沟、中国中部河南辉县琉璃殷墟,均有埙发现。
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小伙子非常喜欢埙这个乐器,觉得它能抒发自己的情意,他每天都要吹,凄婉缠绵的乐声飘呀飘,这如泣如诉的乐声终于传到了一个美丽姑娘的耳中。姑娘名叫黄河,她听了这动人的乐声,终日心神不定,于是让父亲请来了这个吹埙的小伙子。黄河的父亲见这个小伙子相貌英俊却衣衫褴褛,心中很不悦,很快叫人把他打发走了。小伙子见到了美丽的黄河姑娘日思夜想,终于病倒了,口里叫着姑娘的名字离开了人世间,但是,他的心却变成了一颗红宝石。一位过路的匠人看见了这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于是就拾去打造成一个“心”形的饰物,然后摆在集市里卖,适逢黄河姑娘路过,看见这颗红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于是就买了下来带回家里,每天拿出来玩,爱不释手。一天,姑娘又想起了吹埙的小伙子,很是伤心,禁不住落下泪来,姑娘的眼泪滴在红心宝石上,没想到这颗红宝石是一颗不死的心,被姑娘的泪水浸润了以后,突然碎裂开来。后来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演化成一个谚语“不见黄河心不死”。
中国古老的打击乐器——磬
磬,是中国古代的石制打击乐器(也有用玉石雕刻成的),悬挂在架子之上,用木锤敲击,可以发出动听的鸣响。
根据文献记载,磬的产生来源于中国人的祖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一些片状的石制工具,比如象石铲这一类的工具。他们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发现这些工具不但能发声,而且非常悦耳,于是将它们当作娱乐的乐器使用,起名叫“磬”。
据考古,中国早在夏代(距今四千四百多年)就有了这种乐器,到了周代(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221年)常有十几个大小成组的磬,这种磬称做“编磬”。
中国有一首遨游太空的音乐
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叫伯牙,弹得一手好琴。古人称,“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意思是说,每当伯牙操琴的时候,美妙的音乐会引得正在吃草的马儿也会仰起头来聆听。
有一次,伯牙在中国东部泰山游览,大好的山川引得伯牙一时兴起,于是就走到附近的一个亭子里取下琴袋,摆好琴调好弦,望着美丽的风光开始弹起琴来。这时有一个樵夫名叫钟子期在此地路过,看见伯牙在弹琴,于是就坐在一旁静静地听。伯牙越弹越高兴,当描写巍峨耸立的高山时,弹出的曲子音色苍劲,飘渺的云如同入穹岩峡谷,似有悬崖峭壁回音对应。坐在一旁的钟子期自言自语地感叹:“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意思是说象泰山一样。当伯牙意在流水时,音色淙淙铮铮,象幽洞的寒流;冷冷清清,犹如松根之溪流;浩浩洋洋,江海之平流;惊风骤雨,瀑布之飞流。钟子期沉醉在音乐之中,又自言自语地说:“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所弹的乐曲意境,所寄托的情感,钟子期都能心领神会,伯牙大惊,知道遇见知音了,二人一见如故,结为知交。约定第二年此时再相会。
第二年伯牙如期赴约,可是总不见钟子期的到来,伯牙很奇怪,一打听,原来钟子期已经故去。伯牙悲痛欲绝,感叹自己今后弹琴再也没有这样的知音了,绝望之中当即弄断了琴弦,摔坏了宝琴,从此不再弹琴。这个故事中,伯牙弹的乐曲就是《高山流水》,这个曲子几经流传直到现在还在演奏,后来分为《高山》、《流水》两部分。
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两艘“旅行者”太空船,科学家希望有朝一日能有幸遇到地球以外的“人类”。因此,在太空船上有一张喷金的铜唱片(即使过了十亿年也会铮亮如新),唱片上共录有世界名曲27段,其中代表中国的乐曲就是用古琴演奏的这首古曲《高山流水》其中的《流水》。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来历
二千多年以前,中国已有很多的乐器:钟、磬、鼓、埙、铃等等,到了周代(约公元前1066年—公元前771年)和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发展到了八十多种。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3年)、三国(公元220年—280年)、晋(公元317年—412年)、南北朝(公元420年—581年)、隋唐(公元581年—907年)期间,由于各族人民频繁的交流,又增加了横吹(现在的笛)、羌笛(现在的箫)、曲项琵琶(今琵琶的前身)、筚(现在的管子)、铜鼓、腰鼓、羯鼓等等,这些都成为现代民族乐器中的重要乐器。五代(公元907年—979年)、宋(公元960年—1279年)、元(公元1279年—1368年)、明(公元1368年—1644年)、清(公元1644年—1911年)时期,由于民间文艺的兴起,又出现了打击乐器云锣、八角鼓、点鼓、小木鱼、梆子,吹奏乐器唢呐,弹拔乐器三弦、扬琴,拉弦乐器二胡、板胡、京胡、坠胡等等,乐器更为齐全。到了20世纪初,民间陆续还有新的乐器出现,如喉管、粤胡、书鼓、简板、脚踏梆子、梨花片等等。
建国以来,由于民族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大批久已不用的乐器,如方响、箜篌,又重新回到民族乐队中来。为了适应新型民族乐队的需要,有关单位又研制出一批中音、低音乐器(如革胡)和定音的打击乐器。
同乐器一样,中国的器乐合奏在古代也很发达。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乐队是汉代的鼓吹乐,和唐代(公元618年—907年)的燕乐乐队。鼓吹乐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善于演奏粗犷豪放的音乐;而燕乐乐队是以丝竹细乐为主,善于演奏细腻文雅的音乐。宋代起,由于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大量存在,深受市民爱戴的戏曲和曲艺都有了自己的伴奏乐队。明代,民间又有了婚丧喜庆、迎神赛会的吹打音乐。
另外,纯乐队的形成,也是经历了清唱到纯乐器演奏这样的一个历程。如,中国南方广东音乐出自粤剧,中国东南方福建南音出自古老的南田,中国南方潮州苏锣鼓出自潮汕一带的汉剧等等。
在中国绚丽多彩的民间乐器中,兄弟民族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演奏《十二木卡姆》的西北乐队,用各种芦笙组成的西南芦笙乐队,以及用马头琴、四胡、三弦等组成的北方乐队等等,这些乐队的形式也被各地乐队所采用。
建国以来,随着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陆续建立了一些新型的民族乐队。这些乐队体现了历史上保留下来的优良传统,具有鲜明的音响、音色的独特性和施展民族风格演技的可能性,优势已十分明显。新型民族乐队与古代民间乐队一样,继续发挥重要和良好的作用,它们已经以崭新的姿态步入世界舞台。
中国交响乐概述
早在1923年萧友梅就创作了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1929年黄自创作了《怀旧》,这些都可以成为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滥觞。此后,黄自的《都市风光幻想曲》、江文也早年所作的《台湾舞曲》、马思聪的《第一交响曲》、冼星海的《民族解放交响曲》、丁善德的《新中国交响组曲》等等,都堪称20世纪上半叶音乐创作的代表。
1949年—1956年间,民俗性和神话性的题材占有显著的地位,音乐语言往往能够直接取自民间音调,总体风格注意抒情性、色彩性和民俗性场景,在美学上追求标题性构思。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王云阶的《第一交响曲》、李焕之《春节组曲》、丁善德的《新疆舞曲》、施永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以及刘铁山和茅阮的《瑶族舞曲》等等。
1957年—1962年间,交响乐创作呈现出更为活跃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公开演奏并见载于报刊文字的就达80余部之多,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当推何占豪和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个时期的交响乐创作,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有所增加,也出现了运用交响音乐形式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尝试。标题性音乐思维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技法上以欧洲古典派、浪漫派和民族乐派的传统规范为基础,并在音乐语言、和声语言和配器手法的民俗化探索方面有了明显的进展,立体性、交响性和戏剧性的乐队思维已然初露端倪。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丁善德的《长城交响曲》、王云阶的《第二交响曲·抗日战争》、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瞿维的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朱践耳的《节日序曲》等等。
1963年—1966年,在交响领域的代表作有吕其明的《红旗颂》、钢琴曲《黄河》,以及吴祖强根据阿炳原作改编的弦乐合奏,深沉丰富、音韵悠长的《二泉映月》。
1976年后,《北京喜讯到边寨》揭示了中国交响乐全面复苏,刘敦南的钢琴曲《山林》、朱践耳的《交响幻想曲》、王西麟的《云南音诗》、陈培勋的第二交响曲《清明祭》、张千一的交响音画《北方森林》等,都标志着中国交响音乐创作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1982年—1989年之间,因“新潮音乐”而掀起了一个创作的高潮。潮头是一些青年作曲家把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引入交响音乐创作,继而一些中老年作曲家也纷纷加入到这个“新潮行列”,从而把20世纪中国交响音乐创作推向一个制高点。这个时期出现的重要的作曲家及重要的作品有,杜鸣心的交响幻想曲《洛神》、谭盾的《钢琴协奏曲》、瞿小松的《Mong Dong》、以及叶小钢、陈怡、郭文景、何训田、周龙、许舒亚、牟洪等等。不论上述作曲家和创作的作品采用什么技法,都显露出一个基本的美学倾向:非标题性思维和无标题音乐逐渐增加;立体化、交响性的乐队写法更纯熟;民族风格的追求和表现更加内在和深刻;戏剧性、悲剧性、哲理性因素大为增强。这表明中国作曲家对交响音乐艺术规律的把握更趋成熟。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交响音乐领域辛勤创作,笔耕不缀并屡有佳作奉献的作曲家是朱践耳。他的佳作接踵问世并屡获好评,使他成为中国交响音乐创作的重要代表。
中国指挥界的泰斗——李德伦
李德伦,指挥家、中央乐团艺术指导,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兼表演艺术委员会主任。1917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少年时期开始学习音乐,1940年考入中国东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先后师从I·佘甫磋夫、R·杜克生、弗兰克尔学习大提琴、作曲理论,1946年赴中国西部延安任延安中央管弦乐团指挥。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乐队指挥,1953年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歌剧、交响乐指挥研究生班学习指挥,师从阿诺索夫教授。在他学习期间,指挥过前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列宁格勒爱乐交响乐团、全苏广播交响乐团等十几个乐团。1956年参加了“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的演出,1957年任前苏联国家交响乐团实习指挥,1957年9月回国担任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指挥。
李德伦多次应邀赴欧洲、美洲各国作访问演出,并任客座指挥。1980年获中国文化部授予的指挥荣誉奖,1985年任巴黎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评委,1986年任莫斯科第八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大提琴比赛评委,同年获匈牙利政府文化部授予的李斯特纪念奖章,1997年获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颁发的友谊勋章。
李德伦的指挥动作简洁自然,表情适度,富有艺术感染力,并热忱支持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及交响乐的普及工作。1987年3月,交响乐爱好者协会在首都北京成立,李德伦任会长,并指挥了由中央乐团等11个专业演出团体810多位专业演奏家组成的《交响乐之春》音乐会,听众近四万人,获得极大成功。
中国的钢琴曲《牧童短笛》飞向世界
著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作者是中国音乐界的老前辈贺绿汀先生,这首乐曲的背后还有一个小插曲。贺绿汀年轻的时候在上海求学,有一天他看到一则消息,俄国的作曲家兼钢琴家齐尔品在上海举办“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活动。这次活动有着严格的规定,作品上的姓名都是严格密封的,在揭晓之前谁也无法知道内幕。这次比赛是公平的,而且优胜者有机会到国外免费学习。
这则消息使这个穷学生喜出望外,他决定全力以赴。当时正是上海的酷暑季节,贺绿汀住的顶楼象蒸笼一样,他只好利用黎明那一段时间多干一会,终于完成了三首乐曲,其中一首即是《牧童短笛》。他把作品封好,郑重地寄了出去,急切等待着回音。
终于,在11位竞争者的20篇作品中,贺绿汀的三首乐曲有两首都获了奖,而《牧童短笛》荣登榜首。这是贺绿汀的开山之作,从此他受到了音乐界的瞩目,当然也获得了那次免费出国深造的难得机会。贺绿汀后来成为中国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
齐尔品先生非常爱才,他非常器重象贺绿汀这样有才华的青年人,因此凡是他举办的音乐会,都把《牧童短笛》作为必弹曲目。这样,这首优美的、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就飞向了世界的大舞台。
使音乐从古代走向近代的革命——十二平均律
在中国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大学者朱载堉用计算的方法而求得十二律之间完全平均的音高关系,这就是“十二平均律”,朱载堉称之为“新法密率”,即由新方法而求得的各律之间最精密的比率。
这一发明详细地记载在他1584年成书的《律学新书》中,他的发明比西方大约提早了一个世纪。从律学的角度上说,十二平均律的发明是音乐从古代走向近代的基础。
中国特有的记谱法——工尺谱
现在我们经常用的记谱方法有五线谱、简谱、古琴谱、锣鼓谱等等。在古代还没有这些乐谱的时候,中国人的老祖宗用的一种乐谱叫做“工尺谱”。这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乐谱,值得提一提。
工尺谱大约产生于隋唐时代(公元581年—公元907年),是由一种管乐器的指法记号逐渐演变而成的。
它的音高分别由上、尺、工、凡、六、五、乙代表1、2、3、4、5、6、7。它的节奏,古代也称 “板”、“眼”(“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在工尺谱中通常以“、”或“x”代表“板”,以“o”与“·”(或“、”)代表“中眼”与“小眼”。
工尺谱是中国古代音乐传统的记谱法之一,也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宝贵财富。
具有独特魅力的古琴曲《酒狂》
《酒狂》的作者阮籍,是中国三国时代(公元220年—公元280年)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当时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互相欺诈,腐败堕落,导致社会混乱,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环境里,使得很多文人报国无门,才能无处发挥,又不愿意同流合污,因而感到苦闷。为了逃避现实,他们常常借酒浇愁,嗜酒长醉,在音乐里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传说阮籍为人正直,号称“青白眼”,对势利之人,投以白眼;对志同道合的人,报以青眼。据说统治者司马昭派人向阮籍的儿子求婚,阮籍曾一连六十天喝得酩酊大醉,避而不见。《酒狂》这首乐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酒狂》这首乐曲采用了八分之三拍这个特定的节拍,音乐形象非常鲜明,比较准确地表现了一种醉意恍惚的神态和蹒跚行进、步履踉跄的醉酒者的形象。最后的标题是“仙人吐酒气”,使人感到虽然满腹的酒气徐徐吐出,但是除此之外依旧如此,反映了这位嗜酒者苦闷的内心世界和佯醉的心态。
勾人魂魄、叫人断肠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中国著名民间艺人华彦钧先生遗留下来的名作。这首乐曲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现在已经走进了世界音乐的殿堂,博得了国际友人的喜爱和赞扬。
《二泉映月》乐曲一开始由一声凄楚的长长叹息声展现了意境,我们在乐曲中仿佛看到了一位盲艺人在朦胧的月光下,那呆滞的目光投向远方,人却沉醉在那感人肺腑的音乐里。这优美而凄凉的乐声游荡在空巷子里,远处,惠山下的泉水潺潺地流淌,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可是这位艺人却什么也看不到,他的眼前漆黑一片,他的周围永远是黑暗。他倾诉着自己的不幸,倾吐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带着朦胧的憧憬和希望,又交织着疑问和忧伤,音乐在梦幻般的意境中渐渐地消失。
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听了这段乐曲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动情地说:“用断肠之感形容真是太合适了,这首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委婉动听的中国精品《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作曲家何占豪、陈钢在1959年创作的,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来自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四世纪中叶,在中国南方的一个村庄祝家庄,祝员外有一个美丽聪明又热情豪放的女儿——祝英台。祝英台冲破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扮男装的到中国东部的杭州去求学。
在学堂里,她结识了善良、淳朴但是家境贫寒的书生梁山伯,二人同窗三年,建立了深挚的友情,但是梁山伯并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子。在学成分别的路上,祝英台把自己对梁山伯的爱慕之情借着各种比喻向梁山伯倾诉,可是,老实而诚笃的梁山伯却一直没有领悟祝英台的心思。
直到一年以后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个女子,才恍然,立即向祝英台求婚,可是祝英台已经被父亲许配给了一个豪门子弟。这个不幸的消息,如五雷轰顶,击倒了梁山伯,他悲愤而死。祝英台得知这一噩耗,在出嫁的路上来到了梁山伯的坟墓前,向苍天哀诉自己对梁山伯的思念和自己不幸的命运。祝英台的倾诉感动了上苍,梁山伯的墓突然裂开,祝英台毅然投入墓中,随即二人化做一对美丽的蝴蝶,形影不离,在花丛中上下翻飞,嬉戏其中……
这首浪漫的、绚丽多彩、抒情动人的作品受到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同时在民族化上进行了大胆、也是成功的尝试。如今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已经是飞进了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美丽彩蝶了。
最早的乐器——骨笛
现在的乐器五花八门:中乐、西乐、特色乐器、吹的、拉的、弹的、打的、刮奏的,真是不计其数。但是最早的乐器是什么呢?
从前有一个地方,那里山青水秀,勤劳的苗族人在那里居住。寨子里有一个年轻壮实的小伙子叫竹郎,以编竹筐为生。由于他每天都与竹子打交道,日久生情,他觉得翠绿的竹子是有灵性的,小伙子随手拿起一片竹叶就可以吹出甜美又悦耳的声音。久而久之,他的音乐声打动了一位叫笛妹的美丽姑娘,每当小伙子吹起竹叶时,姑娘都会跟着唱。有一天,调皮的姑娘指着一节节的竹子问小伙子,“这个管子你能吹响吗?”聪明的小伙子想了一想,截下一段竹子,把中间钻空,又在上面挖了几个小孔,吹出的声音比竹叶更好听,还能吹出不同的调来。动听的音乐吹进了姑娘的心坎里,小伙子把它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姑娘。因为小伙子叫竹郎,笛妹姑娘动情的把这个定情之物叫做“竹笛”。
这也许就是最早的乐器,当然它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过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真的发现了距今有8000年—9000年之久的笛子——“骨笛”!
1986年—1987年,在中国中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21支骨头制成的笛子,它们全部是用鹤类尺骨制成,大多钻有7个孔。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乐器,这一事实也证明,古老的中国音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民乐管乐曲的宠儿《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唢呐曲,也是民间管乐的合奏曲,流行于中国东部山东、安徽,中国中部河南,中国北部河北等北方地区。曲调活泼、欢畅、热烈,并且非常细腻地模拟各种飞禽的啼鸣,活灵活现,很是生动有趣,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这首民间乐曲很受国内外听众的欢迎,是音乐会经常演出的保留曲目之一。
江南丝竹简史
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中国东部的江苏和浙江流行着一种音乐,这种音乐清新、秀丽,曲调爽朗、流畅,节奏明快且富有情韵,这就是“江南丝竹乐”。江南丝竹乐是由丝弦和竹管等乐器相结合,其旋律抒情优美,风格清新流畅,而享有盛誉。
1911年,江南丝竹乐在中国东部上海地区迅速发展并以上海为中心,相继建立了“文明雅乐”、“清平乐”等演奏江南丝竹的组织。江南丝竹的乐曲来自民间婚丧嫁娶的喜庆活动和庙会中艺人们所演奏的通俗音乐并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城市中流行的风格优雅、华丽的乐曲,多是文人演奏;还有一种是农村广为流行的乐曲,风格简练、纯朴。
江南丝竹乐演奏时所用的乐器有二胡、三弦、琵琶、扬琴、竹笛、箫、笙以及鼓、板、木鱼等等,在这些乐器当中以二胡和竹笛为主导乐器。这些乐器,各自发挥自己的特色,又相互补充,迂徊反复,浑然一体。
浅谈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中的一种,19世纪下半叶,广泛地流行于中国南部的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
广东音乐来源于广东小曲,广东小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茶楼、民间的婚丧喜庆活动中都有人演奏它。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成为了独立演奏的乐曲,从此直呼其“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早期以琵琶为主奏乐器,1919年前后,以二弦、提琴、三弦、月琴、箫5种乐器合奏。1926年受“江南丝竹”的影响,又采用以二胡为主奏乐器(现称粤胡),并渐渐增加了许多乐器,如中胡、大阮、唢呐,甚至后来还加进了西洋乐器,如小提琴、低音提琴等等,使乐曲更为丰富,色彩更加鲜明。
广东音乐的曲子多数是来自民间,至20世纪20年代才有一批广东音乐的作曲者,创作了大约五百余首作品,丰富了广东音乐的音乐宝库。
广东音乐的曲调流畅,节奏轻快,细腻缠绵,娓婉动听,打动了人们的心扉,成为人们喜爱的乐种之一。著名的乐曲有《平湖秋月》、《步步高》、《旱天雷》、《雨打芭蕉》、《倒垂帘》等等。
漫谈琵琶
琵琶原名叫“枇杷”,这是以两种演奏方法来命名的。到了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把琵琶的名称固定下来,形状在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定型并且流传至今。琵琶在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时最为盛行,时而举行琵琶比赛,使琵琶的演奏技艺大有发展。
琵琶的曲目众多,大致可分为三类:文曲、武曲、大曲。文曲是以抒发情意为主,曲调清新柔美,细腻轻巧,代表曲目有《春江花月夜》、《飞花点翠》、《汉宫秋月》等等。武曲大多粗犷、豪放,例如描写古代战争场面的《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等。大曲则多以活跃、欢畅为主,比较灵活、自由。
琵琶由于历史的漫长,积累了大批的曲目和演奏技法,1818年中国正式出版《华秋草琵琶谱》,详细完整地收录了十几首古曲。1929年,“浦东派”琵琶传人沈浩又对浦东派的演奏技巧归纳总结,编写了《养正轩琵琶谱》。象刘天华、华彦钧都是历史上有突出贡献的著名琵琶演奏家和作曲家。现代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也创作并革新技巧,有了著名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曲目,为琵琶的演奏艺术开拓了更新的途径。
聂耳名字的由来
聂耳,原名聂守信,1912年2月15日出生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昆明,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曲家,也是一位自学成材的音乐家。
聂耳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小故事。聂耳酷爱音乐,他的音乐能力极强,自学了很多种乐器,象三弦、胡琴、月琴。他的能力还表现在各个方面,他很善于表演模仿各种人物的讲话、动作,惟妙惟肖。女孩子们常常被他模仿得面红耳赤,笑骂他是“耳朵”,意思是,凡是被聂耳听到的,他没有不能模仿的。
聂耳的耳朵除了听力极好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会动,两只耳朵可以一前一后地动,这下难倒了所有的人,他这个表演常常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地捧腹大笑,大家叫他“耳朵先生”。聂耳觉得这个绰号很好,说“朋友们送了一只耳朵给我,我就有四个耳朵了。”因此,他在自用的便笺上印了‘耳耳耳耳’,后来干脆改名叫聂耳。
能说会唱话坠胡
坠胡是由小三弦改制的,又名“坠琴”或“坠子”。这种乐器既能独奏又能合奏,它的音域非常宽,声音柔和,音量也比较大。与别的乐器有所不同的是,它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人声、唱歌、讲话,甚至鸟兽的叫声等等。
相传,在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的康熙年间,皇帝御旨,撤掉宫廷戏班,艺人们只有流落到民间卖艺。有一天,一个艺人的小三弦被老鼠咬坏了蒙皮,可是马上就要演出了。情急之间,这位艺人就用薄薄的桐木板代替,又把胡琴的弓子夹在两根弦中间拉奏。这样,一个既可演奏乐曲,又近似人声的乐器就诞生了,这就是坠胡。
著名古琴演奏家管平湖
听过古琴独奏曲《流水》的人们,一定会想起中国已故的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他所演奏的《流水》,曾被美国录入太空探测号的金唱片。他琴学造诣精深,在古琴的演奏和研究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是中国民族音乐演奏的奠基人之一。
管平湖是中国东部江苏苏州人,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艺术世家,从小随其父管念慈(名画家)学琴、书、画,后又拜杨宗稷为师。在他28岁那年,回苏州老家游玩时,在苏州天平山巧遇了琴艺高超的悟澄和尚,并得其指教,使他琴艺大进。后来他又向山东秦鹤鸣道人学会了川派《流水》,从此名扬四海。他博取各派之长,融汇贯通,并从民间音乐中吸取营养,在演奏风格上有所创新,自成一家。
管平湖的演奏风格古朴、刚健,音乐表现细腻,形象鲜明,颇有神韵。50年代初,他被聘为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担任副研究员,专门从事于古琴的研究、整理工作,且成绩卓著。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幽兰》、《离骚》、《大胡笳》、《小胡笳》、《秋鸿》、《白雪》等,经他打谱整理后又重放光彩。
著名琵琶乐曲《彝族舞曲》赏析
《彝族舞曲》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乐曲,它仿佛是用音乐来描述山野风情的画卷。
引子(第一部分)由慢到快的展开,犹如看到了彝族山寨在朦胧的月色下轻雾缭绕。乐曲的第二段是一支优美抒情的慢板旋律,醉人的旋律,柔美、轻巧、富于弹性,塑造了彝族少女婀娜多姿、翩翩起舞的音乐形象,表现出少女细腻而含蓄的心情。乐曲的第三、四、五、六段是快板,这段音乐节奏欢快,刚劲有力,描绘了彝族青年粗犷、热情、爽朗的形象和健美膘悍的舞姿。随着音乐逐渐趋向柔和,引出一段优美、抒情、悠扬的旋律,仿佛是彝族美丽的少女们,象天仙一般自天而降,飘然加入群舞的行列。徐徐地,音乐又转入强烈的快板上,将彝家的欢乐推向最高潮。乐曲的第七、八、九段,是引子的再现,使人们的情绪由激动转向心头涌起的无限幸福感。渐渐地乐曲进入尾声,音乐又回到了所描绘的意境,夜深、人静、尽兴的人们哼着悠扬的小调渐渐远去,只有远方还有芦笙在隐隐喧响……
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
提起华彦钧,现在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是提起瞎子阿炳,立刻会在人们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个清瘦、戴着墨镜、正在街头流浪的艺人。这就是中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大家都亲切地唤他“阿炳”。
华彦钧是中国东部江苏省无锡东亭人。当他仅仅四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从此他就与父亲相依为命。他的父亲叫华清和,是当地雷尊殿的一名正一道士,号雪梅。华清和也是一位民间音乐家,擅长演奏各种民间乐器,尤其精通琵琶的演奏。
华彦钧从小跟着父亲学习音乐,耳濡目染逐渐也学会了演奏各种乐器,少年时期就以演奏笛子、二胡、琵琶在当地小有名气。他认真地学习着,不单单是简单的模仿,自己还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创作、演奏了大量的曲目,十八岁就被当地的道教音乐界所公认。
长大以后,华彦钧也随其父亲入了雷尊殿当了一名道士。但是,他很不幸,二十一岁的时候害了眼病,当时缺医少药,更何况他只是一名穷道士,哪里看得起病呢。到了三十五岁终因不治使得双目失明,从此开始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
这位民间音乐家在双目失明流浪街头的时候,很有骨气,从来不沿街乞讨,而是靠着自己的本事吃饭,以卖艺为生。他对音乐有着深入的研究,造诣精深,演奏技法熟练而韵味独特,演奏风格深沉、细腻、感人,深深受到百姓们的喜爱和欢迎。
华彦钧还是一个爱国的民间音乐家。当时正值抗日时期,他就自编自唱《汉奸的下场》等歌曲,表达自己爱国的热情。抗战胜利后,他又对国民党反动腐败的统治进行抨击,曾经编唱过《前走狼,后走虎,世上猫儿吃老鼠》、《金圆券满天飞》等歌曲。
华彦钧一生收集、整理、创作了大量的乐曲。1951年,中国的音乐前辈杨阴浏、曹安和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为阿炳录制了六首乐曲。这六首乐曲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舟》、《昭君出塞》。
由于阿炳当时的身体非常不好,他希望能录得好一点,于是约定第二年再录。可是就在这年冬天,这位饱经风霜,历尽沧桑的民族音乐家吐血而死,带着他那满肚子的音乐才华走了。当来年春暖花开两位音乐家再来的时候,已是人去楼空,这仅存的六首乐曲成了这位民间音乐家的绝唱,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民族艺术的遗憾……
歌仙“刘三姐”
提起歌仙刘三姐,广西壮族的乡亲们,没人不知,无人不晓,她生于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中宗年代,真名叫刘三妹,是中国南部广西壮族人,活跃在广西柳江流域,是个优秀的民歌手。她有着出口成歌的本领。
三妹不但歌唱的好,人长的也非常漂亮,天生丽质又聪明,什么活都不用学,一看就会。
在三妹17岁这年,在对歌的时候,她认识了一位青年,这位英俊的小伙子,也是一个唱歌能手。在对歌当中,两人情投意合,互相爱慕,于是就私定了终身。可是好景不长,村里的一个恶霸,对三妹垂涎多时,见三妹与小伙子情投意和,大发雷霆,决意把三妹抢到手。一天晚上,月光皎洁,三妹正和小伙子坐在柳河边的岩石上看月亮,倾诉衷肠。忽然火把晃动,人声鼎沸,原来是恶霸抢人来了,三妹和小伙子望望无路可走的山,又望望柳河。两人决定要生在一起,死在一道,不求今生,只求来世,于是手拉着手双双跳进柳河那滚滚的波涛里。
人们怀念这个民间的音乐家、民间歌手,因而每年三月三这天会到柳河边上赛歌,悼念“刘三姐”。
浅释古曲《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中国古典乐曲,早在1875年以前就已流传在民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成为中国古典音乐宝库之中的经典作品之一。
这首乐曲原名叫《夕阳箫鼓》(也称《浔阳琵琶》),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后来曾经改为合奏的形式,取名叫《浔阳月夜》(或《浔阳曲》),直到1930年由郑觐文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乐曲内容是描写在夕阳西下、月上东山时分,春江的月夜幽静而安详,水面碧波荡漾,落日的余辉洒在江面上,恬静、醉人,从远处的一叶轻舟上隐约传来在船上演奏箫鼓的声音,飘渺、悠长,使人沉湎于这诗情画意之中……
《春江花月夜》古色古香,柔婉动听,深得中外听众的赞赏。
全曲共分为十个小的段落,每一段都有不同的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水转》、《花影层台》、《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和《尾声》。
特色乐器——太平鼓
太平鼓流行于中国东北部的东北三省、中国北部的内蒙古、陕甘地区和河北、中国东南部的安徽等地,是汉族、满族、蒙古族等民族经常使用的特色乐器。
太平鼓的历史由来已久,相传在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就已经有了。到了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民间开始固定其名称为“太平鼓”。
民间传说太平鼓最早是满族人打猎的用具。猎人们在围剿猎物时,一边敲鼓一边围追,在缴获了猎物以后,又边击鼓边载歌载舞,来表达人们喜悦的心情。
太平鼓在各民族都有不同,满族的鼓是椭圆型,汉族的鼓有圆形、桃型和扁圆型,而内蒙古的鼓只有扁圆型。
太平鼓是乐器,但是在人们舞蹈时也使用。经常配合舞蹈,边敲边舞,左手拿着鼓柄高举,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击鼓。有单人、双人和集体群舞,尤其是喜庆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更是乐鼓喧天热闹非常。
琵琶大师——刘德海
刘德海1937年出生在中国东部的上海。刘德海从小就开始学习琵琶、二胡、笛子、三弦等民族乐器,打下了坚实的功底。1954年刘德海拜琵琶演奏家林石诚为师,得到了林先生的真传。1957年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除继续向林石诚先生学习外,还师从曹安和、杨大钧二位名师。1962年自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民乐教师,1964年调到中国音乐学院任教,1970年任中央乐团的琵琶演奏员。
刘德海第一次接触古曲《十面埋伏》演奏时,非常喜爱。但他感觉到此曲不能完全生动热烈地表达刘邦、项羽的“垓下之战”。于是,他考虑再三,决定把这首古曲《十面埋伏》进行改编。他根据琵琶演奏的特点,加以变奏展开,在演奏时还使用了煞弦、绞弦等特殊技法,使这首琵琶曲把那次大战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在当时对刘德海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创举,因为它本来就是一首名曲,如果改不好的话,将有损名誉,抬不起头来。但刘德海充满自信,为了充分发扬琵琶演奏的特点,他依然决定对此曲进行修改,使此曲丰富、饱满,令人听起来有身临其战之感。1975年,刘德海首次演出了经他改编后的《十面埋伏》,大获成功,从此人们不知不觉地就把《十面埋伏》和刘德海的名字连在了一起。他把这首自编自弹的乐曲带到了世界各地演奏,让世界人民都了解了琵琶,也让世界了解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同时也为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笛子小议
笛子是中国的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就很流行,在中国中南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两只笛类乐器。在中国东部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笛距现在有七千多年,中国笛的历史可见一斑。
中国传流的笛子大多是竹笛,笛上有6个按音的孔,一个吹奏孔和一个笛膜孔。竹子遍于乡野,而且竹笛易于制作,因此流传很广。竹笛非常悠扬,带有山野乡村的风格,因此就有牧童倒骑牛背、横吹笛子的情景。竹笛还可以抒情,古代文人常用笛子发出的凄楚的笛音来抒发自己郁闷的心情。
中国笛除了竹笛还有玉笛、瓷笛、铁笛、铜笛等等种类,演奏的技巧也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力极其丰富,在汉族中常用的有两种笛子,一种是流传于南方的曲笛,因为这种笛子是为昆曲伴奏的主要乐器而得名。由于这种曲笛产于中国东南部苏州,所以也叫苏笛。曲笛比较粗而且长,大约有70厘米长,声音柔和清新,甜美圆润,具有南方细腻、委婉的风格,代表作品有《小放牛》、《姑苏行》、《鹧鸪飞》等等。另一种是流行于北方的梆笛,因为其给梆子腔伴奏而得名。这种笛子小巧,只有40厘米长,声音非常清脆、嘹亮,擅长演奏一些欢乐的曲子,比如《荫中鸟》、《喜相逢》、《五梆子》等等,具有中国北方粗犷、豪放的风格。
细说秧歌
秧歌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秧歌有两种,一种是地秧歌,还有一种是高跷秧歌。
如果根据地区分,首先有流行在中国东北部东北三省,来源于中原一带,并结合了当地满族的文化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东北大秧歌。
东北大秧歌有三种表演形式,二人转、地秧歌、高跷秧歌,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使用的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钹、大钹、鼓、笛子、二胡、竹板。东北大秧歌的音乐非常热闹,具有泼辣、风趣而又花梢的特点,很具民间特色。
第二种是中国东部的山东秧歌,山东秧歌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
鼓子秧歌流行于鲁北地区的临沂、商河、惠民一带。鼓子秧歌的演唱,是一种说唱性歌曲,曲目灰谐、幽默,具有山东人耿直而又豪爽的性格。
胶州秧歌主要流行于鲁南地区的胶州一带,欢乐、风趣,胶州秧歌中的唢呐曲和锣鼓曲都十分丰富。
第三种是中国西部的陕北秧歌,流行于米脂、吴堡、佳县、绥德、清涧等地。陕北地区有挨家挨户拜年的风俗习惯,热闹非凡,陕北秧歌中所唱的曲调,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蔡琰和《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是流芳百世的古琴名曲。它的作者蔡琰,即蔡文姬,是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末年的一位女音乐家。
蔡琰自小受到音乐的熏陶,并有着很高的音乐天份。在她只有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蔡琰的父亲——大音乐家蔡邕正在弹琴,忽然啪的一声,有一根弦断了。蔡琰正在门口玩,顺口问道“父亲,是第二根弦断了吧?”父亲看了一下,果然没错,很是惊异,他把这根弦接好了,继续弹奏,但故意略去四弦不弹,然后问女儿:“又断了一根,你听是第几根?”蔡琰马上答道,“第四弦”。蔡邕很满意女儿的回答,看得出女儿对音乐有很高的悟性和极其敏锐的听力。但是,这样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却有着非常坎坷的身世。
在匈奴入侵中原时,蔡琰与家人失散,被匈奴掳走。匈奴的左贤王是个明君,见蔡琰谈吐不凡,非常欣赏她的才华,就把她留下来做了自己的王妃,并且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可是蔡琰在遥远的他乡一直思念自己的故乡。一年又一年,终于中原平定了,曹操用金帛把她赎回,回来帮助整理蔡琰父亲的文稿。她被迫又要与自己的儿女离散,生离死别的痛苦折磨着她,她只有寄托于音乐,于是写了著名的词曲《胡笳十八拍》。词曲之音都表达了她坎坷的人生之路,和对儿女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这首名曲,至今仍是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蔡邕与“焦尾琴”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琴”。这蔡邕的“焦尾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蔡邕是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末年的一个大学问家,在编写历史典籍方面贡献非常大,并且很懂音乐,又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
有一次,蔡邕路过吴县这个地方,有一个人正在做饭,架起一口大铁锅,下面正在烧火,柴火在烈焰中噼噼啪啪的一阵作响,火势正旺。蔡邕在旁边经过,忽然发现一块上好的梧桐木正在燃烧,他知道梧桐木是作琴最好的材料了,这样烧掉非常可惜。于是,不顾火势正猛,连忙把这块木板抽了出来,掸灭上面的火,他一边仔细端祥着这块烧焦的木头,一边连声说“可惜,太可惜了。”他这种举动,把烧火的人弄懵了,蔡邕解释说,“这块木头是做琴的好材料,烧掉实在是太可惜了。”烧火的人笑了,“原来如此,即然您这么喜欢,就拿去好了。”蔡邕高高兴兴地把这块木头拿回了家,精心制作了一张古琴,他把烧焦的部分放在琴的尾部,并给他取了一个极为雅致的名字“焦尾琴”。
马头琴的传说
马头琴,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琴名称的来源来自乐器本身,因为乐器的顶端有一个端庄生动的马头雕像而得名,故而称为“马头琴”。
马头琴音色柔和、深沉,带有一些苍凉感,具有浓郁的草原韵味而深受牧民们的喜爱。马头琴除了它的声音具有独特的魅力以外,它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在中国北方的科尔沁草原上有一个健壮的小伙子名字叫苏和,他能唱得一手好歌,他养的马里面有一匹雪白的高头大马。每当小伙子唱歌的时候它都在一旁跟着嘶鸣,声音非常悦耳,好象是给小伙子伴奏一样。苏和非常喜爱这匹通人性的白马,他和白马成了好朋友,苏和走到哪里,白马都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
在一次赛马会上,苏和骑着这匹白马获得了冠军,小伙子非常高兴,可是这时忽然来了一群打手把白马抢跑了,原来是这里的王爷也看上了这匹马。
这匹白马离开了小伙子,日夜思念它的主人,每当听到苏和唱歌召唤它时,它都跟着嘶鸣。终于有一天白马挣脱了缰绳跑了出来,但半路上被追来的打手射出的毒箭射中,但它仍然坚持着,一直到了苏和的蒙古包前才倒地而死。苏和这个坚强的小伙子流泪了,他哭着,抚摸着他的马,耳边一直回响着白马苍凉的嘶鸣声。为了使白马一直伴着他,于是他把白马的腿做成一个琴杆,头骨做了音箱,用马的皮蒙在琴箱上,并用马尾做成了弓子,并根据白马生前的模样,在琴头上雕刻了一个同样的马头。于是,就产生了草原上第一个马头琴,马头琴的声音传达着牧民的心声,一代又一代……
戏说“滥竽充数”
“竽”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相传是人类始祖女娲制作出来的。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载,距现在有3000多年的历史。
竽能表达人的情意,既能娱人也可自娱。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尤为被重视,传说中的“滥竽充数”这个典故也是出自春秋战国时期。
《韩非子·内储说上》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涽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这个典故是说:“处士南郭先生并不会吹竽,但是他看齐宣王喜欢听竽,又看到这是几百人的大齐奏,可以浑水摸鱼,于是就趁机混在三百人中间,摇头晃脑假作吹奏状。而宣王死后,涽王继位。这位涽王不喜欢听大合奏而喜欢听独奏,要一个人一个人的吹。南郭先生自知不行,再也混不下去了,为了怕露馅,赶快自动溜掉。”
这就是“滥竽充数”的典故。这个“滥竽充数”的典故用起来还有一种意思,除了比喻没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的人不称其职以外,还有一种是卑称,用来表示自己才疏学浅,自谦的意思。
中国西部歌王——王洛宾
王洛宾(1913—1996),曾用名艾依尼丁,北京市人,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曾任新疆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王洛宾出生在一个油漆画匠的家庭里,1931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自1937年起,长期从事西北少数民族民歌整理工作。1938年由中国西部甘肃省抗敌后援会编辑出版的《西北歌声》收入其整理的《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民歌。
1939年编创有《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亚克西》等歌曲,都收在中国西部青海省印书局出版的《青海歌声》歌曲集。1957年由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王洛宾收编的《哈萨克歌曲集》,1983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洛宾歌曲集》。同时,他还创作了《战士的历程》、《两代人》、《沙漠之歌》、《无人村》、《托太尔的百灵》、《带血的项链》等歌剧音乐。
王洛宾所整理改编的很多音乐作品,尤其是新疆民歌流传至今,甚至连国外都有传唱,影响极为广泛,被誉为“西北歌王”。
二胡上的“G弦咏叹调”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一首著名的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是在一根弦上演奏的乐曲,难度非常大。
中国的音乐史上也有在民族乐器上用一根弦演奏的名家。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神宗时期,有一个操琴能手叫徐衍。在一次宫中的宴会上,徐衍献艺,演奏嵇琴(二胡的前身)。徐衍的技术非常好,吸引了在场的听众,可是突然发出“蹦”的一声,嵇琴断了一根弦。当时在场的乐工都吓坏了,这样隆重的宴会,大庭广众之下发生了断弦的事,怎么演奏呢?就在皇帝和宾客们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徐衍马上把另一根弦上的音都换到一根弦上来演奏,这样临时换弦需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才能做到。直到徐衍把曲子拉完,宾客们这才知道,他演奏的音乐原来是在一根琴弦上完成的。大家都很佩服徐衍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应变能力,这是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上演奏的“G弦咏叹调”的姐妹篇。
古琴史话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四个朋友,其中所谈到的琴,就是现代所说的古琴。
中国比较古老的乐器都是以单字来命名的,比如琴、鼓、磬、钟、阮、竽、埙等等。古琴还有别名为“瑶琴、玉琴、缘绮、丝桐”等等,甚至还因古琴有七根弦,而称其为“七弦琴”的。
琴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中国中部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墓葬中,有两件非常类似琴的石器,说明了最早在殷代(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有了琴这一类的乐器,足以见得琴的历史之悠久。
琴在汉魏(公元前206年—公元265年)时期定型,款式有仲尼式、落霞式、蕉叶式。一般琴有130厘米长,20厘米宽,厚大约5厘米。面板用桐木,背板用梓木,下面有大小两个出音孔,大孔为“龙池”,小孔命“风沼”。通常琴都是黑色的,但也有少数用棕色或红色。琴的面板上有13个小圆徽,用来标记音的位置,上面镶嵌着贝壳,讲究一些的有用玉石或者是纯金来镶嵌。
早期的琴是用来为歌咏伴奏的,有名的曲目有《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单是古琴曲,自古流传下来的有三千首之多,琴曲可以表达非常细腻的心情,也可以描绘大自然的景象。1971年8月20日,由美国宇宙飞船带往太空的众多曲目中,中国的代表曲目就是由古琴演奏的,描写大自然风光的名曲《流水》。
孔子学琴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会弹奏许多乐器,并会作曲、唱歌,他把音乐作为人生修养的最高阶梯。
孔子在学习方面很是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师襄子,直到现在,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小提琴帅哥——盛中国
盛中国,1941年出生于中国重庆市,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
盛中国7岁开始随父学习小提琴,7岁登台演出,13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1960年赴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师从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列·柯岗。1962年参加国际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赛获荣誉奖,1963年在中国首次举行了“协奏曲音乐会”,由上海交响乐团协奏,演奏了莫扎特、贝多芬等三首协奏曲,备受赞誉。
他1964年回国担任中央乐团独奏演员,并经常应邀与世界著名指挥家和世界著名乐团合作演出,多次访问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以及港澳地区。1981年,获文化部直属院团观摩评比演出一等奖,还获中国唱片颁发的“金唱片奖”,并著有《小提琴演奏概论》等。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背景音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