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电表测电阻步骤:人鉴第三篇第七章第四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8:06:40
人鉴第三篇第七章第四节

第四节  荣辱

荣誉是人生方阵中的又一种排列队形,是人生画谱中的又一幅组合图案。荣辱不比生死那么厚重,也不比成败那么关切,更不象是非那么深沉。荣辱只是浮在人生之海表层上的色彩,显而易见,并且变幻无常。

一般地说,荣辱与成败是密不可分的关连。成则荣,败则辱。古语云:“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这是通理,很难不入此俗套。苏秦说秦王失败之后,钱用完了,皮袍子穿破了,卖掉了车马仆人作盘缠,自己挑着担子走回家来,“父母见其狼狈,辱骂之。妻方织布,不肯下机相见。秦饿甚,向嫂求一饭,嫂辞以无柴,不肯炊。”全家骨肉亲人都这样看不起他,外人的态度就可以想见了,能不受辱吗?可是等他再度外出游说六国从约而佩诸国相印荣归故里时,全家人都跪着迎接他。他问嫂嫂:“为什么你们对我以前那样鄙视而现在又这样尊敬呢?”他嫂嫂回答说:“因为你现在与那时不一样,现在做了大官,钱也多了!”。同样的经历,苏秦的同学兼秘密搭档张仪也有:他未发达时曾有一次机会同楚国宰相在一起喝酒,过后楚国宰相丢了一个玉璧,相府的人都猜想是张仪偷了,说:“张仪这个人很穷,名声不好,行为不检点,一定是他偷了相爷的玉璧。”大家就一齐动手,把张仪抓来,痛打了数百板子。张仪没偷,自然不服,大家只好放了他。回了之后,老婆就笑他说:“嘻嘻!如果你不读书不搞游说这档子事,哪里会受到这样的污辱呢!”后来他与苏秦穿连裆裤,合演了一幕“受辱——激将——赠金——暗通”的历史双簧剧,张仪为答谢苏秦,劝说秦王不打赵国而先攻楚国,以报私仇。他写信告诉楚国宰相说:“当初我同你一起吃酒,我没有偷你的玉璧,你用板子打了我一顿。现在,你好好看守住你的国家吧,我马上就要来偷你的京城了!”

无数个苏秦、张仪的遭遇,使人们看熟了,听惯了,因此才得出了“所誉依已成,所毁依已败”的准确认识,这是非常唯物主义的真知灼识。在人世间,誉成辱败,恐怕是亘古不变的守恒定律吧!

荣之经说。

荣者,首指富贵,身贵则荣;次指美誉,誉之则荣。由于人生的目的性是那样的鲜明,所以人们的求荣心理也十分迫切,封候拜相,光宗耀祖;金榜题名,荣归故里;锦衣玉食,家资万贯;一呼百诺,坊表旌书,这生是多么派场,活是何等荣幸!真是谁人不想,哪个不望呢?树盼开花,人盼走红,人活在世上不就为了活得好,活得风光吗?所以,只要神智健全,头脑清楚,求荣、慕荣、趋荣、捧荣,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之举,见之不必大惊小怪。

然而荣者易逝。荣的本意就是指“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故荣者,花也。花依时开,花随时谢,所以荣者难久。这也应该是荣华的又一条规律。考察中国历史,国之荣,最长的是周,“八百载”,之后灭于秦;人之荣,最盛的是唐朝汾阳王郭子仪,“岁入官俸无虑二十四万缗”“宅居亲仁里四分之一”,“家人三千”,“良田、美器、名园、甲馆不胜记”,“代宗不名,呼为大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校中书令孝二十四”“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诸孙数十”。八大荣幸,他一个人占完了,五项好运(福、禄、寿、财、禧),他一家享受遍了。所以史家评他说:“富贵寿考,哀荣终始,人臣之道无阙焉。”是的,历史上象汾阳王这样的人物,确是独一无二的。然而他的第四代呢?史籍上就没有下文了。可见其盛至极,也不过六十余年(光荣期比清圣祖康熙还长几年,不愧为人间第一荣人)。所以荣华易逝,这该是大自然遞变法则的又一社会体现。

其二,荣耀是好事,可又不一定绝对是好事。不但现代辩证法看到了这一点,中国古人也质朴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说:“誉见即毁随之”“名高毁所集”。是的,人世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君子小人都有。个人荣誉太大,名声太高,别人无法竞争或超过你,于是不免产生嫉妒,妒嫉产生诬蔑、攻击、毁谤,这是很自然的事。恰如大自然间,树大招风。树干太高挺,枝叶太茂盛,亭亭如车蓋,森森若蒲团,未几何时,台风一到,摧枝扫叶,连根拔起,什么荣呀华呀,到哪里找去?所以荣誉的背后,紧跟着的必定是嫉妒、攻击、暗算、拆台、圈套、诬蔑,也就是上奏摺,打小报告,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众人市虎,众口烁金,受得了吗!聪明人又看到了荣的可怕性这一面,才说出了充满智慧的“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的名言哲语。

其三,什么人都说好,光荣当然光荣。但是“小人之誉反为损”。一干人,用高高的轿子抬着你,长长的喇叭吹着你,你的名字成了他们的鞭炮,你的业绩成了他们的大旗,他把你高高举起,他便成了掌门人,名日树人,实则树已。此后好处都是他的,出事都是怨你,都记在你的名下,一败惊心,再败惊众,三败惊世,势必众人怨之,众心离之,众亲叛之,众恶加之,这么一来蛀空掏干,你还能荣得下去吗?你只好与它“拜拜”了。于是荣便转成了辱。

有鉴于此,人们才有了对待荣誉的正确态度,那就是“毁誉之于已,犹蚊虻之一过也”,“毁誉不动,得丧若一”,“毁誉不干其守”,无论别人说我好坏,我都不予计较,也都不在乎。话,尽让人家说去,我照样保持我的平静,继续我的言行。也就是管它荣也好,辱也好,誉也罢,毁也罢,反正让你说你的,我干我该干的,来一个众口烁金,无动我心;众人市虎,不著心腹;左耳进,右耳出,你又奈我何!这就叫安之若素,宠辱不惊!

原来我还以为这种介乎庸人与聪明人之间的态度是地道的国粹精品,近来略一翻书,不期这份精神财富,竟然外国人也享有发明权,看来,我们还得不到“专利”证书。俄国诗人普希金就说:

“我绝不,绝不去追寻荣誉,只有静谧称我的心愿。”

“声名啊,比希望底梦更骗人,它是什么?是读者的传言?

是无知小人的迫害?还是愚蠢的人们的赞叹?”

英国诗人莎氏比亚也持有相类似的观点:“光荣如同水面上的水花一样,从一个小圆圈变成一个大圆圈,不停地扩大,直到无可再大,归于消灭。”

“光荣的路是狭窄的,一个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所以你应该继续在这一条狭路上迈步前进,因为无数竞争的人都在你背后,一个紧追着一个。”

辱之教训。

什么是辱?辱有三种:第一,“见侮而不斗,辱也。”即受人欺负不反抗,就是耻辱;如韩信不得志时钻裤裆,就是蒙羞的这种辱;第二,“不胜为辱”,二方交战,打不过敌人,便是耻辱。这比前项,高了一个码子。第三“恶名为辱”。在你有多高职位,名声不好,口碑极坏,老百姓反映非常恶劣,也是耻辱。

10 中国人对辱的态度,首先是“贤者不受辱”“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种神圣的刚烈的态度,绝不容忍别人侮辱自己。如果遇上了,则要拼争到底,宁死不屈。但是硬拼的办法往往行不通,一是不一定拼得过,二是拼赢了,自己也要杀头、服刑,算算化不来,所以认识就改变了,说是:人可辱身,士不辱国。把国家荣誉、尊严看得比自己个人的名誉、甚至生命还重,这是认识上的一大进步。所以蔺相如正是本着这种认识,才敢于与秦王夺璧,在渑池逼秦王敲瓦罐,而对于廉颇老将军的寻衅滋事的侮辱却采取回避态度的。他自己说得好:“我连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颇将军吗?”显然,他把国家利益摆在个人荣辱之上,所以千秋万世传为美谈。诚然如此,但中国文化传统强调得最多的,还是忍辱负重,洗辱雪耻。中国人不太主张硬拼,而主张韬晦。当情况对自己明显不利时,硬拼的结果必然是自己吃亏受更大的辱,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不如暂时忍耐一下,受点侮辱,但心底暗记仇恨,并且发愤图强,来一个“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象越王勾践那样,亡国之后,睡在木柴上,舌头舐着苦胆来提醒自己,不忘恢复国家的神圣使命。在这样的警示和激励下,果然他申了大志,最终打败了老对头吴王夫差,振兴了越国。过去的羞辱反而成了他奋斗的动力,这个事例迄今盛传不衰,是有其典型意义的。

11 国人对辱最清醒的认识与态度,前面说过,就是宠辱不惊。既不随便毁誉于人,也不轻易接受别人的毁誉。荣而知辱在先,辱而知荣在后,荣不忘辱之戒,辱不绝荣之望。这样,就能做到“知足不辱”“荣辱互见”,“荣辱不惊”,处之如常。

12 荣辱相继。懂得了前者荣辱的演化,也就不难理解“荣辱相继”的辩证法则。人生难得一荣到底,也少见一辱到死,更多的状态是物极而返,荣辱相继。

理论地讲,荣辱只有表现的性质,而没有独立的性质;只有依附的品格,不具备自在的品格。因此荣辱具有时效性和多次性,“三盈三虚”、“三起三落”,都是常见的事,所以它们之间的流转交替比较紧密,变换相继也比较频繁。可谓之:时光如逝水,白骨俱朽枯,“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万事转头皆空,还有什么荣辱所在,这种认识毕竟太睿永,也太冷峻了!世人能参得透看得破吗?

第五节  是非

是非之事,最难议论。议论之难,在于它复杂、深奥、多变。它们的内涵、判定常随时间、空间的改变而不断地改变:此乃一是非,彼乃一是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几乎是屡见不鲜。故是无恒是,非无永非;昔是今非,昔非今是;时是后非,时非后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是中有非,非中有是;九非一是,九是一非;是是非非,谁能一口了断?非非是是,孰能一口裁决?一朝高下在于势,千古是非在于理。是非二字,最后决断权乃在历史,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官。

是之妙理与非之箴言。

然而,“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孟子说的话。人,说不清是非而又不得不判定是非,评说是非。于是人们便从自己利益的立场出发,来认识与判别是非。不同教派、不同主义之间互相攻讦,互相贬斥,长自家的志气,灭别人的威风,是常见之事,理应如此。故是非相对,异性相斥,不同道者不相为谋。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妙就妙在一个“争”字。唯其争,才活;唯其争,才通;唯其争,才智慧迭出;唯其争,才妙理横生;唯其争,方才气纵横;唯其争,才流光溢彩;唯其争,才是非分晓,真理显现。故是非愈辩愈明,愈竞争愈发展。“两刀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此论实是真言至理。

2         是非之争,系于成败而又不同于成败;是非之争,根于功过而又不囿于功过。是非之争,异于荣辱,不关生死;口诛伐,非在疆场;摇唇鼓舌,岂伤性命?吹沙存金,常于幕府;降魔护法,每坐明堂。然是非作用大矣哉!是非不分则方向不明,方向不明则心神不宁,心神不宁则手足无措,手足无措则谬误百出,谬误百出则事乖理屈,事乖理屈则邦国受辱,教门蒙耻,徒众星散,人员崩析。故是非者,国之基、人之本、心之源、行之由也。“事当论其是非”,“君子所求于人者薄,而辨是与非也无所苟”。苏东坡与王安石之见,甚是高论!

3         然而明辨是非,实是艰难:其一,“有天下之是非,有一人之是非”,同一件事,各人有各人看法:方者嫌其圆,圆者恶其方;素者爱其白,丽者欲其彩,难乎其同。其二,“辞多类非而是,类是而非”“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非也”。这就是说,是非很多是化妆表演,一下子很难分得清、识得破,往往会把是当成非,又把非当成是看待,认认真真地当个大傻瓜。其三,是非判断要有很长时间,“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是非终久自分明”。苏东坡讲“是非有考于前而成败有验于后”讲的不完全对,不是“是非有考于前”而是“是非有识于前而有验于后”才对。也就是说,孰是孰非,要由时间来验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实践的过程就是时间。所以时间是检验是非的过程,是它们的最高裁判官。

4         是非更迭。

历史本是个大舞台,各种学说、思想、主义、理论,都想占据、表演一番:王道霸道,仁政法治,无为有德,好战非攻,务实清淡、变革维新,升天湼槃、均衡斗争,地心日心、造人进化,分子原子、古典浪漫,载道抒性、豪放婉约,工笔写意、瘦劲丰腴。各家各派、各域各坛,你亮出一段光彩,我唱过一回主角,但匆匆都是流星,来去均为过客。时过境迁,是转为非;改朝换代,非翻成是。花谢子熟,子落根生,根长树出,树大花开。后者否定前者,新说取代旧说,生生不息,是非无已。岂有贯穿亘古之理!何存万世不衰之说?天变地变,时变事变,人变道变,道变则是非变。单独地看,谁是谁非,黑白分明;共同地看,却又都成了是的一部份,非的一成员。每一种认识,都是一个台阶,把理解一步步提到尽可能高处;每一种主张,都是一份注入,把见识一点点补充为最大的圆满。

故有今日之是非,无永久的是非;有一方之是非,无四海之是非。你以为是,人以为非;爱之曰是,恨之曰非;正视为是,反视为非;亲看若是,疏看若非;辩者言是,攻者言非;大论则是,小议则非。“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唐朝赵蕤在《长短经》中历数了经史议论相违数十处,末引班固之说:“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诸家之术,蜂起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比犹水火相灭,亦能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于和,事虽相反,而皆相同也。”他认为《易经》说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是非常正确的道理。呜呼!诚若是,则何辨是非,遑论是非哉。

是非异议,盖由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利害不同,因而是非判断不同。有无心之误解,有肆意的歪曲,有善良的劝导,有恶毒之攻击,有偏执的保守,有反复的探求,有虚心的请教,有恣睢的卖弄;有舌战,有廷争,有阵斥,有堂训,有批判,有检讨,有数落,有躬责,有自由,有专制,有进言,有纳谏,有赤心,有图谋,有暗算,有腹毁,有捧场,有随俗,有吹牛,有放屁,故是非之理,深不可测;是非之议,难以公允。质言之,是者,同也;非者,异也。党同伐异,即天下是非之至也。故古人云:“道不同者不相与谋。”

第六节  四偶之间的关系

生死、成败、荣辱、是非,这是四对矛盾,每对矛盾又包括正负两方面的内容,我们称之为四偶。每一偶,代表人生的一个侧面,故又可称作涯(涯有二种含义,一是(水)边际,二是极限。取其第二义。)涯者,生涯也。

这四涯,形象地说,

生死代表的是人的性命(肉身),

是非代表的是人的头脑,

成败代表的是人的脊梁,

荣辱代表的是人的脸面。

再打个比方,人好比一栋大厦:

生死是基础,

是非是蓝图(设计),

成败是支架(梁柱),

荣辱是外型(外观)。

所以,就其重要性来看:

生死是根本(人死了,一切都谈不上),

是非是中心,

成败是关键,

荣誉是影响。

换言之,生死是器,

是非是容,

成败是坚,

荣誉是饰。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成败一涯是主,其他三涯是从。

这是因为:

一成百成。唯成功者才有荣,才有是(理),才有盎然生机;

一败全败。凡失败者总不在理(非),必定受辱,甚至丢掉性命。

故历史总是成功者之作或为成功者而作。如此一来,生命本身便由目的变成了条件(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而事业则由条件上升成为目的。原来,事业本是活人干的,是为了人活得更好,结果变成了人是为事业而活的,人成了实现事业的工具。所以,成败是四偶之主,重中之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是:

成败决定一切,

生命是个条件(前提),

荣辱不在一时一事,

是非可以暂时不管。

把四涯的人生内容再扩展开来,那么

与生死相连相关的还有聚散(离合),

与成败相连相关的还有强弱、安危、存亡,

与荣辱相关相连的还有好坏(善恶)智愚。

以上各涯分支,便有24项,我们称之为四涯24态。四涯24态中,从正负面来看,可区分为二界:

一切正面、积极的俱为得界,

一切负面、消极的俱为失界。

这就揭示了人生的底蕴就是得失二字,生、成、是、荣为得;死、败、非、辱为失。得也好,失也好,说破了,核心就是利字,它就是作为人生目的那个“利”。利的二界四涯24态就是人生内容的太极图。现描绘如下:

 

 

 

 

 

 

 

 

 

 

 

 

 

 

 

 

 

 

 

 

 

 

 

 

 

这是笔者在漫长一生中总结人生经验的精髓所在,请徐徐观察之,研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