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能手表没有电: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21:11
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 并防 止产生收缩和温度裂缝,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
    10-5-1 自然养护
    10-5-1-1 养护工艺
    1.覆盖浇水养护 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的材料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 并浇水, 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适当温度和湿度条 件。 覆盖浇水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覆盖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 12h 内进行。 (2)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 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 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3)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 (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宜与拌制水相同。 (5)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时,不得浇水。 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采用蓄水养护。贮水池一类工程可于拆 除内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 2.薄膜布养护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不透水、气的薄膜布(如塑料薄膜布)养护。用 薄膜布把混凝土表面敞露的部分全部严密地覆盖起来, 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 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 这种养护方法的优点是不必浇水, 操作方便, 能重复使用, 能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加速模具的周转。但应该保持薄膜布内有凝结水。 3.薄膜养生液养护 混凝土的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薄膜布养护时,可采用涂刷薄膜养生液,
    防止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的方法进行养护。 薄膜养生液养护是将可成膜的溶液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 溶液挥发后在混凝 土表面凝结成一层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封闭混凝土中的水分不再被 蒸发,而完成水化作用。这种养护方法一般适用于表面积大的混凝土施工和缺水 地区。但应注意薄膜的保护。
    10-5-1-2 养护条件
    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 ,对于一般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后 10~12h 内(炎夏时可缩短至 2~3h) ,对高强混凝土应在浇筑后 1~2h 内,即用麻袋、草 帘、锯末或砂进行覆盖,并及时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润湿状态。混 凝土浇水养护日期可参照表 10-74。 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参考表
    分类 拌制混凝土 的水泥品种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矾土水泥 抗渗混凝土、混凝土中掺缓凝型外加剂 注:1.如平均气温低于 55℃时,不得浇水。 2.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水泥技术性能确定。
    表 10-74
    浇水养护时间(d) 不小于 7 不小于 14 不小于 3 不小于 14
    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好,浇水不足,以致表面泛白或出现干 缩细小裂缝时,要立即仔细加以遮盖,加强养护工作,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日 期,加以补救。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 以后,始准在其上来往行人和安装模 板及支架等。荷重超过时应通过计算,并采取相宜的措施。
    10-5-2 加热养护
    10-5-2-1 蒸汽养护
    蒸汽养护是缩短养护时间的方法之一,一般宜用 65℃左右的温度蒸养。混 凝土在较高湿度和温度条件下, 可迅速达到要求的强度。 施工现场由于条件限制, 现浇预制构件一般可采用临时性地面或地下的养护坑, 上盖养护罩或用简易的帆 布、油布覆盖。
    蒸汽养护分四个阶段: 静停阶段:就是指混凝土浇筑完毕至升温前在室温下先放置一段时间。这主 要是为了增强混凝土对升温阶段结构破坏作用的抵抗能力。一般需 2~6h。 升温阶段:就是混凝土原始温度上升到恒温阶段。温度急速上升,会使混凝 土表面因体积膨胀太快而产生裂缝。 因而必须控制升温速度, 一般为 10~25℃/h。 恒温阶段:是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恒温的温度应随水泥品种不同而 异,普通水泥的养护温度不得超过 80℃,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可提高到 85~90℃。恒温加热阶段应保持 90%~100%的相对湿度。 降温阶段:在降温阶段内,混凝土已经硬化,如降温过快,混凝土会产生表 面裂缝,因此降温速度应加控制。一般情况下,构件厚度在 10cm 左右时,降温 速度每小时不大于 20~30℃。 为了避免由于蒸汽温度骤然升降而引起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变形, 必须严格 控制升温和降温的速度。出槽的构件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得大于 40℃,当室 外为负温度时,不得大于 20℃。
    10-5-2-2 其他热养护
    1.热模养护 将蒸汽通在模板内进行养护。此法用汽少,加热均匀,既可用于预制构件, 又可用于现浇墙体,用于现浇框架结构柱的养护方法见图 10-43。
    图 10-43 柱子用热模法养护
    1-出汽孔;2-模板;3-分汽箱;4-进气管;5-蒸汽管;6-薄铁皮
    2.棚罩式养护
    棚罩式养护是在混凝土构件上加盖养护棚罩。棚罩的材料有玻璃、透明玻璃 钢、聚酯薄膜、聚乙烯薄膜等。其中以透明玻璃钢和透明塑料薄膜为佳,棚式的 形式有单坡、双坡、拱形等,一般多用单坡或双坡。棚罩内的空腔不宜过大,一 般略大于混凝土构件即可。棚罩内的温度,夏季可达 60-75℃,春秋季可达 35-45℃,冬季约在 20℃左右。 3.覆盖式养护 在混凝土成型、 表面略平后, 其上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封闭养护, 有两种做法: (1)在构件上覆盖一层黑色塑料薄膜(厚 0.12~0.14mm) ,在冬季再盖一层 气被薄膜。 (2)在混凝土构件上无覆盖一层透明的或黑色塑料薄膜,再盖一层气垫薄 膜(气泡朝下) 。 塑料薄膜应采用耐老化的,接缝应采用热粘合。覆盖时应紧贴四周,用砂袋 或其他重物压紧盖严,防止被风吹开,影响养护效果。塑料薄膜采用搭接时,其 搭接长度应大于 30cm。据试验,气温在 20℃以上,只盖一层塑料薄膜,养护最 高温度达 65℃, 混凝土构件在 1.5~3d 内达到设计强度的 70%, 缩短养护周期 40% 以上。
    10-5-3 混凝土拆模
    混凝土结构浇筑后,达到一定强度,方可拆模。模板拆卸日期,应按结构特 点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确定。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期限: 1.不承重的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 受损坏,方可拆除; 2.承重的模板应在混凝土达到下列强度以后,始能拆除(按设计强度等级 的百分率计) : 板及拱: 跨度为 2m 及小于 2m 跨度为大于 2m 至 8m 梁(跨度为 8m 及小于 8m) 承重结构(跨度大于 8m) 50% 75% 75% 100%
    悬臂梁和悬臂板
    100%
    3.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在混凝土未达到上述所规定的强度时进行拆模及承受 部分荷载,应经过计算,复核结构在实际荷载作用下的强度。 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 全部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 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10-6
    混凝土质量检验
    10-6-1 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检验
    10-6-1-1 一般规定
    1.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 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对采用蒸汽法养护的混凝土结构构件, 其混凝土试件应先随同结构构件同条 件蒸汽养护,再转入标准条件养护共 28d。 当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时, 确定混凝土强度时的龄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 146)等的规定取值。 2.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应按 表 10-75 取用;其标准成型方法、标准养护条件及强度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GBJ 81)的规定。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骨料最大粒径(mm) ≤31.5 ≤40 ≤63 试件尺寸(mm) 100×100×100 150×150×150 200×200×200
    表 10-75
    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 0.95 1.00 1.05
    注:对强度等级为 C60 及以上的混凝土试件,其强度换算系数可通过试验确定。
    3.结构构件拆模、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时 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 4.当混凝土试件强度评定不合格时,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
    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 并作为处理的 依据。 5.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 104)的规定。
    10-6-1-2 原材料
    1.主控项目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 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 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 (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 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外加剂》 (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 (GB 50119)等和有关环境 保护的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 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64)的规定。 (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本章“10-2-3 控制碱骨料反应配 合比设计要点”和设计的要求。 2.一般项目 (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 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 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 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 、 检验方法》 (JGJ 52)的规定。 1)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 1/4, 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 3/4。 对混凝土实心板, 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 1/3, 且不得超过 40mm。 2)
    (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 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JGJ 63)的规定。
    10-6-1-3 配合比设计
    1.主控项目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的有关 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 要求的混凝土,尚应符合本章“10-2-2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2.一般项目 (1)首次使用的混凝上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 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2)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 提出施工配合比。
    10-6-1-4 混凝土施工
    1.主控项目 (1)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 强度的试件, 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 取样不得少于 1 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得少于 1 次; 3) 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m3 时, 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m3 取样不得 少于 1 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 1 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 1 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 确定。 (3)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应符合“10-3-3-2 材料配合比”中的规
    定。 (4)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 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 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 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 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 要求进行处理。 2.一般项目 (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 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混凝土 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 应符合“10-5-1-1 养护工艺”中的规定。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塑料布 覆盖养护的混凝土, 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 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2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当采用其他 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混凝土表面 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 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10-6-2 现浇混凝土结构分项工程质量检验
    10-6-2-1 一般规定
    1.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 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 10-76 确定。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名称 露筋 蜂窝 孔洞 夹渣 现象 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 包裹而外露 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 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 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深
    表 10-76
    一般缺陷 其他钢筋有少量露筋 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窝 其他部位有少量孔洞 其他部位有少量夹渣
    严重缺陷 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窝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夹渣
    度超过保护层厚度 疏松 裂缝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 至混凝土内部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 及连接钢筋、 连接件松动 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 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构件表面麻面、掉皮、起 砂、沾污等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 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影响结 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缝 连接部位有影响结构传力性 能的缺陷 清水混凝土构件有影响使用 功能或装饰效果的外形缺陷 具有重要装饰效果的清水混 凝土表面有外表缺陷 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 其他部位有少量不影 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 能的裂缝 连接部位有基本不影 响结构传力性能的缺 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 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 缺陷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 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 缺陷
    连接部位 缺陷
    外形缺陷
    外表缺陷
    2.现浇结构拆模后,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 偏差进行检查,做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10-6-2-2 外观质量
    1.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 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并经监理 (建设) 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2.一般项目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 查验收。
    10-6-2-3 尺寸偏差
    1.主控项目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 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 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 并经监理 (建设) 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 应重新检查验收。 2.一般项目
    现浇结构和混凝土设备基础拆模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10-77、表 10-78 的 规定。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基础 轴线位置 独立基础 墙、柱、梁 剪力墙 垂直度 层高 ≤5m >5m 层高 全高 截面尺寸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定位中心线 井筒全高(H)垂直度 表面平整度 预埋设施中 心线位置 预埋件 预埋螺栓 预埋管 允许偏差(mm) 15 10 8 5 8 10 H/1000 且≤30 ±10 ±30 +8,-5 +25,0 H/1000 且≤30 8 10 5 5 15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经纬仪、钢尺检查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钢尺检查
    表 10-77
    检验方法
    全高(H) 标高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混凝土设备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坐标位置 不同平面的标高 平面外形尺寸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凹穴尺寸 平面水平度 垂直度 预埋地脚螺栓 每米 全长 每米 全高 标高(顶部) 中心距 中心线位置 预埋地脚螺栓孔 深度 孔垂直度 预埋活动地脚螺 栓锚板 标高 中心线位置 带槽锚板平整度 允许偏差(mm) 20 0,20 ±20 0,-20 +20,0 5 10 5 10 +20,0 ±2 10 +20,0 10 +20,0 5 5
    表 10-78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水平尺、塞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吊线、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钢尺、塞尺检查
    带螺纹孔锚板平整度
    2
    钢尺、塞尺检查
    注:检查坐标、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10-6-3 混凝土强度检测
    10-6-3-1 试件制作和强度检验
    1.试件制作 检查混凝土质量应做抗压强度试验。当有特殊要求时,还需做混凝土的抗冻 性、抗渗性等试验。试件应用钢模制作。 (1)试件强度试验的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 方法》 (GBJ 81-85)的规定。 (2)每组 3 个试件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并按下列规定确定该组试 件的混凝土强度的代表值。 1)取 3 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2) 3 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15%时, 当 取中间值; 3)当 3 个试件强度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 15%时,该组 试件不应作为强度评定的依据。 认真做好工地试件的管理工作,从试模选择、试件取样、成型、编号以至养 护等,要指定专人负责,以提高试件的代表性,正确地反映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 强度。
    10-6-3-2 混凝土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
    1.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方式和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同条件养护试件所对应的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 、施 工等各方根据其重要性共同选定; (2)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 (3)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其留置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 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 10 组,且不应少于 3 组; (4)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 当位置,并应采取相同的养护方法。
    2.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达到等效养护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 等效养护龄期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与在标准养护条件下 28d 龄期试 件强度相等的原则确定。 3.同条件自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期及相应的试件强度代表值,宜根据 当地的气温和养护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 (1)等效养护龄期可取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 600℃·d 时所对应的龄 期,0℃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 14d,也不宜大于 60d; (2)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强度代表值应根据强度试验结果,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 107)的规定确定后,乘折算系数取用;折算 系数宜取为 1.10,也可根据当地的试验统计结果做适当调整。 4.冬期施工、人工加热养护的结构构件,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等效养护龄 期可按结构构件的实际养护条件,由监理(建设) 、施工等各方根据本节第 2 条 的规定共同确定。
    10-6-3-3 混凝土强度评定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验收。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 相同以及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且不超过三个月的混凝土组成, 并按单位工 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 每个验收项目应按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 107)确定。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应以同批内全部标准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来评定。 1.统计方法评定 (1)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 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应由连续的 3 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 满足下列要求:
    m f cu ≥fcu,k+0.7σ0
    fcu,min≥fcu,k-0.7σ0
    (10-28) (10-29)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 C20 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fcu,min≥0.85fcu,k
    (10-3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20 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fcu,min≥0.90fcu,k
    式中
    (10-31)
    m f cu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 ;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 ;
    σ0——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 ;
    fcu,min——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 。
    (2)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间同一 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据,按下式确定:
    0.59 m σ0 = ∑? f m i=1 cu ,i
    式中
    (10-32)
    fcu ,k ——第 i 批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m——用以确定该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的数据总批数。
    注:上述检验期不应超过三个月,且在该期间内强度数据的总批数不得少于 15。
    (3)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不能满足(1)条的规定,或在前一个检验期内的 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 时,应由不少于 10 组的试件代表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m f cu -λ1 s fcu ≥0.9fcu,k
    fcu,min≥λ2fcu,k
    式中
    (10-33) (10-34)
    s fcu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N/mm2)当 s f cu 的 。
    计算值小于 0.06fcu,k 时,取 s f cu =0.06fcu,k;
    λ1、λ2——合格判定系数,按表 10-79 取用。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判定系数
    试件组数 λ1 λ2 10~14 1.70 0.90
    表 10-79
    ≥25 1.60 0.85
    15~24 1.65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s f cu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m
    s fcu =
    式中
    ∑f
    i =1
    2 cu ,i
    nm 2 f cu
    (10-35)
    n ?1
    fcu,i——第 i 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 ; n——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的组数。 2.非统计方法评定 对零星生产的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 可采用非统计
    方法评定。此时,验收批混凝土的强度必须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m f cu ≥1.15fcu,k
    fcu,min≥0.95fcu,k
    3.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10-36 ) (10-37)
    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 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 控制混凝土质量, 确定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1)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可依据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和试件强 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百分率按表 10-80 划分。 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
    优良 评定指标 预拌混凝土厂和预制 混凝土构件厂 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 工现场 预拌混凝土厂、 预制混 凝土构件厂及集中搅 拌混凝土的施工现场 低于 C20 ≤3.0 ≤3.5 不低于 C20 ≤3.5 ≤4.0 低于 C20 ≤4.0 ≤4.5
    表 10-80
    一般 不低于 C20 ≤5.0 ≤5.5 低于 C20 >4.0 >4.5 差 不低于 C20 >5.0 >5.5
    混凝土强度 标准差σ (N/mm2) 强度不低于 要求强度等 级的百分率 P (%)
    ≥95
    >85
    ≤85
    (2)在统计周期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及不低于规定强度等级的百分率,可 按下列两式计算:
    N
    σ=
    ∑f
    i =1
    2 cu ,i
    Nμ 2cu f
    (10-38)
    N ?1
    p=
    式中
    N0 ×100% N
    (10-39)
    fcu,i——统计周期内第 i 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值(N/mm2) ; N——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组数,N≥25;
    μf
    cu
    ——统计周期内 N 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N0——统计周期内试件强度不低于要求强度等级的组数。 (3)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δb 不宜大于 5%,其值可按下式确定:
    δb =
    σb × 100% μf
    cu
    (10-40)
    式中 δ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变异系数; σb——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N/mm2) 。 (4)盘内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在混凝土搅拌地点连续从 15 盘混凝土中分别取样,每盘混凝土试样各成型 一组试件,根据试件强度按下式计算:
    σ b = 0.04∑ ? f
    i =1
    15
    cu ,i
    (10-41)
    式中
    fcu ——第 i 组三个试件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N/mm2) 。
    当不能连续从 15 盘混凝土中取样时,盘内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利用正常生
    产连续积累的强度资料进行统计,但试件组数不应少于 30 组,其值可按下式计 算:
    0.59 n σb = ∑?f n i =1 cu ,i
    式中 n-试件组数。
    (10-42)
    10-7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和控制
    混凝土结构物的裂缝可分为微观裂缝和宏观裂缝。 微观裂缝是指那些肉眼看 不见的裂缝,主要有三种,一是骨料与水泥石粘合面上的裂缝,称为粘着裂缝; 二是水泥石中自身的裂缝,称为水泥石裂缝;三是骨料本身的裂缝,称为骨料裂 缝。微观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分布是不规则、不贯通的。反之,肉眼看得见的 裂缝称为宏观裂缝,这类裂缝的范围一般不小于 0.05mm。宏观裂缝是微观裂缝 扩展而来的。因此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是绝对存在的,只是应将其控制在符合规 范要求范围内,以不致发展到有害裂缝。
    10-7-1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混凝土结构的宏观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由外荷载引起的,这是 发生最为普遍的一种情况,即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二是结构次应力引 起的裂缝,这是由于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计算假设模型的差异引起的;三是变 形应力引起的裂缝, 这是由温度、 收缩、 膨胀、 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结构变形, 当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 当混凝土结构物产生变形时,在结构的内部、结构与结构之间,都会受到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这种现象称为约束。当混凝土结构截面较厚时,其内部温度 和湿度分布不均匀,引起内部不同部位的变形相互约束,这样的约束称之为内约 束;当一个结构物的变形受到其他结构的阻碍所受到的约束称为外约束。外约束 又可分为自由体、全约束和弹性约束。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承受的 变形,主要是因温差和收缩而产生的。 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 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 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 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 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了温度 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 拉强度而引起的。贯通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 逐渐降温,这个降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 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 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
    生的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这两种裂缝不同程度上,都属有害裂缝。 高强度的混凝土早期收缩较大,这是由于高强混凝土中以 30%~60%矿物细 掺 合 料 替 代 水 泥 , 高 效 减 水 剂 掺 量 为 胶 凝 材 料 总 量 的 1%~2% , 水 胶 比 为 0.25~0.40,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给高强混凝土带来许多优良特性,但其负 面效应最突出的是混凝土收缩裂缝几率增多。高强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是干燥收 缩、温度收缩、塑性收缩、化学收缩和自收缩。混凝土初现裂纹的时间可以作为 判断裂纹原因的参考:塑性收缩裂纹大约在浇筑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出现;温度 自收缩主要发生在混凝土凝结硬化后的几 收缩裂纹大约在浇筑后 2 到 10d 出现; 天到几十天;干燥收缩裂纹出现在接近 1 年龄期内。 干燥收缩:当混凝土在不饱和空气中失去内部毛细孔和凝胶孔的吸附水时, 就会产生干缩,高性能混凝土的孔隙率比普通混凝土低,故干缩率也低。 塑性收缩:塑性收缩发生在混凝土硬化前的塑性阶段。高强混凝土的水胶比 低,自由水分少,矿物细掺合料对水有更高的敏感性,高强混凝土基本不泌水, 表面失水更快,所以高强混凝土塑性收缩比普通混凝土更容易产生。 自收缩: 密闭的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随水泥水化的进展而降低, 称为自干燥。 自干燥造成毛细孔中的水分不饱和而产生负压,因而引起混凝土的自收缩。高强 混凝土由于水胶比低,早期强度较快的发展,会使自由水消耗快,致使孔体系中 相对湿度低于 80%,而高强混凝土结构较密实,外界水很难渗入补充,导致混凝 土产生自收缩。高强混凝土的总收缩中,干缩和自收缩几乎相等,水胶比越低, 自收缩所占比例越大。与普通混凝土完全不同,普通混凝土以干缩为主,而高强 混凝土以自收缩为主。 温度收缩: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水泥用量相对较多,水化热大,温 升速率也较大,一般可达 35~40℃,加上初始温度可使最高温度超过 70~80℃。 一般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为 10×10-6/℃, 当温度下降 20~25℃时造成的冷缩量为 2~2.5×10-4,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有 1~1.5×10-4,因而冷缩常引起混凝土开 裂。 化学收缩:水泥水化后,固相体积增加,但水泥-水体系的绝对体积则减小, 形成许多毛细孔缝,高强混凝土水胶比小,外掺矿物细掺合料,水化程度受到制 约,故高强混凝土的化学收缩量小于普通混凝土。
    当混凝土发生收缩并受到外部或内部约束时,就会产生拉应力,并有可能引 起开裂。对于高强混凝土虽然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可是弹性模量也高,在相同收 缩变形下,会引起较高的拉应力,而由于高强混凝土的徐变能力低,应力松弛量 较小,所以抗裂性能差。
    10-7-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计算
    10-7-2-1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公式
    1.最大绝热温升(二式取其一) (1)Th=(mc+k·F)Q/c·ρ (2)Th=mc·Q/c·ρ(1-e 式中
    -mt
    )
    (10-43)
    Th——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 ; mc——混凝土中水泥(包括膨胀剂)用量(kg/m3) ; F——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kg/m3) ; 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 0.25~0.30; Q——水泥 28d 水化热(kJ/kg)查表 10-81; 不同品种、强度等级水泥的水化热 表 10-81
    7d 354 271 256 28d 375 334 334
    水泥品种 硅酸盐水泥 矿渣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 42.5 32.5 32.5
    水化热 Q(kJ/kg) 3d 314 250 180
    c——混凝土比热、取 0.97[kJ/(kg·K); ] ρ——混凝土密度、取 2400(kg/m3) ; e——为常数,取 2.718; t——混凝土的龄期(d) ; 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查表 10-82。 系数 m
    浇筑温度(℃) m(l/d) 5 0.295 10 0.318
    表 10-82
    15 0.340 20 0.362 25 0.384 30 0.406
    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1(t)=Tj+Th·ξ(t)
    式中
    T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 Tj——混凝土浇筑温度(℃) ; ξ(t)——t 龄期降温系数、查表 10-83。 降温系数ξ 表 10-83
    龄期 t(d) 3 0.36 0.42 0.49 0.65 0.68 0.74 6 0.29 0.31 0.46 0.62 0.67 0.73 9 0.17 0.19 0.38 0.57 0.63 0.72 12 0.09 0.11 0.29 0.48 0.57 0.65 15 0.05 0.07 0.21 0.38 0.45 0.55 18 0.03 0.04 0.15 0.29 0.36 0.46 21 0.01 0.03 0.12 0.23 0.30 0.37 0.08 0.19 0.25 0.30 0.05 0.16 0.21 0.25 0.04 0.15 0.19 0.24 24 27 30
    浇筑层厚度 (m) 1.0 1.25 1.50 2.50 3.00 4.00
    3.混凝土表层(表面下 50~100mm 处)温度 1)保温材料厚度(或蓄水养护深度)
    δ=0.5h·λx(T2-Tq)Kb/λ(Tmax-T2) (10-45)
    式中 δ——保温材料厚度(m) ;
    λx——所选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查表 10-84;
    几种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材料名称 建筑钢材 钢筋混凝土 水 木模板 木屑 草袋 沥青蛭石板 膨胀蛭石 150 350~400 80~200 500~700 密度(kg/m3) 7800 2400 导热系数λ [W/ (m· ] K) 58 2.33 0.58 0.23 0.17 0.14 0.081~0.105 0.047~0.07
    表 10-84
    密度(kg/m3) 110~200 100~160 20~50 40~300 15~25 导热系数λ [W/ (m· ] K) 0.031~0.06 0.033~0.052 0.035~0.047 0.019~0.065 0.05 0.042 0.03 0.10
    材料名称 矿棉、岩棉 沥青矿棉毡 泡沫塑料 膨胀珍珠岩 油毡 膨胀聚苯板 空气 泡沫混凝土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 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 2.33W/(m·K) ;
    Tmax——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 ; 计算时可取 T2-Tq=15~20℃ Tmax=T2=20~25℃
    Kb——传热系数修正值,取 1.3~2.0,查表 10-85。 传热系数修正值
    保温层种类 1 2 3 4 5 纯粹由容易透风的材料组成(如:草袋、稻草板、锯末、砂子) 由易透风材料组成,但在混凝土面层上再铺一层不透风材料 在易透风保温材料上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 在易透风保温材料上下各铺一层不易透风材料 纯粹由不易透风材料组成(如:油布、帆布、棉麻毡、胶合板) 注:1.K1 值为一般刮风情况(风速<4m/s,结构位置>25m) ; 2.K2 值为刮大风情况。
    表 10-85
    K1 2.6 2.0 1.6 1.3 1.3 K2 3.0 2.3 1.9 1.5 1.5
    2)如采用蓄水养护,蓄水养护深度
    hw=x·M(Tmax-T2)Kb·λw/(700Tj+0.28mc·Q)
    式中 hw——养护水深度(m) ;
    (10-46)
    x——混凝土维持到指定温度的延续时间,即蓄水养护时间(h) ; M——混凝土结构表面系数(1/m) ,M=F/V; F——与大气接触的表面积(m2) ; V——混凝土体积(m3) ; Tmax-T2——一般取 20~25(℃) ; Kb——传热系数修正值; 700——折算系数[kJ/(m3·K)];
    λw——水的导热系数,取 0.58[W/(m·K)]。
    3)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 β=1/[Σδi/δi+1/βq] 式中 (10-47)
    β——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W/(m2·K)]; δi——各保温材料厚度(m) ;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 23[W/(m2·K)]。 4)混凝土虚厚度 h'=k·λ/β (10-48)
    式中
    h'——混凝土虚厚度(m) ; k——折减系数,取 2/3;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 2.33[W/(m·K)]。 5)混凝土计算厚度
    H=h+2h'
    式中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 h——混凝土实际厚度(m) 。 6)混凝土表层温度
    (10-49)
    T2(t)=Tq+4·h'(H-h')[T1(t)-Tq]/H2
    式中 T2(t)——混凝土表面温度(℃) ; 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 h'——混凝土虚厚度(m) ; ;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T1(t)——混凝土中心温度(℃) 。 4.混凝土内平均温度
    (10-50)
    Tm(t)=[T1(t)+T2(t)]/2 10-7-2-2 应力计算公式
    1.地基约束系数 (1)单纯地基阻力系数 Cx1(N/mm3) ,查附表 10-86 单纯地基阻力系数 Cx1(N/mm3)
    土质名称 软粘土 砂质粘土 坚硬粘土 风化岩石和低强度素混凝土 C10 以上配筋混凝土 80~150 250~400 500~800 5000~10000 5000~10000
    (10-51)
    表 10-86
    Cx1 推荐值 0.01~0.03 0.03~0.06 0.06~0.10 0.60~1.00 1.00~1.50
    承载力(kN/m2)
    (2)桩的阻力系数
    Cx2=Q/F
    式中 Cx2——桩的阻力系数(N/mm3) ;
    (10-52)
    Q——桩产生单位位移所需水平力(N/mm) ; 当桩与结构铰接时 Q=2E·I〔KnD/(4E·I)]3/4
    当桩与结构固接时 Q=4E·I[KnD/(4E·I)]3/4 E——桩混凝土的弹性模量(N/mm2) ; I——桩的惯性矩(mm4) ; Kn——地基水平侧移刚度,取 1×10-2(N/mm3) ; D——桩的直径或边长(mm) ; F——每根桩分担的地基面积(mm2) 。 (3)大体积混凝土瞬时弹性模量
    E(t)=E0(1-e-0.09t)
    式中 E(t)——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 ;
    (10-53)
    E0——28d 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 ,查附表 10-87; 混凝土常用数据
    强度等级 C7.5 C10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弹性模量 E (×104N/mm2) 1.45 1.75 2.20 2.55 2.80 3.00 3.15 3.25 3.35 3.45 3.55 3.60 轴心抗压 fck 5 6.7 10 13.5 17 20 23.5 27 29.5 32 34 36
    表 10-87
    强度设计值(N/mm2) 轴心抗压 fc 3.7 5 7.5 10 12.5 15 17.5 19.5 21.5 23.5 25 26.5 抗拉 ft 0.55 0.65 0.90 1.10 1.30 1.50 1.65 1.80 1.90 2.00 2.10 2.20 抗拉 ftk 0.75 0.90 1.20 1.50 1.75 2.00 2.25 2.45 2.60 2.75 2.85 2.95
    强度标准值(N/mm2)
    e——常数,取 2.718; t——龄期(d) 。 (4)地基约束系数
    β(t)=(Cx1+Cx2)/h·E(t)
    式中 β(t)——t 龄期地基约束系数(1/mm) ; h——混凝土实际厚度(mm) ;
    (10-54)
    Cx1——单纯地基阻力系数(N/mm3) ,查表 10-86; ; Cx2——桩的阻力系数(N/mm3)
    E(t)——t 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 。 2.混凝土干缩率和收缩当量温差 (1)混凝土干缩率
    εY(t)=ε0Y(l-e-0.01t)M1·M2…M10
    式中 εY(t)——t 龄期混凝土干缩率;
    (10-55)
    ε0Y——标准状态下混凝土极限收缩值,取 3.24×10-4; M1·M2…M10——各修正系数,查表 10-88。 修正系数 M1-M10 表 10-88
    水泥品种 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 快硬水泥 低热水泥 石灰矿渣水泥 火山灰水泥 抗硫酸盐水泥 矾土水泥 M1 1.00 1.25 1.12 1.10 1.00 1.00 0.78 0.52 水泥细度 (cm2/g) 15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M2 0.92 0.93 1.00 1.13 1.35 1.68 2.05 2.42 骨料品 种 花岗岩 玄武岩 石灰岩 砾岩 无粗骨 料 石英岩 白云岩 砂岩 M3 1.00 1.00 1.00 1.00 1.00 0.80 0.95 0.90 W/C 0.2 0.3 0.4 0.5 0.6 0.7 0.8 M4 0.65 0.85 1.00 1.21 1.42 1.62 1.80 水泥浆 M5 量 (%)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0.90 1.00 1.20 1.45 1.75 2.10 2.55 3.03
    初期养 护时值 (d) 1~2 3 4 5 7 10 14~18 40~90 ≥90
    M6 1.11 1.09 1.07 1.04 1.00 0.96 0.93 0.93 0.93
    相对湿 度W (%) 25 30 40 50 60 70 80 90
    M7 1.25 1.18 1.10 1.00 0.88 0.77 0.70 0.54
    L/F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M8 0.54 0.76 1.00 1.03 1.20 1.31 1.40 1.43 1.44
    操作方法 机械振捣 人工振捣 蒸汽养护 高压釜处理
    M9 1.00 1.10 0.85 0.54
    配筋率 EaFa/EbFb 0.00 0.05 0.10 0.15 0.20 0.25
    M10 1.00 0.86 0.76 0.68 0.61 0.55
    注:L——底板混凝土截面周长;F——底板混凝土截面面积; Ea、Fa——钢筋的弹性模量、截面积;Eb、Fb——混凝土弹性模量、截面积。
    (2)收缩当量温差 TY(t)=εY(t)/α (10-56)
    式中
    TY(t)——t 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 ; α——混凝土线膨胀系数,1×10-5(1/`C) 。 3.结构计算温差(一般 3d 划分一区段) ΔTi=Tm(i)―Tm(i+3)+TY(i+3)―TY(i) (10-57)
    式中
    ΔTi——i 区段结构计算温差(℃) ; Tm(i)——i 区段平均温度起始值(℃) ; Tm(i+3)——i 区段平均温度终止值(℃) ; TY(i+3)——i 区段收缩当量温差终止值(℃) ; TY(t)——i 区段收缩当量温差始始值(℃) 。 4.各区段拉应力 (10-58)
    式中
    σi——i 区段混凝土内拉应力(N/mm2) ;
    Ei ——i 区段平均弹性模量(N/mm2) ; S i ——i 区段平均应力松弛系数,查表 10-89;
    松弛系数 S(t)
    龄期 t(d) S(t) 3 0.57 6 0.52 9 0.48 12 0.44 15 0.41
    表 10-89
    18 0.386 21 0.368 24 0.352 27 0.339 30 0.327
    β i ——i 区段平均地基约束系数;
    L——混凝土最大尺寸(mm) ; ch——双曲余弦函数。 5.到指定期混凝土内最大应力
    σ max = [1 /(1 ? ν )]∑ σ i
    i =1
    n
    (10-59)
    式中
    σmax——到指定期混凝土内最大应力(N/mm2) ; ν——泊桑比,取 0.15。 6.安全系数
    K=ft/σmax
    式中
    (10-60)
    K——大体积混凝土抗裂安全系数,应≥1.15;
    ft——到指定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查表 10-87。
    10-7-2-3 平均整浇长度(伸缩缝间距) 平均整浇长度(伸缩缝间距)
    1.混凝土极限拉伸值
    εp=7.5ft(0.1+μ/d)10-4(lnt/ln28)
    式中 εp——混凝土极限拉伸值; ft——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 ; μ——配筋率(%) ,μ=Fa/Fc; d——钢筋直径(mm) ; ln——以 e 为底的对数; t——指定期龄期(d) ; ; Fa——钢筋截面积(rn2) Fc——混凝土截面积(m2) 。 2.平均整浇长度(伸缩缝间距)
    (10-61)
    (10-62) 式中 [Lcp]——平均整浇长度(伸缩缝间距) (mm) ; h——混凝土厚度(mm) ; E(t)——指定时刻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 ; Cx——地基阻力系数(N/mm3) x=Cx1+Cx2; ,C arch——反双曲余弦函数; △T——指定时刻的累计结构计算温差(℃) 。
    10-7-3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 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 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
    10-7-3-1 降低水泥水化热和变形
    1.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等。
    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根据试 验每增减 10kg 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降 1℃。 3.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控制砂石含泥 量;掺加粉煤灰等掺合料或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 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4.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 度。 5.在厚大无筋或少筋的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总量不超过 20%的大石块, 减少混凝土的用量,以达到节省水泥和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6.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 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7.改善配筋。为了保证每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可建议设计人员将分 布筋做适当调整。温度筋宜分布细密,一般用φ8 钢筋,双向配筋,间距 15cm。 这样可以增强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浇筑完下层混凝土之 后进行。 (8)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 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
    10-7-3-2 降低混凝土温度差
    1.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 夏季可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搅拌混凝土,可对骨料喷冷水雾或冷气进行预冷,或对 骨料进行覆盖或设置遮阳装置避免日光直晒, 运输工具如具备条件也应搭设避阳 设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 2.掺加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等。 3.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内的通风,加速模内热量的散 发。
    10-7-3-3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1.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 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注意避免曝晒,注意保湿,冬期应采取措施保
    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 2.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 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 3.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 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 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均控制在 20℃以内, 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至过大,以有效控制有 害裂缝的出现。 4.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拌 合物堆积过大高差。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
    10-7-3-4 改善约束条件,削减温度应力 改善约束条件,
    1.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或在 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以放松约束程度,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防 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2.对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与岩石地基,或基础与厚大的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 滑动层,如采用平面浇沥青胶铺砂、或刷热沥青或铺卷材。在垂直面、键槽部位 设置缓冲层,如铺设 30 ~50mm 厚沥青木丝板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以消除嵌固 作用,释放约束应力。
    10-7-3-5 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1.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 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小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 2.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 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 3.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在截面突变和转折处,底、 顶板与墙转折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防止 裂缝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