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的物理意义:论创先争优与先进的思想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0:50:39

论创先争优与先进的思想意识 
2011年09月06日 17:14:17 来源: 新华网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论断,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务必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看问题要由表及里,要想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
当前,我们要清醒地、深刻地看到,正在全党如火如荼、扎扎实实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上的和实际工作方面的成就,而且还会带来巨大的思想意识和精神文化上的成就。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有三条:第一,我们不要忘记,思想意识和精神文化的生产者是人,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人们在现实中所干的事情,必然会在思想意识上反映出来,并在思想意识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创先争优的伟大创造性实践,必定会形成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相适应的先进的思想意识,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一个社会处于领导地位的政党和阶级,其在思想意识上也必定处于领导和指导的地位。我们党是长期执政的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内形成的先进思想意识,一定会向社会辐射和传播,从而带动全社会树立起这种先进的思想意识。第三,先进思想意识和精神文化的形成,要通过努力总结创造、勇于探索攀登之后才能实现,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而这恰恰就是创先争优的优势、特点和本质要求。也就是说,创先争优所体现出的不怕困难、努力创造的行动和精神,勇于攀登的行动和精神,必定会势不可当地带来先进思想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注意到:人们努力创科学发展之先、争和谐社会之优,思想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事物变得更加科学和理性。过去那种“人的命、天注定”的消极意识,曾经麻痹和束缚了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使他们常常感到无可奈何,这种宿命的唯心主义思想在创先争优的热潮中被摒弃了。创先争优激发了人们的内在动力,让大家明白,只要努力去“创争”,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就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改变单位的面貌。人人都可以成才,人人都有机会,实干者得实惠,结果会怎么样呢?结果是把人们从对世界和事物的各种形形色色的不正确认识中拉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这将是创先争优活动的一大贡献。因为它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实干和实践,靠可以感受到的变化来说明问题。世界是什么?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它们的发展变化到底有没有自身的规律可循?这些问题虽然很抽象,但确实很重大,它是衡量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个人,思想和思维深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推动科学发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本身就采用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从世界观的层面来看,立足每个人的不同岗位,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好,这就把握住了世界的丰富性和永恒性特征;各个行业系统都来参与指导创先争优活动,不同领域的基层单位开展“结对共创”、互帮互促,这就把握住了世界上万事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特征;提出明确的“创争”目标,推行承诺、践诺、评诺,有丰富的活动载体,有奖励和激励,这就把握住了世界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特征。这样说,是不是显得很“虚”和很“空”呢?是不是脱离现实太远呢?绝对不是。恰恰相反,这是创先争优活动的现实和实践提出的、我们应当认真思考、总结和及时回答的“大问题”。这是因为,如果不能从把握世界的丰富性特征这样的视角看问题,我们干工作做事情,只是“一种模式”、一种思维、一种要求,搞“一刀切”、千篇一律,那就非失败不可。
如果不能从把握世界的永恒性特征这样的视角看问题,不能深刻认识到世界在时间上、空间上具有无限性,从而清醒地意识到: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还很渺小,人们的创造,人类文明的进步,都还有很大的广阔无垠的空间;那么,我们就很容易骄傲和自满,容易“小胜即满”,容易停滞不前,或者对推动科学发展的前途、对人类的未来丧失信心。
我们常说,人要有很大的胸怀和眼光。大到什么程度?对这种“大”怎么理解?应当说,“大”是无限的,因为宇宙本身就是无限的。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尽管我们生活的地球很大,但它仅仅只是太阳系中一颗很小的行星,而太阳系又只是拥有几千亿个类似太阳系般大小的星系的银河系中的一个,宇宙至少又有几百万个银河系。由此可见,我们无论有多大的胸怀和眼光都不为过,我们每个人所做的工作,都会点点滴滴地永远留存在无始无终的、永恒的世界之中。
如果不能从把握世界普遍联系特征这样的视角看问题,不能时刻清醒地想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整个世界就是一幅联系的画卷,甚至有些看起来好象关系不大的问题之间,实际上也存在着多种联系;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就会很被动,视野就不是那么开阔,做起事来就不正确甚至有时还会很愚蠢。我们就不可能在无限广阔的事物联系链条中去把握重点,抓得准、抓得牢、抓得持久,抓出效益最大化,也不可能很好地做到统筹兼顾。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对当前负有责任,而且对历史和未来也负有责任;不仅对个人和单位、地区部门和国家民族负有责任,甚至对全世界也负有责任;不仅对人类负有责任,而且对大自然也负有责任。确实,人与人之间是有联系的,大自然中的无机物之间也是有联系的,人与动物植物、无机物乃至整个大自然相互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这一点,我们必须彻底悟透。
如果不能从把握世界的规律性特征这样的视角看问题,不相信世界上的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是有内在规律可循的,大千世界,规律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不充分尊重和利用规律,顺势而为。那么,我们干工作做事情就会很盲目,就常常会“瞎干”,会走很多的弯路。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遭受重大损失,受到严厉惩罚,付出沉重的代价。
总之,创先争优活动所涉及和形成的科学的、先进的思想意识,值得我们认真总结。这一方面是回应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实践探索的需要,提升、升华实践经验,使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能够具有长久的保存、流传价值,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创先争优活动将是一次重大的契机,它将促使我们党更加关注和深入研究思想意识和精神文化中属于层次较高的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提升全党全民族的思想思维深度,以及精神追求的境界。并以此为引领,促进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从而大大增强我们的“软实力”。通过创先争优,全党全社会要勇攀思想的科学高峰,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在火热的生活中创造发明,比较迅速地生产出大批的思想文化产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创作出大量的极具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涌现出党和人民为之骄傲的思想大家。从而,使我们这个时代成为古今中外历史上无可比拟的、在思想文化上空前繁荣的时代。可想而知,这对我们党的威望将是一种巨大的提升。这也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另一重大使命和意义所在。
人都是有着期待和向往的。创先争优活动把许多人的这种精神需求给激发出来了,大家有目标、有承诺,甚至这种目标具体到了一个季度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周的目标、一天的目标。由于有目标和追求,人们明显感到工作很充实,感到生活很有意义,感到有奔头、有干头、有激情。只要我们迈开双脚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就会发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出现了许多反映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这方面心声的精彩格言,其中不少是群众语言、基层语言。比如:“有希望就有未来”,“平凡之中见伟大”,“多干活,得实惠”,“长在心中的绿叶是不败的,开在心中的花是不谢的”,“有崇高目标和追求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好比人的心中有了太阳”,“百分之一的希望,百分之百的努力”等等。这方面的内容是很多很多的,如果我们采集起来、挖掘出来,就会形成一个非常丰富、非常有价值的精神宝库。创先争优活动不仅大大激发了人们有方向、有目标、有追求、有奔头、有干头、有激情的精神需求,而且营造了让别人有方向、让别人有目标、让别人有追求、让别人有奔头、让别人有干头、让别人有激情的良好社会氛围,两者结合起来,结果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很大的功效。
毫无疑问,创先争优活动有助于营造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社会。这就有效破解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强调理想信念总是感到底气有些不足、力度不够大、有的人口头上信而内心并不真信的难题。人们只有从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小理想”的实现,尝到了甜头,亲自体验了成功的可能,才会相信更高更远的理想。否则,他们就会认为是遥不可及的,是虚无飘渺、不切实际的。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践,使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创先争优一定会大大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人们心目中的可信度,它对全党全社会先进思想意识和精神文化发展的贡献将会是极其重大的。(韩旭 作者为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组副组长)
论创先争优与先进的思想意识(中) 
2011年09月26日 14:23:06 来源: 新华网
  人世间,有一种最珍贵的东西,叫做真心帮助、真情关怀、心心相印,这当然也是人的精神里最美好的东西。帮助谁?关怀谁?和谁心心相印?这是个大问题。
对于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我们要警惕和力戒以下几种现象:其一,一些党员干部自私自利,一事当前,首先替自己考虑,只想为自己捞取好处,从来不考虑别人,从来不替别人打算,甚至还干损人利己的事。其二,一些党员干部虽然能想到别人,但真正惦记的却是上级领导,对同级、下级,对不熟悉、不了解的人,对基层普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则很冷漠,缺乏真爱。其三,一些党员干部做得稍微要好一些,关心帮助的范围扩大到同级和下级,但对那些不熟悉不了解的人,对基层普通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他们则是不会真心实意去关心帮助的。这些现象,尽管不是主流,但确实存在,我们千万不可小视。因为它会带坏社会风气。
这次创先争优活动,鲜明地打出了服务人民群众的旗帜,其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着眼点就是广大普通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活动从一开始,自始至终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和要求。各级党委号召、社会进行动员,几乎所有的机关、部门、基层单位的党组织,所有的共产党员包括党员干部都参加了服务人民群众的创先争优活动。尤其是对那些与群众关系十分密切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公开亮出身份,自己是干什么的,不遮遮掩掩;公开亮出标准,服务群众是随便敷衍、应付了事,还是高水准、高质量,让大家都知道;公开亮出承诺,准备怎样服务群众,要做哪些具体工作,达到什么目标,一清二楚,明明白白。这就把服务人民群众的要求落到了实处,使之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并且,是全党参与,这么大的面,的确是不容易的。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更进一步,广大党员干部相互之间还要进行比较,进行比赛,看看谁服务人民群众的技能更好、作风更好、业绩更好。这样,就形成了与过去不同的、大家争先恐后积极服务群众的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到了这一步是不是就算完成了呢?仍然没有。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究竟做得怎么样,效果如何,不能由党员干部自己说了算,而必须由群众说了算。因此,最后还要由群众进行评议,并辅之以党员互评、领导点评。对做得好的同志给予表扬奖励,大力进行宣传推广。
于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出现了十分可喜的现象,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一是大批机关干部纷纷走出“高楼深院”,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同吃同住同工作,嘘寒问暖,察实情、办实事。二是大批的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实现“结对帮扶”,帮资金、帮项目、帮工作、帮生活、帮思想,包括探索了组团式为民服务等新的形式。三是许许多多的人民群众到政府及有关单位办事,受到了热情接待、笑脸相迎,急事急办,限时结办,办理得又好又快。四是累计起来,全国已有数以千万计甚至上亿计的为民服务的实事好事,数量之多、之大,是非常惊人的,人民群众得到了极大的实惠。五是涌现了成千上万在不同领域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出现在墙上、宣传栏、报纸、电视、网络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我们姑且把这一轮全国性的集中创先争优活动,称之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回答了许多关乎执政党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揭示了许多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执政党及其成员,必须始终真心帮助、真情关怀最广大人民群众,并且与他们心心相印。做到这一点,既要靠党员干部的内在自觉,也要靠全党全社会的强力推动,营造这种浓厚的氛围,树立一种强大的正气。虽然,在漫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干部做事完全不讲回报,完全只考虑别人、一点儿也不考虑自己,这是比较难以做到的。但是,如果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就会在党员干部中助长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意识,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干,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就不干,见不得别人好,不愿让别人超过自己,甚至用种种造谣、诬蔑、诽谤、中伤、压制、打击的办法,去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尔虞我诈,崇拜和追逐金钱权力、地位名利达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有心思去真心帮助、真情关怀广大人民群众呢?创先争优活动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克服和消除这些落后的思想意识对党员干部的影响,提高了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先进性,提高了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
创先争优活动旗帜鲜明的为民服务口号,强烈的为民服务导向,全党参与的广泛性,把为民服务落实到人、量化到人。这一切,犹如滚滚的洪流,把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卷入其中了,即使有的人心里不愿意,但也是迫不得已,想不参加都不行。在与普通群众十分密切的面对面接触中,党员干部了解了许多在执政条件下不容易了解到的真实情况,产生了许多在执政条件下不容易产生的可贵感情。创先争优活动的一大功绩就是:它净化了党员干部的心灵。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不少同志在不知不觉中油然产生了一种喜欢、亲近群众,总想为人民群众做点什么,总想爱护、关照、呵护、帮助群众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真挚的、神圣的、崇高的,也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最难得的。在人民群众面前,不少同志真的感到很惭愧,甚至感到汗颜,感到必须说老实话、当老实人、做老实事。那种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有利地位,却一心想到自我,只替自己打算,不讲原则,拉拉扯扯,很庸俗、很势利地追名逐利,甚至不择手段的思想和行为,真的是低下和可耻的。创先争优活动为什么好?很重要的一条,好就好在使许多同志的精神境界和需求达到了一种很高的程度,以服务人民为乐、为荣,做到了内心和谐。与过去相比,他们明显变得明理、通达、透澈,遇事沉着冷静、荣辱不惊、淡泊名利。
在世界上,有一种东西是人们渴望得到的,那就是尊重。尊重是人的起码的精神需求,是存在于人的内心里的一种衡量尺度,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成为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建设性源泉。我们党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使广大普通群众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各级机关干部、各级领导干部的普遍关注和尊重。如此密集、如此广的范围、如此长的持续时间,如此鲜明的主题,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普通群众被重视、平等相待,热情服务、关心帮助,他们心里感到很温暖,也很感激,充分调动和发挥了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就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样,党员干部也因此受到了广大普通群众的尊重、理解、信赖、支持与拥护,心里也很高兴,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这双向的两方面尊重,对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
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面临一项十分重大的战略任务,那就是必须深入研究人的价值理念、精神需求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规律。从总体上和总的趋势上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先进的思想意识是在逐步地、不断地取代落后的思想意识,最终必将完全取而代之。人类的精神世界终将会达到一个非常完美的境界,但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先进思想意识的各构成要素取代落后思想意识的各构成要素,它们的步伐、效率、时间是不完全一致的。有的取代得比较快一些,而有的取代得比较慢一些;有的需要时间长一些,而有的需要的时间短一些。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实践,揭示了一个规律:可以通过强力推动,不断创先争优,通过执政党带头、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党内带党外,加快先进的思想意识取代落后思想意识的历史进程,加快让科学发展、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和平等的思想意识取代极端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和不平等的思想意识的步伐。从而,加快推动社会的进步、构建和谐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先争优活动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啊!(韩 旭 作者为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组副组长)
 
 论创先争优与先进的思想意识(下) 
2011年09月26日 15:55:52 来源: 新华网
创先争优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脱离各个单位、每个人正在做的工作,不另搞一套,而是鼓励大家在本职岗位上创先进、争优秀。这是基本立足点。在这里面有很重要的道理。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得最好了,如果是那样,就没有创先争优的必要。从创先争优活动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活动开展以来实际取得的成效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来看,在如何对待“岗位”的问题上,人们的思想意识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将来还会继续发生着十分可喜的深刻变化。
创先争优活动,强烈冲击了那些“占着岗位”不干事的庸懒散落后思想意识和行为。不尽全力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把自己承担的任务完成得最好、落实得最好,而是得过且过、低标准低要求,对工作无所用心、应付了事甚至“混日子”。这怎么能行呢?这与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是格格不入的。在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中,各个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都行动起来了,党内带党外,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了。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岗位职责,提出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作出公开承诺。“夺旗争星”、“对标定位”、“示范岗、先锋岗”、“互比互学”、“赶帮超”等等,这些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大家已经觉醒,要高度重视岗位,要争岗位工作的一流。创先争优活动抓住岗位,确实就抓住了关键之处,抓到了要害之点。因为只有每个人在岗位上是一流的,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才有可能是一流的。尽管我们不能说问题全都解决了,但明显的,创先争优活动形成和发展了珍惜岗位、尽职尽责、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工作;抢抓时间,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只争朝夕干工作做贡献;亲力亲为、一抓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狠抓工作任务落实、抓出成效;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见贤思齐干工作的先进思想意识和良好社会氛围。
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就要不断使社会的分工科学合理,不断使岗位的功效达到最大化。只要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还不足以多到使每个人都能够按需所取,那就一定会存在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不是个小问题,社会分工有很大的政治。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如果社会分工不合理(这背后涉及的实际上是利益问题),那就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严重的还会引起社会混乱。必须看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每个岗位都是很珍贵的,一部分同志占有了一定的岗位,那就意味着另外一部分同志不能在这些岗位工作了。因此,必须珍惜每一个岗位,努力工作,争取做出最大的岗位业绩。否则,不仅对不起自己的岗位职责,而且也对不起社会上的同志,更为严重的是,这会带来整个社会的低效率,导致发展的缓慢甚至停滞,直接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还会扩大社会分工的矛盾,最终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因此,“岗位”问题决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发现、重视、培育、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岗位”意识和精神,通过岗位工作的一流,实现社会整体的一流,推进社会分工的科学合理,这是极为重要的。在这方面,创先争优活动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以说,创先争优活动形成和发展了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十分宝贵,意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先进的“岗位”思想意识和精神。
创先争优活动强烈冲击了那些不敢担当、怕负责任、回避矛盾和问题,推过揽功、投机取巧,因循守旧、改革创新精神不强,死气沉沉、缺乏拼搏进取精神的落后思想意识和行为。因为,这些东西同样与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是格格不入的。在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普遍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现象:人们到处都在忙碌,都在埋头做事,并且干劲十足,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场面。在实现单位、地区和部门的重大发展目标中创先争优,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重大项目中创先争优,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中创先争优。纵使困难再大,难度再大,都毫不惧怕;越是困难的事情,越要去做,越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做起来才越感到过瘾。许多同志不知怎么有这么大的干劲和激情,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不知疲倦地干,马不停蹄、夜以继日地干,简直就是“拼命三郎”,一年干的工作超过了过去几年的总和。不少同志大胆负责,看准了就干,决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也决不拖泥带水。他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创新的工作“金点子”和“好主意”,提出了许多改革的科学举措和办法。活动中产生的那些重大的或者说比较重大的改革创新办法,是不胜枚举的;那些小改革、小创新、小发明,更是多得不计其数。一大批技术的能手、攻关的尖兵、创新的先锋、改革的闯将,涌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多么可喜的现象啊!
总之,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了“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攻坚克难、拼搏进取、改革创新”的先进思想意识和良好社会氛围。这也属于先进的“岗位精神”范畴。
这种先进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不仅是中国,也是全人类最为宝贵的东西。正是依靠它,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才会不断前进,取得今天这样巨大的发展和文明成就,才会从很原始很落后的状态一步步走出来,才会从黑暗而漫长的中世纪那种神权高于一切、上帝是一切权威的来源、人不能有自我的神学意识,以及那种“人分三六九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意识中走出来,才会从资本主义社会那种虚伪和不平等、那种人性的迷失和道德的沦丧中走出来。正是依靠先进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才会取得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巨大成就,中国社会才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才会从那种思想僵化、迷信和教条盛行、人们不敢于不善于独立思考、不敢于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以及僵化的传统体制机制中走出来。
在未来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赢得较大的比较优势。这一切要靠什么呢?很重要的一条,还是要靠这种先进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以及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全党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在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找到从容应对之策,而不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才能不断探索未知,创造未来,在推动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中赢得更大的优势。从而,使人民群众始终坚定不移地跟中国共产党走,始终坚定不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常常是这样的:一些国家发展走在前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别的国家从后面追赶,在比学赶超的过程中,提升整个世界的发展水平和文明进步程度,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概括起来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人们形成的这些先进“岗位”思想意识和精神,用一句话来表达,其实就是:创先争优精神。轰轰烈烈的创先争优活动,形成了伟大的创先争优精神。创先争优精神包括先进的“岗位精神”和其它一切先进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其中,先进的“岗位精神”是创先争优精神中很基础、很重要、很关键的组成部分,没有它,其他先进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就有可能落实不了。
创先争优精神体现了人的精神需求的内在规律:即由不满足——满足——再不满足——再满足的循环往复的追求过程;满足,是对人的需要的响应和给予,响应和给予得越多,则满足得越多;响应和给予得越少,则满足得越少。这种响应和给予,既是绝对的概念,也是相对的感受,比如人的物质利益上的满足首先体现在要有一定数量的物质财富作保证,这是起码的。物质财富的数量越多,一般来说,人的物质生活质量水平也就越高。没有一定的具体数量的物质财富,空谈满足,是满足不了的。但是在这个基础上,有的人即使拥有了很多的物质财富,物质生活已经过得很好了,但他仍然感到不满足,还想得到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有的人即使拥有的物质财富不是很多,物质生活一般能够过得去,但他就感到满足了,不再奢望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时也是目的,它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旧的满足实现了,又需要新的满足。只有当一个人得到满足时,他才会感到幸福和快乐,因此,我们毫无疑问应当千方百计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创先争优精神正是这样一种促使人们努力改变现状,努力去改革创新,努力去拼搏进取,以不断满足个人、他人和社会需要的积极、正面、向上的精神,是一切先进思想意识的总和。(韩 旭 作者为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组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