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的国际单位换算:走出去战略的文化内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9:09:39

郑雅卓. 走出去战略的文化内涵[N].  人民日报,2011-12-02(07 ).

  走出去战略是我们党在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我国企业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形象作出了贡献。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化,走出去战略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拓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国推动文化走出去取得的成就,并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进行了部署。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于文化走出去乃至整个走出去战略认识的深化。

  所谓文化走出去,就是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不断提高文化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发展外向型的文化产业,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从而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的认识,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我国的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走出去是走出去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各国经济都无法“独善其身”,必须走出去充分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才能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需要看到,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彼此促进,呈现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态势,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走出去与文化走出去是一体联动、密不可分的。就文化自身的发展而言,当前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国文化要想在世界上赢得一定的话语权、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就不能闭关自守,而必须走出去,让世界了解和认同自己。正因为如此,当今的国际竞争不仅在经济领域风起云涌,而且在文化领域方兴未艾。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进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中国的国际形象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系列新的挑战: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还比较低,“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尚未改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等等。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许多国家把文化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努力占领国际文化竞争的制高点。在这一新形势下,我们也须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

  当前,我国进一步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备良好基础、面临重要机遇。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为文化进一步走出去打下了良好基础。我国能在多国创办孔子学院,在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上投放国家形象广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作支撑。同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树一帜,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在90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的目光。这为文化进一步走出去提供了宝贵资源。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确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贯彻《决定》的部署和要求,推动文化走出去不断取得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