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密度是多少g cm3:领导干部联系点的三重使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0:01:39
  日前,习近平同志撰文谈调查研究工作。他指出,保证调查研究经常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的联系点制度”。他进一步指出:“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是防止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这是检验干部作风好坏的“风向标”和“试金石”。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是防止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领导干部联系点得“联系”,这才是好作风的体现和要求。具体来说:
一是要主动联系,这是增强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自觉性的体现和要求。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对于自己的联系点,心不在焉,缺乏自觉,不够主动,作风漂浮。不是统一行动不下去,没有督导检查不蹲点。这样的干部,需要点提醒,有赖于催促,非得天颜拉下来赶鸭子上架才行。
二是要经常联系,这是领导干部联系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的体现和要求。现实中,有些领导干部对于自己的联系点,倒不是一点也不联系,不过是按点(自己有想法)、到点(组织有规定)、踩点(上级有检查)联系,总共也联系不了几点,是点点滴滴,断断续续,作风像刮风,有一阵没一阵的。这样的干部,需要点规范,非得给他排出个时间表、路线图才行。
三是要用心联系,这是模范执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最根本的体现和要求。这也就是习近平同志讲的,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对于联系点,不主动联系、不经常联系,说到底还是不用心联系之故。作风好看,心思难猜。只有心系基层、心到基层,才能转变旧观念,培育好作风。所以,领导干部“身心”健康是落实好联系点制度、开展好联系点工作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联系点“联系”不紧、不够,很大程度上是一些领导干部“身心”健康与否的问题。从深层次来剖析,更是一个对领导干部联系点的理性认识问题。那么,这一“点”该怎么看?这一“点”又是什么点呢?这就需要准确把握领导干部联系点的科学内涵。
现实中,有的联系点搞成了领导干部的试验点,从实践探索的角度来讲,这是应予肯定的,但也要组织授权和政策依据,不能任由领导瞎折腾。也有的联系点搞成了领导干部的包扶点,对于特别贫困的地方,给点照顾,定点包扶,也是应予肯定的,但对于多数的一般的地方则不易推广,不能破坏公平搞特殊,否则就难以服众。
实际上,领导干部联系点最重要、最本质的职能是充当领导干部密切干群关系的联系点、了解社情民意的观察站、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所。这也就是习近平同志讲的,“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不仅要发现和解决一“点”的问题,而且更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带有普遍性、全局性、规律性的问题。所以,不仅要身入心到,而且还要眼明脑快,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一点系全局,做到一招得当,满盘皆活。
搞清了领导干部联系点的科学内涵,我们就知道领导干部应该在联系点干什么、怎么干了。概括起来就是:调查研究摸情况,解剖“麻雀”想办法。所以,领导干部联系点应该是一只“五脏俱全”的小麻雀。领导干部到联系点解剖“麻雀”,能力强、技术好、水平高的话就可以从“一”知“十”、由“点”到“面”、进而做到了然全局、把握规律、总结经验。就像《淮南子?说山训》讲的那样,“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这就要看领导干部在联系点上的真本事和硬功夫了。如果领导干部能力不强,眼界狭隘,就会“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设立领导干部联系点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