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值和比热容的区别:西柏坡散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8:55:01
炎热7月,骄阳似火,为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单位组织到西柏坡进行红色教育。西柏坡在我心中是块圣地,1948年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央机关离开延安,从陕北吴堡川口东渡黄河,辗转千里,来到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西柏坡。在此先后召开了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制定了土地法大纲,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召开了7界2中全会,对胜利后政权建设,工作中心的转移做了安排,提出了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的思想。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迁到北京。

    带着这种敬畏感我们一行驱车近7个小时,沿高速,近下午1点经石家庄来到了太行山中的平山县西柏坡。简单吃点饭,喝口水,就开始游览西柏坡。滹沱河绕山而过,积坝成湖,群山环抱中的西柏坡,依山傍水,美丽而宁静。岗南水库万倾碧波如玉,柏坡岭上遍山松柏迭翠。村里村外绿树成荫,花木掩映中农舍俨然。坡上岭下,柳垂金线,山花点点如燃。山风轻拂,空气中飘动着松柏的气息,清香袭人。西柏坡纪念馆就在湖的对面,纪念馆前是5大书记塑像。随着导游进馆参观,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仔细的看着,想着,缓缓向前。首先是序厅:“光荣的平山”。这里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平山的光荣历史;然后是一、二展厅:“中央工委在西柏坡”。介绍了工委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领导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军工生产和经济建设等重大事件;三展厅:“决战前夕”。介绍了大决战前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四、五、六展厅:“大决战”。介绍了党中央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场及人民支前情况。无疑,正是辽沈、淮海、平津的大决战以及无数为建立新中国的献身者,才奠定了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的高高飘扬。七展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八展厅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介绍了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的情况;九展厅:“难忘的岁月”。展出了当年领袖和工作人员的一些工作和生活照片;十展厅:“历史不会忘记”。展出了现在各级党、政、军领导及社会名人等参观回访西柏坡的历史照片。观看着纪念馆中大量的照片、信电、衣物、武器等记载解放战争历史的见证实物,不由得使人想到了近年来大量涌现的描写三大战役的纪实小说与影视剧,想到了当年领袖们在此小小指挥部内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昼夜景,心中充满了敬佩,感激与动力。走出展馆,天色蔚蓝,山清水秀,映山红开的正艳。随后看了碑林,有许多革命家,文人都留下了墨迹。

   走出碑林,沿湖边走了一会,就到了中共中央旧址。中共中央旧址大院,由若干个普通的小院组成。自东而西,依次是周恩来、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后院是朱德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和机关食堂。大院里的建筑全是普通的民居式平房,素墙黑瓦,横屋厢房,只是在每个小院周围加筑了不太高的围墙。看着这一切,我们的思绪便自然地联想到了井冈山的大井小井,想到了延安的枣园杨家岭,那室内的简单“摆设”是何等地相似相仿。室内木桌木椅,油灯土炕,朴素简陋一如山区的农家。只是多了笔墨、书籍、地图等物品,寻常中又显得不同寻常。屋角窗下,茂槐修竹,蓊蓊郁郁,淡泊宁静中透出一种飘逸的诗意。看了刘少奇故居,毛泽东故居,周恩来故居,7界2中全会旧址和防空洞等,竟是那么的小,一个院落之中,农舍几间。还得处处提防国民党的袭扰。在陈旧低矮且危险的环境之中,艰苦的环境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身临其境给人如此深刻的震撼。天若有情天宜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太行深处风景入画,天桂山就是代表之一,夜宿山中,幽静深远。西柏坡作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驿站,不但是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见证,更是中国人民革命历史记载的永恒。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总会面临赶考,看到赶考前的情况,使人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