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领袖秘籍:中国和日本三大文化差异 导致北洋海军的覆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0:07:30

北洋水师主力舰火炮配置图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一场战争。战前,很少有人会预料到,堂堂中华帝国经过几十年军事变革后,会输给“蕞尔岛夷”。但是,当一支拥有近代化军事装备的北洋水师惨败于日本后,人们开始长久地反思。除了武器装备、编制体制、战略战术、政治腐败等诸多原因外,其文化传统的差异不能不说是晚清北洋海军覆灭的重要原因。
从一定意义上说,军事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渗透于军事领域的方方面面,并对军事发展产生复杂与极其微妙的影响。
文化上的差异是深层次的差异。从文化的视角看晚清北洋海军的失败,似乎更能解释那些常被人忽略的深层内涵,给人以新的昭示。众所周知,晚清时期北洋政府在海军建设上所花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比日本多,而结果却是“中不如日”——甲午海战中国惨败。其原因有人归咎于清政府的腐败,有人归咎于海军发展战略错误,有人归咎于海军管理水平低下。这些说法都自有道理,但探究其深层原因,我们会更清楚地看到,文化观念上的差异是导致上述诸多问题出现的核心因素,是文化上的落后或缺失导致观念淡薄、思路陈旧、管理弱化、体制积弊、权益丧失,而这正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灭的根本症结。一种完整的文化形态,一般应包含三个层面:即实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我们就通过文化形态的三个方面,来探究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失败的具体原因和深层次原因。
一、物质文化的差异是导致北洋海军失败的根本原因
翻开世界近代海军史,比较甲午战前中日两国的海军建设,应该说清海军占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是投资多。清政府用于海军建设的费用,仅舰船的构造费便已超过3000万两白银,加上其他费用,清政府以海军海防建设名义所征的费用约7000万两白银。甲午战前20年间,清政府用于海军建设的白银约60000万两,平均约占其年财政收入的3.5%左右。这在当时是很高的投入。而日本当时并不强大,实际筹集的海军经费并不很多。据统计,从1868年~1894年,日本政府向海军的投入约为9480万日元,比清政府的投入少。二是规模大。到甲午战争前夕,清海军总共拥有78艘军舰、24艘鱼雷艇,总排水量8万余吨。而日本海军共有31艘军舰,24艘鱼雷艇,武装商船4艘,总排水量59898吨。显然,清海军的规模要大于日本海军。此外,在基地设施、官兵训练时间等方面,清海军都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这种明显的优势在战前和战斗过程中展现的却是一种低效能。首先,清海军战前虽有舰艇上百艘,但并未占据兵力兵器优势。实际上,直接参加甲午海战的清海军军舰仅有25艘,鱼雷艇只有13艘,排水量只有4.4万余吨。清海军的其他军舰为什么没有参加战斗?这一问题令人深思。而日本海军有26艘军舰,24艘鱼雷艇参战,在参战的舰艇总数和总排水量上却优于清海军。其次,清海军虽然投资多,但其装备却并不比日本海军先进。相反,日本舰船的航速和舰载火力均超出了中国。第三,清海军虽有设施齐全的基地,可是到战时不但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海军舰船,反而资敌害己,受制于敌。第四,清海军虽然有较长的训练时间,但却将帅不和,官兵矛盾大,部队纪律不严,而且缺乏战术应变能力,火炮命中率低。造成以上诸多劣势的原因,表面上是在军事上,而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在文化上。是文化上的差异,致使清海军制定了落后消极的海防战略;是文化上的差异,致使清海军运用了落后的装备和技术,所以,舰船的数量虽优于日本,但质量却劣于日本,在舰船的航速和舰载火力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致使政府和军队腐败落后、能力低下,以至于军队外强中干、战斗力不强。
二、制度文化的差异是导致北洋海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传统军事制度文化的理念,主要表现在不是追求军队的战斗力,而是使军队如何俯首听命和效忠皇上。晚清时期,这一传统的军事制度文化仍然是当时盛行的主流文化。“洋务运动”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引进先进装备比较积极,但却是只引“装”不引“制”,使军事改革基本上限定在军事技术这一层面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还停留在“器物”改革的层面上。对于国家和军队的安全体制,却因触及到封建的伦理纲常和宗法思想,甚至关系到上层封建官吏的切身利益而无法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海军的情况而论,由于清政府缺乏对高层军事领导体制的彻底改革,海军领导管理体制的问题始终未能得以理顺,致使海军建设分散、规划短视且弊端丛生,顽疾长期存在,海军的内耗、低效问题更为严重。由于这种体制,使“山头”军、“家”字号军各自为政,从而导致军队的领导体制不顺,指挥不灵,海军舰队之间,陆军、海军之间均未形成密切协同的作战体系,单打独斗,最终被敌军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