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换算公式:要改变,就要学习这八件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6:00:46
观点、创意、宽容、善良、改变、学习、合作、领导;到底是什么?对人的一生有哪些影响?又该如何学习养成?
以上八个课题是最多人感到困惑、经常思索探讨的,但从来没有人像西班牙畅销作家、管理顾问Juan Mateo诠释得如此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在一则则拍案叫绝的故事中,领受到作者的幽默与智慧,在每个课题的解惑中,看到作者不同于俗的另类观点。
透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和说书人的机智,把企业管理中看似枯燥的讨论,赋予新的意义,并且提供了广泛的应用。
前一阵子,我在一家跨国顾问公司工作,负责带一群「绿色小精灵」──这个绰号指的是毕业之后,一头栽进本公司工作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执行一个需要高度创意的计划,但问题是:我们这些人好像都没什么创意。
创意是天生的吗?
「各位,」我说,「我们有个问题。客户要的东西,我们好像做不出来。」
「我们知道。」巴贝罗点点头,「客户要的是全新的创意,这可不简单啊。我们是顾问,又不是广告公司的创意人员。」
「也许我们没有好好利用我们的创意天赋呢?你们觉得如何?」我问道。小伙子全盯着我瞧,脸上的表情从惶恐到疲倦都有。
「问题是,」巴贝罗又说了,「创意又不是胎里带来的。」
「我说个故事给你们听。」他们都看着我,一副希望我能告诉他们解决方案,好卸下他们肩头千斤重担的模样。
用气压计测量塔高 方法不只一种……
这是最后一个考试了。如果通过的话,他就可以踏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最后一关,好像并不难。
「巴贝罗!」他听到教室里面有人叫他的名字。他站起来,拿起他的手提箱,走了进去。
「午安。」巴贝罗向教授致意。「那好,我们这就开始了。请教你一个测量高度的问题。你知道在马德里阿斯卡区有一座毕卡索塔吧?」「我知道有这么座塔。」
「好的。现在给你一个气压计,请问你要怎么测量毕卡索塔的高度?」
巴贝罗想了一会儿,动足了脑筋,盘算了各种可行性,务求答案尽善尽美。
「这个问题并不困难。」他说。「好极了。」老师微笑道,「请说答案吧。」
「好的。我先带着一根绳子、一支签字笔、一把尺跟那个气压计,爬到毕卡索塔的最高处。我把气压计绑在绳子上,慢慢的放下,直到它接触地面。然后呢,我确认一下绳子没有断掉、跟地面是不是保持垂直,再把我手上的绳子上做个记号。做完之后呢,再慢慢的把绳子拉回来,解开气压计,用尺量量看我放出去多少长度的绳子,这样不就知道毕卡索塔有多高了吗?」  这教授听得目瞪口呆,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同时呢,巴贝罗气定神闲的坐在椅子上,等着教授的评分。
「我的天啊。」教授叫道,「你是在耍我是不是?我可不能允许!你,给我滚出去,对,给我滚出去!不及格,我也不会给你补考的机会。现在,请你马上消失在我的眼前!滚!」他咆哮道。用微微颤抖的手指着教室的大门。
巴贝罗满脸狐疑的看着他,但他知道这个时刻不宜火上加油。教授是不是误会他的意思了?但他不敢把问题说出来。
他走出教室,站在回廊上,思考了好一阵子。他认为教授这样对他并不公平。「我用了气压计,也量出塔的高度──而且答案没错啊。也许这个家伙不喜欢我的解答方式。也许这不是运用气压计计算高度的传统方式。但是,在考试之前,并没有任何人告诉我说,一定要用某些方法解题啊。」
他正在盘算这些问题的时候,突然看见校长从远处走来。巴贝罗把物理考试的经过告诉他、也把他觉得老师不公的委屈向校长诉苦。
校长去找物理教授去了,想说,也许他能化解两人的僵局。物理学教授有些不情愿,但最后还是屈服了,同意再给巴贝罗一次机会。
「好啦,巴贝罗。我把先前的问题再问你一次。你要怎么用气压计量出毕卡索塔的高度?」物理教授再度问道,同时附赠一个极为严厉的表情,警告他别再开玩笑了。
「好的,教授,如果你想知道的是传统的、正常的方法。那么,我就先爬到塔顶,记下气压计上面的读数,然后,在走到街上,看看读数剩多少。两者相减之后,我便可以算出毕卡索塔的高度。」
校长忍不住说话了:「巴贝罗,如果你早就知道这个答案的话,为什么一开始不说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答案啊。」校长与教授互望了一眼,都有些诧异,觉得这孩子未免太狂妄了。
「那好。我的孩子,请你把你脑子里面的各种聪明答案,一一赐教,然后再离开这间教室好吗?」
「好的,老师。假设我手上有根粉笔跟一个气压计。然后,我站在街上,把气压计竖直、紧贴住塔的立面,看看气压计有多高,在塔面上做个记号。再然后呢,我就把气压计的底部,对准这个记号,再在它的头上,做一个记号。如此类推,直到气压计抵达塔顶为止。最后算一算我做了多少个记号,乘以气压计的长度,就可以得到塔的高度。」校长跟物理学教授都有点坐不住了,本来两人都靠在椅背上的,如今正襟危坐,全神贯注。
「或者呢,」巴贝罗显然还有主意,「我拿着一个马表、一个气压计,爬到塔顶。右手拿马表、左手拿着气压计,身子贴住栏杆。在放开气压计的同时按下马表,待气压计掉到地上的时候,按住马表。根据以下的公式:高度=1/2g t2,我就可以算出塔的高度。」
两位老师更惊讶了。「你们还想知道别的答案吗?」
「当然。」两位老师异口同声的说。
「好的。我先面对高塔的阶梯站好,为了要符合你们的要求,我把气压计放进我的口袋里,一路爬上去,算算自己走了多少阶梯,乘以阶梯与阶梯之间的距离,再扣掉楼梯间重复的高度,这样不就可以算出毕卡索塔有多高了吗?」校长与教授更加坐立难安,他们简直不知道要拿这孩子怎么办。
「最后,我还得补充一句,这些都不是最好的答案。」巴贝罗笑得很得意。
「真的吗?」两人惊呼道。
「当然不是啊。最好的答案是带着气压计跑到毕卡索塔的设计公司。一进门,碰到第一个秘书,你就问她:『嘿,如果妳告诉我毕卡索塔有多高,我就把这个气压计送给妳。』」
「创意」这门课应该这样学:
1.为了开发新的创意,我们必须用特殊角度,观察一般的现象。
2.理解的知识越多,我们越有机会发明另类的创意公式,因为这表示我们有能力组合更多的元素。
3.准备好了,才见得着眼前的景象。团队中受过不同学科训练的人,彼此激发,可以增加创意。
改变很困难吗?
费尽唇舌,好容易才说服客户,争取到这个很有挑战性的案子,目标是改变这家公司主要的工作流程,各个部门的反弹,在所难免。
这公司是一个工业组织,厂房平均的年龄还算年轻,设备也很先进。问题是:员工缺乏训练,在过去几年里,颓势越来越明显,好些必要的调整,都难以推动。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发现了这么一个人:他的工作就是每天看报表,设法找出计算机的错误。管理阶层却一致认为他的工作无可取代。这个奇怪的人有两个绰号。一个叫做「我看看」,他之所赢得这个诨号,因为你不管什么时候问他,他都会说:「我帮你看看。」他另外一个绰号叫「我来也」(My Way),这跟法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的那首名曲也没有什么关系,纯粹是因为每次老板叫他到办公室来一趟,他总是慌不迭的说:「我这就来(I'm on my way)!」
跟他们工作了几天之后,我与一个年轻人结为好友。他是一个经济学者,在组织分析部工作。他问我能不能帮他一个忙?「给点建议吧,胡安。」他问道。「我碰上了一个我解决不了的问题。」
他开始了,「问题是两方面的:第一,每次我想推动改革,哪怕只是一点小变动,都会招来一堆反弹;第二呢,这些人不可理喻,不管我做了什么,他们永远就是出一张嘴,不住的批评。」
「我明白了。」他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我已经了然于胸。「你有时间喝杯咖啡吗?我跟你讲个故事,说不定能帮得上你的忙。」
「我请客!」他说,从声音听来,他好像轻松了不少。
猴子变得不敢拿香蕉!这是怎么一回事?
一群科学家正在研究猴子的社会行为。他们把五只公猴子关在笼子里,让牠们接受一连串的实验。有一天,他们在笼子中间,放进一个树干,在最高的树枝上,悬挂了一串香蕉。
猴子聚在树干旁边,想把香蕉勾下来。就在这个时候,实验人员会劈头浇下一盆冰水,把牠们浇得七荤八素,群猴只好一哄而散。这个折磨,每天反覆进行个几次,直到有一天,某只猴子在尝试之际,被同伴扯下来,毒打一顿,逼牠放弃拿香蕉的企图,免得连累大家。慢慢的,群猴对那串香蕉视而不见。
两天之后,科学家放进一只新猴子,迁走一只旧猴子。新猴子一进来,乍见上面有串香蕉,自然是二话不说,就朝香蕉奔去。但牠还没跳上去呢,其他四只猴子,一把就把牠抓下来,群起围殴。试了几次,那只新来的猴子就被痛殴了几次,过没多久,牠也就安分了。然后呢,科学家又换一只猴子进来,取走一只旧猴子。同样的场景又上演了一遍,第二只新猴子也是被揍得胡说八道的,第一只新猴子,不落人后,加入了围殴的阵容。
科学家就这么一只一只的替换,终于换到笼子里全都是新猴子,换句话说,现在的这五只猴子,没有任何一只经历过冰水浇头的苦楚。但是呢,还是没有半只猴子胆敢爬到树上摘香蕉。新猴子进来,想要爬上,也依旧会招来一顿毒打。
麻烦就麻烦在:没有人知道怎么问那群猴子,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尽管你知道,如果你真的通晓猴语,牠们应该会这么回答:「我们也不知道啊,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
「就是这么回事。」我的朋友叫道,「他们真的把这句口头禅挂在嘴上──『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
「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对他们来说还有另外一层意义。」「这事儿呢,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以后,也打算要这么做下去。」
「所以,我们不想改变。」我补充了一句。
「对极了。」他好像没什么兴奋的表情,反而叹了一口气。
「其实,还是有一个破解的可能性。」「你想想,在怎样的情况下,你会想要改变呢?」
「新方法比较好的时候──是吗?」「为什么新方法一定比较好呢?」我问他,他看着我,想从我的眼神里,找到答案。「只有一个理由。如果这个新的改变,最后证实对他们有利,他们才会接受变革。否则,按照老规矩办事,不是比较省力气吗?」
「你的意思是:如果我没法告诉他们变革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就会来个相应不理、消极抵抗?」
「如果新家比旧家烂多了,你要不要搬呢?如果下一部车跟你现在开的这部差不多,为什么要换呢?如果你是被迫改变的,那么外力消失的时候,你会很快的找些理由,恢复原状的,是不是?」
当闲言闲语没完没了 要怎么看待?
「你说得对!」他点点头,喝干手里的咖啡。「但是,他们那批碎嘴子,每天都是批评这个,批评那个,瞧什么都不顺眼,我又该怎么办呢?」
「你知道为什么吗?」「当然是因为他们都是笨蛋!」他很有把握的说。
「不,不完全是。我认识好些聪明人,就是喜欢玩这种把戏。如果在某个组织里,有很多人闲着没事干,那么慢慢的,闲言闲语啦,鸡蛋里挑骨头啦,就会变成全国运动。但是呢,如果你忙得要命,如果你锁定了必须达成的目标,那么……」我补充说,「这也就是我从来不理会别人跟我爆料,或者在暗地批评别人的坏话。我只相信我自己的观察,其他人来找我议论这个、议论那个,我都觉得他们别有用心,或者在恶意散布八卦!」
「如果你听到那天他们是怎么在背后批评你的,也许你就不会这么心平气和了。」他笑道。
「还有一件事情。」我假装没听到这段话。「在公司里那批专业批评者,把他们的风言风语,堆到我们鼻子前面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了自我批评,诚实面对自己的计划,研究一下,其中究竟有没有不足之处。」「不要连自己的短处都看不见了。」
「改变」这门课应该这样学:
1.「这事儿一直是这么做的!」这句话的骨子里其实是:我们过去有过去的老规矩。这句话不能是,也不该是拒绝变革的借口。
2.只有新措施对我们个人有好处,我们才会接受改变。否则的话,我们会阳奉阴违,依然故我。
3.一个忙得不可开交的组织,员工根本没有时间传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