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胎伤害:教学絮语(6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2:22:19

教学絮语(60)

(2011-08-11 22:59:26) 转载标签:

文化

分类: 教书育人

有这样几句歌词:“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喜欢这几句歌词。它道出了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往往要面临的一种处境:你想玩的时候,却没有钱;你有钱的时候,却没有时间玩。你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偏偏把你关在狭小的空间里,限制你的自由;你有了充分的自由时,你再也没有青春的活力。当花儿开放时,你却没有赏花的心情。当你有了赏花的心情时,花儿却已经凋落。当你有很好的歌喉时,你不热爱唱歌,当你热爱唱歌时,你却不再有很好的歌喉。你有创作热情时,你不得不为生计奔波;你终于不必为生计奔波时,你再也没有创作的热情。面对生活的这种难以两全的处境,我想,我们必须把更美好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在我们想玩的时候,我们想方设法出去玩。在我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更多的享受青春的乐趣。当花儿开放的时候,我们就要去赏花。当我们有很好的歌喉时,我们就放声歌唱。当我们有创造热情时,我们就要多写几篇美丽动作的诗歌。因为对于人生而言,上述一切,才是最为珍贵的。如果你终于有了钱了,却不能玩,终于能够唱歌了,却丧失了歌喉,终于有了自由了,却丧失青春活力,终于不必为生计奔波了,却丧失创造热情,那么你的人生有何乐趣?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何意义可言?我想去桂林,我想去桂林,即使有很多困难,即使现在很忙碌,我也要设法去桂林。这才是一种健康、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

不认为香港的文化值得大陆借鉴。香港是一个商业城市,穷人忙于赚钱,有钱人则忙于赚更多的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即使需要精神生活,也只是选择那些用过即扔的快餐文化。值得细细品味、能够净化人们心灵的文学作品,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涌现出来。记得八十年代时,就听到有人说过,香港是一块文化沙漠。我想,这个说法对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大门的香港,依然适应。

我觉得,中学生是看得懂经典原著的。一些人认为,只有大学生或研究生才能读懂得经典原著,这种说法,显然是错了。我也觉得,一些学生的悟性,比教师要高。正如一些学生的电脑技能,比电脑教师要高。

西方社会的一个风俗习惯,使我十分饮佩,那就是对女性的尊重。在男女交往中,男士对女士彬彬有礼。在公共场合上,强调女士优先。如果发生了危险,男人也把保护女人,放在第一位,正如雨果《“诺曼底”号遇难记》文章中那位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轮船遇难时,下令让妇女先走,并授权大副:“哪个男人先走,你就开枪打死他!”。西方社会这种对女性的尊重,体现出西方男子有良好的修养,体现出西方男子身上有种英雄主义的精神。也必然使西方男子,赢得女子发自内心的尊敬。

很小的时候,我也是一个贪吃的小孩子。我二姑妈的家,离我的家很近。她家的后门,栽着几颗桃树。这些桃树长出的桃,味道很甜。有一次,我爬到我姑妈的这颗桃树,偷摘了几颗桃子。结果被我姑妈发现,便从家里向我追了过来。吓得我赶紧从树上爬下,往家里逃去。结果被我祖母发现了,我祖母揽住我,一边拼命骂我姑妈:“闺女啊闺女,你怎么这么蠢啊!你的侄儿摘了你几颗桃子,你就这么追他吗?把他摔伤了,你怎么办?”我姑妈被骂得哑口无言,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这件事中,我祖母与我姑妈呈现出两种不同心态:我祖母对我心中有爱。她知道偷摘了几颗桃,固然有错,但也是小孩子常犯的错误,不应过于责怪。她更担心我因被姑妈追赶而摔倒。而我姑妈想的,则只是她的桃子被我偷摘了,她要惩罚我一下,使我下次不敢再偷摘她的桃子。反思这起孩儿时代的事,我认识到这样一个教育学道理:即一切教育,要出于对被教育者的爱,采取的措施才会恰当,也才能得到被教育者的积极配合。我很幸运,当我因偷摘桃子遭到我姑妈不公正的对待时,有爱我、通晓事理的祖母站出来,批评比我长一辈的姑妈,帮我主持公道。

我所居住的小区,平时大体上较为幽静。今天——2011年8月初的一天——楼下却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告诉我,你是不是无法挽回。告诉我,你是不是无法改变。如果还来得及我会让你知道,除了你,除了你,我不会再恋爱。”打开窗门,往楼下观看,原来是一班残疾人在下面一边表演,一边唱歌。周围站着许多人,他们也在欣赏残疾人的表演与歌唱。这些残疾人,音色不错,唱这首歌时,又饱含深情,充满着对人与人真诚相待的呼唤。听这些残疾人的歌唱,既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也给心灵以爱的洗礼。于是我在微博中写下这样的话:“楼下响起残疾人乐队的歌声:《除了你》。多温暖!多亲切!这是我搬到这个小区七年来,从来不曾有过小区温馨场面!感动在心!”这些残疾人,在楼下歌唱了约二十分钟时间。他们给了我一个美好的下午!感谢他们!

若干年前,在某所学校教书。这所学校,既有初中班级若干个,也有高中班级若干个。当时,镇初级中学正在兴建,但校舍还没有峻工,便暂时借用我所工作学校的教室,进行教学。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同一个校舍,两所各自独立的学校并存。两所不同的学校老师,课余经常在一起聊天,两所不同的学校的学生,课间在同一个操场玩耍。这一年,这所新建的镇初级中学,教师的面貌都显得生机勃勃,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良好,学生的表现也十分良好。我所在学校的许多教师,茶余饭后都说,这所学校办得好,这所学校的领导人很能干。但第二年,随着镇初级中学校舍的峻工,镇初级中学的师生,就从我所工作的这所学校,搬回自己的校舍。这时,镇初级中学教师之间的不团结、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不团结、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殴,不时出现。学校刚刚创立时那种生机勃勃、友好融洽的局面,就不复存在。于是我想到,把一种生机勃勃、友好融洽的办学局面,保持一年或几年,并不困难。难的是在更长的时期,把这种生机勃勃、友好相处的办学局面,保持下去。

一位博友说:“山东的有位网友告诉我,说她每日每时尽管生活在学校里,与同事和学生都有所交流,但是,她觉得学校的环境还是相对狭小、封闭,与学生的交流,更多是浅层次的单向传递,与同事的交流,也往往仅止于日常生活和工作”。我觉得,山东的那位网友,是一位很不错的老师。她已经认识到学校环境的局限性,如与学生的交流是浅层次的,稍为深入的观点,学生由于缺乏阅读和生活,是难以理解的;如与同事的交流,往往停留在生活和工作,如果谈一些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别人就觉得你怪怪的。一些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在大学又喜欢阅读和思考的教师,对这种情况,往往感到很不适应。山东的那位网友,情况正是如此。她身边的一些人,或许会以各种方式向她提出劝告,劝她要适应现实啊,劝她要安心工作啊,劝她不要想得过多啊。他们的这些劝告,会对她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工作,出于生存压力不得不考虑职称评比,也会使她的精神变得麻木,使她那种不适应感,渐渐消退。我只是想说,如果这位山东网友的不适应感,真的消退了,倒是真正的悲剧!因为真正使她产生不适应的,不是她的思维或个性有欠缺,而是我们的现实过于狭隘,而是我们的教师过于功利,而是我们的教育过于僵化。需要改正的不是这个教师,而是我们的教育,而是我们的现实,而是她周围的那些教师。

我觉得,作为一个校长,人文底蕴固然重要,但人性底蕴更加重要。缺乏人性底蕴,人文底蕴就变得华而不实。有了人性底蕴,人文底蕴才会变得有生命,有光芒。现在的校长,有人文底蕴的不多,有人性底蕴的更少。我得向有人性底蕴的校长,致以最深的敬意。校长的人性底蕴,与其说是教育造成的,不如说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天性造成的,是当时良好的社会风俗习惯形成的。只有具有人性底蕴的校长,才能使学校的人与人之间,变得亲切友善。只有具有人性底蕴的人,才能找到正确的办学思路,把一个个的学生,也培养成为一个个不但身体健康、学识丰富,而且拥有丰满人性、品格正直善良、热爱真善美的人。

大学时,某个系的学生与校外流氓发生冲突。校外流氓的气焰十分嚣张,某个系的许多学生,在一旁敢怒而不敢言。体育系的同学,一个个站出来,与校外流氓对着干。其他许多系的同学受其鼓舞,也过来声援。平时常常嘲笑体育系的学生:四肢发达,大脑简单。但在这件事上,体育系的同学,获得了其他系同学的尊敬。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大学的上学费用不断攀升。一年的学费,往往在五六千元之上(如果是独立学院,一年的学费更要高出二至三倍)。加上生活支出,一个学生读四年大学,费用便会达到十数万。有人统计,供养一名大学生,需要4.2个城镇居民年纯收入,需要13.6个农民年纯收入。不管这个统计是不是很准确,有一点我们可以断定,即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培养一个大学生,负担是沉重的。总有人拿中国还不发达、政府的钱还不多为理由,为大学上学费用过高辩护。但我看到印度大学学费的一篇媒体报道。这篇报道指出,印度最著名的尼赫鲁大学,每学期只需交200卢比学费和60卢比住宿费,两项合计只相当于人民币70元左右。其它政府高校的收费也大致如此。大学收费如此低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印度的GDP总量,没有中国高,上大学的学生,也人数众多。但印度却能够把大学学费降到很低的程度,这就表明,以中国经济不发达为由提高大学费用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我们应该想方设法,降低大学学费,使更多的穷人子弟,他们到大学上学的费用得到减轻。

中国古代有个越王勾践。他的国家,为吴国所灭。作为亡国之君,为了报仇雪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来讨好主子——吴王夫差。而完全没有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包括信义,包括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包括对女子人格的尊重。越王勾践固然是一个受害者,他的国家为吴国所灭,自己成了亡国之君。但一个受害者,难道就可以放弃自己的道德底线吗?显然不是!这种放弃道德底线的人,一旦取得成功,同样也不会坚持做人的道德底线的。果不其然,越王勾践达到灭吴兴越的目的之后,就胡作非为,整个国家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民怨沸腾。不久,楚国又为他国所灭。后人把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作为史上佳话,来尊奉。我看,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韬光养晦”,根本不是什么佳话,而不过是历史发展的歧途!而越王勾践这个人,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不讲信义、不讲道德的政治流氓,根本不值得人们去尊奉!

有人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依耐人际关系、处世技巧。我则要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35%由于他的文学、音乐、宗教、历史、伦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素养,另外60%,靠心地的善良,道德的纯正。

喜欢苏芮的歌。我买过《苏芮在北京》的唱片。有一个时期,我经常听这个唱片。听说某地的文化局官员,要封杀苏芮唱的歌,我觉得这些文化局官员,他们的头脑病得不轻。他们大概是想让中国回到八个样板戏的时代,而不愿意民众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苏芮所唱的歌曲中,我特别喜欢《跟着感觉走》那一首。一位教师在他的课堂教学中,对苏芮这首歌提出批判,大谈特谈人的感觉如何不可靠,说人应该跟着理性认识走,而不应该跟着感觉走。我觉得这个教师的观点,是老夫子之谈,牛头不对马嘴。我总觉得《跟着感觉走》这首歌,揭示的是一种更深刻的道理。即人们对大而无当的东西,关注得太多了。那些生活中朴素、简单、美好的东西,那些我们天性固有的东西,人们反而忽略了。在我看来,《跟着感觉走》这首歌,提醒我们的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应忘记生活中朴素、简单、美好的东西,都不应忘记我们天性固有的东西。这些东西深含生活的价值。这些东西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莫大的快乐与幸福。

家里有不少藏书。住在教工宿舍时,不时有一些学生,到我家里来。翻翻我书架里的书籍。但我不大喜欢外借。一借出,要么容易丢失,要么会把书弄得破损不堪。但也有例外。曾经住在我学校宿舍隔壁的一位语文老师,经常到我的书架上翻阅书本,感兴趣的便向我索借。他是我的高中老同学,从学生开始,就有阅读文学名著的习惯。这样的读书人,不借给他,说不过去。借给他的书,也能保存得较好。另一位是我的一个学生。他喜欢写诗。我书架里有不少外国诗人的作品,他平时是没有听讲过的,十分喜欢。出于对他文学爱好的支持,他向我借书时,我总是慷慨答应。现在,我这位学生,已经成为全国小有名气的一个诗人了。数月前,这位学生在他们班级的同学会上,遇到我。他自豪地说到:“老师当年对我是另眼相看的。老师的书籍,一向不借给别人,但我向老师借书时,老师总是为我网开一面。”听了他旧事重提,我感到高兴。

在一首题为《我心虚我是教师》诗歌中,一位博友写道:“人们把教师称作春蚕,我心虚——自己在倾情奉献?人们把教师称作园丁,我心虚——自己熟稔修剪?人们把教师称作灵魂的工程师,我心虚——自己知晓塑造灵魂的经典?三尺讲台,系到一个个人生的成败;一间教室,也连着国家的兴衰。我心虚——自己有担此重任的才干?”这是一首很好的诗。心虚,不是自卑,也不是教书育人水平低下。相反,这位博友教学功底扎实,教书育人的成果累累。心虚是一种责任感。懂得教书育人需要一个教师很高的学识,很好的修养,而再优秀的教师,难免也有所不足。心虚是对教育工作意义的认识。教学工作意义重大!事关孩子今后的发展,事关一个社会今后的进步。而每一个教师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啊!能担负起如此崇高的职责吗?我们不能不替自己担忧。心虚也是对教育工作复杂性的认识。许多好的教育方法,对这个学生行得通,对另一个学生,可能就行不通。管得过多不好,但管得过少,也不好。不批评不行,但批评多了,或者批评不恰当,同样也不行。教师难当,当一个好的教师不易,在这种情况下,哪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产生心虚之感呢?一个博友说:“懂得心虚,说明一个人的内心有所担当”,我赞成这句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