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法定假日么:名言萃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5:18:29

名言萃华


识病不识药,十医九不着。
识药不识病,十医九不应;


1.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一样的道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得,勤能补拙!

2.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欲速则不达.

3.一个骄傲的人,总是在骄傲中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4.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的渺小. ----保罗

5.一个人应该培养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刻,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和毅力.-----拿破仑


医者,当以慈悲为怀,以德为天,然后以其技。
--------(明)李时珍


我们的服务也决不能当成恩赐。医生的本领有些是以病人的痛苦为代价获得的,是病人在培养我们。我们的知识取之于病人,自然的也应该还给病人。
——王忠诚


当前的临床医生,要三条腿走路:外语、专业知识(理论和手术)、及时与外界交流。


要想在工作中赚到钱,第一是要有眼光,从事具有发展前景的事业,第二,要勇于承担责任,你的责任越大回报越多,责任不管是来自上级还是自己要求自己的。


第一,眼光,第二,担责任,你很快就要成功了


医学已成为自身成功的囚犯: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础;要真正解决人类健康问题,现代医学还得走很长的路;仅靠医学技术的单独发展不能解决人类健康的所有问题;医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医学呼唤人文。


循证医学是证据的科学、概率的艺术。


现代临床医学的奠基人之一Osler说:“学习疾病的种种现象,如果没有书,犹如在没有海图指引的海上航行;有书而无病人,则是根本未去海上。


听着医生告知死亡的空洞声音,我并没有期盼他能救我一命,只是希望,他能握住我的手。在死亡面前袭击我全身的,并不是死亡的恐惧,而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孤寂。所以,医生应该紧握住患者的手,要让患者透过指尖,知道他并非孤独一人。


医生代替逐渐衰弱的那些患者,仰望着天空向它阿谀,并献上患者们流下的血液,而且有时候会威胁上苍,手执手术刀说“总有一天将他们献给你,但是现在,请你给他们时间去爱,去说出心中的爱。”


医生的老师
仔细想想我们的知识与经验除了从高年资医生和书本上学来的以外
更多的就是从我们的患者身上得来的
甚至是有时候一个小细节的问题都会给我们很深刻的印象
这期间当然包括为此患者的付出,甚至是生命
一方面医学的确是这样一门特殊的经验学科
另一方面也在鞭策着我们不断的提高医技医术。


给别人比他们自己期许的更多,并且用心去做
熟记你喜欢的诗歌
不要轻信你听到的每件事,不要花光你的所有,不要想睡多久就睡多久。
无论何时说“我爱你”,请真心实意。
无论何时说“对不起”,请看着对方的眼睛。
相信一见钟情。
永远不要忽视别人的梦想。
深情热烈地爱,也许你会受伤,但这是使人生完整的唯一方法。
用一种明确的方法解决争议,不要冒犯。
永远不要以貌取人。慢慢地说,但要迅速地想。
当别人问你不想回答的问题时,笑着说“你为什么想知道?”
记住那些敢于承担最大风险的人才能得到最深的爱和最大的成就。
给妈妈打电话。如果不行,至少在心里想着她。
当别人打喷嚏时,说一声“菩萨保佑”。
如果你失败了,千万不要忘记汲取教训。
记住三个“尊”:尊重你自己;尊重别人;保持尊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要让小小的争端损毁了一段伟大的友谊。
无论何时你发现自己做错了,竭尽所能去弥补。动作要快!
无论什么时候打电话,摘起话筒的时候请微笑,因为对方能感觉到!
找一个你爱聊的人结婚,因为当年龄大了以后,你会发觉喜欢聊天是一个人最大的优点。
找点时间,单独呆会儿。
欣然接收改变,但是不要摒弃你的个人理念。
记住,沉默是金。
多看点书,少看点电视。
过一种高尚而诚实的生活。当你年老时回想起过去,你就能再一次享受人生。
相信上帝,但是别忘了锁门。
家庭的融洽氛围是难能可贵的。
尽你的全力让家平顺和谐。
当你和你亲近的人吵嘴的时候,试着就事论事,不要扯出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不要摆脱不了昨天。
多注意言下之意。
和别人分享你的知识,那才是永恒之道!
善待我们的地球。
不要愚弄自然母亲。
忙自己该做的事。
不要相信接吻时从不闭眼的伴侣。
每年至少去一个你从没去过的地方。
如果你赚了很多钱,在活着的时候多行善事。这是你能得到的最好回报。
记住有时候,不是最好的收获也是一种好运。
深刻理解所有的规则,合理地更新他们。
记住:最好的关系存在于对别人的爱胜于对别人的索求之上。
回头看看你发誓取得的目标,然后评判你到底有多成功。
无论是烹调还是爱情,都用百分之百的负责态度对待,但是不要期求太多的回报。


实验好做,事难办.
忍人所不能忍,方能为人所不能为


  有个很有名的教授带我的时候跟我说过,病人在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任何问题,管床医生都要负责任。
  具体展开就是
  1 我要比放射科(检验科等类推)医生更专业,懂得我专业方面所有放射科的基本操作,保证我的病人片子都照得一流(CR,CT,MRI)。
2 我要随时检查病人相关护理到没到位,需要懂得护理的基本知识,保证我的病人护理效果。
3 在手术室里我要比麻醉科,洗手护士,巡回护士都更专业,随时指出他们的错误。手术做完亲自搬病人,直到护送病人到病房。
刚开始真的不习惯,不过这促使自己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努力找自己的原因。受益匪浅啊。
  


看不完的书,
受不完的累,
打不完的官司,
流不完的泪。
----医生的真实写照


The more you fight something, the more anxious you become ---the more you\'re involved in a bad pattern, the more difficult it is to escape. (Seebohm Caroline, British Physician)
你越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拼斗,你就越变得急躁——在错误的思路中陷得越深,也越难摆脱痛苦。(英国医生 卡罗琳 S)


Let us suggest to the person in crisis that he cease concentrating so upon the dangers involved and the difficultie,and concentrate instead upon the opptunity---for there is always opportunity in crisis. (Seebohm Caroline, British physician)
让我们建议处在危机之中的人:不要把精力如此集中地放在所涉入的危险和困难上,相反而要集中在机会上——因为危机中总是存在着机会。(英国医生 卡罗琳 S)


It i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诊病:去伪存真!
写病例:实事求是!记录及时,同时别忘保护自己!


(一)名言警句:
1:Treatment is more about restoring the peace of mind than about producing a cure.

----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人心安。

2:Non-disease exists when a patient is under the misapprehension that disease is present.

----非疾之病之存在,乃是病人误认它的存在。

3:Before you become a doctor, become a man.

----成功的待人处事是成为好医生的前置條件。

4:The patients are your best teachers.

----病人是良师(病人是医师最好的老师)。
(二):传统医学名言锦句:
1: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2: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3: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4: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5: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6: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三)循证医学的名人名言:
1:Harvard大学医学院院长Sydney Burwell教授曾对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十年内,你们 现在学习的知识有一半会证明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哪一半是错的”。

2:关于临床研究,David Sackett曾说:“There are many ways to do it wrong, but
only a few ways to do it right”。(很多种方法能把它做错,只有少数方法能把它做好)。


艺术源于生活,所以要维护生活质量!
医学源于健康,所以要维护健康长久!
法律源于道德,所以要维护道德高尚!
——我想的,觉得很好!


当我读到下面这句话时,不禁为他的精辟与优美所折服。

忧伤若不能随眼泪散去,就会造成其他脏器哭泣。
苏格兰病理学家威廉*博伊德(William Boy)


长寿不在于吝惜自己而在于善待其他生命;
财富不在于占有而在于首先付出;
家庭幸福的源泉不在于放纵而在于彼此尊重和理解;
施教于人不在于先声夺人而在于和若春风;
实现价值不在于时时立志而在于珍惜点点滴滴的时间和精力;
受人尊重不在于自我标榜而在于涵养学识;
友善不在于投其所好而在于持续的表里一致;
权威不在于职务地位而在于公正廉洁,说到做到;
断除痛苦的根源不在于使自己更快乐的动机而在于放弃以自我为中心;
人生方向不在于盲目追求而在于亲近智者领悟智慧。


韦尔奇说:过去不是值得再走一遭的旅程,那只不过是一个造就今日的你的过程。


善待上级:
支持上级的成功,分担工作压力,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在背后论上级短长;
信任上级的管控动机,自觉接受授权之后的审计和监督,放权是信任,放权之后的审计和监督也是信任,理解是尊重,理解基础上的预警和质疑也是尊重;
直言陈过,不放大上级的失误;不曲意逢迎上级不正确的观念,对已经沟通而无效的原则性观念行为的错误应越级反映以便及时纠正,减少公司和上级的损失,也是善待。


俺是做药的,想对各位医师说:
“没有安全的药品,只有安全的医生”。


1。We shall never have friends if we expect to find them without fault
欲求完美无缺的朋友必然成为孤家寡人
2。Wise man have their mouths in their hearts, fools have their hearts in their mouths.
智者嘴在心里,愚者心在嘴里。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靈樞五邪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用药难,识证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久病成良医。
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痘要结,麻要泄。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刘一仁"医学传心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中医名言拾粹(2009-01-16 01:41:02)

标签:杂谈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
内伤法东垣;
热病用河间,
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
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张孝骞有一句名言:疾病就像人的脸,没有哪两张是完全相同的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圣人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华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告戒人们,常常做些体育活动就会身体健康,不易生病,好像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转动的门轴是不会生蠹虫的。
郭霭春:,躬耕不辍死而后已.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二千四百年前名言:“阳光、空气、水和运动,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身心靈完全平衡才能擁有真正的健康、解脫和喜悅。了解什么样的人会得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吴阶平讲:“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患者康复后的微笑,就是给我最大的奖励!- 张秋娟


“人与动脉同寿”,这是19世纪法国名医卡萨尼斯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人的动脉在
不断硬化阻塞,最后当重要脏器(心、脑)梗塞坏死之日,也就到了人的寿终正寝之时。


孙思邈   
“大医精诚”
张文仲   
风有一百二十四种,气有八十种,若不能区分,会延误病机而致死亡;治疗气病与风疾,医药虽然大抵相同,然而人性各异
中医名言拾粹

中医名言拾粹
 第一部分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匮翼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第二部分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近代〕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
第三部分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清〕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清〕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清〕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清〕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
   ——〔明〕杭世骏
  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明〕李榳《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里,一身不痛。
   ——〔明〕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
   ——〔清〕程杏轩《医述》
  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一、天人合一
1.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3.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养生保健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3.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6.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三、防病治未病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汉·张机《金匮要略》)
3.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4.虚邪贼风,避其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6.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四、医德医风
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5.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6.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7.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五、医术学习
1.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序》)
2.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汉·张机《金匮要略》)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序》)
4.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5.至重惟人命,最难确是医。(明·龚信《古今医鉴·謦医箴》)
6.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清·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7.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塘《温病条辨·自序》)
8.?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医门补要·自序》)
9.?医之良,在工巧神圣;医之功,在望闻问切;医之学,在脉药方症。(清·陈清淳《蜀中医纂·习医规格》)
10.《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元·朱震亨《格致余论》)
11.不通仲景之书,不足以言医。(舒诏《伤寒集注》自序)
12.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礼记》)
13.脾胃为病,最详东垣(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14.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邵登瀛《四时病机》绍諴序)
15.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元·朱震亨《格至余论》自序)

六、阴阳五行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6.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孤阴不长,独阳不成。(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火集》)
10.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元·朱震亨《局方发挥》)
11.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2.阴中有阴,阳中有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13.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七、藏象学说
1.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黄元御《素灵微蕴·原胃解》)
2.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脾胃》)
3.脾胃为水谷之海。(明·龚信《古今医鉴·泄泻》)。
4.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喘促》)。
5.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头者精明之府,背者胸中之府,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7.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8.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9.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0.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1.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2.脾胃者,仓廪之宫,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3.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4.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5.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6.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17.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灵兰秘典论》)
18. 肝受血而能视。(《素问·五藏生成篇》)
19. 肝体阴而用阳。(清·唐宗海《血证论·滑氏补肝散》
20. 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灵枢·五味第五十六》)
21.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素问·五藏别论》)
22.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素问·五藏别论》)
23. 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
24.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藏别论》)
25.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素问·五藏别论》)
26.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素问·宜明五气篇》)
27.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28. 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
29.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
30.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灵枢·口问》)
31. 肝气通于目,肝的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
32.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素问·六节脏象论》)
33. 脾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脾部》)
34.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厥论》)
35. 肺为水之上源。(清·汪昂《医方集解·清暑之剂》)
36. 肺为脏腑之华盖。(清·陈念祖《医学三字经·咳嗽》)
37.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脏象论》)
38. 肾开窍于二阴。(《素问·金匮真言论》)
39.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六节脏象论》)
40.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素问·脉要精微论》)
41.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
42.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灵枢·营卫生会》)
43.胃乃六腑之本。(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
44.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明·张介宾《类经·疾病类》)
45.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素问·五脏别论》)
46. 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清·吴瑭《温病条辨·中焦篇》)
47.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清·叶桂《外感温热篇》)
48. 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宋·杨士瀛《仁斋指方论·声音方论》)
49. 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清·石寿棠《医原·闻声须察阴阳·论》)
50.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素问·太阴阳明论》)

八、精神气血
1. 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
4.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灵枢·大惑论》)
5.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
6. 发为血之余,血虚则发落。(丁甘仁《丁甘仁医案·衄血》)
7. 气属阳而无形,血属阴而有形。(明·张介宾《类经·经络类》)
8.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
9.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灵枢·本脏》)
10.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调经论》)
11.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12. 阳随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明·赵献可《医贯·血证论》)

九、病因学
1.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
3. 风者善行而数变。(《素问·风论》)
4.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5.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
6.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素问·生气通天论》)
7.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悲则气消。(《素问·举痛论》)
9. 惊则气乱。(清·何梦瑶《医碥·气》)
10. 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
11. 怒则气上。(《素问·举痛论》)
12. 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3.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4. 喜则气缓。(《素问·举痛论》)
15.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李杲《脾胃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16.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宣明五气篇》)
17. 百病多由痰作祟。(清·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十、病机学
1. 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震亨《脉因证治·杂证》)
2.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汉·张机《伤寒论》)
3.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
11.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
12. 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19.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0.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素问·至真要大论》)
21.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2.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23.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4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
27.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8. 气有余便是火。(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火》)
29.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0. 寒则气收。(《素问·举痛论》)
31. 热胜则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十一、经络针灸
1.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头者,诸阳之会。(宋·陈言《三因极-病证方论·头痛证论》)
3.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明徐凤《针灸大全·四总穴歌》)
4.   治痿者,独取阳明。(《素问·痿论》)
  

十二、四诊方法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有诸内者,形诸外。(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3.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元·滑寿《诊家枢要·诊脉之道》)
4.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宋·崔袁彦《脉诀》)
5.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汉·张机《伤寒论·辨脉法》)
6. 脉贵有神。(清·顾松园《顾氏医镜·先哲格言》)
7.脉有要诀,胃、神、根,三字而已……此乃诊家大法。(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脉法金针》)
8.真寒之脉,必迟弱无神;真热之脉,必滑实有力。(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寒热篇》)

十三、辨证要点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3.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至真要大论》)
4.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素问·至真要大论》)
5.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素问·至真要大论》)
6.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
7.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素问·至真要大论》)
8.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素问·至真要大论》)
9.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10. 有一份恶寒,即有一份表证。(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表里寒热》)
11.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2.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汉·张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呕,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4.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5.阳明病,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6.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汉·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7. 脾病身痛体重。(《素问·标本病传论》)

十四、治则治法  
1.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 其高者,因而越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5. 其下者,引而竭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6. 中满者,泻之于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7.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8.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9.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1. 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素问·疟论》)
12.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3.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4. 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5. 燥者润之,急者缓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6. 坚者耎之,脆者坚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7. 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18. 踈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
25.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6.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7. 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滞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8.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29. 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30.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素问·至真要大论》)  
31.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汉·张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32.治病必求其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33.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
34.盛者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
3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
36.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类经·标本类》)
37.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38.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39.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0.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1.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清·吴瑭《温病条辨·治病法论》)
42.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清·唐宗海《血证论·吐血》)
43. 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44.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
45.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46.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寒,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
47.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明·龚迁贤《寿世保元·医说》)

十五、药物方剂
1.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至真要大论》)
2. 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明·傅仁宇《审视瑶函·用药生熟各宜论》)
3.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
4. 半夏有三禁,渴家汗家血家是也。(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春温夏热病大法》)
5. 附子无姜不热。(清·黄宫绣《本草求真·干姜》)
6. 石膏非大剂则无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伤寒兼有伏热证》)
7.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丹参》)

十六、临床疾病
1.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2. 治咳嗽者,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金·张元素《活法机要·咳嗽证》)
3. 喘病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喘》)
4.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明·虞抟《医学正传·哮喘》)
5.无痰不作眩。(元·朱震亨《丹溪必法·头眩》)
6. 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眩晕》)
7. 诸有水肿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汉·张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8.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9. 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0.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痰饮》)
11.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清·江涵暾《笔花医镜·盗汗自汗》)
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素问·逆调论》)
13.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清·吴谦等《医宗金鉴·乌梅丸集注》)中医名言完整版(2009-01-16 01:39:03)

标签:杂谈 

 

中医名言拾粹
 第一部分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气聚则塞,气散则通。是痛之休作由气聚散也,故治疝必先治气。
    ——金匮翼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
   ——〔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
   ——〔清〕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寒热》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三消》
  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症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症瘕类》
  症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症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积血聚气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第二部分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心肾.;虚寒虚热
  取心者不必齐以热,取肾者不必齐以寒;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胆热移脑为鼻渊;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近代〕张锡纯
  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金〕张子和《儒门事亲》
第三部分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清〕宝辉《医医小草》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清〕喻昌《寓意草》
  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清〕周学海《读医随笔》
  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清〕程杏轩《杏轩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此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钝不灵。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约功夫到时,眼光中无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苟同,始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觉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看病须要格分寸。谅病之分寸,而定药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减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谓天下无死症,如有死者,总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难处,遂打起精神,与他格算,必须万全而后止。学医者,不可无此种兴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凡临证,须审病人情状,酌配方药。但记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大凡名家亦有偏处。当日雨田先生善用凉药,非无用温处,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温药,非无用凉处,用至七分而止。两家对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热邪不除,便为不了之病,易戕正气。性天先生曰:一分阳气不亏,不受阴邪为病。当时两家论治最好看,然亦须有学问去领会,无学问者安能识此奥旨,而两家亦终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问》
  用古人之法,审其用法之时,得其立法之心。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明〕 孙一奎《赤水玄珠》
  临病人于饿顷便处汤剂何敏捷乃尔,要惟有定识于平时,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学医一道,既不能离开书本,也不能专靠书本,既要凭些经验阅历,也要懂得经籍要义。
   ——〔近代〕 冉雪峰
  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定;
  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滋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
   ——《灵枢.终始篇》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清〕叶天士
  阴虚之甚者,先回其阳,继而渐加补阴之药,是无阴则阳无以化也;
  阴虚之甚者,先补其阴,继而渐加补阳之药,是无阳则阴无以生也。
   ——〔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
  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略.补略》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阴症似乎阳,清之必毙;
  阳症似乎阴,温之必亡。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
  李汉彪师傅传草药辨认秘诀: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
   ——《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
   ——〔明〕杭世骏
  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明〕李榳《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里,一身不痛。
   ——〔明〕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清〕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
  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
   ——〔清〕程杏轩《医述》
  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清〕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变者道也。
   ——〔清〕费绳甫《孟河费氏医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六腑以通为补
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风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靈樞五邪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用药难,识证难。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久病成良医。
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痘要结,麻要泄。
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天人和一。
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中医名言(2009-01-16 01:35:59)

标签:杂谈 

 

  1.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足风自熄。
  2.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3.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
  4.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5.扶正即所以祛邪,祛邪即所以扶正
  6.六腑以通为补
  7.少年进补,老来吃苦
  8.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
  9.暴怒伤肝,五志化火
  10.上工(高明的医生)治未病,不治已病
  11.夫业医者,当先明脏腑……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12.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13.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
  14.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15.风为百病之长
  16.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17.六腑以通为用
  18.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19.胃以通为补,脾以健为运
  20.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21.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22.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能补虚者,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
  ——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
  23.夫病有宜补,以泻之之道补之;病有宜泻,以补之之道泻之
  ——程杏轩《医述·药略》
  24.必先岁时,勿伐天和
  25.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26.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27.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28.邪在脾胃,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中寒腸鳴腹痛
                    ------靈樞五邪
  29.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与今 善言人者必有厌与己
  大医精诚.
  30.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31.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32.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临证多,更要熟读王叔和。
  33.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34.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35.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视伤神,久行伤筋 ,久卧伤气。
  36.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37.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
  38.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39.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40.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41.药为治病之器,可以除疾,亦可杀人。若知之不详,用之不的,小错则贻误治疗,大谬则关系性命。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
  42.读仲景书,须于无字处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
  43.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44.用药难,识证难。
  4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6.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47.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抄三遍吃死人。
  48.清泻不用医,饿到日沉西。 撑痢疾,饿伤寒。
  49.疮大疮小,出头就好。
  50.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51.吃药不忌口,枉费大夫手。
  52.久病成良医。
  53.春捂秋冻,无病无痛。
  54.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55.痘要结,麻要泄。
  56.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57.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58.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胜而泉源不竭。
  59.人受天地之气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朱丹溪〈格致余论〉
  60.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61.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62.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63.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十问
  64.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65.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66.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67.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68.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清·陈修园《医生实在易·问证诗》
  69.凡医者之于病人,必事事体贴,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药无误
  70.医之为道,全在身考。
  ——清·徐灵胎《慎疾刍言·用药》
  71.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72.土虚木必摇(尤在泾"静香楼医案")
  73.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
  74.痰浊弥漫于中宫,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75.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内经"至真要大论")
  76.无虚不能作眩(张介宾"景岳全书")
  77.无痰则不作眩("丹溪心法")
  78.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天人和一。
  79.见病医病,医家大忌!
  80.病有标本,多有本病不现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
  ——明·周慎斋
  81.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议药》
  82.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问·至真要大论》
  83.张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84.有诸内必形诸外,观其外可知其内。
  ——清·周杓元《温证指归·望色论》
  85.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张仲景
  86.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
  ——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脉舌》
  87.辨舌质,可诀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总论》
  88.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也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
  89.谨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者独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90.张景岳注云:“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寸尺弱,勿汗
  91.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
  92.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论汗法》
  93.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
  94.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95.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无根之热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书·寒热》
  96.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
  ——《医学心悟·三消》
  97.内之证或不及其外,外之证则必根于其内。
  ——现代·明坚《医林掇英·外病求内在之根源》
  98.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
  ——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杂说·治病法论》
  99.治外感如将,贵在猛峻;治内伤如相,贵在圆通
  100.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坚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无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癥瘕类》
  101.癥瘕与积聚异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
  瘕者,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积·聚
  102.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成者也;
  103.聚者聚散之谓,作止不常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
  104.积血聚气
  105.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
  106.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107.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108.心肾·虚寒虚热
  109.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110.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111.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112.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表·里
  113.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114.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115外感法仲景,
  116.内伤法东垣;
  117.热病用河间,
  118.杂病用丹溪。
  ——明·王纶《明医杂著·医论》
  119.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120.胆热移脑为鼻渊;
  121.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122.心肾·虚寒虚热
  123.取心者不必齐以热,
  124.取肾者不必齐以寒;
  125.但益心之阳,寒亦通行,
  126.强肾之阴,热之犹可。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注文
  127.表·里
  128.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虚陷入于里也;
  129.病在于里,毋虚其表,恐汗多亡阳也。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辨治***论》
  130.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清·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
  131.胆热移脑为鼻渊;
  132.肝热转肺为鼻痔。
  ——清·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诸窍门》
  133.肚腹三里留
  134.腰背委中求
  135.头项寻列缺
  136.面口合谷收
  ----四总穴歌
  137.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138.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139.右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
  140.左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
  ——明·汪石山《石山医案·营卫气血论》引朱丹溪语
  141.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盛也;
  142.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143.凡治血证,须知其要;
  144.而血动不由,惟火惟气耳。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
  145.一切不治之证,总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证论·吐血》
  146.朱丹溪: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147.气实者气必喘粗,声音壮厉;
  148.血实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坚。
  ——清·徐灵胎《杂病源·虚实》
  149.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150.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证论》
  151.血不利则为水。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152.安谷则昌,绝谷则亡。
  ——明·李宗梓《医案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引语
  153.后天资生,纳谷为宝。
  ——张锡纯
  154.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155.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
  156.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肿胀》
  157.别阴阳于疑似之间,
  158.辨标本于隐微之际;
  159.有无之殊者,求其有无之所以殊;
  160.虚实之异者,责其虚实之所以异。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审查病机无失气宜论》
  161.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唐·王冰《素问·至真要大论》
  162.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吐,在心则悸,在头则眩,
  163.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痰饮论治》
  164.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
  ——清·程芝田《医法心传·医宜通变论》
  165.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汤头歌诀·礞石滚痰丸》
  166.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
  167.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医》引朱丹溪语
  168.湿邪为病,缓而难知。
  ——清·吴刊安《伤寒指掌·湿症合参》
  169.不明脏腑经络,伸手动手遍错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擨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张子和《儒门事亲》
  170.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
  王旭高《王旭高医案》
  171.欲知病之难易,先知病之深浅。欲知病之深浅,先知病之部位。
  宝辉《医医小草》
  172.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药者所以胜病者也。识病,则千百药中任举一、二种用之且通神;不识病,则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173.谚云十个医,十个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个病,自当只有一个法。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74.凡治病治遗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学海《读医随笔》
  175.考古人用药,有攻病保躬两途,攻病则或凉或温,当取其偏,保躬则适其寒温,宜用其平。
  程杏轩《杏轩医案》
  
  176.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鹊 见《医述》--------
  177..善为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唐 孙思邈--------
  178.不读本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决不识病;假饶识病,未必得法,识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张子和《儒门事亲 卷十四治病》--------
  179.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元 朱震亨《局方发挥》--------
  180.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
  --------明 张景岳《景岳全书》--------
  181..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刘仕廉《医学集成》--------
  182.医是讲学不是市道,故商贾贸迁之术无一书之传,而医家言则汗牛充栋。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83.医之事岂易言哉?非讨论而悉其源,无以施临证之功,非临证而着其效,无以验讨论之力,二者未至,不足言医也。
  --------清 张文燮《医效秘传 张序》--------
  184.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而难既而易,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185.《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词组,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学能识病,全赖此数书。
  --------清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