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渣工程:谁才有资格禁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3:16:13

 

在今天这个活色生香的时代,禁欲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话题。 

本来也是,禁欲的口号当中包藏着欺骗、压迫和阴谋。禁欲其实和权力紧密相关。当然如果从当年关键的人和事来看,禁欲运动的发起,却是由于误解。禁欲文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命科学不发达、心理学不发达、哲学思辨的水平比较低等等历史条件。 

近读青年性学家方刚博士的博文,十分佩服:他有两个典故用得毒。用得毒,因为这两个典故确实解决问题。一个讲佛教文化的开山鼻祖,方文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便是一位,出身为王子的他,原本妻妾成群,享尽荣华与美色,然后在一棵大树底下醒悟了,开始教别人苦苦修行。”我近日读些佛书,却是这样解释佛祖出身王子的:佛示现于世间的时候,一般都会以王子这样显贵的身份,一则显示佛家的富贵,一则这样才更容易让别人相信——王子都信了,平头老百姓凭什么不信呢? 

另一个是讲基督教的圣人,奥古斯丁。方文说:“对人类‘性即罪’思想影响最深的,还得数生活于五世纪的基督教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年轻时极为放荡,艳遇如潮,身边美女如云,后来便不知怎么着厌恶起性事来了,入了基督教,声称过去的生活是魔鬼引诱了他,幡然悔过。到成为主教之后,更是写了一本《忏悔录》为自己昔日的猎艳行径忏悔。基督教禁欲主义主要理论、基督教性道德的重要支柱‘性即罪’的观点,便是由他最后完成的,这位老兄还被后人尊称为‘圣奥古斯丁’。” 

“基督教认为,夏娃、亚当吃了禁果,以裸体为耻,因此便犯了罪,从此痛失伊甸园,又令他们的后代子孙无穷无尽地从出生之日起便携带着这份罪,是谓原罪。人只要有性欲,就带着原罪,人类因此需要永远服从上帝,唯有上帝的恩惠才能使人向善,才能解脱人类。奥古斯丁将性与原罪联系起来,说:‘性欲为恶……通过性欲而产生的肉身是罪恶的肉身。’‘自从人类堕落以来,两性的结合就一直伴随着性欲,因此它将本源之罪传播给人们的子女。’这位老兄因此主张,要免除原罪,唯有独身禁欲,即使结婚也不能性交,即使性交也必须使性交无刺激无快感。总之,性是罪恶,人要躲避它。奥古斯丁的思想成为中世纪黑暗社会的重要武器,几代人从此丧失生命中最重要的乐趣之一――性快乐。” 

方刚博士用心理学的“边际效应”来解释两位祖师对于性的态度转变。用马斯洛的话来说就更直白:“当一种需要被满足以后就不再成其为需要。”用家常话说,就是佛教创始人,和基督教的圣人、大思想家,他们从来没有禁过欲。佛祖的情况不清楚,上述对于圣奥古斯丁的记载是很清晰的。他是因为性信息过饱和了,所以产生厌离心。那么这种厌离心的表现,是相当无情的。把性欲当成魔鬼,加以诋毁和打击。事实上他通过基督教,绑架了所有有性欲的人,一起来忏悔他的个人的罪。 

当然,圣奥古斯丁也指明了一个真实的道路,一个禁欲的好方法:喂饱它。禁欲的最好办法,乃是满足它。满足以后,就能轻松超越。否则的话,就像一个穷汉鄙夷金钱,总是令人怀疑。哪怕他是真的对金钱不感兴趣。 

人类文明增长和积累到今天,有些新概念、新理论确实能使千年以前的复杂命题变得简单。性的问题,不在于性欲,本质上在于大脑对于信息的需求。人体不但能携带艾滋病毒,更重要的,人体携带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是种群内部的其他个体,尤其是异性个体的成长发育所必须的。由于近几千年以来,人体忽然被衣物所遮挡,所以这种信息的供给成了大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一个是适时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一个是倡导禁欲。 

现代文明的一位奠基人,弗洛伊德,终生研究性学,活了八十三岁。但他自称,四十一岁以后,就再也没有任何形式的性活动了。 

所以,不妨这样说:禁欲确实是愚蠢的行为。无数人的基本欲望被禁,以替那些过度满足了的人买单、忏悔、赎罪。这不是欺骗和压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