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4未成年:大乘無量壽經解 肆、後 記 伍、再 記 陸、附 錄及附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1 01:05:14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
肆、後 記
註經甫畢,再申數言。念祖障深福薄。浮生數十年,於煩惱堆裏,顛沛流離,幸蒙慈光照沐,得休歇處。故感恩圖報,拚死註經。於己未之歲(一九七九年),屏除俗務,廣集中外經論,苦心參研,構思醞釀,經歷二載。乃於辛酉(一九八一)掩門謝客,一心註解。該年竣初稿,次年竣二稿。連歲帶病突擊,體不能任。血壓過高(220/120),心臟間歇,出現死脈。於是於癸亥(一九八三)輟筆,閉門潛修。每日念佛修法,並持咒數萬。甲子(一九八四)春,醫仍警告,應注意休息。但鑒於無常迅速,時不我待。故寧可書成而失命,不願輟著以自保。於是奮筆修成三稿。時經六載,方告粗成。智淺力拙,必多錯誤。故先油印,廣求教正。以便修改,期能略顯經旨,用報佛恩。
數年來力疾註經,或冒酷暑,汗濕稿紙;或感佛慈,淚洗筆痕;或遍體毛豎,詞句泉涌;或茅塞頓開,拍案驚呼!本為報恩,愈報恩彌感佛恩之難報;發心註解,因註經方知經義之幽玄。於禪淨密之一味融通,持名之究竟方便,大經之事事無礙,愈深究明,愈知佛法大海,圓融絕待,言思路絕,微妙精深不可窮盡。乃知大經如海,現所註明者,實未及毛端之一滴。唯尚堪自信者,此之一滴,確是來自大海。
是法圓融,超情離見。如帝網珠,重重無盡。無邊教海、無量陀羅尼、八萬四千法門,如是無量無邊一切妙法,皆可入一一法中。如千珠光色悉入一一珠中,於一珠中,全攝千珠。故此大經攝無盡藏。六字洪名,攝一切法。淨土即禪。經云:「以眾生心,憶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又「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又淨宗即密,一句彌陀即是真言(往生咒第一句即是梵音之聖號),又「聲字即實相」,故持名無異持咒,念佛即是念實相,直截究竟,不可思議。
若據理體,則「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八萬四千法門,法法導歸圓頓,門門同是帝珠。故本解中讚淨土,亦即讚禪讚密,讚一切法。佛法如截旃檀,片片皆香;如瀉水銀,粒粒皆圓。若論應機,則千差萬別,難易天淵。大平等中,極顯差別。於千珠中,唯淨法一珠,具縛凡夫,易聞易知,易信易入。於一切法中,最為易行。又復圓攝萬法,頓超三乘,心作心是,當下究竟。念佛即是修德有功,佛號即是性德方顯。「齊諸聖於片言,越三祇於一念」。廣攝萬類,會歸一乘。橫出三界,圓登四土。故於一切法中,首宏淨土也。
如是殊勝妙門,「唯佛與佛,乃能究竟」,念祖下愚,曷敢臆測。敬祈諸方緇素、久修大德,不吝慈悲,垂賜棒正,以匡不逮,不勝企禱之至。
黃念祖恭敬頂禮
甲子初秋
伍、再 記
丙寅暮春之初,本解三校甫竣。乃於篇末,再贅數語。
此解因海內緇素大德之倡導,由東林寺提出申請,重印五千部。東林寺乃我國淨宗第一代祖師遠公大師之道場。晉代《觀經》及《阿彌陀經》均未譯出,遠公所稟正是《無量壽經》。今日東林與海內大德倡印此解,正契宿緣。大經放光,今正是時。
憶於注經之初,曾擬廣引最新科學成就,以為譬喻,或作佐證。但動筆以來,始知此經廣博幽深,浩若煙海。若再傍徵科學,勢必篇幅過巨。乃變初衷,捨繁就簡。茲藉重印之機,乃於末後,稍談科學,聊補前願,略顯結合科學以闡明佛理之方便。
余乃科技工作者,故常於討論佛理時聯繫科學,聽者每易領會。例如:人皆有佛性,生佛不二、生佛宛然等難明之旨,若以磁性喻佛性,以磁鐵喻佛,以未經磁化之鐵喻眾生,則聞者易於得解。鐵類等磁性物質皆有磁性,可喻眾生皆有佛性。磁性之作用極大,例如發電機與電動機皆賴磁力而顯功用。可見磁性不但是有,且作用無窮。但若從磁鐵剖析磁性,覓其形體,則了不可得。正如傅大士所頌:「決定是有,不見其形。」磁鐵與普通之鐵,其本體並無分別。磁鐵中電子運動軌道之方向一致,故有顯著之磁作用。未經磁化之鐵中,電子運動軌道雜亂,彼此方向不同。故所產生之磁作用,互相抵銷,而不顯磁性。若將此鐵置於磁鐵附近,鐵中電子受到磁鐵磁力之誘導,而排齊運動軌道之方向,於是立即顯出磁力。可見磁鐵與鐵本體無異,故云「生佛平等」。加之以磁鐵與鐵所產生者,只是共同一個磁場,故云「生佛不二」。但鐵實因磁鐵之磁化作用,而成為磁鐵,故云「生佛宛然」。由上可見,鐵之異於磁者,只因其電子運動軌道雜亂。以喻眾生所以異於佛者,只因妄念紛飛。從此譬喻,可助學人理解佛法。
上例乃就普通物理學而言。若聯繫近代物理學,則更令人震驚。上例仍為舊概念,從物質而產生場。但現代物理學則認為物質者,只是人之錯覺。愛因斯坦曰:「物質是由場強很大的空間組成的。……在這種新的物理學中,並非既有場又有物質,因為場才是唯一的存在。」愛氏指明物質形成於場(場乃具有能量強度之空間,其中並無一物),並唯有場是客觀存在。另一大科學家赫爾曼·外爾亦謂:「一個物質粒子,例如電子,只是電場的一個小區域,其中場強的值很高,這表明在這很小的空間,集中了相當大的場強。……事實上,任何時候也不存在構成電子的物體。」此上二人均謂物質只是場。另一科學家杜·布洛伊則認為「一切物質都是波(如無線電波)」。以上之說,皆顯粒子二重性——顆粒性與波動性。所謂顆粒,正如愛氏等所指,只是場強較高的空間。故當代西方科學界先驅,艾德·蔡安指出:「宇宙物質各系統,一般可歸納為物質、能、電荷等等,一概都是歸於零(空)。」以上論斷,皆成為《心經》中「色即是空」之科學根據。
艾德·蔡安繼云:「(一切所有)既歸於空,當然亦能從空形成,隨時均可成可滅。」又例如日本科學家松下真一所著之《法華經與核子物理學》曰:「陽電子和電子發生衝突(指碰撞等)時,在一剎那,所有粒子(指上述電子)都會消滅,而變成兩個光子,成對的生成或消滅。」又「元質點的世界,是一個反復『生成』和『消滅』的世界。」又「這不就是佛教所說的『空即是色』以及『色即是空』之物質上(指物理學)的模樣本身嗎?」(此書中關於佛學精理之闡述,余雖未盡苟同。但著者曾在德國漢堡國立理論物理研究所,從事統一場論等研究工作十餘年。故所介紹之科學內容,均可珍也。)
近代科學界不但從微觀世界實驗中,證明物質形成於空,變化壞滅,反復不已;並在宏觀世界研究中,取得同樣結論。天文學家霍金斯云:「星點旋系從強度高能的虛無之中形成。」科學家已證實大宇宙出生於虛空,各種天體(星雲、星球)皆在不斷運行,不斷生成和消滅。從空而有,因有而住,從住壞滅,復歸於空。例如獵人星座距地球十五光年,乃距地球最近之星座。從夏威夷貓娜基山頂,用無線電望遠鏡攝得獵人座星雲爆炸散開(壞滅歸空)後之照片,後復用紅外線鏡頭,攝得正在初步又形成新星雲(從空復成)之照片,此實為星雲宇宙由老到壞、滅又再生之最佳科學證明。獵人星座現正處於形成之初步。如是新生之星體,其數無量。星體經成、住而衰老,乃發射紅光,稱為紅光巨星。太陽系中之太陽再經六十億年,即將老化為紅光巨星。倘更趨衰老而瀕臨毀滅時,天文學家稱之為白光矮星。因即將崩潰,乃竭盡殘力,輻射白光。星體縮小,最後突然爆炸而毀滅,復歸於空。宏觀世界中反復遷變,吻合於佛說之宇宙規律—成、住、壞、空。
再者,天文編號為M之無線電波星雲旋系,從非物質之無線電波區,噴出長達一萬光年之光炬,其中為高速高能電子。從非物質之中,亦即從虛空中,而射出物質,實為驚人發現。從「空」轉變為「有」,故「有」之本源即是「空」。上述種種科學實驗,若聯繫佛學,則顯現為「有」即假諦;本體為「空」即空諦;空有不二即中諦。天臺宗基本教義之空假中三諦三觀,現正由科學實驗而日獲證明。
不但獨立絕對之物質被科學界否定,時間與空間亦有同樣遭遇。愛因斯坦相對論,拋棄牛頓氏絕對時空之概念,指出時間與空間皆是相對的。彼等皆依賴於觀察者之狀態。若觀察者運動速度可與光速相比,當其相對於觀察者之速度繼續增加時,時間之間隔即將延長(亦即運動者之時鐘變慢)。至於空間,(具長,寬,厚三維,茲以長度為例),相對論證明:一個物體之長度,與其相對於觀察者之運動速度(可與光速相比)有關,速度續增,則此物體之長度在運動之方向收縮。由上可見:運動者所經歷之空間與時間,均依賴其與觀察者之相對運動速度。(所有與空間、時間有關之測量亦同樣皆是相對的。)於是某一觀察者視為同時發生之事,另一觀察者則可能視為不同時。(淺例:假設有一列火車正以高速(可與光速相比)離開A處向B處飛駛。恰巧AB兩處同時有閃電落地。車內人所見,則為B處之閃電先落。但AB中間C處有一人靜坐。此人所見則兩處同時落地。)故知絕對獨立之空與時,俱不存在,只是人之錯覺。
相對論物理學中,於三維之空間坐標上,加入時間,作為第四維。兩者相互聯繫,而構成四維時空連續區。四維空間之實況,當人之思念,未徹底脫離妄想執著之前,則無法了解。但可從三維與二維空間之對比,而猜測四維與三維空間對比之情況。人為三維空間之生物,本身亦是三維。人可在地面投射一個影子。地面可理想化,為一幾何平面,即是二維。假設此二維空間有生物,則此生物所能覺察者,只此影而已。 絕不能知此影之源,亦無法估計此影將如何變化。至於弄影之人,則可隨意變化影之形相,並預知此影將於某時可達某處。(此即俗稱之預知未來。人對地面所有一覽無餘,即俗稱之透視,可使影子忽有忽無,即俗稱之搬運。)由於以上之對比,人可稍測四維與三維空間之對比情況。例如實際物體在運動中之長度,即四維空間點組在三維空間之投影。若欲測定物體長度,則與確定影子之長度,同樣無意義。(前已提出長度隨觀察者相對運動之速度而變。)至於電磁波乃四維空間之波浪。每一電臺發射之電磁波,皆可透過牆壁,遍布虛空。同時空間每一處,皆有各電臺發射之電磁波存在。若轉動接收機之旋鈕,則東京、倫敦、巴黎,皆在當下。由是推想,四維及更高維空間之生物,其神通妙用更應遠倍於是。佛經中指出欲界天中,天人皆有天耳、天眼等通,能預知眾生未來死此生彼之種種情況。正因欲界天乃四維及維數更高之空間。色界天及無色界天,維數又高於欲界天。現科學家已承認十一維空間。圓滿究竟佛陀之維數,應為無限大。法身遍滿種種空間,無有障礙。
空間維數愈高,其境界愈不可思議。由此復度多空間之學說,可減少人類對於佛教不可思議、超情離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界(例如:小大相容,延促同時,一多相即,重重無盡。)之疑惑。世人每以世間常識為判定真偽是非之標準。惜未知此所謂為常識者,正是主觀錯覺之產物耳。
日松下真一云:「這實在很奇怪。正是現代物理學(元質點論)的真理,並用實驗加以證明。這和古代的佛教思想的具體表現一樣,不是令人驚嘆嗎?」F卡普拉在其《物理學之道》,(中譯本名《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云:「古老的宗教典籍《華嚴經》,與現代物理學的理論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性。」當前大科學家作如是驚嘆者,大有人在。上之二氏,僅彼中區區二例而已。
卡氏復於其書之結尾處指出:「我們(西方)的整個文明能否生存下去,也許就取決於我們能否進行這種變革。它最終取決於我們採納東方神秘主義某些陰(指《易經》坤卦之德)的態度和能力。……」西方文明所急需採納者,乃東方哲學之精髓。而佛教妙諦正是其中之頂峰。目前西方學術界有識之土,來求起死之藥。我輩佛徒若能善巧傳播如來真實之義,對於人類未來之文明幸福,定可有空前之貢獻。
卡氏指出,《華嚴經》與現代物理學有驚人之相似性。而《無量壽經》,稱為《華嚴》之中本。《華嚴》事事無礙法界之十玄門,備具於本經。故於注經之初,曾擬廣泛聯繫科學。但以內容繁重,乃棄初衷。茲於重印之機,補誌數則。篇幅所限,未暢欲云。挂一漏萬,貽笑方家。唯冀讀者了知,本經實為世出世法之要典,慎勿因其未合常情而輕忽之,則幸甚矣。
前歲甲子所印之本,乃未定稿。茲蒙江南緇素大德發心大量印行。乃更加校訂,正其謬誤,刪其未妥,釋其晦澀,力求明確易解。但為水平所限,未能盡如所願。念祖乃愚昧下凡。注解大經,似管窺天。敬祈諸方大德,不棄鄙陋,續賜指正為叩。
黃念祖再記於北京蓮舍一九八六年(丙寅)四月
陸、附 錄
一、本經原序
初印原序(黃超子居士序)
無量壽經,為淨土群經綱要,東來最早,譯本最多。自漢迄宋,凡十二譯。宋元而後,僅存五本。此五本中,互有詳略,初心學者,徧讀為難。王龍舒居士取漢吳魏宋四譯,匯為一本,意在便於初學,往往取繁遺要,改深為淺,蓮池大師謂其抄前著後,未順譯法;彭二林居士斥其凌亂乖舛,不合圓旨。謹案龍舒會集四譯時,尚在中年。識解未超,誠有舛誤。但雲棲、靈峯兩大師所見南北之本,已自不同,或其別有定本,今已散佚,未可知也。至龍舒之淨土文,成於晚年,沾溉後學,有裨淨宗,厥功偉矣!二林因不慊王會,又取康譯刪其繁冗,節為一本,謂可救龍舒之失。夫龍舒之誤,在所會四譯之中,二林節刪僅限康本一譯之內,為例不侔,云何補救?魏默深居士,復取五種原譯,融會為一,文字簡潔,遠過龍舒。而率增乖舛之弊,仍復不免。考默深原稿,未及校刊,付諸友人,身後印行,致有增減,亦未可知。夫會集與譯義不同,譯經須見梵本,會集須照原文,無徵不信,儒籍尚然。原譯所無,徵與何有?是以五種原譯之外,雖有節會三本,而仍未能普徧流通。吾師夏蓮居先生,未冠學儒,甫壯習禪,由宗而教,由密而淨。於壬申之歲,發願重校此經,閱時三載,稿經屢易,悲智並運,卒成斯篇。不但可以補王彭魏三家節會之疏失,實可稱集漢唐宋五種原譯之大成。佛學界諸尊宿多稱為文約義顯,詞暢理圓。習淨土者,誠能受持讀誦,則於蓮宗法門統攝無遺矣。此本初脫稿時,張憲臣居士見之欣贊,亟欲付印,以致序文與會譯引證記均未付入,而蓮師因校勘未審,不允流通,將有定本與序文等一並另刊。此雖初次付印之本,然於原譯之外,未嘗稍參一意一句,梅擷芸老居士在中央廣播電臺稱為最善之本。讀者誠能取五原譯、三會本參考互證,則可知梅居士所稱非溢美之詞也。
小雪候弟子黃超子敬序
重印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會集序(梅光羲居士序)
《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極談,眾生本具之化儀;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淨土群經百數十部之綱要,一大藏教之指歸也。不但統攝事理因果,融會顯密性相,而且詳陳苦樂,照真達俗,是以我佛屢說,諸師競譯,東來最早,譯本獨多。小本始譯於姚秦,《觀經》初顯於劉宋,二經未達乎東土,蓮社已建於廬山。唐宋以前,淨宗之盛,莫不以此經為宗尚也。宋元而降,古冊散佚,十二譯中,僅存五本,文詞互有詳略,義諦不無異同,初心學人,徧讀為艱。僅持一譯,莫窺奧旨,是以塵封大藏,持誦者稀。雖曹魏康僧鎧師所譯,號為詳贍,而漢吳唐宋四本中義旨亦有康本所無者。如四十八願中最重要者,厥為蓮花化生,與國無婦女兩願,而漢吳本有之,曹魏本所無。彭二林云:此經闡揚者少,實由無完本故。非虛語也。王彭魏三家節會之本,皆未盡美盡善,誠如黃超子居士所云,可見會集此經非易事也。一須教眼圓明,照真達俗。二須淹貫群籍,深於文字。三須於淨宗法門,有久修專功。四須於五本原譯,了然胸次。五須於王彭魏三家節會之本,洞鑒得失。六須於宋明迄清,南北各藏以及中外刊本,詳審校勘,始可著筆。具此六者惟吾學佛老友夏蓮居師兄庶可當之無愧,此吾所以對於其會集之本一再讚歎,而惜其未能及早普遍流通也。吾常慨夫今之習淨宗者僅持小本,於小本僅持秦譯,問以法藏因地不知也;何者無量壽,何者無量光,茫然也;叩以濁世惡苦,往生正因,與夫持名方法,亦多瞠然無以應也;乃至詢以依正莊嚴,修行次第,亦僅能粗舉七寶八德、三輩九品、四十八願之名目,而於其內容仍不知也。噫!理既未明,信何能深;信尚未堅,而欲使之一門深入,不惑他歧,難矣;而欲使之不動不搖,一向專念,以期達到一心不亂,得大輕安,獲大解脫,抑又難矣。現象如此,而欲使之普遍宏揚,而欲以之折伏魔外,而欲使科學知識階級,低首降心於淨宗之門,此尤難之又難,幾於不可能矣。以無上甚深微妙法門,竟使一般盲目者流,視為消極厭世、自了送終之具,豈不大可哀耶?此何以故?佛徒不讀大經故;不弘大經故;大經無完本,而又不能遍觀各種原譯故;三家節會之本,又悉未能盡美盡善故。此吾師兄蓮公所以謝絕萬緣,掩關數載,千研百考,稿經十易,成為會集一本之總因也。其本為何,即《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是也。或曰此本一出,各譯將廢。余曰原譯何可廢也。不有原譯,何成斯本,彼王彭魏三本既出,古譯未廢,而謂此本廢古譯乎?不慮於五譯塵封之際,而慮於古本將顯之時,是誠何心哉!且蓮公此本,正欲導行者遍觀各譯,廣獲法益,擴心目,堅信向,使無人持誦之古本光顯於世,此其慘淡經營、報佛深恩之苦心也。或者又曰,古本全為四十八願,今竟改為二十四者何耶?余啞然笑曰:聞子此言,知子不但於今本未嘗展閱,即於五種原譯亦未曾寓目也。漢吳兩譯願文皆為二十四。魏唐兩譯四十八,宋譯三十六,驟覽之,魏唐廣而漢吳略;細辨之,漢吳盈而魏唐絀。緣二十四者不僅二十四,四十八者又不足四十八。遵魏唐兩譯耶?既有缺而且複之憾;取漢吳二譯而補之耶?又將躬冒改經之嫌。蓮公會集此章,累月未決,寢餐俱減,而余與慧老法師恰於此時先後北來,遇諸蓮公寓中,於是三人共同參詳,又復拈鬮佛前,始行定議:決奉漢吳二譯,以二十四為綱;復準魏唐兩本,以四十八為目,舉其綱既與漢吳相同,數其目則較魏唐為備。千斟萬酌會成此章。問者不識之無,則莫如何,倘稍通文理者,詳覽原譯自可瞭然,固無待余之詞費也。或又問曰:初印重印兩本不同,將以何者為準耶?余告之曰:後後勝於前前,此無待論,初印未允流通,重校方為定本,蓮公當日之言,已在黃序之內。況前本已臻完好,見者獲益實多,重印精益求精,為效自當更普;而此次分增章句,大體依然,即令並行,亦復何礙。龍舒所會四譯兩本並存,二林所節魏譯一再重刊。善乎二林之言曰:歷考大藏諸經,舊錄或加再治,只求精當,豈憚審詳。但若續印,固當以定本為據耳。問者又曰:三家節會之本,或名無量壽,或名大阿彌陀,或名摩訶阿彌陀,今本所立之名,無乃贅乎!余反叩之曰:子於經名以諸家為準耶?以原譯為據耶?謹考自漢迄宋十二譯中,以無量壽為名者七,以平等覺正覺為名者三。最初一譯名《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最後一譯名《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其中唯吳譯經名最長,計共廿字。王會本於阿彌陀上加以大字,已為無據;彭魏兩本皆名《無量壽經》,亦覺與原譯相濫;而正定王氏取魏本作為衷論,冠以摩訶二字,尤嫌杜撰。蓮公此本,直合前後兩名,未動一字,既非自造,又極現成,不但無混於古本,且亦有別於諸家。一唱經名,不但十二種原本名義咸括其中,即全經大旨亦瞭然心目;不但本經,即小本與觀經之大意,亦在其中。蓋一心不亂,心作心是,咸莫非以自己無量壽之心體,合阿彌陀無量壽之大願,以莊嚴自心,清淨自心,以期普遍平等,自覺覺他而已。古所謂智者見經名,即知全部義;忙人見經題,亦易得利益。嗟乎!一經之名所關如此,況全經文句耶?一名之義深廣若此,又況於全經意旨耶?蓮公會集大經時所以慎而又慎,不敢有隻字之忽也。以上所答皆余往昔所聞於蓮公者,今皆舉以相告矣。於是聞者忻然請曰:得聆緒論,疑慮冰釋,蓮公會集此本經過,復能見示否?余曰善哉!願略述之,以利學人。余與蓮公同官十稔,共學三十年。同受皈戒,同參叩於宗門耆宿;同受灌頂於密宗大德;同於慧老法師座下得受印證。生平友朋,深於儒佛兩教者首推蓮公,實吾之摯友,亦吾之畏友也。至其力屏萬緣,掩關十載,於淨宗要旨窮深極微,發前人未發之蘊,艱苦卓絕,為法忘身,實有足令人驚歎敬佩者。其會集此經之動機與苦心,並所具六種特點,所謂教眼圓明,深於文字、專攻久修、遍探原譯、洞窺諸本、網羅各藏等,悉見前文所述;而其始終敬慎,心精力果,以迄於成,更有非人所及者。方其從事之初,淨壇結界,香光莊嚴,咒水加持,內外整潔,冥心孤詣,萬緣俱屏,秉筆必先禮佛,坐臥不離稱名,累月經年,人物罕睹,《歡喜念佛齋詩》中,所謂「一室唯供佛,三年不下樓」者,蓋記實也。故其於九萬五千七十字之五種原譯內,玄義微言,深文奧旨,無一語而不詳參,無一字而不互校,務使精當明確,鑿然有據。無一義不在原譯之中,無一句溢出本經之外。艱澀沉晦,使之爽朗;繁復冗蔓,歸于簡潔;凌亂俾成整嚴,闕疏悉令圓滿。必期有美皆備,無諦不收。往往因一字之求安,浹旬累月而不決,日日禱於佛前,時時縈諸夢寐,此其敬慎、虔恭狀況,皆光羲與慧老法師所目睹者也。故其精誠所感,屢現瑞徵,茲恐駭俗,姑不具引。是以及其告成也,文約而義豐,理顯而詞暢,醒眸爽口,易記易持,無艱深畏難之慮,有殊勝易往之感,雖欲不謂之善本不可得也。每一持誦,恍若置身於清淨莊嚴之域,徜徉乎華池寶樹之間。如覲慈光,如聆法語,誦者忘倦,聽者生忻,隨分領解,各如其量。攝凡濁介爾之心,入聖眾俱會之境;易全真成妄之念,為背塵合覺之行。果能受持讀誦,如說修行,不但拔將來之苦果,實已獲現前之福利。非真修淨業者不覺其妙;非曾涉教海者莫窺其深;非詳考各譯,不知其抉擇之精,唯遍校會本,始見其從事之慎。然此實非門外耳食者,所能驟解也。吾嘗謂欲宏佛法於今日,必須提倡淨土;欲宏淨宗,必須先宏大經。果能人人持誦,則因果自明,身心自潔,劫運自轉,太平自至。蓋統攝二諦,未有明備簡要若此者也。惜多年未有定本,致法寶莫能流通。前清盛時,萬善殿常課此經,故得宮廷整肅,政治清明,由彼時群知因果,故能上下相戒,朝野相安。咸同而後,此經輟誦,朝綱紊亂,國勢隨衰,雖不盡由於此,而此經所關重矣。今此本既出,不但為淨宗前途賀,且可為世運前途幸也。蓮公之為學也,由百家眾流而歸之於佛,歷性相顯密而歸之於淨。其所著述,除會集大經而外,尚有《校經隨筆》、《會集秦唐兩譯阿彌陀經》、《會譯引證記》、《大經五念儀》、《蓮宗密鈔》、《淨修簡課》、《一翁幻語》、《入道三字箴》、《一夢漫言評敘》、《聽佛軒自警錄》、《邵康節安樂集鈔》、《白玉蟾詩禪道影錄》、《二溪學粹》、《歡喜念佛齋詩鈔》、《渠園詩文集》,或已印行,或正待印,計十餘種。蓮公素恥宣傳,余之言此,並非故為標榜,蓋欲使世知如此學識,如此功行,其所會集之經典,所信向之法門,自必具有甚深義趣,而學識未充,功行不逮者,未可據以淺陋眼光輕事測評,致蹈謗法之咎,而為深心護法,有志救世者,所笑歎也。又其宏願熱誠,苦口慈心,感人極深,信嚮者眾。此次俯應黃甥念祖之請,重印大經,聞者歡躍,爭相隨喜,光羲僑渝養疴,額首遙慶。往年曾為作序,未及付印。茲再略摘蓮公所著《校經隨筆》中語,增入前序;節錄《大經合讚》附於卷末;並遣一甥兩女就學其門,聽受此經要義,即以此序代為之贄焉。每憶沈穀成居士,有眾生福薄,大經塵封,提倡無人,佛恩難報之語,輒生慨愧!今幸因緣成熟,寶典放光。本經有云:值此經者皆可得度。彭二林曰:此實無量劫中,希有難逢之一日也。然則遇此經者,可不寶諸。有智之士,幸勿忽諸。
公元一九四六年夏曆丙戌南昌梅光羲和南序於重慶
二、本經原跋
敬跋重印大經會集本後                        蕭方駿
丙戌十月十九日,為北平廣播電臺臺長黃念祖君之 慈母梅太夫人六十正壽。鑒于世俗之壽其親者,或綺筵豐席,殘傷物命;或揚厲鋪張,徒導奢習。虛靡資財,無裨實際。思欲滌除陋俗,一挽頹風,乃請命於太夫人,擬易為施德培福之舉。太夫人欣然喜曰:「一切供養,法供養最,培植福慧,莫先印經。吾聞《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為鄆城夏蓮居老居士所會集,曾經宗教俱徹、行解並超、緇素共仰之大德慧明老法師所印可。稱為文約義豐,詞暢理圓,囑其及早流通,以利有情。吾長兄擷公稱為集漢吳魏唐宋五種原譯之大成,為古今盡美盡善之本。極樂庵華嚴講座律宗大德慈舟法師,曾親為科判,並以此本在濟南淨居寺講演,聽眾歡贊,盛況空前。青島湛山寺印經處,亦曾印行多部。汝欲弘法壽親,曷若廣印此經?況經之所在,即法之所在;法之所在,即我佛光明所在也。本經有云:『佛所行處,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民無冤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回憶八九年來,汝兄弟姊妹衛國抗戰,各居一方,今幸國土重光,天倫聚首。蒿目時艱,流離失所者眾矣!安不忘危,忍以奢靡自壽乎?經名無量壽,壽莫大于是。宜印此經,以副吾志,且滿汝願。」念祖三世奉佛,善根深厚,欣承慈命,尤契本懷。乃取《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重印千部,以廣法施,可謂善母壽者矣!吾知聞此印經因緣而興起者,殆將踵接,由一版而再版三版,以至千萬版。印者無量,讀者無量,發心獲益者無量,而太夫人之功德福壽,亦與之俱無量矣!蓋此經為淨宗無上寶典,不但于苦樂欣厭、生佛感應之理,闡發盡致,而且于事理因果、顯密性相之義,賅括無遺;尤妙在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普遍流通,有移風易俗,矯正人心之效;受持讀誦,具消罪滅業,延福增壽之功。是以賢智之士,有志大乘者,莫不以先讀為幸也。行見佛光遍照,災障潛消;劫運早回,群生安樂,則太夫人之仁慈,與念祖之誠孝所推,豈有極哉!念祖篤信佛乘,志量遠大,受學蓮公以來,昕宵研討,益見精純。此次所印大經,復經蓮公手自補校,文義尤為周足。至于此經初印因緣,已見黃序;而會集義例梅序詳之。念祖昆仲為擷芸之甥,而念祖又愚之婿也。擷芸與蓮公為學佛老友,三十年來,津逮學海,聲光並茂,有南梅北夏之稱。蓮公會集此經,閱時數載。會有句云:「濁世無如念佛好,此生端為大經來。」亦可想見其志願精純矣!擷芸稱此經為第一善本,推蓮公為學佛友朋中第一人,愚與兩公又均為民元舊雨。此經蓮公會集之,擷芸詳序之,念祖印行之,而不慧亦幸得附驥其間,霑溉法益,因緣際會,良非偶然。謹略述此次印經緣起,願與持誦此經者,同為梅太夫人祝無量壽焉。
佛曆二千九百七十三年丙戌初冬,息園居士三台蕭方駿謹識於舊都壽山福海之居。時年七十有七。
敬跋三印大經會集本後      黃念祖
丙戌之冬,家慈梅太夫人壽辰,念祖敬承慈命,重印吾師蓮公夏老居士所會集之無量壽經千部,深願各地聞風興起,印者無量,讀者無量,發心獲益者無量,以廣法施而迴劫運。迺甫經逾月,而淨宗學會、儒佛同心學會,以暨崇儉素食會、萬國道德會、正誼學會等,諸方善信先後發心,續印此經達三千部,于以見人之好善,誰不如我。法不孤起,仗緣乃生。念祖所印千部,既有家母舅南昌梅公為之序,又有家岳丈三台蕭公為之跋,而此次發心續印,諸公咸欲念祖略敘梗概,用誌勝緣。雖自維淺陋,然於義不可以辭,謹就見聞感想所及,供養大眾,幸垂察焉。
愚聞蓮師之集成此經也,首蒙宗教俱徹之大德慧老法師,於佛前持經攝影,以資印證。繼有禪宗大德月溪法師力贊速印。復有密宗大德超一法師協助流通。更有律宗大德慈舟法師親為科判,並在濟開講,盛況空前;拈花寺亦曾開講全部。至於領眾課誦此經,則有極樂庵方丈妙禪老和尚;並請山東女子蓮社吳倩薌社長,在寺開講兩月。而長期以此自課者,則有悟妙法師、本覺法師,與比丘尼心常師。發願注解此經者,則有曾著蒙藏佛教史之妙舟法師。期以十年精力為此經疏鈔者,則有淨宗祖庭石壁山玄中寺方丈雪峰法師。妙雪兩師,與續可法師,均為大學畢業;妙續兩師,又均曾服務於軍政教育各界者也。而續公出家因緣,則半由此經。當其幼年,即於吾師信仰極深。中年發心學佛,吾師即以此經授之曰:佛法非同小緣,宜先熟此以培善根。乃未半月竟能背誦。吾師嘉其猛利,為講淨宗要旨,連夕達旦,凡四十日。隆冬風雪,爐火無溫,聽者講者俱忘寒疲。續公欲企淨業大成,未幾敝屣世榮,披剃圓具。現已宏法平津,群推其慧辯特出,皆此經有以啟之。
以上所述,均為目前出家大德,與此經有殊勝因緣者。至若唐宋以前,高僧名賢受持讚演,獲得靈感者,不可勝數。而現在居士中得益此經者,尤多可紀:有素不信佛,因睹此經善根頓發,遂率眷屬同受皈戒,最先課讀,最先成誦,最先印行二千部於十五年前者,故丕威將軍張公憲臣也。十年課誦此經,從未間斷,且在黃陽山閉關手寫數本施人,古稀高齡,健逾少壯,李西原老居士也。多年沉疴,百藥罔效,因拜誦此經宿疾頓瘳,正信既啟,判若兩人,發願盡未來際讀此宏此者,黃正明女士;踵而行之者,李明坤、梅葛明、錦明女士等也。乍讀此經歡喜讚歎,未幾即能背誦如流,從此皈向佛門,志修淨業者,張輔卿將軍也。發心手寫此經,預備將來影印者,則有蕭公方駿、郭公則澐、李君廣平。因誦持而堅正信,或為日課,或能背誦,或除宿障,或增善根,則有曲善堂、夏悟明、王述宗諸居士。雖向佛乘,未獲途轍,驟遇此經,如貧得寶,則有馮性圓諸女士。夙信淨土,自謂已窺堂奧,及讀此經,始愧往昔未得門徑;又聞吾師講解,乃知此法頓賅八教,圓攝五宗,廣大精深,令人歡嘆、愧奮於不能自已,則念祖與黃臚初中將、齊重九居士等也。至於讀誦此經,或著顯效,或獲密益,耳目所及,已難悉數。亦有乍信乍疑,隨人言轉,或熟視無睹,或期諸將來,此雖福緣未具,善根容有發時。若於原譯即未遍讀,會本更未詳參,妄逞瞽說,意存嫉妒,則竟是波旬眷屬,如來所謂可憐憫者。本經有云:「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又云:「惡驕懈怠及邪見,譬如盲人恆處暗。」於以見眾生機感各各不同,善根不可思議,業力亦不可思議,我佛已屢言之矣!念祖初獲此本,未遑措意,迨蒐集五種原譯,逐一披讀,始知此經非特為淨土群經之綱要,而且於世道隆污,國運興衰,有絕大關係。又檢三家節會之本,詳參互校,益恍然於吾師弘法救世之苦心,與會集此經之精慎,實非淺識寡學所能夢見。宜乎緇素大德,先後倡導、讚嘆,不謀而同也。
善乎沈善登居士(曾著報恩論,近代佛學界特出人物也。)之言曰:淨宗之妙,在不離佛法而行世世法而證佛法。此經備示依正莊嚴、修持位次而外,實如前跋所謂:苦樂忻厭、生佛感應之理,闡發盡致;顯密性相、事理因果之義,賅括無遺,是以志向大乘者在所必讀,有心救世者在所必宏也。慨自世風日下,人心陷溺,同業共感,劫運空前,群感切膚,咸思挽救。然而劫由業成,業由心造,欲迴劫運,須正人心。世風未轉,劫運 難迴,苦因不拔,苦果難出。本經菩薩修持以下,直至三十七品,剴切指示濁世致苦之由,與出苦之方,深悲極慈,重重誨勉。其間歷敘眾生以三毒五惡之業,招輾轉痛燒之報,儼然為今日災劫寫照。欲令眾生觀果知因,洗心易行,改往修來,離苦得樂。若僅知持名,不明綱宗,即昧往生正因,難收感應效果。是以本經於禮佛現光之前,又復偈示:「佛所行處,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以上十三句經文)蓋法不異佛,佛不離法,此經誦持處,即佛光照攝處。更有如前跋所云:果能受持讀誦,必獲開慧滅業、延壽增福之效;普遍流通,實有移風易俗、矯正人心之功。是以前清開國,特重此經。宮庭課誦,著為定例。故得人知自戒,上下相安。迨乎末葉輟誦,綱紀日紊,而清社亦顛覆隨之矣。會疏有云:此經乃七難消滅之真言,天下太平之秘訣。實為確論,非讆言也。
猶憶日寇鴟張,國都播遷,林故主席禮請海內唯一耆德虛雲老法師,主持法會。念祖服務後方,幸獲皈依。老法師諄諄誥誡吾人,亦以挽劫修道,自他俱利,莫如潛心淨業。當代龍象太虛大師,提倡建設人間淨土,亦曾詳引此經文句。與夫蓮師會集此本之深心,示現雖異,而悲願無殊。由是觀之,無論挽劫修道,與建設人間淨土,莫不以此為根本階梯,可斷言矣。此經多印一部,持誦多增一人,即減少一分業力,挽回一分世運。所望弘法長德,憂世賢達,合力提倡,普遍推行。庶使此照真達俗、事理雙融之契經,凡聖齊攝、性修不二之寶典,光明遍照,佛日常輝,則其潛消災禍,扶翌倫紀,效力之偉將有非言可喻者。治本之圖莫善於此,救時之要亦莫先於此。耆碩俊彥所見皆同,幸勿等閑視之也。
更有進者,如來懸記,此經獨留。值斯經者,皆可得度。報恩論云:「人道一日不壞,則此經一日不壞。」又謂此乃佛說一切經中真實、圓頓、了義,反乎此者即皆魔說。可謂大聲疾呼懇切極矣。竊意當來獨留者,必為此本無疑,因其備具諸譯之長故。又復當知,彌勒菩薩即受此經於佛,且曾發願,於刀兵劫中擁護眾生(見悲華經)。凡於此經受持宏揚者,即為福德無邊彌勒菩薩之所擁護。然必肯讀肯弘,方能與菩薩本願相應。因此菩薩受佛重誨,於此經典作大守護故。至於會集緣起,及其重要意義,具詳梅黃兩序,暨大經合讚中。威遠黃君,為吾師入室弟子,梅公則與吾師同遊佛海,幾四十年。南梅北夏,有若岱華並峙。相知既深,所言尤確,詳閱兩序,再讀本經, 更易瞭然。固無待念祖複述。仍將大經合讚節印於後,深研熟味,獲益無窮。切望讀者加之意焉。
丙戌嘉平佛成道日弟子江陵黃念祖敬跋
(弟子眾等)敬以印經功德,迴施法界一切有情,此經所在咸蒙慈光,夙現冤親,同獲解脫,凡有受持讀誦印寫流通,罪障消除,福慧增長,並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民無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共登覺岸,圓證菩提。十方善信,咸同此願。
三、大經合贊
欲修淨業者必讀此經,因其為淨宗諸經綱要故;非讀不能深入故,讀之能得總持故。已修淨業者,不可不讀此經,因其於世出世間因果、苦樂,詳賅無遺故;非熟讀不能堅正信故;又於極樂依正修持法式,非讀此不易明了故。
習禪者須讀此經,因此法門即無上深妙禪故;彌陀即自性故,淨土即惟心故;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故;又即淨即禪故,淨外無禪故;不信淨土即不信禪故,亦即不信自心故。
學密者須讀此經,因自經首上師說法,入灌頂階,受菩提記,以迄道場莊嚴,本尊放光,全部具足四種曼陀羅故。又密嚴不離極樂故。
宗賢首者不可不讀此經,因諸大菩薩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處處導歸極樂故;純顯理事無礙故;又即小本《華嚴》故;極樂即華藏故。
宗天臺者不可不讀此經,因隨文虔誦,止觀已具,不歷次第,自在圓頓門中故;即境即心故,會三歸一故;又即《法華》所謂「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故。
宗法相者不可不讀此經,因極樂依正即法相故;信願持名是唯識故;由願生而悟無生,由依他而證圓實故;入有得空,轉識成智故。
已持小本者再讀此經,頓覺心地開朗;讀此經再持小本,更見簡妙精切。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故。
讀《觀經》者再讀此經,益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因其於出世三福闡發更詳故。又日觀、水觀乃至寶樹、菩薩佛觀,較之《觀經》簡要易修故。
未信佛者不可不讀此經,以此經能起正信故;因緣願力出生善根故;一染識田永為道種故;能讀此經,即不信佛亦不失為善人故。
喜文字者不可不讀此經,因此經皆漢魏唐宋原文,雅潔簡練故;熟讀能悟作文方法故;能使文境高妙故;又由文字般若以起觀照,能達實相故。
向大乘者必讀此經,因經中云:如說修行,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是人已曾值過去佛,受菩提記,無量億菩薩,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故;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故。
學儒者不可不讀此經,因一向專念,即是誠意正心故;發菩提心,方能明德親民故;同生極樂,方可謂之止於至善故;舉凡《易》之寂感,《書》之精一,《禮》之毋不敬,《詩》之思勿邪,皆在此經之內故。
無論治軍、從政、求學、經商,皆不可不讀此經,因其能對治貪瞋癡故;消業去習故;增福開慧故;能矯正人心移風易俗故;能消災化劫,使國運昌隆,世界平安故;是即無盡寶藏故。
無論僧俗男女,皆不可不讀此經,因其普被三根故;能治眾病故;拔苦與樂故;是破暗之明燈,業海之慈航故;實一乘之了義,萬善之總門故;是以十方諸佛同讚故。
四、蓮翁恩師八秩壽讚            黃念祖
(先師夏蓮老八秩壽辰,作此頌讚。原稿毀於文革浩劫,時逾廿載,腦中僅得十分之八七。茲因註先師匯集之《無量壽經》,彌感夫子宮室之美,故補綴成篇,附錄卷末。)
猗與恩師 大善知識 乘願再來 示生塵世 圓解圓修 智慧猛利
宗通說通 圓融一昧 金剛正眼 爍破大千 續佛慧命 繼祖心傳
從顯入密 攝禪歸淨 萬流入海 一心淨信 一句彌陀 即深妙禪
淨念相繼 直透玄關 知恩報恩 宏法利生 掩關津門 專究大經
無量壽經 淨宗寶幢 苦無善本 塵封大藏 老婆心切 匯集五經
廣攝眾妙 究竟一乘 暢佛本懷 為世明燈 三載功圓 群稱善本
當來經滅 獨留是經 流傳末後 必此會本 衣珠出塵 諸佛歡喜
龍天慶讚 天花如雨 德風廣被 名稱普聞 大眾欽仰 趨拜師門
宮牆九仞 妙德難思 慕名者眾 知音者希 知音傳實 慕名傳虛
隨人喝彩 矮子看戲 終日相逢 終日不見 身在廬山 不識真面
雖不識面 已在山中 聞風睹影 萬福攸同 師洒甘露 普潤三根
開我茅塞 出我迷津 眼翳頓消 大事初明 得休歇處 慶快生平
師壽八秩 慶喜讚歎 請師住世 作人天眼 惡海騰波 唯賴慈航
願我導師 長壽無疆
甲子初秋乘恩弟子黃念祖追憶於北京蓮舍
五、註經偶頌            黃念祖
壬戌秋深,註經之暇,因見木葉飄零,驀地觸著雲門之體露金風,臨濟之佛法無多子,大梅之即此物非他物等公案,枕上口占,偶成四偈。

塵緣何所戀    掩門註大經    立論唯依聖    得旨在忘情
粗明淨法妙    彌感佛恩深    註得虛空破    甘露雨傾盆

渾然忘老病    誓死報慈恩    隨緣傳佛語    即事顯禪心
蓮花不著水    金針可度人(註一)    破顏微自笑    放手扯葛藤(註二)
(註一)宗門常云「鴛鴦綉出憑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今反其意。
(註二)禪家凡見人說事枝蔓不徑捷者,謂之扯葛藤。

誰知六字明    即是一味禪    立斷與頓超(註三)    一念本來圓
已在含元殿    何更問長安    曹山真知有    不詢五十三(註四)
(註三)立斷與頓超,乃密宗紅白教大圓滿法中無上之法。
(註四)曹山乃曹洞宗二祖,有句曰:「何必南詢五十三」。五十三指善財五十三參。
㈣
木葉脫落盡    金風露樹身    的的祖師意    切切老婆心
佛法無多子    知音有幾人    試聽無生曲    窗外鼯鼠聲(註五)
(註五)大梅臨終聞鼯鼠聲。乃示徒曰:「即此物,非他物,汝等眾人,善自護持。」
六、本解常引經論目錄
甲 經典  一、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二、阿彌陀過度人道經
三、無量壽經
四、無量壽如來會
五、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六、觀無量壽經
七、大阿彌陀經(王會本)
八、摩訶阿彌陀經(魏會本)
九、阿彌陀經
十、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十一、阿彌陀經秦唐兩譯會本
十二、觀佛三昧經
十三、後出阿彌陀佛偈經
十四、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十五、往生經
十六、文殊說般若經
十七、般舟三昧經
十八、大寶積經
十九、隨願往生經
廿、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
廿一、大般若經
廿二、晉譯華嚴經
廿三、唐譯華嚴經
廿四、法華經
廿五、首楞嚴經
廿六、金剛經
廿七、圓覺經
廿八、大毘盧遮那經
廿九、楞伽經
卅、涅槃經
卅一、思益經
卅二、大集經
卅三、梵網經
卅四、藥師經
卅五、淨名經
卅六、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
卅七、密跡金剛力士經
卅八、心地觀經
卅九、悲華經
四十、仁王般若經
四一、占察經
四二、瓔珞經
四三、稱讚大乘經
四四、心經
四五、大悲心陀羅尼經
四六、勝天王般若經
四七、罪福報應經
四八、優婆塞戒經
四九、訶欲經
五十、遺教經
五一、四十二章經
五二、大乘密嚴經
五三、普超三昧經
五四、金剛頂經
五五、聖無動尊大威怒王陀羅尼經
五六、七佛神咒經
五七、陀羅尼集經
五八、法滅盡經
五九、大法炬陀羅尼經
六十、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陀羅尼經
六一、尊勝陀羅尼經
六二、蓮花生大士應化因緣經
六三、佛地經
六四、守護國界主經
六五、如來不思議境界經
六六、入佛境界經
六七、報恩經
六八、四阿含、增一阿含、長阿含經
六九、金剛華經
七十、勝思維梵王經
七一、佛名經
七二、月燈三昧經
七三、入如來智德不思議經
七四、菩薩本生經
七五、寶雲經
七六、華首經
七七、正法念經
七八、菩薩處胎經
七九、法華三昧觀經
八十、造像功德經
八一、目連所問經
八二、六波羅蜜多經
八三、施燈功德經  等等
乙      論著
一、往生論
二、大乘起信論
三、大智度論
四、大日經疏
五、法華嘉祥疏
六、法華科註
七、法華文句
八、法華遊意
九、法華論
十、無量壽經義疏(淨影疏)
十一、無量壽經義疏(嘉祥疏)
十二、法華玄贊
十三、法華義疏
十四、摩訶阿彌陀經衷論
十五、報恩論
十六、無量壽經起信論
十七、無量壽經箋註
十八、彌陀疏鈔
十九、彌陀要解
廿、彌陀圓中鈔
廿一、往生論註
廿二、龍舒淨土文
廿三、觀經四帖疏
廿四、安樂集
廿五、宗鏡錄
廿六、心賦注
廿七、萬善同歸集
廿八、彌陀通贊
廿九、梵室偶談
卅、觀經約論
卅一、十疑論
卅二、行卷偈
卅三、成唯識論
卅四、唯識述記
卅五、成實論
卅六、俱舍論
卅七、俱舍玄義
卅八、俱舍光記
卅九、起信論義記
四十、華嚴探玄記
四一、華嚴大疏鈔
四二、華嚴合論
四三、華嚴演義鈔
四四、華嚴玄談
四五、涅槃經疏
四六、金剛經破空論
四七、圓覺經大疏
四八、圓覺經集注
四九、圓覺經略疏
五十、菩提心論
五一、菩提心義
五二、大乘義章
五三、五教章
五四、四教儀
五五、佛地論
五六、仁王經疏
五七、仁王良賁疏
五八、仁王經青龍疏
五九、仁王經合疏
六十、十二門論
六一、金光明經文句
六二、維摩經天台疏
六三、維摩經肇註
六四、維摩經慧遠疏
六五、百論
六六、毘婆沙論
六七、阿彌陀秘釋
六八、東密阿字觀
六九、秘藏記
七十、五秘薩訣
七一、胎藏界鬘陀羅鈔
七二、秘藏記鈔
七三、勝鬘寶窟
七四、教行信證
七五、心經略疏
七六、香象心經疏
七七、賢首心經略疏
七八、楞嚴長水疏
七九、心王銘
八十、心燈錄
八一、信心銘
八二、上生經慈恩疏
八三、法住記
八四、止觀輔行記
八五、攝大乘論釋
八六、法事贊
八七、事贊
八八、禮讚
八九、曇鸞讚阿彌陀佛偈
九十、曇鸞略論
九一、勸心往生論
九二、瑜伽論
九三、大寶積經論
九四、西域記
九五、淨修捷要
九六、佛祖統記
九七、釋迦譜
九八、原人論
九九、往生要集
一○○、本源清淨大圓鏡
一○一、大明三藏法數
等等
丙  外國淨宗大德註疏
一、無量壽經甄解(日本道隱師)
二、無量壽經會疏(日本峻諦師)
三、無量壽經合贊(日本觀徹師)
四、日本黑谷《大經釋》
五、日《禿鈔》
六、無量壽經鈔(日本望西師)
七、無量壽經宗要(新羅元曉師)
八、遊心安樂道(新羅元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