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不团结能处理吗: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著名《易》学家、孔学家、历史文献学家金景芳教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2:25:25
时间:2006-12-04 提交者:吉大新闻 撰稿人:宣传部 浏览次数: 688【评论(0)我要评论】
【字体大小:小中大】【背景颜色:
金景芳教授,字晓邨,辽宁义县人,1902年6月3日出生。1923年毕业于辽宁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曾当过家庭教师,小学、初中教员。1929年任通辽县教育局长。1931年调往辽宁省教育厅,任第二科第一股股长兼第四科第二股股长。“九一八”事变后,先生只身逃亡关内,辗转于北京、陕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四川等地。1938年春,到流亡于豫鄂两省交界处的东北中学任教。不久即随该校流迁于湖南邵阳,又经贵州转移到四川自流井等地。1940年9月,入四川乐山复性书院学习,师事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1941年年底,到流亡于四川三台的东北大学工作,先后任文书组主任、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全国解放后,在东北文物管理处任研究员,不久调任东北图书馆研究员兼研究组组长。1954年1月,到东北人民大学原吉林大学前身 工作。先后任历史系教授,图书馆馆长,校工会主席,历史系主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古籍研究所教授、顾问,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孔子基金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东方易学研究院顾问、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吉林省史学会顾问、吉林省周易学会顾问。
金景芳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易》学专家。1939年撰写成《易通》一书,这是最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研究《周易》的著作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到吉林大学后他陆续发表了《易论》《说易》《关于〈周易〉的作者问题》等易学论文20余篇,出版《学易四种》《周易讲座》《周易全解》《〈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等4种易学著作。在海内外易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被称为“金派”。
金景芳教授还是著名的孔学研究专家。他的《孔子新传》及相关论文2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特别强调,在孔子研究中,应当把孔学与儒学严格区别开来,而不应把两者混为一谈。
金景芳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方面的建树主要有四点:其一,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上创立了秦统一封建说;其二,提出了由原始社会发展到文明社会有较长的过度时期的理论;其三,对中国古代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提出了新的科学论断。指出夏商周时代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是等级制阶级和各等级之间的斗争;其四,用马克思“两种生产”的理论来解释宗法问题,认为宗法是在阶级关系充分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统治者对血缘关系加以改造、限制和利用,使之为维护君权服务的一种制度。从而廓清了史学界在这一问题上长期流行的错误观点。
对古代思想文化的研究,也是金景芳教授的专长。他关于中国古代思想渊源、关于西周在哲学上的两大贡献、关于商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说、关于经学与史学的关系等方面的论述,在学术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金景芳教授是著名的历史文献学家,共出版研究、考辨古代典籍的著作6种,文章近30篇。这些作品往往新意迭出,发前人所未发,充分显示了他在古籍研究、考辨方面的深厚功力和卓越贡献。
金景芳教授从教近80年,亲聆他教诲的学生多达数千人,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等有用人才。他毕生潜心学问,共出版学术著作1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学术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崇高的道德理念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境界铸就了一代学术大师的风范,为后学者树立了楷模。
金景芳教授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主张读书做学问要善于独立思考,坚持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从不依草附木,随波逐流,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向权威挑战,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古籍所 吕文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