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轮安装:侯一民:两次设计人民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1:14:47

    侯一民,擅长油画、国画、版画、漫画等,被媒体冠以“画坛全才”称号。他的多幅画作已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展(藏)品。

    五元券被评为“世界纸币精品”

    1930年8月,侯一民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河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6年9月,侯一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著名绘画大师徐悲鸿刚刚接管的国立北平艺专。新中国成立后,北平艺专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侯一民留校任教。

    1955年,为了打破人民币生产依赖苏联的尴尬局面,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由中国人自己来设计、绘制和印刷新中国的第三套人民币。侯一民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当红画家被吸收进了设计小组。

    为了画好方寸之间的风景和人物,侯一民深入工农业生产一线进行大量写生:画二角券上的长江大桥时,在武汉蛇山上坐了整整一天;画一元券上的女拖拉机手时,为了寻找一个最佳的角度,在天津一个国有农场对着一辆捷克造拖拉机描了两天两夜;画五元券上的炼钢工人时,在辽宁抚顺一个露天煤矿摸爬滚打了无数个来回;画十元券上的工农兵代表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门前眼疾手快地抓画了一拨又一拨的人……

    设计完成后,一角券正面的“干部参加劳动”象征文化教育新变革;二角券正面的“武汉长江大桥”象征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五角券正面的“纺织厂”象征发展轻工业。一元券正面的“女拖拉机手”象征以农业为基础;二元券正面的“车床工人”象征以工业为主导;五元券正面的“炼钢工人”象征工业以钢为纲;十元券正面的“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象征人民参政议政。

    在这其中,尤以五元券正面的“炼钢工人”为最妙:炼钢工人倾斜的姿势,给人以动感;手握长长的钢钎,钢钎的尖上竟是通红一点,一下子让人感到热浪扑面,钢水火红。

    1962年4月20日,新中国历史上首套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绘制的人民币开始发行,此后在市场上流通了整整38年。与之相伴的是,带有炼钢工人图案的五元券,在一次国际钞票界的评比中,被评为“世界纸币精品”。

    第二次设计人民币:深入大西南

    设计人民币是“不留名”的。唯一让他难以接受的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自己却因绘制了人民币被定性为“伸向人民币印制系统的黑手”。但即便饱受折磨和批斗,在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年,中央决定发行第四套人民币时,面对中国人民银行的邀约,他想也没想就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对于这一套人民币的设计,中国人民银行给出了一个整体设计思路:“避开像前三套人民币那样全是工人、农民、牧民的形象,着力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设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侯一民不愧是画界高手,旋即提出了“第四套人民币要着重突出民族大团结”的主题。

    侯一民在大西南考察了3年之久。为了设计各种民族形象和装饰纹样,他的足迹踏遍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1982年,侯一民回到北京,短短数月即完成了第四套人民币的主景设计:一角是高山族、满族;二角是布依族、朝鲜族;五角是苗族、壮族;一元是侗族、瑶族;二元是维吾尔族、彝族;五元是藏族、回族;十元是蒙古族、汉族。

    1985年5月,在设计五十元券时,侯一民画了戴着眼镜的知识分子,是为了体现20世纪80年代末国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意义。在设计一百元券时,侯一民冥思苦想而找不到突破口。国庆节时,侯一民上街溜达,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一字长蛇样的游行队伍正簇拥着四辆彩车迎面而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老一辈领导人的画像一字排开,心里顿时有了主意:“哎,把四位领袖的头像放到一百元券上不就很好吗?”于是,毛、周、刘、朱四位领袖的头像图案就这样上了百元大钞。

    (《名人传记》2011年第7期 姜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