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导弹方队照片:河蚌多糖资料综述d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8:07:07

河蚌多糖资料综述

 

河蚌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是有着特殊开发价值的生物。为了能使河蚌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不仅要了解有关河蚌的一般情况,更应该了解河蚌的特点,它的特殊之处。只有这样,对河蚌的应用、开发才不至于盲目。

河蚌的结构、成分乃至于它在淡水中的生活习性都有其特殊之处。

河蚌的蚌肉、珍珠层粉以及珍珠,所以能在医疗、保健、美容中能发挥出许多重要的作用,就是因为其中含有很多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例如在这些物质中主要有牛磺酸、河蚌多糖、甲壳质、精氨酸、维生素A、B1、B2等。

现在有必要将有关河蚌的资料加以整理,使之对河蚌,对它的结构、成分、特性等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河蚌多糖

河蚌的营养价值及许多生物活性都与河蚌多糖有关。

1、         研究动物多糖的重要意义

动物多糖有着许多非常重要的生物活性,例如抗肿瘤、抗辐射提高免疫力;抗凝、抗血栓;降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抗炎、抗疲劳等。动物多糖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许多重要应用,例如在医药用品、功能保健用品、美容护肤用品以及防腐、保湿、脱酸等等方面。

当目前一些疑难病症(癌症、艾滋病、各种免疫性疾病、放射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等)不断增长,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重要因素,而人类又面临着有效药物的缺乏与不足的情况下,使得人们对具有许多生物活性的动物多糖增加了期望与信心。此外,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返回自然”的愿望也日趋强烈,从而使得天然药物备受关注。因此在动物多糖有可能成为崭新类型药物或保健品等新资源的情况下,使得对动物多糖的研究成为当今的热点。

动物多糖包括有

糖原(主要分布在动物的肝脏与肌肉中,作为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甲壳素(自然界唯一带正电荷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存在于甲壳动物外壳及某些细菌、真菌和藻类的细胞壁中);

酸性粘多糖(又称为氨基多糖或糖胺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因来源、结构的不同,又分为肝素、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硫酸角质素等)。

 

2、河蚌多糖.

河蚌多糖(或贝类多糖)分布在蚌肉与蚌泪当中。河蚌多糖属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葡萄糖、半乳葡萄糖、氨基葡萄糖、葡萄糖醛酸组成,其中约15%即为透明质酸。   河蚌多糖可防治肿瘤、治疗眩晕、盗汗、高血压、慢性肝炎、抗凝血、降血脂、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药理作用。

由于河蚌多糖与透明质酸一样,都属于酸性粘多糖,且有相当比例的成分就是透明质酸,所以河蚌多糖与透明质酸有非常多的相似功能与性质,例如

其水溶液呈粘弹性;

可保护、润滑细胞,可保护机体免受机械性破坏和病原体的侵害;

可防止人体皮肤失水、起皱、失去弹性;

可改善人体表皮的新陈代谢、抗氧化、减缓组织衰老;

能加快恢复受损的皮肤组织,提高创面愈合的再生能力、减少疤痕;

消炎、抑菌、止痛;

增强免疫力、抑制癌细胞扩散等。

1、         河蚌(贝类)多糖的突出功效与应用

与其它动物多糖相比,尽管对河蚌多糖的研究开展的较晚,但是通过近十多年的研究,发现河蚌多糖有许多突出的功效,例如

1、具有润滑、防皱等功效。近年日本利用这些特性,开发出含河蚌多糖的美容护肤品;

2、具有保护细胞、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等作用。这一特性对于伤口不易愈合的病患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3、具有特殊的止痛效果。近年来我国利用河蚌多糖的止痛特性开发出用于治疗癌痛、关节痛的药物;新西兰开发出缓解关节痛的口服保健品(Good  Health)等;

4、具有抗病毒作用 。贝类多糖大多是多聚阴离子,带有负电荷,能与病毒外膜糖蛋白上带有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且在结构上与细胞表面糖胺聚糖相类似,可以受体竞争抑制方式阻止病毒与寄主细胞结合;同时它又有许多细胞表面分子的模拟配体,能够直接与细胞结合,阻碍病毒的吸附。

动物实验表明,贻贝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流感病毒活性,可以使致死剂量感染的小鼠死亡率降低50%~60%,并对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病理改变有明显抑制作用。文蛤多糖能阻碍HIV对T细胞的粘附和融合从而发挥抗HIV 活性。 蜗牛多糖同样具有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生物学功能。

5、 增强机体免疫作用。贝类多糖能激活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系统,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大量研究表明多糖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免疫途径实现的(这也是目前河蚌多糖研究的热点)。   多糖有时被称为巨噬细胞活化剂,能激活巨噬细胞从而加强机体抵御各种感染和抗肿瘤的作用。多糖对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CTX)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有双向调节功能,对受CTX抑制的 DTH反应有上调作用;而对大剂量CTX所致过高的DTH反应有下调作用,均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多数文献表明,动物多糖对免疫所起到的多为免疫增强作用,对于免疫抑制、免疫调节则少有研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