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泊车怎么用: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8 19:48:41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精神,为提升我区茶产业发展水平,振兴六枝茶叶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加工和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为重点,优化茶叶生产布局,调整茶树品种结构,改造中低产茶园,发展无公害茶叶基地,开发特色茶叶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推进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二、发展思路及目标发展思路:立足生态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优质绿茶(富硒茶)为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壮大一批茶叶龙头企业,打造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茶叶品牌;以农户为主体,以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为突破口,加快茶叶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建设进程;加强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茶叶中介组织,提高生态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区茶园面积发展到5.61万亩,实现年产值2亿元以上。其中:2008年-2012年新建无公害无性系良种茶园1.88万亩;2013-2020年续建3.12万亩。把茶产业建成我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和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三、工作重点㈠强化茶园基地建设,向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迈进1、加快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连片、专业化发展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至2012年底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88万亩,其中:龙场、大用、郎岱、新场、岩脚、木岗6个乡镇每年新建500亩以上;洒志、新窑、中寨、落别、折溪、陇脚6个乡每年新建200亩以上。允许并鼓励事业单位干部和科技人员采取承包、租赁等方式新建茶园。鼓励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大户、茶农通过联营、合作、租赁等形式,利用荒山、荒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连片开发,规模发展,调整种植结构,提高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2、建立茶树良种繁育体系。按照统一建立良繁基地、统一生产标准、统一组织供应的要求,完善茶苗良繁体系,着力抓好以无性系福鼎大白、龙井43、迎霜、乌井早等为主的良种苗木的繁育,确保无性系良种茶苗供应。每年建设茶树良种繁育苗圃100亩,由特区茶叶公司或境内茶叶企业承担建设,财政给予一定补贴扶持。3、着力改造低产茶园。到2010年底,完成2880亩低产茶园改造任务。采取改树、改土、改园、改管理方式“四改”措施,对立地条件好的低产低效茶园,培养树冠,扩大采摘面,提高茶园亩效益。对劣种茶园进行改种换植,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4、建立生态茶园示范基地。涉茶乡镇要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村,通过无性系良种良法栽培技术、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采剪等一系列技术集成,建成茶园生产示范基地。重点在龙场、新窑、大用、木岗、郎岱、洒志、新场等7个乡镇每年建设100亩以上的高标准规范化高效茶园,形成富硒优质绿茶、高档名优绿茶及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建成一批茶叶生产专业村、专业乡镇。5、推进茶园规模化经营。采用“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标准生产”或“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模式发展茶产业,实行集中连片开发。以乡或村统一规划,将分散经营茶园相对集中,按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模式,反租倒包给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或经纪人进行规模经营。㈡加强生产加工管理,提升茶叶品质1、切实抓好源头控制。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有关茶叶生产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控制、规范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建立健全投入品使用登记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确保茶叶生产无公害。对茶园基地水质、土壤、大气进行监测,确保原产地质量,对茶青、茶叶成品进行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2、加强茶叶加工管理。一是要加快初制茶厂优化改造。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启动以初制厂为重点的茶厂优化改造工程。支持规模大、基础好的茶叶企业积极引进和利用先进设备、技术,改造不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生产加工设备和工艺,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水平。引导或鼓励境内企业到2010年底建设年产900吨绿茶精制加工厂1座,财政给予一定贷款贴息扶持。二是要实行标准化、清洁化加工。农业部门要牵头制订我区茶叶的加工工艺流程、质量管理规范和卫生制度,优化组合茶叶检测资源,建立健全茶叶质量检测体系。三是加强监督,严加管理。对精制厂,要求建立收购档案,严把收购关,杜绝掺假使假问题茶。对初制加工厂,有关部门要做好茶叶质量安全宣传和监督,要求企业规范加工,严禁掺杂使假,对发现问题的要公开曝光并严加处罚。3、抓好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认证,增强茶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部门的联姻,研发各种功能的茶饮料和有机绿色的茶食品等茶叶深加工产品,以此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茶叶生产向集约型、深加工转化增值方向发展。㈢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1、抓好品牌宣传推介。组织举办大型茶叶展销宣传推介活动,为企业搭建更多、更好的宣传展示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全国有影响的茶节、茶展及省级以上茶叶评比活动,扩大六枝富硒茶知名度,做大强势品牌。2、注重发展茶叶名优品牌。开展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活动,打造强势品牌。着力打造我区已荣获“六盘水市知名商标”、“中国营养健康十佳倡导名牌”称号的“乌蒙”牌天然富硒茶系列产品,让“乌蒙”牌富硒茶走出六枝,走向全国,发挥品牌的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做强做大茶产业。3、加强茶叶品牌管理。制定茶叶品牌管理制度,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通过引导茶叶企业组建茶叶产销联合体,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技术标准,共同开发统一品牌系列产品,拓展市场营销网络,引导一般茶叶品牌向名优品牌集中,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㈣培育龙头企业,增加发挥带动能力1、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对特区茶叶公司的扶持力度,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区内茶叶企业采用重组、兼并、入股等形式,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生产,壮大企业实力,到2012年底形成2—3个在全省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茶叶生产龙头企业,拉动我区茶产业发展。2、抓好产业集群建设。鼓励龙头企业进驻工业园区,发挥聚集效应。在土地征用、资金支付、税收减免、服务项目上给予优惠,为茶产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逐步建立和完善生产加工基地,形成产业集群。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的投入,走企业联合、资本运作、股份制的路子。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鼓励龙头企业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快现代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茶产品科技含量,大力开发多元化茶叶深加工产品,形成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促进茶叶生产向集约型、深加工转化增值方向发展,提高茶业综合经济效益。4、加强市场网络建设。加强茶叶批发、茶青交易市场建设,培育市场销售网点,完善市场营销体系。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开设直销店,派驻外销员,到超市、大卖场和茶叶专卖店等设立专柜,发展连锁经营、直供直销、代理配送和网上交易,扩大茶叶销售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四、保障措施㈠加强组织领导。特区党委、政府把茶产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程,在计划安排、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统筹考虑,优先安排。建立茶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加快产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协调各部门支持茶产业发展。各涉茶乡镇要成立组织机构,抓紧编制本乡镇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制定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与相关配套方法。㈡加大资金投入。特区财政要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对茶叶基地、苗圃和老茶园改造等给予补贴。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捆绑农业、扶贫、林业、国土、交通、旅游、水利等项目资金用于发展茶产业。通过政策导向和政府资金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入茶叶产业,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农户自筹的茶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同时,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要积极筹措资金,充分调动广大茶农和企业的积极性,增加茶叶产业投入。㈢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要求,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科技人员、农村能人创办或领办各类茶叶合作组织,建立健全茶叶合作组织内部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强化技术、信息、物质、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提升带动能力和自身发展能力,真正成为上连市场和龙头企业,下连基地和农户,带领茶农闯市场、增效益的纽带和桥梁。㈣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特区发改、财政、经贸、农业、乡企、信合联社等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提供资金扶持,监督、保障资金合理、正常运转;林业部门要把茶产业发展纳入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统一规划安排;工商、质监等部门要加强茶叶市场和生产加工环节的管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茶叶产品,保护消费者和茶叶企业的合法权益;农业部门要具体抓好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工作;国土部门对生产加工企业建茶叶加工厂项目用地要优先审批;水利部门要优先扶持茶叶基地水利设施建设;农机部门要将茶叶生产、加工机械纳入农机补贴目录。㈤加强督查检查。将茶产业发展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鞭策后进。特区党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中共六枝特区委员会
                              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二○○九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