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唱的老歌2010-2012:你好,艳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4:44:11
徐城北
《 人民日报 》( 2011年12月01日   24 版)

“寻源问道”演出现场。
陈 雄摄
首都剧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神圣殿堂,近日却演出了戏曲,裴艳玲在此举办戏曲专场:昆曲、河北梆子与京剧。大幕拉开,裴艳玲只穿了一身练功服,就从上场桌背后走到台前。她走到台口:“我是裴艳玲。”随即一阵彩声,彩声与掌声是不一样的。
舞台左侧摆了一张刀枪架子,搁置了大枪、乾坤圈等少数物件。京剧中零用物件是很多的,但为什么减少到这个样子?肯定是少时她表演时要用的。“跟包”师傅一边给她“扮上”,她一边解释说:“戏曲演员身上东西很少,每增加一样,在台上就要有它的作用。”果然,她依靠这物件的辅助,把所扮演的人物演得风生水起。
她的演出就从若干不上装的片段开始。每次演完,她都适时而止,不肯“多给”。戏曲就是这样,一是一,二是二,最初让观众看见的就是少,但举一反三,让你联想得很多。她下意识中回忆了童年的穷苦生活:“没有戏曲,就没有农村小女孩的今天……”她把练功与做人结合到了一起,难得。
她是个严格走正路的演员,从来“不多给”。“多给”的目的是招徕掌声,反而造成对你“廉价”的印象。她的目标是恰到好处,如果您今天看得还不过瘾,那么补救的办法,就是“明日请早”,马连良就曾说过这样的话。凡是大名角,都是这样的。
戏曲讲究一专多能。你唱老生,如果再多懂些其他行当,就算多能了。裴艳玲可好,一晚上展示了三个剧种,这可不容易。现在,也有许多年轻人走这条路:在把原剧种演出不错后,再演其他剧种的唱段,就能博取“多能”的美名。裴艳玲不是这样,她学了三个剧种中的经典剧目,是学唱全剧,然后把其中的精华唱段拿出来,最后合并成自己的一个节目。
裴艳玲首先唱了昆曲中的四首“新水令”,便装扮演,千变万化,美不胜收。“新水令”有固定的格式,但用在不同的剧情中,其舞台表现则千差万别。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新观众往往先看唱词是什么意思,一旦觉得没“意思”,这个曲子立刻被否决。大约就是这原因,戏曲中的好东西被遗弃的数不胜数。
随后是河北梆子。她来自河北,如果不演自己的梆子,那是说不过去的。但她实话实说,承认自己在梆子上下的力气最少。她给观众清唱了一段《南北和》,虽无伴奏,但也激越动人。中场休息后,有河北的其他演员演了一小段老戏《哭城》,一生一旦,将近一刻钟。我回想起上世纪60年代听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出的情形,也不是剧情有什么大起大落,但那种燕赵之风的演唱,就足以让人顶礼膜拜。那时河北梆子在北京还很有市场,与京戏、评戏并肩。
最后,是京剧部分:老戏《洪洋洞》,从“叹杨家”唱段开始,一直到全剧结束。我研究京剧史,知道这出戏在三四十年代红得发紫,是京剧老生的王牌剧目。裴艳玲上场依然是练功服。人物杨延昭临死之前的点点滴滴被裴艳玲刻画得都很到位。人的灵魂在死亡前百般挣扎,用声腔与做工表现出来,则能成为一种难以忘怀的美……我一直思索,裴艳玲为什么拿这出戏作为自己专场的大轴?或许因为今人往往只知“洪三段”,不知这出戏中的散板唱好了更是功夫。裴艳玲在台上唱着,我在台下跟随轻吟,幼年间学唱京剧的种种全都浮现眼前。
戏曲演员无不重视名望,问题这名望是什么样的名望,从何而来又向何而去。专场开幕前,舞台两侧曾打出两行字,上边一行是“寻源问道”,下边则是“裴艳玲”。这是她做人的宗旨。记得富连成总教习萧长华老先生曾这样教诲弟子:“好好学艺,将来好为祖师爷传道。”这说明当时萧老爷子心目中的“道”是明确的,而到了如今,她裴艳玲还在努力寻觅。这又为了什么?等寻来之后,还要仔细去“问”,她准备“问”什么?这四个字中的问题很大,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
文行至此,道一句“艳玲,你好!”祝贺你有了自己的坚守与坚持,愿百尺竿头,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