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复脉汤与糖尿病: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11:19:44

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山东省农业厅

二○○六年五月十七日

“十一五”时期将是我省实现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特编制《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一、“十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平凡的五年。这一时期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凸显出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判断,进一步确立了农业重中之重的地位,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方针,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扶持“三农”发展的重大政策,在“三农”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开放,克服了“非典”、禽流感、严重旱涝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预计“十五”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除粮食、禽蛋外可以超额完成。

(一)农业农村经济总量稳定增长。2005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可达1927.6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目标的121.8%,年递增8.2%。其中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粮食总产达到3917.4万吨,完成计划的97.9%;棉花总产84.6万吨,完成130%;油料总产363.9万吨,完成113.7%;水果产量1201.5万吨,完成120%;蔬菜产量8607万吨,完成108%。肉、蛋、奶产量分别可达736.9万吨、441.8万吨、221万吨,完成86.7%、88.3%和130%。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3930.6元,年均增长8.1%,完成计划的110.7%。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增长质量提高,从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达到56%。

(二)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1997年以来,我省粮食播种面积、总产连年下滑,到2002年粮食总产由1996年的4330万吨降至3290万吨。针对这一问题,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确保基本农田800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粮食总产700亿斤三条底线不动摇,要求各级认真落实减免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政策,加大了农业中低产田改造、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千方百计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坚决遏止粮食生产下滑的不利局面。从2003年开始连续三年实现了面积、单产、总产、效益持续增长的可喜局面。

(三)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的进展。“十五”以来,我省从实际出发,积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园艺大省、畜牧大省和食品工业大省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山东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农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种植业通过大力发展瓜菜、果品、花卉、食用菌、中药材、牧草等高效作物,引导优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一大批规模化、专业化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畜牧业,2005年畜牧业产值达到1125.6亿元,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达到30%。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2005年二三产业总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77%。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十五”期间,全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00多万人,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47%提高到2005年的50%以上。

(四)科技进步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省共取得农业科技成果725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9项,省部级奖励255项。通过组织实施科技攻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等,全省开发培育农业名优品种(系)160多个,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系)1000多个,主要农作物品种实现了更新换代。目前,我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6%以上,水果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瘦肉型猪良种覆盖率90%以上,肉鸡良种覆盖率达100%。通过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工程,培养农业和农村初级人才200万多人,培训农民1000万人次。科技进步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由“九五”末的50%提高到52%。

(五)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水平显著提高。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省组织实施了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联动战略,农业竞争能力和效益明显提高。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增强。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868家,销售收入4489亿元,全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提高到65%,有67%的农户在产业化经营中受益,户均增收751元。通过建立完善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全省各类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达到3000万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改善。通过实施农业外向化战略,大力开拓国外市场,农产品出口连创新高。2005年农副产品出口创汇达到101.3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89%,约各占全省外贸出口额、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四分之一。基本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农产品市场份额省内、省外和国际市场各占“三分之一”的目标。

(六)农村改革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贯彻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全面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和“两工”,大幅度降低了农业税税率,有7个市、66个县全部取消了农业税。落实土地延包政策,进一步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探索土地流转机制,重视解决土地征占补偿、失地农民保障方面的问题。实行农民负担“一票否决”制度,初步建立起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粮、棉等农产品市场。创新农村经营组织方式,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农村路、水、电、医、学等方面的条件,以及社会保障事业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纵观“十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这主要得益于中央政策的巨大威力,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也与各级农业部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分不开。但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市场信息滞后,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待于认真研究解决。

二、“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条件分析

综观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我省目前的客观情况,未来五年,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发生重大变化,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市场、资源、环境三大约束进一步趋紧,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我省农业将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市场化程度日渐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先进科技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到动植物育种、畜禽防疫、植物保护等各个领域,农业科研的范围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走向一体化,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将加速形成;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重视,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农村经济发展,又强调环境保护与资源永续利用及节约使用;农业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将不断提高。准确把握这一趋势并深刻认识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对做好“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战略转型期,我省“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主要表现在:

——各级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日趋完善的政策环境,将为我省破解“三农”难题提供新的机遇。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中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国民经济分配结构向农村倾斜,并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适度控制农资价格和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良好的政策效应及保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客观要求,预示着“十一五”期间农村政策的支持强度还将有所加大,落实政策的力度还会有所加强。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将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新的机遇。目前我省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通过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略,必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支撑条件。特别是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半岛城市群的崛起,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优化收入结构,为农民增收拓宽新的领域。

——农业和农村多年积累的物质基础条件将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多年来的发展,积蓄了一定实力,特别是近几年中央和省委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全省有80%的行政村实现了通柏油路,50%左右的村实现了通自来水,农村电网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农田水利设施明显加强,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提高,农村科研、教育、推广条件显著改善。这必将在未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拉动对农产品的消费升级,从而为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根据国际经验,居民人均GDP由8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是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人们在饮食消费上将更多地关注安全营养、方便快捷等。原粮食品需求将呈稳定减少趋势,肉、蛋、奶、水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需求将呈现加速增长趋势,食品制成品消费比例将呈大幅度提高趋势。这必将拉动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增加高质量的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供给,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加各类食品制成品的供给。

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着战略转型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和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

——农民增收压力加大。目前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在全国排第八位,与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而“十一五”期间,“两高两低”(农资价格高、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价格低、效益低)的问题难以解决,农民增收将更多依靠非农产业,但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实现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确保不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后腿,将是“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最为艰巨的任务。

——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一方面,国内大中城市纷纷抬高市场准入的门槛,对我省农产品质量和营销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内竞争加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我省土地密集型产品如粮、棉、油等,国际竞争力疲弱,其生产主要是满足国内,特别是省内供给;劳动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畜禽肉、水产品等在价格上虽然有一定竞争力,但国外设置的技术壁垒繁多,使农产品出口遭遇多方面限制。

——政府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压力加大。我省农村基础设施较差,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多。农村所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与政府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短期内难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艰巨。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要向农村提供与城市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各级政府增加资金投入难度很大。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人口刚性增长与资源减少不可逆转的矛盾将不断加剧,人均土地、淡水等资源呈下降趋势,工业和城市废弃物的污染有增加趋势,环境容量对农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大。工农、城乡之间争夺资源的矛盾在加剧,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还没有形成。控制人口、保护耕地、治理污染、节约利用各类资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仍是“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内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三、“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核心竞争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任务,以大力培育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加速推进我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速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工作指导上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和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拓宽农民增收领域,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着眼提升农业产业素质和竞争能力,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转到培育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上来,培植农业新的增长点。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升农业结构档次和素质。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突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围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努力构建高效生态农业基本框架。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农民增收、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关系,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民富裕、农村繁荣、环境友好。

——创新农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不断增强自身发展活力。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健全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土地流转机制和农民权益保障机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在综合分析我省国民经济宏观环境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支撑条件,兼顾需要与可能的基础上,规划到2010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全省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林牧渔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粮食总产稳定在3500万吨以上,棉花总产100万吨以上,油料总产400万吨,水果1200万吨;

——肉类总产900万吨,蛋类总产540万吨,奶类总产370万吨;

——农产品出口创汇年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

——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000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11000万千瓦;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农村养老覆盖率达到40%,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

——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0%

实现上述目标,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稳步提高,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臻于合理,现代农业轮廓基本形成,山东农业在全国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

四、“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重点

(一)实施五大工程,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粮食生产的“三条底线”。认真落实国家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良种工程、配方施肥与沃土工程、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十一五”期间,力争改造中低产田10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50亿斤以上,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450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发展到1500万亩。

(二)实施优势产业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农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着眼于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山东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以实施“优势产业提升计划”为切入点,通过政府引导、政策倾斜、集约投入等方式,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争取“十一五”期间,在全省形成具有鲜明特色、较强市场竞争力的8大优势产业带(区)、11大优势农产品和100个名牌产品。种植业稳定现有布局,立足品质效益提高,做大做强园艺产业。畜牧业突出规模饲养、疫病防治两大重点,落实整合生产要素、完善经营方式、加大畜牧投入三大措施,力争到2010年,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农村二三产业着力发展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力争“十一五”末达到50%以上。

(三)实施“双百行动”,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十一五”期间,以研发100项重大农业科技课题、主推100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为主导,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投入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再上一个新台阶。调整农业科研重点,主攻农业节本增效技术、进口替代品种选育和生态农业技术。依托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大力培植科技示范户,广泛采用现代传媒手段,探索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和方式,鼓励、引导各类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村(户)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

(四)开展“争创龙头企业500强”活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把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培育名牌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探索创新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正确引导、规范运作、加强扶持,搞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十一五”期间,通过开展“争创龙头企业500强”活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到“十一五”末,争取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0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500家,10亿元100家,50亿元以上10家,组织带动农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80%以上,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年均增加收入2000元。

(五)抓好“三个一批”、“三个延伸”,努力实现农业对外开放新突破。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各种招商、会展活动和潍坊、青岛农产品出口加工区的平台作用,全方位、高水平地扩大对外开放。依托优势产业和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培植一批创汇能力强的产业,壮大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大的企业,开发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在国家利用外资产业政策的框架内,从山东实际出发,创造条件,引导外商投资方向从注重农产品加工领域向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延伸,从注重农业生产领域向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延伸,从注重引进品种、设备向引进配套技术和管理经验延伸。认真组织好劳务输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到国外投资兴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力争“十一五”末,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实现200亿美元,利用外资达到30亿美元。

(六)以推进农业标准化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围绕确保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和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以实施“山东省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为主线,以发展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区域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争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十一五”期间,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优先完成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安全标准的制定,建成省级标准化基地500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50个,胶东沿海地区、胶济沿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标准化,全省瓜菜果茶等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重点抓好17个省部级质量检测中心、10个省级区域性检测中心、17个市级质检中心和70%以上县级质量检测站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职能明确、运行高效的质量检验检测网络。加快产地认定和终端产品质量认证,重点加强种植业生产过程的GAP认证,兽药生产上的GMP认证,饲料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水产养殖方面的HACCP认证,逐步实现与国际认证标准的接轨。力争到“十一五”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七)以实施“两减三保行动计划”为切入点,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以南水北调沿线和南四湖、东平湖、小清河等流域为重点,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科学使用农药等实用技术,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便集中处理,加大实施“两减三保行动计划”(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力度,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双重目标。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残留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20个县、200个乡镇和20%村庄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工作。力争到2010年,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面积达到70%,配方施肥面积达到9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达到100万户。

(八)抓好五大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素质。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继续把抓好农民培训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整合各种培训资源,构建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注重培训效果。重点抓好面向广大农民的绿色证书培训、面向农村优秀青年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面向具有创业能力农民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面向农村千家万户的远程教育培训和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阳光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就业技能。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加快构建农民工权益保护体系,切实维护和保障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民1600万人次,再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万人。

五、“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障措施

实现“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必须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业投入,建立健全社区和专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落实完善各项农村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基层、农民的积极性

落实完善农村土地政策。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进一步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的各项政策,依法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进一步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提高补偿标准,及时兑付资金,保证被征地农民不因征地而降低原有的生活标准。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落实完善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继续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工作制度和“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农村中小学收费“一费制”和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逐步建立起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有效机制。

落实完善化解乡村债务政策。严格落实国务院有关规定,坚决纠正乡镇政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各地一律不得对乡镇下达招商引资指标,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乡镇政府一律不得为经济活动提供担保,实行新债责任追究制度和乡村领导干部离任债务审计制度。认真研究化解乡村债务的思路和办法,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大力推行村级财务会计委托代理制。

(二)全面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认真研究全面取消农业税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各项政策,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农村教育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和乡村两级的正常运转。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搞好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逐步把信用社办成社区性金融服务组织。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入,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外资依法兴办直接服务“三农”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新的流通业态,建立市场监管机制,防止大宗农产品和农资价格暴涨暴跌、大起大落,实现农产品物畅其流。

深化社会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省内居民自由选择居住地的人口登记制度,对进城就业人员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劳动者平等就业、自由流动的社会就业制度。

(三)制定完善更加有利的财政支农政策,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有效机制

建立更加有力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实行粮食、良种和农机补贴,探索在农资方面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和对农业大户的补贴政策。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关系农业长远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保险、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保护政策。

实行城乡平等的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财政范围,加快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道路、电力、自来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现有集体资产;制定更加灵活的农村经济政策,吸引社会各个方面投资发展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鼓励农民投资兴办自己受益的生产生活项目,加大直接投入;扩大农业招商引资,鼓励和吸引外资参与农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社会、农民、外资广泛参与的投资机制。

(四)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

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分类改革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公益性机构、涉农企业和中介组织协调,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健全省、市网络信息平台,强化县、乡镇信息服务功能,形成覆盖全省、功能完备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队伍培训,提高农业信息人员素质,搞好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和发布,提高信息时效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作用,创新信息传播形式。

健全农业法规服务体系。强化法制观念,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农业部门的职责。搞好地方立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执法体系。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重点在种子管理、农药检定、肥料登记、兽药饲料监察、农机鉴定监理、动植物检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

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完善动植物疫病监测实验室和动植物疫病检疫检查站建设,全面增强以动植物疫病免疫预防、应急反应和重点疫病控制为主的公共服务能力,切实搞好动植物疫病防治。

(五)切实加强领导,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组织和政治保障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市、县两级领导,必须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三农”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三农”工作摆上重要日程,集中精力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各行各业各部门必须从全局出发,把支持“三农”作为工作重点。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解决“三农”问题纳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作为检验一个地方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标准。同时重视解决农民信访问题,及时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不断提高农村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的本领,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本领,民主管理、依法行政的本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村民自治,规范村级决策程序,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搞好村务和财务公开,扩大基层民主。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建设农村和谐社会。

全面实现我省“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转变作风,廉洁勤政,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