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可以泡水喝吗:曾想猛追求 张学良爱慕宋美龄(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1:52:55

 

宋美龄和蒋介石

张学良曾说,在他的一生中,有两位女性对他恩同再造,一是宋美龄,一是赵一荻(即赵四小姐)。

“夫人是我的保护神” 西安事变发生后,原本与蒋介石结拜为兄弟的张学良,转眼成了蒋介石眼中绝对不能饶恕的罪人。张学良也始终认为,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之所以不杀他,是因为有宋美龄的“保护”。 张学良曾说:西安事变后“我没死,关键是蒋夫人帮我。蒋先生原本是要枪毙我的,这个情形,我原先也不知道,但我后来看到一份文件,是美国的驻华公使 JOHNSON写的,他写道:宋(指宋美龄)对蒋先生说,‘如果你对那个小家伙【1】有不利的地方,我立刻离开台湾,还要把你的事情全都公布出去’。这句话很厉害。” 张又说:“我认为蒋夫人是我的知己,蒋夫人对我这个人很了解,她说西安事变,他(张学良)不要金钱,也不要地盘,他要什么,他要的是牺牲”。【2】 “若不是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 在张学良的眼里,宋美龄是“绝顶聪明”且“近代中国找不出第二个”的优秀女性。

张、宋关系,可以追溯到1925年。这一年,东北军打败孙传芳,张学良首次进入上海。当时的张学良是个花花公子,而他第一次和宋美龄见面时,宋正是上海滩最知名的待嫁美女,其一,宋美龄是孙中山的小姨子,其二,曾在美国读书多年,其三,年轻貌美。 少帅和宋美龄一见面,立刻被宋的高雅气质倾倒,称她“美若天仙”。他们两人经常在一起跳舞、游玩,少帅还主动与宋约会了好几次。两个人当时都只有20多岁,感觉过得非常愉快。多年后,少帅曾对人说:“若不是当时已有太太,我会猛追宋美龄。” 此后,蒋介石在北京第一次见到张学良,恰好宋也在场。宋美龄招呼张学良:“Peter,how are you?”【3】蒋介石惊讶问:“怎么,你们俩认识啊?” 宋美龄笑答:“我认识他,比认识你早。”【4】 中原大战爆发后,张学良给了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央政府以极大帮助,战后,蒋介石特别邀请张学良到南京参加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并把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也一并请到南京。宋美龄得知少帅在其父不幸遇难后,临危受任,并毅然决然除掉亲日派元老杨宇霆和常荫槐,此后又窥测战机,挥兵入关,一举结束中原大战,更感到这位意气风发的青年英雄,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据史料记载,欢迎于凤至抵达南京的仪式,是宋美龄一手操办的。于凤至刚一走下专列,宋美龄便快步迎了上去,亲热地与之紧紧拥抱,这不仅显示出她对张学良、于凤至的尊敬和欢迎,也显示出她作为中华民国“第一女性”的仪态万方。 当晚,宋美龄在官邸设宴,为张学良、于凤至洗尘。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家宴,她没有邀请南京众多的政治人物,而是以家庭的、女性的方式,来欢迎张学良夫妇。这一举动,使本来就不太善于交际的于凤至,很快对她产生了亲密感。 几天下来,两人穿梭交往,形影不离。宋美龄的母亲宋老太太见女儿和于凤至如此亲昵,而于凤至的品性又非常的文雅娴静,便决意认于凤至为干女儿。宋美龄与于凤至,因此结拜为干姊妹。于凤至和宋美龄都比张学良大2岁,但宋的生日小,故宋美龄从此亲昵地称于凤至为“凤姐姐”。 第二天,蒋介石也主动和张学良换了兰谱,结为异姓兄弟。
  [西安事变] [张学良] [宋美龄]

赵四小姐

“我们对不起汉卿” 1936年12月,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最后形成,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事变落幕,少帅为了保全蒋介石的面子,执意亲送蒋介石返回南京,以示负荆请罪。根据宋美龄回忆录记载,蒋曾多次对张说:“我不能保障你在南京的生命安全。”但一是张学良坚持要送蒋,二是宋美龄、宋子文也极力主张张学良陪同回南京。于是,张陪同蒋介石、宋美龄飞往南京。【5】 张学良曾说:“我到南京,是自己去请罪。这个请罪,甚至包括把我枪毙……因此,我临走时,把我的家眷交给了我的一个部下,东北军的军长……我是军人,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任,我没有别的想法。我反对内战……为了停止内战,我决心牺牲自己。” 可惜,少帅抵达南京后,蒋、宋二人却未能遵守“回到南京,一定要送汉卿(张学良)回西安”的承诺,致使这个“好汉做事好汉当”的东北硬汉,在大陆、在台湾,遭到长达半个世纪的软禁。 据史料记载,宋美龄之后曾多次说,“我们对不起汉卿”。不过,宋虽然未能遵守诺言,却设法保住了张学良的生命,并努力在生活上对张学良关怀备至。

有着远比蒋介石更多的共同语言 张学良在此后撰写的《西安事变反省录》里,曾明确说:“如果夫人事变之前就在西安,也许不一定会发生西安兵变。” 这是为什么?学界认为,出身的相似、年龄的相似、通英文、受过西方教育的相似,使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有着远比蒋介石更多的共同语言。宋美龄认为,蒋介石是能够算英雄的,然而,与心胸狭隘、喜好猜忌的蒋介石截然不同,张学良身上敢做敢为的豪气和率真,应该属于更高境界的英雄气概。后人甚至有猜度:张学良对宋美龄公开的高度赞赏以及宋美龄对张学良超乎寻常的关心爱护,在性情相投之外,是否带有一种精神上的相恋。 张学良逝世后,留存信件有四大箱约500多封,这些信函包括他与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蒋经国、陈诚、杨虎城、戴笠、端纳及其他人的往来信札。值得注意的是,500多封信函中,张学良与宋美龄的私人通信最多,总数约在百封以上。 查阅、品味这些信件,可以清楚看出两人之间的诚挚感情。 信函中,宋美龄一直称呼张学良为“汉卿”;张学良则始终称宋美龄为“夫人”,并且自称“良”。张、宋的书信交往,宋美龄的去信多以英文写就。 从两人往来书信中,可看出宋美龄非常关照软禁中的张学良,尤其体现在生活上,常送日用品、礼物给张学良,代转张学良在美家人,包括张学良原配夫人于凤至托带的物品、信件。有一次,宋美龄念及张学良眼睛不好,特送他一盏从美国带回的台灯。信中也显示,宋美龄与于凤至私交甚笃,继续称于凤至为“凤姐姐”。

习惯用英文通信的宋美龄,每逢张学良身体不适时,还能细心、周到地以中文去函,而她其实并不擅长中文书写,只是为了病中的张学良不至阅读英文时劳神,才自己费心用中文书写。这种体贴还体现在宋美龄得到友人赠送的新鲜巧克力时,必定转赠一份给张。 非比寻常的柏拉图式情感 原本信佛的张学良,在漫长的幽禁岁月中,经宋美龄的劝导,终于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宋美龄希望信仰基督能够帮助张远离政治,并以此排遣心中的愤懑不平。我们无从得知张学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终于赢得了迟到的自由,是否与笃信上帝有关。但宋美龄在劝张入教时的语气,应该是诚恳的,她写道:“汉卿,你又走错路了。不是我信,就说它好,世界上很多名人都信奉基督教的。” 张学良改信基督教后,赵四小姐最终也成为一名基督徒。而张学良在被幽禁之后,人在香港的赵四小姐之所以能够回到张的身边团聚,正是宋美龄从中牵线。赵四小姐抵达台湾不久,宋美龄就开始让人给张氏夫妇讲解英文圣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和于凤至非常熟悉的宋美龄,原本并不喜欢赵四小姐,但随着岁月的洗礼,宋美龄对赵四小姐越来越敬重,并促成了张和赵的结婚。 [西安事变] [张学良] [宋美龄]

张学良

1964年7月4日, 64 岁的张学良与51岁的赵四小姐,在台北杭州南路一位美籍牧师的家里,按照严格的宗教仪式举行了婚礼,这对相爱30多年的恋人,终于成了夫妻。于凤至的结拜妹妹宋美龄,参加了这个简朴的婚礼。 众所周知,蒋介石败退至台湾后,对西安事变和当年没能彻底“剿灭”共产党耿耿于怀。因此,张获得自由后曾有一句感慨:“宋美龄活一天,我也能活一天。” 这句话,对形容宋美龄与张学良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作为一个权力欲望强烈、以善于作秀的政治女性出现的宋美龄,惟有在与张学良这位性情耿直、豪爽的东北硬汉的交往中,才显示出她真挚、细腻的女性情感。这种非比寻常的柏拉图式情感,出现在两位身份特殊、命运特殊的中国名人之间,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却又至诚至信,顺理成章。

2001年10月,张学良在夏威夷檀香山病逝,享年101 岁。消息传到美国,与“少帅”交往70多年的宋美龄悲痛不已,静默多时。随后,她通过孔令仪表达哀痛之意,并特别交代辜振甫(曾为蒋介石的日文翻译、汪辜会谈的台湾代表)和其夫人严倬云(严复之孙女)代表她,赴夏威夷参加了张学良的追思礼拜与公祭。追悼会上,辜夫人将一束署有“蒋宋美龄”的十字架鲜花,置于“少帅”灵前。 (原载《党史纵横》,本刊有增删,并添加注释若干)

注:【1】此处“小家伙”,即指张学良。因为张的身材不如蒋高,且年龄比宋小2岁,比蒋小12岁。 【2】宋美龄1937年3月撰写的《西安事变回忆录》,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西安事变的经过、状况之复杂,决非中国过去的兵变可以比拟”。在回忆录中,她又反复强调: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从头至尾,绝未提金钱与权位事。历来叛变军人所斤斤不能去怀之主题,此次竟未有一人置怀,由此足见彼等此举,有异于历来之叛变。” 【3】Peter,张学良的英文名。 【4】宋美龄的这一回答,并不准确。蒋、宋第一次见面,是1922年,不过,蒋当时只是上校,在宋美龄众多的追求者中,并不算最出众。直到北伐成功,蒋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后,他对宋的追求才得到宋美龄和宋家的“认可”。蒋、宋二人,于1927年底结婚。 【5】据宋的《回忆录》记载,“张告诉委员长,他已下定决心,随委员长赴京。委员长十分反对,称:无伴行之必要--因为张回南京后,委员长并不能保证其生命安全。但是,张对我们解释:说他有赴京之义务,因为他已向属下各将领表示,愿承担此次事变全部责任;同时,他也准备向社会各界证明:此次事变,他本人绝无危害委员长之恶意,更无争夺个人权位之野心。 我(宋美龄)深知,此次西安事变确与历来不同,事变能够和平结束,在中国政治之发展史上,可谓空前;而张的请求,也有其特殊意义。因为这种做法,足以使今后准备以武力攫夺权力者,知所戒惧而不敢轻易尝试。故我和子文赞成张的意见,允其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