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杜甫注音:歌声永远飞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50:29

歌声永远飞扬

(2010年1月)

抚顺师专离休干部 姚国祥

 

   我喜欢唱歌。唱歌,可以抒发感情;唱歌,可以陶冶情操;……。唱歌的时候,是生活中最美妙的时光。

我这一生,从呀呀学唱到现在,学会的歌是无法计算的了。但是,有些歌曲,是终生难忘的。现在就来说说这一生中学过、唱过的一些歌。

1930年,我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1935年,我五岁,就上学了,是跟着大我一、两岁的二姐一起上学的:同一个学校—杭州培英小学,同一个班级—一年级。学校离家不远,但是要过一个铁道口。至于学校的模样,学校的老师,等等,对不起,一概记不清了。这里当然包括谁给上音乐课,学唱什么歌等等。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我跟随家庭逃难,有一段时间,无学可上。后来,总算在新塘边(在浙江省江山县)铁路员工子弟小学、上饶女子小学读完了小学。

整个小学阶段,学会的那些歌,现在印象不深了。但是,有一首歌,却是记忆犹新:新塘边铁路员工子弟小学校歌。因为这首歌是当时担任学校校长的我的父亲所创作的。我的父亲,长期在铁路工作,没有学过音乐、作曲,居然写出了歌词,谱上了曲调,至今我仍然迷惑不解。

新塘边铁路员工子弟小学校校歌的歌词是:

浙赣铁路东南首创/员工子弟济济一堂/敬业乐礼期深造/锻体似铁体如钢/养德性/惜流光/交通史上发辉煌/奋勇直前莫踌躇/发扬光大/在吾辈少年身上

校歌的曲调还算“动听”,至少不难听就是了。如果我父亲地下有知,知道他的一个儿子还记得他创作的这首校歌,是会感到一丝欣慰的吧?

1943年春季,我进入江西赣州基督教联合中学上学。此后不久,我父亲带领我二姐逃难去湖南等地,我同家庭失去了联系。我依靠学校救济和生产互助,维持了两年半的学习生活。在赣州联中,我学会了不少歌曲,大量的是抗战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如今的国歌),大刀进行曲,在太行山上,五月的鲜花,长城谣,……这许许多多令人“一曲难忘”的歌曲,唱出了我们这个不屈民族的心声。

我想说几首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唱的歌曲:

《旗正飘飘》。这是著名作曲家黄自先生谱曲的一首著名的歌曲。前一时期,中央电视台曾录放过这首歌。赣州联中曾经以大合唱形式公演过。这首歌的歌词是: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热血似狂潮。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快团结,快奋起,快团结,快奋起,团结,奋起,团结,奋起,……。黄自先生创作的其他一些歌曲,当时也熟为人知,如电影《天伦》的主题歌,当时也是传唱一时的。

《中国不会亡》。这是一首歌颂抗战中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的壮烈事迹的歌曲。歌词是: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死守东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旗帜,在重围中飘荡,飘荡。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挡。我们的旗帜:伟烈;我们的气节,豪壮。同胞们起来,同胞们起来,快快走上战场,以八百壮士做榜样。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这首歌同样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斗争到最后胜利的决心和意志。

由著名的音乐家张寒晖作词作曲的《松花江上》,是人们所熟知的歌曲。这首歌列入了《东方红》舞蹈史诗。人们所不熟悉的则是:这首歌是流亡三部曲中的第一首,另外还有二首,组成了“流亡三部曲”。这三首歌,当时我都学会了。现在把第二首的歌词写在下面:

泣别了白山黑水/走遍了黄河长江/流浪,逃亡/逃亡,流浪/流浪到哪年/逃亡到何方/我们的祖国已整个在动荡/我们已无处流浪/已无处逃亡/那里是我们的家乡/那里有我们的爹娘/百万荣华/一眨化为灰烬/无限欢笑/转眼变成凄凉/说什么你的我的/分什么穷的富的/敌人杀来/炮毁枪伤/到头来都是一样。

现在回想起来,抗战期间,唱起了流亡三部曲,此情此景,真如同我国伟大诗人杜甫所写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悲痛,期盼,“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什么时候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哪年哪月,才能欢聚在一堂。”……“还我河山”啊!

在赣州联中的那些日子里,学会的歌还有:嘉陵江上、洪波曲、热血,救国军歌……等等,等等。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李叔同大师作词的《送别》,当时也是大家爱唱的歌曲。这首深情的歌,后来作为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被人们传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离情。

在那段时间里,国民党的剧宣七队曾到赣州演出冼星海同志作曲的《军民进行曲》。剧宣七队是曾在郭沫若先生领导下的进步文艺团体。剧宣七队演出时,邀请联中同学去充当群众演员,当时我也被选上了。从排练到演出,我不仅学会了群众大合唱,而且学会了某些演员所唱的歌曲。歌剧最后的大合唱:“抗战到底要军民合作在一起,抗战到底要军民合作来争取。军民是一家,都是大中华民族的好子弟。在抗战中,我们在一起,生生死死,都是为了保卫自己。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当时参加演出的联中同学中,到现在仍然能唱下来的已经不多了,我可以算是其中之一吧!

赣州联中的音乐水平,在当时当地是小有名气的。我的记忆里,联中合唱队,不仅唱抗战歌曲“流行歌曲”,而且也唱外国歌曲,包括现在称之为“高雅艺术”的歌曲。有些歌曲是很动听的。有一首《幽静的岸滩》(?),我现在还能哼上几句:“我知道一个幽静的岸滩,它上面生着许多野茴香,还有那玫瑰花和紫萝兰,在旷野里,在那里吐芬芳。……有一个晚上,来了一个仙女皇,她休息在花下,她跳舞在河旁。……”

当时的赣州联中,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为了募集生产互助的基金,联中同学曾公演陈白尘先生的剧作:《这不过是爱情》,解放后在新华社工作的李庆云同志,长期在海关工作的谢诚同志等,担任剧中主角,连后来荣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李政道教授,当时也承担起剧务工作。每次联中同学外出参加活动,在体育老师侯崇三的带领下,步伐齐整,歌声嘹亮,八面威风,引人注目。也是颇受好评的。

赣州联中又是一所从江浙一带迁来的教会学校。我不是基督教徒,但也参加过一些教会的歌唱活动和圣诞演出活动。有些宗教歌曲,我现在还能唱。有的宗教歌曲也富有哲理。如:“健康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救义人,乃是救罪人,乃是救罪人;我来本不是救义人,乃是救罪人。”我看,雪中送炭,胜于锦上添花,也是这个道理。现在许多人都会唱的《平安夜》,我就是在那时学会的。中文、英文的歌词,我都会唱。可惜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英文的歌词,已经唱不出来了。

聂耳的歌曲,冼星海的歌曲,当时不少会唱。但是,冼星海的《黄河的大合唱》,却只学了一首《黄水谣》。整个的《黄河大合唱》,一直至1946、1947年到了北平之后,才看到当时北京大学大家唱合唱团的完整演出。这又是后话了。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找到了家,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到国民党教育部上海中学进修班(班主任是解放后曾任外交部秘书长的吴茂荪)念了半年书。1946年,我考上了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中等技术科,随即来到了北平,投身于当时风起云涌的学生运动。

学生运动中传唱的一些歌曲,应当载入史册。这些歌曲,紧密结合斗争实际,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鼓舞广大学生和人民群众的正义斗争,而且歌词通俗、易懂、生动,歌曲优美、动听,是开展运动、争取民心的强大武器。

《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现在有不少人会唱。“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让我们同心同德,团结一心,向着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吧!

下面这三首歌曲,是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很受群众欢迎:

《古怪歌》:“往年古怪少啊,今年古怪多。板凳爬上墙,灯草打破了锅,灯草打破了锅。古怪多,古怪多,古怪古怪古怪多。太阳西边出咯,月亮东边落,天上桫椤地下栽啊,河里的石头啊滚上了坡,滚上了坡。/半夜三更里咯,老虎闯进了门,我问它来干什么,他说保护小绵羊,保护小绵羊。古怪多,古怪多,古怪古怪古怪多。清早走进城啊,看见了狗咬人啦,只许他们汪汪叫,不许人啦用嘴来讲话,来讲话。/田里种石头,灶里生青草,人向老鼠讨米吃,秀才做了强盗,秀才做了强盗。古怪多,古怪多,古怪古怪古怪多。喜鹊嚎啕哭啊,猫头鹰笑哈哈,城隍庙里的小鬼啊,白天也唱起了古怪歌,古怪歌。”

《五块钱的钞票没人要》:这年头/怎么得了/五块钱的钞票没人要/街头茅房到处有啊/垃圾堆里也找得到/买东西/没人要/商店的老板瞧也不瞧/挑担的小贩皱眉毛/鼻子一哼/嘴儿一翘/还要向你笑一笑/要饭的花子看见了/眼一掀/摆摆手/把那脑袋瓜子摇几摇/害得你/啼笑皆非/糊里糊涂/莫名其妙/为什么啊/五块钱的钞票没人要/为什么啊/五块钱的钞票没人要/为什么/为什么/只因为钞票印得多/物价就涨的高/钞票越印越多/越多就越没人要/柴米油盐天天涨啊/涨得比天还要高/穷人吃不饱/富人哈哈笑/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啊/快把世界来改造!

《茶馆小调》:晚风吹来/天气燥啊/东街的茶馆真热闹/楼上楼下客满座啊/“茶房!开水!”叫声高/杯子碟儿/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响啊/瓜子壳儿/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满地抛啊/有的谈天有的吵/有的苦恼有的笑/有的谈国事有的就发牢骚/只有那茶馆的老板胆子小/走上前来/细声细语说得妙/细声细语说得妙/诸位先生/生意承关照/国事的意见千万少发表/谈起了国事容易发牢骚啊/引起了麻烦你我都糟糕/说不定/一个命令/你的差使就撤掉/我这小小的茶馆/贴上大封条/撤了你的差来不要紧啊/还要请你坐监牢/最好是/今天天气哈哈哈/喝完了茶来回家去睡一个闷头觉/睡一个闷头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满座大笑/老板说话太蹊跷/闷头觉/睡够了/越睡越糊涂/越睡越苦恼/倒不如干脆/大家痛痛快快地谈清楚/把那些压迫我们、剥削我们、不让我们自由讲话的混蛋/从根铲掉。

爱国学生运动——毛泽东主席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第二条战线——,受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些同学献出了年青的生命,运动遭遇了困难、挫折,我们唱起了《跌倒算什么》::“跌倒算什么,我们骨头硬,爬起来,再前进!生,要站着生站着生,死,要站着死站着死。跌倒算什么,我们骨头硬,爬起来,再前进!天快亮更黑暗,路难行,跌倒是常事情,常事情。跌倒算什么,我们骨头硬,爬起来,再前进!……”

我要特别提到1947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五四”纪念晚会。在纪念晚会上,我第一次听到了北大大家唱合唱团演出的《黄河大合唱》。这部气势宏伟的大合唱,波澜壮阔,充分体现了以黄河为象征的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又一次唱响了中国人民解放的战斗号角,是震撼人心的民族音乐的瑰宝。“象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象你一样的伟大、坚强!”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次纪念晚会上,著名的戏剧家马彦祥先生讲话,他引用了鲁迅先生的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位北大同学朗诵的高尔基的《海燕》,也博得了与会者经久不息的掌声。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愿以自己的青春热血,炸毁黑暗的旧中国;我们愿作为海燕,迎接革命风暴的到来!

当时还有一首歌,在一部分同学中传唱,歌词是:“在那些年头,铁链锁住手;在那些年头,哭声哽住口;在那些年头,灾难压低了头;在那些年头,树上没有花;在那些年头,灯芯没有油;在那些年头,锅里没有粥。”“我们起来跟他走,走过黑暗走过浓雾,走过那不开花的荒凉路,走过那弟兄们的尸首,他啊,毛泽东同志,他是我们心上的领袖,……”但是,我始终不知道这首歌的作者和出处。

在北平的那一年,我开始接触到解放区的歌曲(当然,《黄河大合唱》也可以算是“解放区的歌曲”)。首先是《兄妹开荒》,这个小剧中的一些歌曲,象一股春天的风,给我们这些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同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使我们耳目一新。“雄鸡,雄鸡,高呀末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咱们的边区,到如今已成了一个好地方,”……优美的歌曲,更加增加了我们对于解放区的向往。

1947年7月,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解放区。歌声伴随着我们。让我们在文章的下部分里,再来说说这些永远唱不完的歌,………

我们来到了解放区!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这首歌,唱出了我们当时欢乐的心情。

我是1947年7月上旬来到解放区的,先是在冀东解放区,在冀东区党委群众运动研究班学习了一个多月,(总结学生运动等)。接着,中共中央冀察热辽分局派杜星垣、石峰两同志,接我们八十多名平津学生到分局所在地-原热河省建平县五家子村。9月13日从冀东遵化县白坊寺动身,10月7日到达五家子,行程一千多里,历时25天。到五家子后,经过分局领导同志的动员,我们全体平津同学,都入了冀察热辽联合大学,参加了原热河地区的两期土地改革。我先在联大行政学院,后又转入联大鲁迅艺术文学院;辽沈战役前夕,奉调到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解放军官团做俘虏工作;锦州解放后,留在锦州做学生工作,青年团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刚到解放区,对于解放区的歌曲,可以说是如饥似渴。特别是在冀东区党委群众运动研究班,在行军途中为群众宣传演出,除了演唱学生运动的歌曲,也要演唱解放区的群众歌曲。到了联大,联大鲁艺文工团又为我们演出了《白毛女》和其他文艺节目。……没有人为我们教歌学唱,但是,耳濡目染之下,倒也学会了不少歌曲。现在挑出几首歌来说说:

《民主青年进行曲》,这是马可同志的作品,在当时东北解放区十分流行。歌词分三段(?),第一段歌词是:我们是民主青年/我们是革命的先锋/毛泽东教育了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千万青年/跟着毛泽东/永远向胜利/永远向光明。全国解放以后,这首歌还传唱了一段时间。

《翻身道情》,这是一首“陕北道情”,安波同志填词。安波同志是当时联大鲁迅艺术文学院院长。这首歌受到欢迎,还是因为在延安时期就已出名,也在联大鲁艺担任音乐系主任的莎莱同志,为我们演唱这首陕北道情。她以高亢的歌喉,深厚的感情,唱出了妇女翻身的心情:“太阳一出来哎哎……满山红……共产党救咱翻了身……旧社会咱们受苦的人,是人下人……受欺压一层又一层……打下的粮食地主他夺走……做牛马受饥寒怒火难平……”真是字字句句,血泪控诉啊!新旧社会两重天,翻身的喜悦啊!

两次土改之后,我才转到鲁艺,不久,又调到军区政治部解放军官团工作,没有机会聆听安波同志和鲁艺其他同志的讲课,但是,还是有幸接触到他们的一些创作,特别是安波同志的创作。

《粮食》,这是安波同志等创作的小歌剧。1948年春,冀察热辽地区闹春荒,全区粮食困难,影响春耕生产和支前工作。冀察热辽分局号召全区军民节约渡荒。分局决定,全区除个别领导外,取消所有小灶,干部粮食定量由1.6斤压缩为1斤,……。据说原定在辽沈战役前清除热河地区国民党军队,由于粮食接济不上,也不得不推迟。为了鼓舞士气,教育群众,安波同志等创作了这个歌剧,剧中反映了我军和国民党军队两种军队,对待群众粮食困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歌剧大部分采用了民歌曲调,优美动听。我至今还记得剧中一个小女孩盼妈妈回家的一段唱词:“妈妈,妈妈,快回来吧!老爷儿(指太阳)落了,人饿坏啦!遭殃军(指国民党中央军)来了,又打又骂,妈妈,妈妈,快回来吧!”……

《节约小调》。这是安波同志用民歌曲调谱写的一首歌曲,歌词通俗易懂,很受听众欢迎:“节约好啊节约好/节约的好处真不少/平时省吃又俭用来/遇到了灾荒不发毛/常言道/不要临渴把井掘/不要现扎耳朵现上轿/……”“前方的将士多辛苦/牺牲流血为那条/为的是消灭那反动派啊/替咱们人民除祸苗/常言道/穷家还要富路/那能叫将士吃不饱/咱们节约援前方/也算杀敌有功劳/……(前一段有几句歌词记不起来了)。

《包打攻坚战》。这是安波同志为部队创作的歌曲。歌曲简洁明快,易学好唱:“光荣的子弟兵/我们包打攻坚战/带好炸药手榴弹/上好刺刀快快上前/攻坚战/攻坚战/敌人的刺刀里把敌人歼/英雄好汉包打攻坚战/我们是常胜的子弟兵/要为人民打江山、打江山。”

《热河子弟兵》。这是安波同志为部队创作的又一首歌曲,歌词两段,这里只录一段:“热河子弟兵来自人民/工人、农民是我们父母亲/放下斧头、锄头拿起枪/坚决勇敢杀敌人/砍开了枷锁/赶走了敌人/救我们父母兄弟翻了身/团结自己/战胜敌人/解放民族/解放人民/这就是我们身上的责任。”后来中央军委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时,安波同志曾对这首歌加以修改,作为应征歌曲上报。

《纺棉花》。这首歌是联大鲁艺文学系主任骆文同志作词、音乐系主任莎莱同志作曲。这首歌歌词、歌曲都很优美动听,很受大家欢迎。全国解放之后,随着南下工作团传遍了祖国四面八方,建国初期电台也经常播放。我是很喜欢这首歌的。歌词分六小段,三大段,这里就不再记录了。

《白毛女》。这是一部由贺敬之同志作词,马可、向隅等同志作曲的闻名中外的歌剧。联大鲁艺文工团曾为我们平津学生专场演出,锦州解放后又在锦州铁路俱乐部多次为部队演出。《白毛女》的故事情节,艺术风采,深深地教育了我,感动了我。我很快就学会了几乎是全部的歌曲,包括剧终时的大合唱:《太阳出来了》。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北风吹”、“扎红头绳”以及“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挎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让穆仁智也进不来!)等等之外,我很欣赏其中的几首歌曲:“县长、财主,豺狼虎豹,卖身的文书,杀人的刀,那里有我路一条!”“大风大雪吹得紧/十家灯火九不明/人家过年咱过年/穷富过年不一般/富人家里有酒肉/佃户家中无米面/官向官来民向民/穷人向的是穷人/我找老杨过三十/四两水酒一片心/”……“四两水酒一片心”。我们同杨白劳,“白毛女”、老赵等等贫苦农民的心是相通的啊!

六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年青人,已经很难体会到:像白毛女那样,贫苦农民在封建制度下受尽剥削、受尽欺凌的辛酸和痛苦。而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又恶毒攻击土地改革,竭力为封建地主鸣冤叫屈。还有人在国外网站上制造谎言,胡说什么土改时每个村子都要杀两三个地主,什么把地主婆捆起来扔进河里,等等,充分暴露了他们的丑恶嘴脸和险恶用心。我们这些亲自参加过土地改革的“过来人”,有责任说明事实,揭露真相。通过参加土地改革,在我面前展现了一幅幅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里广大农民悲惨遭遇和痛苦生活的真实图景:“富者田连阡陌,贫无立锥之地。”热河地区的不少地主,凭借封建贵族的特权,“走马圈地”,掠夺了大量土地。五家子的老赵家,过去拥有的土地号称“九岭十八沟,平地二百顷”。老赵家的闺女嫁到平庄的大地主家。在一次斗争中,她坦白交代在娘家的夹墙壁里有六箱现大洋。我带领儿童团去通知五家子农会。果然起出了六箱现大洋。我生长在江南丝绸之乡,但是第一次在地主家看到那么多的绫罗绸缎和古色古香的衣服。热河地区的农民,不仅受到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而且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统治,集家并屯,一家人只给一条裤子,吃大米、白面是经济犯,说几句实话是思想犯,食不裹腹,衣不蔽体,饥寒交迫,挨饿受冻,更生布,橡子面,抓劳工,抓国兵……亡国奴的生活,暗无天日的生活。这一切,怎么能使人不揭竿而起啊!

在辽沈战役前夕,联大鲁艺的同志,还创作一部大合唱。其中有两首歌,正是唱的贫苦农民在三座大山压迫、剥削下的悲惨生活和奋起反抗。“夏连着夏,冬连着冬,受苦人代代受贫穷。头一年的粮食剩一斗,第二年的粮食剩五升,下一年的粮食那里有,有谁问?年年是啊!吃糠嚥菜,从冬熬到夏,从夏熬到冬。刮风下雪,东家要官柴,我只得嚼一口冰雪喝一口风。”“有钱的人,热炕上坐,烧酒壶子捏在手当中,羔皮袄,炭火盆,暖屋里点着大烟灯”。……“左也思,右也想,富没有苗穷有根,是我的血汗把他供,东家给我扎了穷根。他为什么富?我为什么穷?谷粮给他灌进了仓,花费落到他的手中。他拿了我的钱,他滚了我的利,他拿了我的利钱当了他的本。一米三谷他年年富,一米三谷我代代穷。东家狠我的穷根深。挖呀挖呀挖穷根!挖穷根咱们挖穷根!挖穷根咱们挖穷根!”这部大合唱的第一首歌,是从九一八唱起的:“九一八那年我记得清,沈阳来了日本兵。蒋介石下令不抵抗,三千万人民受屠戮。”“糟殃军比日本还要凶,好比那地狱的活阎君。拉壮丁拆散了亲骨肉,抢粮食饿死了庄稼人”。抗战时期,国民党拉壮丁、拉民伕的情景,我是亲眼目睹的。

在当时学会的许多歌曲里,有一首歌唱左权将军的歌。这首歌借用了山西民歌的曲调,歌声朴实、苍凉,唱出了对左权将军的崇敬。我是跟着别人唱才学会的,现在凭着记忆把歌词写在下面:左权将军家住湖南澧陵县/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老乡们/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先当政治委员苏联去留洋/回国以后由军长升为参谋长/参加中国革命整整十七年/他为国家他为民族流了血汗/老乡们/他为国家他为民族流了血汗/狼心鬼子五月扫荡白鹿洞/左权将军麻田附近光荣牺牲/左权将军牺牲为的是老百姓/咱们老百姓团结起来为他报仇恨/老乡们/咱们老百姓团结起来为他报仇恨。……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继承他们的事业,奋勇前进吧!

进城以后,组织上让我留在锦州工作。开始,我同几位同样留在锦州工作的平津同学,筹办“一二一”、“一二九”展览会,接着又举办锦州市寒假学园,培训锦州市学生中的骨干,后来又到青年团锦州市工委(或称市青委,即中国共产党锦州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担任秘书兼青年俱乐部主任,同时又担任辽西省学联组织部长。1950年下半年,又调到青年团辽西省工委工作,担任辽西青年主编,1952年又主管团省委的学校工作和少年儿童工作,当选为团辽西省委委员,一直到1953年,调到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工作。

在这段时间里,不仅自己学唱歌,而且还要领着大家唱歌、指挥大家唱歌。这是因为:举办寒假学园、暑假学园,需要有一个组织文娱活动,教大家唱歌的人。我从来没有学过音乐、指挥,但却被选上了,只好勉为其难。1949年,春夏之交,市委派我带领几十名锦州中学、锦州女中,锦州师范的学生,组成一支宣传队伍,到石山镇(现锦县一带)附近农村,宣传反会道门,也要求我带领大家唱歌、演出……。1952年暑期,由我负责,还举办了全省学生夏令营(在兴城海滨)……形势逼人。工作需要迫使自己去学习、掌握一些过去不懂、不会的事情。当时解放不久,百废待举,很多工作都需要从头做起,没有人会对你指手划脚、挑挑拣拣。所以我也就边学边做,大胆地领着和我年龄相差不大的学生,唱歌、演出,开展文娱活动,并且收到较好的效果。直到现在,有些过去寒假学园的学员,过去反会道门宣传队的队员,记忆犹新。原抚顺市师范党委书记马峰同志在世时,我去家访,他的老伴晏忠诚同志就是当时反会道门宣传队的成员,见面之后,激动地谈起了当时我带领她们开展反会道门宣传的情况。

寒假学园也好,暑期学生夏令营也好,学的、唱的,都是当时一般流行的歌:聂耳、冼星海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黄水谣、保卫黄河等,还有在太行山上、五月的鲜花以及团结就是力量,民主青年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跟着共产党走,解放区的天,咱们工人有力量,……等等,等等,还有一些苏联歌曲,以及金日成将军之歌等。下面我要说说当时传唱的几首歌曲:

《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1月1日,毛泽东主席亲自为新华社撰写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揭穿了即将垮台的国民党反动派玩弄的“和平”阴谋,借用希腊寓言中《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诫中国人民,千万不要怜惜恶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也就是后来毛泽东主席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作中所写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估名学霸王。”新年献词发表后,希扬、李尼两位诗人、音乐家,当即谱写了这首歌曲,流传整个解放区,我现在还能一字不差地唱出来:“将革命进行到底!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国要全部解放,人民要彻底胜利,彻底胜利。三十年的经验在心里,打破反动派的缓兵计。假如反动派它不投降,咱就坚决打到底!人民军队向前进,后方生产齐努力。前方后方齐鼓劲,全部、干净、彻底消灭反动势力!将革命进行到底!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国要全部解放,人民要彻底胜利,彻底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我国的边境城市丹东(当时叫安东)也遭到美国飞机的轰炸。唇亡齿寒。面对美帝国主义这个世界第一号强敌,面对经过八年抗战、三年内战所造成的战争创伤还没有来得及治理,党中央、毛主席毅然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歌曲气壮山河。我们在志愿军战歌声中,发动青年学生参军、参干,为志愿军制作炒面,制作军鞋(包括鞋垫),接待来自朝鲜的伤员,朝鲜儿童,并且做好应对美帝国主义扔原子弹的准备,……。经过中朝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迫使美帝国主义这个强大的敌人和所谓的“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这是美帝国主义第一次在一份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为我国以后的和平建设赢得了时间,也为我国今日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国际地位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现在有人竭力贬低抗美援朝的伟大意义,叫嚷抗美援朝“伤亡过大”、“得不偿失”、“没有必要”……等等,他们只是中国人民所不齿的卑劣小人。

进行反会道门宣传教育,曾请了两位锦州文工团的同志作艺术指导。她们帮助改编了几个小歌剧,小活报剧,采用的曲调则是陕北民歌的曲调。如有一部据以改编的陕北小歌剧名叫《祝枝山》,我还记得其中祝枝山(叛徒)的两段唱词:“祝枝山,这几天,心中不快;心中事,压下了,难与人言。”“昨夜晚,众人前,受了批评;倒不如,今日里,顺了这边。”……总之,演出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1953年,东北局抽调支援156项苏联援建工程干部,我也在其中。但是,到沈阳待命时,组织上分配我到东北局组织部干部处工作。七届四中全会以后,各大区中央局撤销,我又上调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先在组织工作编辑室,后到研究室)。1957年,中央决定抽调一千名中央机关干部加强文教战线,我主动请缨,同年11月来到了抚顺从事教育工作。

在组织部工作期间,很少听到歌声,也很少唱歌。一来是因为当时的机关工作,空气比较沉闷;二来是因为我身陷所谓的“胡风反革命集团”事件中,已经没有心情放声歌唱了。

在抚顺从事教育工作五十多年,除了蹲牛棚、挨批斗、下乡、劳改的时间之外,基本上常和学生在一起。唱歌、跳舞,……是年青同学的爱好。特别是到市艺术幼师工作,音乐课、舞蹈课、美术课……是未来幼儿教师、音乐教师必修的课程。每年一届的艺术节,更是教师、学生表现才华的大好时光。省、市电视台、电台,也多次邀请学校去表演节目。在这样的环境里,听到的歌曲,听到的乐曲,以及学会唱的歌曲,已经数不胜数了。一一描述,力所不及。我只能说说其中的几个专题:

热爱祖国的歌曲。我出生在一个动乱的年代。日寇侵略,列强欺凌,常使我感到屈辱和痛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人民经过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推翻了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胜利来之不易。“创业唯艰,守成不易”。这是我们自己的祖国,我们要热爱她,建设她,保卫她……。许多热爱祖国的歌曲,正唱出了我们的心声。首先要提的是《歌唱祖国》。这首由王莘作词作曲的歌曲,刚发表时,大家感到似乎有点像苏联歌曲《祖国进行曲》,但是唱着唱着,越唱越感到亲切:“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如今,天山南北,东海之滨,天涯海角,城市乡村……都响彻了这首欢快的歌曲。在众多爱国主义的歌曲中,我还要提到两首。《我和我的祖国》。第二段的歌词是:“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我最亲爱的祖国,你是大海永不干枯,永远给我,碧浪清波,心中的歌。……”“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祖国同我们心心相连啊!还有一首是:《共和国之恋》。“在爱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在歌里,在梦里,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当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泪光里。”“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血是肉我凝聚着你。纵然我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纵然是凄风苦雨,我也不会离你而去”。… …“纵然我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这是我们自己的亲爱的祖国啊!

人们都喜爱的《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等歌舞剧中的歌曲,就不在这里一一叙述了。

我还要提到一位人民艺术家-李劫夫同志。在这里,我不想提及他的不幸遭遇。他所创作的歌曲,为人们所熟知,所传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当着一股反华浪潮掀起的时候,我们高唱:“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毛主席领着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气势不可阻挡!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走自己的路,阔步向前,是何等的气慨。《革命人永远是年青》。这是李劫夫同志为首,有安波同志等参加创作的歌剧《星星之火》的插曲:“革命人永远是年青,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在这部歌剧里,还有一位抗日联军的老交通唱的歌:“披星载月跑交通,爬冰卧雪为抗战。如今国家遭劫难,我把老年当少年。人人叫我李快腿,南满北满走个遍。少走一步难成功,革命好比爬大山。”“不怕风吹雨打”,“不怕天寒地冻”,“永远挺立在山巅”,“披星载月”,“爬冰卧雪”,“我把老年当少年”, ……这是多么崇高的形象!劫夫同志创作的《歌唱二小放牛郎》、《将军回乡来》、《忘不了》等,也是脍炙人口的好歌。我还要提到劫夫同志谱曲的毛主席诗词歌曲。这是最好的毛主席诗词歌曲之一。黄鹤楼(菩萨蛮),井岗山(西江月),重阳(采桑子),娄山关(忆秦娥),十六字令三首,昆仑(念奴娇),六盘山(清平乐),雪(沁园春),……每一首都是杰作。其中咏梅有两种曲调,基本相似,但又各有特色,意味深长。为了纪念李劫夫同志,劫夫同志的三个女儿隆重推出了一组《劫夫名曲》的录音带,由辽宁半岛音像出版社出版,很受欢迎。当我又一次到沈阳音乐学院音乐书店去购买时,书店已缺售了。书店同志打电话给劫夫同志的夫人,问问她家中是否还有留存?劫夫同志的夫人,接到电话,竟亲自送来了一组录音带。我还没有见到《劫夫名曲》的光盘,希望有关出版部门能够弥补这个缺陷。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有关方面派人抄录了我的全部档案(包括“反胡风”、“反右倾”的材料),提前送到六中,接着又将我抛回六中(当时市委已正式任命我担任文教干部训练班主任,任命南一同志为六中校长),作为六中牛鬼蛇神的后台批斗。从此,我的遭遇是可想而知的:批斗、挨打无其数,“专政”八个月,“劳改”两三年。在批斗、专政、劳改期间,“牛鬼蛇神”,“三反分子”、“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是不准唱歌的。虽然如此,我还要对当时流行的某些歌曲,说说自己的看法。“毛主席语录歌曲”,除了个别语录歌曲还可一听外,绝大部分像是和尚念经,因为这是语录,而不是歌词。特别是当时深深感到:语录说得对,歌曲唱得好,为什么不能真正做到呢?比如:一边可以唱“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一边却可以打骂、侮辱、剃阴阳头,甚至灌凉水、坐老虎凳,……。大量的是颂扬毛泽东主席的歌曲,其中不乏有些真情流露、充满热情的好歌,有些现在还在歌唱。而当时,我们是多么盼望,能够像歌中的毛主席那样,给我们带来平安、光明、幸福啊!

苏联歌曲(包括俄罗斯歌曲),是人们所喜爱的。不少俄罗斯歌曲、苏联歌曲的歌词,是著名诗人,如普希金,莱蒙托夫、苏尔科夫、伊萨柯夫斯基……等创作的优美的诗歌,而歌谱则来自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杜那耶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查哈罗夫、亚历山大罗夫……等音乐大师的大手笔。歌声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早在赣州联中时期,我就会唱几首苏联(俄国)的歌曲:“谁送我们的行,是天边的白桦林;谁作我们的伴,是东流的河水声。但是,朋友啊!又粗又长的铁链,把我们捆成了一条心!”(托尔斯泰:《复活》的插曲)“生活像泥河一样流,机器吃我们的肉;煤烟熏黑我们的脸,火酒烧焦了心窝。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到处一样受痛苦;我们天天被人剥削,这是最大的耻辱”。 ……还有那首著名的《伏尔加船夫曲》,当时就能哼上几句(是同美国歌曲《老黑奴》同时学会哼哼的)。再晚些时候,看了俄罗斯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剧“大雷雨”,又学会了其中的插曲:“顿河的哥萨克饮马在河流上,有一个少年痴痴地站立在门旁。正因为他想着怎样去杀死他的妻子,所以他站立在门旁暗自的思量。他的妻投身跪倒在他的脚下,向她的丈夫这样地高声叫嚷:孩子们的爸爸,我的丈夫啊!我知道你有一副慈善的心肠,我求你,求你动手要晚一点,要等到更深夜尽的时光。不要把我们的孩子们从梦中惊醒,也免得惊动了左右的街坊。”歌声缠绵,悲凉,……建国以后,特别是五十年代,苏联歌曲风靡一时。《共青团员之歌》,也曾经鼓舞着我们青年一代去迎接战斗:“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还有一首十月革命时期的歌,也是为人们所喜爱的:《我们是红色的战士》。歌词是这样的:“我们是红色的战士,保卫贫穷的人民,保卫他们的田地、房屋和自由。我们有着许多的大炮,我们有着许多的枪,无数熊熊的火炬,照耀着决死的战斗!”“时间已来到了弟兄们,打倒一切侩子手!那残暴的旧世界,再不能绞杀我们!我们有着许多的大炮,我们… …”。许多苏联歌曲,如喀秋莎,小路,山楂树,红莓花儿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都为群众所喜爱,至今还在传唱。这里还要提到一首歌曲:《祖国进行曲》。“我们祖国多么辽阔广大,她有无数田野和森林。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同《歌唱祖国》为中国人民喜爱一样,这首歌唱祖国的歌曲,同样为苏联人民所喜爱。我在北京期间,还曾经观看了苏联红军合唱团的一次演出。这是一次世界水平的演出,是一次震撼人心的演出。苏联红军合唱团是1928年莫斯科音乐学院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夫教授创立并领导的。1946年亚历山德罗夫教授逝世后,曾改名为苏联亚历山大德罗夫红军合唱团。苏联解体后,又改名为俄罗斯红军合唱团。现在的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是俄罗斯备受尊崇的音乐家费杜诺夫。红军合唱团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1956年6月,合唱团的二百人到英国进行八周的演出。6月18日首演当天,伦敦《每日新闻》报导说:“七千名英国人民屏息直立,浸溺于合唱团令人激奋,如雷鸣般的歌声。”伦敦《每日电讯》称:“这全都是伟大的表演。”。《伦敦新闻年报》说:“描写故乡草原的歌曲如微风轻抚大树,军队进行曲则韵律鲜明得好像能带领军队穿越千里道路”。这既是红军合唱团的魅力,也是苏联歌曲、俄罗斯歌曲的魅力!

我要说说国际歌-这首国际无产阶级的战歌。早在联中时期,就听人唱过国际歌,唱过马赛曲。当时是抗战时间,我更多地被马赛曲(法国国歌)所吸引。“公民,武装起来!公民,决一死战!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同样鼓舞着战斗中的中华儿女。我真正学会唱国际歌是在建国之后,歌词几经翻译更新,但庄严的乐曲是永远铭刻于心的。现在我们所唱的国际歌的歌词,是1962年重新订正的,是原来六段歌词(原诗)中的一、二、六段。作为共产党人,应当牢牢记住国际歌的乐曲和歌词。“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一切归劳动者所有,那能容纳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国际歌的作曲者是法国工人狄蓋特。他于1888年6月根据巴黎公社诗人鲍狄埃所作的诗篇谱写而成。1888年7月23日,狄蓋特领导的《工人的里拉》合唱团在里尔的售报工人集会上首次演唱。以后开始用于国际无产阶级的隆重集会,并且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1920年即经过翻译传到中国。1917年到1944年,苏联曾采用国际歌为国歌,歌词采用了原诗的一、二、六段。1923年起,歌词又从俄语转译成中文,传唱于中国,成为中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隆重集会时演奏和歌唱的歌曲。不少中国共产党人,在敌人的刑场上,高唱国际歌,英勇赴义,壮烈牺牲。列宁为纪念鲍狄埃逝世二十五周年而写的文章《欧仁·鲍狄埃》中写道:“一个有觉悟的工人,不管他来到那个国家,不管命运把他抛到那里,不管他怎样感到自己是异邦人,言语不通,举目无亲,远离祖国-他都可以凭国际歌的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每当响起了国际歌的庄严雄伟的乐曲时,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豪情壮志。“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让我们前赴后继,为了实现国际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不懈奋斗吧!

八十年寒来暑往,六十年革命生涯,我唱过了无数歌曲。其实,人生如歌,人的一生也像歌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柔肠百结,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个人的生命是短促的,然而,无数人,无数代人组成的人类社会,却是绵延流长,将会持续发展。我们的歌曲是永远唱不完的。歌声永远飞扬。

 

 

附注一:我的父亲姚其源,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同我国铁道专家金士宣教授是同学。他从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沪杭铁路工作,直到抗战爆发,曾担任杭州城站站长、行车调度室主任等。抗战期间,他不愿做亡国奴,带领家小逃难,在浙赣铁路供职。日寇攻占浙赣铁路,他再次逃难,靠行医度日。他的医术,是靠自学。我曾有一个大哥哥,年幼时因患白喉夭折,我父亲发愤自学中医。至今还留下一些他用毛笔、珠砂笔抄录的医书:黄帝的《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李时珍的《本草》,以及《温病条辩》等等。字字工整,一笔不苟。他自己也写了一本医学著作:《妇女百病宝鍳》,可惜这本书被人弄丢了。抗战胜利之后,他回到沪杭铁路,受到排挤,先后在杭州附近的许村、临平火车站任站长,借酒浇愁,不到60岁,就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附注二:李叔同先生(1880-1942),又名弘一法师,祖籍平湖,生于天津,是我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一代爱国高僧。李叔同先生学贯中西,多才多艺。1905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在杭州等地执教,曾培养出丰子恺、刘质平、潘天寿等一批艺术教育家。1918年,李叔同先生于杭州虎跑寺出家。1942年10月13日,园寂于福建省泉州的一所养老院内。李叔同先生的书法自成一体,称为“弘体”,所留书法遗墨,堪称书法精品。我们经常传唱的《城南旧事》中的插曲《送别》,就是李叔同的词作。“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2008年,我曾去浙江平湖瞻仰李叔同纪念馆。刚到平湖,就看见对岸一朵硕大的白莲花,静静敞开着洁白的花瓣。这就是平湖著名的李叔同纪念馆。这座造型为高雅洁白的莲花的建筑,象征着李叔同宽阔的胸怀、纯洁的品格,已经成为平湖风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附注三: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晚会上,朗诵了高尔基的《海燕》。这次纪念会上,既有大合唱,又有诗歌朗诵,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海燕》,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将它翻译成中文,瞿秋白也曾翻译过。我比较喜欢瞿秋白的译文,觉得念起来比较顺口。“在白茫茫的海面上头,风儿在收集着阴云,在阴云和海的中间,得意洋洋地掠过了海燕,好像深黑色的闪电,一忽儿翅膀碰着浪花,一忽儿像箭似地冲向阴云。……”“在鸟儿勇猛的叫喊里,有的是对于暴风雨的渴望,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对于胜利的确信。”“暴风雨快要来了!这是勇猛的海燕,在闪电中间,在怒吼的海的头上,得意洋洋地飞掠着。这胜利的预言家叫了:让暴风雨来得猛烈些吧! ”这是多么勇敢和大无畏的形象啊!

附注四:解放初期,百废待举,许多工作,没有现成的专门人才。所以,寒假学园,青年俱乐部,反会道门宣传,教唱歌,组织文娱活动,需要我这个没有学过音乐、指挥的人来“滥竽充数”,但经过努力,最后终于完成了任务。锦州市召开几次全市群众大会,让我们这几个“平津学生”布置大会会场,主要是主席台的大会横额,两旁的标语,这项任务,也落到我的身上。我临时抱佛脚,现发现卖,现学现写,用宋体、黑体写出了横额、标语的艺术字。后来,青年俱乐部的墙上用水泥砌五个大字,也是我自己写出来请泥瓦工砌在墙上的。这五个大字,“文化大革命”时期还保留在墙上。直到后来房屋拆迁,才毁掉了。我的学历不高,根底很浅。初中只念了二年半书,最高学历只是中专一年,还没有念完。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很多工作,对我来讲,都需要从头学起,从头做起。比如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1960年撤职降薪,下放农村劳动,放猪,种地,整风整社,都是新的工作;文大恢复工作以后,让我主持全省讨论编写中小学教学大纲,检查上山下乡工作,到丹东、大连检查建委系统的工业学大庆,等等,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办法、出路只有一个,就是学习。我说的这些,主要是对现在的青年同志讲的,特别是对现在正在准备就业的毕业生讲的:不要害怕接触自己陌生的东西,不要拒绝同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只要工作需要,只要人民需要,或者出于形势所迫,就业所迫,就要大胆地担当起这些新的任务。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尽力做出第一等的工作,就一定能开创新的业绩。

附注五:1954年10月,我从中共中央东北局组织部上调到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1955年,周扬同志发表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报告。在学习讨论会上(请注意,是学习讨论会上),我根据鲁迅先生《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提出了几个疑问。大祸临头。怀疑我同“胡风反革命集团”有组织上的联系,全部大会批判,肃反审干,最后作出了“虽然同胡风反革命集团没有组织上的联系,但思想上同胡风反革命集团有密切的联系”的结论,对我的政治历史作出了很不实事求是的结论。1959年反右倾,我仅仅响应市委号召,书面向党交心,1960年5月,向我正式宣布,将我定性为“右倾机会主义性质的错误”,撤职降薪,下放农村劳动。有了这两次经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当然就在劫难逃。……直到1987年,中央组织部才为我重作结论,推翻了原结论中的不实之词。我想说的是:历次政治运动,教训是深刻的。我十三岁开始接近进步书籍,接近进步同学,十七岁投奔解放区,参加革命,从没有同反动势力同流合污,更没有参加过反动党团。我向往解放区,热爱共产党,是抱着满腔热忱投身革命的。但是,为什么又会屡遭打击,屡受冤屈呢?这不仅是我个人的问题,而是值得全党深思的问题。教训是深刻的,也是多方面的。这里,我只想提出一点。我们应当真正按照毛泽东主席所说的:对待思想问题,对待人民内部的问题,应当采取讨论的方法,说服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应当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知道,真理有时候往往在少数人手里。历史上许多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点。我要补充的是,对待年青同志,更应当宽容一些,豁达一些。成年人,老年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年青人初出茅庐,那有不犯错误的?何况你认为是错误,也可能并不是什么错误,即使是所谓反动的意见、错误的意见,也可以通过讨论而明辨是非嘛!试问我在学习讨论会上提出几个疑问?是什么“严重错误”吗?“让人说话,天不会坍下来”。要创造“让人说话”的环境和气氛。我看,这个问题,现在并没有真正解决。

附注六:1957年11月,我来到了抚顺,曾经担任抚顺市第十一中学副校长,抚顺工学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抚顺市第六中学校长,市委文教干部训练班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文教四清工作团综合组副组长,学习组组长,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抚顺市建筑工程学校校长,抚顺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校长。1990年从市艺术幼师离休后,又创办抚顺市学前教育高教自考辅导学校,并担任市艺术幼师、师专分校、抚顺师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2007年后,不再担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但仍积极参加市教育局关工委、市关工委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此期间,曾多次调到省里:作为省教育厅教育研究领导小组成员,参与批判凯洛夫教育思想;主持全省一百多名政治教师编写中小学政治课教材;主持讨论编写中小学教学大纲。……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有五十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我热爱教育工作,热爱教师、学生。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虽然历经坎坷,但坚守理想,宁折不弯;虽然少有成就,但尽心尽力,问心无愧。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一首还没有唱完的歌,……。

 

 

附:对于《歌声永远飞扬》的一点补充

――说说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几首歌

(2010年5月)

               抚顺师专离休干部 姚国祥

 

  《歌声永远飞扬》,引起了一些同志和朋友的共鸣。一些歌曲,让我们回忆起风华正茂的年代,高歌猛进的年代,灾难深重的年代,激动人心的年代……。

我的一位学生,在辽宁师范大学学习期间,在一次活动中不幸致残。他是学音乐的,高位截瘫之后,并没有放弃自己爱好的专业。几经奋斗,现在终于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他看了我的文章之后,深情地说:文章中提到的有些歌曲,也是他们所喜爱的;通过文章中历举的歌曲,看到了老一辈所曾经走过的艰难历程,对于现在的年青人,也是一种鼓舞和启发。

谢谢同志们、朋友们对于我的文章的理解和同感。“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让我们继续唱着“同一首歌”,将社会发展进步的接力棒,传递下去,通向未来吧!

一生中唱过的歌曲,是数不胜数的。甚至是自己最喜爱的歌曲,自己最熟悉的歌曲,在一篇文章里,也难免有所遗漏。比如现在是五月,歌唱红五月的歌,就有多首。其中有一首歌曲,是很轻快、优美、动听的:“五月,红五月,劳动人民欢迎你,扩大生产为自己,用劳动成绩来纪念你。五月是红色的五月,五月是红色的五月,她带来了劳动的愉快,她带来了斗争的光彩。举起手,欢迎你,五月的歌声唱起来。……”

因此,写完《歌声永远飞扬》,难免要作些补充。让我先说说国民党统治时期唱过的几首歌。

首先是国民党的党歌,也就是“中华民国”的国歌。这首歌是每周必唱的。在那个时候,每周至少有一次朝会,纪念孙中山先生,要唱党歌(国歌),背诵“总理遗嘱”。会场正面张贴着孙中山先生遗像,遗像两旁是一付“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这首党歌(或称“国歌”),曲调不优美,当时我对歌词也不甚理解:“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先锋,……”

背诵“总理遗嘱”,倒不困难:“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总理遗嘱”,是孙中山先生口授,由汪精卫笔录的。

汪精卫,是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他原名汪兆铭(1883年~1944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汪精卫早年曾参与组建同盟会,一度主编《民报》,宣传革命主张,抨击清政府和改良派。1910年3月,谋炸清摄政王戴沣,事泄被捕,被判终身监禁。辛亥革命后出狱,曾追随袁世凯,后又追随孙中山。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也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残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抗日战争爆发后,汪精卫潜逃到河内,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后在日本占领下的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卖身投靠,充当汉奸。1944年11月,在日本名古屋病死。(一说是被日本人毒死的)。

这段汪精卫的历史,现在的年青人是不甚了解的。在当年国民党统治时期,汪精卫可是一个灸手可热的人物。

书归正传。当时还有两首歌唱国民党“国旗”的歌曲。一首歌的歌词是:“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胄,东亚称雄。毋自暴自弃,毋固步自封,光我民族,促进大同。创业唯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另一首的歌词是:“看国旗,在天空,飘飘荡荡震长空。颜色丽,气度宏,青天白日满地红。扬国威,壮军容,飞翻南北与西东,为我中华民族,争光荣。……”同国民党的党歌相比,这两首歌的歌曲还是比较动听的。同时,我还认为,歌词中所说的“创业唯艰”,“守成不易”,至今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

还有一首国民党统治时期曾任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作词的歌曲,也是我曾唱过的第一首歌唱新疆的歌曲:

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天山溶雪灌田畴/大漠飞沙旋落照/沙中水草堆/好似仙人岛/过瓜田碧玉丛丛/望马群白浪滔滔/想乘槎张骞/定远班超/汉唐先烈经营早/当年是匈奴右臂/将来更是欧亚孔道/经营乘早/经营乘早/莫让碧眼儿射西域盘雕

这里所说的“碧眼儿”,很明显是指当时的苏联,所以后来就不怎么唱这首歌,尽管这首歌的曲调还是很美的。

下面说说在那个时期所唱的几首校歌:

小学阶段,除了我父亲创作的新塘边铁路员工子弟小学的校歌外,在上饶女子小学没有听到有什么校歌。

到了江西赣州基督教联合中学,则是一唱校歌就是两首。一首是联中校歌,另一首是合并校之一-原赣州青年中学(是当时的基督教青年会举办的)的校歌。现在把两首校歌的歌词都写在下面:

联中校歌:神州茫茫起风云/联合中学始诞生/同舟共济古明训/一堂相聚如家人/劳苦筋骨与心志/天降大任与其身/莫忘了服务牺牲/得发扬基督精神/联合我们的能力/联合我们的精神/向前迈进齐迈进/正有无限的前程。

青年中学校歌:这是青年的时代/我们是时代的青年/我们在苦难中成长/我们在烽火中锻炼/个个陶铸成革命的青年/为民族的中坚/我们要有铜筋铁骨的体魄/我们要有顶天立地的气节/我们要有坚忍奋斗的意志/我们要有成功成仁的决心/不断学习努力向前/德智体群四育并进/誓为社会服务/不怕流血牺牲/这是青年的时代/我们是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发扬青年的热力/创造青年的中国。

这两所学校,是顾惠人先生和蔡传智先生创办的。他们都是爱国教育家。蔡传智先生在建国后曾长期担任江西省政协委员。顾惠人先生是嘉兴秀州中学校长(也是一所教会学校)。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坚决不在敌占区办学。先是在上海租界内办起了华东联合中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先后到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同原青年中学合并,办起了江西赣县基督教联合中学,克服了种种困难,收容了一大批战区流亡学生,其中包括后来成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李政道。李政道在赣州联中高三毕业后,才到西南联大上学。抗战胜利后,顾惠人先生回到嘉兴,全力以赴,实现了嘉州秀州中学复校。建国以后,顾惠人先生是全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的委员。1961年春,顾惠人先生因高血压并发脑溢血倒在工作岗位上,享年六十岁。李政道教授闻讯后,曾专程到嘉兴一行。嘉兴秀州中学,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百年名校,人才辈出。陈省身、李政道、程开甲、顾功叙、谭其骧、周廷儒、周廷冲、钦俊德、方怀时、潘文渊等资深院士,以及范崇武、黄源、朱生豪、吴世昌、陆钦侃、许国璋、江禄煜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都曾在秀州中学就读。在历届毕业生中,有近六十人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特殊津贴(2000年统计)。陈省身院士逝世前,曾多次到母校探望,为母校建设、为母校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出谋划策。

1946年秋,我考上了当时的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中等技术科。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现在已恢复了原来的校名:北京交通大学。这也是一所百年名校。我就读的中等技术科,只是北平铁道管理学院附设的中专,没有单独的校歌,唱的是北京交通大学的校歌,歌词是文言文,歌曲是很优美的:

平畴廖廓兮奠邦基大陆关河万里/农产富饶兮庶物繁??赖吾曹综理/乐同轨之相交兮/誓驰遍中原大地/河山险阻/关塞庄严/固无愧男儿事/欢乐当此际/青梅竹马/数年华远大相期/美哉我平院/山林隐城市/有珊瑚玉树交织/美哉!交大/贯国家流通之机/美哉!交大/看纵横宇内飞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过得多么快啊!当我们唱着这些校歌的时候,正当青春年少。而如今,白发满头,老态龙钟。但是,可以告慰的是,我们的内心,仍然充满了激情,仍然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我想起了一首人们所熟知、不少人会唱的歌曲:《满江红》。这是一首以著名的岳飞写的词《满江红》谱曲的歌,充满了还我河山的豪情壮志和爱国热情。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我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著名的“岳坟”,就在杭州。几乎是从年幼知事开始,就听到过许多岳武穆、岳家军的感人故事。

使我感动的是,不仅仅是岳飞的少年从军,力主抗金,恢复中原,屡建奇功,而且是由于岳飞的气节、操守、爱国、为民,……。岳飞(1103~1142),字鹏举,河南汤阴人。他所率领的军队,号称“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他治军从严,要求部属“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得人民拥护。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岳飞还指出:“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才能国泰民安。……1142年1月27日,岳飞被宋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时年才三十九岁!

我最后一次去瞻仰岳王庙,是2004年。希望还有机会再去瞻仰这位民族英雄的归宿之地。

许多往事,已经被人们淡忘了。但是,岳武穆、岳家军,以及近代、现代许许多多新的英雄人物,将永远长留在史册上,永远长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岳飞作词的《满江红》,将永远被人们所传唱,激励着后来者奋起!奋起!

 

附注一:孙中山先生的遗嘱。

孙中山自己是学医的,知道自己不行了,便立了三个遗嘱。一是国事遗嘱,由孙中山口授,汪精卫笔记。孙中山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另一个家事遗嘱,是给宋庆龄的:“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余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第三个遗嘱是给苏联政府的,孙中山用英文口授,由鲍罗廷等人笔记。孙中山满怀深情地说:“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

附注二:罗家伦简历。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笔名毅,绍兴柯桥镇江头人。1914年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肄业后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印刷传单中的白话宣言(其中文言篇由许德珩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五四运动后,接任《新潮》主编。在胡适影响下,刊物改良主色彩日浓,并写了不少文章,否定新文化运动。1920年秋,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后又去英国伦敦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6年归国后参加北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很多文章中支持蒋介石的政策。1928年,任蒋介石为首的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教育处处长。同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清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直辖于教育部。9月,罗家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长校期间,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他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的意见,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1930年后,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中央政治学院教育长、中央大学校长等职。在执掌中央大学期间,提出建立“诚朴雄伟”的学风,改革教学方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1949年去了台湾,曾任国民党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国史馆馆长。1969年,病势渐重,12月25日,因肺炎、血管硬化等症状并发,病逝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72岁。(摘引自有关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