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针灸的好处与坏处:让新城更美丽?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管理开创新局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5:55:11

让新城更美丽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管理开创新局面

 

让城市整洁美丽,让百姓安居乐业。“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城市管理工作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内各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区内群众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以全面推进“打造国内最清洁开发区”为契机,以“城市管理上水平、百姓群众得实惠”为管理目标,积极探索和优化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加快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城市管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经验到科技、从传统到现代”,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突破。经过不懈努力,区内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至2010年,连续五年荣获杭州市政府城市管理目标考核一等奖。

“十二五”时期,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开发区新城建设的攻坚时期;既是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市管理的非常时期。开发区城市管理工作将紧紧围绕开发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三大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环境品质化”三化战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迎接挑战,为实现开发区城市管理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拉高标杆
“四化”管理做精做细

——高标准保洁

晨曦中,一辆辆新型的机扫作业车伴随着悦耳的音乐声,奔忙在下沙新城的宽阔大道上。它身后,留下一条条整洁如新的路面。在整洁有序的环境中,开发区人怀着一份好心情,迎来了新一天的工作。

开发区从2007年底起,以“打造国内最清洁开发区”为契机,全面实施道路保洁分类分级管理。同时,不断加大环卫资金投入,2011年,全区道路保洁经费达4600余万元,环卫作业车辆配备至76辆,道路机械化保洁覆盖率已提升至94.4%。道路清洗率达到52.03%。部分商业街区人行道保洁实现“从扫把到拖把”的跨越。道路保洁面积从342万平方米增加到696万平方米。

——高水平护绿

河道边、大街旁、江堤上,下沙新城处处可见郁郁葱葱的大树、五彩缤纷的花朵,街头小品、城市家具点缀其间。人们在如茵的绿地中或散步,或嬉戏,或健身,其乐融融。一幅花园式生态副城的景象图在人们眼中已呼之既出。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绿地养护面积从298万平方米增至635万平方米,绿化日常养护经费达2500余万元。开发区始终坚持量质并举、建管并重,在增加绿量、改善景观、发挥功能、长效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0年,开发区荣获杭州市绿化养护综合考核最佳管理奖。

——高要求亮灯

下沙的夜,别样的璀璨亮丽。区口广场上,大型音乐喷泉随五彩灯光跳跃,气势非凡;大街两旁,轮廓灯、射灯、霓虹灯……照亮一座座大楼、商厦,彰显新城夜景的繁华。

2007年,开发区出台《关于加快亮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部门协作的机制全力推进我区景观亮灯工程建设,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四年来,累计投资约1亿元,建成地面和楼宇亮灯项目127个,并运用现代科技实现了亮灯“一把闸”的集中控制管理。不少特色鲜明的景观亮灯作品呈现眼前,成为开发区夜间一道靓丽的风景。

——高质量保序

“不仅门面漂亮了,还吸引了更多的客流。”月雅苑社区附近的海里捞自助火锅店和汤记餐厅的老板特别开心,因为餐厅在“序化最佳商铺”首次评选中获得优胜。有的饭店还拿到了流动小红旗。也难怪,众店家参与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商铺饭店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丢垃圾等现象,是街面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发区在做好街面序化管理全覆盖的同时突出重点,提高质量,开展出店占道经营、无证流动商贩、违法停车、垃圾乱扔乱倒、违章乱搭乱建、机动车运输抛洒滴漏等问题的专项整治,街面保序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开发区连续四年获杭州市执法系统B组考核第一。

——数字城管全覆盖

开发区的每条马路、每个窨井盖、每件城市家具……背后都有一双“天眼”在严密监管。开发区拥有一支专业的信息采集队伍,每天12小时对开发区各条道路进行巡查。哪里的窨井盖缺损了,哪里的路灯不亮了,哪里的道路积水了,都能在第一时间反馈到监管部门,这就是数字城管的巨大威力。

自2007年12月28日开发区数字城管上线运行以来,开发区确立了“信息资源整合、体制属地为主、机制区街联动、功能人性化优先、管理无缝链接”的原则,率先建立了“一家专业信息采集公司、一个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五大二级协同平台、34家区级问题处置责任部门(单位)和54家市级产权单位”的数字城管副城模式,得到了省、市数字城管主管部门认可。2011年,开发区数字城管问题及时解决率达到98.65%,12319热线问题处置率达到100%。被评为杭州市2009年度数字城管工作优胜单位、2010年度数字城管工作先进集体。

提升品质,城市环境做美做优

——创建工作引“示范”

机关干部、社区居民、企业员工三五成群,手执扫帚铁铲,在街道角落清理卫生死角;一队队大学生志愿者走上街头,进行文明劝导,分发宣传单……下沙街头时常可见这样的场景。

开发区自开展“打造国内最清洁开发区”工作以来,成功创建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康莱特药业有限公司等13家杭州市最清洁单位,3号大街、4号大街等2条市级“八小”行业管理示范街,沿江大道、区口广场等2个杭州市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组织开展了12次打造“国内最清洁开发区”万名市民清洁大行动。同时,深入实施“最清洁校园”考核评比工作,打响了开发区“最清洁校园”品牌。

——景观提升出“精品”

春到人间草木知。开发区在全区范围内实施以“绿荫大树、河渠生态驳坎、高架桥垂直绿化”等为重点的绿化景观提升工程,为下沙新城增添勃勃生机。

开发区积极参与杭州市绿化管理系统举办的各类绿化活动评比,先后荣获2009年、2010年国庆立体花坛评比二等奖,2010年 “西湖秋韵-中国杭州首届菊花艺术节”大型花展室外景点布展金奖,2010年杭州市美化家园工程第一名,2011年杭州市美化家园工程特色道路第一名、特色河道第一名等多项大奖。“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围绕实施绿荫大树工程为重点,坚持美化工程为点、大树工程为线、绿化改造为面,通过点、线、面相结合提升景观效果。自2008年以来,相继实施了下沙路、沿江大道、25号路及高教西公园等绿地的大树种植景观提升工程,完成大树种植15000余棵,道路绿化景观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每年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持续抓好区内背街小巷改善工作。通过对店招店牌、绿化、铺装、道路的改造提升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高沙、邻里、月雅苑等社区,百合路、听涛路、淘宝街等小区道路环境焕然一新,受到了沿街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广告管理出“亮点”

这几年,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开发区许多大街小巷沿街商铺、企业、写字楼的店招店牌和屋顶广告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改往日的破旧凌乱、没有章法,进而变成了统一设计、统一规格,以全新的视觉效果,让下沙这座新城更显现代气息。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相继出台了《户外招牌广告设置(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户外广告管理的若干意见》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区内广告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广告管理“亮点”逐步显现。几年来,开发区相继实施了1#大街、3#大街、4#大街、6#大街、学正街、25#大街、27#大街、10#大街、听涛路等道路沿街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工作。2010年5月底,开发区提前四个月全面完成“一绕四线”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经过努力,区内广告管理日趋规范。

优化作风,城市服务做细做实

——“公交优先”全力推进公交网络体系建设

去市中心有快速公交,在新城内有小区巴士、出租车,还有红色的公共自行车随时可借用,在下沙新城,交通出行越来越便利。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按照普通公交、快速公交、小区巴士、出租车及公共自行车“五位一体”公交网络体系的建设要求,到2011年,先后完成新开区内公交线路17条,投放出租车330辆,建成公交自行车服务点101处,新建、改建公交候车亭278座,新建临时客运站1座,新建出租车综合服务站1座。同时,协调市公交集团公司完成B1区间线延伸至沿江的运营工作。通过市、区两级公交服务企业的大力支持,开发区区内、区外公交网络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城市功能配套完善

一个个“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别致造型的公共厕所出现在下沙街头,不仅方便了人们生活,也给城市增添一景。

自2006年以来,开发区大力开展实事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先后完成新建和改建公共厕所37座,道班房15座,特色路名牌206块,城市信息柱222个,小区垃圾收集房15座,新增果壳箱3000余个,实施背街小巷改造20余处,在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的功能。同时,根据三年改造计划,2009年和2011年开发区先后投入资金约1300万元对开发区1号泵站、3号泵站、东部1号泵站、高教东区泵站、高教西区泵站等进行了设备改造和环境提升,全面和系统地提升和改善了区内污水泵站的内部环境和运行效果。

科技创新,管理手段转型升级

——全力推进“四化”监管体制创新

从数字城管的全面推进,到监管体制的不断完善,开发区依据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赋予城市管理新的内涵。

开发区修订完善《开发区城市基础设施养护作业标准及考核办法》等制度,使职责更明确,分类更精细,任务更量化。实施标准化管理,积极打造“国内最清洁开发区”街容示范路。2010年3月25日,开发区垃圾分类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垃圾分类小区已基本完成验收。

——大力推广市政路灯节能工作

开发区自2008年实施8条线路节电试点,2009年推广安装了61条线路节电设备。目前路灯节能情况已趋于稳定,69条线路节电率约为21%左右,每月实际可节省电量约38余万度,全年可节省电量约450万度。

开发区还全面实施亮灯集控系统,实现了亮灯工程“管、控”合一目标,做到“一声令下、迅速开启”的控制效果,实现了亮灯工程由多头控制向集中控制转型。

——全面实施机械作业GPS定位监管

2009年,开发区成功开发了基于机械化作业车辆(机扫车、洒水车、清洗车、绿化浇灌车、垃圾运输车)的GPS监控设备和 GPS监控统计系统。根据统计数据对各责任主体机械化保洁作业情况实施考核。机械化保洁作业的精细化监管得到有力加强,道路保洁质量明显提升,实现了“四化”监管由人工向智能化的转型。

——全面实施路灯电缆防盗割系统

自2008年以来,开发区以路灯与防盗设备同步安装、同步使用为原则,全面实施路灯防盗系统,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技防为先、人防辅后、人技结合”路灯防盗系统。2009年新纳入防盗系统的新建道路30余条,基本实现了路灯电缆偷盗“零损失”,实现了路灯防盗由被动应付向主动管控的转型。

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开发区新城建设的攻坚时期,也是城市管理的非常时期。实践经验表明,建管并重、重在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管理在城市总体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对城市总体环境形象的维护上,表现在对城市公共秩序的维系上。因此可以说,城市管理是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形象、维护城市秩序、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一座好的城市是靠管出来的”,如何管理好开发区这座新城,是开发区全体城市管理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永恒课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开发区过去的辉煌,得益于先发优势;未来的腾飞,取决于抢抓机遇。开发区全体城市管理工作者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全力开展好各项城市管理工作,为新城建设、为实现开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十二五规划目标再上台阶

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至“十二五”规划末,城市管理实现:管理体制顺畅,运行机制高效,管理制度健全,城市功能完善,环境品质完美,长效管理落实,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与杭州主城区全面接轨,向主城区看齐,力争继续走在前列。

——着力提升四化管理水平。高标准保洁,道路机械化机扫率达到95%以上,清洗率达到70%以上;高要求保绿,实现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25平方米;高水平亮灯,体现下沙新城夜景灯光特色的景观亮灯基本建成;严要求保序,“中心区域严禁、重点区域严控、一般区域严管”的序化要求全面实现。

——继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全面完成背街小巷改造、道路综合整治、截污纳管工程;完成“1个大型停车场、1个公交停保基地、2个公交中心枢纽站、5个公交首末站”建设;公交出行以“优化为主、新开为辅”,结合公交场站建设和地铁开通,新增公交线路5条左右,优化公交线路10条以上;累计完成近16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建设,至“十二五”末投放公共自行车总量达到5000辆。

——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河道水质,河道水质主要指标由劣五类改善至五类标准;全面实施企业清洁生产和高新化改造,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国家二级质量标准天数达320天;加大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力度,力争环境噪声治理达标;有效开展扬尘污染源控制,降低大气中的可悬浮颗粒物浓度,全面控制尘污染。

——努力提升城市应急能力。完善“防汛、防台、防潮、防冻”应急预案;加快“防汛、防台、防潮、防冻”指挥系统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防汛、防台、防潮、防冻”物资的储备管理;加强以市政公司、环卫公司、绿化公司为区级专业应急队伍和各街道、部门为主的街道、部门应急队伍建设,在应急时期确保城市正常运转。

——切实推动城管科技进步。采用新机械,购置“技术先进、作业高效”的“环卫作业、防汛防台、抗雪防冻”新设备,减轻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城市管理中及时运用“轻质、耐久、美观、低碳、环保”新材料,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环境品质;引进新技术,对城市实施实时动态监管,对现有路灯防盗、节能进行提升改造,对现有数字城管网络进行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