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推迟一个月了还不来怎么办:扶贫标准大幅提高92%,长出1亿穷人是福是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9:35:34
 

  什么该与国际接轨什么不能接轨?刚修定的扶贫标准就与世界接轨了。扶贫新标准提高了92%,接近联合国国际标准每天1美元,虽然使我国贫困人口因此剧增1亿,扶贫标准与国际接轨好事还是坏事?当然是好事,这彰显政府宁愿丢面子也要重民生的先进执政理念。未来还需更给力,去积极靠近世界银行每天1.25美元的贫困标准。另外与美国的标准差得还太大,应该继续努力。

  29日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决定,将2300元(合365美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相较于2009年1196元标准,新标准提高了92%。这个标准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贫困标准日均消费1美元接近,对我国的扶贫事业有以下意义:

  其一贫困人口剧增看似“巨大退步”其实是执政理念的“巨大进步”。曾几何时“让贫困在共和国的版图上退缩”一直是我国扶贫的主要推动力之一。1978年至2008年我国贫困人口从2.5亿锐减到2000多万,成为世界上脱贫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曾被世界银行视为奇迹,概之为“中国扶贫模式”在世界推广。2300元的新标准却使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纸面上出现“巨大反弹”,总量增至1.3亿,比之2010年,增加了近一亿左右,这是否意味着扶贫事业的“巨大退步”?其实非也,《南华早报》给出“中国政府宁愿丢面子”的提法,意思指即便贫困人口大增面子不好看,也却突显了中国政府希望更多人能分享发展的成果,以民生为重的务实发展理念 。

  其二是与时俱进,不能让上亿民众“被脱贫”。无须讳言,我国过去的扶贫标准的确太低,不能全覆盖贫困人口,也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我国在2010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中把贫困线划在了年均纯收入1274元,合每天3.5元,转换成实物概念,大概相当于每天六个馒头,或三根香蕉,或两个半蒜头,或一小捧软糖。这种仅着眼于每天确保2100大卡食物热量“最低温饱”贫困线标准显然的“不合时宜”。1985年到2009年,中国GDP从7780亿元增长到33万亿元,猛增42倍,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近14倍,而同期贫困线标准仅提高5倍。工资、房价剧增,收入差距扩大和持续上涨的物价,使提高贫困线标准的呼声一直不断。这次提高也是顺应民意的结果。

  其三是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过去的标准与国际相比太低,甚至不到其一半,从“活下去”的底线看,扶贫线标准应该与国际接轨。国际标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贫困标准是日均消费低于1美元属“绝对贫困”,而世界银行贫困线标准则是每天消费1.25美元,即一年3000元人民币 。按照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生活消费水平,把贫困线标准提高到2300元,与国际接上轨,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扶贫新标准也并不是完美的,实行这一新标准可能会带来如下问题:

  其一是我国各地的区域差距太大,如何根据各地的生活标准调整是一大问题。目前全国统一划成一条线,由于我国中、东、西部生活成本差距太大,这个标准在西部物价很低的背景下没有问题,但在东部大都市,如果贫困者按此标准可能根本无法生存。比如北京、上海物价高昂,居住成本更高,那些生活赤贫者可能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各地扶贫应该根据本地的情况灵活掌握。

  其二未来我国扶贫标准调整应该与时俱进。扶贫线标准调整要同居民物价指数挂钩,标准要及时调整,并且要有法定的时间日程。即使按照目前的标准提高后,贫困标准依然偏低。不但只相当于美国贫困人口标准的1/50,与世界银行的标准还有不少的差距,未来应该逐步上调,让更多的人受益。

  其三我国的贫困线太容易引起歧义,应更名为赤贫线或生存线。 泛泛的贫困线,存在很大歧义,什么叫“贫困”在中文语景里有多种含义。贫困跟贫穷容易混淆, 这跟国际上通行的贫困含义差距很大。从国际语境里,贫困线基本上相当于中国语境里的生存线。这个标准应该属于绝对贫困或者叫赤贫,生活在此贫困标准线之下的群体属于极端赤贫状态。

  其四下一步当务之急应尽快调整贫困县标准。与扶贫线标准提升同样备受关注的,是贫困县划分标准的调整和完善。我国贫困县总量十余年未变,必须要调整。部分贫困县“脱贫不脱帽” 的进退机制亟待完善。我国2001年核定592个国家级贫困县,10年来不少贫困县已大变样,那些成为经济强县者却仍然戴着贫困县帽子,享受早该取消的优惠。以县为单位的扶贫政策带来严重的负面作用,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贫困现状的要求。贫困县一定要有进出机制,而且应该有明确的法定时间日程来规范。

  其五是未来的扶贫重点更应该提高扶贫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包括从关注贫困县到关注贫困人口,从关注区域到关注个体。比如建立以户为单位的扶贫制度,提高瞄准精度;严格全过程监管,建立强有力的监管惩罚机制;建立动态评定标准与合理的退出机制,一旦其有能力脱贫致富即退出,避免资源大量占用浪费,将宝贵的资源用到刀刃上。